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全集》的最佳閱讀順序是什麼?按什麼排的?


大塊落的分一分,是四個體系:1)射鵰-神鵰-倚天,搭配天龍(因江湖幫派和武功體系都很接近,年代在射鵰之前);2)書劍-雪山-飛狐(線索型的人物承接一脈相承);3)兩部較為獨立的大長篇笑傲江湖、鹿鼎記;4)明顯不如大長篇但是仍舊好於那幾部中短篇的碧血劍、連城訣、俠客行;5)實在是看不看都可以僅僅因為是金庸作品的鴛鴦刀、白馬、越女劍。

看你個人習慣,如果真是沒有讀長篇的習慣,就先看4,然後看3。如果喜歡人物人物和人物,對放下小說之後戀戀不已的,看1。看過這二者之後,覺得應該寫武俠有更新的手法和探索性質的,就去看2。
實在覺得都看完了不湊齊了遺憾,再去看5。
畢竟現在的第三版(或盜版、電子版常見的第二版),早就與當年連載時期的第一版完全不同了。很多人物、寫作模式、語言方法與之前的大不同。不會能看出來什麼「寫作成長路線」。也看不出什麼特別有味道的感覺。
還是按照自己的閱讀習慣逐次入手比較好。


謝邀。

如果是第一次讀的話,最好還是按年限讀。像《書劍恩仇錄》是剛起手,有青澀處;如果先看了《鹿鼎記》那麼純熟老辣又惡搞的文筆,再看《書劍》,根本看不下去。實際上,看完《鹿鼎記》後,絕大多數武俠小說都看不下去了——好比《堂吉訶德》之於騎士小說。

我推薦的順序:
《書劍恩仇錄》,看個熱鬧。
《飛狐外傳》,順手接著書劍。
《雪山飛狐》,這樣把乾隆年間三部曲算是看完了。
《鴛鴦刀》,看之前三部大的,太憋屈了,看看《鴛鴦刀》散散心解解屈。

《碧血劍》,熱熱身。
《袁崇煥評傳》順手看完。
《連城訣》,緊緊情緒。

《射鵰英雄傳》,舒舒服服看最肥而不膩的故事。
《神鵰俠侶》,比《射鵰》憋屈,也緊,但能看看。
《倚天屠龍記》,勉強算大團圓,也收個尾。

《白馬嘯西風》,看完三部曲,拿這個散散心。
《俠客行》,上部結尾有點哀怨,歡樂一下。

《笑傲江湖》,清逸飄灑。
《天龍八部》,雄渾詭譎。
《鹿鼎記》,舉重若輕看完,收尾。
《越女劍》,迅速讀完,當最後甜點。


如果是重讀消遣的話,我覺得《射鵰》、《倚天》、《笑傲江湖》、《俠客行》、《天龍八部》、《鹿鼎記》、《飛狐外傳》是飽滿厚潤,經得起重讀的,其他的讀起來總覺得心裡擰,給自己找罪受,算了。


臨睡前看見有人問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最好以怎樣的順序來看原著? - 閱讀,感覺有很多想說的想回答。細思一下,這麼經典的問題大概早已經珠玉在前了吧,就搜了下,果然發現有了這個問題。

大家的答案都挺不錯,本不想再答,然而看了所有的回答,發現都不太讓人滿意。於是深夜中寫了這個答案。在閱讀體驗上,金庸的小說的確是存在真正比較好的閱讀順序的。因為武俠和其他類型的文學一樣,是有體系和框架的。

既然存在體系和框架,那就存在一些默認的設定。如果對於默認的體系和框架不認同,讀起來就會非常痛苦。例如真氣,例如點血,例如內力,例如武林門派,江湖道義,例如刀槍拳劍之外的奇門武器,奇門遁甲,例如暗器淬毒三秒死亡,例如陰陽合歡散必須交換來破解,例如乾坤大挪移可以四兩撥千斤,例如九陽神功能夠包羅天下武功,例如蛇膽裡面並沒有毒菌而是可以增加內力,例如人體可以發出無形劍氣六脈神劍等等,天山雪蓮可以延年益壽增長內力,武功高深的人可以克服萬有引力遨遊天地之間,等等。

這些設定只有武俠小說裡面是存在的。當初記得我讀武俠的時候,對這些絲毫不在意,感覺一切都是正常的。後來我將武俠,首先是《天龍八部》推薦給我的一位同學,他完全讀不下去。我問為什麼,他說我只要讀的時候就會齣戲,對裡面的每一處設定都會齣戲。

這也確實。在武俠小說裡面尤其是金庸武俠後期的小說,對這種設定太過高階段,很多沒讀過武俠或者沒有經受過武打熏陶的完全接受了現代科學理論教育的同學是不太可能接受這些設定的。

而我們為什麼可以這麼輕易的接受這種武俠體系的設定呢?

那是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的出生的時候正值大陸武俠風潮,武俠電視劇武俠電影將這種設定已經深入人心。我們從內心中已經潛移默化的默許這種行為在武俠的世界裡面出現是合理的。即便沒有接受太多武俠電視劇電影的熏陶的很多人為什麼也能接受這種設定?這是很多同學讀武俠的起初,首先是從古典俠義小說,例如《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隋唐演義》、《水滸傳》、《三俠五義》、《小五義》、《三國演義》等等古典小說開始的,他們對於武功招式,俠義精神,以及江湖道義,江湖規則,英雄行為的設定已經為很多讀者奠基了,而武俠小說和他們在精神上和行為上來說是一脈相承的。

至於很多人接受不了武俠小說裡面對武俠體系的設定,是因為他們沒有接受傳統武俠小說裡面對武功以及武俠人物經歷感情的那種基礎的熏陶,直接開始閱讀武俠設定高級化的武俠小說。正如我們武俠讀者裡面有很大一部分人看不下去玄幻的,因為我們接受不了玄幻的設定。而很多人對玄幻的痴迷,是因為他們是從玄幻發展之處就開始看的,從開始就接受玄幻體系的低級假設,到後期的全面接受玄幻體系的高級假設。而當我們很多人一開始看玄幻,從玄幻經典——這種往往裡面充斥著大量玄幻體系的高級假設,就自然接受無能。

有金庸王朔之爭中,王朔批評金庸四大俗,就是接受不了武俠體系的設定緣故,所以王朔只在金書中只看見低劣的打打殺殺。

這個問題對於開始讀武俠或者說俠義小說的同學來說,提得非常妙。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面,前期的武俠體系的假設較為低級,打鬥一招一式動作分明,人物典故盡量按照通俗人物誌來寫,將武俠寫的很實。而後期的武俠作品就設定比較高級了,想像力雄奇恣肆,武功套路天外飛仙,人物經歷的變化莫測,很有些俠義小說裡面的玄幻的意味。

所以,讀金庸武俠,建議還是從武俠體系設定比較低的讀起,一級一級的像走台階一樣,先接受了初級的武俠體系,然後再接受奇特的武俠體系裡面的設定,再接受相對高級的武俠體系設定,要不很多人會讀不下去,覺得完全是在胡說八道。無形劍氣是什麼樣的東西,吸星大法有是什麼樣的東西?什麼閃電貂和萬年朱洽可以以毒攻毒?什麼四大惡人,感覺跟四個傻逼一樣?什麼韋小寶冒充太監混進皇宮,以為古代的紫禁城就跟你家一樣么?什麼?內力療傷……內力是什麼東西?


那麼建議閱讀的順序,就跟武俠體系設定的高低相關了,當然藝術性和情節的連貫性也要綜合考慮。金庸武俠的寫作序列從前到後,反映了金庸先生起初的理想主義,到中間的現實主義,到最後現實主義的破滅即歷史虛無主義的過程。後期的《鹿鼎記》已經不能算純粹的武俠小說了。

金庸先生在以前的一篇後記中說過,他寫人物不能再有所突破了,所以他決定封筆。大概是在他中年以後,對社會認識很深後,終於感覺到這世界任憑几個俠客幾個劍客終究是改變不了什麼的,所以他再也寫不出來那種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改變天下的慷慨激昂,也再寫不出來面對世間不平之事拔刀相助的熱血少年,所以最後他終於讓蕭峰死在了雁門關前,讓令狐沖和任盈盈皈依江湖,讓風清揚蕭瑟莫名,在《鹿鼎記》中庸那樣的戲謔描述做了一個結局——遊戲人間的韋小寶泡著七個妹子圍著一塊打麻將,而韋小寶為了理想執著一生的師父陳近南死在另外一個花花公子鄭克爽的手中。詳情見為什麼蕭峰要死掉? - 飛花落雪的回答

首先第一批要閱讀的:
《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鴛鴦刀》——《碧血劍》
這些書的武俠體系都很寫實,紅花會是當年清朝時候的幫會,八卦門也是真實存在的門派,甚至裡面的很多事迹都是確有其事,紅花會的幫規上拜瓦崗英雄眾兒郎,下拜水滸一百單將的語言,佛山關帝廟剖腹證清白的事迹,這樣的寫作風格常常會讓人想起傳統古典小說。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這種武俠體系的設定。

金庸先生自己也說:"少林拳、太極拳、八卦拳、無極拳、西嶽華拳、鷹爪雁行拳等等,不單有正式的書籍記載,而且我親自觀摩過,也曾向拳師們請教過,知道真正的出手和打法,不像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獨孤九劍、乾坤大挪移那麼誇張。但現實主義並不是武俠小說必須遵從的文學原則。《飛狐外傳》的寫作相當現實主義,只程靈素的使毒誇張了些"

這一期次裡面的小說里,可以看出金庸先生僅僅是在刻畫古典故事人物,而很少將自我對世界的理解加入其中,更多的是對書中當時社會狀態的想像,本質是將一個武俠故事編纂的更圓滿。

中期可以看金庸武俠中對體系進行升級的小說,在射鵰三部曲和神鵰俠侶中,出現了中原五絕的設定,江湖體系為幫派教的概念等等設定。
《俠客行》——《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這一系列的書中可以看出來,金庸先生對於生活的理解還是非常積極的,那時候大概他還是很想成就一番事業的。在書中狗雜種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郭靖幸福的和黃蓉在一起並且武功登峰造極,楊過雖然不易,然而最終還是成為大俠名列五絕與小龍女團聚,倚天中張無忌雖然失去了教主之位那也是自己放棄,同時得到了趙敏和周芷若的相伴。

後來就是:
《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越女劍》

看到這三本書的時候,大多數人對武俠設定已經完全接受了。這三本書是金庸武俠裡面最好的書,按理來說不應該排在最後。因為這三本書雖然優秀,然而卻是金庸小說中闡述金庸先生對人性、宿命理解的著作,整體充斥著一種悲天憫人,無可奈何,造化弄人的傷感之意。最堅持自我理想的武俠第一大英雄蕭峰威名赫赫,如天神下凡一般,折騰來折騰去卻是愛人遠逝,母親消亡,父親出家,最總自殺雁門關;努力一生奈何命也時也的玉樹臨風慕容復,瘋瘋癲癲;鹿鼎記更是虛無,俠義這種東西只能是被利用,被政治利用。而在《笑傲江湖》中,是個人俠義戰勝了政治。

最後,《白馬嘯西風》和《連城訣》這兩個可以單列出來,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白馬嘯西風》的文字和金庸先生的其他小說的文字非常不同,而更接近他寫的散文,雋永傷感。從本質上來說《白馬》寫的是一種悵然若失的情緒,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情感,對那些失去了不能再重新來過的事情悵然若失。所以,我認為在什麼時候讀這部書都挺合適的,只要你有自己的少年自己的青年自己的中年你一定會為它感觸的。

這是《白馬》中的一段,自行體會,單就這一句的意境就是散文中經典的名句。

白馬帶著她一步一步地回到中原,白馬已經老了,只能慢慢地走,但是終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楊柳,桃花,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洒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連城訣》是一本說不清楚的書,有人說它很好,有人說它很爛,而我非常喜歡,大概是金庸小說裡面讀的次數最多的,十幾次應該是有了。所以,我不做評價,自己讀吧。

總體上跟張公子的順序差不多,大概是因為都遵循著金庸先生的寫作序列,而金庸先生的寫作序列又是和自我對武俠體系設定的升級和金庸先生自我對世界的理解的加深的時間順序是相關的吧。

希望對大家有益。夜深了,睡了。

完。


謝絕轉載。


根據緣分,每一種閱讀順序都是一個人的獨特經歷,別去借鑒別人的順序,這將是你區別於別人的標誌


寫作順序是個好建議,能看出一個作家的成長。早期的幾部大多水平一般,除了射鵰、神鵰兩部,直到倚天屠龍記之前多數作品並不算尚佳。金庸也不是一天煉成的。

或者只挑名著讀: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捎帶上連城訣,也就差不多了。


除了以下幾個建議以外,想怎麼看都行:

1.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一定要連著讀,如果不連著讀,順序也別搞反了。

2.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這兩部最好連著讀。其實誰先誰後無所謂,寫作順序是雪飛,時間順序是飛雪。但是都到了看小說的地步了,倒序一下又何妨?所以順序無所謂。

3.鹿鼎記最好放在最後讀。甚至於最後三部的順序如果是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更佳。這樣能體會到老爺子晚期對於武俠本身探索以及創作技巧到了巔峰(天龍八部),又到沒有年代背景創作技巧幾乎淡化但整部作品行雲流水般的政治寓言(笑傲江湖),再到最後無俠反俠的封筆之作(鹿鼎記)。這三部與前面最大的不同在於,前面的小說你還能覺得他是在嚴肅的「寫」小說,而這三部已經是老爺子在自我發問式的思考了。

除了這三點建議外,其他的沒什麼講究了,隨便看,都是好書。


這問題一般是問梁羽生的書的。因為梁書與時代關聯緊密,部部經常連環相扣。即便如此,按照時間線一遍讀下來都是大可不必。這些經典作品脈絡都很清晰,理解聯繫非常容易。我讀金庸時還在初中,基本是圖書館剩下哪本就借哪本。先看的是一本盜版的鹿鼎記,中間斷篇不少,憑藉腦補也沒劇情上的死結。

初讀:《笑傲江湖》
對於不了解武俠的,我的建議是先讀《笑傲江湖》。這是金庸封筆前的倒數第二部作品,這時的金庸比《射鵰》時的功力更進一步。不像大部分金作,笑入題鋪墊不長,很快讀者就會讀到平時熟悉的那些經典人物和主要矛盾。全書包含金庸小說獨特的閃光點和處世哲學。劇情曲折複雜但有條不紊,沒有一個片段不吸引人。你若喜歡,再去讀其他作品。
之所以推薦先讀,是因為我認識的金迷都不會只讀《笑》一遍。讀得越早,越有機會多讀幾遍。

期間可以讀讀其他名家的作品相互比較。可能你就更喜歡古龍等也未可知。其他人的作品我不熟悉,可以穿插看幾部陸小鳳試試,篇幅都不長。

再讀:《連城訣》
《笑》也有不好的一點。其中多少人物已成各類性格的典型,不可能不被劇透。《連城訣》是一部風格獨特的金庸小說,全書的境界給我一種唐詩的感覺。經典人物的塑造功力不下於《笑》,劇情也擁有《笑》的優點,主人公和感情線又完全與《笑》不同。總之就是讓你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又不至於單調乏味。

三讀:《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
民族衝突最激烈的兩部作品。看金庸在武功上的想像力,以及在宗教、歷史上下的功夫。張無忌打通任督二脈學太極劍法的法子都是空前絕後,西域明教神功和逍遙派都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探尋摩尼教衰亡和北宋勢微的秘密;聽少林三神僧和掃地僧如何點化戾氣頗重的獅王和蕭老爺子;最重要的,重新認識小昭、不悔妹妹、阿朱、神仙姐姐等等數不過來的女性角色。

四讀:《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這兩部意外地時間相連)《白馬嘯西風》
看看金庸如何塑造最完美的女性形象,如何書寫最苦情的浪漫史詩。

五讀:《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兩對璧人一對雕。讀完悲情的,就該看看神仙眷侶。

六讀:《雪山飛狐》《碧血劍》
兩部比較早期的作品。那時金老在研究影視編劇,這兩篇中進行了敘事技巧的試驗。看看什麼叫全篇的風陵渡。

七讀:《鹿鼎記》
至此金庸封筆再無遺憾。

八讀:《越女劍》《俠客行》《鴛鴦刀》零碎的後記和其他文體的作品

除了鹿鼎記的位置,這也是這些作品在我心中的排位了。

ps. 《笑》和《鹿》一頭一尾的道理是,開門見山同時把最好的留在後面。至於其他書的順序,如我所提並不要緊。非要講求順序的話,我想不通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究竟誰在前誰在後。


從來沒有讀過的,不建議非要按照金庸寫作順序讀,正如看《friends》不必從第一季開始看,這理由很簡單——從精彩的地方開始,才會愛上它。所以看《friends》我建議從第五季開始,而讀金庸則大可從《射鵰》之類的主旋律開始,至於《書劍》《白馬》之類稍遜之作,大可過癮之後作為小吃甜點處理。對於主旋律來說,《射鵰》《神鵰》《倚天》三部曲按順序比較好,《天龍》《笑傲》有一些武功傳承,這兩個順序不要反了就沒事,至於《鹿鼎記》,其實要等到看完了各種武俠小說後再看比較微妙,倒不是因為我也覺得這本書寫的最好,但是它的確被拔到最高,人物關係也是依賴於《射鵰》《碧血劍》的。

除了順序外,我說說重讀吧。小說重讀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兩個,一個是情節和人物足夠複雜,看過就忘了,重看增加印象,也不覺得乏味,另一個是細節描寫生動微妙,讀罷躍然紙上,一如場景宏大的科幻片,經得起畫面定格仔細品味。至於那些故事曲折情節奇異的,在讀過一遍之後,反而讓人難以提起興趣。金庸小說中,《天龍八部》是明顯符合前者,其人物數量場景變化之豐富,唯有《笑傲江湖》和《鹿鼎記》能夠媲美。而《倚天屠龍記》則是在人物對話和心理描寫上讓我最為喜歡。如果分心情的話,《鹿鼎記》最搞笑,《飛狐外傳》最悲傷,《笑傲江湖》最凄涼。


為什麼一定要有個順序來讀呢?為什麼不隨緣呢?讀書無非是個放鬆消遣下。呵呵再說歐陽峰逆練九陰真經,也照樣天下無敵。一個金庸迷路過,忍不住回答下。我認為閱讀順序取決於讀者的讀書目的和讀者的年齡閱歷。如果你想研究金庸,那可按他寫書的順序來讀。可以看出一代大俠金庸是如何煉就的。如果你是青少年,射鵰三部無疑是首選,看得熱血沸騰,想做行俠仗義的英雄少俠。如果你是有閱歷的成年人,笑傲江湖/鹿鼎記/天龍八部/俠客行/連城訣,你可常讀常新,那也許不是寓言或童話,而是真正的江湖,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又在想,為什麼一定要有個順序來讀呢?為什麼不隨緣呢?讀書無非是個放鬆消遣下。呵呵再說歐陽峰逆練九陰真經,也照樣天下無敵。


先短後長 漸入佳境


其實14部書並不是全部能有閱讀順序的聯繫,但是有幾部是要按照順序讀才更有意思並能更好體味的。
首先,書劍恩仇錄要先讀,這是金庸先生的處女之作,個人感覺它與其他部小說意境不同,是有著異域的風情和群雄匯聚的暢快之感;
讀完《飛狐外傳》後再讀《雪山飛狐》,老子和兒子的故事不能顛倒了,你懂的;
重頭戲想必你也知道了,按年代先後順序,先是《天龍八部》(北宋),射鵰三部曲先讀《射鵰英雄傳》(南宋),然後《神鵰俠侶》(宋),然後《倚天屠龍記》(元末明初),然後再是《笑傲江湖》(個人推測是明末清初年間);
最後一本就是《鹿鼎記》吧,畢竟是老人家的封筆之作。
我所說的這幾本要不是有紀念意義(第一本和最後一本),要不就是按照某些線索來的,也就是那幾本重頭戲,它們裡面的武功都是有傳承的(比如一陽指、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裡面的人物的出現順序也是符合我說的順序的,小說里暗示的歷史也是與這個順序相符合的,總之有很多理由要你這樣讀(如果你非要一個讀得順序的話……)而且在讀完所有的小說之後自己推敲推敲也很有意思,你會感覺這不只是小說,更像是野史~你不會失望的。
另外我沒說的都是沒有明顯聯繫的,可以隨便讀,that"s ok。


毫無疑問按創作年份和篇幅讀。後期和長篇的更精彩但也更考驗讀者


啊,先看了《鹿鼎記》,然後是《笑傲江湖》,於是剩下的都看不下去了。。。哭哭


我和樓上幾位不太一樣。。。第一部就讀了天龍八部
好處是一開始就見識了金庸的大手筆,不會有從《書劍恩仇錄》開始讀時「金庸也不過如此」的感覺。
之後就是按寫作時間順序了,三聯版的三十六本書是按這個順序排的。
要我推薦的話,應該還是天龍八部第一,然後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記。剩下的就無所謂了。

ps. 找好點的版本,好幾本的附錄寫得都很精彩,特別是袁崇煥評傳,比正文碧血劍還好看。
不過也只能當文學作品看看。


如果一個人已經到了喜歡刷知乎的年紀才讀金庸

那麼無論哪種閱讀順序顯然都是不合時宜的

PS: 為了避免誤會 還是備註一下 意思是說金庸越早看效果越好 我是小學畢業前讀完的 雖然不能完全看懂 但是效果最佳(因為完全沒有給劇透黨機會)

除此之外 隨著年齡的增長 金庸書中那些最為珍貴閃耀的東西可能也會越來越難被初讀者納入心底吧 對於「俠」之一字 經過多重洗禮失卻了最初心的人 更容易的選擇或許是付之一笑


《書劍恩仇錄》是當仁不讓的開山之作,放在第一讀絕對沒什麼多說的,金庸是歷史武俠的開山祖師,《書劍恩仇錄》的男豬腳雖然卑劣不堪,但女性角色塑造的相當出色,霍青桐在金庸女主里能排前三(黃蓉、邵敏),而駱冰在女配中同樣至少前三(程靈素、木婉清),反派角色里,張召忠同樣能排反派前三(歐陽鋒、玄冥二老)


為什麼一定要按什麼順序來讀呢?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本我都看完了。
當時看的時候倒沒有什麼特定的閱讀順序,只是想到哪讀到哪,看《神鵰》的時候為了翻典故也會去看看《射鵰》,只要讓自己開心,就是最佳的讀法。
去年買了三聯舊版的《金庸全集》,然後發現了一直沒關注的《越女劍》,很短,也很好看,不要錯過她。

金庸,當你正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去讀,你會明白更多。


據說有7上8下之說,但是各家說法不一樣,說說自己的感受
應該先讀元氣最重的射鵰三部曲,但是射鵰和神鵰看的次數並不多,其實最好看的是倚天,其中金庸有的很多元素都在裡面了。
其後再讀天龍和笑傲,簡直是理想和現實的大對沖,武功上也有傳承。
再讀碧血劍和鹿鼎記,暗黑明末和清朝來了。
以上為7上。
八下,隨便讀讀就算了,如果想讀就看看書劍、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這是個刀劍小系列。
俠客行也可以一觀。
白馬、鴛鴦刀、越女劍、連城訣就算了,不掛明名沒人信是真書。


不要按順序 不要按順序 不要按順序

因為享受不到,啊,原來神鵰之前還有射鵰啊,原來如此這種長久疑問得到解答的恍然大悟感!

好吧,真實原因是因為那時候只有盜版,一本神鵰俠侶中冊,看了幾百遍!


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
書劍恩仇錄
越女劍
俠客行
雪山飛狐
飛狐外傳
鴛鴦刀
連城訣
笑傲江湖
白馬嘯西風
碧血劍
天龍八部
鹿鼎記


推薦閱讀:

如果把你自己比作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你覺得你像誰?
當看到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污這個情節時,你有什麼感想?
金庸筆下的東方不敗究竟影射的是誰?
王重陽到底有多厲害?
韋小寶,包不同,桃谷六仙,互相抬杠,誰更能說?

TAG:金庸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