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戰國時期有很多名將?

三國這麼大的地盤,這麼多的人口,出名的文臣武將也就那些。而為什麼日本戰國大大小小几十個勢力,好像基本每個勢力都有很強大的名將。除了很有名的上杉謙信、真田幸村、本多忠勝這些,還有很多像最上義光、朝倉宗滴、北條綱成這樣的「冷門」名將。


主要的勢力被曹操定性了:
袁術:冢中枯骨
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劉表:虛名無實
孫策:藉父之名
劉璋:守戶之犬
張綉、張魯、韓遂: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曹操被張松定性了:
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綉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此皆無敵於天下也!

孫權被關羽定性了: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曹操手下的人被禰衡定性了:
荀彧可使弔喪問疾
荀攸可使看墳守墓
程昱可使關門閉戶
郭嘉可使白詞念賦
張遼可使擊鼓鳴金
許褚可使牧牛放馬
樂進可使取狀讀招
李典可使傳書送檄
呂虔可使磨刀鑄劍
滿寵可使飲酒食糟
于禁可使負版築牆
徐晃可使屠豬殺狗
夏侯惇稱為完體將軍
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
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

袁紹手下人被荀彧定性了:
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顏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戰可擒。

孫權手下人被作者定性了: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其餘大耳賊、大眼賊、紅臉賊、三姓家奴、諸葛村夫、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不勝其數。

你說還怎麼名將?


沒想到這麼久以前的問題被刨出來還這麼熱烈。

題主題目的問法,可能會造成一些誤導。其實名將有不少情況下都是後世所給出的評價,而且日本戰國時期與我國無論是三國、還是與戰國幾乎同期的大明,歷史背景、環境、軍事、政治均有不同,橫向的比較眾位看官肯定也知道並不科學,如此評價的話肯定也不能說是嚴謹的歷史問題討論,頂多是閑聊天、侃大山而已。

讓人誤會日本戰國名將多多,個人猜測有幾個原因吧:

1、光榮遊戲為了突出遊戲性及人物的能力差異,強行將人物的能力數值化,使得玩家主觀上認為誰的圍數高,誰就厲害,自然而然覺得此人可能是個名將。更要不得的是三國遊戲也是同種模式,那麼玩家自然不自覺會將三國中的某人與日本戰國中的某人進行一個比較,哪怕玩家並不是刻意的,只是純粹從遊戲入門的自然而然的心理作用。所以眾多回復里會有大量的日本武將與中國武將的對比情況。實際上某兩人真有可比性么??恐怕上是沒有的,即便是在朝鮮之役中交過手的明朝武將和日本武將,他們之間的交手就能夠確定是在戰爭因素完全平等的情況下進行的么??既然不平等,那麼如何評價兩人的優劣么??實際上也沒有必要評價。

2、之前的答主多有貼出,日本的宣傳喉舌無論是給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冠以了很牛X的外號。這個也是他們歷來有之,一般情況下是為了突出此人的強力或者壯烈。這種行為恰恰多受我國的歷史愛好者詬病吐槽,認為日本彈丸小地動不動就XX最強,乃是視我大天朝於無物的井底之蛙。估計題主問此問題時或許也有此心情。動輒越後之龍、甲斐之虎、第六天魔王、西國無雙、武田四名臣、XX鬼等等。但對於熟悉點日本戰國史的朋友來說,都知道這裡面絕大部分都是後世冠以的名號,或者軍記物語中所出現的。成立於江戶時期的不少軍記物語對於戰國時代的歷史,不少都像是《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關係這樣,不完全是小說,但也有不少小說的色彩,虛實結合。而追溯戰國時代同期的史料,卻很少見到什麼外號。比如立花宗茂的秀吉評價其為西國無雙,是江戶末期可信性不高的《名將言行錄》中的,基本不會有歷史研究者拿其當歷史研究書的參考資料,頂多就是寫人物傳記時為了鮮明人物特點提及一下罷了。信長的第六天魔王勉強算是當時的人與信長關係不錯的傳教士路易斯·佛羅伊斯的追記,但這個外號與名將似乎沒啥關係。至於上杉謙信的越後之龍,現在基本認為其來源是上杉軍的亂龍旗(見圖),就因為旗幟上這個「龍」字,使這個稱號就流傳下來。而甲斐之虎,根本沒有戰國同時代史料的出處。還有冠以鬼XX的,只不過是突出此人較為勇猛而已。估計上杉謙信、武田信玄死時也想像不到未來自己會有這麼拉風的外號。所以以很牛X的外號來評價是不是名將,仍是相當於以後世的眼光來評價時人。試想用《三國演義》中的「截天夜叉」何曼這麼猛的名號認為此人很強,會不會被人嘲笑死??所以不必也不必被那些很響亮的外號蒙蔽了雙眼。當個噱頭就夠了。

3、我國歷史源遠流長、人才備出,所以歷史愛好者們心中多少會有個對名將的評價標準,當然這個標準肯定也不相同,因為評價這種事本身就是很主觀的東西。而且以我國歷史愛好者的評價標準去代入對日本戰國武將的評價,我覺得嚴謹點的歷史愛好者們肯定不會去這麼暴力對比,無非就拿這事當個噱頭話題開開玩笑而已。而且看題主列舉的那些人,確實被後人認為在日本戰國時代算是在日本的那個時代的名將、名人,雖然也有黑這些人的,但不否定他們確實在某些領域的能力非常強。但他們只是在日本,在戰國而已。我們也沒有必要按照我國的評價標準去YY把這些人放到我國會如何如何。之前那個織田信長和戚繼光的對比,還有日本戰國是村戰云云,與其說是對歷史問題的交流探討,我想更給人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應該是那場撕逼的熱烈氣氛吧。一條兼定敢於在四萬十川之戰中以劣勢兵力與長宗我部元親對陣,沒準他也以為自己能力不亞於元親呢吧。

所以在下覺得,中國武將有中國武將的評價標準,日本武將也有日本武將的評價標準,都是在特定其歷史時期的人物,不用我們後人來給他們關公戰秦瓊一番,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最後一場撕逼了事,不歡而散。

之所以三國和戰國經常被無奈對比,恐怕還是光榮遊戲的濫觴。戰國時期一次文書史料中也少有所謂對名將的評價,至於題主所說的每個勢力都有名將,大概也是受遊戲的影響吧。


很多人回答了
我也來說幾句

題主覺得三國名將不多
那大概是因為你常看官修史書《三國志》和《後漢書》
如果你回去看《演義》,或者去打真三,你還會覺得三國的「名將」很少嗎?
——比如說,周倉,正史中不見記載,演義中則是關二哥的副官,真三8裡面則「進化」為一員大將
——再比如說著名的「過五關斬六將」,正史中也是不見記載(而且目前也認為此事是個不合邏輯的路痴大繞圈),然而演義中不僅著重筆墨描述了此事,而且還因此憑空多出了至少六個「名將」~

另一方面
日戰這一塊,史料浩如煙海,但當時並沒有誰像陳壽范曄那樣能夠把這些史料做一個整合歸納——當然他倆也可能剔除了很多——所以幾百年後的後人們往往看著多如牛毛的史料而懵逼:這家又是幾天王,那家又是幾神將,那邊又來了幾奉行,這邊又來了某某眾,等下又來個「幾本槍」……然而細究下去卻發現很多人的事迹記載都是語焉不詳乃至張冠李戴,比如現在認為齋藤道三「賣油」的事迹實際是道三他爹的劇情,比如「山本勘助」這人的身份在近幾年才得到確認~

除此之外
民間對歷史人物事件的戲說演義,總是比乾巴巴的史料本身要吸引人
那些正史中不見記載的人物(比如周倉,比如「真田十勇士」),那些正史中不見記載的名字(比如「張翼德」,比如「齋藤歸蝶」),那些正史中不見記載的事情(比如過五關斬六將,比如墨俁一夜城),因為充滿戲劇性和可塑性(虛構的角色劇情當然可以隨便編啦233)而在民間戲說演義中經久不衰,久而久之就以訛傳訛似是而非了~
——題主可以拿《三國演義》《隋唐》《楊家將》之類的演義小說去對比官修史書,就可以發現這一點;而日本戰國自然也是如此


本來這問題問的就有些隨意,而一些人拿不出任何乾貨就來胡說八道。

先不談日本,就說中國的漢末三國。顏良、文丑的【皆紹名將】,由於有三國演義關羽的加成,好歹有很多人知道。而楊懷、高沛被龐統譽為【璋之名將】,有幾個人知道?至於張政是【吳之名將】恐怕更沒幾個人知道了。

而一個蜀漢政權卻被曹魏眾多大臣認為【名將唯羽】,也就是蜀漢就關羽一個名將,張飛、趙雲統統不是。那麼問題來了,前文提到的【名將】顏良、文丑、楊懷、高沛、張政,有戰績嗎?打過哪些勝仗?

有戰績的張飛、趙雲在當時沒有被稱為【名將】,為何缺乏史料記載戰績和勝仗的,顏良、文丑、楊懷、高沛、張政,反而被譽為【名將】呢?將領是不是被譽為【名將】,除了軍事素養,戰術思想,戰績勝仗等多重因素外,很多都是其評價者帶有的主觀傾向,和目的性而已

因此【名將】的含金量是忽高忽低的。而所謂的日本名將多,本身就是日本光榮公司賣遊戲的一種營銷手段之一,很多日本戰國名將的戰績不是誇張,就是虛構,已經被現有史料揭穿。比如上杉謙信的手取川之戰,無法完全證明存在,上杉謙信本人也被黑成渣了。

而現有很多史料(至少在信野吧里),可以證明武田勝賴軍事戰術能力很強,不亞於其父武田信玄。所以日本史料里的所謂名將的軍事能力,與遊戲里和一般認知的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所謂日本戰國名將這麼多,壓根就不用糾結,圖個樂子就行了,遊戲而已。最後天降名將金正恩鎮貼。

  • 三國志武帝紀:良、丑皆紹名將也,再戰,悉禽,紹軍大震。
  • 三國志龐統傳: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
  • 晉書杜預傳:預既至鎮,繕甲兵,耀威武,乃簡精銳,襲吳西陵督張政,大破之,以功增封三百六十五戶。政,吳之名將也,據要害之地,恥以無備取敗,不以所喪之實告於孫皓。
  • 三國志劉曄傳:眾議咸云: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這你得分角度來看。首先呢,中國人和日本人就不一樣,說實話啊,日本人比較中二。。。。。。給你上張圖你就比較能理解啥意思

這是乒乓球的日方的評價。。。。連戰鬥力都做出來了這是鬧哪樣。。。。。。中二啊,讓人尷尬症都犯了,你看中國人能做出這麼羞恥的戰鬥力圖嗎。。。。
再直觀地說,比方說,你看到一個人打籃球很牛逼,你也只會說,卧槽,好牛逼,好屌。他們會咋說?「啊!這股力量是。。。。。這種強大的氣勢,完全贏不了啊!」是不是感覺一頭黑線。這是第一點,兩國文化不同,說得難聽的,他們太中二了。
第二就是,吹的太多,或者說,名不副實的人太多了,高票說的是有道理的,他們能把人吹出花來,我在這舉個例子。
比方說島左近,你看百度百科上,說的是名滿天下,非常出名,實際上呢?這人出名的仗就打了一場,關原合戰,還死了,所以戰績方面就說他英勇善戰,以及非常忠誠,因為他確實拿不出什麼太好看的東西來啊。。。。。你看大明,我說一個,樊忠,你知道是誰?這哥們,一錘砸死王振,保護英宗撤退,殿後以一擋百,光榮戰死,結果你看國內有人宣傳嗎?沒有,都說于謙老爺子,戚繼光大人,李如松。你看鄧子龍知名度高嗎?不高。所以就是,中國人對於英雄,或者說是名將的標準是高於日本人的,只有能橫刀立馬,橫掃千軍,殺的對面魂飛魄散的將軍,才是名將,或者說,要戰略,戰術,個人勇武都要很好才算是名將。如果樊忠是日本人,你信不信,樊忠今天的知名度絕對不在島左近之下。
所以就是,對於戰國大多數所謂的什麼名人,真不能太當回事,但是我也說了是大多數,水分太大了。不過在戰國頂尖的那幾個人,說實在的,英雄在哪都是英雄,跟他在什麼地方沒什麼直接關係,比方說毛利元就老爺子,關東三雄的龍虎獅,戰國三英傑,還有島津兄弟等等等等,這幾個人,放在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國家,我不敢說他們一定能統一天下,畢竟時局不同,但是割據一方的實力他們都是有的,天才是共通的,就像把孟德公丟到尾張去,我認為孟德公也能橫掃六合八荒,你把袁紹扔到東海道,他也是被信長乾死的命,你把武田信玄扔到川蜀,他絕對不在武侯之下,當然這說的是能力,至於人品,武田信玄跟誰比都是侮辱誰。
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兩個民族的不同吧。


除去日本特色的史料和遊戲設置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史料的豐富性。還有日本戰國的政治制度下,大名、奉行、城主等等都是武將,與已經習慣文武分治的中國不同。

三國時期還沒發明印刷術,不少書籍難以普遍流傳,再加上記史的習慣等原因,現在人們對那個時期中下級將領了解不多。按照三國時期都尉是低級軍官,將軍是高級軍官,曹魏那邊至少有上百個將軍無傳,只是一筆帶過。被立傳的都尉貌似就典韋。類似程喜、王雄、呂昭這種刺史比喻到日本戰國,都能算是做過大名的人物。

對照日本戰國,但可拿明史和地方志來比較,在史料同等豐富的情況下,題主就會發現明朝名將也多了。我對明史了解不多,假設把戚繼光比作一位大名,那麼他麾下是否名將如雲?王如龍、陳大成、樓楠、陳子鑾、胡守仁、吳維忠、朱鈺、張元勛、李超、陳濠、傅應家、湯克寬等,題主隨便查查,炸裂鼓手單騎襲營的傅應嘉屌不屌,按日本戰國名將設定,這貨武力得九十多了。他在上列人物中還不算突出。只要把戚繼光麾下一群打過硬仗的將領列出來,一抓一大把,他們只是沒起名戚家四天王或什麼什麼之熊鬼啊虎啊那些外號。然後再去計算李如松麾下的戰將的數量,把他們戰績看個遍。我只稍微了解戚繼光,所以沒法舉例,望明史達人介紹一下李如松的班底戰將。


那個關毛的答案實在是,讓人說什麼好呢。。。。。。。羅列了一堆報紙,然而都沒弄清楚在講什麼事就拿來當論據。第一張阿部規秀大家比較熟悉就不說了。而底下三張講的其實是一件事。就是珍珠港事件中的9名甲標的特攻潛艇成員。在偷襲珍珠港計劃中除了艦載機以外,日本方面還規划了微型潛艇潛入港灣攻擊。這就是甲標的特攻艇,當天一共10人駕5艘潛艇潛入,全數被美軍擊沉,除一人被俘,其他九人斃命。就是這9個人,他們被日本官方追封軍神,和樓主所說的名將,軍神完全不是一回事。。。怎麼能類比呢。


一定要找個罪魁禍首的話,那隻能是光榮的數值設計師咯。從信長之野望12革新開始,日戰人物的四維屬性就開始不斷通貨膨脹,給玩家一種名將很多的感覺。相應的這幾年三國志系列沒出新作,唯一個三國志13也是基本維持了系列作品的武將屬性值水平,沒什麼虛高。

(補充一句:遊戲數值的設定,當然是以符合遊戲體驗需要為第一要務。此處我僅描述屬性通脹的現象,不猜測現象出現的原因。)

信野14裡面,四維總和超過300的人足有三位數,單項能力超過80的人簡直像雜草一樣滿大街都是。別說是不了解的人,就連我這個老玩家也很驚訝「為什麼日本戰國名將這麼多」。

其實以前是另一番情景的。遠的不說,就說我玩得最多的信野10、11兩代。那幾代遊戲里,不算官職道具加成,純屬性過90的鳳毛麟角,過80的也比較罕見。那時候玩小勢力,單屬性過60的就算可用了,過70的都是棟樑人才。

再想想三國志裡面,屬性60多,70多的,都是些啥人,你就不覺得日戰史的名將多了。

什麼?你說這個題主問的是歷史,不是遊戲?別搞笑了,這種問題怎麼可能是正兒八經的歷史愛好者提的,一看就是遊戲玩家才會產生的疑問嘛。

遊戲的問題就在遊戲內部解決,別打擾人家歷史界了。

話說看到這個我回想起來,當初有人跟我說「你們日本戰國愛好者吹捧的什麼名將立花宗茂,在朝鮮被大萌二流將領打得像狗一樣……」

當時我就奇怪了,我在這圈子也算混了幾年了,從來只見立花宗茂被黑得比木炭還黑,天天挨輪,日日受婊,哪有人吹過的?

這人一向只有遊戲玩家才會吹的好不好?

還有說什麼侵朝日軍全明星陣容被吊打的,事實上去過朝鮮的那一票人,除了島津義弘等寥寥兩三個,其他人我就沒見過論壇和貼吧有吹過。

包括武田信玄、上杉謙信這些遊戲里數值高得嚇人的,在貼吧被黑也是很日常的,地位大概就跟渣權在三國史論壇差不多。

所以有些人說「日戰史愛好者吹捧日本名將」,這就相當於——

舉個例子,有個外國人跑來中國,採訪了一堆非主流中學生,然後得出一個結論,郭先生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文學巨醬。(鑒於評論者意見,把巨匠改成巨醬吧……)

(郭先生,是指堅持原創從不抄襲的郭先生,沒想到有人誤解……)

這鍋究竟該誰背?

——————————————————————————————————————

追加回答:

有人提出了遊戲登場人物這麼一說,那麼亮數據——

嵐世記登場武將1320人;

蒼天錄登場武將1500人;

天下創世登場武將1000人;

革新登場武將1000人;

天道登場武將1192人;

創造登場武將1258人;
以上不計算pk版追加人物。

所以數值變化的理由顯然不是人數變多了。老玩家都知道,歷來信野中,人數、城數最多的非蒼天錄莫屬。但這一代遊戲的武將三維並不太誇張。

(修正:其實天翔記更多)

從天下創世到革新,登場人物數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普遍四維發生了極大的通貨膨脹,這個玩過的人都可以感受到。
另外三國志最近幾代登場人物在500到700之間,少是少一些,但還處於一個數量級之內。

然而信野14和三國志13裡面高屬性人物數量的比例,比這個差距要大得多了。

——————————————————————————————————————

想了想,舉個現實例子來說明吧。

隨便挑了個人,四國的土居清良,西園寺十五將,這個名字,資深愛好者肯定都知道,非資深多半不知道。

他在歷代信野中的能力是這樣的:

【嵐世紀:政治49;采配52;智謀58;】

【蒼天錄:政治50;統率45;智略59;】

【天下創世:政治51;統率50,;智略58;】

你看到這個屬性,會覺得這個三圍50的傢伙是個很厲害的名將嗎?

但同樣一個人,到了後面幾代,就慢慢不一樣了。

【革新:政治65;武勇66;統率70;智略71】

【天道:政治65;武勇78;統率73;智略69】

【創造:政治64;武勇73;統率72;智略67】

現在屬性都在70上下,一下子變成一個二流的全能人才。給個名將稱號也說得過去了吧?

所以名將就多起來啦~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因為兩國的史料差異而已。

日本史料來源駁雜,經常是這個說自己很厲害,那個說自己很厲害,而寫史立傳的那些人呢,大概只寫些與自己主家有關的人和事,利益相關的厲害,日本又是貴族政治,家名與祖上尊貴與否是很重要的,所以呢,大多有一個特色,就是喜歡吹。竹中的後人吹竹中,德川的後人吹德川,武田的家臣吹武田,上衫的後人吹上衫,都對敵人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抹黑和對自己主角的粉墨,甚至到了沒有證據就捏造事實來吹捧貶低人物的程度,導致現在日本戰國史還有很多的疑問尚待解決。比如相模之獅的河越夜戰,越後之龍的手取川之戰是否存在,目前都還有很大的爭議。

而且日本的體制也註定了他們消化地盤侵吞敵方的效率是低下的,日本的莊園在中國早就已經被中央集權廢除,但是日本沒有這樣的體制,他們必須依靠地方豪強來徵收稅,對基層的掌控力嚴重不足,去了舊的,來了新的,還容易分裂,即使日本戰國第一個成為戰國大名的朝倉家後來也陷入了尾大不掉的狀況,不能一元化。而進行兵農分離之前,軍隊的動員時間和動員效率以及軍隊素質都嚴重影響戰爭的質量,應仁之亂二十萬人卻如同兒戲一般划水,實在沒必要因為人數就拔高他們的軍事素質。從這些角度來看,日本的體制就註定了日本的統一之路是漫長的,而最後的統一也是不安穩的,不同勢力的互有勝敗就是常有的事情。不能說他們是名將多。而應該說是他們的戰爭涉及範圍廣,維持時間長,無法推出這些將領都是名將的道理。

而且之後駁雜的史料好處就在於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豐富了人們對日本戰國的認知,不管真也好假也好,都是確實加大了可信度,也增加了了解範圍。使人們可以進一步想像其中的波瀾壯闊,實際上這些所謂名將們的名將水平,九成都是要打上問號的。

還有一點是,我們了解我國的過去,大多是用的通史斷代史,它們談論的範圍都是很大的,不可能每個有一點名的就立一個傳,三國志經常被吐槽裡面沒有張仲景什麼的,正史其實是中國的神學,它帶有著書者想要傳播的道德倫理和世界觀,中國的史學從來都不是一個只記錄事實的學問。想要像日本戰國那樣吹一堆名將也是很容易的,你不能只看正史,你應該像日本一樣看中國各地各縣的縣誌,匯總起來那名將的數量就不可勝數,最後遠超日本,你總不能要求二十四史連副官什麼的全部記錄下來,能說戰略已經是大不易了。


轉載,作者:魔力的真髓
不制於天地人——記名將嚴白虎

我,嚴白虎,吳郡國人眾,在「吳郡守護」許貢死亡後,毅然舉起大旗,成為一方勢力。
  我經過六年苦心經營、浴血奮戰、鬥智斗勇,終於在籠城戰中力克南方的宿敵「會稽蝮蛇」王朗!取得了殲敵8000的會稽大捷,完成了對東南一隅的制霸,從此走上了風雨波折的天下之路。
  秉著先南後北的方針,我調集了三萬大軍,高舉嚴家大旗,向交州霸主,素有「南海道一弓取」美名的士燮家族發起了攻略。
  其時,號稱天與地二強者的「建業之龍」劉繇與「徐州之虎」陶謙,經歷了五次石頭城合戰,拼殺得兩敗俱傷,使江東魔王孫策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徑,戰火迅速燒到了我嚴家領地。
  正在和士燮家族展開激烈拉鋸戰的俺,在得知孫策來襲後,被迫放棄了戰果,回師老巢,就此壯絕的對孫反擊戰開始了。
  統軍前來的,乃是有「汝南之熊」稱號的周倉。久聞這「汝南之熊」周倉文武雙全,扛著八十二斤青龍刀跟在關羽馬後跑路,竟然能追及赤兔,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可憐我嚴白虎、嚴輿兩員江東虎將,以二打一尚不是此獠對手,無奈只得向南敗退。
  「記住,周倉此人一日不除,我嚴家一日不能進取中原。」在敗退的路上,俺對弟弟嚴輿嚴肅地說。
  第二個月,周倉的悍兵又來了。
  上次失敗後,我就預計到了周倉的來犯,為這一回的激烈戰鬥做好了充分準備。在戰爭中,嚴輿身負重傷,仍然大呼酣戰,不下戰場,經過整整十天血戰,最後……
  還是敗了。
  饒是我採取了前後夾擊的辦法,可周倉士兵嚴整,就是不為所動,我與嚴輿輪番大力誘敵,然則周倉的智勇皆勝我一籌,竟料敵先機,死活不吃我計……欲和他單挑,被他將嚴輿一個回合便拿了去……
  汝南之熊,果然是個強悍無匹的對手,不愧是我嚴家進取中原道路上的最大阻礙!痛失兄弟的我暗暗下定決心,來日定要直搗周倉,痛飲柴桑。
  然則此時,我已經被轟到南海去了……
  此後,我積極備戰,數次興兵北伐,可每次都碰到夙敵周倉,鎩羽而歸。
  「既生虎,何生倉!」我悲憤地緊握雙拳,向蒼天吶喊,聲音在藍天中回蕩……
  我嚴白虎的野望,何時才能實現呢?


瞬間名將+N


在人類社會,吹牛逼已經是人人必備的技能,但要讓人覺得你真的很厲害,就需要花式吹牛逼才行。
日本人吹戰國名將除了XX軍紀、XX公記、X鑒等私貨史料,還有民間藝人添油加醋,政府宣傳工具的抑揚臧否,小說家的「合理想像」,影視劇的誇張戲說,遊戲的數值定位……
例如 被兒子吹出來的竹中半兵衛,被宮下英樹吹出來的仙石秀久,被大河劇和太閣立志傳5吹出來的「全能小子」山內一豐,被很多人吹、但現在都不知道有沒有這人的山本勘助 等。
這樣一圈吹下來,簡直人人皆可吹,武力不行的,可以說他成功預見了XXX事件,是XXX天下人的左右手,被稱為「XX之XX」,是智將和預言家;智力不行的,可以說他跟隨XX劍豪學習劍道,武勇過人,是劍豪將軍、劍豪大名;武力和智力都不行的,可以說他會寫和歌、會畫畫、會算術、會XXXXX,是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幹啥啥不行的,還能說這人出身高貴,是什麼天生關白、天生關東管領,愛民如子,依靠極高的魅力和道德修養在亂世中頑強生存;以上這些全都不具備,狗屁不會,出身低賤,吃裡扒外,見利忘義的無恥小人也可以吹,正義在東軍嘛
此外還有一種無名之輩,因為偶然發現某些史料或文藝作品裡吹別的武將,順帶提了一句這人,立馬成了沒有被發現的璞玉,立即被吹,例如什麼「比天下二陪臣直江兼續和片倉景綱還牛逼的陪臣金上遠江守盛備」,「讓甲斐之虎和越後之龍都無可奈何的歸雲城主內島兵庫頭氏理」,「讓信長無法攻下美濃、如果能活到40歲必定能取得天下的齋藤義龍」,「如果讓他作毛利五國的總大將可以統一天下的土居清良」、「戰國遊戲前幾作裡頭像丑的不行突然新作頭像變成帥哥就被人關註上了的』名人久太郎『堀秀政」……太特么多了。小早川隆景這種連獨立大名都算不上的人說句扯淡的話也能把土居清良吹得飛起,真是服了。
還有,老公能力不行,就吹老婆,沾了老婆的光,老公順便也成了名將。什麼立花誾千代的老公西國無雙高衙內立花宗茂,「女關白」生孩子機器阿松的老公站隊達人前田利家,不讓公公進城之兒媳、本多高達之女稻姬的老公真田信幸,最無聊的是拍個《江·公主們的戰國》把廢柴德川秀忠的老婆、河東獅阿江還吹成了幕後大軍師,戰國之小燕子,跟信長有心靈感應,信長很忙好不好,要忙著跟所有認識的人心靈感應一番!

1、秀吉聽罷,頓時陷入沉思。
重治續道:「主公您信仰拜金主義,與戰爭之道恰恰不謀而合,就算沒有這樣的強兵,取得天下也是遲早的事。」
秀吉嘿嘿一笑,表情猥瑣,道:「雖然我在各大戰國類遊戲里的智力都超過了90,但對先生您這番話還是不明覺厲。」說罷便去向家康道賀。
重治心想:「壞了,主公開始黑化了。早就跟寧寧大人說過,《厚黑學》是不能隨便看的……」
2、龍興道:「爾等鼠輩,儘管放馬過來!」
眾兵卒欺龍興兵器不能及遠,紛紛挺長槍去刺。但見龍興馬步微蹲,身形倏忽不見,只一眨眼功夫,又出現在原地,數十名上前的兵卒屍身倒落塵埃。眾人大驚,再也不敢靠近龍興二十步之內。
信長倒吸一口冷氣,道:「這是什麼妖術!?」
前田利家道:「這就是新陰流的不傳之秘——『轉』!」
信長道:「這麼BUG,現在士氣明顯低落,我們怎麼打?」
利家道:「主公不要怕,如果還有一個人對織田家是忠誠的,那就是我。」

信長道:「不愧是忠肝義膽的阿犬,你一定想到好辦法了?」
利家道:「最近吃了阿松專門做的補藥,感覺智力快要破表了,好辦法一個接一個。俗話說的好,『武功再高,也怕鐵炮』,當年北田具教也會這一招,還不是被我們鐵炮射得動彈不得!」
信長道:「好,取孤的AK-47來!」一旁明智光秀急忙攔住,道:「主公,殺雞焉用宰牛刀,有事弟子服其勞,織田機關槍威力太大,還是給我們一個表現機會,您不妨在一旁喝茶看戲……」
信長道:「不是孤不想秀槍法,實在是為了讓你們漲功勛啊,來人,鋪上榻榻米,孤要展現一下『野點』的精妙技藝。」
3、織田眾將圍住信長,紛紛讚頌主公登峰造極的空手套白狼技術,不費一文一貫就拿下了這批鐵炮潤滑油。
柴田勝家道:「主公剛才表情生動,演技精湛,不怒而自威,把兩個推銷員嚇得屁滾尿流,乖乖留下了高科技的產品,真不愧是我織田家的家督!」
丹羽長秀道:「主公踐行群眾路線,親自抓軍需物資採購,而且沒有花一文錢的軍費,簡直讓我這個老軍需官汗顏!」
明智光秀道:「剛才主公臨危不亂,讓我去頂蘋果,培養我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遠見卓識,令人敬佩!」
瀧川一益道:「主公槍法如神,那個推銷員明明站在主公身後,居然也能打中,莫非主公精通槍法的同時也深喑忍術之道!?」
前田利家道:「都說我是機智的阿犬,其實我阿犬在主公面前,不過是個弱智而已,汪汪!」
佐久間信盛被禁止發言,也用手比劃著咿咿呀呀了一通。
信長哈哈大笑,道:「不要再誇了,誇得孤都不好意思了。太田牛一快記下來,以後出戰國遊戲,把孤的智力數據再調高10點!這批潤滑油,下次合戰給鐵炮隊都用上,到時候我們就不是織田機關槍,要改叫織田加特林了!」

喜歡聽我胡說八道的看官可以關注我的微博,每天發幾條原創的戰國歷史小段子

文西武東說戰國的微博


通常來說離開現在越近,史料越豐富,三國畢竟年代久遠(同時代日本只能報出卑彌呼、難升米等寥寥數人的名字),16世紀下半葉-17世紀上半葉明朝的名將(有名字記錄下來的武將)也很多啊


幽州刺史王雄認識不?
他派了個刺客把鮮卑首領軻比能給刺殺了,造成鮮卑分裂,政權崩潰。
知道鮮卑當時啥實力不?
鮮卑南鈔漢邊,北拒丁令,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萬二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罔羅山川、水澤、鹽池甚廣。(《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倭傳第三十》)
按這份記錄說三國是四國,三足鼎立是四足鼎立也沒問題。
不排除三國志在吹牛,但問題是,這要放在日本戰國,王雄能被吹得把毛利元就上杉謙信北條早雲什麼的爆出八十條街吧,再不濟也可以吊打津輕為信宇喜多直家吧。
然而,這麼個人物,在三國里知名度屬於很低的那一檔。

再提一個人物吧。
河東太守杜畿。
河東啥地方?曹操是這麼評價的:河東被山帶河,四鄰多變,當今天下之要地也。君為我舉蕭何、寇恂以鎮之。
杜畿治理下河東是這樣的:韓遂、馬超之叛也,弘農、馮翊多舉縣邑以應之。河東雖與賊接,民無異心。太祖西征至蒲阪,與賊夾渭為軍,軍食一仰河東。及賊破,余畜二十餘萬斛。 太祖征漢中,遣五千人運,運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負我府君。」終無一人逃亡,其得人心如此。 畿在河東十六年,常為天下最。
曹操又是這樣嘉獎的:顧念河東吾股肱郡,充實之所,足以制天下,故旦煩卿卧鎮之。(《三國志·魏書·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這民政水平簡直爆表,絕不遜於日本戰國的豐臣五奉行北條氏康大久保長安之流。然而如果杜畿不是有一個叼炸天的孫子杜預,不知道知名度有多低,而這樣被埋沒的人物魏蜀吳都有一大把。
一經對比,你覺得那種連武田元繁都能吹成今項羽的名將稱號還值錢么?

總結一下,日本人會吹是不假,但我們這邊明明有那麼多厲害的角色卻知名度這麼低,是不是也該追究一點我們自己的責任呢?

——————————————————————————————————————————————————————————————————————

評論里很多說我們這麼多人被埋沒是因為厲害的人太多,或者臉皮不厚不好意思吹,老實說這些評論看著有點難受,也不是我想要表達的意思。宣傳包裝不如人家是事實,但找這些理由就和找不到女朋友就說自己喜歡自由,考不上公務員就說自己淡泊名利一樣,有點太自欺欺人了。我們應該多從史料中挖掘以往被埋沒的厲害人物,並讓他們散發光彩,像日本的歷史遊戲,歷史小說,大河劇等都是值得借鑒學習的,而不應該像這樣說我們人多吹起來累,我們臉皮薄不愛吹。


看到這個問題,實在不吐不快,這個題目下的高票回答,也就是@關毛 的回答都在扯淡。題目問的是什麼?問的是為什麼日本戰國名將這麼多,具體問的是這樣:

三國這麼大的地盤,這麼多的人口,出名的文臣武將也就那些。而為什麼日本戰國大大小小几十個勢力,好像基本每個勢力都有很強大的名將。除了很有名的上杉謙信、真田幸村、本多忠勝這些,還有很多像最上義光、朝倉宗滴、北條綱成這樣的「冷門」名將。

題主是要問清楚,為什麼日本戰國名將這麼多。結果關毛貼出了一些日本在戰前的報紙,裡面有一些當時不出名的軍人被稱為名將、軍神,他說日本人一驚一乍的民族性格,所以名將、軍神就那麼多。我一看報紙的年份,靠,昭和十七年(1943年)!昭和那幫子軍人跟日本戰國的名將有什麼關係,有什麼必然聯繫?死了幾百年的死屍,還不能求放過?這個回答就好像,有人要算清楚明朝中後期浙江省的兵丁數量,結果拿宋朝的人口數據來算,這哪裡挨著哪啊?

要知道一點,昭和那幫子人怎麼吹是他們的事,跟幾百年前的日本戰國根本挨不著關係。昭和時代的人吹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有很多名將、軍神,絕對不等於在日本戰國時代也如此。在日本戰國時代,受到時人認可的所謂戰國名將完全是屈指可數!只有區區的個位數。

一個是被正親町天皇稱讚為古今無雙的名將的織田信長,這位耳熟能詳的大名人

還有一個是被死敵武田信玄稱呼為日本無雙之名大將的上杉謙信,也是很出名的人物

在日本戰國時代,史料中明確稱呼為名將的,就只有這麼極個別的個別人!上兩位數都很艱難,這能說明日本戰國名將很多嗎?

關毛拿日本戰前的報紙解釋,認為日本戰前,在那個好戰、侵略成性的年代,渲染幾個無名小卒是名將、軍神,就等於他們日本戰國時代也這麼幹了,這種想法完全就是大錯特錯!關毛既然是拿昭和十七年的報紙來說明,當時被稱呼為名將、軍神的人很多,等於日本戰國時代本身就如此。那麼我也拿日本戰國時代本身的記錄來說明,在日本戰國時代當時,被稱呼為名將的,完全就是鳳毛麟角,只有區區的個位數!而被稱呼為軍神的,更是一個都沒有!上杉謙信的軍神稱號,也是近百年叫開的,在他活著時候的那個年代根本就沒有人這樣稱呼他。關毛大概想當然,日本戰國時代被稱呼為軍神的人非常多,其實又是錯誤的,根本沒有人那麼叫。

要搞清楚一個概念,你通過玩遊戲,或者別的渠道認識的日本戰國人物,你覺得他很有名了,認為是名將,但這未必受到日本人的認可。在日本戰國時代當時,明確被稱呼為名將的,就只有織田信長、上杉謙信寥寥幾個人,連上兩位數都非常困難,至於被時人叫做軍神的,更是一個都沒有!哪裡來的那麼多名將、軍神?又跟日本戰前那幫軍人有什麼關係?

或者說極端一點,在日本戰國當時,明確被定義為是名將的,就只有個位數的人,只有這幾個人才算數,能稱得上是日本戰國的名將。別的什麼渠道,包括後人寫書定義,還是遊戲宣傳,打開了一些人的名聲,使人認為他們是名將的,這些都不能算數。

日本戰國根本就沒有幾個名將,那題目問日本戰國為什麼名將這麼多,還有什麼意義?某些答主拿日本戰前報紙+真三國無雙圖片,生搬硬套解釋日本戰國名將很多的原因,而且還是錯誤的,又有什麼意義?記住,跨時代對比、跨地域對比,強行比較不同時代、空間的歷史,是一種極其幼稚的歷史觀,完全就是所謂的關公戰秦瓊,沒有任何意義。我個人建議摒棄這種史觀(實際上題目本身就是帶了這種史觀的)。

建議關毛下次在回答日本戰國史相關問題的時候,先看一下相關的書,不要急著抖機靈。


因為日本人,尤其是江戶時期的日本人,特別喜歡給古人起各種厲害的稱號,導致我都被傳染了。
現在我張口閉口稱呼人就是「麻州之龍」「賓州之虎」「密州之狼」「明州之鷹」「勃加州」「五道口GPA殺手」「新英格蘭第一弓取」「闊如真姬,費城走到匹茲堡」「北郵之謀聖」「北航之鷓鴣」「海跑明王」「洛陽理工的將軍殿」「石溪之鱷」「新鄉的無房人」「世一大七本槍」「鬼輪」
而且我還把澳大利亞分成了伊予、土佐、讚岐、阿波四國。。。


有人說,所謂日本戰國歷史,都是吹出來的。
這可不是一個小問題。
作為我國一級學科的世界歷史的一大方向的日本古代史,如果其學科內容和知識體系是吹出來的,那全國從事這一學科的講師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員們,那些在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和各大大學研究所里的埋頭苦幹的專家們,豈不是都是騙國家錢的騙子?甚至是漢奸?
如果你是通過山岡庄八、吉川英治的小說了解戰國歷史的,那沒錯,那就是吹牛,一點不含糊。
但那是小說啊!小說是假的啊!日本小說家在小說里吹吹牛,就成了日本歷史全是吹牛。那《封神演義》里周武王還開大炮呢,難道中國歷史都是吹出來的?!
能代表一國歷史認識的,永遠是該國史學界,其他人都沒有資格。
日本史學界長期保持著嚴謹的考證精神和客觀的態度,請問他們的哪本著作是在吹牛了?君不見懷疑赤備隊、三段擊真實性的文章也正是日本歷史學界寫的。

是,假如日本史學界都在歪曲事實。那其他國家的日本史研究呢?難道劍橋的日本史,哈佛的日本史,南開的日本史,復旦的日本史也都是吹出來的?
難道美國人中國人編寫的日本史書上關原之戰人數不是20w是2000人?長筱合戰放的不是火槍是擦炮?織田信長不是政治家是個弱智?
世界各國各個大學研究所里有能力閱讀日本古史的人數以萬計,從事日本古代史研究有能力進行考證的人數以千計,這些人在學術上達成的共識早已是本科專業課的基礎內容。他們認為基本可信,沒有推翻的事情,我不信是某些連ヰヱ都不認識,藤原怎麼念都不知道的人可以推翻的。


多看史料,少逛貼吧。


屯裡劉能趙四也是名人


嗯,想到了某個朋友的惡搞~
日本本州島的面積大概和河北省差不多,於是……

「滄州之虎」武信玄經過十年奮鬥終於統一了滄州地區,正在雄心勃勃準備上北京的時候,他遇到了一生的宿命敵人---「塘沽之龍」林謙信!兩個人展開了長達十五年的宿命之戰,幾次大戰不分勝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第三次大邱庄之戰了。沒辦法,不解決林謙信當時確實沒法上京了!

就在二人於宿命中糾纏不休的時候,一個號稱「第八天鬼王」的年輕人在唐山崛起了,他就是河北布武的田信長!以疾風怒濤之勢席捲了大半個河北,命運如此弄人,讓龍虎相鬥不休,若不是這樣,他們隨便一個人早就進了北京了!

此外的河北戰國群雄還有「大興之熊」、「天津九區一縣無勝此人者」、「唐山之虎」、僅用10年時間就統一石家莊地區的「石家莊能人」……


其實啊,日本戰國名將被吹這麼高,是因為人家八九十年代經濟發達,有錢,有吸引力,能編,有錢編··


日本人一驚一乍的民族性格罷了。

人家對名將啊、軍神啊什麼的要求真的不高的:

你再看看真三國無雙最近幾代里,連賈充這種貨色都能包裝成這樣:

而中國人的慣性思維呢,對名將要求很高的。所以嘛,這其實只是一種簡單的文化不同的矛盾罷了。


時勢造英雄!時勢造英雄!時勢造英雄!
長時間的戰亂,必然導致諸多名人名將的出現,尤其是一個獨立勢力能長時間的存在,必然會出現很多「名人名將」
三國袁紹,作為一個獨立勢力不到20年,數數他手下的有名字的武將,河北四庭柱什麼的摞在一起也有十幾個。人家武田家存在上百年,湊個「武田二十四將」不過分吧。像王匡韓馥孔融作為獨立勢力存在的時間太短,導致「河東名將方銳」、「上將潘鳳」、「大將武安國」就變成了大眾臉,囧。如果王朗能夠長時間維持獨立勢力,估計就被吹成神了:「單挑孫伯符,兵滅周公瑾,獨佔江東六郡八十一州,號稱江東之虎」,這個吹捧程度不過分吧~

其實中國也有這種大範圍的長時間的群雄割據狀態,但是一向不能被官方所打壓,(牽扯到政權的正統性問題。)自然很少人了解。比如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其實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比如冉閔,十戰十捷,每次都是以少勝多(幾千打幾萬十幾萬的那種),吊吧,然而被慕容恪給辦了。慕容家有慕容恪這種一輩子都沒打過敗仗的名將,然並卵,還是被苻堅給打爆了。爾朱榮六千鐵騎沖六鎮起義軍幾十萬人的大營,真正的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吊吧,然而對陳慶之七千白衣軍死活沒轍。爾朱榮被宮廷政變乾死後,手下的什麼宇文泰(西魏boss)高歡(東魏boos,《陸貞傳奇》里男主爸爸)獨孤信(超級大帥哥,他家三個姑娘是皇后,北周明帝、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的老母)賀拔岳(他死之前宇文泰是他小弟)高長恭(蘭陵王破陣曲聽說過沒?男主蘭陵王高長恭)韋孝寬(京兆韋代表人物,滅北齊)韓雄(北周大將,有個兒子韓擒虎滅了南陳,有個外孫叫李靖,就是唐初那個碉堡了的李靖)開始冒尖了,
英雄很多,只不過很少人想去了解罷了。


推薦閱讀:

武田信玄西進時,北條家派出多少援軍?
如何看待後世對於蒲生氏鄉和堀秀政評價差別較大?
織田信長這麼殘暴,為什麼在日本人氣這麼高?
駿河水軍和九鬼水軍孰強孰弱?
日本歷史上石田三成是否真有被豐臣秀吉提議擔任役職?鎮西探題一事?

TAG:日本 | 遊戲 | 日本歷史 | 日本戰國 | 日本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