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周易》、「相術」和堪輿之學,這些傳統學問有哪些人生智慧或世界規律?
《周易》講卦,相術識人,堪輿之學更是被廣泛運用在我們生活中的許許多多地方,那麼其中蘊藏著哪些人生智慧呢?或者說是世界規律?
不希望只針對某幾句話,而是能夠有高度概括的敘述。
或者說,這些古代智慧的最終意義是什麼?
右手持壺,左手持杯,水在動,便是易了。
壺漸輕,杯漸滿,一飲而盡,便是卦變了。
昨日飲了今日飲,今日飲了明日飲,周而復始,循而往複,便是周易了。
壺不變,杯不變,這是不易。
水在變,我在變,這是變易。
千年不改,光陰如水,這是簡易。
流去一年又一年,年年桃花開,埋了英雄,看了粉黛,明月萬年照凡塵,只是人不同,這是道。
閑時讀葉,忙時看人,一葉在枝頭,風搖它,雨打它,晴久了積塵,夜久了積露。葉枯了,人老了,多少玄思歷歷中,這是禪。
禪不稀有,禪心卻稀有。愛要付出,付出才傳播。
一顆禪心,一顆愛心,不必去燒香,不用去拜佛。
船布誠@船布誠
修道路漫漫,人皆愚笨,修道人有時即便窮盡一生也可能摸不到道門,或者收穫甚微即苦陷輪迴之中,或者深陷各個名利魔障中,這時在自己茫然無措的時候,其實是極少有人能給你指點的,其原因有二:
1,修行之士極少;
2,修行人即使體悟了道之真意,但卻不會說,說破即非道;
這時有道人士將感悟寫在了書中,這就是易經的由來,但是想以有窮算無窮。。。。。。
PS:
其實如今社會中,看過這些的書的人有非常多,有為之士也不少,但有一些人都只是會讀會背。
看到一句上善若水就會說句,卧槽,這句話好有道理嗯嗯嗯,然後並沒有什麼卵用。
人這一生並不是說看過了多少流芳百世的聖經,而是說從這些聖經任意一本去悟得到自己的道,逐漸融入到一點一滴的生活中,大道可成。
易經和數學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將看似無序的東西規律化,並且以數字的形式表示出來,從而進行推算和預測。易經的數學方程是兩儀四象五行八卦,數學是數字加減乘除以及別的衍生出來的符號,雖然兩者之間看起來不太一樣,其實本質上都是為了方便計算。
那怎麼進行推算呢?我們都知道一個蘋果加上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蘋果,那為什麼我吃了一個蘋果,再吃一個蘋果,桌子上就沒有蘋果了,不是說一加一等於二嗎?兩杯水倒在一起就變成了一杯水了,也不等於二啊。鑒於這種情況,我們推出了一個加法和一個減法,還有一個換算方法,桌子上的蘋果用的是減法,肚子里的才是加法,兩杯水數量變成了一,但是體積是不會變的(誤差在可接受範圍之內)。看出來了嗎?推算方法就是先找到目標或者是目的,然後觀察他的環境,最後將環境和目標轉化為可以被理解和計算的數學模型。這一過程俗稱「數學建模」。同理,易經中的陰陽可以理解為剛柔,也可以認為是「氣」的加和減,五行八卦則是環境。
易經與普通數學不同,更接近於動態的目標規劃,他所表達出的卦象只是當時歷史的一個切片,從那段靜止的時間中推往知來,因為環境的形成有它的原因,目標也擺脫不了環境的限制,具體的表現可以從物種的地域性可以看出來。從環境中了解目標,又從環境中推測事物到達目標要走的路,比如說從a點到b點,經過小路,大道,高山,橋,沼澤,湖泊。
因為a地太窮,要想不被餓死,小明必須在糧食吃光之前到達b點,這是「目標」。其他是限制環境,以易經的描述方式他大概會像下面這樣寫。
初九:如果不出門就會很兇險,快點走出去吧,路雖然難走,但終究會吉祥的;
九二:大道平坦,沒有危險;
六三:不要太著急,慢慢來,高山一定會翻過去的,注意安全,保持體力;
九四:過橋;
六五:前方有沼澤,危險!不要怕,小心一點就能通過,美好的日子快要來臨了,現在注意警惕;
上六:找到小船就能度過湖泊了,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雖然會有一點挫折,但未來是很美好的,不要放棄!
原理是這樣的:因為小明窮的快吃起飯了,要想不被餓死,只能去比較近而且富裕的b點;又因為是地域性的貧困,大家都窮的吃不下飯,有人陪著吃苦會覺得沒什麼,所以一邊描述未來的美好,一邊強調現在的危機之大,目的是讓他趕快走出去,至於小路,因為農村多小路,所以直接省去不說;大道上路平人多,如果繞遠路可以不走這裡,但因為窮,糧食沒那麼多,而且人也不傻,沒特殊原因是一定會走大路的;也是因為窮,不能坐飛機,只能爬山,望山跑死馬,也是因為地域窮,肯定有別的人走過這條路,不然也不會知道b地富有這個消息了,在詢問路線之前安全方面大概有點了解了,所以只特彆強調毅力和體力方面的事,如果特別危險的話比如沼澤,也是會特彆強調的;過橋只說了這件要做的事,說明沒有太大危險也不會有多吉利,只要保持平常心就會通過的;最後是強調成功之前的警惕和成功之後也不可以認為萬事大吉了,未來的路還很長,雖然比以前要過的好一點,但所要面對的困難只是換了一種形式,該來的還是會來,不過生活也會越來越好的。
可能文筆不太好,我描述起來比較難以理解,總結一下就是:易經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數學而已,不必神化和妖魔化;其中關於事物的推算注意兩點:一是事物的目標;二是環境的限制;第三點是關於信息的獲取,任何信息表現出來都可以往前兩點上想,然後從表象深入理解它的實質,最後你就會明白,事物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它所表達的東西永遠都是那麼簡單的幾個,這就是易經所說的變易,不易,簡易。易經對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就是記錄天地變化的整個周期。使用的卦就是符號。
這是古人對天地變化周期,通過觀察得出的結論。而用符號紀錄下來,傳與後人。
切不可舍本而逐末,核心只有一個,其他都是細枝末節。
易者,天地規律也,陰陽流轉,五行制化,萬物興衰,皆在其中,豈非獨有人事?
推薦閱讀:
※仙人亦有兩般話,道不虛傳只在人!兩般話是哪兩般?不虛傳,怎樣是虛傳,那要怎麼傳,看書能得道嗎,?
※傳統文化: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化生,而成萬物。在抽象意義上,陰陽互動有源動力嗎?有的話是什麼?
※正氣究竟是一種什麼氣/氣質?
※《周易》體現出下列四種意識中的哪一種?
※請老師們看看這個八字,遇到一點問題,希望老師指點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