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和隨心所欲的區別?

今天下午看王陽明傳,看到致良知哪裡腦子裡面就想到了隨心所欲. 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或許題主沒有覺察到,這是一個好問題。

(著急的話可直接閱讀黑體字)

看官們可能就要問了:好在哪裡?

好就好在了兩點:人性論與工夫論

先說第一點

什麼是良知,良知為什麼要致?

良知也就是本心,純粹至善的,圓滿透明的,陽明說叫「炤明」,又叫「靈明」。這個靈明是道德的本心,孟子說的不學而能,叫良能,不學而知,叫良知。是人生來具有的道德本能,陽明說就是「無聲無臭獨知時」「直造先天未畫時」,也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

但人要交接事物,也就有了意識發動,有了善惡與是非好惡的分別。人落於形氣,必然有情慾,往往不正,所以就要致良知。

第二點

良知怎麼致?

也就是工夫的問題,陽明說了,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也就是正心,正念頭,使不正的念頭歸於正當。陽明的講學大概有三個階段:教人收攝,見自本心,但這樣學者往往流於寂靜,於是第二階段陽明教人不要廢於寂靜,體會本心活潑,第三個階段就是涵養愈加純熟,點出了致良知,簡潔有力。這是大概的說法,詳見黃梨洲《明儒學案·搖江學案》,詳細的就不再說。

——————你都看累了吧?——————————————

現在說題主的問題,如果你還在看的話。

隨心所欲大概說的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無拘無束

反映在第一點上,人性論。

陽明所說本心純粹至善,是道德的本心,道德的本能。隨心所欲隨的是個什麼,情慾還是生理本能,或者直覺?

熊十力有分析,心有本心習心之分,本心就是先天道德的,而習心是隨順軀殼起念頭,形氣情慾往往使人心流於不正後果十分嚴重。陽明後學中就有這種情況,陽明心學傳承,漸漸偏離師說,有一種是將生理本能當做良知,生理本能食色性也,是善的么?都是善的么?尤其是泰州學派,往往任性,這時候已經是任情,任習了,卻不自覺,以為是「率性」,《明儒學案》里說,到了泰州學派,他們已經「掀翻天地」,「多能徒手以縛龍蛇」,「非複名教所能羈絡」。熊十力說,這種認習作性,是不了解心之根源的純粹至善,根本斷絕了人向善的可能性。

不知道怎麼的,總覺得泰州學派有些地方跟魏晉人士有相似的地方。


第二點,工夫。

人落於形氣,要有工夫,要修身養性,回複本心天然之明,張載說,人皆有性,善返焉則天地之性存焉。陽明注重的是「減」的工夫,宋明理學也大多都是這路工夫,簡單說也就是寡慾,打疊田地乾淨,熊十力還提出了「創」的工夫,這是根據船山「性日生日成」來的,要剋制染習,創起凈習,到最後,染凈都要混化,不混化就有渣滓,不暢通。無論怎樣,最後都要求使本性圓明。達到孟子說所,盡心知性知天,萬物皆杯於我,張載所說天地之性存焉,程顥所說仁者與萬物一體,陽明天下如一家,如一人的狀態。

題主說的隨心所欲,大概是無所顧忌,孔子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本心完全開顯之後的狀態,隨感而應,無不圓融,隨心所欲是么?

看到這裡,眾看官和題主應該會心一笑了。

以上


謝邀。
在考慮,該如何回答,才能最直白。然後,一想,其實你自己心裡有答案的。致良知,善是你做人的標杆,正是你行事的準則。什麼是良知?不是好好先生,不是菩薩心腸,個人認為心學在陽明時期達到巔峰,他是致良知的典範。我記得以前答過,對善存善,對惡要正,能以德服人最好,以暴制暴也不是不行,靈活使用,格物致知,底線是,善、正!
隨心所欲。心有善惡,所以行事準則會不同。先天善心的,就不用細說了,你身邊會有這種人。先天心惡的,也很多,說白了,做啥事都能霍霍別人。拿善良和聰明打比方,聰明肯定比善良容易,因為一個先天一個後天。隨心所欲和致良知也是如此,前者是我就這樣人,愛咋咋地;後者是,我有準則,不是隨便人兒!
積善逢善,積惡逢惡,仔細思量,天地不錯。是,隨心所欲源於我們的先天,有好有壞有中庸,如同狗狗,有活潑有溫柔有二貨。致良知,便是在格自己,拽出骯髒的肚腸洗洗,掏出烏黑的心肺撣撣。艮上一點是良,口邊是矢為知,為啥?艮有邊界、極限的意思,矢同箭,好說,也有是做人要有度,超過一點是一點,禍會從口出,如箭可傷人。
愚見,莫怪。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心所欲是很簡單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但是能做到從心所欲而又「不逾矩」,就很難了。
只有達到「」致良知「、」「我心光明」的狀態,才可以「所發無不善」,「發皆中節」。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從心所欲」。否則就是自取滅亡。


我其實一直覺得 隨心所欲不是個特別準確的詞。
是這樣的,我一直覺得,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是自由,而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才是自由。
其中的區別在於,前者是由自己的慾望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不是內心的良知,而後者才是真正的能駕馭自己心靈的體現。

盜用儒家的一句話,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這個矩,也許就是你所謂的良知吧。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心學中的致良知絕非隨心所欲。

隨心所欲關鍵是一個欲字和一個隨字,而非心字,如果有了隨欲這個心就不是心學中的心,更不是有良知的心。

而傳統心學無法修習好的重要原因就是無法控制好欲,即喜歡隨心所欲,欲和良知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良知是積極的,正面的心,我更願意用另一個成語來說明心學的要義,即 「從心所欲」

從心所欲的要求就是從良知的角度去行動,而非隨著慾望而去行動。

大道至簡,心學無非就是讓我們從心中最美好的理想為標準,樹立做人做事的目標或原則,並付諸於行動,不要放棄,不要讓美好的理想蒙上灰塵,做到心中光明。只要你能堅持下來,必然會有所成就。


手段和目的的區別。

致良知在於知行合一,即手段的最終結果要服務於「良知」這個目的,至於手段如何並不重要。

隨心所欲即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單純是手段上的改變,沒有對良知的追求。


先放結論,至良知是隨心所欲的充分必要條件

心學相比理學,區別在於維繫社會倫理的著力點

心學的著力點是個人價值觀與獨立人格的形成


理學的著力點是通過設立道德準則對個人慾望進行規範(說壓抑也行,反正一拍腦門想出來的準則天朝人都懂的)

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復禮(通過維護社會倫理以維護社會安定),而方法都是克己,但如果依照理學的方法儼然就是走愚民馭民之路了,所以王朝的統治者自然會選擇相對管理成本以及風險都較低的理學。

而心學教人通過認識自己的內心,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來駕馭自己的軀體,控制自己的行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動輒拿人類本能說事的知乎風氣……←_←),這就是所謂的至良知,西方類似的過程可以對比思辨和自我認同的形成,人得先做到了至良知,然後才能達到所謂的隨心所欲不逾矩。

隨心所欲拆開了,便是表示我真正掌握了自己的身體,我有足夠的心理儲備去踐行自己的人生了。

看似隨心所欲,卻是克己復禮,全是由於做到了至良知這點。

ps:雖然心學的論點很多也代商榷,不過參考時代背景,東方哲學方的思辨相比老莊哲學又向社會化進了一步,果然什麼樣的世界決定什麼樣的哲學←_←


心學講「去人慾,存天理」。去掉心中那些慾望的部分,剩下的才是天理。
而隨心所欲則對人慾不加控制,很容易走上縱慾的邪道。


我理解,說隨心所欲也無錯,關鍵點在「時時」,問有幾人能做到,積重難返!
至良知,是相信人的感覺,是要人過得和別人和諧,要自己過得輕鬆。
隨心所欲,是要人自由,理應時時問所欲,刻刻致良知。
大白話講就是,別虧心。


至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唯有如此方可達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到了這樣的境界,或許就可以識大局、識大體,中而不偏、遊刃有餘了。
——————我百度的~~


隨心所求而不羈於私慾。揮斥方遒。
另一個角度,用叔本華的概括而言,行為不發於利己惡毒,而是建立在同理心的基礎上。
才疏學淺望涵。


我覺的用佛洛依德的觀點,應該是本我和自我的區別。本我是原始的衝動,不計後果,超我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完美主義,自我是折中。
其實我覺的中國的古文化概念,用西方現代科學去分析,會讓你理解更深刻。近代,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等人都是用西方的科學理念來研究中國哲學。
用儒家方法來看儒家學說,智慧越看越美。如果想更好的理解儒家學說,最好先學好西學,這些才是工具和方法。打個比方:就像是用現代科技考古。
個人觀點:儒家是從農耕社會發展起來的文明,有明顯的先天缺陷,不重邏輯和數據把一切泛道德化,用道德來解決一切問題,當然這是在當時那種技術手段下,管理一個龐大農業帝國的最優選擇,這樣的後果就是,當西方文明發展到現代化和科學化的時候,東方的儒家文化還在原地踏步,並沒有發展出現代科技文明,若沒有西方列強打破國門,西學東漸,我覺中國可能永遠是個農業文明國家,就像非洲有些國家還在部落社會循環往複。中國歷史自漢到清,一直在循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通過改朝換代來解決不可調和的矛盾,並無大的進步,雖有量變,但並沒有質變,直到清末,也沒有發生質變的可能,以儒家的觀點,即使是牛頓這樣的大師,不過是專註於奇淫技巧的野狐禪,既無產生現代文明大師的土壤,即使有達芬奇,康德之類的大師,在我國也只會邊緣化。
國學無用,東方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科技文明,就像是算盤和計算機,現代科技才是王道。提倡國學的不是騙子就是傻子,一些人主張用國學來解決現在社會的問題,太扯淡了,就像是用一個農民種田的經驗來解決現代公司的問題,。所以不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用的知識中。


隨心所欲不行,但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致良知了。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人自出生有了意識,就很難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難到什麼程度呢? 和成佛一樣難!因此人只能在「知善知惡」上下功夫,善惡並不只是指做善事和惡事,頭腦中蹦出一個惡念,雖然未採取行動,只是一個念頭,就已經是惡了,因為王學的知行合一。因此先生一直強調時刻「省察克制」自己心中的「意之動」 , 將惡的「意」扼殺在搖籃之中,這與佛教的「善護念」 道理一樣!


就是隨心所欲和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區別。


推薦閱讀:

王陽明夫子有何缺點值得他人反思?其行為又可有借鑒之處?
禮記大學裡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什麼不是先誠意後格物?學習前不是應該先擺明態度么?
王守仁真的那麼厲害嗎?就是因為悟出了知行合一 嗎?這和自身的能力素質有一定的關係吧 ?
王陽明心學的現代書籍有哪些值得推薦?
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通俗的解釋是怎樣的?

TAG:國學 | 王陽明王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