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中的「本體」、「工夫」分別是什麼意思?


孔子說過,生而知之為上,學而知之次之。但是孔子不談「本體」。

《論語》雖然說過,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但是,這個本絕對不是理學家的「本體」。孝悌,也不是本體。

談本體是從什麼時候呢?周敦頤的時候。周敦頤拿來道家和禪宗的一些東西,建立了道學,也就是理學,的理論基礎。在儒家,理學中「本體」的概念,近似道家的「太極」,佛家的「第八識」。但是,同源異流,差別大了去了。

宋儒講理氣。萬事萬物,只有一個理。理無不善,氣則有善有不善。理就是本體。所以宋儒講「理一分殊」。這種「理氣」的分別,和佛家的「理事」的分別太像了。只是,儒家叫做「氣」,佛家叫做「事」。

但是,從訓詁上看,理的本義是「條理」,其實朱熹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不過,宋儒講義理的出發點和清儒畢竟不同。後來清儒戴震反對宋儒,就說,理不可以在事之先。——相反,理在事之中。沒有事,哪來的理呢?

功夫,是後天養成的。換言之,是學養。

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宋儒(不是所有宋儒)的主要理論是什麼?變化氣質。

氣質之性,有善有惡,要把惡的滌除,化為善的,所謂化性起偽——這個觀點本於荀子,又同佛家「轉識成智」極為相似。這種變化的過程,就叫「功夫」。具體用功夫的方法,叫「格致」,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說法,本於《大學》。明儒王守仁為什麼對於古本大學那麼重視,就是因為他對功夫的理解和宋儒程朱不同。不是對「功夫」是什麼理解不同,而是對怎樣用功夫,怎樣格致,理解不同。

以上,非常簡略地說了程朱之學的「本體」和「功夫」。

但是,程朱之學,和陸王之學不一樣,和顏李之學不一樣,和惠戴之學又不一樣。王姚江、顏習齋、戴東原,都不大同意朱子的看法。比如,顏習齋就認為,性不是天生的,是「習」以成「性」。(這點很接近佛家的「熏習」說有沒有?但打死顏習齋,他都會痛斥佛老二氏。)在朱熹那裡,性,可以看成本體;但在顏習齋這裡,就完全不行了。

何謂性,何謂習,何謂理,何謂氣,何者先,何者後,——在宋儒、明儒、清儒那裡,太多意見和分歧了。不能一一論及。

如果從《論語》的文本出發,「生而知之」,可以視作本體;「好古敏求」,可以視作功夫。「性相近」,可以視作本體;「習相遠」,可以視作功夫。

大體就是這樣。


可以簡單把宋明理學的問題歸約如下:

a.天道論(道德在宇宙中有根據嗎 ? 心性與天道可以貫通嗎?)

b.人道論:

............. 1、心性論(每個人都可能成聖嗎 ?道德在生命中有根據嗎?)

............. 2、工夫論(如何修養成聖?)


在這個劃分中,工夫之外的都是本體問題。也就是說b2是工夫,a與b1屬本體。


+++++++++++++++++++++++++++++++++++

在儒家傳統當中,成聖是最高最圓滿之理想人格的實現。在理論的層面上,儒學認為人人皆有成聖的可能,而成聖所以可能的先驗或超越根據,即在人的心性本體,此為本體問題(嚴格來講,本體問題包括天道論和人道論(心性論)兩方面,前者研究道德在宇宙中的根據,後者考察道德在人性中的依據。但在宋明理學的脈絡中,通常認為天道性命相貫通(牟宗三先生語),天心仁體超越而又內在,在這個意義上,心性問題也可以說就是本體問題。)。


而在現實的層面上,人性善惡駁雜,必須經過漫長艱難的成德工夫方有可能臻至聖境。而如何經過進德修業,使本體充分展露並實現出來,正是工夫問題。


依勞思光先生,本體屬「根源問題」,工夫屬「完成問題」。「凡『根源』不明時,談『完成』之過程,即全無意義。??『根源問題』與『完成問題』本各屬於不同領域,其解答亦不能互代。儒學之『心性論』言德性價值時,必須先自『德性如何可能』著眼,方能見『根源』所在。『根源』既明,然後方能論『完成過程』。此所以孟子必立『四端』、『性善』諸義,然後才能論及成德性工夫也」。


本體是工夫可能的根據。若人心人性中本無為善去惡的先天根據,則道德踐履的工夫既無必要、亦無可能。故欲明工夫,先當考察本體。且在宋明儒學,兩者密切相關,「宋明儒學問,講本體必講工夫,本體、工夫一定兩面講。??講道體就函著工夫,講工夫就印證道體,這兩面一定是相應的」 。明儒高攀龍也指出:「不識本體,皆差工夫也;不做工夫,皆假本體也」。


這個問題太大,能寫出來的論文篇數都能評個教授職稱了。

儒學不斷發展變化,每個學派每位學者每個時期的本體功夫論都並非完全相同。

杭州大學的哲學社會系主任屠承先,寫過十幾篇論文,題目是XXX(黃宗羲、陸九淵、呂祖謙 、葉適、明末清初、程顥、程頤 、張載、朱熹、王陽明)的本體功夫理論。

我看題主添加了「王陽明」的標籤,就淺談一下朱熹和王陽明的本體功夫論吧。

朱熹:

  • 本體:朱熹視
    「 理」 為最高範疇,把「理
    」 看成是先於「氣」的、超乎形器的存在,因此他把外在的「理」說成是事物的「本體」。
  • 功夫:朱熹又把
    「 居敬窮理」當作
    「 功 夫
    」 ,說:「能窮理,則居敬工夫。日益進;能居敬,則窮理工夫日益密。」(《朱子語類》卷九)

王陽明:

  • 王陽明認為本體和功夫是同一的一體,「 物理不外吾心
    」(《傳習錄下》)而朱熹錯誤把兩者割裂了,「析心與理而為二」(《傳習錄下》)

  • 本體: 良知者,心之本體;心之本體,即是天理。(《傳習錄上》)他把良知作為本體,我個人理解,這相當於佛教中的佛性心性。本體就像蒸餾水一樣,人人本具。雖然會後天染污,但水還是水,永遠不會改變。本體就像衣服,雖然會變髒變破,但是沾染的污垢和原本的衣服並不是同一件事物。

  • 功夫:功夫不離本體(《傳習錄下》)心外無學,本體和功夫是統一的,功夫無非是
    「復那本體」
    。知行合一的功夫就還是那本體;格物致知也沒有外物好格,格什麼都終究是在格心。巴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傳習錄下》)

我個人認為,王陽明的本體和朱熹的本體都是無善無惡的;功夫都是需要努力的。

朱熹的本體是「理」,功夫就是「格物窮理」,探究事物。

王陽明的本體是「良知」,功夫就是「致良知」,修鍊內心。

——————————————————————
一家之言。

參考論文:陽明學派的本體功夫論
陽明對儒學本體功夫論的繼承和發展


本體。王陽明傳習錄裡面的名詞。
至善是心之本體。
跟儒學關係不大,是心學。儒學是實用主義,不研究這玩意。
本體。即是源頭(Sources)。
國外有個人起了一個很好的名字:源場(Sources field)
源場是一切的原因和目的,蘊含了一切。
區別於人體。人體只是本體的載具。是本體的工具而已。
本體是意識的源頭。意識是本體在有限時空里的一個顯像。
打個比喻:
人體就是收音機,本體就是廣播信號。

功夫。即能力(Ability)。
既然本體是一切的原因,那麼本體是大有能力的。
耶穌說過:神說的每句話不能不帶有能力。
神即本體。
既然每個人的本質都是本體的映射,那麼每個人不能不帶有本體的能力。


謝邀。
如果是做學問,可以研究,但我只是業餘愛好,所以幫不上忙了。
如果也只是業餘愛好,其實我覺得儒學就讀夫子好了,體會了他老人家的仁心善念之後,連孟子我都不想讀了,後世的儒門諸賢和我們一樣都是體會了夫子的仁心善念之後用之以應對當世而已。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了,朱熹體會的用於當下有何用哉?!你有兩千年多年的歷史、希臘羅馬這麼多可資借鑒的東西,直接自己去體會夫子的偉大精神多好,何必假道他人?!
夫子以後,儒學的東西泛泛讀讀即可,細枝末節的東西沒必要深究。對於業餘愛好者,讀論語讀到痛哭流涕就足夠了,其它的看看就行。
如果說到用,希臘羅馬有更多的東西需要讀,古今中外的歷史需要讀透,當今社會的法律經濟人文經管技術都需要深研,最後自己的專業更需要下大功夫。所以,本體功夫啥的就交給專門研究儒學的學者去下功夫好了,我們就體會到夫子的人道精神、得一安身立命之本就行,以儒學精神為本、功夫下到專業上、放眼四海通古博今,方是今日君子應所為!


本體是先天的心性,具體是指寧靜、中和、不受情緒干擾的心性。
但我們由於氣質稟賦的差異以及後天的遭遇,都會有過分的情緒,嚴重的甚至是心理病態。
要恢復先天心性就需要做功夫,就要通過嚴格的省察克制磨掉後天的習氣。
做功夫的方法在宋明大儒的語錄里都有。
——————
接著說,首先要明理,儒家是教育,不是宗教。但儒家認為人有一個天賦的道德本體,王陽明稱之為「天植靈根」,就是說大道在我們人類心中有一個種子。隨著人的成長,受物慾困惑,就變得更加的昏愚,被金錢異化。
儒家的教育是讓人回到清明的德性,「修道之謂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如何復性,首先要立下堅決不移之志,天理人慾交戰的時候要熬得住。私慾格掉一層又一層,格得差不多了,至誠無妄的本心就顯了。
朱子說「且看它天理人慾交戰,要定得,勝時是何等氣象」。
做功夫就這樣,做好人是一輩子的事,君子以仁為己任,死而後已。曾文正公一輩子就是用死磕的方法,不取巧,滴水穿石。


這是傳習錄中的講法吧。我懂,但講不出來。古人好多用詞很準確了,比如本體就是用本體來形容才是最好,功夫就是用功夫來形容最好,格物有好多種說法,但理解了格物就發現這兩字何其精準。都是一些很抽像但很精準的描述,書讀多了理解深了自然就懂了。


儒學發展到宋明理學階段進行的細緻分疏。

本體通俗的講就是學說的核心,通常按照本體的不同劃分不同的學派。

認同以理為本體的,就是理學(狹義),代表人物二程、朱子。

認同以心為本體的,就是心學,代表人物陸王。

認同以氣為本體的,就是氣學,代表人物張載、船山。

工夫就是教法。各個學派都有自己的教法。這個教法既是學理上的,也是倫理上的。比如王龍溪和錢德洪,同屬陽明弟子,都認同良知本體,但在如何體認良知的工夫上,可算是天差地別了。


謝邀


最好聯繫上下文。


「本體」這個概念主要是從宋明理學開始講的。中唐以降,儒家學者想要對抗佛老、復興儒學,針對佛老高深的學理思辨,儒家學者開始以周易中的天人之學為基礎性理論資源,引入形而上學本體論,構築天道性命貫通的完整理論體系。

本體即形而上學意味的終極根據,是宇宙萬物的終極根源。

「工夫」即修身工夫,洒掃、應對、出處、進退莫不是修身工夫。


建議搜索麻堯賓老師的本體論與功夫論


王陽明的用詞吧?傳習錄里的。
本體就是本來面目;工夫就是如何恢複本來面目


天人合發,就是兩者結合,要不有天人感應這一說。


謝邀。真不懂。


個人理解,錯誤之處敬請指正。傳習錄一直在我床頭,看了這麼久雖然沒看懂但是還有點見解。本體可以是天理,可以是人性,可以是無私慾之蔽的心。本體是大中至正。功夫是在詮釋到達知行合一的境界道路上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與經驗。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台灣會有那麼多信仰星座或風水的人?
為什麼是天行健而不是天行乾?
怎樣看待父母想讓獨生子回到身邊工作或生活的想法?
為什麼北方人都長得偏高,而南方人都長得偏矮小?
西班牙有哪些美食?

TAG:文化 | 儒學 | 王陽明王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