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使用數碼單反相機的人來說,哪些濾鏡是必備的?
濾鏡整體被分為黑白攝影專用濾鏡、彩色攝影專用濾鏡、彩色黑白攝影通用濾鏡、特殊效果濾鏡。
黑白攝影專用濾鏡用於改變照片影調關係,在數碼相機上使用也會樂趣無窮,但非必須。
彩色專用有兩種用途,一是改變畫面局部色彩或整體色彩,二是校正彩色畫面的色彩偏差。前者在現代攝影中已多由數碼後期實現,數碼相機獨有的白平衡控制單元解決了後一條。如黑白專用濾鏡一樣,它們會讓攝影變得更加有趣,但非必須,相比後期調節、白平衡調節,使用濾鏡調色較色品質更低,可控性更差。
彩色黑白通用濾鏡的作用是不改變畫面色彩,但會改變影像的反差、密度或景深。主要有中灰、霧鏡、柔光、UV、偏振等。除影像反差外,其他物理成像的改變你不可能通過後期實現,故此有幾類濾鏡在數碼攝影中仍是必須的。
中灰:在可見光範圍內對光波無選擇地均勻吸收,減少入射光線。可在強光時使用慢門或大光圈,慢門用於將水流表現為綢緞狀,將人流表現為幻影;大光圈可實現小景深。
圓偏振:過濾偏振光,可使得天空更藍,地面景物色彩飽和度更高,透過水麵或玻璃拍攝而無反光阻礙,過濾非金屬產品表面的反光。現代數碼單反相機自動化程度高,線偏振鏡會導致測光、自動對焦出錯,故應選擇圓偏振鏡。
灰漸變:當被攝物光比關係不理想時,如天空遠亮過地面被攝主體,用於平衡曝光,兼得天空與地面景觀。
UV:數碼相機並不像菲林那樣對紫外線感光(得益於感測器前的低通濾鏡),但作為幾乎不過濾任何可見光的UV是很好的保護鏡。
特殊效果濾鏡在菲林攝影時代,也多用於娛樂,它對畫面的改變過於做作,對成像質量干擾多大,數碼後期興起後,它就更為罕見了。受 Dear Amy 之邀,很想答出一個完美的長篇,可我只能羞愧地表示,作為旁軸相機與膠片控,我的數碼單反已經賣了,即便在持有的時候,也只用過一片五歐元買來的UV鏡保護鏡頭……
必備與否,還是看要用途,對於神志清醒的業餘攝影者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濾鏡是必備的。現在後期軟體如此之多,如此之傻瓜化,一個Lightroom,能頂幾百個濾鏡。
但是有時候,濾鏡是一種態度(記得用「搖滾是一種態度」的腔調來念這句話),是器材控這個精神醫學亟待研究之現象的一種具體表現。此時擁有濾鏡的意義就脫離了它的實際用途,變成滿足心理需求的工具。
所以……我覺得自己的答案好沒有幫助。同意濤吳的答案。我就強調一下個人看法:沒有什麼濾鏡是必備的。
如果不會搖黑卡又喜歡拍逆光的風光攝影,那麼灰漸變算一個。
如果去拍攝溪流,最好還是帶上減光鏡(ND)。
如果去九寨溝,帶上偏振鏡(CPL)吧,你不會後悔的。
沒有一定的組合,只有適合與主題搭配的組合。
長篇大論沒人有耐心看完,簡單實用吧
UV : 必備,過濾不必的紫外線,同時保護相機,選擇多層鍍膜超薄UV掛機沒毛病
CPL:拍風光、水面、玻璃反光、總之要想天更藍,水更透,CPL必備
ND:慢門風光不會搖黑卡,又想要水面成絲滑狀,就必須用ND+三腳架
方形漸變:大光比壓藍天要用,拍風光的不帶一包方片鏡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其它濾鏡大多是雞肋,不常用。
選擇品牌很關鍵,個人很鄙視假洋鬼子,建議不要選擇
要麼追求極致,就買真正大牌,LEE,天芬,B+W之類,動則上千塊
如果需求沒那麼高,選擇國產也不錯,在這要重點說一下
我倒是覺得肯高,保谷之類的沒什麼特點,技術還是幾年前的技術,絲毫沒有亮點。
國產NISI的話,廣告做的響,價格也不便宜,還打著洋旗號。。。品質嘛,也是道聽途說
國產卓美,唯一優勢就是太便宜,但至少人家敢說自己就是國貨,值得稱讚
國產納伽錦繡,新勢力吧算是,剛上市的時候買過一塊銅圈UV,分量足鍍膜好,售價不貴,國貨的希望啊 !
感覺是不是用來保護鏡頭的玻璃片
UV鏡勉強算一個必備的吧
好像數碼相機幾乎沒有配置濾鏡的必要
推薦閱讀:
※濾鏡的光學性質有哪些?
※沒有偏振鏡能不能把天空也拍的很藍?
※像這種簡單的日系朦朧效果如何後期?
※ND鏡或者攝影的濾鏡對於濾鏡新手該如何選擇?
※電影攝影中,白柔、黑柔、白點柔、黑點柔的原理和具體效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