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從醫生視角看糖尿病管理app,會有怎樣的認識嗎?
編者按:從以患者為中心的角度出發來做糖尿病管理app能讓更多人勝出,同時對患者要引入遊戲化管理和社交機制,這樣在慢病長期管理的過程中更能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做一個有趣有用的軟體。
未來糖尿病app的方向是用數據分析和結構化的知識庫來代替一部分醫生的問答,提高共點的天花板,這是有效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務的方式。這樣的軟體才能夠勝出,而過度強調醫生作用的糖尿病app軟體可能會陷入某一個極端不能自拔。
以醫生為核心並主導的「自戀模式」是傳統的成功模式,如果移動醫療勝出將會可能是一場革命,以患者為中心的模式將與傳統模式平分天下。這是由移動互聯整個的商業模式是以去中心化,去半徑,強互動和有效聚集散碎資源進行展開並生態演進而決定的,當然O2O也是一種路徑,但這並不會成為唯一的路徑。
本文作者張征是內分泌博士,也是Dr.2的同學兼好友,對移動醫療和糖尿病app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十分難得。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在移動醫療的諸多細分領域中,「慢病管理」的表現格外令人矚目。以糖尿病為例,自2014年至今,已有五十多款糖尿病管理app產品上線。市場之火熱、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
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從疾病特點看,糖尿病目前尚無法根治,一朝診斷、終生治療,為了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有必要對患者進行長期、深度的支持和干預,「慢病管理」成為剛需。
從患病人數看,中國糖尿病患者已逾一億,處於疾病前期狀態的人數更多,再加上照護患者的輻射人群,這樣一個擁有數億穩定用戶的巨大市場,對於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吸引力自不待言。
糖尿病管理app對控制疾病有幫助嗎?
作為專科醫生,我們一直強調:只要患者做好自我學習、管住嘴、邁開腿、規範用藥、定期檢查,糖尿病並不可怕、也不難治療。
但實際情況卻很不容樂觀,一項對全國大中城市二級以上醫院的統計表明:即使在這些綜合實力較強的醫療機構里,糖尿病患者的控制達標率也僅為26%。
面對如此慘淡的數字,醫生多少有些慚愧,同時也感到委屈:該用的葯都用了、該說的話也說了,但制約療效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大多數患者缺乏對疾病知識的基本了解,很難充分貫徹醫務人員的飲食、運動建議和治療方案,與醫生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
而這些,正是糖尿病管理app的切入點。
2011年,在糖尿病臨床研究領域頗具影響力的期刊《Diabetes Care》刊登了一篇特殊的論文,它的研究對象既非藥物、也非器械,而是一款手機軟體:「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統」。
研究要求患者使用該軟體實時記錄和上傳飲食攝入、血糖波動和藥物治療等信息,後台的醫護人員在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後,會給予患者個性化的反饋和建議。
試驗結果表明,堅持使用軟體對生活方式和治療進行有效、及時干預的患者,其糖化血紅蛋白(反映血糖控制情況的金指標)比單純用藥治療的對照組降低1.2%,差異堪比又新添加了一種降糖葯。
如今,這款軟體已通過FDA認可,成為美國第一個被納入醫療保險報銷的移動應用,醫生可以為糖尿病患者處方app,就像處方其它藥物一樣。
糖尿病管理app用後感
雖說國外經驗不能生搬硬套地用在國內,但Welldoc的成功畢竟給了人們很大鼓勵,既然這是曾被證實有效的工具,為什麼不試試呢?
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我體驗、使用了數款糖尿病app,嘗試用它們協助自己進行患者管理。以下,就從一個普通醫生的視角,談談這一年多來的用後感。
1. 中心任務:併發症防治
目前糖尿病管理app的數量雖多,但除了個別產品略具亮點,絕大多數設計雷同、功能單一,沒有跳出血糖閉環管理的窠臼。
片面關注血糖的app,只能叫做「智能血糖儀」,而不能算是「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治療的終極目標並不在於把血糖控制在什麼水平,而是要預防和延緩慢性併發症的發生髮展,降低病死病殘率,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個體壽命。
為實現這個目標,需從降糖、降壓、調脂、減重、抗凝、戒煙以及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管理。而作為輔助工具的app,必須圍繞這個中心進行功能設計。
在醫生看來,一個理想的糖尿病管理app,必須實現對當前病情和併發症風險的正確評估、對各種風險因素要有記錄和應對、對干預措施還要有再評估和個性化再建議。
2. 矛盾與均衡:數據採集
要想做到客觀、科學地評估糖尿病病情和併發症發生風險,這離不開對患者各種主、客觀數據的採集。
有的app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給患者定製了極為繁重的記錄任務。甚至包括每次吃了什麼、吃了多少、何種運動方式、運動持續時間、血糖檢測結果……
這固然有利於疾病管理(事實上Welldoc就是這樣做的),但實際可操作性極差。
認為患者更關心健康、從而會積極使用軟體,這是個常見誤區。殊不知,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痛風等等所謂慢病,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稱作「生活方式病」。
如果對少抽一根煙、多跑一圈步都反覆糾結,如果連規律用藥、定期複診都無法堅持,指望這個人群在一個app上長時間消耗精力和熱情,這實在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要想增加用戶對app的使用粘性,必須切實減少用戶的操作負擔。
有些個體化數據,如性別、年齡、身高、病史、用藥等,只能由患者本人完成錄入。app要做的,是讓界面更加友好、讓錄入過程儘可能輕鬆,比如使用模塊式表格、下拉式選項、拖曳式標尺等。
而更多實時數據,如血糖、血壓、體重、飲食攝入、運動消耗,乃至心電圖、尿蛋白、眼底影像,則有賴更多可穿戴或攜帶型硬體的支持。
3. 結合產生價值:軟體+硬體
糖尿病管理app不能僅僅作為軟體孤立存在,必須要有與之配套的各種硬體支持。
目前最為成熟的當屬定製便攜血糖儀。有的app已經實現,在檢測完血糖後,患者無需手動輸入數字、無需連線PC或手機、甚至無需任何額外動作,血糖值就已被app記錄、上傳,並進入統計分析。
除了血糖儀,app還有必要大開方便之門,與儘可能多的可穿戴或攜帶型硬體建立直連,包括且不限於血壓計、體重計、運動手環、電子餐具、智能藥盒、心電及脈氧監測、智能化眼底觀察……
要讓這些硬體主動導入用戶的各種實時數據,使醫療決策更加科學,並減少用戶使用時的麻煩。
一言以蔽之,凡有硬體可以測量糖尿病併發症防控相關數據的,都有與糖尿病管理app連接的必要。
4. 同一個app,不同的服務:個性定製
同一個糖尿病管理app,對每一個用戶的服務都應該是不同的,包括信息推送、定製提醒、醫生建議等等。
只有全面、充分地導入個體數據,經過預設的公式、演算法進行分析,並結合人工介入,個性化服務才成為可能。
以信息推送為例。目前,已經有app建立了龐大的糖尿病資料庫,醫生可以很方便地調取某一知識點,定向推送給正需要了解這些內
容的患者。
這是非常人性化的功能,不過,等到有足夠的數據支持後,類似的工作,完全可以拋開醫生,由app自己來完成。
有主動學習需求的患者,可以通過app定製疾病知識教育,包括文字、音頻、視頻。app也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給不同用戶推送個性化內容,比如,BMI提示超重或肥胖的患者,會收到減重提醒和建議;孕期飲食菜譜和注意事項一定會推送給妊娠糖尿病患者。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做到個性化推送和提醒,糖尿病管理app也要避免過度打擾用戶。
推送內容的數量、頻率、時間,用戶應可自行決定。
而對於各種提醒,如用藥提醒、檢查提醒、複診提醒等,更應該由用戶主動發起,並方便取消。
這就好比,一個知趣安靜的美少年一定比精力旺盛的熊孩子更討人喜歡。
關於提醒,再補充一點:糾錯提醒遠比行為提醒重要。與其每天發送溫馨的「時間到了,別忘了用藥哦」,還不如與「電子藥盒」直連,及時發現並推送漏服某次藥物的提醒。
5. 冷一冷:醫生的作用
關於醫生和移動醫療的關係,最近那幾篇初議、再議「得醫生得天下」的雄文,已經高屋建瓴講解得十分透徹。
而對於糖尿病管理app,我的看法是:醫生的位置會保留,但作用將淡化。
就目前app醫生端的任務需求來看,多數並無必要一定由醫生完成。
疾病知識諮詢,糖尿病教育護士完全勝任;飲食諮詢,臨床營養師比醫生更專業;介紹藥物注意事項和相互作用,這正是臨床藥師的拿手本領;更多資料整理、日程安排、主動隨訪等工作,可以有助手嗎?
實際上,在國外成熟醫療機構,糖尿病管理團隊也是由內分泌醫生、糖尿病教育護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康復治療師、足療師、藥劑師等多種人員組成。
從成本角度來看,完成同樣的工作,由助手、護士或是醫生來做,前者性價比顯然更高。
因此,移動醫療慢病管理團隊不能僅僅滿足於招募醫生,還要將營養、葯、護等更多專業人群納入挖掘範圍。
6. 誰來買單:盈利模式
商業盈利模式並不是醫生要考慮的問題,這裡僅談些個人體會。
目前,糖尿病患者能夠通過app獲得專業、貼心的服務,卻不必支付太多費用。原因是眾多風投資本為了培育並佔領這個新興市場而為此買單。這當然不會長久。
讓作為受益人的患者直接購買慢病管理服務,這是很多移動醫療企業的想法,但在當下還不現實。
患者也許樂意為某次具體醫療諮詢付費,卻不太會長期、持續付費,只為「預防併發症發生」這個聽上去「虛無縹緲」的目標。少有人能真正意識到,一旦併發症出現,醫療支出將呈數量級的增長。
這時,引入保險也許會是一個解決思路。
在保險產品的購買成本中,應包含慢病管理app的使用費用,同時患者當然也獲得相應服務。而患者使用app的頻度、以及醫生對患者治療依從性的評價,應成為保費浮動和賠付額度的參考因素。
與之相對應的,醫生的勞動報酬不僅與工作量成正比,也要和他們所管理患者的併發症進展、醫療支出等指標掛鉤。讓醫生有足夠的動力主動發起醫患交流,降低患者不必要的藥物和檢查費用,並有效延緩併發症發展。
糖尿病管理app的前景
通過糖尿病管理app搭建的平台,醫生可以方便、高效地了解有關患者病情的實時信息,及時給予線上建議或進行線下預約。
而藉助app的強大功能,患者可以更加便捷、有針對性地了解疾病知識,優化生活方式,及時調整治療。最終實現預防併發症發生、降低醫療成本、提高生活質量的終極目標。
凡「有用」之物,必產生「價值」。這是一個樸素的道理,也是我對糖尿病管理app的信心之源。
至於在這場「百糖大戰」中,究竟鹿死誰手、問鼎誰家,取決於更為複雜的頂層設計和商業運作。
醫生視角的局限,註定本文無法高談「戰略」、闊論「遠景」,文中所談,只試圖對慢病管理app的一些共性問題裨補闕漏,僅供參考。
人類是社會動物,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心理上的壓力遠比生理上的大,app產品的應運而生就是為了解決這一部分矛盾,患者及患者家人可以實時通過app軟體了解理化水平和身體狀況,醫生可以參照app軟體的記錄數據給出更科學更合理的治療方案,並且app軟體可以將病友聯繫起來,相互鼓勵,相互支持,這對建立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
我昨天看到張征博士寫的這篇文章了,很有見地,為眾多做糖尿病管理app的行業人員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其中關於商業模式,引入保險或與保險公司合作,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思路。如今保險公司也正在積極在這方面開拓。
寫得真好
線上APP管理+社交,線下以社區為單位做「同伴互助」。
推薦閱讀:
※青少年得了糖尿病還有活的意義嗎?
※酒桌上擋酒說得了糖尿病,效果怎麼樣?
※為什麼籃球運動員巴特爾在球員時期就得了糖尿病,是飲食無節制還是另有隱情?運動員得糖尿病是不是很稀有?
※請問糖尿病人不能吃什麼?吃什麼對身體好?
※外婆80多歲,血糖一直保持很高水平,吃藥不規律,想起來就吃。建議她打胰島素,嚴詞拒絕,神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