人類歷史上有什麼險些可以加快或者改變歷史進程的事件?


Chichi-jima(父島)是日本東京南部1100多公里的一個小島,風景很漂亮的。二戰時,日軍在這兒駐紮有軍隊。

1944年9月2日,美國海軍航空部隊在執行轟炸日本島嶼的作戰任務中,不幸被日軍擊中墜毀,機上9名美軍戰士跳傘逃生,其中的8名美軍士兵被父島上的日軍俘獲,只有1名成功逃生。

在日軍駐島指揮官立花芳夫( Tachibana Yoshio)的指揮下,被俘獲的8名美軍士兵受盡折磨,全部死亡,其中至少1名的美軍士兵的內臟器官,被日軍吃掉。

1946年8月,立花芳夫和其他11名日軍士兵被盟軍審判,因為當時國際法中沒有對「吃人」定罪,美這12名戰犯的罪名是「謀殺、阻止體面安葬prevention of honorable burial」。下面是這次審批的審判材料,材料顯示,可能有4名美軍士兵的內臟被日軍吃掉。

當然, 立花芳夫被毫無疑問地宣判死刑,被盟軍弔死。那位逃生的美軍士兵,漂流了4個小時後被美國海軍的潛艇Finback救起。

下面這張照片是這位成功逃生的美軍士兵被美軍潛艇救起的場景。

對了,他的名字叫做:喬治 H.W. 布希,41任美國總統,他的兒子,喬治 W. 布希,是美國的43任總統。


差點改變世界的人:喬治·艾爾塞


給他8分鐘的時間,世界歷史或許改寫。

2011 年 11 月 8 日,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波茨坦廣場中央,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近萬民眾的注目下,為一尊高達 17 米的雕像揭幕。而雕像的主人則是一個名叫喬治·艾爾塞的小木匠。艾爾塞,1903 年出生在德國西南部斯瓦比亞地區的一個窮苦家庭,19 歲通過考試成為一名木匠。經歷過一戰的艾爾塞對希特勒有著本能的警惕,當歐洲的政治家還對希特勒抱有幻想時,艾爾塞卻預感到,希特勒正把德國和歐洲推向一場災難。艾爾塞曾對密友說 :「如果不推翻納粹政權,德國人就沒有好日子過。我決定以我的行動阻止更多的流血。」


1938 年夏,艾爾塞開始準備刺殺希特勒的行動。他知道,每年的 11 月 8 日,希特勒都會來到慕尼黑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發表演講,以紀念 1923 年他發動的「啤酒館政變」。那次政變失敗後,希特勒被捕入獄。聽講者大多是德國納粹黨的創始人,都是希特勒的忠實走卒。按慣例,演講通常在晚上 8 點半開始,10 點左右結束。艾爾塞決定在這個時段刺殺希特勒。


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艾爾塞做了精心準備,他從一家兵工廠偷出 100 磅烈性炸藥和引爆裝置,利用晚上在自己住所製作定時炸彈。炸彈制好後,他隨即搬到了慕尼黑,以喝酒為名,一連去慕尼黑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查看了 30 天地形。最後他決定將炸彈放在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講壇後面的木柱子里。因為那裡距希特勒演講的地方不足一米。

1939 年 11 月 8 日天剛黑,艾爾塞就找機會將定時炸彈安裝在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講壇後面的木柱子里,並將引爆時間設在晚上 9 時 20 分。這是希特勒演講的中間時段。艾爾塞將一切安排妥當後,滿懷信心離開了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準備跨越邊境去瑞士隱藏起來。


令艾爾塞沒料到的是,當晚一場大霧突降慕尼黑,慕尼黑機場被迫關閉。希特勒為在演講結束後趕上開往柏林的火車,將那晚的演講提前到8 點開始,比原來早了 30 分鐘,演講時間也縮短到 9 時 07 分結束,並拒絕老納粹黨人的赴宴邀請,於 9 時 12 分離開了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8 分鐘後,藏在演講台後面木柱子里的炸彈爆炸。爆炸導致酒館的部分天花板被炸塌,8 人當場死亡,60 多人受傷(根據這個啤酒館的故事可以推測當天在啤酒館死亡的應該都是狂熱的納粹分子)。而希特勒此時正在趕往火車站的途中。


而艾爾塞在爆炸前的 35 分鐘,不幸在德國邊境被警察逮捕。在他身上,搜出了炸彈設計草圖和導火線等工具。就在這時,邊境警察部門接到一份緊急電報,得知希特勒在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險些遇刺。


艾爾塞被當成重要嫌犯,押往柏林的安全機構總部。在那裡,他雖遭到蓋世太保的嚴刑拷打,卻始終堅持爆炸是自己一人所為,並仰天大笑:「雖然大霧幫他僥倖逃過了死亡,他卻終究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而我則會成為德國的英雄被永久紀念!」希特勒在得知刺客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木匠時大為震怒,聲嘶力竭地對黨衛軍秘密警察頭子海因里希·希姆萊咆哮道 :「你們簡直是一群白痴,竟險些讓一個小木匠的陰謀得逞,一定要讓他知道刺殺領袖的後果!」


1944 年,艾爾塞被送到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作為「元首的特別囚犯」,他幾乎每天都要遭受毒打。在被關押了 5 年後,他又被轉移到達豪集中營,依然受到「特殊待遇」。納粹本想在戰後舉行一場「作秀」式的審判,然後將他處死,但戰爭進程並未按希特勒設想的方向發展。1945 年4 月 9 日,蓋世太保將艾爾塞秘密處決。而此時,距德國投降僅剩 29 天。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艾爾塞逐漸被人們淡忘,德國眾多歷史學家對此憤憤不平,要求政府重新審視這段歷史。他們認為,既然因刺殺希特勒而失敗的克勞斯·馮·施道芬貝格(1944年7月20日,曾密謀暗殺希特勒失敗,後被槍決)能名垂青史,那次行動也被拍成影片《七月陰謀》,為什麼艾爾塞的事迹卻長久被淹沒直到最近才有電影上映?即使施道芬貝格的計劃成功,也為時太晚,不能挽回二戰造成的巨大損失,而艾爾塞早在 1939 年就出於正義和良知刺殺大獨裁者,他才是德國的真正英雄,應該為他樹碑立傳,讓後人永遠銘記。

德國政府採納了這一建議,決定在柏林為艾爾塞塑造雕像,並於 2011 年 11 月 8 日落成揭幕。默克爾在講話中說:「雖然喬治·艾爾塞只是個小木匠,但他卻以正義感和無畏勇氣刺殺大獨裁者,他幾乎改寫了德國和世界歷史,但許多事情總是充滿了種種巧合與意外。雖然如此,我們依然不能忘記艾爾塞的歷史功績,他才是德國的真正英雄,值得後人永世紀念。」


謝邀! 砂糖的製作與世界歷史

在明代《天工開物》上,記載了明代白砂糖的做法,這種做法就是 黃泥水淋糖法。但是它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天工開物》記載:福建和廣西將過冬成熟的甘蔗,榨蔗汁,盛入缸中,然後用火熬,等到變成了成黃黑色的糖漿,倒入桶中凝結成黑沙糖。然後一口缸,上面安放一個瓦質漏斗,用稻草塞的漏口,將黑砂糖倒入漏斗中,等黑沙糖結成塊,再去掉稻草,然後用黃泥水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麵缸中,漏斗黑砂糖就變成了白霜,最上一層約五寸多,非常潔白,就是我們今天吃的白砂糖一樣。

有的看官問了,這就不是普通製糖的工藝么,這小小做糖的方法,怎麼能加快了世界歷史進程。

大家可別小看這白糖的製作工藝,它背後的歷史故事和學問太多了。

我國的 國學大師季羨林晚年 從1981年到1998年,花了十七年時間寫了三十萬字的《糖史》 。想一想季羨林在中國語言界是什麼地位,連錢文忠也靠「自稱其關門弟子」揚名的,他為什麼這樣關注白糖呢?再有, 塞爾維亞的普西奇博士寫過《糖和紙:印度、波斯和中國文化的紐帶》,所以白糖的歷史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 而黃泥水淋糖法則加快了歷史的進程。

早在1930年代,季羨林在德國學習梵文的時候,便開始注意:歐美許多國的語言中,表示「糖」這個字,英文是sugar,德文是Zucker,法文是sucre,俄文是caxap,這些字都是外來語。根源就是梵文的sarkara。

到了1981年,一個卷號為P3303的敦煌卷子,流傳到了北大歷史系,季羨林一看,殘卷正面是佛經,背面是一張有關製糖術的殘卷,這類卷子當然被學者視為瑰寶。由「糖」的傳播而出現的文化交流現象,使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糖的傳播過程中,不僅可以探索出中印文化交流的軌跡,而且沿此道路探索下去,還可以尋找到人類文化交流的軌跡。經過十七年的努力,終於由完成了這部古代世界文化交流史。

現在結合此書和歷史,把白糖的產生和發展講一下。

象歐洲的白糖一詞是來自於印度語。而印度文的白糖卻是cini,cini就是中國的。難道白糖就是中國製造的。當然不是。但是為什麼印度文把白糖叫做cini呢?

其實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製作糖的國家。早在 公元前510年,波斯皇帝大流士侵略印度時發現了「蘆葦產蜂蜜卻沒有蜜蜂」的秘密,而把甘蔗稱為「味道甜美的蘆葦」。這個秘密的發現為波斯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直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侵略波斯發現了蔗糖的製作方法,才把它帶到了北非和西班牙。西歐人發現糖則是在公元後11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時,返家的十字軍興奮地談論這種「新的香料」以及其美妙的味道。於是在接下來幾個世紀,西歐與東方開始了源源不斷的糖進出口貿易。但糖的價格貴得咋舌,是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再來看看中國。早在西周就有飴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來的糖。《詩經·大雅》中就有「周原朊朊,堇荼如飴」的 記載。

但是飴糖,屬澱粉糖,俗稱麥芽糖。這得要用寶貴的糧食,古代畝產很低,用糧食做出來的糖也相當寶貴。於是我們古人開始學習各種製糖的工藝,我們向埃及學過,也像波斯學過。到了唐太宗的時候,就派一個叫做王玄策的人到印度學習製作白糖的方法。 王玄策,這個名字大部分上知乎的朋友都很熟悉了,就是那個「一人滅一國」的大唐牛人。王玄策後來回到了唐朝,也把製作甘糖的方法帶回唐朝,從此中國的製糖工藝水平大大提高了。

當然,在以後,中國還是不斷學習外國製糖技術,以後還和跟巴比倫學,在《馬可波羅遊記》當說年的忽必烈汗時,朝廷上有幾個從巴比倫來的人,教本地人用木材的灰來精鍊白糖。

到了明朝了時,發明了 黃泥水淋糖法,這樣就造成像今天一樣 這麼純、這麼白、這麼乾淨的砂糖。這項發明的結果可了不得,中國一下子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製糖大國,製糖的工藝也就是全世界最先進的。

季羨林在《糖史》就說糖的製作就是世界文化的交流的結果,這也是他寫此書的目的。而「黃泥水淋糖法」則是一個偉大的發明。 《糖史》用大量事實證明:糖和製糖術一千多年來,一直在中國與印度、東亞、南洋、伊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交流和傳播,同時也在歐、非、美三大洲交流。 還勾勒出了這些交流的路線,考證出了交流的年代,集散的口岸,以及由於交流,製糖術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糖的種類、品質也隨之大大提高,逐漸形成我們今天常見的白沙糖、冰糖的整個歷史過程。

「黃泥水淋糖法」簡單易行,不但可以產糖效果好,而且操作簡單,製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後來,「黃泥水淋糖法」傳回了印度,而對印度人來說幾乎是一種最新型最先進的技術,印度因此把這白砂糖的叫做「cini」。後來,經過印度白砂糖及其技術傳到了歐洲。

這一技術的傳播,對世界有了巨大的影響。

正如 《拉丁美洲史稿》中說:「蔗糖在18世紀經濟中所佔據的地位,就如鋼鐵在19世紀,石油在20世紀所佔據的地位一樣。」

當這一工藝傳到歐洲,又傳到了美洲,於是世界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英國,只有王室、貴族才能在沒病的時候享用砂糖。因此,蔗糖變成了社會地位的象徵。但是,製糖工藝的變化,使糖進入了百姓的生活。再者,咖啡的飲用和茶一樣需要放糖。所以糖逐漸從上層社會流入中產階層的生活,再進入百姓之家,使英國成為一個「吃糖大國」。而英國的時尚又引領者整個歐洲,白糖就成了最緊俏時尚的商品。英國人將對糖的熱情和崇拜,影響了其殖民地和新大陸。象北美和南美也把瓷器和銀器盛放茶葉、咖啡和蔗糖,當做上流階層的象徵。所以圍繞著白糖一場長達300年的重新構建世界商業秩序的序幕拉開了。

英國東印度公司從17世紀中葉,開始在加勒比海和巴貝多使用種甘蔗,然後再通過販賣非洲的黑奴,開始「罪惡的甜蜜事業」。當時的奴隸販子把非洲黑人搶到手,在經過海運,前往開往加勒比海,由船主出面中北美的種植園主。然後再把白糖倒回歐洲,在歐洲高價賣了白糖,買槍支再賣到非洲,並換取奴隸。這樣就形成了巨大的貿易利益,奴隸貿易和砂糖貿易成了孿生子。

這種跨界歐美非的「三角貿易」,頭一次三大洲連在了一起。後來,三角貿易還帶來棉花,美洲成了種植甘蔗和棉花的基地,從美洲過來的船隻不僅帶來了白糖,也帶來棉花。這些棉花被運到了曼徹斯特,這裡就成了成為英國的棉紡織基地,於是工業革命就開始產生了。

英國就是這樣通過黑奴-----白糖、棉花,建立起近代商業革命帶來的世界構架的中心位置,並由此形成了「近代世界體系」。

正如川北稔 在 《砂糖的世界史 》 說的,「有一些靠砂糖牟利、成為大富翁的種植園主過著堪與國王比肩的奢靡生活。」「哪裡有砂糖,哪裡就有奴隸」。

1838年英國廢除了殖民地的奴隸制度﹐英屬西印度群島的甘蔗種植園因黑奴走散﹐勞動力短缺﹐生產陷於癱瘓﹐迫切需要引進外來勞工。這時的秘魯和古巴也因英美大量投資開發﹐苦於廉價勞動力不足。甘蔗園主和製糖商就開始在中國人身上打主意。於是開始販賣中國人,這就是「賣豬仔」。於是1846年﹐廈門開設德記洋行﹐亦稱賣人行﹐僱用幾百名打手和拐子﹐用付給「人頭錢」的辦法收買歹徒拐來的苦力﹐把他們囚禁在巴拉坑(Baracoon﹐葡語﹐即收容所)﹐用暴力強迫他們簽訂到遠洋勞動八年的賣身契約﹐並在苦力胸前打上烙印﹐以S﹑P﹑C三字分別代表去夏威夷﹑秘魯和古巴,大量的中國華工,被販賣中美洲,大洋洲和印度洋地區開闢新的甘蔗園和製糖廠。現在南洋的華人多,也是那時候被販賣到甘蔗園。於是中國人就開始在這些地方進行了製糖工作。後來,華工不僅僅只從事白糖製作,也開始各種苦工的生活,這就是一部海外華人的血淚生活。

第一次是在1847年,一次就有800名中國人被騙到古巴。5年後就有近萬中國人在古巴的製糖廠當奴工了。中國被賣的華工越來越多,主要是在甘蔗園,後來也被賣到礦場、工地,華工開始在海外的悲慘生活。 當時在英屬蓋亞那用五百名黑奴生產的糖﹐在古巴只需一百九十名華工契約苦力。一名黑奴的價格為一千元﹐而一名契約苦力才四百元。中國華工物廉價美,因此﹐英﹑葡﹑西等國的苦力販子在汕頭﹑澳門大肆擄掠華工。 到二戰結束,光賣到東南亞的勞工就達一千萬。

當時中國華工在甘蔗園帶著鐐銬勞動的。

中國廈門大學的吳鳳斌老教授,他的祖父與曾祖父都有過下南洋做豬仔的經歷,所以,對契約華工史有著深入的研究,曾經走訪全國各地僑鄉做調查。他在鳳凰衛視採訪中的實錄:

華工們在這裡每天不但做著超負荷高危險的工作,吃的也是如豬仔般的食物,幾乎沒有醫療機構,每天都有餓死、累死、病死的勞工。最駭人聽聞的是在甘蔗園,這裡的華工連死後都無法解脫命運的摧殘。

到古巴去煉糖,煉那個糖的話,要煉白糖,白糖的話要靠什麼東西?動物的骨頭還加上人的骨頭,下去這個糖才會白,開始我不大相信,後來一直看見,看看看,真的是這樣,白糖的話你要白的話,要下上動物的骨頭,但是它那個動物沒有這麼多,所以把人的骨頭都擺進去了。

華工在契約期間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五,平均勞動壽命只有五年,《生地獄圖說》中真實記錄了諸多華工的口述經歷,隨著這本書的曝光,契約華工們在南洋的悲慘生活才真正被國內的親人和家眷知曉。廣州、福建等地的百姓紛紛走上街頭,揭露殖民者壓迫契約華工的滔天罪行,清政府迫於壓力,開始前往南洋調查取證,並與殖民者談判,最終迫使各國殖民政府相繼在1914年前後廢止契約勞工制。

中國華工用苦難和生命創造當地繁榮。就如美國,能種甘蔗的州不多。美國就把看中了夏威夷。在華工的艱苦,使夏威夷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基地。而夏威夷在清末民初時候, 夏威夷為什麼能成為孫中山的革命基地,有很多的中國人,正是當時夏威夷糖業生產發展迅速,急需大批勞力,大量的中國人來到夏威夷,而孫中山的兩個叔叔就死在夏威夷。1889年,美國侵入夏威夷,於是夏威夷就成了美國的白糖生產的基地。

正如當時歐美人說的:「在全世界上能為我們辦事的人,沒有哪一個超過中國人。最好趁著這一次季候風,派出艦隊,到中國沿岸去擄掠中國男人、女人和小孩,越多越好。」(季羨林《糖史》)

中國明朝的黃泥水淋糖法,對西方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近代商業革命。但它同時它對非洲黑奴和中國華工來說,反而成了一條罪惡的產業鏈。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正是中國的製糖技術和華工的血淚付出,才加速歐美等國的歷史進程。一部《糖史》,也是一部中華古代燦爛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中國近代的血淚史。


圖書館拖欠工資


1944年7月20日,納粹德國發生了一次震驚世界的案件:一個反希特勒的軍官組織企圖暗殺希特勒。然而,生命垂危的希特勒卻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政變的主謀之一是施陶芬貝格上校。其他參與政變的人包括維茨萊本元帥、貝克上將、赫普納上將、格德勒(萊比錫市長)、基爾海姆上校、台爾普神父等。曾經率領寡數德軍連挫聯軍於非洲北部的名將「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和克魯格元帥皆事先知情未報,兩人最後被迫自殺再備以國葬。著名電視節目「探索頻道」中的「歷史謎團」有一次關於這次密謀案。 [原本計劃] 「瓦爾基里」是一場軍事計劃,假設柏林出現工人暴動,軍隊出面穩定情勢;而參與密謀者則設想通過此一計劃掩護更進一步的軍事部署。最初計劃由施陶芬貝格往東普魯士拉森堡的狼穴,在會議室內最接近希特勒的位置上安放定時炸彈,接著立即前往通報柏林命令部隊接受指揮,並依據希特勒生前批准的影子政府名單而成立臨時政府,領導戰時德國;由貝克上將擔任國家元首,格德勒擔任總理,大部份參與者皆希望德國最終能恢復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帝制。 [失誤、巧合和炸彈] 因為狼穴的高溫和尚有建築工程進行中,希特勒將會議地點由地下碉堡轉至地面上的一棟木造建築物內。施陶芬貝格雖然帶了兩枚炸彈,但由於緊張和時間準備不足,他只能夠裝設其中一枚,然後放置在私人公事包中。由於施陶芬貝格在戰爭中失去了一隻手和一隻眼睛,使他當日得以聽覺受損為由靠近希特勒當時所站立的位置。 施陶芬貝格在當日下午12時37分把載有炸彈的公事包放在希特勒右方的橡木大桌桌腳內側,然後借故在會議中途靜靜離開了會議室。當時希特勒伏在桌上看著東線對蘇聯作戰的軍事地圖,並聆聽軍官敘述戰爭形勢。下午12時42分,炸彈爆炸,橡木大桌被炸得粉碎,整棟建築物崩塌。施陶芬貝格目睹爆炸,認為在場應當無人生還。於是按照計劃與他的副官海夫頓中尉穿過一道又一道的保安封鎖線而離開狼穴,然後飛往柏林會合其他在戰爭指揮部等候的同謀。 但是事實上在爆炸的不久前,一位上校為了看清楚地圖而靠近桌子,卻無意中為施陶芬貝格的公事包所絆住,於是他將公事包推往桌腳的外側;厚實的桌腳為希特勒擋住了爆炸的衝擊。此外,木造建築的結構不如防彈建築的厚實,所以炸彈在引爆後,威力外散,因此未如原定計劃,在狼穴內分子撞擊堅實的牆面後,再反彈衝擊人體,亦減弱了爆炸的威力。然而,當場已有四人死亡,大部份的在場人士都受了傷。不過,希特勒保住了性命,僅受輕傷。 狼穴方面下達了擊落施陶芬貝格坐機的命令,但中途被空軍的政變參與者截住了。但是,維茨萊本元帥在抵達柏林陸軍總司令部準備指揮部隊時即被逮捕。由於當時消息不一,使歐布利特將軍遲遲未展開「瓦爾基里」,延誤了四小時,直至施陶芬貝格抵達柏林。 政變者並未能佔領電台,使希特勒生還的消息得以傳開。起初,柏林的後備軍的確有執行施陶芬貝格的命令,但是指揮官被宣傳部長和元首阻止了行動,政變遂失敗。


等我今天去圖書館給你看看哈

先給你講兩個有意思的關於歐洲的
15 16世紀的時候 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大陸 在那個時候因為最近的一次冰河期所以在北美中北部是沒有蚯蚓的 但是有一天有一船英國人把用來壓船的一堆石頭隨手扔了,這些石頭帶著的泥土裡有那麼一小撮蚯蚓,這些蚯蚓就開始吃森林裡的落葉,而這些落葉是樹木的養分,而樹木和葉子是除了蚯蚓外其他蟲子的食物,而這些蟲子是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的食物,這些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又是中大型哺乳類和人類的食物,這就導致了整個北美的生態平衡被打破了,造成了饑荒和部分荒漠等惡劣環境的形成。

這告訴大家不要隨手扔垃圾

除了蚯蚓在這段時間跟著歐洲人來的還有瘧疾,瘧疾的到來讓沒有接觸過瘧疾的美洲印第安人措手不及,導致了印第安人大批大批的死亡,你以為這就完了?當然沒有,印第安人靠燃燒大片的森林來增加土地的肥力,印第安人少了,被燒的森林也少了,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少了,導致了一次小型的逆向的全球變暖,隨後導致的小冰期影響了歐洲和中國大陸,寒冷的延長導致了亞歐大陸的饑荒,百姓吃不飽就容易起義,寒冷還讓北方的游牧民族南遷你說這對世界有什麼影響?這是和清軍入關和明末通貨緊縮都是明末覆滅衰落的原因之一


覺得蚯蚓的回答是編的請看《1493:物種大交換開創的歷史》其中的《蚯蚓帶來的大滅絕》一篇

覺得印第安人減少而導致的寒流影響歐亞大陸是編的請自行去維基百科或百度搜索「小冰期」


說這個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吧,抖個機靈答下~

帕特里克·弗格森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英軍著名的槍械設計師,他還是一名優秀的狙擊手。但真正讓他揚名的卻是他那「未開的一槍」。

1777年,賓夕法尼亞州的格曼頓戰役打響。弗格森和他的部隊被大陸軍隊包圍,突圍成功後,弗格森看見一個大陸軍軍官騎馬轉身離去,他迅速瞄準,槍口指向了軍官的後腦勺。此時對方距他只有一百多米,完全在步槍的有效射殺範圍內,離去的軍官並沒有察覺危險的來臨,繼續策馬離去……

在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弗格森收槍起身,命令部隊撤退。有說法是,英國人的紳士風度不允許弗格森從背後射擊一個沒有準備的敵人。

那位軍官的就是當時的大陸軍司令,後來的美國第一任總統 —— 喬治.華盛頓。

他放棄了一個改變歷史的機會。


川普當選第45任美國總統。


洪秀全高考屢次敗北、


杜聿明停止追擊林彪、

地主保安隊放走毛澤東、

明末擊潰李自成後沒有斬盡殺絕、

孫鳴鳳刺殺汪精衛,打中數槍,仍不斃命。


少林寺辦屠獅英雄會。

如果不是少林寺辦屠獅英雄會,趙敏就不會去找張無忌,張無忌就會和周芷若結婚,以周芷若的手腕和野心,絕不會允許朱元璋篡位,掌握明教大權。

如果張無忌當上明朝皇帝,就會開始想念小昭。

另一方面,在金花婆婆的輔佐下,小昭將會很快一統波斯明教。

兩人為了相見會大力發展遠航船隻,由此產生了龐大的航海貿易,從地中海到南海,這條航線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不光產生了大量的貿易需求,後世還把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定位度蜜月的標準配置,這是後話不提。

以伊朗高原為跳板,明朝向全世界傾銷茶葉、絲綢和瓷器,但是由於大明和波斯之間的友好關係,全世界也捏著鼻子認了。

等到張無忌駕崩,周芷若的兒子張思韓繼位,為了減少關稅,張思韓攻打中南半島。

伴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步伐,大明王朝劍指印度半島,馬踏亞洲諸國,西聯波斯,東殖北美,南以澳洲為流放之地,北擴西伯利亞為狩獵之所。

發展到今天,那就是最龐大最牛逼的帝國。

少林寺辦什麼屠獅英雄會啊?

這個是受丘處機路過牛家村開的腦洞。


如果不是11世紀丹麥入侵英格蘭

英格蘭人在收拾戰場時就不會發現丹麥士兵的屍體

他們也不會如此憤怒的用腳踢向丹麥士兵的骷髏

現代足球也不會發明

幾百年後,十幾億來自東方的國人也不會每天對著電視直播愁眉苦臉。


費馬的《算術》書空白太小…


講個體育上的。1997年NBA總決賽第五場,公牛和爵士爭奪賽點,這一場拿下來基本確定冠軍歸屬。哪知道賽前喬丹突然食物中毒,10個小時嘔吐上吐下瀉沒吃沒喝。(多年以後公牛隊的訓練師證實喬丹之前點的披薩外賣裡面被爵士球迷下了毒)但是即使這樣子,喬丹仍然以超人的意志砍下38分7籃板5助攻1蓋帽,最終公牛以90:88戰勝爵士拿下天王山之戰。比賽剛結束喬丹就昏倒在皮蓬懷裡。

如果喬丹沒有扛住的話,公牛的傳奇可能就這樣結束了,或許馬龍和斯托克頓就能拿到戒指了。


1、韓信被殺前獲救。
搬運自百度
騰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
騰公認為(韓信)的言談新奇,(認為他的)外貌壯美,釋放了而沒有斬他。
奇、壯為意動用法,譯為「認為...」「而」應為轉折。
(這裡講的是韓信去投靠劉邦,在劉邦的部下做手下,但沒得到才華施展,幹事時犯了法,將要被斬時喊出:「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意思是我是個人才呀!有用!你殺了可就浪費了!他這一喊還真管用,加上這傢伙長得不錯。於是「騰公奇其言,狀其貌,釋而不殺。與語,大說之。」不但不殺,而且很賞識他,並且推薦給了劉邦。)

以下搬運自明朝那些事兒
2、魏忠賢自宮流血不止路人施救。
魏忠賢不是武林高手(不算電影電視),要他自我解決,實在勉為其難,於是只好尋到上述專業機構,找人幫忙。可到地方一問,才知道人家服務好,收費也高,割一個得四五兩銀子, 我估算了一下,合人民幣大概是三四千塊。 這可就為難魏公公了,身上要有這麼多錢,早拿去賭博翻本,哪犯得著干這個?割還是不割,這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沒錢。 但現實擺在眼前,不找工作是不行了,於是魏公公心一橫 ——自己動手,前程無憂。果不其然,業餘的趕不上專業的,手術的後遺症十分嚴重,出血不止, 幸虧好心人路過,幫他止了血。
3、張獻忠被判死刑後獲救

無論是務農、讀書、從商、世家、打工,就算假設全都干過,可以確定的是,都沒幹好。
  為什麼沒幹好,沒人知道,估計是運氣差了點,最後只能去從軍。
  從軍在當時,並非什麼優秀職業,武將都沒地位,何況苦大兵。
  當兵,無非是拿餉。可是當年當兵,基本沒有餉拿,經常拖欠工資,拖上好幾個月,日子過得比較艱苦。
  但奇怪的是,張獻忠不太艱苦。據史料記載,他的小日子過得比較紅火,有吃有喝,相當滋潤。家裡還很有點積蓄。

  這是個奇怪的現象,而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有計劃外收入。
  而更奇怪的是,他還經常被人訛,特別是鄰居,經常到他家借錢,借了還不還,他很氣憤,去找人要,人家不給,他沒轍。
  這是更為奇怪的一幕,作為手上有武器的人,還被人訛,只能說明,這些計劃外收入,都是合法外收入。
  據說,張獻忠先生除了當兵之外,還順便干點零活,打點散工,具體包括強盜、打劫等等。
這種兼職行為,應該是比較危險的,常在河邊走,畢竟要濕鞋。張獻忠同志終於被揭發了,他被關進監獄,經過審判,可能是平時兼職幹得太多,判了個死刑。

  關鍵時刻,一位總兵偶爾遇見了他,覺得他是個人才,就求了個情,把他給放了。
  應該說這位總兵的感覺,還是比較準的,張獻忠確實是個人才,造反的人才。


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


如果圖靈沒有被判有罪,電腦(人工智慧)可能會更快發展。

圖靈作為英國科學家,為了偵破德國的密碼,從而更快結束戰爭,發明了最早的電腦,成功破解密碼成為了英雄解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她本應該享受榮譽和投身於科學,然而造化弄人,圖靈在1952因同性戀被判有罪,實行化學閹割,而不選擇入獄,從而繼續研究,最終抑鬱過度自殺,享年42歲。

相關影視:《模仿遊戲》、BBC《Alan Turing》

謝謝大家的贊,和感謝。


難道沒有人提古巴導彈危機嗎?差點就要撿瓶蓋,回到石器時代


如果希特勒被維也納美術學院錄取了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的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樓上一堆審題不清,題主問的是「險些」,也就是最後的結果沒成功,沒有改變歷史進程。

我說一個:44年刺殺希特勒。


推薦閱讀:

為什麼巴金能和老舍齊名?
蘇軾是吃貨嗎?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坂本龍馬式的人物?
有哪些總是讓你混淆的人名?
刘亦菲在演小龙女的时候只有18岁,而她是怎样演出的?

TAG:歷史 | 人物 | 世界歷史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