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禪茶在中國基本沒有傳承?

關於禪茶,他說日本傳承的是精神,韓國傳承的是禮儀,中國基本沒有傳承,只剩下娛樂化的視覺表演。怎麼反駁他?


日本傳承的是精神,韓國傳承的是禮儀,中國傳承的是茶呀。
參禪填不飽肚子,潤不了喉嚨,喝茶才是正經事——再參禪茶就涼了。


對他來說,肉體是一座真正的牢籠。

從小他就發現,一切勞作都是苦役,因為他的思維與視覺速度是常人的一百倍,肉體速度卻與他人無異。一雙蒼蠅的眼睛,配了一具樹懶的身體。

如同身處流沙沼澤,越動越痛苦。手臂使指如同開塔吊,推動扳手,生物電流動,千分之一秒;看著吊臂慢悠悠地飄過來,一千秒。他甚至不能失眠,一個未眠夜,就是三十三天。

他最明白眾生皆苦。愛別離,怨憎會,同樣放大一百倍。他比吳宇森更深刻地體會到慢鏡頭的命定感。觀者無力,彷彿旁觀月地相撞的金星。

怎麼辦?有一天,他終於開悟。

只有靜止才能擺脫慢鏡頭,只有無動作的純思維才能解放自己。如無必要,勿增言語,勿增動作,勿增一切。禪師簡直是他唯一可能的職業。他的肉體幫助他「定」,他的思維幫助他「慧」,世人眨眼間,天女散花頑石點頭。

他無法接受運行在語言之上的思維模式,於是開始訓練每個腦皮層細胞成為一個獨立的智慧體,相互用腦電波串聯,搭建出一台生物計算機。在強大的計算能力、強大的生命周期與強大的耐心下,他使用了窮舉法來解經。

若要普渡眾生,運算結果還需要翻譯成語言這種初級符號。語言是世界在腦海中的低維投影。若世界是落在一整根坐標軸上的無窮個點,語言就是坐標軸上稀疏的一萬個點。用有限的一萬個點去描述無窮個點,完美重合的幾率是無窮大減一萬,只能取約略值。原先的說法如同悟道說明書,想要從說明書中悟道,如同想要按照影子重現本體。

就像你永遠無法想像一種沒見過的顏色,表達力的邊界是所有語言的排列,想像力的邊界是所有思考的排列。既然「精確描述」這項行為本身已經不可能,他決定依靠頓悟之力,只提供主幹信息,別的請聽眾自己補完。十萬八千法門,眾生因緣不同。

正在此時,他聽到了一句詢問。

別人看見他沉思了五秒。在腦海的八分鐘里,他比較了六個隱喻、四個句式、三十多種措辭,然後,用一分半鐘慢慢地說道:

「吃茶去。」


為日本人辯駁一二。

先來一個故事。

茶師千利休的兒子少庵打掃庭園。少庵完成後,茶師不滿意,叫他重做一遍。這次少庵花了很大功夫,不但把台階、石燈籠洗刷了很多遍,而且把地掃得不留一枝一葉。正當他把成果告訴父親的時候,誰知父親仍不滿意,茶師來到庭園中,搖落了一地金色、紅色的樹葉。

所謂茶道的最高境界,本就不是臻至極致的技藝,而是完整的表達自己的內心。把自己內心想要說的話,用茶道的技藝表現出來,使人產生感悟,這才是茶道想要做到的真諦。

所以千利休時期崇尚的茶道其中一個觀點就是「一期一會」,知乎上有個問題說了一些茶道里的「一期一會」是什麼意思?一期一會所強調的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約會,下次即使再見面,也與這次是截然不同的了。所以哪裡會有什麼制度性的安排?講究的就是隨心所欲,想到了什麼,就去做什麼。

而千利休一生當中最高的成就,就是北野大茶湯,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盛大聚會,八百多名來自不同階層的人,匯聚到一起參與為期十天的非法聚會,具體的原文查不到了,百度百科給的版本是:

只要熱愛茶道,無論武士、商人、農民百姓,只需攜茶釜(茶具一種,煮水的壺)一隻、水瓶一個、飲料一種,即可參加。沒有茶,拿米粉糊代替也無妨。不必擔心沒有茶室,只需在松林中鋪兩三張榻榻米即可,沒有榻榻米,用一般草席也可以,可以自由選擇茶席的位置。除日本人外,愛好茶道的中國人也可出席。無論何人,只要光臨秀吉的茶席的,均可以喝到秀吉親自點的茶。

這次盛事體現的正是千利休的思想:有朝一日,天皇也能與庶民同坐在一起喝茶,共同感受茶道真諦,你難道看不出他所想表達的,正是約翰列儂的love and peace嗎????update:(那個,為了迎合 love and peace 的思想主題我專程去找了這個視頻來。其實銀他媽我只看過十幾集,但是碰巧就看到了這個~)

你看到的只是茶,他想說的其實卻是道。


我雖然全篇都在極力否定茶道與技藝之間的關係,但那是因為技藝對於茶道而言,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手段本身還是並非毫無需求的,知乎上有個問題是問那些普通人無法理解的藝術美在哪裡,與這件事其實也極為類似,茶湯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感悟到茶師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緒,但絕對不是隨便抓個路人給我泡壺茶,然後他宣稱他表達了內心的思想,就叫做茶道的。


--------------------------------------------------------

@劉大可 說的故事都很好,也很有名,可是於此間無益,因為他講的是佛教的內化,也就是,當一個人要自修成佛的時候,應當如何。我要修禪,自然是應當面對我的內心,使我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一點是絕不會錯的。

但是茶道講求的是外化,要找故事類比,最好的恰恰是達摩一葦渡江(雖然這個故事的可信度........)。達摩自然是修成了禪這是毫無疑問的,他面謁梁武帝,講佛而武帝不明,於是達摩悄然離去北上,並在江邊以一葦渡江。那麼,他為什麼要用一片葦葉渡江呢?要知道,他可是坐了三年的船來的東土大唐。卻在走的時候以一片葦葉如此招搖的方式北上,因為「我」講道理你聽不明白,那麼,我就只好用一種外化的方式,告訴你相信我是對的。佛教從來不排斥以各種手段讓人相信和體悟禪,茶禪是一例,當頭棒喝便不是一例?這與「平常心是」並無矛盾,亦無關礙。


-------------------------------------------------------------


歸根結底的說,茶道的茶,以兩句話評價足矣:

你以為它極為重要,其實它一點都不重要;
你以為它一點都不重要,其實它極為重要。

--------------------------------------------------------------


我沒有回答這道問題是吧,因為我對於茶禪其實一點都不了解的說.........日本的茶道源自於茶禪,我覺得關係已經不大了其實........人家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日本現在還有沒有真正的茶道的宣傳者我不清楚,反正那些都是書上讀來的,再說了誰又敢說現在的拋頭露面的大和尚們繼承了達摩祖師的禪意.......

要切題意的話,對日本茶道可以換個評價方式,你不用從禪和道的角度去理解它。

千利休的其中一個稱號是「天下三宗匠」。最近知乎正在很熱烈的討論什麼是「工匠之心」嘛,這就是。

一個匠人的行業,討論「道」是不是屬於扯遠了?(此句不代表本人觀點.......)


------------------------------------------------------------------


中國的確很可能沒有茶禪了,因為沒有形成傳統,可是僅就體悟和道而言,未必不能去其他地方尋找呀。


禪茶只不過是悟道的法門

悟了也就丟了

萬千法門,處處皆可悟道

又何必守著一個不放?


苦苦執著於從茶中悟禪,這是執念

真正的達摩傳承從未執著於一物過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就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禪茶這個概念很表面化----------修行的路徑很多,楞嚴經里洗浴、扎刺都有人開悟,都能體會到無我,但是特別拿出茶和禪對應,過度強調茶是禪的助緣,那麼哪個祖師舉辦過飲茶大會來幫助禪修?
  祖師讓人吃茶去,只是說時機未到的隱語。
  仔細體會味道,什麼時候體會到味道這種感覺是虛假的,近似是禪,喝茶時體味茶味的虛假也行,無論它是苦、澀、甘甜,而不是把苦、澀、甘甜等等味道當做禪味。
  禪不與任何味道一味,說似一物即不中(當然也可以說:說似一味即不中),怎能說禪茶一味?金剛經說:不可以色、音聲見如來,難道能以味道來見如來?


自達摩祖師西來,此為何義,多少人不懂!更何況將禪容入茶的入世法。祖師大德應祈積極示現,又有幾人能識得?真正的禪宗正嗣傳承,從來沒有出過大陸本土?莫說日本沒有,韓國沒有,東南亞諸多佛教國家都沒有。大陸的和尚,就是老實本分,真修真證者,總有人在,而且,有了修證,又不張揚。只有那些有了名聲,然而又不能通達實相者,又擔心自己不懂讓人笑話,而去出書立說。暫且不去評價其書中的內容是否有漏,就是名利一關,已落下乘!


謝邀請,但願您沒找錯人
我的老師過去提醒我——做事要專註。
也就是吃飯就集中精力品嘗飯菜的味道,別吃飯想著旅行,想著工作的事,這樣內心會安定,會享受到飯菜的滋味,會快樂。假如把這樣的內心安寧當做是禪的話,那麼我們喝茶會更好的品嘗茶味,於是禪茶一味了,禪飯一味了,很多事都可以是禪。
可是,我們大概不死心的,我們對於禪有更多的期待,尤其對於佛教徒來說,禪於他們會聯想到禪定,聯想到信仰修證,聯想到惠能達摩,聯想到開悟神秘莫測。
然而我的看法,喝茶和禪定無關,和修證無關,和信仰無關。禪茶也許借用佛教給某種茶道安立一個禪意的名字,但內核和禪宗啊,和佛教無關。
有人反駁說,不啊,我喝茶喝出了禪意,喝出了大徹大悟,喝出了佛陀意趣。那他就是禪宗神仙姐姐羅。
所以我反感把某種茶道借用了禪的名義,但這是人家的事。只是對於佛教徒來說,我想別指望從茶中找到佛陀的智慧。
我們自己的母文化遭受了洗劫,從新文化運動至今,一直是破壞期,規矩壞了。儒家讀書都要有姿勢規矩,下棋有下棋的規矩,喝茶也有喝茶的規矩,但是現在保留下的少了。假如人家幫我們保留了,那一定算是好事。這裡不是展示民族情結的地兒,我們只需要虛心學習,還原,延續。


我覺得禪再高一步就不求於外道了。所以禪茶一味就被淘汰除了歷史舞台,某些國家玩的才是娛樂化的視覺表演。所謂強求一絲不掛而已。


這種說法不能說他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應該說他是無知到「只見森林,不見樹木」。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中國的茶園面積之大、產量之多、品種之全是世界任何國家都無法企及的。一個可以把茶種向大江南北的國家,怎麼可能說沒有禪茶的傳承呢?禪茶在茶的汪洋大海中只不過是一束浪花。

什麼是禪茶?禪茶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禪茶是因為種植、加工工藝(商品名)得名還是品嘗的方法(茶道)得名?禪茶是因人得名還是因茶本身得名?目前都沒有統一的說法。寺院種植、製作的茶很多打上「禪茶」。我理解禪茶是突出茶。她是一種茶,有別於其它茶,但又象其它茶故名禪茶。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禪茶史與佛教傳入中國、和尚種茶、喝茶的歷史是一脈相承的。只要中國的土地上有佛法、有茶園,禪茶在中國就有傳承。不僅是精神的傳承、禮儀的傳承,更重要的是物質文化的傳承。

六大茶類中,如果普洱茶是黑茶、紅茶還有爭議的話。禪茶橫跨六大茶類,六大茶類中只要與禪靠得著邊的茶都可謂禪茶,誰也不反駁你。

總之,禪是一種平常心;禪什麼都是,什麼都不是;禪是不可說不可思議的東西。禪茶亦復如是。禪茶一直以自己獨立的風格,在茶葉的汪洋大海中按自己獨立的風格傳承發展,而沒有標榜自己是禪茶。就如中國那麼多高僧大德都在依祖師的傳承或佛制參禪修行,而沒有人說自己是禪師一個道理。

說到這裡,我舉一個小例子,一片森林裡有珍稀樹種,日本人挖去一些種在公園裡,說日本把中國的這個珍稀樹種全部移過來了,中國已經絕了。韓國人也砍了幾株做成傢具擺在博物館,說中國找不到這個樹做的傢具。而中國的公園裡、市面上還真找不到這個樹種或傢具時,是否可以認定中國真的沒有了?!

禪茶在中國的傳承一直沒斷過,也許眼下社會浮躁,浮在表面上標榜禪茶的可能是娛樂化了,如一些在包裝上貼著「禪茶」的,一些舞台上的禪茶表演等等。真正的禪茶可能像一下水一樣透滲向前不為人知。


狹義的禪茶是指寺院僧人種植、採制、飲用的茶。題主所指的禪茶在我理解應該更傾向於一種精神、一種意境、一種文化傳統

泡茶、喝茶,可以說與修行佛陀的教誨「八正道」一致。因為泡茶時,要以「」的念想,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 此外,靜心喝茶的態度,也類似於坐禪修行法。(關於八正道的所謂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命、正念、正定,在此不做展開贅述。)

既然提到「傳承」,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我來說說我個人的經歷與見解。
小時候喝茶,稚嫩的味蕾遇到的永遠是老練濃厚的茶味,苦澀,難入口,經常被爸媽強迫著喝,而我總是喝一杯就躲得遠遠的,不明白為什麼大人們每天都要喝這種奇怪的飲料。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我讀大學,異鄉異客,幾個同鄉人圍坐在一起,有模有樣地學著大人們沏茶,舉杯低頭聞茶香,述一番家常。喝到那一杯依然苦澀的茶,心中卻有了不同的感覺。

出到社會,甚至現在以茶謀生,喝到了很多沒有苦澀感的茶。從識品種香、判別口感、鑒賞韻味到體會意境,喝茶的能力逐步提高,但我常常在懷念,小時候那個陽光的午後,爸媽催著一句「把這杯茶喝了就趕緊去上學」的時光。

有時候跟朋友聊天,常常會調侃那些把茶葉壓得嚴嚴實實裝滿蓋碗的老家人,衝出三杯似中藥一樣深褐色的茶湯,卻甘之若飴。

直到某天跟一個前輩喝茶聊到這個,他笑哈哈地說,那是苦盡甘來。那一刻我猛然醒悟,這不就是禪意與哲學么?

對於泛濫在朋友圈的各種「潮汕人是多能吃苦最後多麼牛X」的說辭與例子我就不再去重複敘述了,能吃苦是因為那個年代物質資源的匱乏,不拼一把就只有死路一條。但如今確實也見過很多很聰明、出身很富裕、卻很拼的同齡朋友,我想正是祖輩父輩精神的感染,才使得這種流淌在血液里,浸潤於市井中,融化在喝茶行為的理念,一直沒有斷層。這,便是傳承。

更不提從小爸媽教誨中諸如客來要換新茶,去別人家做客不可用杯底刮茶盤發出響聲(對主人不敬),無不滲透著待人接物的傳統禮儀。

禪茶本身就是個很大的詞語,而題目更大。套用最近很火的語句:
我有茶一道,足以慰風塵。
傾盡江海里,贈飲天下人。

回到正題,「走,吃茶去!」喝茶本身可能就是個好答案。


因為禪和茶沒有被中國人攪到一起去吧!
中國人喝茶並不是為了參禪,或者是什麼附庸風雅的行為,而是真真切切的當成一種飲料來對待的。
因此,中國傳承的是茶。
自宋之後,炒茶的工藝成熟之後,中國人就逐漸淘汰了抹茶,改喝泡茶了。


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趙州茶,包括後來的參話頭,明心見性的方法多了去了,又豈僅限於喝茶。
根器不夠,喝再多茶葉也沒用。善根足夠了,不喝茶也能明心見性。

所以題目里的說法,可能僅僅有商業意義。 若只求無上佛道,則不必理會。


可以了解下唐密茶道。金剛乘茶道,即密宗茶道,簡稱"金剛茶",為唐代佛教密宗圓融世出世法、圓融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之結晶,為中國茶文化之瑰寶,也為一切茶道之頂峰。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沉睡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的唐代地宮,終於重見天日。一九九四年,當代密教大德、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吳立民先生與中國社科界、佛學界,共同完成了對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的全面破譯。一九九八年,吳老著作《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之研究》出版問世。
中國唐密茶道的微博 新浪微博,位於北京馬連道——福建茶商雲集之地。可以去體驗,不過開始收費了……
中國也是有傳承的。
也說一下我體驗的經歷。
我是聽朋友講的經歷,感覺很神奇,之後有了機會,便去體驗了。
朋友是去馬連道那邊體驗的。之後跟我講,同樣的茶,隨著泡茶人心意的不同,味道也是不同的,有的人的是苦的,有的人的是甜的,等等。
後來,唐密茶道想在北大推廣,就在北大舉行了一次體驗的活動,我有幸報名參加了。現在應該是茶熏瑜伽社在組織吧。
我體驗的那次,喝的是綠茶。過程中,會有插花,會數息49下以靜心,會向左右互敬等等。也會由老師來講唐密茶道的歷史。最後會有結行,每個人會講自己的感受。
當時我是坐在老師的左手邊。結束後,我問老師,喝我的茶有什麼感覺。老師說喝出了花茶的味道。在體驗過程中,我的心是一直沒有平靜下來的,思緒萬千……
有一個朋友則有更深的感觸,當時情難自已,哭了出來。
後來反思,感覺自己太重於形式了。茶道會有很多的步驟,我會想著和老師的姿勢一致,但由於是初次體驗,也便無法靜心了。朋友後來跟我說,她覺得模仿不像,也便索性不去模仿了,反而達到了靜心的狀態,之前心中的鬱結也得到了開解。
朋友後來給我的簡訊中說,品茶就是品味人生啊。


說到茶啊。

趙州茶,吃茶去。大千世界,任何事都可以開悟學人,茶也不例外。對人來說,吃茶是神通,神通亦等同於吃茶。喝茶吃飯人人會,神通人人不會,物以稀為貴。故,只要你有不平之心,求神奇之心,法師一棒子打死,吃茶去。能懂吃茶,了知一切平等,一切不二,人生無憂。生死不二,苦樂不二,貴賤不二。私以為這是趙州茶的真諦,頂禮禪宗歷代祖師!

禪茶到了日本,另有一番變化。日本講定力,講一心不亂,一絲不苟。用在茶上,則是在一舉一動中,處處和到極致。每個動作都是完美的,每個味道都是完美的,每一刻心都不亂,生死,榮辱,一切置之度外,「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這也不錯。

至於中國是否有禪茶?有禪,就有禪茶,無禪,就沒有禪茶。有大禪師,就有禪茶。


潮汕地區有喝功夫茶的傳統,家家有茶,各種各樣的茶,還有茶盤傢伙,也就是沖泡功夫茶的工具包括茶壺茶盤茶洗茶盤等等(度娘很全面,百度之。。)。就我家而言每月喝的茶比米多,每天要衝上好多泡茶。可以說茶滲透在我們的生活里,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成為生活必需品啊。此其一——每天飯後沒有來上一泡茶都覺得不舒服,午後品上一泡茶,直覺神清氣爽,去脂解膩,通體舒暢。我們的茶文化是融入了生活的。
如果說一是生活,那二是人情,功夫茶文化里沖泡,品茶是有很複雜的文化的,而文化里包涵著人情!!即便到了日常生活中很多講究被省略,但不妨礙茶成為人情之前的鏈接。在潮汕,家裡來了客人是一定要衝茶的(除了個別的人真的不怎麼會喝茶。。),這是一種待客之道,是一種禮儀。而你在潮汕的大街小巷裡隨便逛逛,小商店的老闆要是剛好在泡茶,不管是不是陌生人都會招呼你「來吃茶」。對於遠渡重洋的人來說,茶是一杯鄉色酒,不僅僅是人情,還是鄉情,是一種情結了。很多故鄉的人走出去到外面的第一要務就是置辦茶盤傢伙啊。所以怎麼可以說沒有傳承呢,從小時候媽媽喂我喝第一口茶時,茶已經和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情感水乳交融在一起了。
三,我國的制茶品茶歷史源遠流長。可以看看央視做的記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共六輯,講述了我國茶葉的起源,發展,傳承,分類,製作工藝等等。可以看到茶是如何傳承下來,並不斷發展的。
或許答有些非所問,但總之,想說的是,茶於我們也是一種文化,甚至藝術,或許是有些娛樂化的表演,但那只是宣傳手段,對更多人來說,茶是歸於生活的,還是融入人情的,大眾的。一杯茶里傳承中華千年的情和禮。


中國不只是沒有禪茶,其實連「茶道」也沒有。

茶起源於中國,然後再傳到的日本、韓國,然而日本和韓國都發展出了茶道。而中國卻沒有。為什麼呢?因為中國人對茶的態度,以及對「道」的態度,與日本跟韓國人都不同,也因為中國的「茶」的起源,與日韓根本不同。

在中國,茶的歷史始於民間,始於生活。根據最早的記錄(或者叫傳說),茶最早,是被神農氏發現的。而神農氏當時把茶當做是一種解百毒的藥物。所以,一開始,茶,本來就跟「道」啦、宗教啦、文化啦,沒什麼關係。而是一種生活日用品。就像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頭痛葯、雲南白藥一樣。來到漢朝,人們開始煮茶、喝茶。但是一直到唐朝陸羽寫出《茶經》為止,從來沒有人有系統地、有意識地去發展所謂的「茶文化」。而就算是《茶經》,也只是記載了茶的知識,而完全沒有所謂的「茶道」一說。唐朝因為陸羽,茶文化大盛,連帶禪師們都把茶當做「傳心」的方便法門。但是禪宗的宗旨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既然連文字都不立了,還立個茶禪的系統來讓你傳承?

好了,唐朝茶文化大盛之時,日本人和朝鮮人來了,把茶文化也帶回到自己的國家。這一來,兩國茶文化的起點就跟中國不一樣了。中國茶文化是從民間走入宮廷,走入文人、宗教,但是日本和朝鮮的茶可是一下子就來到了「奢侈品」的地位。茶來到了日本和朝鮮,變成了宮廷之中,貴族之間的品味文化,當然也來到了有相當社會地位的僧侶之間。所以日本和朝鮮的文人本來就跟中國文人對茶有著不同的對待態度。之後的茶文化的發展當然也就完全不同了。

中國人對「道」的解釋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搞了個系統出來,還能夠傳承,就不是道了唄。


就茶葉來說,日、韓地域狹小,物質匱乏,且有門閥傳承,故較重禮儀,日本進而將其哲學化;中華物博,故多偏於物質方面的研究,如茶葉的種植、生產工藝、茶色香味的鑒賞、乃至茶具的工藝品化等,繁富非日、韓可比,但也因為地域廣闊、缺乏有影響力的世家傳承,導致在茶文化的建設上,沒有整體系統性,各自為政,因此體現在茶上的精神追求,也限於個體或小群體,未成大氣候。


這個問題我有不同意見。
禪茶在國內如果沒有傳承,那將柏林禪院和五祖寺放在什麼樣的位置上?

柏林禪院最著名的就是那一句【吃茶去】。

吃茶去(禪宗公案)

這是什麼?

而經常我們提到的【禪茶一味】起源地就是湖北的黃梅東山五祖寺。

陸羽在自己的《茶經·八隻出》中有一句。

蘄州(茶)生黃梅縣山谷

此處正是黃梅五祖寺的位置。

晚上再寫


這是不需要爭你有我無的東西,禪一花開五葉,緣起則聚,緣散則滅。禪本來就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無論茶與禮皆為接引禪者之方便,禪機沒有了,空抱著"方便"有什麼意義呢,刻舟求劍不如應緣而為,而非抱殘守缺。茶仍在,禪也仍在,應不應機非旁觀所臆想。


你不知道,你沒接觸過,是因為你不在那個階層或層面,不能代表沒有。
吃飯都沒時間,要叫外賣,喝桶裝水、速溶咖啡的年代,沒多少人懂禪茶,這再正常不過了!
--------------------
請參見@劉大可 的答案,禪茶一味,並不是說茶即是禪,而是吃茶味禪,此味並不是味道,吃茶是開味及禪的過程,是茶、是酒、是粥、是水皆可味禪,但又皆不能味禪,此處重點在修行,修的是禪,行的是吃茶。


推薦閱讀:

有人真的經歷過頓悟的瞬間嗎,並且從此改變了自己的性格和命運的?
如何閉關?需要做哪些準備?
在寺廟禪修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怎樣區分是內心映射還是洞察人性?
什麼是開悟?開悟後感覺如何?

TAG: | 文化傳承 |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