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比較文學的意義何在?


一直覺得,比較文學這個學科,被比較兩個字的翻譯給害了。
很多人一看望去,望文生義的先入為主的想著做比較。更多的把比較文學當成了文學比較來做。看著比較文學中,大量的什麼比較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在個什麼戲劇點上的異同,比較老子和海德格爾在存在論上的論點之類的似是而非的論文。總有關公戰秦瓊的感覺。
比較文學是用來跨學科的做文化交流用的。比較文學的目的,是找到兩種文化在交流過程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脈絡。所以,比較文學從上世紀興起,對應的是上世紀早期的各種新出現的,與歐洲舊有文學創造大有異趣的文學樣本。法國人最先開始試圖解釋這樣的一種現象,類似於,為毛我一個自由主義傳統久遠的老歐洲,會出現一個充滿了異國風情的流行文學的潮流。
針對的就是新大陸的文學崛起和殖民地文學的發展。
比較文學的研究,從一開始,就非常合中國人的口味。只是很多人不承認罷了。
比較文學承認不同,承認兩種文化的 相互促進。這讓新文化運動開始後的一些學人找到了文化的支撐點。文學信心,中西文學交流的文學信心,在比較文學的平行比較研究中,我個人認為,很明顯。
原本這是美國人的理論,用來為舊大陸的文學被新大陸的文學超過,美國成為流行的中心這一個現象做註腳的理論,現在被我們發揚光大。
因為我們將平行比較做成了一個很坑爹的設定:別人的理論,我們老祖宗那裡都已經體現了。你說的東西,我只是還沒有從古籍翻出來打你臉的證據而已。

研究比較文學,我個人一直認定,就是找世界各種文化,文學在交流,發展,融合,分化,自成體系,再次交流這樣的一個動態過程中的八卦。
純屬個人看法,胡說八道而已。


這個問題的回答並不多,所以從頭至尾看了下來。看到有人批評信陵公子,我認為信陵公子的栗子是好的,但是最後一把火卻把栗子燒糊了。
題主的問題也許是:進行比較文學研究的意義何在?因為「比較文學」不是文學,而是文學研究。
「意義」是一個很空洞的詞,題主問「這有什麼意義」,實際上是要問「這有什麼作用或價值」。
我一直持這樣的觀點:文學是沒有什麼作用的,或者說,文學是沒有什麼用處的。這是文學之所以從「宗教」分離出來的本因,即:宗教有目的,而文學只有感情沒有目的。但是文學研究是有目的,有用處的。
由此,再來把握比較文學研究的意義,我想會更容易些。
我認為,國內之所以將比較文學專業命名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是有道理的。比較文學研究在西方早已有之,但這一學科的誕生和發展則是在歌德提出「世界文學」這一概念的影響下誕生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這一學科名稱實際上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比較文學研究的意義以及比較文學的學科發展方向,即通過對「世界文學」的研究,促進各個民族之間、各種語言之間、各類文化體系之間、各個學科之間的交流,避免不同將文學從「民族文學」的束縛下解脫出來,走向「世界文學」。各民族文學之間理解差異,相互借鑒,共同進步。當然,這是從大極了的方面來看的。
從細微的方面來看,當然只能擷取一角來分析。如果你對「中國神話傳說」很熟悉,又對「兩希神話傳說」很熟悉,還對「古巴比倫文學」很熟悉。那麼,你會發現,原始人類在遠古時期幾乎同時遭遇了一場大洪水。
《淮南子·覽冥篇》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舊約》記:「當洪水泛濫在地上的時候,挪亞整六百歲。挪亞就同他的妻和兒子、兒婦,都進入方舟,躲避洪水。潔凈的畜類和不潔凈的畜類,飛鳥並地上一切的昆蟲,都是一對一對地,有公有母,到挪亞那裡進入方舟,正如神所吩咐挪亞的。過了七天,洪水泛濫在地上……水勢浩大,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
而喬治·史密斯發現的古巴比倫楔形文字史詩《吉爾伽美什》的第11塊泥板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烏爾城國王吉爾伽美什去見祖先烏特納皮什提姆,詢問他是如何獲得永生。烏特納皮什提姆告訴吉爾伽美什,從前,他住在舒魯帕克的一個蘆葦棚里。有天他聽到神對蘆葦棚喊叫,說是洪水將臨,叫他毀掉房子,建造「寬度必須和深度一致」的船,「將一切活物的物種運進船中」,後來果然六天六夜狂風暴雨,洪水滅世,烏特納皮什提姆的船停在尼尼爾山頂。在第七天,他分別放出鴿子、燕子和烏鴉探查水情。得知水退後,他下船來向諸神獻祭。主神恩利爾來到船上,為烏特納皮什提姆和他的妻子賜福,使他們得到了永生,並讓他們在諸河入海口永久居住。
除了「洪水神話」這一母題,還有無數的母題,它們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從我個人角度來說,這種研究帶給我比較開闊的視野,以及沉醉其中的滿足感與不斷拓寬研究範圍的動力。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這一學科,用影響研究、平行研究、歷史類型學研究、闡發研究、跨學科研究等研究類型模式,建構起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世界文學交流場所。
而這種積極的意義是無法窮盡的,以我有限的視野,也只能窺見以上一斑。希望這個粗淺的回答有些許益處。


漲工資的回答顯然是胡說八道。
比較文學最重要的特點不在於比較而是在於發現並研究文學展示出的變化。
略舉幾個例子:
某一文學形象的淵源以及流傳過程中的變化(典型例子是孫悟空形象研究)
某一母題在文學作品中的呈現方式,或某一地區文學作品的共同主題。
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中意義的變更,喪失等等。
這些才是比較文學研究的問題。

單純拿一個作品跟另一作品比較一番尋找不同,那叫xjb比。


謝邀。

「這紅燒肉做得真酥爛,跟別地所做不同。」
「是吧。我外婆的手藝,少用水,多用黃酒,慢慢煨。」
「這麼一說,你外婆的手法還和蘇軾挺像的。他在《豬肉頌》里就寫過。這顏色這麼艷,是生抽嗎?」
「不是,是炒糖色。我們無錫老一點的人,都講究要炒糖色啦。」
「我們老家那裡,倒是喜歡直接放生抽和許多的生薑。」
「說起來,我在葡萄牙吃過一次酒燉野豬肉,也很好吃。」
「那我就沒吃過了。」
「下次試試。紅酒燉,先抹鹽用橄欖油煎過,再下許多的紅酒,用月桂葉、紫蘇,慢慢來。」
「說起來呀,我爸爸做蒜泥白肉就還挺好的。」
「有什麼講究沒?」
「沒有,就是我們那兒自己的做法,豬肉要臀尖,切巴掌大,倒不能太薄,不然太咸;帶肥的,要冷水過一下,才韌;倒是蒜泥其實挺講究。」
「嗯,屬於豪放派的吧。」
「我倒是喜歡吃豪放派的。說起來,你吃過德國咸豬手沒有?配腌的圓白菜可好吃了……」
」德國豬手跟常州的豬蹄煨黃豆像嗎?……」
西班牙火腿跟雲南火腿有啥不一樣的嗎 ?……「
「英國人怎麼做煙肉,跟湖南的臘肉像嗎?……「
」美國人宰豬的方式跟英國人還不一樣呢!……」

以上這段談話,比較各地各方式各時代的豬肉做法,看上去有意義嗎?不至於沒有吧?

OK。
把以上這段話里:

吃全部改成讀。
肉全部改成文學作品。


下面只是舉例,沒必要照搬:
葡萄牙的酒燉豬肉改成佩索阿和薩拉馬戈的作品。
德國豬手改成君特-格拉斯和托馬斯-曼。
西班牙火腿改成阿索林和賽爾努達。
英國人煙肉改成麥克尤恩。
美國人宰豬的方式改成福克納的結構。
紅燒肉改成桐城派散文。
蒜泥白肉改成竟陵詩。

再看一遍,這就是理由。

世上有人能從吃豬肉中獲取快樂,所以比較各個地區時代的豬肉做法和名廚是有意義的。
同理。
世上有人能從閱讀文學中獲取快樂,所以比較各個地區時代的文學風格和大師是有意義的。

大致如此。


之前在香港浸會大學英文系就讀比較文學。我說說課教的好的兩個老師,一個是劍橋的PHD,她的課程是postmodernism,課堂上講輝煌的中國草原文化蒙古帝國的文化演變從18century一直到現代狼圖騰商業文化的草原形象所體現的民族精神(老師現在在研究胡風),馬可波羅時期的中國,一個老師講modernism,負責介紹歐美的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文學,包括繪畫、涉及各種流派,古典主義,印象主義,意識流。我感覺這兩門課是輔助性主課。重點一門課叫literary and comparative studies,老師碩博香港中文。第一學期選擇了中西各有代表的三篇文章,小王子和向左走向右走中自我實現的分析;還有兩個忘了,反正中間有相同元素;下學期她開始帶我們比較文學作品和漫畫,攝影,各種攝影技巧High Angle,Low Angle,蒙太奇,漫畫則是以幾米等為例,什麼留白,偵探小說中的各種手法,本人不才,課程全英,很多點沒有get,最後三門課的論文modernism寫的是劉以鬯對倒中的藝術手法分析和其反映的香港文化,我做了香港台灣中國三個文化的比較;postmodernism寫的是從馬可波羅時代開始中國在西方嚴重的Utopian image 直到現在Antiutopian image 的轉變;literary 那門課寫的是小王子和向左走中的自我實現的起源和比較。我覺得比較文學是一門需要尋求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文學,不限制流派,不限制載體,不限制時代,也不限制地域,但是是一個很難和實際結合找到適合工作的專業。回想那一年雖然很痛苦但也收穫頗豐,也許那些老師是我這輩子都達不到的境界,全身心奉獻學術,這是我在內地見不到也無法感受到的學術氛圍。


原本應是文化交流的需要。但如今的比較文學一般都是機械的"拉郎配"更現實一點,就是為了寫論文。


比較文學更深層次的含義是表達了文學對整個人類發展史的解讀與貢獻


只是了解過皮毛,但是完全贊同 @屈嘯宇的評論。

任何比較文學課程第一課就會告訴你,比較文學不是文學比較。

大牛的答案通俗易懂但是可能不夠嚴謹。
首先,比較的理解。
比較(方法的代名詞)包括:考證、演繹、統計、對比 等。
以下是筆記上抄下的學習比較文學的意義。
1、比較文學有助於深入認識和理解本國文學和外國文學。
例:中國的《紅樓夢》和法國的《追憶似水年華》
2、比較文學有助於思維方式的拓展和治學方法的改進。
例1:王元化《文心雕龍創作論》提出的:古今結合、中外結合、文史結合。
例2:錢鍾書 《管錐編》
3、比較文學有助於中國文學和文化的重建和發展。
關鍵詞:有容乃大


我覺得,是為了跨越民族、語言、文化等的遮蔽,發現人類共通的社會歷程和苦難癥結所在,簡單來說一句話: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世界治理,我導說的^^


雖然上學時讀了比較文學專業,卻沒有認真的鑽研過這份學科,只是略知皮毛。印象最深的是說到比較文學的時候經常會聯繫到一個詞「世界文學」,這是歌德叔叔提出來的,是他希望在文學上可以形成的一種格局。不同國家的文學,因為歷史、文化的原因,總會發現一些共通之處,這種影響是相互的,正如坐公交車一樣,看見路對面有過去的車,不久以後一定會有一輛車開過來。研究比較文學,更多的是培養一種兼容並蓄的心態,從多元的維度去看待問題。


是溝通和交融。


推薦閱讀:

你最喜歡九把刀「都市恐怖病」系列的哪一部,為什麼?
你對周汝昌先生有何評價?對紅學今後的研究有何看法?
怎樣評價白落梅寫三毛的《你是錦瑟,我為流年》?
如何評價《春宴》?
魯智深多次反對宋江,為何宋江不敢收拾他?

TAG:文學 | 文學評論 | 比較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