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索尼A7RII選個掛機頭?

在下微單新手,完全不了解行情,之前聲稱轉接掛機頭的言辭讓各位見笑了。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首先你的想好你主要拍什麼,然後再考慮一下準備花多少錢,再有就是是否需要自動對焦。

基本原則:
既然是掛機頭,必然不能太大太重(因此不推薦轉接單反的鏡頭,轉接還是建議選旁軸的頭,不過要注意紅移和變焦崩潰的現象),價格也不要太誇張(如果你插個Leica 11663或者是夜神在你的A7R2上,你還會肆無忌憚的帶機器出門么?),焦距不能太長(50mm以內,不然小範圍內無法施展)

原廠方案:
人文百搭-&>FE35 2.8,35mm掃街很合適,2.8的光圈基本上也夠用了,A7R2有防抖高感也好所以光圈小點也湊合。FE 35 1.4毫無疑問很好,但是它的體積和重量似乎跟掛機這件事沾不上邊。
人像-&>FE55 1.8,當之無愧的自動標頭典範,索尼玩家必玩的鏡頭之一,只是55mm不夠廣,不太好施展開,我應該不會只帶這一支鏡頭出門,但是它必然是重要的武器之一。
高性價比-&>FE28 2,大光圈,自動對焦,中心銳度很高(應該說是非常非常高),但是邊緣劣化且有較嚴重的邊角偏色(偏色這個可以用PS矯正),性價比非常高,適合入門。
風光-&>FE16-35 F4,這個頭價格不算便宜,不過畢竟是蔡司的,如果出去旅行只帶一支鏡頭,那就是它了,覆蓋了廣角和人文焦段。F4光圈雖然不大,但是夠用了,更何況風光攝影多用小光圈。如果能接受多一點的價格,新出的Zeiss Batis 18mm/2.8值得考慮,蔡司做這支鏡頭是下了猛料的,重量控制的不錯,還是自動對焦,如果你沒有徠卡M系統,就不用考慮轉接Leica M21和M18了。畢竟Batis 18mm/2.8是Distagon結構,雖然還沒拿到這個鏡頭,但是我相信不會存在紅移和崩邊的現象。

多說一句,我個人並不是很喜歡FE24-70 F4這個頭(除非是為了幹活,求個方便),雖然銳度還湊合(當然不可能跟定焦比),但是沒有2.8的光圈且全開紫邊挺嚴重的,我覺得不值那個錢。我建議真心喜歡攝影的初學者,不要害怕定焦麻煩,如果只考慮原廠自動頭的話與其買個24-70還不如買個28/2+55/1.8或者35/2.8+55/1.8

(上述原廠鏡頭,我現在其實一個都沒有了,哈哈哈)

轉接:
玩A7系列不玩轉接太可惜了,現在佳能、尼康、康泰時都有了自動對焦轉接環,甚至M頭在不遠的未來都可以實現自動對焦(已經有了Prototype)。
人文百搭-&>
Contax Zeiss G35 F2,這個頭非常推薦,配合天工的自動轉接環,在A7R2上表現非常好(自動對焦效果遠好於在A7上的效果,媲美原廠),本身這個頭也非常經典,跟徠卡的七妹結構類似,G35有多好也無需我贅述了。全開還是稍有崩邊,不過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Leica M 35mm F2 Pre-ASPH(七枚玉),散景之王,焦外非常漂亮,銳度也不錯,非常小巧,配合轉接環裝在A7R2上真的太漂亮了。

Leica M 35mm F2 ASPH,銳度最高的徠卡35mm頭之一,而35mm的頭是徠卡的看家寶貝。現在價格已經趨近合理了,二手的話一萬多點就能拿到。數毛黨應該選這個。

Zeiss ZM 35 F2,跟徠卡的一樣好,只是體積稍微大了一點點點,銳度很高,而且我個人認為蔡司的散景更漂亮,價格便宜很多(因為徠卡畢竟帶著奢侈品屬性。。。),性價比極高。

人像-&>
Contax Zeiss G45 F2,G系列都是好頭,不過G35和G45在A7上表現最好。平心而論,這個G45的銳度略微遜色最新的55 1.8,但是也是頂尖水平。

Leica M 40mm F2,當年用在CL系統上的旁軸頭,最廉價的徠卡頭之一,但是畫質非常的好,銳度高,焦外稍差但是也算是有特色,性價比極高。據我所知,打著美能達標識的其實也是徠卡的加拿大工廠里造的,所以和打著徠卡標識的性能是一樣的,很超值。

Leica M 50mm F2,任何版本的Leica M 50 Summicron都是精品,不存在誰好誰壞,味道各不相同,喜歡數毛的可以選擇最新的ASPH版本,我個人覺得Pre-A那個版本最均衡。其實廉價的縮頭版50 3.5 Elmar也非常好,很便宜,極為小巧,逼格十足(注意不能縮頭,否則會傷到CMOS!)

Zeiss ZM 50mm F2,跟Leica的一樣好,銳度高,色彩相比較LM50 DR/Rigid要淡一點,正所謂真水無香,而且蔡司的焦外是一如既往的好看,價格便宜,性價比極高。

風光-&>
Voigtl?nder VM 15mm F4.5 III,雖然福倫達一直以來都是遭受鄙視的,被認為是低價替代品的代名詞,但是福倫達有幾款精品還是得到了徠卡用家的承認,這是其中之一,其實一代和二代也不錯,不過買新不買舊,就三代吧。這個頭非常非常的小巧,簡直是風光愛好者的福音,反正我是不想再背著14-24大燈泡去爬山了……

Voigtl?nder VM 21mm 1.8,福倫達的又一個神作,大光圈的星空神器,21mm拿去掃街也不錯,這個頭我記得是不到700g,作為一款1.8超大光圈的頭算是輕的了。據說(我沒有比較過)銳度表現好過貴出好幾倍的Leica 21 1.4 ASPH,而且,這個頭完全沒有紅移,邊角還不錯(全開還是有點崩的,收兩檔就可以了)。

Leica M 21mm 3.4 ASPH,Leica M 24mm 3.8 ASPH也不錯,只是價格稍高。

===========================
為什麼有些挺有名的頭沒入選?
1. 雖然A7R2大大改善了轉接時的紅移和變焦崩潰,但是仍然有些頭的表現不夠理想(比在A7上好,但是不推薦),如G21、G28、M28、ZM21等等
2. 太大太重太貴的不適合做掛機,比如FE 35mm F1.4, Leica 50mm F0.95這樣的。
===========================

一定要轉接單反頭么?好吧,那我說幾個用過的裡面相對比較輕巧的,適合做掛機的。
Nikon AIS 24mm 2.8,便宜好用,很輕巧,收一檔光圈就很不錯的銳度了。
Nikon AIS 50mm 1.4,銳度非常棒,紫邊控制很不錯,並不是傻銳的那種,價格實在太便宜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單反上很有名的尼康28/2酒吧之眼和20/3.5 UD夢超廣在A7R2上轉接的效果不佳,邊角崩的厲害)
Leica R 28mm F2.8,油潤卻不失厚重,銳度不錯,邊角不崩也沒紅移。
Leica R 35mm F2.8,畫面飽和度非常高,很鮮艷的取向,銳度相當不錯,價格合理。
Leica R 50mm F2,很小巧,銳度極高,紫邊控制很好,對比度高,畫面非常有質感,極好的標頭,價格竟然非常白菜。
Contax Zeiss 50mm F1.7 (CY口),最便宜的蔡司標頭,銳度高,紫邊控制尚可,色彩取向比較素凈,挺輕的。他的大哥CY口的50mm 1.4我也有,我個人感覺,銳度相當,畫面要濃重一些。其實CY口的Contax Zeiss幾乎都是精品,而且單反鏡頭在A7R2幾乎不存在紅移和崩邊的問題,只要你不在乎體積,可以考慮轉接一下玩。當然,這就不是我們所說的「掛機」的範疇了。順便說一句,Contax N鏡在A7R2上也有自動對焦環了。

==========================

最後分享一點我個人關於器材的感悟:
再好的器材,如果天天躺在家裡睡覺是出不了好照片的。而器材的體積和重量會直接決定它的出勤率(我是指對於一般的愛好者而言,專業人士當然不會考慮這個問題),因此,無反系統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小而精,所以,在畫質夠用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輕便的器材,你會漸漸習慣每天都隨身帶上你的相機。


batis 25/2 7月出


你要買C/N的2.8標變那就直接進C/N機身

本身微單的要素在體積重量優勢。你裝了這倆頭再上轉接環,整個系統體積重量已經不小了

何必再折騰微單?

不妨先問一個問題:你覺得f/2.8和f/4實際使用中差別有多大?f/2和/2.8呢?你覺得/2.8標變的實質好處在哪兒?你打算在哪些場合使用?

作為一個器材黨,我同時有c 5d3,1dx, 24-70ii,以及A7 FE24-70/4, FE16-35/4

實際上除非強烈要求對焦能力的場合,我都會選擇後者。

原因很簡單,如果要虛化,24-70/2.8ii仍明顯不夠用。那麼我會帶專門的定焦頭比如za135/1.8轉接或者FE55/1.8或者leica 50 summilux ASPH甚至50 noctilux ASPH來轉接。如果為了更大通光量及更好的低光性能,那麼A7的高感水平結合後兩個f/4標變的光學防抖,實際上可以取得相當甚至更好的低光可用性能。

實際上/2.8的標變,說到底就是一個兼顧並因此平庸的選擇。最適合的是那些極端需要記錄能力,並盡量兼顧畫質的場合,比如記者,或者其他event photography。我現在仍保留的C家器材就是5D3/1DX+24-70II+70-200II+1.4X,就是留著做如上用途的。事實上雖然C24-70/2.8ii素質很好,因為上面的原因,過去一年多我只帶出去大概兩三次。所以我很建議你仔細考慮下你拿相機來主要用途是什麼,是否真的/2.8標變是最配a7rii的選擇。

這個機身其實你完全可以配24-70/4或者16-35/4,再加上FE35/1.4和FE55/1.8.這樣的組合比24-70/2.8靠譜的多。未來很可能sony還會出一隻FE口的135mm定焦,到時候可以再進,這樣的定焦組合可以給你好的多的照片,相比一個或者兩個/2.8標變。你能買A7Rii的話我想預算上應該不會太緊,那麼這種情況下或許可以考慮專頭專用,各個鏡頭用在最合適它的場合,而不是一個頭在各個場合做對應的妥協,最後結果是什麼都能做,什麼都做不到最好。


你想要自動對焦還特么選一堆副廠頭,16 35za就行了


Leica 50 1.4 ASPH


一般人買A7系列,不是為了體積,就是為了數碼化手動老頭。
上到mark2,還因為多了一個防抖的功能

像你這樣選鏡頭,又不要手動頭,又不要原廠能五軸防抖,又挑那麼重的大光圈變焦頭,還要羅列一堆自動對焦環不成熟的nikon頭,我也是醉了。。。

伸手黨伸手之前,能不能稍微動動腦筋呀!!!


Z16-35F4+G24-70F2.8+G70-200F2.8+G85F1.4


帶三個定焦頭隨時換


fe55吧

別的都太大了


fe35


不是建議,僅限參考…

本人r2用mb4轉接佳能1635/4和40/2.8,轉接1635是真大不過平時掛機40/2.8除了視頻還對焦不穩定以外靜態的我覺得對焦對於日常非體育類(我也不會用40去拍體育)還是夠用的。如果問我為什麼要轉接佳能,可能是心裡還存著一絲感動(手動斜眼(還因為我有一堆77的濾鏡然而索菜的1635f4是72mm的………

所以,如果之前沒有別廠鏡頭並且不像玩手動頭並且不太可能雙修,個人覺得,就沒什麼轉接的必要了.反正如果我是零鏡頭零濾鏡入大法我選擇35/2.8掛機日常帶出去,並且看需求選個1635拍景或者85拍人。同時還種草了蔡司的batis18/25/85三個鏡頭,根據DRTV 和YouTube上的評測看起來還不錯。
如果想玩手動頭,那就…轉接吧,或者蔡司的loxia系列


主要看想拍什麼,我是偏風景人文哪怕人像我也喜歡廣角的.
至於什麼鏡頭我原廠或手動都沒用過就不做評論了,可以去找實體店或者體驗店去對各個焦段鏡頭以及自己的喜好先有個認識


LOXIA21


原廠:fe35
轉接:metabones + 40 2.8 stm


絕對萊卡夜之眼啊!!!


以樓主的逼格來看,我覺得只有推薦萊卡50定了。記得轉接頭別買錯了,萊卡兩種轉接頭,你肯定懂得。


為什麼你會有一種覺得a口介面不合適,f口和ef口就合適的錯覺?


推薦閱讀:

對索尼A6000的套頭1650不太滿意 有沒有靠譜的掛機頭推薦呢?
半幅微單好嗎?
sony a5100和a6000 和富士xa2該怎麼選? ?
富士xt1和xt10怎麼選?我自己兩個方案請大家推薦一下?
如何評價富士XE3?

TAG:攝影 | 單反相機 | 單反鏡頭 | 微單相機 | 索尼So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