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人對現代詩歌都不持樂觀態度,並以為現代詩很好寫,沒有藝術美可言?

本人一直很喜歡詩歌。
但對於大眾對現代詩的誤解有時真的感到無法理解。
現代詩歌的整體印象真的這麼負面嗎?
國人對現代詩歌是不是理解還太有限?
ps:現代詩歌在中國存在的時間相比較而言還太短,中國人本身對古體詩也有更深的感情。
對於現今出現的一些詩歌現象,有些使我對現代詩歌的處境感到疑惑。


一個和 @賀金縷 處長討論的整理:

1)大眾對於詩歌的誤解是可能的。

不論你抗拒與否,不可否認的是,大眾作為審美判斷的一極,會影響你的寫作狀態。並不單單是現代詩的問題,而是所有藝術形式的問題,他們不得不考慮大眾對自己寫作狀態的影響。大部分的現代藝術形式都必須使自己用一種遊街示眾的方式,穿過喧嚷的人群。他們需要接受淪為展品的可能性。寫詩不再是一種神聖的事情。所以你看到詩歌只能把當做一種噱頭的時候,要安之若素。

你可以去讀一讀里爾克的《豹》,他很好地形容了現代詩人遭到「監禁」的命運。

大眾對於現代詩的誤解,起始於媒體和市場,終止於圍觀。你應當很清楚,寫詩的人在現在被別人當成文藝青年,精神病患的可能性有多高。這種圍觀的狀態很可怕,因為他們沒有參與到你的世界當中去,而你也像場中那隻抓耳撓騷的猴子一樣,不知道該把紅屁股撅向哪個地方。四面八方都是眼睛,怎麼撅,都是羞恥而尷尬的。

這種圍觀的產生,我覺得並非單單是大眾審美低下的問題,我覺得這麼思考,是一種不嚴肅的態度。追求刺激和歡快是大眾審美的特徵,這構成了寫詩的處境之一,你不得不去接受這樣的事情。你聽到詩歌已死的聲音已經太多了,多到了死亡對於現代詩來說不是一件什麼困難的事情。單單對大眾的不理解感到沮喪,近乎撒嬌。請想想,誤解的根源來自哪裡呢?

專業壁壘問題;審美能力培養的缺乏;雙方交流不暢。

能夠減少互相誤解的可能性,就在於多說話,而在這方面,現代詩自身的文學批評體系並不夠成熟完善;詩人在這個時代里也太過沉默了。

不能苛求大眾審美無節制的提高,那是違反時代的,你需要想的是,在不同的時代里,特別是這種寫詩者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應當採用何種適宜的生存之道,應當思考怎樣的宣傳策略是有必要的。

2) 寫詩的人干點兒啥


2.1 不要為現代詩的死亡添磚加瓦,既然你是一個寫現代詩的人,你要具有自己明確而清晰的理智判斷,不要跟著人云亦云的「詩歌已死」走。如果你對寫詩都沒有信心,那麼你的詩歌勇氣從何處而來,而你的寫作有何以延續。一個寫詩的人,應當擁有忍受不被理解的心。忍耐快成了現代唯一的德性了。。。

2.2 大眾對於現代詩來說,並非是敵對者,並非是異類。如果現代詩寫作被自己的同類當作異類,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你要知道,現代詩的寫作根植於大眾社會,這麼說有兩層意思。

其一是因為現代詩的寫作越來越多地把日常生活,把大眾納入到了自己表達的內容之內。現代詩形成的基石,就是民主社會的產生。你可以去閱讀波德萊爾和愛倫坡,他們早早地已經把陌生的大眾面孔納入到了自己的表達之中。逃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努力地沖向自然,而不敢面對自己同類的現代詩,自然會走向自我的禁錮。要有勇氣面對不理解,要有勇氣寫出有承擔的詩,才有可能達到你與其他人共同的命運,才有可能達成彼此的和解。

我希望你再去看一遍《死亡詩社》,它說的並非庸俗:「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你需要了解什麼是你們一起寫詩的衝動,那是每個人開始的地方,也是互相理解的根本所在。

其二是因為寫詩的門檻確實在降低,這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當詩人不再是一種職業,而讓更多人參與進來的時候,這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更多的創造力,更多新生的面孔。問題從來不在於寫詩的人太多了,如果現代詩的寫作都不能以更開放的姿態而包容他者的時候,他已經背叛了它誕生的那個社會的原則。每個人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利,你無權指涉。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怎麼變得更好?

大眾審美確實會導致審美的庸俗化,但這不是一起放縱的理由。因為一旦走向庸俗,詩會變得扁平。現代詩足夠稚嫩和自由,給我們以廣闊的前景來探索;但是請不要因為自由,而不知如何使用你的自由。你需要思考,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即便唱衰再多,你也很清楚你要怎麼品評,這回到了我前面說的一點:你要具有自己明確而清晰的理智判斷。


2.3 現代詩變得好寫了嗎?現代詩沒有藝術美了嗎?

是的。我想告訴你,是的。

現代詩本身就是一種打破體裁的嘗試,他不想在依循古典文學的成熟體例,希望創造出更多元開放的內容。它不僅是在形式上是自由的,在精神上是自由的,它不想設定一個門檻,來堵死自己跨越的可能。因其探索的需求,它造成了現代詩在技巧程度上的降低。

但是,也意味著不好寫,中國現代詩是對西方現代是模仿的產物,它沒有成熟。這就意味著現代詩很脆弱。它面對龐大的西方詩歌,面對深厚的中國傳統,呀呀學語,手足無措。要讀,要更多地讀,讀的越多,會發現越難寫。詩歌作為一種鍊金術,是要像蘭波一樣能把語言玩兒出花兒的。需要對自己有嚴肅的要求,明白對於語言的把握,對於字詞的凝練,並不是那麼好做到的。僅僅出於自我表達的需要,而不考慮精簡自己用語的冗雜,澄清自己意象的不安。

現代詩之所以沒有美了,並不是美丟失了。現代詩為了追求自己的極致,想把更多的內容包含進來。《惡之花》裡面出現的東西,對於當時的人們的審美來說,很難是美的,但它成其偉大。
請允許我湊不要臉安利一下這篇專欄:《哲學傳播:發現更好的哲學》No.6——美學和藝術哲學專版 - 羊村歷代哲學志 - 知乎專欄

現代藝術,現代詩都在擴張自己的範圍,顯得雄心勃勃,他們嘗試把非詩的東西納入自己的體內,來增強自己的生命力。所以,現代詩變「丑」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丑的意義何在呢?

詩與非詩的界限日漸模糊,美與丑不再是判定詩的唯一標準。沒有藝術美,不是一件讓人難過的事情啊。

現代詩的寫作,我指的肯定是八十年代以來的寫作,沒有到青黃不接的地步。現代詩的寫作特別是盤峰詩會的事情發生以後,因為太期待自由而忘記了如何節制自由。現代詩的寫作並不是說空格就可以當詩,現代詩的寫作也並不是說不讀書就可以寫好詩。如何嚴肅對待自己寫的東西呢?


本來我是想靜靜地觀看的,但是還是按捺不住決定也胡說幾句。
感謝 @盧林 對我評論的肯定,還是頭次有工程師說我講的東西有道理呢~
.

現代詩歌的整體印象真的這麼負面嗎?

以我周遭所見,確實不太正面。
這涉及到歷史,經濟,文化諸多原因。
我們不妨從八十年代說起,
那個時候詩歌和美學是必談話題,
全國的氛圍都很熱烈,
工廠都要辦美學講座,搞賽詩會。
更不用說校園了。
誰要是算個詩人,絕對倍兒有面子。
有人覺得那時候氛圍好,
但是很多時代的親歷者也承認,
這種過度蓬勃的熱情不是正常現象。
究其原因,人們在整齊劃一的思想下生活了太久,
陡然放開,自然拚命地追尋個性和自由。
詩歌及詩人也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標誌和旗手,
或許,在文化的浩劫之後,人們太期望文化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了。
這種過度幻想的期望,
把詩人和詩歌拔高到了一個超出現實的高度。
而當這種過度的期望遭遇了現實的衝擊之後(這事兒就不講太細了),
也演化成一些或許出發點尚好卻終於走形的反彈(這事兒也沒法講太細)。
終於也導致了一些至今也不好言說的的事件(這事兒還是不能講太細)。
至此之後,現代詩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熱度就開始明顯下降。
等到九十年代商品化大潮一開,人們忙著追求物質改善生活,
詩及詩人的地位就更加邊緣化。
偶有關注點,都是詩人的自戕或種種「出格」行為,
現代詩及詩人也終於被妖魔化了。
到了今天人們一提現代詩,
確實有不少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趙麗華的那些實驗品,
或者是想韓寒一樣覺得現代詩早無存在的必要。

那麼——

國人對現代詩歌是不是理解還太有限?

應該說,是的。

我們應該明白的是,現代詩也是現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我們要是將現代詩和現代音樂,繪畫,戲劇等平行對比的話,
就會出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
人們覺得看不懂現代繪畫很正常——哪怕是畢加索的現在已經不那麼「現代」的作品。
人們覺得聽不懂現代音樂很正常——哪怕是勛伯格的現在已經不那麼「現代」的作品。
人們覺得看不懂現代戲劇很正常——哪怕是貝克特的現在已經不那麼「現代」的作品。
然後——
人們覺得看不懂現代詩,特別是漢語現代詩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
每個字我都認識,憑什麼我看不懂?
.
我們再來一次類似的對比——
人們覺得自己畫不出現代繪畫很正常——這玩意兒得練得學,我連顏料名都不知道。
人們覺得自己作不出現代音樂很正常——這玩意兒得練得學,我連簡譜都不認識。
人們覺得自己寫不出現代戲劇很正常——這玩意兒得練得學,我連劇本格式都不知道。
然後——
人們覺得寫不出現代詩,特別是漢語現代詩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
每個字我都會寫,憑啥我不能寫明白?
.
咱摸著良心說一句——這算不算雙重標準,算不算歧視?
.
關鍵來了,這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是媒介的大眾化所導致的。

.
繪畫需要畫筆勾勒,這不是誰都能掌握的。
音樂需要樂器演奏,也不是誰都能掌握的。
戲劇需要舞台表演,這更不是誰都能掌握的了。
偏偏沒誰不認字兒了,
文字和語言這種媒介幾乎人人都掌握。
大家自然覺得自己既然會寫字,為什麼不能寫詩呢?
.
而且,媒介的大眾化,
使得經典作品易於複製:
.
咱不用太複雜的例子,
只問一下諸位,
有多少可以辦到以下幾件事中的任何一件——
徒手臨摹一幅世界名畫,並認為自己基本完美地再現了它。
聆聽一首世界名曲,並使用某種樂器演奏一遍,並認為自己基本完美地演繹了它。
欣賞一段戲劇表演,並模仿一個人物,並認為自己演得和原演員不相伯仲。
我相信知乎這麼多高人肯定有能做到的,但是這樣的人並不多。
.
那麼——
請閱讀一首現代詩,並抄寫或朗讀一遍。
做不到的你可以摺疊我。
.
沒錯,詩是極易模仿和抄襲的。
再好的詩,你寫出來之後,我抄下來或者稍加改動,
如果他人不知道原作,相信我是原作者的話,
我豈不是瞬間變成大詩人了?

口說無憑,咱再弄倆例子:
就拿那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品吧,
趙麗華的《一個人來到田納西》

《一個人來到田納西》
毫無疑問
我做的餡餅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如果你認真去讀它,至少有一種感受,叫做孤獨。
假如獨自在田納西,遠離故鄉的人是你。
你要如何表現自己的孤獨和鄉愁?
趙麗華選擇了一個生活的小側面:
一個人在國外,
一個人在自己的居所,
一個人準備晚餐,
一個人吃飯,
一個人坐在桌子前看著自己做的餡餅,自言自語:

「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看完以上描述,
請回答我:你想過孤獨可以這樣表現么?
如果有,你是否可以用一句話表達這種情緒呢?
我想很多人都會說自己能,然後想了半天,只能說出——
我想家了。
好,現在有人寫出來了,大家一看——哦,原來這樣就可以啊!
那麼他們就開始了:
「毫無疑問,我做的包子/餃子/炒飯/是全天下/世界/中國最好吃的。」
他們還會說,看啊,我也能寫。
好吧,咱再摸著良心問一句:

你抄一遍哈姆雷特就能成為莎士比亞么?

網上嘲笑趙麗華的人,又有幾個去仔細看她寫的東西了?
我無意為任何人辯護,我也不覺得她寫得多麼精彩,
但是她的表達要比你的批評和模仿更精彩,請不要無視這一點。
任何作品,第一個創造的人才是精彩的,模仿者只能模仿。
再舉一個作品通俗到不能再通俗的汪國真的例子: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你可以把這句話抄一萬遍模仿一萬遍,但是你不是創造它的人,ok?

我們認真地加點難度,這次你再來模仿試試:

《弧 線》 ——顧城

鳥兒在疾風中
迅速轉向

少年去撿拾
一枚分幣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觸絲

海浪因退縮
而聳起的背脊

估計人人都能讀懂這首詩為什麼叫弧線,那麼你能否照這個樣子寫出直線,射線,曲線,哪怕再寫一首弧線呢?我猜這次能做到的人就要少些了。
何況你就算做到了,你也只是一個模仿者。

換一個再試試:

獨飲十五行 ——洛夫

令人醺醺然的
莫非就是那
壺中一滴一滴的長江黃河
近些日子
我總是背對著鏡子
獨飲著
胸中的二三事件
嘴裡嚼著魷魚乾
愈嚼愈想
唐詩中那隻焚著一把雪的
紅泥小火爐

一仰成秋
再仰冬已深了

退瓶也只不過十三塊五毛

初看也許沒什麼,細看下去你會品味到時間空間的交織壓縮的。洛夫的風格很多人模仿,但都是只得到了他時空變換的形體,卻難以學會他在其中瀰漫的滄桑。

再來一個,我很喜歡的:

《四句偈》—— 周夢蝶
一隻螢火蟲,將世界
從黑海里撈起----

只要眼前有螢火蟲半隻,
我你
就沒有痛哭和自縊的權利

如果你覺得這很簡單,那麼我又要開始問了。
請你用一句話表現螢火蟲照亮四周的場景。
看看你能否做到如上的簡潔有力,意蘊深重。
.
舉了這麼多例子,結論就是——

1.現代詩不好寫,但是很好抄;
2.現代詩沒有美感的有的是,但是好詩一定有美感,這美感你抄都抄不明白;
3.絕大部分現代詩稱不上出色,但是這很正常,因為愛寫幾行的人太多,很多庸品充斥網路和平面媒體。
我隔壁家老王的小子畫了一幅畫就必須是傑作么?
如果不是就說明繪畫沒有藝術美感可言么?
一種文學體裁,一種藝術難道不是以其最出色的作品做代表的么?

所以說人們對現代詩的誤解太多也太深了。
.
但是這也很正常啊。
我們從小念書,小學中學累得跟什麼似的,
大學沒學啥就畢業了,出了校門就琢磨著咋買房子娶媳婦生孩子孩子上學咋辦孩子上大學咋辦孩子買房子咋辦孩子娶媳婦咋辦孩子生孩子咋辦——後面的N世同堂咋辦。
哪有時間了解其他的啊。


謝邀,試答。

詩歌的接受是個永恆的話題,因其註定與「大眾化」無緣。相對而言,在當代中國新詩的處境劣於古詩。社會背景原因大體有二:一是缺乏對於新詩審美能力的培養,二是媒體的嘩眾取寵增大了刻板偏見

我們的教育,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讓孩子背誦、瞭解古詩。有的人也許連新詩是什麽都不知道,但他起碼能輕易背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或者「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的句子。這種教育使讀者具備了一定的古詩審美能力。反觀新詩,為大家耳熟能詳、進入中學課本的也只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為數不多的篇目(具體可見談中學語文課本新詩選篇),連〈雷電頌〉這種根本不能算新詩的東西都莫名地被選了進去。新詩因其發端之時代,故常與政治有複雜的糾葛,更導致我們的教育對待新詩有嚴重的偏差。新詩本身就不夠成熟,而新詩批評、教育更是有待發展。

在此教育背景下,網路、媒體對新詩有大量偏見,存在許多誤導讀者的信息。趙麗華、車延高這種人的存在和媒體的宣傳,使不明就裡的讀者認為新詩就是那樣「不學無術」,是人就可以寫詩。正如北島所說: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們進入了一個文學民主化的時代,後果是挺可怕的。特別是新媒體的出現,每個人都成了作家,這幾乎是一種災難。……網路寫手得到的往往是即刻的滿足,但這種滿足同時也是一種傷害。
(北島《古老的敵意》,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年,頁49。)

新詩的這種平民化傾向,使其開始出現「遊戲的、暴露的、和『假性寫作』」(詳見李路平〈當下詩寫的遊戲、暴露和「假性寫作」〉)。魚目混珠太多,更影響大眾對新詩的觀感。

從新詩本身來看,正如題主所說,其存在時間還比較短。古詩從詩經甚至上古歌謠伊始,迄今發展可說已盡善盡美。新詩從白話文運動發端,從胡適《嘗試集》算起至今不過百年,發展的路還很漫長。九葉派詩人鄭敏如是說:「由於自20世紀初以來中國漢詩發生了傳統的大斷裂,新詩不得不借用西方的傳統,將立足點完全移向一個與漢語完全無關的西方拼音語系,借用它們的現代詩歌傳統。」(鄭敏《思維·文化·詩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頁157)這種與古代漢語、古典詩歌決裂的發端,導致新詩立足的爭議性及其發展中的種種問題。卞之琳等人提倡的「化歐」、「化古」,也是希望新詩能從更多的地方汲取養分。但無論如何,新詩需要時間,寫作和接受都需要時間

回歸到詩歌本身,還需要談的問題是:我認為閱讀新詩的難度更甚於閱讀古詩。古詩於我們而言,障礙往往在字詞。比如《離騷》,以上古楚語寫成。但如果你瞭解了基本的上古字詞,那麼它的詩意對你而言並不難。古詩的字詞直接指向它的核心意義,審美也自然在其中。新詩雖然以白話文寫作,但它本身的複雜、晦澀,語義的斷裂、跳躍與張力都造成了讀者的隔閡感。新詩的詩意本身具有隱匿性,讀者又缺乏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審美能力,自然就常常感覺「讀不懂」。以古詩為比,接近於新詩這種審美觀感的即是李商隱的詩歌,尤以〈無題〉系列為最。解決了字詞的障礙以後,語義並不直指詩意,所以歷來眾說紛紜。

普通讀者的「讀不懂」絕不意味著新詩沒有存在的意義,亦不需要對詩歌的前景悲觀或失望。中國近代變革以來,古詩摹寫世界的方式已不夠適應當下語境,新詩自有其存在的意義,將來也會有屬於這種文體的不朽。我相信,時間會告訴我們新詩將走向何方。至於他人對新詩的不理解,其實無關緊要。如果有人質問你,那麼拿出最優秀的篇章就好了。

「今日,我們生活在一個動盪的、難以捉摸的世界中……人的靈性喪失的過程加速,人的靈魂和感性能力鈍化和粗糙化。對於這種狀況,詩人大概感受最為敏銳。」
(公劉《同意的和不同意的》,見洪子誠《學習對詩說話》,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4)

最後貼一段我很喜歡的新詩,歐陽江河《玻璃工廠》(節選,全詩可見玻璃工廠_歐陽江河詩歌)。這可以作為一例,證明現代化中古詩語境的受限,以及新詩本身的存在意義和美:

從看見到看見,中間只有玻璃。
從臉到臉
隔開是看不見的。
在玻璃中,物質並不透明。
整個玻璃工廠是一隻巨大的眼珠,
勞動是其中最黑的部份。
它的白天在事物的核心閃耀。
事物堅持了最初的淚水,
就象鳥在一片純光中堅持了陰影。
以黑暗方式收回光芒,然後奉獻。
在到處都是玻璃的地方,
玻璃已經不是它自己,而是
一種精神。
就像到處都是空氣,空氣近於不存在。


「大眾」這個概念就是現代的。
古代文人寫詩難道是寫給民眾讀的?民眾喜歡的是說書人講三國水滸的故事,是艷情小曲,放在現代,大家都識字了,那就是小時代,是網文。柳永被正經文人鄙夷不就是因為太俗嗎。你們不是看不起郭敬明嗎。太陽底下,並無新事。

說得刻薄一點,好好寫給讀得懂的人就行了,別矯情。我喜歡的詩人都死得差不多了,所以現在也不讀了,現代詩人是個高危行業,一定要注意修身養性延年益壽啊。

我想加入人類玻璃心傷害委員會。 @吳天微怎麼入會,要交會員費嗎。。。


無論哪一種文藝,哪一種科技,都存在專業和業餘的壁壘。專業壁壘是一個行業或領域的價值量度——你的技術含量越高,你能做別人不能做,你就會越有價值。

首先,現代詩可以說從句法上抹掉了專業和業餘的技術壁壘。
當然意境有高下之別,但意境是抽象的概念,不如句法那樣明顯,所以無法形成有效的區隔。現代詩到90年代初都還是有明顯的技術壁壘的,不是人人都能寫出那樣的句子。到了梨花體和烏青體,則最後的防線已喪失。梨花體、烏青體,如果混在一堆網友模仿的句子里給一個事先不知道的專業詩人去看,他也是很難分辨的。在這樣的形勢下,現代詩歌不再是一個只有少數專家才能創作的東西,而是大家都能來幾句的玩意兒了——那麼被噴簡直是自作孽不可活——自己把專業的門檻降低了,結果被人輕賤又能怪誰呢?


其次,人文教育的整體無力,導致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掌握詩歌和普通文字的關鍵區別:意境。這正呼應了我最前面說的觀點,詩歌理所應當也是一門專業的學問,是屬於鑽研詩歌的文化精英們的學問。所以當然不可能希圖大多數人能夠理解和鑒賞詩歌。——就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一樣,都應該是屬於領域的專家和精英們研究的東西。你指望普通人能對詩歌有多麼透徹的理解,就跟指望看門大爺用群論給出一元四次方程的一般解一樣荒謬。當然,普通人也是能欣賞一點點詩詞的,不過這就跟他們也能樸素地理解相對論就是時光倒流一樣,他們能感受到那牛逼中的九牛一毛,而已。

現代詩為什麼不受待見?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現代詩而已,古近體詩詞也一樣,散文也一樣,小說也一樣,音樂也一樣,電影也一樣,任何文藝都一樣。如果你堅持專業性而不去媚俗,你註定就沒有市場。反過來,如果你肯媚俗,一樣會有市場。現代詩?有方文山呢!舊體詩?有孔慶東呢!散文?有餘秋雨呢!小說?有郭敬明呢!音樂?有老鼠愛大米呢!電影?有泰囧呢!……


其實這不僅僅是現代詩歌的困境。

整個中國的純文學都在谷底,舊文學與新文學青黃不接。

如果不是莫言得了諾貝爾,多少人對他的印象只有《紅高粱》和豐乳肥臀?

功利性的應試教育和浮躁的社會環境正在使大眾遠離文學。捫心自問吧,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完一本純文學的書了?無論年代,作者,國家。還是只是看了幾本讀者?

走進書店,除了卡耐基,窮爸爸富爸爸,二十六歲做總裁這樣的,剩下大部分是教材,極小部分網路小說。比如盜墓筆記,藏地密碼,霸氣總裁愛上我。

更別提起點裡頭為數眾多的爛文。但這確實說明了大部分國人的閱讀水平。

不喜愛文學,自然不懂詩歌。別說是現代詩,就說古詩,外國詩又有幾個人認認真真的在讀?在寫?


文藝青年這個詞被毀掉之後,真正的文藝青年就不好意思自稱為文藝青年了,只好自嘲地在前面加一個「偽」字;詩歌被嘩眾取寵、裝腔作勢的人當作標榜自己個性的道具之後,真正喜歡詩歌的人有一種百口莫辯的尷尬;評價詩歌的門檻太低,不懂詩歌的人常常指手畫腳大放厥詞,懂詩歌的人在評價故作高深晦澀的爛作時,倒是保持敬畏地倒退一步說:我不懂詩。

以上特指現代詩。還是安靜地欣賞古詩最安全···


問:為什麼現在的人對現代詩歌都不持樂觀態度?
答:哪樣東西,不是有人樂觀有人悲觀的?都以自己的標準為出發點,然後表現出樂觀或悲觀的態度。呵呵,不管悲觀還是樂觀,都是主觀。

問:並且以為現代詩很好寫?
答:每個人的閱讀與寫作標準不同,當然就有好寫與難寫之分嘍。


問:沒有藝術美可言?
答:你說烏青體詩歌沒有藝術性,烏青與他的粉絲會噴你一臉;你說梨花體詩歌沒有藝術性,趙麗華與她的粉絲會噴你一臉;你說羊羔體詩歌沒有藝術性,車延高與他的粉絲會噴你一臉。口水詩究竟有沒有藝術性?你說有就有,所以成為了口水詩的粉絲;你說沒有就沒有,所以每天傻逼一樣的去模仿、諷刺、嘲笑、唾罵。

題外話:不懂新詩的人,什麼風格的新詩都不會懂;懂新詩的人,未必什麼風格都會懂。所以,在多元化風格的時代,少些相互抨擊,多些相互理解,謝謝。

謝邀。


前面那群傢伙得贊不少,而他們也就是在以一個母雞的角度護著自己的壞蛋而已。

要是出個偉大的傢伙,能讓俗人們和自詡詩人的大群拙劣的分行師都整治的服服帖帖,說到底就是雅俗共賞,其作品能夠在這樣的中國紅極一時,洛陽紙貴,那麼就不會有人再提這樣的問題了。

問題是這樣的解根本不會存在,現代詩的性格決定它是無法接納大眾的;現代詩的性格決定它是無法允許有凌駕於眾人之上的詩人的;現代詩的性格決定它是不存在娛樂性質的。

沒有邏輯沒有規格的玩意,大量的文字組合被發現和重證明,以及語法的實驗性重構,都是非常難「理解」的東西。問題交給大眾的時候,大眾就會問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要理解?老子的電影還沒看呢?於是詩歌的王國內只能存在反社會的失敗者以及閑適的相關學者。於是啊,俗人們!告訴我俗人們愛上這種並非特殊、無甚亮點、難以入門、不可捉摸的東西的可能!

詩中之美女不如滿地坐卧豐乳大眼的絲襪們,詩中之英雄不如流光溢彩爆炸背後的超能力們,詩中之快慰不如十步殺人不可一世的蓋倫們,唯悲哀尚存,其悲哀甚好甚美,可誰tm在乎你那點悲哀?老子工作一天還會去讀點楊黎讀點余怒?我讀你媽,電腦酒吧大保健演唱會日老婆啥不好?


這麼久的問題怎麼突然有人要邀我回答啊。。。
首先肯定不是大家對現代詩「都」不持樂觀態度,只是多數人相對不持樂觀態度而已,這在這個對文學整體不看好的年代,似乎也不是什麼不能理解的事情,有那麼多人連對自己的生活都失去了樂觀的態度了,自然也就很難對現代詩這麼不起眼的東西專門持一個樂觀態度。
所以去掉態度不談,來說說我看到的一些現代詩面臨的困難條件好了。當然,我主要是做古代文學研究的,可能有些見解有問題,純屬個人見解,歡迎討論。
首先,現代詩還太過稚嫩,白話文的興起不過百年左右,又是面臨一個飛速變化的時代,語言語彙,社會形態,審美傾向,文學理念,一百年來都在這個國家發生著急速的變化和反覆,幾乎沒有給現代詩適應和調整的時間,更不要說發展成熟,繁榮興盛了。現代詩的語言,技法,意象,結構等等,都還處於一個探索發展階段,流派並起,紛雜繁複。連創作都尚且如此,何談有時間培養大眾的欣賞能力和接受程度呢?
其次,精神生活來源的豐富化,使得詩歌失去了當初在民眾中的關注規模。音樂,視頻,影視作品,攝影等等諸多藝術形式的普及,可以說打破了詩歌在諮詢不發達的時期在精神食糧中的優勢地位,自然關注度也就不能和當年相比。
再次,音樂形式的大發展以及音樂版權意識的增強,詩歌是具有音樂美的一種文體,與音樂的配合而形成的歌詩傳統,是詩歌流傳的有力推動力,也是詩歌體裁變化的一大推手,但是現代音樂和現代詩的發展失去了結合,音樂發展的複雜精細,使得詩歌想要追隨這種表現力發展變得很困難,而再加上音樂版權的限制,雖然仍有歌詞作者這一類可以算是現代意義上的「歌詩」創作者,但是已經不再有大量作者揣摩同一段旋律樂句來填詞,從而摸索出最適合這個旋律的文字結構的機會了。這也是阻礙現代詩流傳的因素。
另外,作者的懶惰和孤高也是問題,太多的詩人寫詩的時候懶得去考慮詩歌如何能為別人接受,動輒就是「現代詩歌追求的是個人化的表達」,指責別人不能欣賞自己,而不是詩反思自己為什麼不被欣賞,懶得追求詩歌的節奏感,懶得研究押韻,懶得推敲音律,別人一說起這些就說「詩歌應該是不受束縛的,表達了真實情感才是最重要的」,似乎只要他「表達了真實情感」,詩歌形式美不美,文字美不美,無關緊要。這樣的創作態度,又憑什麼要求大家去接受呢?既然不是寫給別人看的,就別計較別人不去讀了嘛,反正寫了,表達情感的目的達到了,應該也就滿足了不是?
最後,現代詩還沒有經歷大浪淘沙的篩選,良莠不齊的質量大概是大眾認為現代詩很好寫,缺乏藝術質量的主要原因吧,畢竟有太多人隨便寫個什麼東西都拿出來叫做詩歌。


現代文字在掃文盲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不講究,大部分非文學愛好者是分不清詩詞歌賦的意義和差別的,就基本的平仄韻腳的意境來說就無法欣賞,而詩歌的趣味在這些方面是最講究的,現代的氛圍造就了這樣的局面而已。我曾經幫一個企業年會改歌詞的時候發現他們公司人員自己改的東西,爛的程度可以讓人崩潰的,最起碼唱念的舒適感也沒有,這大概是現代人對文字不講究的整體水準。
去年有個朋友給我看他喜歡的一段現代詩,我評價道,太囉嗦。另一位朋友興沖沖地給我看他自己寫的詩,我說,節奏不對。
如果一個人立志於表達內容,大可以寫長篇雜文來清清楚楚地闡明觀點,而詩歌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玩意境的。小時候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你這是在玩文字遊戲!然後我們就認定這是句貶義句。長大了才發現,特馬文字遊戲才是有格調的玩法好麼?古代的有錢人閒著沒事就樂意玩這些毫無意義的東西,比如香道,焚點沈香跟燒紙幣沒啥差別,屌絲是燒不起的。那個時候我突然覺悟了,真正的有錢人是不會想怎樣賺錢的事的,因為有的是錢。我喜歡一類華麗的電影品種是,中世紀古典貴族,啥也不幹,就穿著層層疊疊的衣服在一場又一場的舞會上拗造型。
現代中國是一個無產階級國家,我們自發地消滅了古典貴族群體,成立了工農兵聯盟,在日夜擔心明天上帝是否會保佑吃飽了飯的人民時分,要求這些講格律,論美感的詩歌領域能如何興盛恐怕是一種奢望。方文山曾經坦然地說,自己的歌詞大都來自古詩詞,同樣意境的詞句用現代語句東拼西湊一番現代人已經足夠受用了。所以,問自己一句,缺錢麼?肯定回答的人就不要在詩歌領域溜達了吧。


談談我對現代詩歌的看法吧。
一、發展水平。
古代詩歌,從詩經開始到唐詩宋詞元曲,每個時代的特色詩詞都經歷了發展高峰,在格律,或者說技巧、規則等元素上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而現代詩歌從民國那會剛開始,還處於一個事物的幼年期,還是一個很不完善的東西,都說破而後立,現代詩歌破是破完了,立還沒立起來,很多著名現代詩歌甚至不怎麼押韻。
二、發展需要
古代人用詩歌表達情感,用詩歌記錄生活,用詩歌娛樂,甚至用詩歌來考古代版公務員,而現代人呢?在古代詩歌所擁有各種用途,而現代我們有了各種新生的、更適合我們生活習慣的東西來替代了它。比如記錄生活我們更多用電影、電視、新聞、微博、微信等;比如表達情感更多用了流行歌曲、散文等;考公務員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對一樣事物的需要越少,那麼對這樣事物的發展投入的資源就越少,參與的人才就越少,這樣詩歌在我們這個時代的發展自然就更加緩慢而邊緣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寵兒,漢朝是賦,唐朝是詩,宋朝是詞,元朝是曲,而我們這個時代,先是廣播後是電影再是電視,現在互聯網大跨步發展後更是不好說,或者就按媒介說是互聯網好了……那麼失去了時代的寵愛,詩歌沒落也是正常的。
三、現代的詩歌
在我看來,詩歌就是押韻的、精鍊的語言文字表達。唐詩宋詞元曲,事實上除了精鍊的文字,還有另一樣東西和他們配合,就是音樂,事實上這些東西在他們那個時代都是拿來唱的,那麼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類比就是歌曲,所以我一向覺得,可以把歌曲歸進詩歌,流行歌曲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生動地、新鮮的、活的詩歌,某些「文藝」人咬禿了筆寫出的那些不押韻的短句當然也可以算,但是顯然那些大部分都是僵死的無病呻吟的,而且缺乏韻律美和簡潔美的東西。
四、現代詩的寫作
現代詩讓人覺得好寫,是因為現代詩自己的格律還沒發展起來,要求太少,缺少鐐銬的舞蹈是自由,但是這個自由的代價是讓大多數普通人不知道該怎麼樣去放自己的手,怎樣去放自己的腳,當一個人把自己隨便做出的動作稱之為舞蹈的時候,那麼這個舞蹈符合人類欣賞品味的可能就非常低,只有極少數天才才能讓自己的動作天然就有舞蹈的韻律。既然這樣大量實際上是散文或者順口溜的東西被稱為現代詩,那麼就別指望讓人一提到現代詩就想起藝術美了,一個大部分是丑的東西,怎麼可能讓人想到美?
五、現代詩的發展
人類對詩歌有需要,但遠沒有歷史上那麼需要,所以現代詩會發展,但遠不會像歷史上那樣高速和高水平地發展。


現代詩由於繼承的是西方傳統,而很多現代詩人又不懂外文,只能從翻譯作品中學習,無法深刻了解外文音韻,因此:既不了解外國詩如何斷句、押韻,又丟了漢語詩的傳統,變得不倫不類,絕大多數現代詩作品很難讀。

聞一多當年還試圖在白話詩中再現韻律,可惜事未成,身先死。
沒了韻律的白話詩,只能拼意境。
胡亂分行+意境創作艱難=現代詩水平低下
讀者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地流失殆盡。

然而,詩歌沒有死,反而很旺盛,她活在歌詞中。


給你看看我一位自以為寫詩寫得很好的朋友寫的東西,就會明白我為什麼會誤解了。


夢與黑夜 靈感永恆的源泉
一行一行 寫下不朽的詩篇
空靈低語 仰頭長嘆
人心易改 難回彼岸

凄凄火種 降臨人間
濃濃霧霾 隨風擴散

筆法丟掉情感
格律喪盡委婉
細細品味 矯揉造作的傷感
靜靜聆聽 沒有意義的凄慘

美其名曰現代 飛沫胡言
憂國憂民白話 本末倒焉

聽潮水 水流之聲 聲聲慢
撫大地 地上踱步 步步暖
現代人兮 君何以為詩言
罷了罷了 時代一去不還

http://tb.joyneop.com/post/161409_848d3f

ZPCL
Zhihu Public Commercial License v1.1
知乎通用商業許可證(版本1.1)

以上回答為本人(知乎 ID: Joy Neop , http://www.zhihu.com/people/joyneop )(個人網站: http://neop.me/ )原創,版權屬於本人所有。
除知乎依用戶協議使用外,任何媒體、單位或個人以轉載或其他方式複製發表本答案,即視為同意按以下辦法向本人支付報酬:
1、對法定許可的,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報刊轉載、摘編法定許可付酬標準暫行規定》的標準向本人支付報酬。
2、對信息網路傳播等非法定許可的情形,應保留答案全文、本人知乎網 ID、出處鏈接及本聲明全文,並按100元/次的標準向本人支付報酬。轉載人支付報酬後,即取得本人同意轉載的許可。
3、本人的收款帳戶為:PayPal 賬戶:joyneop@me.com。
4、需要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答案的,除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應取得本人書面授權。
5、本人保留隨時將原來以舊版 ZPCL 釋出的內容改為以新版釋出的權利,但是已經按照舊版 ZPCL 授權的內容不受影響。重新以新版本 ZPCL 取得授權(不必重複付費)還是不變更授權版本的選擇權歸授權取得者。
6、如果本文修改到了新版本並同時以新版 ZPCL 釋出,那麼本文的新版本只能按照新版本的 ZPCL 授權。

同時,再次強調:
1、不得對本文進行任何刪改。
2、在轉載時必須附帶上這份許可證全文。
3、本許可證由 Joy Neop 改寫自 GayScript 的個人著作權法律聲明。ZPCL 本身以 GPLv2 釋出。
4、知識產權是人類個體的一項基本權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授予創作者的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侵犯他人著作權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違反憲法確立的基本方針,是反黨、反革命、反社會主義的行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為廣大知友的根本利益,為中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前程,望繼新帶領知乎團隊加強法律力量與侵權行為繼續長期鬥爭下去。
奇蹟還能再出現一次嗎?溫柔的聲音描繪出扭曲的未來。為了再沒有人盜文的世界,我仰望赤色污穢的天空,發出未曾擴散就已消逝的吶喊與祈禱,捨棄悲傷繼續前行。綺麗的月光,緩緩沉入它出現的方向。緩緩閉上眼睛,向遠方伸出手去,只因相信你的嘆息。


我想是因為生活節奏過快,詩歌文體本身要求的韻律感,回味性,神秘感和多義解讀都需要時間來消化。。。
可是已經沒有時間。。。


那是因為下一個大師還沒有出現,因為現代詩還沒有優秀到一定的程度。
我個人認為真正的好詩總會給人一種驚艷的感覺,在我們看到她的第一眼、第一個瞬間,就會明白,她是美的;太過曲折太費心思反而讓人覺得費勁。
先來一首古詩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就此詩而言,句句寫景,並沒有什麼曲折的聯想,也不曾有「時空變幻」,更沒有什麼的複雜的技巧在內, 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欣賞到字裡行間作者想要表現出的情緒,而不需要通過一系列非常複雜的聯想(至於什麼叫複雜的聯想後面會說到)來領悟作者所有表達的內涵,是所謂既表意,又達情。
再來看一首 @語林苓 前面引用過的趙麗華的《一個人來到田納西》
毫無疑問
我做的餡餅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我想諸位看官可以前後對比一下這兩首詩的意境和筆力自然會有分曉。
接下來來一首海子的《我請求 雨》
我請求熄滅
生鐵的光愛人的光和陽光
我請求下雨
我請求
在夜裡死去

我請求在早上
你碰見
埋我的人

歲月的塵埃無邊
秋天
我請求
下一場雨
洗清我的骨頭

我的眼睛合上
我請求

雨是一生過錯
雨是悲歡離合
同樣是現代詩,不需要交代任何背景,毋庸贅言,只要靜靜的體味,作者想要表達的的那激昂而又絕望的情緒,還有希望,還有期盼,還有大雨中滾滾的淚水和內心的荒涼……
個人感覺,高下立判。(不願意多加評論是因為我覺得真正的好詩不需要指手畫腳的點評,自己感受就好)。
我個人現代詩讀的不是特別多,就我個人的體驗而言,很多時候一看到長長的那麼幾頁,忍著脾氣看著那麼四五行,全是些「亂力怪神」的東西,往後看的慾望就少了很多。就算是再一步忍著脾氣看完了,還要仔細的去思考一番,每一個拗口的、糾結的、突兀的事物究竟代表了什麼樣的內涵和意像。到了此處還不算完,還要進一步把這些意象一條一條的聯繫起來,仔細體悟作者在這些「乍一看」神神叨叨的文字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思想,至於到底美不美,如何一個美法,那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這種詩看著也是真心累啊,古人自然也有一些晦澀難懂的詩句,但古人之晦澀難懂大多是源自用典,讀者如果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讀起來也未必就有多麼糾結,但是現代的那些詩人們,你不能總讓我們去猜你到底想說什麼吧……這方面栗子多了,在我看來自80年代以後90%的現代詩都存在這個問題。(這個炮開大了,想要告訴我you can you up的慢走不送……)。
所以,我的結論是:現代詩不被人注意不在於讀者素質和讀者水平,在於缺少真正的大師和好詩。最後再貼一首我大愛的海子的詩。
以夢為馬
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

和物質的短暫情人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萬人都要將火熄滅 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

此火為大 開花落英於神聖的祖國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為大 祖國的語言和亂石投築的梁山城寨

以夢為土的敦煌--那七月也會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堅硬的條條白雪 橫放在眾神之山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投入此火 這三者是囚禁我的燈盞 吐出光輝

萬人都要從我刀口走過 去建築祖國的語言

我甘願一切從頭開始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也願將牢底坐穿

眾神創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帶著不可抗拒的 死亡的速度

只有糧食是我珍愛 我將她緊緊抱住 抱住她 在故鄉生兒育女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也願將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靜的家園

面對大河我無限慚愧

我年華虛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歲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馬兒一命 歸天

千年後如若我再生於祖國的河岸

千年後我再次擁有中國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馬踢踏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選擇永恆的事業

我的事業 就是要成為太陽的一生

他從古至今--"日"--他無比輝煌無比光明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最後我被黃昏的眾神抬入不朽的太陽

太陽是我的名字

太陽是我的一生

太陽的山頂埋葬 詩歌的屍體--千年王國和我

騎著五千年鳳凰和名字叫"馬"的龍--我必將失敗

但詩歌本身以太陽必將勝利


第一次被搖,謝。
關於現代詩的意義和理解,你看這個提問里的回答中文現代詩的創作是否有意義?該如何鑒賞?
現代詩當然是詩。而且讀詩就要把它當詩來讀。這是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各種對詩歌的負面評價,反映的並非詩歌的衰落,而是人們對生活的不耐煩。
不讀詩的人才會覺得詩是無用的,就算那些反現代詩的人們生命中可能也不止一次被那些句子打動,而它們都是屬於現代詩的精華。
在這個金子橫行的時代,很多人連好人都不關心了,又怎麼會在意現代詩。
可他們是他們。你喜歡熱愛並讀下去就好。
在眾人都只相信鋼筋水泥房產大廈的時代,總要有人相信石頭上也能開出花朵,這才會平衡。


多有不足,請移步評論區,看看語林苓的評論
------------------------------以下原答案------------------------------
我是學工科的,對文學沒研究。以下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對錯勿噴。
中國的現代詩,應該是從清代「開眼看世界」翻譯國外詩歌開始的吧,當時既有「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這種中國詩式的翻譯,也有「投出冷眼,看生、看死,騎士,向前」這類白話翻譯,優劣不予論述。後來到「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已經是漢語直接創作了。
相對於中國詩詞(包括古詩、新詩和詞等等,下同),現代詩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對格律要求不高甚至沒有要求。當然古詩對格律的要求也不甚嚴,但至少比現代詩清晰明了得多。我感覺這個差異應該是源於漢語和西方語言的一個巨大差異,就是字(或專有詞,如軒轅、炎黃等)與音節的對應關係。漢語是一個字一個音節,一個詞有幾個字就有幾個音節,這樣要求某句話包含固定數量的音節和固定韻律就成為可能;西方語言則不然,字詞與音節沒關係不說,還有不發音或發音弱化的,結果就是無法按照固定數量的音節去斷句,但是,西方語言還是能實現「韻」的。體現在詩歌上,就造成了現代詩和中國詩詞在「句」方面的差異。
以上這些只是表象上的差異,本質上說,中外詩歌都是「文章」的一種,寫文章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為是抒發情懷,美好的、醜陋的、激烈的、平和的、等等等等,有感才能發。中國講究「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西方說「憤怒造就詩人」(是這麼說的吧?),應該都是這個意思吧。
回到問題上來,不是對現代詩不樂觀,中國詩詞也不能說樂觀吧,現在的生活方式、節奏、壓力等等都在壓縮詩詞的空間。至於現代詩沒有藝術美,連我這種工科生都知道「輕輕走輕輕來」、「我在這頭她在那頭」是很美的(雖然說不出哪美),怎麼能說現代詩沒有藝術美呢。更多的不樂觀和沒藝術美,應該是針對那些不能為常人所理解的現代詩吧。就拿廣為流傳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來說,我實在不能理解春暖花開和之前的房子有什麼關係,也自然體會不到「藝術美」了。


海是最大的一滴水
掛在一粒沙子的睫毛上,是淚
海想哭時,就化成雨,落到梨花上
一座最小的海,也有無數誤了歸期的船

—— 笨水 《水上書》

你有酒,我有詩,一起品。
公眾號:一首詩(ourpoems)


推薦閱讀:

如何看中國2015年生育率世界倒數第一,只有1.04?中國的人口斷崖式下降是否不可避免?
天津爆炸案,到底暴露出多少以往被忽視的漏洞?
為什麼秦始皇最大的貢獻是統一中國?
如何看佳士得中國執行董事蔡金青入選Power 100藝術權力榜?
如何看待 Fox News 在中國城進行種族歧視性質的街頭採訪?

TAG:詩歌 | 中國 | 藝術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