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徠卡Apo-summicron 50mm asph?

徠卡最新發布的50mm光圈F2的鏡頭APO-Summicron 50 ASPH是當今世界中焦段鏡頭的典範。在保持了小巧體積(39mm濾鏡)、精簡設計的同時整體素質超過蔡司神鏡50 1.4(蔡司Otus體積是徠卡50AA的5倍,重量的2.5倍)。在當今頂級標頭都使用反望遠結構獲得更高素質的時候,徠卡依然使用了雙高斯結構並獲得更好的素質,希望獲得專業人士關於這個鏡頭的光學設計是否有絕佳過人之處?此鏡頭是否體現出了光學設計的突破?如果有這些突破是什麼?如果沒有徠卡又是如何通過小體積獲得高素質的?

與蔡司Otus的MTF對比,但左邊的Otus的MTF測試應有誤,Lensrental已經發布了更新,見下圖:

新Otus MTF測試

徠卡50mm AA鏡組結構


多謝邀請,獻醜了。

https://www.leica-camera.cn/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2016-07/Apo-Summicron-M%2B2_50%2BASPH_EN_Stand100512.pdf?fdl=1

上面這個是 Apo-summicron 50mm asph 官方文檔下載地址。

----------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它的光學結構。如下圖:

八枚五組,非對稱式的雙高斯結構,當然,你也可以看成是六片四組雙高斯加一組補償。
從整個結構上看,並沒有什麼特別異於常人的地方。鏡組中間的非球面鏡片,放得位置非常理想,那裡正是最多像差產生的地方,非球面的作用在這裡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後面兩組厚透鏡的運用對校正場曲有幫助。整體上看,整個結構過於細長,漸暈(口徑蝕)很重,這將嚴重限制邊緣照度,估計邊緣照度不會超過 30%。當然,為了追求極限解析度,犧牲一些邊緣照度也是可以的,而且邊緣暗角大,還有助於創造某種「玄學」氛圍,亦說不定是一種收穫。

其實,八枚五組設計 F2.0 的光圈,這也算是比較豪華的用料了。這麼複雜的結構,加上一片非球面,理論上指標應該會比較好看。當然徠卡沒有指出用了什麼特殊材料,我也沒有此專利文檔,所以如果徠卡使用了很常規的用料,只是用了一片非球面,設計到現在的指標,應該說,這還是比較經典漂亮的設計。但考慮到這枚鏡頭的天價,這麼寬裕的成本空間,相信徠卡還是使用了相對比較昂貴的硝材。

再考察一下 Apo-summicron 50mm asph 其它方面的數據:總重量 300g,使用銅卡口和一半銅多頭螺紋組件,那麼徠卡光學部分的重量約為 70~100 克上下,徠卡的邊緣照度約為 23%,這個不太理想;畸變約 0.4%,這個比較出色;從MTF上判斷中心像點 RMS 值約為 6um,解析度算是非常非常高的了。

至於它為什麼這麼小,可以說,50mm F2.0 這個規格,M 卡口的後接距和它所使用的雙高斯結構共同決定了它比較小。如果設計到單反上,38.5mm 的後接距將決定很難使用雙高斯結構達到比較高品質的設計,所以一般都會考慮使用反望遠來做。


我簡單用 Codev 模擬了一下,在8片5組,一片非球面,25mm 後接距,常見玻璃圖範圍的條件下,隨便選用一個雙高斯初始結構,經過約半小時的調整優化,可以得到一個指標相對比較接近 Apo-summicron 50 asph 的初步結果,中心像點 RMS 彌散圓約 8um,畸變小於 0.8%,邊緣照度 31.4%,復消色差,光學重量約 90 克上下,可做 43mm 濾鏡口,指標趨近於徠卡的結果。如果按一~三個月設計周期去考慮,考慮使用較昂貴的異常分散硝材,在反覆調整優化之下,相信做到與徠卡類似的指標應該是有可能的。

總的來說,如果說徠卡使用了昂貴的 ED 玻璃,高折射玻璃,或是異常分散玻璃的話,這個結構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感覺不算是「中焦光學鏡頭的典範」。如果他能用六片五組做成這樣,那才是值得跪拜的神作。


送給我都不會用的鏡頭。同焦距的定焦2.0鏡頭畫質超過1.4沒有任何意義。佳能85 1.2的畫質MTF多渣總所周知。價格方面可以參考佳能50mm 1.0 1.2 1.4 1.8四支鏡頭的價格差異。比輕巧,尼康和佳能50 1.8帶馬達都不超過200克,而且還大半檔光圈。而且1.4光圈的同規格鏡頭也不比徠卡這貨重。徠卡這貨失光嚴重到沒法看,你是50mm鏡頭吖,不是15mm鏡頭,不是distagon結構,這樣的失光你好意思么。另外1:11.3放大倍率是什麼貴。拍個小東西都不行。要知道50mm做到2.0光圈通常是為了照顧放大倍率,比如蔡司和佳能都有50mm微距。光學是一個平衡的系統,厚此則薄彼。OTUS大光圈畫質做到極致不得不重,尼康佳能的都輕巧便宜。但是徠卡這貨是什麼鬼,除了評測的MTF好有什麼優勢。話說2.0光圈就算變換理論畫質再好,失光下用raw格式找回來的畫質也是噪點大大的。


幾天前剛拿到鏡頭, 輕,精密緊密,焦外正常徠卡味,極銳!在M10上的白開水般表現反而是令我比較驚艷的


推薦閱讀:

你看過哪些無與倫比的電影鏡頭?
人類眼球成像會有畸變沒,很多答案是大腦自行修正了畸變,假設眼球是一個鏡頭,不靠大腦修正的圖像有畸變嗎?
為什麼鏡頭下人會比真實膨脹? 照片或者攝像出來的人像會比真人胖十斤的感覺… ?
leica 90/1怎麼樣?沒錯,光圈就是f1?
殘幅與全幅鏡頭的區別?

TAG:鏡頭 | 光學設計 | 徠卡相機Lei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