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奏試聽過程中,遇到一些「經典」曲目,自己卻索然無味,到底是否正常?
比如,大提琴各種曲子里,(我附近的同學)必拉的貝多芬奏鳴曲,很有難度,但大部分的篇章都讓我提不起興趣,調動感情時總是有些困難,練習時也毫無感覺。
只是簡單舉一個例子,我從小學琴到現在,總會碰到那種師哥師姐一直到我都要練的樂曲,有一些樂曲我從頭到尾都覺得索然無味,很難投入感情,哪怕這些樂曲很著名出自大師之手。
這個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對音樂情感的表達。還有我在聽一些大提琴曲時也一樣,對於一些熱門和非熱門的樂曲,我聽的時候會覺得「一點都不好聽」,完全聽不下去。
所以我的問題是,我出現這種情況(對大家都必拉的「經典」感到索然無味),是因為我的知識,水平和對音樂的理解力還不夠嗎?是否有解決方法?
卸腰
正常
我覺得是蠻正常的啦。
題主覺得索然無味,無非是情感上沒有共鳴,在音樂上也沒有理解。
每一首作品都是作者注入情感的。有些爛歌的感情很直白,比如「我愛你,愛著你……」之類的。而古典作品的情感相對來說,更加內斂和深沉。這些情感的體會往往需要仔細琢磨和細細品味,與人生經歷和性格敏感程度也有一定關係。有些作品時代久遠,難以體會也是很正常的。
題主是拉大提的,題目描述中更多的是在練習中覺得索然無味。相比題主在練習中只分析了自己的部分吧。如果你分析一下和聲,配器,曲式,可能就能體會到古典大師們的牛逼之處。你現在的問題可能是手快於腦,當你奏出一個音符的時候,如果你能考慮到為什麼此刻會出現這個音符,在整個和聲中是什麼作用,如果換另外一個音符會有什麼不同的效果的話,想必你是不會覺得索然無味了,而是會覺得大腦不夠快。
題主有空可以多學點樂理,學學作曲。當你開始創作的時候,你才會發現你跟別人的差距有多大,大師為什麼是大師。
共勉!作為一個拉大提的,什麼作品自己練習的時候都沒有意思,只有練習過後的演奏才能帶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並且我表示貝多芬的奏鳴曲沒有鋼琴伴奏能聽?
大師的曲子是品質保證,天下從來就沒有這樣的事情。最基本的一點:古典音樂界和任何界一樣,有潮流。這個潮流跟「今季流行豹紋短裙」這種潮流完全沒有區別。Goldberg Variations 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Glenn Gould 一九五五年把它搞潮之前,它就是沒什麼人理會的曲子。
但你必須知道爲什麼經典會是經典,必須知道經典「好在哪」,不然就是反智。
最後,雖然我覺得這很沒有必要,但可以說的是 Sviatoslav Richter 一點不喜歡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作品 110——而它可是屬於被捧得像神一樣的「貝多芬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之一。這樣你應該不用害怕了。正常啊,我原來彈貝多芬和莫扎特的鋼琴曲覺得索然無味,後來遇到了德彪西的作品,覺得每首曲子每個音符都深得我心。應該是你還沒遇到適合你的風格。
朱曉玫採訪(修正版)視頻
可以看看這段視頻,朱曉玫老師彈了一輩子的《哥德堡變奏曲》,始終樂此不疲。
即便練了十幾年的琴,若只是局限於技巧的提升,局限於練了多少曲子,對音樂的表達和理解也是欠缺的,我也有和題主一樣的問題,回首發現拉琴多年卻只是「小和尚念經有空無心」,如同一個匠人只是按照圖紙來上漆,卻從不過問畫作所要表達的涵義。
聽著覺得索然無味,大概是沒聽進去/沒聽懂吧。因為缺乏對音樂的欣賞技巧,你的耳朵只是一個接收器,接收到了信號,然而大腦中卻沒有對應的審美知識和經驗對這些信號進行加工處理,因此根本無法獲得審美體驗,無法與手中流淌的音樂產生共鳴,只覺得無趣。當交響愛好者在音樂會中聽得如痴如醉時,門外漢卻從頭到尾不知所云,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多讀點書吧,聽點課吧。最近在補一門基礎的公開課——耶魯大學公開課:聆聽音樂 教授提到他兒子也曾是一個拉了多年大提琴卻連一首樂曲也無法聽懂的傢伙...
實屬正常,無需多慮
正常
但是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一定是有其與眾不同的非同凡響之處的。
經典延伸出各式各樣的作品
前者偉大 後者卻更加符合潮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