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拍一部抗日戰爭的連續劇,能最大限度向觀眾展示中國戰場的殘酷?
就像《拯救大兵瑞恩》、《兄弟連》、《太平洋戰爭》全面展示西線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全貌的,可以正面反映東方主戰場的連續劇或戰場。如何才能拍好並且不變成「神劇」?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和影視方面的有關部門沒有注意到嗎?還是說做不到?是否有某些制度限制?
有一部電影,而且居然是一部喜劇片
《我的團長我的團》
這部片子中是我看過的抗日片中唯一一部告訴你為什麼中國被打得差點亡國的。
和題目描述的有些不符,因為這部劇描述的是遠征軍部隊,後期裝備遠遠領先於日軍,但即使這樣,這部劇表現的戰爭依舊是那麼殘酷。
片中也提到了敵後戰場的游擊隊可能戰鬥力不如國軍,但身處的條件比國軍苦十倍卻是事實。
如果換做是其他戰場,戰爭只怕更是殘酷到不可想像。
本來寫了一堆,
從士氣低落,抓壯丁,裝備差,國軍高層內鬥扯皮逐步分析這個劇的,
但一是覺得沒什麼意思,
二是這樣寫怕是要幾百張圖片啊,
索性就說一段我覺得最殘酷的內容吧。
前方劇透------
那就是豆餅死的那段
豆餅之前「死過一次」,是在戰場上失蹤的,最後被炮灰團撿到,但此時豆餅因為餓得太久了,在現有條件下不可能救活了。
炮灰團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豆餅死去。
後來唐基副師長碰巧來到了炮兵團,
豆餅被送到了醫院治療。
你以為這就完了么?
249的惡意才剛剛開始。
後來南天門決戰,
迷龍作為機槍手,要壓制日軍火力
此時槍架找不到了。
於是迷龍便讓豆餅撐著重機槍
(因為此前豆餅就是撐著輕機槍的,
大老粗迷龍認為這次也不會有事)
豆餅期間痛得大喊:「迷龍哥」,求他別讓自己撐著槍了
迷龍沒有理會,繼續猛射
壓制完後,豆餅要求「歇會」
小太爺發現不對勁了,問他有事沒事
豆餅說「沒事」,然後吐出了血
此時他已經被震得神志不清了,
一邊說著回家,一邊向懸崖走去
小太爺急忙叫救護兵來
想攔著豆餅卻沒攔住
豆餅還是摔下了懸崖
最後,也是最黑的來了
豆餅死後,
迷龍馬上就找到槍架了。
迷龍痛哭。
這段幾分鐘的戲,
徹底甩開了和其他抗日劇的差距。
類似的情節,
別的編劇,可能會這樣拍
「豆餅看到迷龍沒有槍架壓制不不了火力,主動上前,說:」迷龍哥,就讓我來當槍架吧「
迷龍不忍,但豆餅強求,迷龍還是答應了,
在開槍期間,迷龍不斷地問豆餅有沒有事
豆餅都堅定的說沒有事
壓制完火力後,
豆餅知道自己內臟震壞了,彌留之際,對迷龍說了遺言,我們一定要打跑小鬼子,光復中華。
迷龍痛哭,立誓要為豆餅報仇。」
但249沒有,非但沒有,還用「最後找到槍架」這一情節讓豆餅的死廉價化
豆餅的扮演者此前演的小兵張嘎對解放白洋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49可能也是有意為之,小兵張嘎和豆餅,以及扮演者都是河北保定人)
而豆餅起到的價值卻微乎其微,
即使是這微乎其微的價值還是用生命換的,
以一個普通士兵的視角徹底揭露了戰爭之殘酷。
豆餅當槍架期間的痛苦和最後的遺言「要回家」都遠比其他抗日劇「一聽說要和鬼子打仗高興的像過年」真實可信。
對人性的刻畫和對戰爭的殘酷的描寫,
這正是大多數抗日神劇所不具備的,
在抗日神劇中,人物如塑像,戰爭如兒戲。
而在《團長》之中,
小太爺得到家人的信時熱淚盈眶,
日本兵在月光下唱著家鄉的曲子,
迷龍背著早已死去的同鄉
......
還有很多,
這些情節至今都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除此之外,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還有著
「潰敗,勝利,思鄉,衛國,無恥,良心,仇恨,惻隱,崩潰,掙扎,扯皮,同志,苟活,人性,內疚,光榮,虧欠,還債,犧牲,復仇,自嘲,蔑視,幻滅,招魂,信仰,絕望,恐懼,無畏,悲觀,熱血」等一系列的矛盾。
說他是國產劇的巔峰之一一點也不為過,
無論是劇本,節奏,BGM,角色演技
還是鏡頭,構圖,演出效果,
都甩開了同期其他電視劇太多。
然而之後的抗日劇則粗製濫造到了極點,
(說團長是抗日劇有點窄化它了
全劇上下充斥著對中國人太愛安逸和中國為什麼差點亡國的討論)
中國電視劇也徹底崩盤,
一年出一部精品都不容易,
直到今年才有所改善。
也正是因此,
八年之後,《我的團長我的團》反而愈加值得我們去尊敬。
大概拍出來也沒人願意看,2014年年底,湖南衛視播了一部劇《四十九日祭》,是《金陵十三釵》的電視劇版。導演是大名鼎鼎的張黎,主演是張嘉譯和小宋佳,都是電視圈上位的演員,之前也有《懸崖》珠玉在前。不過呢,這部戲撲街慘了,我記得收視長期在0.3以下徘徊,這是金鷹獨播劇場多年來都鮮少有的滑鐵盧,這麼多年,芒果在黃金檔播了那麼多狗血傻缺邏輯狗屁不通的的言情劇,都沒有這麼低的收視。
後來做了市場調查,觀眾們的普遍反應竟然是看得心太里太煎熬,受不了,難受。
觀眾們寧可在影視劇里追求虛幻的沒有邏輯卻沒有痛苦的情情愛愛。殘酷本身就是讓人迴避的,這樣娛樂至死的年代裡,這種劇沒有市場。
至於若是國家願意拍這樣一部劇,請小鮮肉拉動流量那是很容易的,君不見幾年一出的《xx大業》《xx偉業》幾乎是當年最火的明星的風向標,連幾秒露臉的龍套基本都是當紅明星。不過呢,這些小鮮肉的粉絲表示不買賬的,因為這些片子靠全國單位組織觀影都拉不起來票房,充分說明粉絲的心理:單純為娛樂粉明星,鮮肉明星們也拉不起來觀眾不願觸碰的題材。
每當知乎有跟抗戰劇相關問題出現的時候,我都會以《我的團長我的團》作為回答的核心。盡量剋制的向大家安利這部建國以來最好的抗戰劇,看著豆瓣評分從8.3升到現在的9.0,心中倍感欣慰。隨著了解這部劇的人越來越多,我想這部八年前被罵的不要不要的劇評分還會一直漲下去。
我認為這部劇最深刻的一點是告訴了你,中國為什麼被逼的差點亡國,但同時也告訴了你,中國為什麼打成那樣都沒有亡國。
潰敗,勝利,思鄉,衛國,無恥,良心,仇恨,惻隱,崩潰,掙扎,扯皮,同志,苟活,人性,內疚,光榮,虧欠,還債,犧牲,復仇,自嘲,蔑視,幻滅,招魂,信仰,絕望,恐懼,無畏,悲觀,熱血。
光那些台詞,就可以觸碰心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經:」中國鬼說,他們死於聽天由命和漫不經心。」,」中國人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我們就是這樣的國民性啊!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儘管是這樣,那些身上沾滿一切中國人醜陋惡習的炮灰團士兵們依然譜寫了一個民族的抗戰史詩。
看完整部劇消耗了我太多太多。大概人們會習慣於動輒調兵千萬的那種英雄神武,可少有機會得見底層戰士面對生與義卑微又壯烈的掙扎吧。他們重拾山河,我唯有崇敬與感激。然而慘勝啊,終究是大悲情,哪個忍得稱那是大豪情。這是最好的戰爭片之一,它用詩意的敘事生生拋出了一個終究還是無比殘酷的故事。
建議題主去看下《我的團長我的團》,因為我們在8年前就已經拍出來你口中所說的電視劇了。共勉!
蘭曉龍的《生死線》
抗戰拍到壯丁就很有意思了。之前同學給我說過一個事情,就是當時日本人侵華對資源消耗是非常大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水銀,這個水銀,日本人是比較緊缺的,所以當時國民政府是嚴肅禁止水銀買賣的。但是,卻可以拿一些緊俏物資來交換,而這些緊俏物資大多數來自於淪陷區。所以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國民黨軍官從下面抓壯丁,從淪陷區買來物資,由這群壯丁扛著,一直扛到重慶,換完水銀再由軍官帶回淪陷區,賣給日本人,賺取巨額利潤。
這些壯丁衣衫襤褸,枯瘦如柴,沒有足夠的食物還要給軍官抗數十斤的物資,病了沒醫治,嚴重了就地遺棄,甚至活埋。
壯丁新兵傷亡率約一半左右。
拍出來肯定很「好看」,國軍威武。做不到。
流量小鮮肉上不上?不上的話就沒流量,資方都不給投資。上的話,小鮮肉們紛紛表示沒法演。
正面戰場,每天鑽戰壕,開始軍裝筆挺,不出一天化妝裹上一堆血肉污垢,躺在一堆群演屍體堆里;一會又得轉進,鏡頭照著脫軍裝換老百姓衣服跑路潰退,要多狼狽有多狼狽。10集不到基本得換人。摳圖都費勁。人家不幹。
敵後戰場,每天穿最破的衣服,說自己都聽不懂的最土的話,深入基層跟群演農民們打成一片,就算演縣級幹部,也就半年壽命,沒死於掃蕩清鄉掩護老百姓,也得死於日特偽軍抓捕黑槍,10集不到就必須換人。人家不幹。
所以就別妄想這種事,根本不符合橫店流水線現在的流程。以上提到的戲,無非三個下場:
1.賣不掉
2.播得差
3.被剪刀被禁
還有投資方不怕事大不怕賠錢的話,再去看看《東方戰場》的坎坷吧。
中國電視劇,糾結的事兒,從來都不是就戲論戲的。
已經有了。
說出這種話,是得有多絕望。
題主看過我的團長我的團嗎?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覺得這部片還可以再當十年的標杆大家在評論里罵我,他們以為918事件發生的那一剎那,全中國人都喜極而泣,終於可以打小日本了。終於可以雄赳赳氣昂昂的碾壓小鬼子了。其實歷史比我們想像的要殘酷得多。正因為如此,正因為在如此殘酷的條件下,中國人依舊沒有倒下去,不僅如此,這場戰爭讓全中國人都擰在了一起,在無窮無盡的痛苦中明白了我們都是中國人。這才是我們從戰爭中應該明白的道理。戰爭是血腥的,骯髒的,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和浪漫。
1我覺得最殘酷的一點就是普通民眾中華民族的意識,並沒有我們理解的那麼強烈,東北發生的918,對於河南人,湖北人,貴州人,廣西人,更別說新疆人,西藏人來說,是遙遠陌生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日本的侵略不代表國家的危亡,而是又要加稅,攤派,拉壯丁,又要逃荒,又要挨餓。
黃河決口,受災的河南老百姓會罵日本人么?不會,會罵蔣介石。
被拉去修滇緬公路的雲南少數民族婦女老人會罵日本人么?不會,他們不知道日本在哪裡,日本人做了什麼。他們只會說著他們民族的語言罵抓他們的官員。
西藏的喇嘛會因為抗日勝利,當地的官員的慶祝活動而歡喜鼓舞么?不會,他們只會覺得這些漢人真討厭。打擾了他們的宗教活動。
抗日戰爭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熱血,中國各個地方的人沒有我們想的,抗日戰爭的民族覺悟,可能很多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沒有離開自己的村莊,可能當時很多人還以為自己處在清朝。
抗日戰爭中國政府就好像一雙手,把土地上的各個省,各個市,各個小縣城,小村莊的每一個中國人都生拉硬拽的拉起來,套上不合身髒兮兮的軍裝,發給他們發霉變質的大米,和質量低劣的武器,再奪走他們本不多的糧食,驅趕著他們,一次又一次的走向死亡,一路上他們忍受著飢餓,因為飢餓,他們搶奪沿途百姓,可能吃過同伴的屍體,他們可能要步行上千公里,沒有鞋子,沒有更換的衣服,因為是雜牌部隊,他們沒有任何彈藥補給,所以無法訓練,武器老舊,使得士兵射擊水平和滑膛槍時代沒什麼區別。更談不上醫藥,一個小小的流感會使得成批成批的士兵倒下。可能一百個貴州的年輕人,被綁著驅趕到湖北戰場,這100個人全部死在路上,沿途徵兵官員會不斷的在路上強迫人補充這100人的位置,結果就是,這100個人,從貴州人變成了重慶人,變成了恩施的土家族,最後全部變成了武漢人。死在路上的人,連日本人的鋼盔都沒看過。
可能士兵光著腳從盛夏一直走到冬天,他們的腳凍壞了,腳趾爛掉了,可能他們好幾個月都沒有洗澡,長滿了虱子。可能他們的食物里沒有鹽,吃不飽,讓他們骨瘦如材,或者渾身浮腫。
上了戰場又怎麼樣呢?他們可能在300的距離上看不到日本人,就被日本人的槍擊中了,可能因為他們的軍官被日本人擊殺,沒有替補軍官,士官更談不上,所以沒有人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如果好運他堅持了一天沒死,他也會因為缺水,沒有食物而沒有了力氣,因為不會有人在戰場上給他們送食物和飲用水。應該也沒有彈藥兵給他們運子彈。遇到日本人的飛機,他們沒有辦法,遇到坦克,要麼跑,要麼等著日本軍隊在坦克後面衝過來。
如果不幸你受了傷,不會有藥品,即使有,你的價格也沒有藥品高。你只能祈求自己的身體足夠強健,可以挺過去,然後求著戰友帶著你去醫院。如果你只是皮外傷,那麼恭喜你,你只要不得破傷風,和感染,你會好起來,如果有子彈和彈片擊中了,你只能祈求自己可以埋在一個好地方,而不是被扔在路上,被野狗或者饑民吃掉。
整個的服役期,你始終伴隨著飢餓,因營養不良導致的眩暈和無力,夜盲症,腳氣病,可能會有紅眼病,沙眼和其他傳染病。劣質食物和飲食不規律會導致你的胃痛,腹瀉和牙痛,擁擠和吵鬧的集體生活,會讓你失眠。你還要忍受長官的毆打和同伴兵痞的欺負,你可能對你的同袍的痛恨大於對你從沒見過的日本人的痛恨。
你手裡有槍和武器,你可能會把你遇到的痛苦和憤懣發泄到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身上。搶走他們的糧食和衣服,因為你已經餓到沒法堅持了,你的衣服也沒法挺過冬天。
如果你的部隊被打散,要麼老老實實的跑到後方集結地,要麼脫掉衣服當逃兵,要麼就投降當偽軍。可能第三種會讓你吃飽飯,甚至是拿到軍餉。然後遠離戰場去一個小縣城去站崗和放哨,有了房子可以睡覺,有了換洗的衣服,有一雙不合腳但是暖和的鞋子,甚至會有換洗的襪子。
如果偽軍之後,可能你很少會遇到日本人,管理你的依舊是凶神惡煞的中國人,即使遇到日本人,他們說的口音可能和一個中國人說的口音一樣,都讓你聽不懂。
但是這些都是很小的概率,因為你很可能會被日本人殺掉。因為他們應該沒有戰俘收容的耐心。也沒有糧食去給你們。用刺刀解決你更合算,子彈也是要花錢的。
這就是現實,可能你的長官前幾個小時前還在想著如何從你的牙齒縫裡擠出一點油水,現在就死在衝鋒的路上,可能前幾天和你一起去搶劫老百姓的同伴,今天因為一次小小的腹瀉而死去,可能欺負過你的兵痞和你一起被日本人抓住了,你親眼看著他被日本士兵斬首,而你正排在後面,和你的同袍一起發抖著等死。
還有可能當你的部隊正在和一支日軍部隊對峙著,結果發現你的長官說,我們投降了,現在為日本人做事了。
可能你在戰場上看到日本人殺死了你的朋友,結果第二天,長官說,日本人投降了,他們可以走了。不能打他們了。你只能看著他們大包小包的拿著戰利品。排著隊,唱著歌離開。你可能會覺得輕鬆了,不用再打仗了,但是你能得到什麼?設身處地的想,你可能會激動,開心,自豪,你們可能會放幾天假,讓你們自己去開心一下。但是你還是會飢餓,還是離不開疾病和寒冷,缺醫少葯的生活。
至於後方,以當時陝西山西貧瘠的土地,農民要給國軍,偽軍,日本人,八路軍提供糧食,還要承受各種戰事,日本人的掃蕩,日本人還會把修炮樓,還會抓走勞動力去挖煤礦和鐵礦,甚至抓去日本本土。我想無論是任何地主也好,佃戶也好,自耕農也好,日子都不會好過。
我的太爺爺46年的時候被國民黨拉了壯丁。在岳陽碰到遇到洞庭湖洪水屍骨無存,客死異鄉。那年我爺爺7歲不到。每每聽到我爺爺說起這件事,他心裡的憤瞞我都感同身受。因為死的是我太爺爺。
如果有人拍出一部表現這種情況的電視劇,我會對所有創作人員保有敬意,但我想我可能看不下去。
解放戰爭的如此,抗日戰爭一樣。因為上一輩的苦難記憶還影響著我,這些揭心理創傷的影像作品會讓我很難受。
同樣的,我太爺爺的爺爺,湘軍中一個極其無名氣的炮灰。族譜記載是隨左中堂平回亂戰死在迪化。同樣的也是屍骨無存客死異鄉。但每每想到這我只是不勝唏噓,以及還有一種作為忠良之後的自豪感。
也許我的下一輩,下下一輩,沒有承載了這一段屈辱的記憶和感情,可以以一個更第三方的視角去看,那麼他應該可以看的下去。
有人說到我的團長我的團,編劇是我老鄉。表現的也很真實。裡面很多地名都是借用的我家鄉那裡。拍的很好,我很努力的想要看完,但真的內心極其難受。
尤其是祭旗坡那裡根本看不下去。
96年十二月,祭旗坡發生了一起爆炸事故,死亡一百多人。
當一個影視作品表現出來的災難很容易的和你現實生活中已經經歷過的痛楚聯繫起來之後,讓你完全沒有看下去的慾望。畢竟已經經歷了創傷,誰都不想他再次傷害你。
還有14年的十送紅軍,很多明星參演。 @萬茜 @佟大為 萬茜老師是唯一女主單元,這部劇也是我的入坑劇,萬老師從此是我女神排名第一超越劉亦菲。
但是大家搜一下十送紅軍在知乎的討論量以及豆瓣的評分和熱度,真的,承認觀眾喜歡看娛樂劇沒有什麼,先烈們的犧牲,只是為了換取我們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已。
不是只有血肉橫飛屍橫遍野才能表現殘酷:
偌大的中國放不下一張書桌偌大的中國容不下一個書蟲
可能性很小,參考下中國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傷亡比,真要是完全史實,片子會把觀眾壓抑瘋掉的。
正面戰場國軍,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只把破衣爛衫吃不飽飯如乞丐一般的雜牌軍士兵描畫出了一丟丟,抓壯丁,活著撐到軍營的人寥寥 ,吃兵血,欺凌士兵,這些要不要描寫,後勤的吃拿卡要,中央軍吃肉,雜牌軍咽糠,人民食不果腹,運送軍援的飛機上全拉的四大家族的走私貨要不要描寫,雲南一個省的牛都拉來給美軍做牛排,美帝的吉普車在中國橫衝直撞要不要描寫,那景明樓呢~那些被扣上勾引友邦軍人罪名的官太太們要不要留個剪影。
敵後戰場八路軍,慘烈,大部分時間被鬼子追著跑,一村一村的屠,士兵招募後大部分不到一年就犧牲,幹部從派駐到犧牲的時間也大多只有一年半,村村有烈士,戶戶帶孝,有的村子,壯年男性全都犧牲在了戰場之上。最後一個兒,送他去戰場,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並不只是藝術創作。窮,戰士們還只能穿著自己從家裡帶來的衣服,有頂帽子已經算是正規軍,老八路了,不是每個人都有槍,有的拿著紅纓槍,有的拿著大刀,不是每把槍都能打響,不是沒把能打響的槍都有子彈,大部分連挺捷克式都沒有,動用一發炮彈需要軍區司令點頭,手榴彈大部分也是只能聽個響的邊區造,一個個面黃肌瘦有菜色,拼刺刀也拼不過矮但敦實的日本兵,時不時還要和來犯的國民黨軍打一場。
這樣的戰爭怎麼拍電視劇,拍出來,會把觀眾壓抑成什麼樣,這段苦難,形成文字記在心裡就好,拍成畫面,徒增眼淚和嘆息。
有好多人想像不到有多壓抑,戰火兄弟連裡面有一階段,連隊減員60%,老兵陣亡,新兵補充,此時士氣低落,阿登被圍,物資不足,沒有空中支援,只能刻畫醫護兵。看了覺得心情馬上就不好了。血戰太平洋,陸戰隊陷入島嶼爭奪的爛仗,補給上不來,傷員撤不下去,大雨連綿,只能吃霉變的米,裡面還有蟲子,加上傷員的哀嚎,士氣一落千丈,即使在屏幕這頭也能感覺到這種煎熬。
可是~現實里,美國大兵一直都是開著吉普車,喝著可口可樂,用絲襪巧克力餅乾各種補給品一路騙炮走向勝利,我們呢,起碼你們還有醫療兵,霉變的米,我們想吃也沒有啊,部隊減員60%?對我們來說是常事,93閱兵的時候,數次打光重建的部隊也是有的啊,破爛不堪的士兵拿著各種各樣殘破的武器,憑著一腔血勇和對祖國的熱愛,對著機槍大炮,一往無前的倒在衝鋒的路上,很多烈士都還是個孩子,有名有姓者幾多,更多人都沒來得及在花名冊上寫下名字,可能他們連認字的機會都沒有。
南京南京?看完讓人壓抑的哭出來,卻不能表現史實之萬一,河邊都是逃生的人群,國軍的坦克慌不擇路,從人群中碾過,最終陷入污泥;河裡滿是丟盔棄甲無助求生的士兵,日軍在河邊架起機槍,鬨笑中收割人命;投降的士兵用鐵絲穿上,一列一列的被帶入深坑,絕望充滿他們的雙眼,土層下,將死未死之人的低喃,呻吟,絕望中避無可避慘遭凌辱的麻木了的我們的同胞姐妹,被殺死的孕婦還要從腹中取出孩子驗證男女,滿滿的南京城,全是屍首,面對死者猙獰的訴說著自己遭遇的表情,面對殘破的屍塊 ,還有著對自己劫後餘生的慶幸,誰能表演出當時掩埋屍體國人心情的萬一。
那段歷史,太過沉重,我們沒人能體會國破家亡的絕望,茫然,現在的影視產業的發展現狀也沒有條件來完成細緻入微的情緒刻畫和鏡頭語言,畢竟這些需要慢慢積累,觀眾和導演一直處在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讓我們暫且把這段歷史封存在心裡吧,背負著這段屈辱的歷史,背負著死難的同胞,替烈士好好活下去,好好建設這中國。
當產業發展和國際局勢都已成熟,當可以一雪前恥的條件成熟,把那份絕望 那份屈辱,那些鮮血,那些犧牲,那種國破家亡的恨,那種飽受凌辱的恥,通通拍出來,讓這個民族看看身上隱藏多年的傷疤。
此生之願,唯有飲馬東京灣 ,寧當憤青七十餘年。
1213國家公祭
口令:不原諒,回令:公祭日
早就有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豆瓣九分以上的電視劇,摒開不同時期的封禁不說,不封禁的時候,我就問你們看么?別天真了,老百姓喜歡的是手撕鬼子,而不是血淋淋的現實。
這個話題上,我覺得《我團》已經夠這個資格了,相比今天《戰狼》想要進奧。我反倒覺得段奕宏的亞洲影帝更加讓人新聞。龍文章,帶我們回家,帶中國影視回家。
不太現實,因為別說拍戲的人接受不了,看的人都接受不了
我曾祖父,一直堅持抗日運動,干過地下黨的那種,44年形勢轉好,也就轉到正規地方部隊去了。45年,抗戰行將結束的時候,他們那是正經的縣大隊(這可是正規軍,不是民兵),1000多號人,只有5挺機槍
這可是抗戰都快結束的時候哦,之前的條件更可想而知了吧因為排出來了你們也不愛看啊。
有,如果只是想單純的看戰場感,《我的團長我的團》直接跳到沙盤演練那兩集,導演在這裡巧妙的用眾角色沙盤上的演練來幾乎完美的告訴了觀眾,當年的松山戰役真正的場面。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產劇很多演員都是配音,而美劇韓劇大多是演員原聲?
※為什麼美劇《24 小時》完結四年後,還會再度重拍?
※士兵突擊中有哪些讓你感動的情節和細節?
※橫店影視城一年真能殺 7 億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