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如果從小家裡有兄弟姐妹,就很容易有競爭和對比。就像曹丕、曹植兄弟間的奪嫡之爭。兩人各有優勢,但曹操更加偏愛曹植,求曹丕心理陰影面積?在這樣的競爭關係下,曹丕還點亮了哪些不為人知的屬性?
說起曹丕,那我真的有一肚子話要說。
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寫的關於他的文章:實在忍不住要說說曹丕的「公主病」!
曹丕的心理陰影面積,從大到小把。不過其實在這樣的競爭關係下成長的曹丕,更加接地氣兒,也找到了很多自己的小樂子,釋放了天性。
還記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名句嗎?曹丕因為嫉妒自己弟弟,讓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不然就殺了他——多麼陰險善妒的人。瞅瞅,這不是蠢壞是什麼?明知道自個兒弟弟是個語文天才,還用他的拿手科目去考人家。
曹丕要是泉下有知,一定憋屈壞了。「七步詩」就是一古代段子手編的段子,被八卦經典《世說新語》收錄。1800年來,經久不衰。可見,傳謠容易,闢謠難啊。
忘掉「七步詩」,你絕想不到,作為魏國的開國皇帝,曹丕居然意外地細膩敏感,甚至有點中二……
曹丕有個特別小公舉的愛好:愛吃甜,還愛寫吃後感。如果放在今天,他大概可以出一本暢銷書《曹子桓談吃》,或者做一個吃播主播。其中曹丕最愛的,還是葡萄,愛到什麼程度?他給朋友寫信的時候,曾寫「論葡萄的101種吃法」:
「中國珍果甚多,且復為說蒲萄……又釀以為酒,甘於麴櫱,善醉而易醒。」翻譯一下:「那麼多好吃的水果,但值得我反覆說的,只有葡萄。甜美多汁,又適合夏季消暑,又能釀成葡萄酒,好吃!」
他不僅私下說,寫給群臣的文件里,他也說:「南方有龍眼荔枝,寧比西國葡萄石蜜乎?」這天,荔枝快遞到了。聽說大家都愛吃荔枝,曹丕給大傢伙兒分分,自己也嘗了嘗。吃完,曹丕對這屆幹部們很失望:也沒有很好呀,你們為啥都愛吃荔枝呢?葡萄不好吃嗎?
哎,瞧這委屈巴巴、努力賣「安利」的樣子,跟「帝王」形象差的有點遠。
後來,曹丕還在《與群臣詔》三篇里,隆重推出了「魏國甜食三部曲」:安邑御棗、真定郡梨、新城肫羊配蜜餞。這讓我對「詔」的性質產生很大懷疑,這真的是官方文件?
他愛甜食、愛遊獵、愛寫文章、愛玩彈棋……但這些東西對他而言,都是無法填補他內心不安的「小確幸」。
所以說,歡愉與壓抑,是曹丕人生不可分割的AB面。
「何嘗快獨無憂,但當飲醇酒,炙肥牛」,你是否覺得生來就是「權二代」,曹家小二子真好命?可曹丕的憂愁無人了解:「奈何復老心皇皇,獨悲誰能知?」作為家裡頭的老二,上有「繼承人」的大哥,下面弟弟一個比一個聰慧討喜,而曹丕呢,是被忽視的那個。
這還得從頭說起。曹丕做「嫡長子」,是半路出家。曹丕原本小日子挺安逸,兄友弟恭。只是一切在他11歲那年變了,他的大哥曹昂,為救老爹犧牲在宛城。同時,他的老媽卞夫人上位,成為曹操繼室。他被推上「嫡長子」的位置,然而曹操對他並不滿意,遲遲不確立繼承人。曹丕惴惴不安,如同走鋼絲。卞夫人一口氣生了好幾個兒子,很少關注曹丕,這點上,夫妻兩人出奇一致。可憐曹丕爹不疼娘不愛。
曹操心裡中意的兒子是曹植,他曾明確表示,「始者謂子建,兒中最可定大事」。一看曹植就是能做大事的人!
曹丕呢?
曹操待曹丕很疏遠,寧願誇侄子「吾家千里駒」,也不願意誇曹丕。曹操經常做一件事,挺缺德的。他把曹丕曹植兄弟倆叫到一起,讓他們限時寫命題作文。明知道,曹丕寫文章「慮詳而力緩」,他寫文章不靠一瞬間的靈感,而是需要時間仔細構思,但曹植「思捷而才俊」,速度嘩嘩的,一蹴而就。
一快一慢,怎麼比?這偏心不要太明顯。
最誇張的一次,曹植和曹丕一起給新「地標」銅雀台寫文,文章交上去,曹操先看了曹丕的,說:「不錯,挺工整的,就是怎麼這麼短呢?像沒寫完。」
……爸,你說呢?
曹操又看了曹植的《銅雀台賦》,臉上樂開花:「我兒子寫的好,長大了啊。要好好獎勵你,封你個平原侯吧!」
真的,曹丕大概是充話費送的吧?
好在曹丕夠堅強,他忍。曹操面前,他不敢犯一丁點錯誤,爭當「道德模範」。《三國志》記載,曹丕是個極度自律的人。他五歲學射箭,八歲能騎射,大哥死後,他接受的訓練更加嚴苛。詩書文學,曹丕「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背誦諸子百家,一刻不敢懈怠。壓抑狠了,就只能默默把「日記」當成樹洞,所以他多愁善感,顧影自憐的小情緒總在文字里流露。
送走曹操西征打馬超的軍隊,「留守兒童」曹丕在日記里寫道:「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守居,老母兄弟皆從,不甚思慕。」「不甚思慕」,老爸老媽弟弟們都跟著去了,留下他一個,不知道這種想念,有多少複雜情緒在裡面?
因為不受寵,曹丕經常是被「剩下」的那一個。
然而,作為「留守兒童」專業戶,曹丕也有一段意外的好日子。那會兒曹丕剛剛19歲,曹操去前線高幹,曹丕帶著政治任務被留在南皮小城。當時曹操準備組織一個「文化部」,讓曹丕去接待文人。曹丕不敢掉以輕心,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社群活動,他對名士諸子們早有耳聞。終於要見面,還有點小緊張。沒想到,他從此打開新世界大門:他們竟很聊得來。和文化人縱山玩水,沒事在家裡喝茶聊天,開個home趴,曹丕樂在其中。
古代最早的文學沙龍就這麼誕生了。因為文化活動搞得好,曹丕結交到了一批好基友,他們的小團體有個拉風的名字:「建安七子」。
由於曹丕特殊的成長經歷,他骨子裡的「小公舉」屬性,每每壓抑久了,就要冒個頭。
他身上有一種與帝王不相符的「天真」。
在南皮的半年,曹丕和建安七子結下深厚的情誼。然而可惜的是,「七子」領袖人物王粲,英年早逝。曹丕心情沉重,祭奠的時候,他領著一眾好友站在王粲墳前。他整理儀容,沉痛地說:「仲宣活著的時候,最愛聽驢叫,我們學一聲驢叫給他聽聽吧!」說完,曹丕身先士卒,自己先叫了一聲。隨後,一片驢叫聲伴著哭泣聲響起。這就是著名的「驢鳴送葬」,故事的真實性已經不可考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事兒曹丕也不是干不出來。
曹丕的「天真」,同樣體現在他不合適時宜的「中二」舉動上。
就說說他戴上太子桂冠那天吧。建安22年,在朝中元老辛毗的支持下,曹丕寶寶終於成為魏太子。苦盡甘來,曹丕掩不住內心狂喜。屏退左右,曹丕見到辛毗就撲上去,摟住他的脖子,轉個圈,滿眼都是小星星:「辛先生,你知道嗎?我好高興!」
辛先生愕然,看著摟著自己的「小公舉」。
這,這什麼情況?
回家之後,辛毗把這件事告訴女兒,辛憲英皺著眉頭說:「太子這樣喜形於色,我要為魏國的未來擔憂了……」曹丕就這麼被小姑娘無情嘲諷。
然而,事實證明,曹丕除了死得太早,他這個皇帝幹得還不錯。他最有遠見的地方,在於他把曹操的文化戰略發揮到了極致。
友人們一個一個逝去,留下無數優秀的文章,讓曹丕有了保存篇籍的想法。當時的環境,對文學作品的留存壓根不重視。就連曹植,也瞧不上曹丕:文學,不過是「小道」而已,軍事政治,才是「大丈夫」。這時候,就顯出曹丕先進的文化傳播意識。他認為好的文章應該為後世流傳。曹丕十分堅定,哼哧哼哧,編纂文集,寫成《典論》。這是他英雄的老爹、天才的老弟都做不到的事。把文學提高到揚名不朽的高度,曹丕是第一人。
曹丕,就是這麼一個不太「偉大」的皇帝。
但我們的歷史上從不缺偉大的皇帝,像曹丕這樣可愛的「小公舉」,還挺稀缺的。你覺得呢?
一般在這裡碼碼字,沒事兒的話過來溜達溜達。
http://weixin.qq.com/r/nC7-547EC9N0rcqE93uO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人苠娛樂
三國段子手惡作劇行為藝術家。
《三國志 武帝紀》裴註:魏略曰:王忠,扶風人,少為亭長。三輔亂,忠飢乏噉人,隨輩南向武關。值婁子伯為荊州遣迎北方客人;忠不欲去,因率等仵逆擊之,奪其兵,聚眾千餘人以歸公。拜忠中郎將,從征討。五官將知忠嘗噉人,因從駕出行,令俳取頉間髑髏系著忠馬鞍,以為歡笑。
王忠是扶風人,三輔大亂曾因飢餓吃過人。
正所謂「人艱不拆」,曹丕知道他苦大仇深的事迹後,便在他隨車駕出行時,命隨從取冢間骷髏懸掛在王忠的馬鞍,用以歡笑。
王粲是他的好友,病逝之後曹丕帶朋友去祭奠,哭了半天覺得效果不好,曹丕說王粲身前喜歡聽驢叫,咱給他表演下吧。
留守鄴,魏諷謀反,王粲兩個兒子參與其中,曹丕並未留情,將他們全殺了。
夏侯尚是他的鐵杆,不喜歡正妻,喜歡小妾,曹丕繼位之後,非要賜死他小妾,夏侯尚也因此抑鬱而亡。
于禁被東吳送回後,曹丕命人畫了一副于禁投降關羽圖,于禁看到後羞愧難當,憤憤憂亡。
作為文壇領袖,帶頭說不要搞文人相輕,以自己的權勢,推動文學從經學中獨立。留下 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這句話。
曹丕政治上過得很不真實,政治之外活得卻特別洒脫,開魏晉之風流。推薦閱讀:
※為什麼起初跟隨曹操的人,等曹丕上位時都不見了?
※「戰戰慄栗,汗不敢出」的典故是真的嗎?曹丕226年死的,鍾會卻是225年才出生,怎麼會說出這句話呢?
※曹操是否預料到曹丕會稱帝?
※為什麼曹操的兒子一個比一個厲害,而劉備的兒子卻是個窩囊廢?
TAG:明星 | 電視劇 | 三國人物 | 魏文帝曹丕 |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