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為兒子命名,前三子為何從「糹」旁,而後六子從「言」旁?
乾隆帝的後代,永字輩命名從玉旁,如永璉、永璋;綿字輩從心旁,如綿德,綿寜;奕字輩多從「糹」旁,如乾隆帝長子永璜之孫奕純、奕紹,成親王永瑆孫奕綬,再如道光帝長子奕緯、次子奕綱、三子奕繼。而自1829年奕繼夭亡後,道光帝為新出生皇子命名統一從「言」旁,皇四子名「奕詝」、皇五子名「奕誴」、皇六子「奕訢」、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 皇室命名泛字從某旁,應該是皇族近支統一規定統一使用,而奕輩由從「糹」改為從「言」,不知有何故事。
再舉我發現的一現象(巧合),就是嘉慶帝後世奕字輩,但凡名字從「糹」者,皆不長壽,如道光帝子奕緯、奕綱、奕繼,惇親王綿愷子奕纘。奕輩命名由從「糹」改為從「言」,是否跟這一現象(巧合)有關?
請諸大神賜教……再補:剛剛發現,嘉慶帝第四子瑞親王綿忻子原名奕約(從「糹」),後改名奕誌(從言旁)……
謝邀。
簡單說,就是因為近派宗支的範圍下移了。
清代近支宗室的行輩源自聖祖欽定,這個一般人都知道,其偏旁的用法,也是從聖祖給諸子孫命名開始,到高宗朝形成的定例。
當時高宗朝的定例,即永、綿、奕、載、奉五輩,分別配王、心、絲、金,四旁(奉字後來沒用上),這個定例只對高宗自己的後裔有效,其實就是高宗在近支宗室里又划出了一個範圍,即近派宗支,作為皇室最近的支系的規則,以區分遠近。
所以像世宗的兄弟的後代,使用欽定字輩多數只到弘字輩。高宗的兄弟和親王的後代,使用欽定字輩只到綿字輩,之後便都脫離了近派宗支的範圍了。
仁宗繼位之後,沒有改變這個規則,如嘉慶九年上諭「朕之親兄弟,其子孫俱朕命名。」所以當時的近派宗支依然是高宗後裔。
宣宗的前几子生於嘉慶年間或者生於宣宗剛繼位的時候,所用的規則還是高宗朝後期的近派宗支規則。大概是道光十三年,宣宗改了一下這個規則。
考慮到高宗後裔本來就已經有偏旁了,改起來不容易,所以實際操作就是他自己和他兄弟的後裔改名字。道光十三年上諭,「瑞郡王奕約著施恩改名奕誌,以示引而近之之意」,充分體現出了當時已經確定了用這個方式改變近派宗支的範圍。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高宗脈下十七房失去了近派宗支的身份,而仁宗、宣宗後裔成為了新的近派宗支。
看過咸豐皇帝傳記,裡面寫過道光取名,不過畢竟不清楚有沒有考究,也許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吧。
咸豐奕詝是道光的第四個兒子,在奕詝之前有好幾個兒子,但是他們都很短壽,道光非常痛心。書里說道光在給第四個兒子取名的時候,發現前幾個兒子名字第二個字偏旁都是絞絲旁,通死這個音,所以才會死的早。所以從第四個兒子開始,他希望他們都可以延續下去,所以偏旁改為言字旁。
我沒有去考究,所以就當笑話看看吧。
瀉藥,這是根據『命名規範』邀請到的吧,注意我回答過的是編程的命名規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