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歷代傳統是否「得國不正」?

陳橋兵變、燭影斧聲、靖康、牽機發明人……好像比其他朝代更「不正」一點(雖然其他也沒好到哪去)?


這期開講歷史發明學牽機毒。

關於燭影斧聲的解讀,參考這個回答(宋太祖的真實死因是什麼?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如果說燭影斧聲還是捕風捉影,那牽機葯的傳說根本就是歷史發明了。

知乎有個近3K贊的回答是這麼說的(關於宋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 宋燕的回答)

宋太宗是個下毒高手,他在當皇帝之前就潛心研究,收集了上千種醫藥單方。他毒死南唐後主李煜等人用的毒藥,叫做「牽機葯」,服用之後全身抽搐,蜷曲成一個大蝦一樣死去。這種葯後來人研究過,是馬錢子,主要成分是番木鱉鹼和馬錢子鹼,可以破壞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很強且難解。

首先我們整理一下,傳說中宋太宗發明的牽機葯一共毒殺了3個割據君主:李煜、孟昶、錢俶。這些說法主要來自於兩個來源:1、南宋王銍《默記》;2、清末人偽托南宋徐大鈞《燼餘錄》。

1、首先從李煜開始。

徐鉉歸朝,為左散騎常侍,遷給事中。太宗一日問:「曾見李煜否?」鉉對以:「臣安敢私見之!」上曰:「卿第往,但言朕令卿往相見可矣。」鉉遂徑往其居,望門下馬,但一老卒守門。徐言:「願見太尉。」卒言:「有旨不得與人接,豈可見也!」鉉云:「我乃奉旨來見。」老卒往報,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入取舊椅子相對。鉉遙望見,謂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頃間,李主紗帽道服而出。鉉方拜,而李主遽下階引其手以上。鉉告辭賓主之禮,主曰:「今日豈有此禮?」徐引椅少偏乃敢坐。後主相持大哭,及坐默不言。忽長吁嘆曰:「當時悔殺了潘佑、李平。」鉉既去,乃有旨再對,詢後主何言。鉉不敢隱,遂有秦王賜牽機葯之事。牽機葯者,服之前卻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也。

又後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雲

這個記載裡面比較明顯的錯誤有幾種
1、時間線錯亂。例如,徐鉉加給事中在李煜死後一年,為左散騎常侍在李煜死後十年;趙廷美封秦王也在李煜死後一年。
2、誇大其詞。說李煜宅邸只有「一老卒」、「舊椅子」,然而李煜自身有右千牛衛上將軍的年俸,有掌記事等屬官,去世前一年倒是也哭窮過,但是藉此向朝廷又要了三百萬錢。更不要說後面李煜有錢請妓作樂,卻請不起隨從買不起桌椅了。總結下來,李煜降宋後雖然大不如前,但朝廷也不至於一點體面都不給降臣了。
3、不合常理。說李煜七夕作樂惹惱了宋太宗,然而已知李煜死於七月八日。要麼是太宗聽到了消息當天就毒殺了李煜,要麼是隔了一年才毒殺了李煜。前者太急、後者太緩,皆不合常理。

《默記》成書於南宋,不說全無可信,但至少在宋初史事方面的記載連二三手史料的標準都夠不上。所以,此書在《四庫全書》中的分類是小說家類,「頗近小說家言,不可據為實錄耳」。以上徐鉉讒言使太宗毒殺李煜一節,至少在清人吳任臣編寫《十國春秋》的時候就判斷為不足為信。然而這個頗具有《法制時報》風格的兇殺故事卻迎合了現代人的口味,越傳越廣,幾乎以假亂真。

2、孟昶、錢俶
關於《燼餘錄》的價值,我在上面那個回答里已經說過了。

學歷史,第一從史料學入手。《燼餘錄》是個什麼東西?
我就說兩條
——這本筆記首創了虛構人物楊宗保,以及楊家父子救太宗等楊家將演義故事的情節
——作者偽托的是南宋遺民徐大焯,但第一次刊行卻要到清朝末年

再次印證了我之前所說的,這證明了我大清奇幻文學的繁榮發展!

總結一下
1、宋太宗毒死李煜是南宋人王銍發明的
2、宋太宗謀害宋太祖是清末人蔡東藩、李逸侯發明的
3、宋太宗毒死孟昶、錢俶是清末不知道什麼人發明的
4、宋太宗毒死宋太祖是現代人基於上面不知道什麼人的歷史發明的歷史再發明


燭影斧聲和牽機葯都屬於野段子,並不被學術界認可,也就寫小說比較嗨。譬如天刀OL里還安排唐門毒死宋太祖。。。嘈點簡直不忍直視。

關於宋太宗在即位後害死他弟弟廷美,逼死太祖長子德昭這幾個鍋我不打算洗。但你們覺得太宗是要有多蠢才能在完全沒有任何威脅和競爭壓力的情況下先用玉斧(裝飾品)弄死他哥(武術達人),再從未來招募一支化學小分隊研究發明出毒藥把那些除了當吉祥物沒任何作用的列國君主都挨個毒死?如果我說宋太宗本身在文學上還是李煜的粉絲估計知道的人不太多吧?


之前趙普反對太宗做儲君,於是太祖直接把老基友趙普罷相。而太祖的兒子德昭大部分時候只是個沒有實職的防禦使,就算太祖臨死前也只給了他一個節度使空銜,連王爵都不是。。太祖是要多缺心眼才會這樣培養繼承人去送死?


至於陳橋兵變,太祖是有不光彩的地方。但歷來改朝換代,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還是在五代十國這樣的時代,弱兒寡母被手下軍頭篡位簡直已成為板上釘釘的鐵律。當時像陳橋兵變這樣手下士卒簇擁著長官擁帶其稱帝的事也並非第一次。甚至還有過長官先假意應承,之後再找空隙把擁戴他的人殺掉的先例。所以這也是為何陳橋兵變這樣假的明顯的作秀卻有可操作可能的緣故。

而早在五代初期,歷代君王就已經深明繼承人本身實力的重要。所以當時的繼任者基本都是在軍隊中有一定影響力的成年人。再加上沙陀族等胡人文化的影響,兄終弟及的觀念也被逐漸普及。所以整個五代,為了政權的延續,並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父死子繼制度,但即使如此,仍然不時發生政權更迭。而像柴榮這樣將皇位傳給幼子的,簡直是作死到了某個境界。。。就算趙匡胤不兵變,在五代的氛圍和制度下也早晚會有其他的軍頭取而代之。而趙匡胤得登大統後對於周室宗族的優待,實在已是歷史的優容,要按五代甚至先代政治的慣例很有可能會殺全家。。。


至於靖康恥,那確實是當時高層集體作死。。。但這和得國沒關係吧?之前歷代皇帝的矜矜業業也不能被吃了吧?

下面是對於燭影斧聲和牽機葯簡單的吐槽和分析。


---------------------------------------------------------------


燭影斧聲最早載於北宋中後期的私人筆記《湘山野錄》。這本書的定位就是野史,而且燭影斧聲這個段子很長時間還被宋人認為是兄友弟恭的象徵。而對於太宗繼位問題的質疑,最有影響力且較早的論著當是民國時的學者張蔭麟先生提出的。

但很可惜,經過開國後鄧廣銘先生,王育濟先生等宋史學者的研究下,基本已推翻了張蔭麟先生當年的論點。張蔭麟先生的問題主要在於因為那個時代信息交流的匱乏所導致的對於史料掌握程度的缺少以及張先生本人過早的逝去。學界如今是基本肯定太宗繼位的合法性的。


而關於宋太宗千蛛萬毒害死列國君王的記載,主要也是來自《燼餘錄》和《默記》這兩本書。很遺憾,這兩本也都屬於野史。你可以參考著看,但絕對不能當第一信史。

下面我簡單講下宋太宗對於毒殺李煜的疑點。

一,李煜違命侯的爵位是太宗去掉的,並改成了隴西郡公。二,太宗經常找李煜入宮聊天,討論讀書的情況。三,李煜歸宋後的很多詩詞都有寫到鶯歌燕舞之類的生活,很明顯生活一直很滋潤。四,默記中向太宗告狀間接害死李煜的南唐故臣徐鉉,在記載中頂著左散騎常侍的職官。而歷史上的徐鉉是直到雍熙五年(988年)才遷左散騎常侍,但李煜卻早在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便已死去。五,默記中太宗派去下賜李煜牽機葯的是秦王趙廷美。但在太平興國三年時,廷美的爵位仍是齊王,一直到太平興國四年才改封為秦王。。。我覺得如果默記記載屬實,那隻能說明宋太宗真的掌握了穿越時空的能力。

《宋史·南唐李氏世家》:「太宗即位,始去違命侯,加特進,封隴西郡公……太宗嘗幸崇文院觀書,召煜及劉鋹,令縱觀,謂煜曰:「聞卿在江南好讀書,此簡策多卿之舊物,歸朝來頗讀書否?」煜頓首謝。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廢朝三日,贈太師,追封吳王。」


宋太祖得國的黑點就是陳橋兵變欺負孤兒寡母了,柴榮想讓他當諸葛亮結果他取而代之,這個洗不掉,但是五代十國不是靠仁義道德打天下的,宋太祖一根齊眉棍,打下四百軍州都姓趙,靠的是軍事實力,這樣建立北宋,一定程度結束亂世,也無可指摘。


所謂得國的「正」,不外乎外攘內安

對外抵抗侵略,光復華夏,如 明

對內統一天下,安邦定國,人民安居樂業,如 漢 、唐

真正的得國之正,其實指的應該是它符合天下萬民的期待,並真正完成了這個期待。

這才是得國「正」

至於說法統、禪讓、血脈,都無所謂

唐高祖李淵還搞出個隋帝禪讓的花哨來,可是李唐的法統確實來自於一統天下的霸道。

說回大宋,

燭影斧聲和靖康都是後人的,和開國者沒關係,大唐那麼強大還被吐蕃攻佔了首都掠奪了人民呢。

牽機也是太宗的事迹,不過就算是太祖的,也無關法統什麼事情,不過就是殺人的手段而已,要是牽機都算是得國不正,那麼殺功臣的劉邦,屠城的曹操,臣服突厥的李淵,殺群臣的朱元璋,都更加不正了。

陳橋兵變,趙匡胤雖然欺負孤兒寡母,但是五代以來都是這樣,就是後周自己,也沒那麼乾淨。趙宋經過了禪讓,並且善待了柴家人,已經足夠說的去了,除了送以外,還有哪個王朝會善待前朝的帝室?

但是這不算完,因為禪讓都是虛的。

真正的得國之正在於大宋重文抑武,重視禮教民生

如果趙宋還是和五代諸國一樣武夫當權諸侯割據,必然旋踵而亡,不過五代之第六代而已。

但是趙宋重文抑武,重視禮教民生,收回地方權力,徹底的改變了五代以來的格局,對內一統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人心思趙。

這才是真正的法統


三代以下,使後人由其興而神往,由其亡而掬淚者,唯漢、唐、宋、明四朝而已。蓋因其能攘暴亂,安天下矣。此所謂:得國正。


講到得國,其實只有陳橋兵變相干吧,其他幾個無論真假,都跟得國無關。

能取得政權並統一全國,掰開來看肯定有趙家的合理性,也不叫不正。但後來貫穿整個宋朝的軍制問題(將從中御,先授陣圖,兵將不相知),對武將的過度防備壓制,進而導致兩宋幾乎所有的對外戰爭戰役性失敗。這還是在宋朝軍事技術科幻性地超過周邊國家的前提下。

我覺得老宋家這些措施,透著心虛。不管學者客觀評價得國正不正,老宋家自個是知道自己不正的。就好像強搶了玩具的小孩,始終警惕地盯著其他身強力壯的小朋友,嘴裡不停地念叨:你不要過來!

柴榮文治武功兩全,給宋的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可惜天不假年。幼兒即位,強敵環伺,人心惶惶不知所依。武林高手趙匡胤能一把上位,那是有當時特定條件和人心支持的。這沒錯。

但中國君臣博弈的原則呢?「君君臣臣」「君不正臣投外國」。首先得老柴家幹了壞事兒你才能亂來,柴榮可沒對不起你趙匡胤,那麼多恩寵並沒有保證忠誠。你要不認這規矩,那你趙匡胤沒有老的一天?到你老了手下就沒有跟你當年一樣強壯的小弟?

從事後趙家對武將的態度來看,他們是認識到自己壞了規矩的。前面兩個問題,自己有老去的一天,自然規律沒法解決,好吧,只好努力弄得手下沒有強壯的小弟了。

所以是的,宋朝得國不正,並且這點心魔,困擾了兩宋所有君主。他們將用一系列的對外屈辱來償還。


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然後開啟統一戰爭,我覺得這一點問題都沒有,五代時期,君臣關係已經錯亂,君不信臣,臣不忠君,有軍權就是王道,是個節度使就敢窺伺神器,篡位奪權,當時後周那局面,孤兒寡母,就算趙匡胤不篡權,別人也會篡權,趙匡胤為人寬厚,人品上佳,對柴氏後代做了很好的安置,後面攻滅南方十國,對其國君也都予以優渥待遇,其人乃一代雄主。
燭影斧聲,這個千年歷史迷案,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還真說不清,因為沒有現場見證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趙光義真想殺宋太祖,也不會在那麼一個容易暴露的地方下手,更何況太祖本身就是武林高手,九節鞭耍的溜溜的,即使空手也是武力過人,趙光義不具備刺殺成功的條件,更何況已有金匱之盟,確保趙光義做接班人,趙廣義不會傻傻冒那麼大風險,像副統帥一樣去搞刺殺。
至於靖康之變,其實金國一開始只想過來搶個劫,卻沒想到一不小心把北宋滅了,但即使如此,趙宋王朝在中原還是很得人心的,連宋江在死之前都說大宋氣數未盡,北宋的老百姓日子過的還是不錯的,他們對趙宋的認同度比較高,所以九子趙構逃出生天,才能在南方建立南宋政權,為大宋延續了一百五十年的國祚,要不就跟南明一樣,不到二十年就玩完了。
至於千機毒藥發明人,只是把人整死的一種手段,比這更殘酷的還有凌遲,車裂。
整體來說,兩宋三百二十年間,對於老百姓來說,是不會考慮趙家是否得國不正,老百姓嘛,考慮的就是每天的生活,總體而言,宋朝經濟發達,老百姓生活還過的不錯。更多的人考慮的是,北方的韃子又打過來了,滅了一個韃子,又來了個更厲害的韃子,滅了個更厲害的韃子,又來了個宇宙無敵猛的韃子,最後無奈順應歷史潮流,卒。


你說他一個殿前都點檢怎麼就進中央當了皇帝呢?


確實不正
趙大:費了半年時間又是發動親情攻勢撈兵權又是編造契丹南下的謊言誆騙眾人,篡是篡成功了,可兒子被弟弟逼死老婆被兒子冷暴力、南宋的諸皇帝當了一輩子的小弟最後墳墓還被刨,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真好笑

趙二(存疑):所謂的五代太子標配——封晉王(開寶6年9月)是宋朝立國十幾年後的事情了,加開封府尹(建隆2年7月)是在趙大有遷都之念(開寶9年)以前的事情,這標配可配得不怎麼標。再考慮到趙大死在動了遷都之念以後、趙二心腹程德玄在趙大嗝屁當夜「恰好」就「宿信陵坊」、繼位後趙二改元之快……種種疑點讓人不由浮想聯翩啊

宋徽宗:也算不正吧,雖然是走了公開程序的,但是擠掉其他候選人的理由有幾分說服力就讓人懷疑了

南宋就不說了


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


肯定不正,北宋二弟子孫盡滅,南宋趙大子孫盡滅!因果報應


宋朝是不正,但是是不正立面最正的。宋朝不正是因為篡位於周朝,不正裡面最正是因為太祖誓詞第一條柴氏(周世宗)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宋二,不是,趙二啊,個人覺得他不算得位不正。老調重彈,他當時晉王、開封府尹,五代太子標配都有了。而趙匡胤自己的親兒子還沒封爵呢。(我記得是沒封爵)

個人看法是趙大的確是猝死,趙二登基過程中外界風言風語很多了,而且他這個人,連別人誇太子長得有帝王相都要不爽。何況皇位這種事情,搞得血雨腥風,不是屎也是屎了太正常了。


汝國得天下於小兒,亦失天下於小兒,天道如此,何必多言!連在當時被他們趙宋朝廷視為蠻夷的蒙古人都知道趙匡胤兄弟欺負孤兒寡母奪柴氏江山,對他們趙宋篡權的做法極是鄙夷,而且趙宋朝廷還羞愧的無言以對,真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天子,兵強馬壯者自為之


推薦閱讀:

宋真宗有資格封禪嗎?
朱允炆到底去哪了呢?

TAG:宋朝 | 宋代歷史人物 | 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