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不是看了17遍《資治通鑒》?他是怎麼做到的?


那些說很容易做到的,你們會一邊看這類書一邊寫下自己的看法嘛?這十七遍是毛澤東自己說的,而且再看這些段落,他還會再次寫下不同的看法。

當年三代去美國,用毛批註的二十四史作為國禮送給美國,他批註的這些史書,在市場上供應不求,這在走近毛澤東裡面有提。

至於為什麼他看重這本書,我就不解讀了,因為會XX了。

毛澤東和孟錦雲還就《資治通鑒》這部書,進行過多次問答式的對話。毛澤東鼓勵孟錦雲讀點《資治通鑒》,讀點歷史,並要善於思考問題,不要人云亦云。他說:
  「這部書我讀過17遍,每讀一遍都獲益匪淺。」
  孟錦雲問道:
  「《通鑒》為什麼不從有史以來就寫,而是從周威烈王23年寫起呢?」
  毛澤東說:
  「司馬光所以從周威烈王23年寫起,是因為這一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或者說是司馬光認為發生了一件大事。這年,周天子命韓、趙、魏3家為諸侯,這一承認不要緊,使原先不合法的3家分晉變成合法的了。司馬光認為這是周室衰落的關鍵。『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也。』選擇這一年的這件事為《通鑒》的首篇,這是開宗明義,與《資治通鑒》的書名完全切題。下面做得不合法,上面還承認,看來這個周天子沒有原則,沒有是非。無是無非,當然非亂不可。這叫上樑不正下樑歪嘛。任何國家都是一樣,你上面敢胡來,下面憑什麼老老實實?這叫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孟錦雲問:
  「《通鑒》為什麼只寫到五代就停止了呢?」
  毛澤東說:
  「有人說,這是由於宋代自有國史,不依據國史,另編一本有困難。我看這不是主要的。本朝人編本朝史,有些事不好說,也可以叫做不敢說,不好說的事大抵是不敢說的事。所以歷代編寫史書,本朝寫本朝大抵不實,往往要由後一代人去寫。你看,《通鑒》最後一段寫了趙匡胤,也只是說太祖皇帝如何勇敢,如何英明,如何了不起,簡直白璧無瑕,十全十美,全信行嗎?」
  說到《通鑒》上記載的3歲小皇帝,毛澤東風趣地說:
  「皇帝是世襲啊!只要老子是皇帝,兒子再糊塗也得當皇帝。中國歷史上有3歲的皇帝,但沒有3歲的娃娃拉著車滿街跑,6歲也不行。你說當皇帝與拉車哪個更難啊?」
  孟錦雲問:
  「為什麼那麼一部大書,寫政治寫了那麼多,寫經濟文化的那麼少呢?」
  毛澤東說:
  「中國的軍事家不一定是政治家,但傑出的政治家大多數是軍事家。在中國,尤其是改朝換代的時候,不懂得軍事,你那個政治怎麼個搞法?政治,特別是關鍵時刻的政治,往往靠軍事實力來說話。沒有天下打天下,有了天下守天下。
  有人給《左傳》起了個名字,叫做『相砍書』,可它比《通鑒》里寫戰爭少多了,沒有《通鑒》砍得有意思,《通鑒》是一部大的『相砍書』。《通鑒》里寫戰爭,真是寫得神采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它要幫助統治階級統治,靠什麼?能靠文化?靠作詩寫文章嗎?古人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看古人是說少了,光靠秀才,30年、300年也不行噢。」
  孟錦雲問:
  「古人這麼說,現代人也這麼說,為什麼秀才就不行呢?」
  毛澤東說:
  「因為這些秀才有個通病:一是說得多,做得少。向來君子動口不動手。二是秀才誰也看不起誰,文人相輕嘛。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書坑儒,以為燒了書,殺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勞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地傳下去,天下永遠姓秦。結果呢?結果是『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是陳勝、吳廣、劉邦、項羽這些文化不高的人,帶頭造反了。」
  孟錦雲問:
  「王安石與司馬光是對手,又是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兒?」
  毛澤東說:
  「這兩個人在政治上是對手,王安石要變法,而司馬光反對。但在學問上,他倆還是好朋友,是互相尊重的。他們尊重的是對方的學問,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不能因政見不同,連人家的學問也不認賬了。
  我也有政治上的對手,我不同意他們的主張,但對這些人的學問還是尊重的,至少還得承認吧。」

  孟錦雲詫異地問:
  「您也有對手?那是過去,現在哪裡還有?」
  毛澤東笑著說:
  「怎麼會沒有對手?孟夫子,你有時就是我的對手呢。你非讓我吃藥,我不要吃,這不就是對手?不是政治對手,是生活對手噢。」
  孟錦雲認真地說:
  「我可不敢和你作對,您那麼固執,誰說服得了您呢?」
  毛澤東說:
  「說到固執,司馬光這個人就是很固執。認準的事一定要辦,並且辦到底。固執不一定是好事,但做學問卻需要這種精神。總比那些動搖不定的人好。對的當然要堅持;錯了,當時沒有認識到,為什麼不堅持?當然,對與錯,有時也轉化,當時對,多少年後未必還對;當時錯的,多少年後也未必還錯。多少年後看看還是錯的,再過多少年後看看,也許又另當別論了。所以,不要對事情輕易下結論,歷史自有公論嘛!」
  孟錦雲說:
  「以前總認為《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一人編寫的,現在才知道是幾個人合寫的。」
  毛澤東說:
  「一個人,就是有三頭六臂,也編寫不了這麼一部大書。寫上名字的是5個人,沒有寫上名字的還不少呢。這個寫作班子互相配合,各施所長,一干就是19年,這裡還有皇帝的支持。當然,主要是靠司馬光,沒有他主持,一切都不會有。」
  孟錦雲聽了毛澤東的介紹,情不自禁地說:
  「這部書真是一項大工程!」
  毛澤東說:
  「說得對,大工程。司馬光可說是有毅力,有決心噢。他在48歲到60歲的黃金時代,完成了這項大工程。當然,這段時期他政治上不得志,被貶斥。這也是他能完成這部書編寫的原因呢。」
  孟錦雲說:
  「聽說司馬遷也是這樣,受宮刑之後完成了《史記》。」
  毛澤東說:
  「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看來,人受點打擊,遇點困難,未嘗不是好事。當然,這是指那些有才氣、又有志向的人說的。沒有這兩條,打擊一來,不是消沉,便是胡來,甚至會去自殺。那便是另當別論。司馬光晚年,還做了3個月的宰相,過了1年左右的時間,他便死了。死了之後,還接著倒霉,真是人事無常啊。」
  毛澤東還說:
  「讀書,一要讀,二要懷疑,三是提出反對的意見。不讀不行,不讀你不知道呀。凡人都是學而知之,誰也不是生而知之啊。但光讀不行,讀了書而不敢懷疑,不敢提出不同看法,這本書算是白讀了。」
  孟錦雲說:
  「我讀書從來沒有提出過不同看法。」
  毛澤東笑了說:
  「孟夫子,不要認為書上篇篇是事實,句句是真理。我們現代人寫書時,事實都有自己的選擇,古人就那麼客觀?代代相傳就不會走樣?比如,寫一個人,他的臣下往往說好話,甚至吹捧。他的敵人往往攻擊。這一代人這樣寫,那一代人又那樣寫,言過其實的東西也不少。都是白紙黑字,你信那一個?所以,需要懷疑。你懷疑,就去找別的史料,對照一下。這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孟錦雲說:
  「您讀書能懷疑,我連讀都不一定能讀得懂呢,還談得上什麼懷疑?書上寫的還能胡編?這我可想都沒想過。」
  毛澤東說:
  「你這個孟夫子,就是頭腦簡單得很哩,要多思嘛。比如,有些史書里把個武則天寫得一塌糊塗,荒淫的很,不理朝政,這樣她怎能統治得下去?我就不信。」
  孟錦雲說:
  「武則天,一個女人當了那麼多年皇帝,可真是不簡單啊!」
  毛澤東說:
  「你覺得武則天不簡單,我也覺得她不簡單,簡直是了不起。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女人當皇帝,人們連想也不敢想。我看過一些野史,把她寫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武則天當政時,一位大臣見她經常殺人,就向她提建議說:『你這樣殺人,誰還敢當官呀?』武則天聽後不急不惱,只是讓那大臣晚上再來一次。那大臣嚇得不知所措,天威莫測呀。當天晚上,武則天讓人在殿台上點了一把大火,黑暗中的飛蛾見火便紛紛飛來,結果飛來多少,就燒死多少,可還是不斷地有飛蛾撲來。武則天笑著對那大臣說:『這叫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本性難移吧!』大臣立刻明白了武則天的用意。看來,只要有高官厚祿,要當官的人就會源源不斷,哪裡會殺得盡呢? 武則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讓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說,其本意是功德無量,書不勝書。其實,那是武則天認識到一個人的功過是非,不應自己吹,還是讓後人去評論。
我們今天的事兒,也要由後代人去評論。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自己說的不算數,當時的人怕你的權威,恐怕也只有說好話,說假話,這當然不能統統算數,得大大打它個折扣。   中國古代的歷史,學問大得很吶。有人覺得中國歷史上的東西全是糟粕,不值一看。還有一種人,覺得中國歷史上的東西全是精華,包治百病。我看這兩種人都有片面性。我的觀點是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既要繼承,又要批判分析。」


樓上好幾位都在說《資治通鑒》字數多少,xx書籍字數多少,以此來比拼速度。這似乎對於回答這個問題有些道理;但於讀《通鑒》一書之態度,實在有所誤導。

17遍絕對不是不可能,因為同樣的書,隨著對書的內容和行文的不斷熟悉,後面的讀書速度絕對會比之前快。

毫無疑問,最辛苦的是第一遍。原因有幾個:

1、古文閱讀水平的問題。由於《通鑒》跨度很大,摘抄了歷代各種書籍——包括史籍和小說——的內容,因此即便溫公統一了文風,仍然有很多寫法上的差異。從司馬遷的文風到歐陽修的文風,能沒有什麼差異么?所以作為一個現代人,即便你之前讀過史記、漢書,恐怕也無力立刻能駕馭《通鑒》全篇,這是最直接的障礙。

2、對史料的不熟悉。很多中國人的歷史知識——比如我——主要來自於中小學的歷史課,這其中對於《通鑒》所描述的那段歷史絕對只是泛泛而談。再加上《通鑒》是編年體,更增加難度。比如歷史人物,很多時候,猛人出場並沒有提示,之前接受的知識里也沒有任何印象,讀到後來突然發現這哥們當了皇帝,是一代猛人。石勒、王猛、高歡、侯景之類對我來說就是如此。人物尚且如此,官制、地名、經濟制度就更別提了。說官制,我讀的時候,晉朝那段尤其頭痛,司馬姓和司馬這個官職經常分不清,後來才摸著規律;地名一開始也是糊裡糊塗,後來買了一本《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對照著讀,就好很多了,特別是元和方鎮那種局勢。第一次讀絕對是填補個人歷史知識斷層的學習過程,雖然痛苦,但絕對值得。

3、無法理解當時事情的前因後果和邏輯。很多人以看小說的心態看《通鑒》,這也是一種讀法,但也會有問題。《通鑒》是集溫公之前朝代最重要的事情——特別是各種政治陰謀詭計寫成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光看不行,得費神思考。有時候有些猛人做的事情簡直是匪夷所思,加之文言本身簡略,一眼看去理解的意思跟前後文牛頭不對馬嘴。我讀第一遍的時候,就經常碰到這樣的事情。後來有經驗了,知道要翻一下當時同時期的其他史料或參考資料,哪怕是查一下維基或百度百科,都能幫助良多。所以互聯網時代還是好,至少查資料方便。

4、堅持不下來。堅持讀《通鑒》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畢竟不是小說,幾千年歷史,那麼多人物(況且很多同樣的名字前後朝代出現過幾次),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沒有從小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種族來說,堅持讀下來真的不容易。我第一次讀的時候,讀到前漢末尾就放棄了。後來又從新撿起來,斷斷續續,前後一年多才讀完。當然,期間外部客觀因素也不少。但個人感覺,讀完第一遍《通鑒》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能讀完《通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kindle。我是在kindle上讀完的,各種場合,飛機、火車、如廁、睡前,排隊時候有幾分鐘空閑就從屁兜里拿出kindle開始讀。沒有kindle恐怕我也讀不完。

說跑題了。

回到正題上。我讀第一遍《通鑒》,從最開始到最後差不多花了18個月,第二遍的時候只花了3個月。每天用在閱讀上的時間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原因在上面說了。其實你對書的內容了解了,讀起來自然快了,當年高考複習,到最後幾乎每本教材都能背下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最重要的,還是讀書對於你真正的幫助。如果價值實現了,讀一遍和讀17遍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很多人看到《通鑒》那麼厚、那麼多頁的文言文,就打退堂鼓了,覺得讀不完,就不讀了。但是讀書不是為了讀完而讀的,更不是為了比拼讀書遍數或速度而讀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用再去糾結毛主席到底有沒有讀完17遍《資治通鑒》了~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延安嗎


實際上,17遍,應該是個虛數。可能是為了強調毛主席對這本書的重視。
而且,主席讀書,應該不是泛泛而讀。他的讀書習慣是,每次閱讀,都會在書上進行批註。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這樣的讀書方法,17次,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且,毛主席讀書,應該不會是從頭到尾的閱讀,而應該是根據現實生活的需要,閱讀某一個部分。第一次閱讀的是通讀,後面的閱讀,更多的是一種查閱式的閱讀。遇到現實中的什麼問題,就到某一個部分去閱讀,作為重要的參考。
這樣,在人的一生中,《資治通鑒》,應該是被偉人當做了執政的參考書和必讀書而已。

熟讀百遍,其義自見。
毛主席是這一格言的忠實實踐者。


太祖是何許人,莫要以等閑輩思維論之


我每天睡覺前,早起上廁所和在地鐵上的時候看,大概是每天一到兩個小時。不到半年,看了一遍。這樣算起來。看十七遍所用的時間也不是不能接受


太祖對陳伯達有過重要提點,可知太祖讀史是帶著問題去讀的。這也解釋了他為什麼讀了17次,因為歷史會重演,他需要借鑒。

佐證:
毛澤東給陳伯達擬定了四項任務,即四個研究課題:《抗戰中的軍事》、《抗戰中的政治》、《抗戰中的教育》、《抗戰中的經濟》。在毛澤東的直接指導下,陳伯達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工作。陳伯達說,是毛澤東幫助了他,把他的研究工作的注意力從古代轉向現實生活。從此陳伯達便一直在毛澤東身邊工作。


這個對於智商,心智爆表的人而言算是難事?以毛的水準放到現在,從商則為商界執牛耳者,為政可為國家元首,從文可為一代大師。我如果有他十分之一的心智和智商就心滿意足了。


單看毛解放後對中國古代史研究的支持就可見一斑了。下令組織標點二十四史、標點資治通鑒、下令組織編寫中國歷史地圖集。還把那些國民黨的舊官員特赦了做文史專員。。我覺得圖書管理員要是當年不武裝討薪,很有可能就成了個歷史學者了。


網上有個孩子匹配3000局只選德瑪西亞,正所謂滴水穿石。主席他又不玩網遊不打LOL,讀17遍簡直太輕鬆了。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作者是管理毛去世後的毛個人書籍的,是一位北大教授。她說她跟毛聊歷史都感覺不如毛熟知中國歷史。同時,她還說毛每讀一遍書,會在書上標註讀的遍數,資質通鑒遠遠不止17遍。


《資治通鑒》大概有300多萬字,看17遍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這個數字其實是沒有意義的,頂多是時常翻閱而已,史料你可以翻得很快,但是只有真正的研究者才會細緻的爬梳。讀書就是日積月累,沒有捷徑可言。


通鑒三百萬字(毛讀的是胡注版,有千萬字),光讀書,17遍就要好幾年。毛讀了17遍是有可能的,但是實際上應該是沒有17遍的(沒有實際材料證明,妄自揣測的結論),就讀書的習慣論,毛喜歡做批註,在不同的時間段集中在書中批註了17次,不代表他讀了17遍通鑒,正如毛批註的24史一樣,毛對於24史,我認為他也未一字不漏全部讀完過。但是毛對這些書是真心的喜歡,沒事就反覆讀其中的幾卷,某些人傳記,在通鑒中了解他喜歡的人物處在的歷史縱向大環境肯定是毛的習慣。至於讀了多少遍,樓主無需糾結,毛不是歷史專家,可他有明確的歷史觀,但也經常在引用史實中出錯,在讀史和讀書方面,毛也不是天才,但很有毅力,這倒是可以學習的。


毛澤東是一個真正愛讀書的人,一聲讀個17遍應該不算什麼,我覺得完全可以做到。一者對一個很有功底的人,讀書速度會比普通人快很多。毛澤東青年時代就讀了很多書,是一個很有文化功底的人。我自己也讀過《資治通鑒》,感覺畢竟是史書,裡面比較精彩的幾個歷史時期以及精彩事件,在其他史書上也能涉及到,這部分完全可以快速讀過去。想像老毛這種歷史知識豐富的,看《資治通鑒》應該不會像我一樣慢慢去消化,去梳理各個朝代的演變,所以,他看一遍可以不用費很太多時間。;二者,讀一本書前幾遍特別是第一遍會很慢,多讀幾遍以後就會快很多,所以聽起來是17遍,其實後面的那幾遍,不用花很多時間。到那時,老毛可以快速讀,只需要重點關注某些部分就行;三者,現代人喜歡於白話文,碰到《資治通鑒》這種,會有閱讀上的不適應,大大降低現代人的閱讀速度。如果看白話文的,總感覺少點那個韻味,缺少一種閱讀上的快感,往往是看著看著就不想看了。如果確實閱讀文白對照的,會造成閱讀上的間斷,那就更體會不到閱讀上的快感了。缺乏閱讀快感的讀書怎麼可能會很快?堅持下去都有難度。而老毛少年時代白話文還沒盛情,基本保持古文的閱讀習慣,沒有閱讀上的不適感,自然他的閱讀速度會快很多,而且也更有興趣去讀;四者,老毛那個時候,娛樂設施比較少,以閱讀作為打發閑暇時間的娛樂方式,而不像現在大部分時間都被電腦佔用了。老毛一生會花比我們多得多的時間在閱讀上,閱讀量自然比我們普通人大的多。所以老毛一生完成17遍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發現大家都忽略了一個事實,老毛讀書不比我們現在,他可是天天活在槍林彈雨中啊!


我來說說我的經歷吧,小時候有點自閉症,然後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家人就不讓我在非周末看電視了,我那時候自閉又不喜歡出去玩,於是我就只能一遍又一遍的看書。於是我就把三國演義看了二十多遍。。後來愛上打籃球了,就不整天悶在家裡看書了。。所以一本書看很多遍很正常,一旦沒事做而且時間充裕的時候,而且這書你也確實很喜歡,一切就順理成章了。ps:我一開始看的是我媽媽的豎排版的繁體三國演義。。(我媽媽大學專業是古漢語)。。我現在都佩服自己,小時候是要有多兇殘。。


拿我自己類比吧,書於我猶妻。。。十七次,真不算多。。。


是什麼支撐你通宵遊戲整晚不睡覺 依然樂此不疲精力旺盛 感覺時間過好快 你可以問問自己如果你玩遊戲的話


謝不邀,

大學時的qq日誌:

軍事藐視李世民、鐵木真,詩詞堪比蘇東坡、辛棄疾,書法直追王羲之,哲學壓倒馬克思、恩格斯,經濟勝過凱恩斯、亞當斯,政治就不用多說了。。。而且據說一生讀了上萬冊書,其中二十四史(四千多萬字)讀三遍,資治通鑒(三百多萬字)讀十七遍,《紅樓夢》,《三國演義》更是讀了無數遍,大致算了算,平均一天讀十多萬字,A4紙的話要近兩百頁(相當大一部分是古漢語 ),而且據說伴有大量筆錄。還能帶領我們打敗日本人,趕走美國人,擺脫蘇聯人、拯救朝鮮人、震懾越南人、嚇尿印度人!同時,驅逐國民黨,掀翻地主、資本家,打倒右派反革命,超英趕美為人民。。。還要經常鍛煉身體七十三歲暢遊長江,三年時期還能幾十天不吃糧食(只吃野菜),又要經常微服視察全國(全國有幾十個城市都有建國後毛主席的住宿遺址,杭州、武漢、上海等還有多處)、接見社會各界人士,的確是個神!

回答的目的只有一個,神是偉大的,也是學不來的,千萬別讓孩子們學神,沒那天賦,得不償失。


去問問背了六十多遍紅寶GRE的··· 我覺得那個難度更大····
相比之下 讀這些書真沒什麼累的 有些人能讀一輩子紅樓夢呢

要是沒用就摺疊了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被渲染的很強烈,歐洲地區種族歧現象不嚴重嗎?種族歧視在歐洲大國是如何演變的?
如何評價荊軻?
如何評價德川慶喜?
如何看待1582年本能寺之變前巔峰時期的織田信長?
前蘇聯為什麼阻止其他人找到成吉思汗的墓?

TAG:歷史 | 資治通鑒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