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到底是藝術還是科學?

在中國古代音樂已經遺失了嗎?中的圭多達萊佐所答,先進的西方音樂體系會取代中國的古典音樂,還有音樂表現的可能性。那麼音樂是一種愉悅人類的藝術,還是探索人類的科學呢?


卸腰

我認為,說起音樂是藝術還是科學這個問題,其實本質上討論的是:音樂是審美,還是邏輯。

有很多人抱有一個觀點:音樂的本質還不是為人服務。這個觀點,可能只針對某一時期某一類型的音樂來說是成立的。音樂最初的最重要功能是宗教功能,在18世紀中葉以前,音樂的大部分功能都是讚美上帝。18世紀到19世紀,可以說音樂是為了取悅人而服務的。我個人認為,當20世紀初的勛伯格提出十二音理論後,音樂就又開始偏離了「為了取悅人」這一功能。因為從他開始,音樂的傳統的悅耳的、和諧的聽覺習慣被逐漸摒棄,並且音樂理論又迎來了一次及其深遠的變革。這次變革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音樂觀念的極大解放。音樂觀念的極大解放帶來的結果就是作曲家的創作目的從表達內心情感變成了表達觀念。而觀念的表達和情感的表達的不同之處在於:情感的表達是一種審美行為,審美行為又可以說是以取悅人為目的的;觀念的表達是一種邏輯行為,邏輯行為是需要用科學方法去解釋或者討論的。另外有一點,當今的很多嚴肅的學院派作曲家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不斷嘗試突破現有的音樂表達的形式和可能性的邊界,而不是為了寫出悅耳動聽的樂曲去取悅觀眾。這其實也和他們的生存現狀有關。當今的大部分作曲家,其實都是靠大學在養活。所以,他們不必太擔心自己作品在演出市場上有沒有收益,而可以專心把音樂當做一門先鋒藝術去創作或者用科學的態度去研究。

另外,很多音樂愛好者很抗拒專業音樂從業者談音樂理論或者音樂技法本身,認為音樂的本質不是技法,而是其表達的崇高的人類情感。其實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愛好者本身對技法不了解。很難想像一個對序列的技術手段、阿倫福特的集合理論、申克的分析方法以及其他眾多的音樂分析理論和方法不甚了解的人,會對一部優秀音樂作品中包含的技術成分的高級之處、精妙之處有準確的認識。這就相當於我們平時看到一個外形好看的建築,我們會在情感上有觸動。但是一個建築師看建築,不僅會看外形的情感體驗,更重要的,會去看這個建築的內部結構。但是這個內部結構,沒有學過建築的普通人是看不到,也看不明白的。但是,如果你在讚美一個建築的時候,一個建築師來跟你說這個建築的結構上、構建技術上的精妙之處時,估計沒有人會說這個建築師是一個匠人,不是一個藝術家,不懂得建築的偉大本質。但是,如果一個作曲家開始談技術,卻有很多音樂愛好者會站出來說,你沒有觸碰到音樂的本質,你充其量只是一個樂匠,而稱不上一個藝術家。

最後再簡短總結一下我的觀點,就是:音樂藝術發展到當代,是否「悅耳」這個因素,已經完全不是音樂創作的考慮因素了,也不在是一個音樂創作的重要因素。在當代,音樂是更加接近於一種以邏輯為基礎的科學的。以愉悅人為目的的音樂審美仍然可以存在,但是這個審美行為,是欣賞者的自發行為,而不是創作者的創作目的。這個相關觀點,歡迎去看我的知乎專欄的第一篇文章:《分析與審美:作曲家與聽眾的距離》。當然,最後還是強調一點,對於音樂的欣賞者來說,每個人都有權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有的人喜歡悅耳的音樂,那就去聽悅耳的音樂。有的人喜歡先鋒派,那就去聽先鋒派,有的人喜歡農業重金屬,那就去聽農業眾金屬。在審美層面,每種音樂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有權說自己喜歡某種音樂不喜歡某種音樂,但是,無權說某種音樂好,某種音樂不好。因為說到好不好,那必須是技術層面的具體的理論來做論點的支撐。這也是為什麼,在音樂學院的音樂理論課上,從來不會討論作品的情感,而只看樂譜本身反映出的作品的邏輯。所以,對於音樂欣賞者來說,只說自己喜歡不喜歡,不說這個作品好不好,可能也是一個更加恰當的態度。

寫得比較倉促。。。。。


不是所有愉悅人類的東西都叫『藝術』,
同樣,也不是所有探索人類的東西都叫『科學』。
二元論不可取。


為什麼不能同時是藝術和科學呢,不衝突吧。。。。


光的波粒二象性告訴我們光既是波又是粒子。
大範疇的音樂既是藝術又是科學。
具體要慢慢寫,先佔住一個坑。


其實圭多已經回答得很詳細了,問題確實可以轉換成「音樂是審美還是邏輯」。我想表達一些細節上的東西。

每個流派、甚至每個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偏好,偏向藝術或是偏向科學。
比如巴洛克、古典、浪漫浪漫時期,為什麼作曲家會用三度疊置的和聲?這是符合物理現象的,一根弦在震動時其實是由很多不同的音混合而成,這些音是由弦長的各個比例處震動產生,最前面幾位便是基音的純八度、純五度、大三度、小七度,與傳統和弦結構相符。在裡面用別的音程就構成了外音,這則是根據人類的審美規律來的了。所以人類探討藝術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但是人類往往試圖超越本能。我認為十二音作曲技法以及它所影響的流派就是大扯淡,它雖拓寬了音樂的表現意義,卻在其它方面損失了更多,導致人們無法準確分辨極端複雜與極端偶然這兩種音樂的區別。前者似乎更符合邏輯,它試圖想從譜面上在解決音樂邏輯的問題,而無視聲音的規律,這就是扯淡。但通過研究我們也會發現,很多這樣的作曲家都會在作品中找到無法解釋的片段,就是感性的處理,按照對美的理解的自由處理,說明能拜託本能的人還是不多呀。

近幾十年從法國開始流行的頻譜樂派我非常感興趣。他們通過儀器對聲音進行頻譜分析,得出我們耳朵很難分辨的泛音,以之為材料而創作。他們的觀念是還原聲音的本真。首先它們的材料是源於物理現象,其次它們的組織是可以很大程度按照作曲家本人的審美規律,我認為這是十二音以後又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進化。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來說,音樂是藝術還是科學,我想無論作曲家是怎麼考慮的,這結果都是做成了藝術品,儘管過程中每個流派有自己的視角,但二者決不是完全對立的。
至於聽眾怎麼考慮,我想應該不會有人在聆聽的時候還在糾結著某一處有一台貝司沒拉准跟大號拍頻了吧?

秩序中求自由,自由中尋秩序,作曲的時候,無非是這兩種基本思維吧。

以上如有謬誤,望專家們批評指正。


音樂本身是一種藝術,創作音樂、表演音樂、研究音樂則是科學。


音樂是藝術,絕不是科學,但和科學也可以建立關係,也可用科學視角研究音樂。科學求真,道德求善,藝術求美,三者不矛盾,但藝術層次最高,因為美裡面包含了真與善。
藝術裡面中國的藝術理念最為高深,較西方藝術理念更人性化,更藝術,有難以比擬的優勢。


借用一句
最理智最科學的音樂也可以有最激烈最豐富的情感


音樂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藝術。


音樂和科學當然不搭邊。現在通行的作曲理論是一種跟科學毫無關係的理論體系,這也叫科學讓元素周期表情何以堪。


藝術構造、藝術氣息無法籠統的去泛泛而談,因為說不清。


具體的歷史與理論本人小白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次和幾個朋友去音樂棚錄歌,調音師傅非常厲害,音高,節奏,長短,強弱隨便處理,但是最後他和我們說,無論怎麼調整,你唱歌傳達的感情是怎麼也調不出來的,可能這份感情就是音樂裡面藝術的成分吧。


是藝術的,但是藝術是什麼,天知道


音樂是藝術,因為上帝在其中。
「Science has an object, art does not"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一個情緒跟思想的產物,一個是邏輯跟思想的產物。
沒有人說貝多芬是偉大的科學家,人們也不會說愛因斯坦是偉大的藝術家。
並不是不能這麼叫,而是自從饅頭夾了餡以後,人們覺得還是叫包子來的貼切。
同樣是麵糰子,包子有理性和邏輯的餡,流著創造的汁水,一度大受追捧,有段時間,人們甚至都討厭吃饅頭了,瞧不起藝術家;後來人們看到了花捲,嘗到了麵包土司,覺得麵糰子也是偉大的,跟包子一樣,包裹著雪白的文明了的外衣,生活離不了。這個比方可能不太恰當,就當打趣好了。。。
人們常常會被科學的精密完美的結構折服,不免感嘆說,這簡直是偉大的藝術。
藝術跟科學是像人類文明的兩個手足相連的好兄弟,骨肉相連;
好兄弟也常常會鬧嘴,一個說,我要努力靠近上帝,另一個說,我要努力撕開上帝的真面目。
因此,他們常常走在一條路上。


是藝術和是科學不矛盾啊。。。。音樂剛好在二者的共同區域內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音樂。


是科學的藝術吧


推薦閱讀:

Maurizio Pollini 演奏的特點是什麼?
如何評價石進《夜的鋼琴曲》系列?
為什麼小提琴奏鳴曲普遍需要鋼琴伴奏?
音樂家創作交響樂的目的是什麼?交響樂是誰發明的?
肖邦第一敘事曲第157小節臨時記號的問題?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