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一代比一代差?


這個問題討論過多次了,前面有說因為水銀的,有說因為荒淫無度的,有說因為近親結婚的。這裡也先借用下 @李雷 同學的一個圖片,似乎能印證這些判斷:

然而清代皇帝真正子女數突然變得稀少,是從咸豐帝開始的,其他均無什麼異常。如果說是近親結婚,則看一下道光的幾個兒子,咸豐的兄弟生了多少就可以了。譬如道光的皇六子愛新覺羅·奕訢,生了五個。皇七子愛新覺羅·奕譞,生了九個。咸豐是先天不足,後天亂造,所以兒女稀少,雖然少,但也有。

後面就奇怪了,同治沒有子女,一個都沒有。光緒也沒有子女,零個。然而我們還是要看他們的親兄弟,光緒的弟弟載灃,有十一個孩子,載濤有八個孩子,載洵最少,也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就他沒有。

所以大家的推測很有趣,但很值得商榷。在這件事上,最好不要光悶著頭從化學、生物學和病理學上找原因啊,也要看看歷史進程。

咸豐那個媳婦是老毒物啊,慈禧從咸豐一死就開始把持了朝政了。她是同治帝的親娘,這親娘就他媽看同治的皇后不順眼。且同治帝往後加上光緒帝,在慈禧面前幾乎沒有什麼實權。舉個小小的例子:

同治帝也被折磨得受不了,曾經跟自己老婆許諾,說等著吧,總有熬出頭的一天。然而他並沒有等到這一天,他剛死,阿魯特氏就跟著死了,括弧死因不明括弧畢。

至於光緒的生活,相信我也不用多說什麼。慈禧一死,就帶著光緒一起死了,括弧死因在當時假裝不明括弧畢。然而從光緒的兄弟那麼多兒女,似乎可以看出並非由於遺傳原因導致,所以我懷疑這種情況是有政治原因的。

至於宣統皇帝,溥儀自幼年起,常遭宮女捏小雞兒取樂(一說是太監教唆宮女和溥儀在床上玩不能描寫的遊戲,又給他強力催春藥吃),自己回憶,「晚上幾次,幾乎每晚,一直睡到白天,恍惚走出房間,看到太陽都是綠色的」,這對身體是摧毀性的。但也不是遺傳的差,而是他自己造的,譬如兄弟溥偉,有兒子七人。溥儀是因很小的時候被玩弄,過度耕耘,導致了嚴重的陽痿,才沒有兒女的。

這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越來越差的原因之一
清朝歷史有一個難解之謎,那就是皇帝們的生育能力似乎一代不如一代,最後三代皇帝同治、光緒、宣統居然無一留下根苗。難續後嗣在清朝第七位皇帝(從皇太極算起)道光時已初見端倪,道光帝19個子女中,7位未長大成人,7位英年早逝(30歲之前過世),早殤、短壽率分別高達37%、 63%。道光之後,皇帝們的生育能力更是一落千丈。道光帝第四子咸豐帝(第八帝),但僅生有2子1女,長子同治帝(第九帝)19歲崩,無後;次子,早殤;女,20歲病歿。同治帝無後,道光帝第七子醇親王的兒子光緒帝(第十帝)即位,無後。滿清皇位最後傳給了醇親王的一個孫子即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第十一帝),依然無後。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逐代下降,通常解釋有兩個因素,一是荒淫無度,二是近親結婚。荒淫無度,多半是那些對皇帝嬪妃成群羨慕嫉妒恨的草民們臆想出來的,不足為信;近親結婚,的確有些道理,但依據尚不充分。有關文獻指出,古人在兩千多年前就意識到近親結婚的危害,中國在西周年間就有關於近親結婚的禁令。眼見皇帝老婆多多但孩子寥寥且愈演愈烈,清宮裡的官員和御醫們難道就想不到近親結婚這個原因,而且皇帝這麼多老婆,不可能個個都是近親結婚。在以往尋常老百姓家裡,一家有三五個孩子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如果能像皇帝一樣娶一二十乃至更多老婆,生幾十個娃娃應該不是難事。然而皇帝不是老百姓,或許是因為一個曾經遊盪在紫禁城裡的隱形殺手——「汞蒸氣」,堵塞了清皇帝的血脈。

汞,俗稱水銀,屬金屬,其熔點和沸點是所有金屬中最低的,即使攝氏零度以下也會揮發成氣體。汞蒸氣無色、無味、劇毒,比重約為空氣6倍,附著力很強。大量研究表明,汞具有很強的神經毒性,可引起很多種疾病,其中就包括腎功能衰竭和不育症,胎兒和兒童對汞的毒性更加敏感,母親會通過血液和乳汁將毒性會傳遞給胎兒和嬰兒。紫禁城裡汞蒸氣,主要來自於對建築物金屬構件的「鎏金」裝飾。鎏金是我國一項傳統的裝飾技藝,雖然成本很高,但可使器物鮮艷奪目,給人以華美之感,其工藝是:在器物的表面塗上金和汞的合金(1克金子約需7克汞),烘烤使汞變成汞蒸氣揮發,金滯留在器物上。有文獻指出,大約從漢代開始,鎏金就已經被使用在建築之上。明、清之際,鎏金技藝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皇帝們在南、北兩京,陸續建築了巨大宏偉的宮殿、壇廟、陵寢,在建築的金屬裝飾上大都使用了鎏金。

皇宮是皇帝的臉面,務必裝飾的金碧輝煌,紫禁城不定期的新建、改建、翻新、修繕,必定離不開鎏金施工,汞蒸氣自然如期而至。雪上加霜的是,北京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差(這也是當前北京霧霾的原因之一),加之皇宮內一道道高牆對風的阻擋,紫禁城內的汞蒸氣更是不易向外散發。試想如此場景,在一個風緩樹靜的季節里,紫禁城某處正進行翻新改造,這種無色、無味、沉甸甸、黏糊糊、看不見、摸不著的汞蒸氣,如同無數只毒蛇不斷溜出施工現場,沿著故宮高牆內的地面和牆角,悄悄潛入皇帝、嬪妃、阿哥、公主、額娘、乳母們的庭院和房間,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內部,殺人於無形之中。清皇帝的血脈或許就這樣一次次、一年年、一代代地被慢慢撕裂了。

清皇帝們倍受汞蒸氣之苦,更早生活在紫禁城裡的明皇帝們也深受這位隱形殺手的迫害。明王朝第十二、十三、十四皇帝,雖然都有十幾個孩子,但早逝率均較高且逐代遞增,分別為45%、61%、71%。第十五位皇帝更是慘不忍睹,6個子女均為長大成人,早逝率高達到100%。活到33歲的朱由檢(十五帝朱由校的同父異母兄弟)是明朝末代(第十六位)皇帝,傳後能力似乎有所轉機,13個子女中7個早逝,早逝率54%。崇禎帝追求勤儉的生活方式,新衣服都捨不得添置,自然也不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皇宮的鎏金施工,這權且算是其傳後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吧。

真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托生在皇帝家千好萬好,就是這個汞蒸氣不好。值得慶幸的是,我國政府為了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文革後不久就禁止對建築物進行鎏金裝飾了,如果您到紫禁城遊覽,務必不要疑神疑鬼,那個隱形殺手早已不知去向。


清朝帝王是不是生育能力逐年下降呢?

今天無聊的時候,看到張圖(圖裡還錯了一個數字,分析的時候改正了),

看起來,生育能力一直在下降並不完全是事實,畢竟康熙就很高,乾隆也不低。

————生育能力一直在下降?————

可見,清朝帝王的生育能力並非逐步退化,至少在道光的時候,仍然不低。

而康乾盛世,真的是有意思,兩個皇帝的生育能力分別是清朝的第一和第二,叫康乾生世也是可以的。

————壽命是否是關鍵?————

其實單純的比對數目是不合理的,畢竟子女數和壽命也很有關係。

按照男性生育能力保持到老的情形來看,壽命應該是影響生育的一個關鍵因素。

所以,我們把壽命納入考慮,用子女數目除以皇帝壽命。

結果如下

這個時候我們發現,表現的不是很規律

比如,乾隆的年均子女數目竟然只是略高於雍正和嘉慶,和道光差不多。甚至在清朝帝王里排名也是靠後的。估計是沒有統計夏雨荷的緣故

而雍正出現了一個斷崖式的下降。

當然了,康熙老人家依然一枝獨秀。

同時,我們看出,壽命並非是關鍵……

———執政時間———

後來我想了想,也許壽命並非唯一因素,由於清朝的繼承製度有點「立賢不立長」的趨勢,皇子們如果生太多的兒子,可能會落個「荒淫」的說法就不好了。

而一旦當了皇帝,就可以光納嬪妃,自由生育了。所以,看一看他們的生育能力和執政時間的比例。

我們簡單粗暴的用子女數除以執政時間(此處非常不嚴謹,但是我沒有登基前後的數據,歡迎哪位高手提供數據,或許這樣更有意思)。

結果比較有意思了,總體上呈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推移,皇帝的執政生育能力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這個時候康熙終於擺脫了老大的位置,愁死他老人家了。

而乾隆和康熙這兩位執政時間超常的地位,明顯落後了點,尤其是乾隆。

好了,大體上來看,清朝帝王的生育能力,的確有下降的趨勢。

尤其是最後三位帝王,直接無後。

當然,關於這三位帝王的事情,也比較特殊。詳見@豆子的答案


最後,大家的不少意見都很有意義,不過,有個問題, data availability 的問題,大家要是有數據的話,比如皇帝啥時候開始結婚、親王們的子女問題等數據,這就好極了。

我只能依據目前已有的數據來看嘍。


罪魁禍首是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其次是過度裝修故宮的乾隆。

乾隆導致故宮大內環境污染,額爾金導致同治以後的皇帝被迫住進這個被污染的環境。

---------------------------------------------------------------------

清帝的最後一個子嗣生於咸豐八年(1858)。隨後,火燒圓明園(1860)。這把火後,清帝再無子嗣。

火燒圓明園礙著生育能力什麼事了?——清帝只冬天三個月住在紫禁城,其它時間,康熙住在暢春園,雍正到咸豐五代都住在圓明園,另外康熙二十年到道光二十四年,還經常夏秋間有兩個月的木蘭秋獮。

圓明園燒掉之後,同治、光緒、宣統都是在紫禁城裡長大的。具體是什麼我也不知道,但紫禁城裡肯定有影響生育的因素。光緒、宣統都是外藩繼嗣,他們的兄弟們生育能力都良好。

清制,阿哥十歲後非詔不得進入大內。但這三個小皇帝都在十歲前繼位,只有他們仨是在紫禁城大內里度過的青春期,也只有他們仨沒有生育能力。

【康熙也在紫禁城裡長大,但紫禁城明末以來沒有大的修繕,那時的紫禁城裡沒有恐怖的絕嗣因素,我懷疑這種絕嗣因素是在乾隆年間紫禁城裝修過度形成的】

如果乾隆不過度裝修紫禁城,就不會形成那種絕嗣因素;

如果道光不廢止木蘭秋獮,咸豐以後各帝至少每年可以到草原待兩個月排毒,對生育能力大約也有改善。

如果額爾金不燒圓明園,同治、光緒、宣統也會像他們的祖先一樣在圓明園過大半年,只在紫禁城過冬。可以說火燒圓明園直接導致小皇帝們在紫禁城裡度過青春期。

但歷史沒有如果……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越來越差的罪魁禍首找到了——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

這有點兒像是蝴蝶的翅膀~~~

-----------------------更新----------------------------------

故宮裡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宮裡長大的男孩沒有生育能力?

鎏金過程會產生汞蒸氣,俄羅斯聖伊薩克大教堂鎏金時毒死了六十個工人,但鎏金完成後微量的汞殘留不足以產生影響健康的汞蒸氣。

故宮裡大面積的鎏金並不常見,只有寶頂、銅缸比較大,還不在室內。室內的鎏金件體量都不大,鎏金後的汞殘留很有限,不足以危害健康。而且鎏金的特點就是一勞永逸,不需要再次施工。

倒是故宮的紅牆,看上去很可怕。這玩意別是硃砂塗的吧,而且隔幾年塗一回。硃砂可是硫化汞,故宮如果汞超標,原因不是鎏金的汞殘留,而像是塗牆的硃砂。

那為什麼住在圓明園沒事呢?圓明園沒有紅牆,而且建築非常分散,具體可參看頤和園。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沒什麼確切數據支持的猜測,究竟是什麼導致他們在大內失去生育能力的還是個謎。

可惜沒有提供對照組數據的可能,夜晚的乾清門內,皇帝是唯一有丁丁的人。

------------------------------------------------------------------------

你所知道最冷的冷知識是什麼? - 章其琢的回答 - 知乎

歷史上有哪些為了食物引發的瘋狂的事件? - 章其琢的回答 - 知乎


這個要看怎麼比了,要是都跟聖祖爺比的話,聖祖爺14歲開始當爹,一直到65歲還在生,那無論是之前的還是之後的比,似乎都比不過怹老人家……這裡也有一個問題,就是雍乾之後,皇子的性生活開始的比聖祖那個時候略晚一些(其實是因為聖祖太早而已……),這也是雍乾之後旗人世家的特點。
如果要是只說晚清列帝的話,仁宗和宣宗子女還是不少的,是從文宗開始不行的。文宗小時候受過傷,還落下了殘疾,登基之後據說又不怎麼節制,根據一般說法來說,身體比較弱,所以可能是播種多收穫少(我會不會被文宗祥瑞掉……)。之後穆宗,同治十一年的時候大婚,然後還有了其他幾個後宮,但是同治十三年十月的時候已經病勢沉重了,之前身子如何不好說。然後德宗,德宗有隱疾,這個很多人都知道,檔案里記錄的也挺多,這個沒辦法,所以他在位時間雖然長,但是沒後代。最後宣統爺……就不多說了……

大體上幾個因素吧:
一個是先天體質問題。或者疾病,或者體弱。
另一個養育方法問題。入關之後的世家女性,基本上沒有養育知識。換句話說,形成貴族習氣之前,貴族女性也是自己帶孩子的,形成貴族習氣之後,貴族女性生下孩子就有人伺候了,自己不用管,也就不會管。像德宗小時候據說就直接交給一個很老媽子氣的太監去管了。而且清中期之後盛行凈餓療法,容易先天不足。


我覺得是因為王朝後期的皇帝越來越宅,越來越文弱,疏於弓馬,身體缺乏鍛煉所致。

王朝前期的皇帝多是武人起家,因為親歷開國戰爭,早期鎮壓叛亂(或發動叛亂,光義,朱棣我沒說你們……)等原因,往往重視武備,自身經常鍛煉。所以往往身體強健,子孫繁茂。
越到後期,承平日久,社會風氣重文輕武,皇帝也越發深居宮中,親征巡狩微服私訪等社會活動也越發稀少,皇帝個個都成了宅男,不光身體不行,精神狀況也不行,後期皇帝還是中二病高發人群,奇葩疊出。所以繁殖能力也逐代下降也不奇怪。

這跟八旗兵開國時戰鬥力叼炸天,到後期操練都得僱人抬著去是一個理。
所以,宅男們還是多運動健身吧,影響生育能力哦!(等等,好像我就是個宅……)


前面亦云先生回答的挺詳細的,這個觀點我同意。
另外,不是大清朝的後期皇帝生育能力不行,而是大部分的王朝後來的皇帝生育能力都不行(起碼我們看到的似乎是不行),主要原因除了亦云先生的「汞蒸氣」的問題以外,身體的缺乏鍛煉肯定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大凡新朝建立,開國皇帝自然不必多說,事必躬親,勤勉能幹,並且,因為是新朝,內憂外患自然不會少的,對內查訪、對外征戰也是自然的功課,同時,他的兒子們自然要跟隨老爹去衝鋒(有些兒子還要依靠這個立功爭位呢),身體自然沒有問題,而他們的兒子們(第三代)雖然生活要優越的多了,但是自己的老爹是參加過戰爭的,自然知道當皇帝的辛苦和不容易,也知道一些底層老百姓的困苦,所以還是能夠限制一下驕淫奢迷的生活的,這樣第三代還能基本保證(當然像隋朝煬帝、秦朝二世那樣的還是很少的)。大清朝是一直堅持到了乾隆,這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再往後就沒法保證了,因為就算是皇帝本人要求嚴格,他的皇子們也基本能夠做到前後兩張皮,糊弄他老爹,背后里花天酒地什麼的自然是沒人管的,等到當上皇帝之後就更加沒邊了,這樣的生活環境陶冶出來的身體能不能生育已經開始有危險了,至於生出來的孩子身體條件、智商發育什麼的,那就不能太苛刻了。這麼再過上幾代時間,能夠有個兒子繼承皇位就可以了(比如咸豐以後)。
當然事情沒有絕對的,如果國家中途出現過動蕩、大的內外戰爭等,下一代皇帝就會好很多了(比如唐代「安史之亂」後、大明「土木堡」之後),這相當於又是一個王朝新開的過程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似乎是不能忘記的,那就是後宮爭鬥(這好像有點狗血劇的感覺了),無論是大清還是什麼王朝,這個事情是可以有的,個人認為影響應該不會小(不展開了,留待其他知友發揮吧)。


一個朋友的媽媽是清皇室貴族遺胄,老人的姥爺應該是末代的親王,一家人一路南下逃難至福建。老太太70多歲,眼睛視力很差,而且是從小視力就差,一隻眼睛失明,一隻也只有微弱的視力。據老人說末期幾位皇帝都生育能力差根源於近親結婚,而且旁枝的親王家族也有類似問題,只是不像溥儀那樣極端。


謝邀。選丑


優質的繼承人必須有絕對靠譜的血統,所以決定了皇帝你只能跟特定的幾個女人玩出後代,而那幾個女人是否得老佛爺喜歡,是否也同樣得皇帝樂意,就很難說了。
我們很難用百姓的思維去推理皇帝的閨房之樂,也許他不喜歡的女人,就真的碰也不想碰,畢竟他不會擔心自己成為單身狗,也不擔心晚育會對自己的事業有影響,更不會有養兒防老的擔憂。
我傾向於,皇帝能力肯定有,但是晚清避孕技術已經很強了,太后不想要的,重臣不想要的,皇帝自己不想要的,都有可能讓她們避孕。
其實我是想當然而已。


從圖表看,前面的皇帝生育能力沒有明顯下降,而到咸豐,似乎突然熄火了。

如果你了解咸豐有個嬪妃叫慈禧,慈禧生了皇長子,然後應該有所悟了。中國歷史上厲害的女人有哪幾個? 呂后,武則天,慈禧!我歷史差,想不起其它的了。


清朝皇帝生育率降低,這個鍋並不應該由清朝皇帝集體來背,要背得兩個人來背:
得讓咸豐和慈禧來背這個鍋。

咸豐的問題在於他的身體一直不好,可以說是清朝皇帝里身體最差的,沒有之一,當了十年皇帝,年紀輕輕31歲就病死了。
由於他身體不好,再加上他死的早,所以留下來的子嗣僅有兩子一女,而且他的體弱特性也遺傳給了兩個兒子
大兒子同治皇帝十九歲就去世了,有謠傳是花柳病
二兒子憫郡王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慈禧太后通過誅殺八大臣的政變粉墨登台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後來清廷繼承傳統的混亂;
尤其在帝黨和後黨鬧翻後,光緒帝就變的不可能有兒子了——即使他能生
因為慈禧總有一天會死,如果光緒有兒子,在親政後肯定會替自己的親爹翻案。
而不是像市井流言所說的光緒帝不能生育。
所以為什麼慈禧太后死了,光緒帝當天就被毒死,因為慈禧太后不會給光緒翻案的一絲一毫的機會,更不會蠢到讓光緒有骨肉。

至於宣統,在他幼年時期,生育能力遭到了不可逆轉的摧殘和破壞(參閱《我的前半生》),甚至宣統同學在解放後娶的老婆也吐槽他下面不行……
但這是後話了。

所以我的結論是,清朝皇帝生不出猴子,不是水銀、不是鉛、不是近親通婚,荒淫無度只有宣統沾個邊。
要怪只能怪道光和慈禧
一個身體太差,一個心太毒。


題主這問題問的。。。哪個朝代的皇帝不是生育能力一蟹不如一蟹?清朝皇帝生育能力算好的好伐?
以大一統朝代看
西漢,第二個皇帝就絕後了
東漢到桓帝才絕後,不算幾個短命皇帝,大概是第八九個吧,不過有女兒
唐朝比較牛叉,基本代代都有後
北宋,第四個皇帝就絕後了
南宋,第一個皇帝就絕後了
明朝,明武宗就絕後了,好像是第十個?
清朝,第十個皇帝才絕後


清朝歷代皇帝畫像
看清朝皇帝的體格,從道光開始,就變的面黃肌瘦,可見,基因是從道光開始壞掉的。
道光的基因為什麼會壞掉呢,可能跟她媽基因不好有關。


在盛世的時候清朝皇帝都特別能生。
隨著衰落皇帝的生育越來越弱,同治、光緒、溥儀都沒有後代。
說來也怪,他們的兄弟卻很能生,可見不是基因的問題。

說什麼個人因素,身體素質問題,當然沒有錯。
很多歷史或許不見得能解釋清楚。你也可以理解,這是宿命,天要亡大清,沒有為什麼。


不止清朝,強勢的皇帝大多都很能生,弱勢的皇帝的壽命都是由當權派決定的,例如東漢中後期,皇帝幾乎從少不經事登基,快到30左右有一定經驗莫名駕崩,然後換上幼主。
如果當權派強勢,那大抵換皇帝如同換大白菜一樣。我想,如果那個穿越者表現的不在當權的掌控之中,最好的下場就是馬上能住皇陵了。
皇帝是個高風險的職業,尤其是老爹還不給力的情況下,沒有班底,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所以說,悶聲發大財是最吼的。


我覺得和清末清朝走向衰弱,皇室壓力很大也有關係吧。在穩定的政治環境里,生育能得到保障,(每個王朝建立處生育率還是很高的)最後那幾代皇帝生活在內憂外患的環境里,還要受慈禧等人的壓迫,應該精神壓力非常大,也就影響生育質量了吧。就好比現要孩子難了,一方面食品空氣質量差,也有精神壓力大的關係吧。僅個人想法供參考。


補充一下,應該還有基因衰減效應。
養尊處優幾代人之後。基因開始衰減。體型也開始變化。要麼變得瘦弱無力,要麼就肥頭大耳。相應的則是骨骼變細,心肺等功能衰減。壽命也開始縮短。男人開始女性化傾向。比如金三胖,一個比一個胖。
這個效應誰都不能避免。馬兒薩斯早就發現了。
在貴族裡,女性飽受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無子少子化困擾。男性也是這樣。精子變得稀少。
這是正常的衰減效應。
精子戰爭一書提到,男人在戰場的極度高壓和恐懼下,睾丸開始變大。雄性激素高度分泌。精子變得異常多。鬍子也變得濃密。對女性充滿誘惑。開始喜歡嫁軍人。
英達屬於滿族,他説他曾祖父考官。因為滿族多少懂點,就給個官做。説他曾祖父已經二百多斤,騎射根本不會。寫考卷也是找人替考。皇帝也是睜一眼閉一眼。稀裡糊塗撈取功名。最後滿族都變成這樣了。
康熙乾隆時代,還在不斷強調,我大清以騎射立天下。就是怕丟掉那種還有原始野性的基因。無奈後代越來越不爭氣。一個比一個懶。想想也是,誰吃飽了撐的,沒事天天練射箭。
王朔也説,我們滿族當年騎射立天下。今天卻進化成了大肚子,四肢細小。
現在城市化也一樣。樓層越高城市,生育能力越低下。上海香港都摔入穀底。就是這種缺乏運動導致的衰減效應。還有食品的污染。臺灣塑化劑,導致臺灣人全部女性化。世界各地都有塑化劑。臺灣絕非偶然。
再談,基因的補充。一個城市基因。幾乎是依賴野蠻人補充的。否則很快就衰敗。且不說,蘇美爾古城。即使今天也一樣。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會逐漸老去,死去。因為沒有新的基因補充。這個基因,要求強壯有力的。不擇手段的野蠻人基因。
中國古代王朝,有時候幾千萬人。但被幾個遊牧就打的頭破血流。因為你的基因已經文明太久了。已經衰敗。需要強悍的基因補充。
丟掉文明,我們或許還會恢復,丟掉原始的獸性和慾望。丟掉野蠻的基因。我們將會一敗塗地。但中國正在這條路上。我大漢自古王霸之道雜之。就是怕丟掉野蠻的基因。全變成老孃炮。和平久了。必然會如此。
城市化必然如。在享受優越生活的同時。也要有心理準備。那就是你可能沒有後代留在人間。
中國已經失去了人口補充模式。美國依賴移民,中國依賴農村補充。但中國農村也基本完了。中國失去人口補充來源地。所以。中國再有二三十年。基本就是宋朝末期。甚至慘到萬劫不復。


近親繁殖!
危害很嚴重,清代和民國,很多滿族人家庭,經常生下不健康的孩子。


這點歷朝歷代都這幅德行,中後期皇帝生育能力下降,相反,那些親王們生育能力還不錯~


推薦閱讀:

歷史中,你最為震驚的一段故事是什麼?
如果獨孤氏不屬於漢姓,那麼為什麼獨孤氏沒改成漢姓?
如果進入戰國時代,晉國不分裂,中國歷史會是怎樣的走向?
二戰時那麼多厲害的國軍將領在國共戰爭時表現如何?
客觀權衡,建國前小平同志和劉伯承誰的黨內地位更高?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生育 | 清朝 | 清朝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