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家琨和王澍的建築風格這麼像?他們倆是什麼關係?


我放一段劉家琨的訪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馮:能談一下你和其他中國建築師之間,對材料、對型,有態度的差別嗎?

劉 :哪些?

馮 :比如說張雷、王澍。

劉 :張雷最近的工作專註於一些小房子。他的自視比較清楚,辭掉了院長,運作自己的工作室。他還是傾向於要做一個完整的、不論大小的建築。我不知道理解對了沒有?可能張雷更關注個體完整,關注建築本體。我也不是不關注個體,但是我可能更關注關係。

馮 :還有對材料的使用,比如瓦。在幾個建築師之間是有很明確的差別的是嗎?

劉 :比如,王澍可以直接引用或「錯用」小青瓦,而我更想用當代正在廣泛使用的材料,再想辦法把它們提升一下。很多年以前,遍布中國的是磚窯,當下遍布中國的是小水泥廠,它們都是某一個時代的基礎建材工業。因為處在這個時代,我更情願用當下的砌塊或再生磚。傳統的材料有點像成語典故,我不是特別想用成語典故。

馮:其他幾個建築師用瓦等等,他們不會用以往的做法,還是改變了做法。

劉 :有些是改變了做法,有些是表徵性做法。比如,王澍的體育館(中國美術學院體育館,杭州轉塘,2006)其實是鋼結構屋面全部做完了,在上面立鋪,和防水什麼的都沒關係,它是一個時代、文化的表徵。如果你讓我做一個瓦的建築,它又跟功能沒有關係,那我就有點心存疑慮,不大願意。??

馮 : 看張雷和王澍用瓦的那個方式,或者是材料的做法,最後的成品因為有文化的聯繫,外國人就讀得出來了。而同時,外國人對傳統的東西、具體的做法,具體微妙的處理是不懂的,它即使缺失大家也讀不出來,所以就作為一種普遍的聯繫,籠統化處理。可是材料直白的引用,比如瓦,是沒有詮釋性的一種處理的,直接引過來了。這一招在你的幾個項目里是沒有的嗎?

劉 :我不想用成語,對「錯用」和「引用」也挺猶豫。可能我更願意用家常「白話」

馮 :可是材料本身,比如說瓦,因為用法已經改變了,尺度估計也改變了,位置也改變了。以前傳統建築用瓦的話,其實也不一定是屋頂的,也可以是鋪地。在傳統做法裡面已經有了一個移位的可能。如果這樣想下去的話,我們把瓦放在牆體上面作為立面的材料,其實也是在傳統的邏輯上推一步。

劉 :我覺得瓦就是瓦,小青瓦那拱片的樣子就是為蓋在房頂上防水而發明的。瓦上了牆以後,這種做法偶爾會有,但是它不是瓦的??瓦想要什麼?瓦想上牆?

馮 :但是赫爾佐格就不會這樣說,赫爾佐格就會說材料的特徵是和用法有關的,是舉重若輕的事情,不是磚頭本身是否願意以重力的表達為主,混凝土本身是否以表達重力為主??

劉 :一個材料當然是可以有多種用途,這沒有問題。但是用某種材料做成某種特定的產品後,它就有它最本真的用途。比如,你把拱片瓦放上牆的時候,這就不是它最本真的用途,當你把它放上牆的時候,它的裝飾性可能會大於它的本真性。這些方法我其實也在用,但比較控制,總是用在次一等級,也許我只不過是想更本真些。

馮 :其他的一些中國建築師也許用上的是現代的材料,或者是現代的形式,但是他的思路和追求的在這一方面是不一樣的,因為你要讀的是現代的、磚的某一種屬性。

劉 :我就是希望在當下的普遍情況下使用和工作,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老老實實蓋房子,傳播是有一個時代的時間距離的,我們現在用這些,一個現代的再生材料,別人會說和傳統沒關係,如果你用小青瓦,別人就說和中國傳統有一個聯繫,這是特別簡單直接的一個印象連接。現在修房子不用小青瓦了,但是看到它,外國人馬上就知道這是中國表徵。這比較容易理解,但我更想追求當下更真實的情況。我希望用現實中國的,而不是印象中國的。

來源:世界建築2013年01期


兩個人風格其實完全不像,根本在於對傳統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王澍做的更像是人們想像的中國,劉家琨做的是現實的中國.


像嗎?要說二人比較像,我只能說他們都有文學背景,家琨正經的干過文學,當過作家,而王澍說自己是個文人。

但是
家琨關注的的是適合這個時代的營造,如再生磚

王澍關注的是那個走失的傳統,如瓦片


其實這個圈子比較小,都是張永和大叔回國後帶起來的,他們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交流也比較多,那時候他們還年輕,這個可以在家琨老師的官網上看到早年的展覽記錄。另外,個人更喜歡家琨老師一點,據說12年普利策獎的時候國內同行得知要給一個中國建築師頒獎的時候大家都以為是劉家琨,王澍得獎後很多人為劉家琨鳴不平,覺得家琨老師應該得獎。
說到相似,其實還是比較多的,舉幾個例子。
四川美院家琨老師設計的七個小矮人和王澍老師設計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都探索了外掛樓梯和廊子的做法。兩人在設計理念上也都談建築的「敘事」。劉家琨老師在97年建築師雜誌發表的文章宣布他重操舊業,王澍當時看到後跟妻子說:你看,這個人好像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王澍自己所說直接印證二者在設計理念上的相似。
但是建築不可能因為設計理念相似就會呈現設計相似,因為除了理念,還有很多受外界條件制約,或者,同樣是「以外界環境發動設計」的設計理念(其實他倆本質上講正是這樣的理念),外界環境不同,設計必然會不同,說白了,一個在成都,一個在杭州,東西不一樣很正常。
推薦題主比較一下上海青浦城市規劃展覽館和寧波美術館,前者是家琨老師作品,後者是王澍老師作品,相似性比較強。
家琨老師總說王澍幸運,王澍反駁自己不光是幸運。
沒有挑撥的意思,他們當年的那個定期的討論會氣氛很好,建立了相互質問的機制,近年來比較少了。可能也是年紀大了的原因吧。
前幾天看了家琨老師的水井坊博物館,建築顯得平淡,完整,謙卑。


很喜歡家琨的建築,在我看來,家琨更像傳統文化中的隱士,是出世的態度。王澍則感覺更像文人(像他自己說的一樣)是入世的。感覺就像儒家與道家的關係。

順便期待下其他的回答


一陶淵明一李白,說實話一點不像。


劉家琨是添加了中國傳統意向的現代主義風味
王澍是添加了現代主義意向的傳統風味

正如杭椒牛柳和辣子雞丁的區別

關係就是都是中國當代的明星建築師


完全不一樣,您應該只是看到他們都用了竹模板的混凝土僅此而已。。

王是個騙子


兩位老師的性格鮮明,建築風格也是這樣。


哪裡像?你是說氣質上,都是看起來比較古樸?。。。。。。


王澍師傅在做什麼?他要做的是帶有中國傳統精神的建築,所以他說自己是個文人,中國的文人始終都是最為高貴的群體,王師傅也不例外,所以那些舊磚瓦瓷片作為飾面的建築是在表達一種審美和記憶,同時作為一種高超的技藝傳承,是自上而下的建築,他用他自己的理念去改造社會。
劉家琨在做什麼?他是中國的建築師,要說和王澍先生像的話應該是那個貝森大院的房子,有傳統的疊瓦手法作為裝飾,深色瓦片屋頂下裸露著混凝土風雨走廊。你看劉老師的房子你找不到個人那麼鮮明的符號,你不能看到就說這是他的建築,因為他是建築師,對於不同的房子會有不一樣的處理。
言盡於此。


推薦閱讀:

在中國美術學院王澍做的瓦山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清華美院或者中央美院,學平面設計還是學建築設計還是學服裝設計,更適合一個文科學霸小妹?
作品集排版,PS和AI該如何選擇?
怎樣算是過度設計?
是否可以為未來的超高層建築設計一種單人高速電梯?

TAG:建築 | 建築設計 | 建築風格 | 王澍 | 劉家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