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西班牙懸疑電影《看不見的客人》(Contratiempo)?
中文由我的中國同事幫忙翻譯整理,謝謝他們!
從情節設置上,我使用了一個典型的密室殺人的設置,前五分鐘直接將所有觀眾拉入故事情節,參與整個破案過程。整個電影讓觀眾不會有一分鐘鬆懈,觀眾會全神貫注於每一個環節,跟著反轉,一起破案。
《看不見的客人》算我第二次自導的作品,比起《女屍謎案》,我覺得這部作品更加完善,全面,因為《女屍謎案》我拍了97個場景,《看不見的客人》拍了265個場景,單從拍攝場景的個數來說,已經是它的四倍了,從這個角度,客人在這兩部作品中明顯更加完善。
從選用的四個主角來說,馬里奧·卡薩斯是西班牙當紅一線明星,在西班牙非常受歡迎。在人設上他是一個三十歲的高薪科技企業成功人士,在現實中他是30歲成功藝人,這一點上他十分符合。律師古德曼的扮演者阿娜·瓦格納是在西班牙話劇圈非常有名的一個演員,她以前一直演配角,這次演了女主角,在這點上,我很感謝,認可她的表演。丹尼爾的父親,何塞·科羅納多,是我認識多年的一個朋友,已經是第二次深度合作,他的知名度和成熟的演技,應該說和馬里奧·卡薩斯不相上下,而且他更加的老道。
A continuación voy a contar mi propia evaluación.En lo referente a la trama, me aprovecho de un caso clásico de asesinato en un lugar clausurado, como al principio del film, así los espectadores pueden comprender, en los primeros cinco minutos, el núcleo principal de la película y hacerles participar en el descubrimiento. El público no va a relajarse en ningún momento, sino que va a concentrar su atención en cada secuencia, siguiendo el avance del argumento.Se puede decir que Contratiempo es la segunda obra que dirijo de forma independiente. En comparación con El Cuerpo, otra obra, ha conseguido un nivel más elevado, mejor y trata de más aspectos, lo cual se puede notar en que solo filmé 97 escenas para El Cuerpo y para Contratiempo 265, 4 veces más. Sólo desde el punto de vista escénico, obviamente, Contratiempo es una obra más consumada, mejor conseguida.En cuanto a los cuatro protagonistas, Mario Casas es un actor de primera línea, muy popular en Espa?a. Sobre el setting del personaje, Adrián es un triunfador que lleva alrededor de 30 a?os trabajando en la misma empresa de tecnología. Mario, un actor próspero en realidad, conrresponde exactamente al personaje del film. Ana Wagner, quien interpreta a la abogada Goodman, es una actriz muy famosa en el ámbito del teatro espa?ol. Antes siempre representaba un papel secundario, pero en este film, tiene un papel protagonista, con una actuación que agradezco y reconozco. José Coronado, el padre de Daniel, es amigo mío de muchos a?os, y en este film es la segunda vez que colaboramos, de forma intensa y profunda. Su renombre y su actuación madura se encuentran al mismo nivel de los de Mario Casas, pero José es un actor con más experiencia.
謝邀。
首先,要評價這部電影,我很難做到不劇透,所以還沒看過電影的,千萬別看文章。切記!
然後,由於這是看到邀請之後才看的電影,在看完電影不到24小時內的激情寫作,所以基本想到哪寫到哪,啰嗦過頭的話,請見諒。
好,廢話說完,講講本文主題。其實我對於劇情的反轉並沒有很驚為天人的感覺,可能因為一開始我就察覺了女律師的真正身份,所以對於結果,基本上有個定論了。所以這部電影,真正令我著迷的,是男主與女律師之間相互博弈的過程。所以我要就這個精彩紛呈的過程來一波復盤——
先科普一個大前提:疑罪從無,簡單來說就是在法庭上,所有存疑的論點都默認對被告有利。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來看看主案件《酒店殺人案件》的案件還原:
起因為女攝影師因車禍殺人事件良心不安,向受害男孩父母自首並以被勒索為由騙男主到案發酒店相見,希望在一同向受害男孩父母懺悔和作出賠償後一起向警方自首。男主到場後發現受騙,聽完女主闡述內心想法後惱羞成怒,一石頭砸死女主,此時案件原應定義為激情殺人。
因為殺人時鬧出過大聲響,導致門前有人圍觀,在窗戶無法打開的情況下,在警方到達前,男主無處可逃。此時,男主心生一計:把女主的死嫁禍給受害男孩父母!
要完成個計謀,就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受害男孩是女主直接害死的(殺人動機)
2.男女主來到這個酒店,是被受害男孩父母威脅來的(殺人計劃)
3.是受害男孩父母最終動的手(殺人手法)
這時男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偽造案發現場:
把錢撒在女主身上造成受害男孩父母祭奠亡兒的假象,自己撞鏡子造成受攻擊昏迷的假象,同時在警方破門而入時演一場戲並編造口供,對自己如何接觸到兇器和女主作出解釋。
男主被捕後和男律師進行進一步合謀,於案件變成:
車禍殺人事件是女主單獨做的,此事被受害男孩父母發現,於是受害男孩父母設局殺掉女主報仇,女主赴約時心生害怕,以偷情被發現為由叫上男主陪同,於是——男主受傷,女主受害。
這就是潛藏在男主內心對案件的最終詮釋,所以整場男主在與女律師的博弈中需要完成的關鍵就是:引導對方得出這個結論,證明這個說法成立。事實上他也幾乎做到了,只是對方棋高一著,這是後話。
說回這個計策。這計很毒啊!由於之前的車禍案底里並沒有留下男主的信息,所以只要控方無法證明車禍發生時,男主在場,根據前提說的疑罪從無,男主最多背上偷情的罪名,而殺人就不存在了。至於控方能否證明人是不是受害男孩父母殺的,並不關男主的事情,他只要證明自己無罪就可以溜了。
於是!敲黑板,劃重點:這個案子只要找到目睹車禍現場的那個路人,完成賄賂製造不在場證明,男主就能脫罪。而電影一開始,男律師就已經在完成這一步的路上了,也就是說,如果沒辦法在男律師找到這個人之前證明男主有罪,那就GG了!驚不驚險,刺不刺激!
而按男律師的原計劃,他找到路人的同時,真·女律師到場,然後男主以他們謀劃好的劇情講述給真·女律師,由真·女律師抓住這些以假亂真的偽證幫他打這場官司,穩贏。
可惜還是被抓住了空檔!由於受害者父親一直跟蹤男主,所以這邊掌握了關鍵的時間線索:
1.路人尚未被找到;2.男律師上了飛機暫時失聯;3.真·女律師還在來的路上。
這時候,哲學教授兼資深戲劇演員的受害男孩母親(以下簡稱女律師)盛裝出場。
這裡插個題外話,我是在男律師打第一次電話時發現女律師是由受害男孩母親假扮的,因為我在上帝視角是可以看到男女律師對話時的情景和表情的,所以能發現蹊蹺,同時還能倒回去認真看一眼受害男孩母親的長相加以驗證(我才發現前面導演一直在規避受害男孩母親正臉出鏡,但是我認人還是有一套的哈哈),所以也不能怪男主當時沒有發現。
好,回歸正題。
女律師一上來就講了兩件事:
1.男律師聯繫不上,控方找到了關鍵的證人,但我還不知道是誰,而情況對你很不利!
這時男主心裡一咯噔,卧槽我最大的依仗男律師不在,我最關鍵的路人兄弟可能被找到了,藥丸!
2.三個小時後你可能會被傳召,所以我們要梳理一下說法!
女律師心想,時間只有三個小時,你的真愛男律師是趕不回來救你了,你只能靠我,你說不說真相?
女哲學家屌不屌?是不是很唬人?!但男主顯然不是省油的燈,這麼容易被唬住就沒得玩了。於是他按原計劃,說出了計劃中的案情里他的戲份:
我不就是衰偷情咯,然後被勒索,誰知道對方是什麼人呢,一下子把我打暈了,然後我醒來發現女主死了,警察一進來就把我抓了,我什麼都不知道啊。
女律師這時候提出第一個疑問:在警方的調查里房間里根本沒有第三個人出現的痕迹,按你的說法這個人殺完人之後就完全蒸發了?
事實上,如果這個問題是控方提出的,男主其實是不需要回答的,只要咬死反正人不是我殺的,至於別人怎麼殺的,這是警察和控方調查的責任,我不知道。在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人是男主殺了的情況,男主勝訴幾率大。
但問問題的是律師啊,律師是要幫你的,你講不清楚,只會添倒忙,這個在男主第一次因為車禍事件被叫到警局時,已經由男律師作出了警告,這細節杠杠的。
所以此時,男主心裡是會傾向於對律師說清楚的,關鍵在於怎麼贏得他的信任,引導他說出來。
女律師此時提出的計策是,既然沒有辦法辯駁質疑,那我們換一個方向,我們來論證你的理論是否成立。第二個疑問:你說有人在房間里埋伏你,陷害你,那你有什麼事情會導致有人想要陷害你呢?
由於證據上顯示男主是不在車禍案件中,所以他不能直接說出他是被受害男孩父母陷害的,不然會自相矛盾。所以此時他的反應依然是,哎呀我不知道我得罪了什麼人啊。
而如果他面對的是控方,合理的說法應該加上,說不定是女主得罪了誰,然後對方殺了女主,嫁禍給我。但女律師直接引導他開始論證這個人可不可能存在。
由此拍出關鍵性證據,男孩失蹤案。來,說說這是怎麼回事。這時候男主的回答依舊是計劃中的答案,就是為了應付當路人被控方掌握的情況下(而一開始女律師就營造了這樣的假象,服不服?),所準備的劇情:
那天我們偷完情睡過頭,為了趕飛機抄了小路還超速,沒想到路上有隻鹿跳了出來,我一個變向撞上了旁邊的車,導致這個男孩的死亡。路人經過看到了我們,是女主演戲把他騙走的。然後女主還嗦擺我處理了兩輛車和屍體,教我怎麼應對警方。中間她還有遇到過受害者的父母。為了擺脫嫌疑,女主還製造了男孩從工作的銀行攜款出逃的假象,她就是很毒辣的一個女人吧。中間男孩的父親找過我,但是我並沒有被嚇到,把他趕走之後我的生活短暫恢復了平靜,但不久之後我就收到了威脅與女主前往酒店,發生了這個殺人案件。
這時女律師獻計,所以陷害你的人是受害者的父親,他有動機,用了計劃,殺了人,只要你承認你在這個車禍案件中,那麼這個推論就成立。
男主內心嘿嘿一笑沒錯我一開始就是這麼計劃的,但是男律師反駁我是說什麼來著?哦,對,我沒辦法證明那個有第三者進來過酒店房間的理論啊,證明不了這個的情況下反而供出我是車禍案件的參與者,太過不利,不行不行。
真·哲學家女律師再次發光,我們能證明啊。你看這張照片里,受害者母親被拍到了,所以,當時是這樣的:
受害者父親假意勒索把你們引到了受害者母親工作的酒店,自己藏在衣櫃里,完成殺人與嫁禍之後從窗口逃離,受害者母親則在此之後製造了密室。
男主差點被說服,但是因為如果要證明這個理論成立他就必須承認自己參與了車禍案件,但在車禍案件里他讓男律師動了手腳做了偽證,這個東西翻查回去,指不定會被翻個底朝天,他還是覺得行不通。
女律師放大招,你只要聽我的,你就能贏。看好,我們這樣說:
人是女主一個人殺的,然後被受害男孩父母發現,她因為害怕帶上你赴約,導致你受到了傷害。所以你只需要告訴我你毀屍滅跡的地點,我們把罪名推給女主,你就無罪了。
男主這時已經對女律師心生佩服了。大神你完全洞悉了我們的計劃啊,但是可惜還是沒用,因為這個理論的關鍵就是路人看到了我,而一旦控方比男律師先找到路人,這個理論就不成立。而按你所說,他們已經找到了路人。
我騙你的。女律師的意思,你看我這樣隨便一騙你就把真相說出來了,到時面對控方你吃棗藥丸,所以,趕緊告訴我,你把車沉在哪,我們去幫你打多一層保險。
至此,女律師第一個目的達到:找到兒子了。下一步,就是讓兇手承認自己殺人。
這裡有個小插曲,是男主為了測試女律師是否如男律師一般,能夠為了他在勝訴面前放棄道德與人性,說了一個似是而非的事情,就是他沉車的時候其實發現男孩還尚存一絲氣息,但是事已至此他就直接連人帶車推進沼澤了。
我里滴乖乖,身為受害者母親的女律師差點破功,所幸最後她還是忍住了。錄音筆那頭的受害者父親,估計也是心如刀割吧。
整理情緒之後女律師發出最後一擊,怎麼樣,你現在知道老娘多厲害了吧,現在是時候告訴我真相了。
車禍事件是你主使的對不對?偽造男孩攜款出逃的也是你對不對?女主設局搞你所以才被你反殺對不對?承認吧,老娘什麼都知道(在女主的坦白下女律師確實全都知道)。
這時男主還想做最後的掙扎,不對不對沒有證據就是不對。
確實沒有證據啊,但你來看,那邊老頭跟了你這麼久,你猜他手裡掌握了多少證據?我早就發現他在跟著你了,所以他知道的我也知道,懂了吧,在這場遊戲里,老娘才是掌握全部情報的上帝,想要我幫你,就老老實實說吧,我剛剛說的,對不對?
男主崩潰……對對對你說的都對,於是卸下心理防線,默默認罪。
啊,偉大的女哲學家,人類智慧之光,令人無比敬佩的母愛之情。容許我最後再吹一波。
結局讓人不禁發出正義終將戰勝惡念的感嘆,大讚父母之愛力量的偉大。但如果男主當時撞上的不是這個父親是寶馬高級工程師,母親是哲學教授的男孩,而是小路上偶爾經過的鄉村孩子,那麼,左手金錢右手權謀的男主,最終還是會逃之夭夭吧。
但凡一部電影能拍出超現實的美好又邏輯自洽,劇情緊湊毫無尿點,多次反轉驚喜不斷,給個9.5分真的不過分。扣的0.5是因為——講真,女律師太早讓我察覺她是受害者母親所假扮,讓我多少失了點驚喜情緒吧。
以上。
劇透很徹底,未觀影勿點,十分推薦去影院看看。
看不見的客人 Contratiempo/Invisible Guest
作為挑剔的懸疑片愛好者也承認這是部好片,並不是它多玄妙莫測,而是環環相扣得非常合理,或許中途你能猜到一些設定,但最後看到終於被抖出來的包袱還是會大呼過癮,不會有「被反轉的不適感」,導演玩懸疑梗沒把自己玩脫。
1. 堆積的扭曲事件與不可靠敘事
這片子非常精彩的一點是律師與委託人心理深度的博弈。兩位敘述者皆為unreliable narrator(不可靠敘事者),區別於平常的全知或誠實的回憶畫面,電影的包袱在於,作為當事人,成功商人Adrian的親歷敘事與資深律師Mrs. Goodman的推理敘事到底有多少臆造,與真實相距多遠,說謊的意圖是什麼,兩人深淵般心理深度的較量,從謊言一層層逼近真實。像女律師提到的「橫向思維」,一個故事裡不同視角能有非常多種解釋方法,電影的劇情以故事不同的解釋方法推進劇情,兩起兇案的因果關係愈加撲朔迷離:
企業家被勒索和陷害的「密室殺人案」
↓
因三個月前的命案,受害者父親的「報復殺人案」
↓
罪犯拒絕自首,繼而殺害共犯的連環殺人案
一開始以為「密室殺人」是最大的謎團,因為兇案和兇手已經擺在眼前,殺人動機也顯而易見,那麼謎團便是作案手法(《嫌疑人X》也是最典型的「不隱瞞兇手」懸疑故事)。後來發現被導演耍了,讓這片子撲所迷離的trick在於,導演會用真實畫面去呈現一些似乎不可信的假設為謊言營造真實感,混淆真假,有些像寫作里虛實結合的寫法,層次感非常好。
2. 一些細節
通常寫影評不喜歡流水賬再梳理一遍,但這部片有些情節看過結局後再回溯一遍很耐人尋味:
—— 被冒充的女律師,此片最大懸念的伏筆在開頭就毫不掩飾地被拋出。
關於女律師身份的懷疑,除了她與被害人母親隱約相似的長相和知道Adrian見死不救後無從掩飾的憤怒,或是懸疑反轉直覺外,還有個讓我質疑她身份的細節:體態。從開始進門,到與被告面對面坐下談話開始,雖然戲劇演員出身的她氣場談吐律都模仿得非常像律政精英,但她的體態,特別是微佝僂的背脊,略略有些年近花甲經歷重大打擊的老人的影子(得了癌症的文學教授,兒子失蹤後中風)。如果這是導演故意勾勒的細節,那麼真是很細緻。
—— 此片雙方博弈得以成立的關鍵:讓Adrian有弱點可攻的「目擊證人」
第一樁兇殺案實際上沒有留下任何證據,就算老夫妻推理,或後來由Laura告知而得知全部過程,不知沉車地點的他們也明白沒有任何一項證據能指證這個財權強大的企業家,就算第二樁兇殺案成立,他也不會承認第一樁案子,更不會告訴他們兒子的屍體在何處。
老人假扮記者找到Adrian時說過,他們只想找到兒子好好安葬他,所以僅僅讓這個罪人因殺死情婦被指控是不夠的。這個所謂「控方證人」是老夫妻的最大的賭注,他們從Laura口裡知道這個人的存在,他們在賭這個人對Abrian的影響,由此獲得他的信任,一步步剝出真相——幸好,Adrian確實懷疑這個目擊者尾隨他看到了作案全過程,後來他長期合作律師Felix找到並成功賄賂了此人(儘管他或許並沒看到什麼)。這也是此片非常玩味的諷刺:以為能救他一命,為掩蓋罪證而被消除的「證人」,實際上成了老夫妻手裡讓他認罪的關鍵籌碼。
當談話進行到一半時,「證人」又一次被搬出來,她進一步向Adrian施壓「目擊者」已經準備出庭,此時Adrian要求給Felix打電話,F說找到關鍵突破口(賄賂目擊者)並要求和Mrs. Goodman通話後,手機隨後被她偷偷關掉。這位「目擊者」是電影塑造得非常好的irony。
—— 為什麼逃逸不可能是Laura主謀。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敘事漏洞,在Adrian版本的回憶里,Laura告訴過路人是她撞了Adrian的車,也就是說Daniel那輛車被謊稱是A的,可這時,車裡D的手機響了,卻是L跑過去接起車裡「自己」的電話,這時的邏輯車主應該為L才對,這裡矛盾得太明顯。這個版本故事裡唯一真實的部分是電話確實為L所接,隨後放進衣袋裡,再扔在老夫妻家的沙發上。所以當時真實的情況只可能是:A急於隱瞞罪行,便告訴過路人他不小心撞了L的白車,車裡電話響起時L才會跑去接起「自己車裡」的電話;再來,最簡單的,駕駛者是A而非L,誰會更急於脫罪一目了然。
—— 車禍之前注意野生動物的安全警示牌。以及他們突然改道,抄近路的伏筆。
—— 哦對了,Adrian回憶里,車禍之前,分別給了房間羊毛地毯上,車裡Laura手裡把玩著的富士旁軸相機X100-T兩次特寫,車從兩人私會別墅開走後風景畫面有兩幕呈褐色,這實際上是富士膠片模擬的效果。鏡頭也給到相機里兩張兩人的合照,Laura職業為攝影師,後來在Adrian假想的Laura主謀逃罪的劇情里,曾威脅他有照片能證明他當時不在巴黎。好吧,可能和電影主題沒什麼關係,寫出來是因為我覺得富士這款相機真的很好用=_=
—— 玻璃上的斑點。這幕畫面語言很有趣,Adrian自我催眠洗脫罪行的比喻,卻不知玻璃所映襯的那個斑點,對面窗格里正是不惜一切要揭發他為兒子報仇的父親。
—— 名字隱喻,西方很多電影人名都喜歡玩隱喻,因為他們詞源和神話體系很豐富,Laura告訴老人的假名為Raquel, 詞源意為Innocent (無辜的人). Laura下意識為自己脫罪。其他人名字細究可能也有來源。
The Hebrew meaning of the name Raquel is: Innocent.
—— 原罪意識。西方電影,尤其是驚悚懸疑片,宗教意識都非常強,關於惡與罪罰「your sin will finally find you」,沒有兇手能逃脫審判。所以電影一開始需要對Adrian的「罪孽」進行模糊處理:事故發生後下意識報警,偽裝的愧疚與良心,被「陷害」成為另一樁命案的兇手,這些都是在轉移他作為「罪人」太明顯的結局,與最後「惡上加惡」的真相產生張力。
—— Adrian的金色打火機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線索,第一次使用是在與Laura私會的屋外,隨即放進車裡駕駛位旁,而後修車時被老人發現產生懷疑,最後扮成記者向Adrian借打火機,並扔入水池以造成犯罪者心理壓力。
—— 為Adrian第二件兇案設計好說辭是老夫妻換取兒子屍體所在地的的手段。
Adrian企圖隱瞞第一起兇案,因為對於警方來說只有第二起案件,只有一具屍體被發現;同時,他企圖把第二件兇案嫁禍給「invisible guest」可自己的供詞漏洞百出。老夫妻利用這一點,為取得他的信任幫他編造假設好嫁禍給男孩父母的作案手法,並把他塑造成Laura唆使下的受害者:對男孩的事一無所知,且被男孩父親冤枉陷害。此時,Adrian完全信任這位律師。
當律師得到答案後,他看向丈夫所在的對面窗格,終於要到答案。這對老夫妻假扮律師的動機,主要是想套齣兒子屍體所在的地方,他們真的非常善良,對於這個殺人兇手,可能並沒有那麼想趕盡殺絕。
但是,這個人惡極的程度已經超過他們想像,當母親得知兒子竟然活著被他沉入水底時,險些失控。
不過,她馬上冷靜下來,表示會繼續幫助他,畢竟需要他親口承認第二樁兇案。這裡女演員演技非常贊。
關於男主最後全盤托出男孩本來沒死的事,多半是因為這時他已經足夠信任這名律師,他知道給出沉屍地點後,如果驗屍,會證明是溺死而非車禍當場死亡,這一點也需要嫁禍給Laura.
—— 男主夾在胸前的鋼筆漏墨,發現藏在筆里的信號干擾器,當時男主正在與Felix 通話,手機與干擾器距離太近兩種電磁波碰撞導致漏墨。
—— 最後,男主設定似乎略弱了點,最誇張的是鏡中母親的人影沒有都看不出來?這種bug我大概小學看冒險小虎隊時都能發現吧。
—— Contratiempo這個西語名選得很棒,本義為災禍/不幸,我問朋友,他說還可以是「against time」,查了查還有「reverse」的意思,實在取得很好。Mrs.Goodman的懷錶意象也就很明顯了:180分鐘內脫罪與認罪,原告與被告的較量與反轉。台灣譯名《布局》也挺好。
(後來同學跟我說豆瓣有人把這片名翻譯成「背時」,服氣!)
最後更正兩個點,很多評論指出男主一開始沒看到鏡子里的人是律師故意擋住了,這個細節我認同。
還有就是關於漏墨,男主胸前鋼筆里的竊聽器(有信號干擾作用)與拿起手機這個契機是兩條線索相交的反應:男主打電話給Felix後得知真相,同時看到漏墨發現鋼筆被動過手腳其實是拋出真相的一體兩面,可能不一定是我瞎猜的與手機信號有任何物理反應。漏墨時計時器剛好三小時走完,干擾器實效,這個設定挺考究的。
二刷時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意象伏筆。當女主參觀老夫妻房間時,牆上有兩幅面具裝飾畫,很有宗教感的戲劇表演道具。聯想到最後老人揭下面具的那一刻,台上台下,帶著面具的虛偽企業家,帶著面具為兒子討回公道的母親,戲如人生。
9月15日,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在內地公映,並瞬間成為了九月大片廝殺中衝出的一匹黑馬。
受好萊塢超強製作的《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和《蜘蛛俠:英雄歸來》的影響,《看不見的客人》首日排片並不理想,僅為8%。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它票房和口碑的攀升,上映一周以來,該片不僅成為同檔期口碑第一的影片,更打破了西班牙電影在華的一系列票房記錄,在多日的上座率都位居首位。
這並不是偶然的。
上映首周末拿下3220.5萬的票房,或許並不是什麼耀眼的成績。可如果考慮到這是一部多年未曾登陸中國院線的西班牙電影,既沒有國人熟知的明星也沒有大家喜聞樂見的商業元素,《看不見的客人》能在排片不到8%的情況下,靠著24%的超高上座率(17日第一)拿下這樣的成績,完全算得上一份出色的成績單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所收穫的「逆天口碑」。
上映一周後,該片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飆至8.7分,在各大票務網站、影評網站上的評分也都高居第一位。
它的成功,也讓這些小而精的歐洲電影,正式走到了普通中國觀眾的面前。
極致的簡單
《看不見的客人》給中國觀眾帶來的一種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影片的故事本身其實很簡單,講述了企業家艾德里安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被捲入一樁謀殺案中,為了洗脫罪名,他請來了金牌女律師弗吉尼亞為自己辯護,二人在房間內就案情相關的事情展開了討論。
《看不見的客人》截圖
和我們看慣了的引進大片相比,該電影並沒有太炫目的視效或者拍攝手法上的「炫技」,如果將影片按照商業屬性來打分的話,它的最終得分或許並不高。
《看不見的客人》之所以能取勝,靠的是它的節奏和結構。
節奏方面,片子從第一分鐘起,就通過背景音樂的渲染來到了一個緊張的氣氛中。兩位主人公見面後幾乎一分鐘都沒有浪費就進入了主題,而不管是兩人之間那種細微的劍拔弩張感,還是男主敘述時的緊張、不安感,都彷彿在踩著影片節奏的油門,令整部電影的敘事顯得十分緊湊。
這就使得整部片子給人一種「全片無尿點」感覺,完全稱得上是絲絲入扣了。
結構方面,電影採用層層反轉、層層遞進的方式,將一個羅生門式的故事一層層剝開,展現在了觀眾的面前。儘管很多觀眾表示到了影片中段就能猜透一部分結局,可當全部真相揭曉時,還是給人以一種「恍然大悟」的驚喜感。據統計,全片各類反轉高達43次之多。
電影上映後,很多行業內的大咖都被這部電影所折服,成為了影片的迷弟、迷妹,主動為電影宣傳。
電影《記憶大師》的導演陳正道在看完電影后仍不住高呼:「今年最愛的推理電影!奇妙的觀影體驗!」導演陸川同樣無法掩蓋自己的喜悅之情,給影片的編劇、剪輯都打了十分,並稱「西班牙電影還在」。李易峰、彭于晏、岳雲鵬等當紅明星也紛紛發聲,向觀眾們安利這部小眾影片。
可以說,故事雖然簡單,但是西班牙人將這份簡單玩到了極致。
並非是偶然
《看不見的客人》在中國的大火被視為是院線的一匹黑馬,但這並非是一次偶然的成功。
事實上,這些年,當我們的目光都在對準好萊塢大片的大製作、大手筆時,歐洲電影人則「反其道而行之」,在小而精的美上下足了功夫。
以《看不見的客人》的導演奧里奧爾·保羅為例,這位2012年才獨立執導筒的導演,處女作《女屍謎案》就是這樣一種類型的影片。整個故事圍繞一個停屍房展開,出場人物極少,無論是從整體的構架還是場面來說,都給人以「小」的感覺。但就在這個不大的舞台上,卻上演了一出別樣的精彩,影評人是這麼評價這個故事的:「證據拼圖和心理角力同步上演,彷彿本格推理小說高潮處的案情回溯,社會背景、人物性格均顯潦草,全為一段精心布置的解謎做裝飾。」
《女屍謎案》劇照
你很難想像,這竟然是一個導演的首部個人長片。
但拍好這樣的故事絕對不是奧里奧爾·保羅的專利,正如陸川所驚呼的「西班牙電影還在」那樣,西班牙人素來擅長拍這類小格局、「大」故事的電影。
例如2010年上映的電影《活埋》、2011年的《黑暗面》等都是類似的用小場景配上極少的人物,來講述一個叫人意想不到的故事的經典案例。
特別是電影《活埋》,該片的主要場景小到只有一口棺材,但就是在這個只能容下一個人的空間里,卡車司機保羅的恐慌、絕望和精神狂亂等負面情緒以及內心的掙扎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電影也並沒有因為簡單就失去懸念,相反懸念居然隨著主角危機程度的加深在不斷升級,從而使得觀眾的注意力根本無法從片中轉移出去。
《活埋》劇照
歐洲其他國家或許不像西班牙這般如此鍾愛這類電影,但這些國家的電影人在這一方面同樣毫不遜色。
譬如近年來此類電影最著名的代表作、義大利出品的《完美陌生人》,就是一個發生在餐桌上的封閉式群戲。該片講述了幾位好友在聚餐時,通過玩一個展示手機簡訊的遊戲而牽扯出一系列不為人知的秘密的故事。一系列巧合將原本體面的中產階級們生活中的陰暗面展露得徹徹底底,啼笑皆非間,也給人一種暗暗的憂傷感。
《完美陌生人》劇照
在英國BBC用一系列電視電影,證明了他們也是講故事的好手。近年來BBC最具有代表性的封閉式群戲電影,要數《罪惡之家》了。該電影改變自一部話劇,所以本身場景就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這不僅讓電影本身保持了舞台表演所特有的美感,更是放大了每一個場景、每一組對話的戲劇張力。從故事的結構上來看,這部電影和《看不見的客人》十分相似。
《罪惡之家》劇照
由此來看,《看不見的客人》能成功,與其說是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更應該說是歐洲電影人在專註於講好一個簡單的故事的道路上的又一次自我突破。
誰來講好我們的故事?
《看不見的客人》的成功,對於中國電影產業來說,其實是有著重大的啟迪意義的。
眾所周知,中國電影商業化起步得較晚,從正式開啟商業化的大門時起,就一直在探索究竟怎的商業化模式才適合中國電影的發展。
因而我們走過了所謂的大片時代、走過了小清新與IP熱時代,最終我們的電影人也開始意識到,或許重工業化才是中國電影想要立足於世界電影產業的一個必經途徑。特別是《戰狼2》的成功,更讓我們堅信,「只有重工業才能救中國電影」。
誠然,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看,工業化是成熟的電影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所不可獲取的。尤其是當我們以好萊塢那個量級的電影為目標時,更是必須在視效、製作等方面下足功夫,這既是行業的發展所需,也是市場和觀眾所需。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了主次,不能夠捨本逐末。
因為視效也好、各種技術的運用也罷,目的是為了給觀眾以更好的觀影體驗,能夠更好享受一部作品,而絕非是一部電影的全部。製作、場面是為了故事而服務的,而故事才是一部電影的靈魂。
就像對於IP電影,情懷、感動是一大重要賣點,但如果情懷凌駕於故事之上,變成一個只有情懷而無內涵的框架了,那則讓IP本身價值盡失。
遺憾的是,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走這樣的彎路。可以說,從純視效層面,這些年來我們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而在電影投資上,中國電影的規模甚至常常要比好萊塢同類型電影要多,可是結果呢?許多打著全特效、頂級製作的片子,卻連一個完整的故事都講不好。
在我們一心追逐大場面、大製作時,我們一直很瞧不起的、認為只會唱唱跳跳的印度電影人,拍出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這樣從故事到深度到叫我們望塵莫及的作品;而作為電影先驅、領先我們不知多少年的歐洲電影人,則在好萊塢之外開闢出了另外的足以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的電影創作模式、思路。
但我們卻在盲目的追逐間,浪費了很多優質的IP,也錯失了進一步改變的機會。
《看不見的客人》大熱之後,有媒體針對近期火熱的幾部電影發文稱:「中國要拍出一部《猩球崛起3》,得先拍十部《看不見的客人》。」
這樣的說法或許並不算誇張,因為當我們想要趕超好萊塢時,我們要做的遠不止多投錢、多研究技術那麼簡單而已。我們更應該想想,我們有沒有把認真講好一個電影故事,當成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在做。
關注影視圈雜誌的知乎專欄:影圈視界
——————————————
影視圈微信ID:circlemag
公眾號搜索關註:影視圈Magazine
創刊於1994年——《影視圈》,專業做媒體,認真做娛樂
估計點進來的都是看完了電影來回味的。
西班牙懸疑電影故事本身寫的就非常縝密,在情節推演中給足了必要的細節,又一定會在之後的情節中解開這些細節,但是這也只算是中間的鋪墊,這種兩層或者多層的鋪墊的敘述手法,完全可以把觀眾深深地代入了故事發展的節奏中,按照故事的敘述線路不斷把你帶到各種溝里然後拎起來甩一甩,重新來過。
故事裡的小細節如果能注意到的話是非常有驚喜的,比如開頭看到大媽在電梯里放下手提包整了整領子深吸一口氣,你會發現有些問題,但是又不知道問題在哪兒。這種感覺就叫懸疑。而之後的推理更是一波接一波高潮,有理有據,完全不是突如其來,也不會像一些電影搞的莫名其妙。這個就是西班牙懸疑電影的牛逼之處。比如男主往左拐彎的時候細心的朋友會注意到有小鹿出沒的警示牌,這樣後面觀眾看到傻狍子出沒的時候就不會感到驚詫。否則也許會有人感覺會跟褲襠藏手雷一樣覺得不可思議—傻狍子哪兒來的。。。還有就是抓住小小的細節,比如打火機,女主調整座椅等等,細思極恐的線索,通過對話節奏的控制,以及背景音樂的快慢,完全就是把觀眾放在鍋里涮來涮去,然後觀眾大呼過癮。
當然,鏡頭和特寫的運用在做鋪墊的同時確實會讓「高級玩家」們多少有些捉急(我靠你這提示太明顯了!)但是導演對於整體節奏的把握以及代入感都拿捏的很準確,我們根本來不及翻過去想細節,情節里新的線路已經開始了,你不得不跟著電影情節繼續往坑裡跳。
說到這裡,我再帶你翻過去想一個小細節就是電影開頭女主拿的一隻懷錶準確的開始計算時間,中間有過幾個時間特寫鏡頭,之後女主多次明顯加快了節奏,why?就是為了算時間,要在真正女律師來之前成功獲取證據並離開。我靠很牛逼有木有!?
這種把細節揉碎了的鋪墊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返回去看看或者有空再回味一下。
西班牙電影就是這樣牛逼。同推薦《吾棲之膚》《沼澤地》《睜開你的雙眼》《黑暗面》。。。
這種層層鋪墊的電影還有一個我特喜歡的就是印度版的《誤殺瞞天記》。。。
5月24日更新---------------------
前幾周看了一部電影叫《逃出絕命鎮》(英文名叫get out)標籤是懸疑驚悚,雖然不如之前耳熟能詳的懸疑電影經典,但是電影里混入了黑人種族問題,所以還是有點兒意思,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最近確實片荒,刷了好久的某瓣都沒能找出一部想看的電影。。。
如果大家有自己覺得好看的懸疑電影,最好是壓箱底的,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分享~~~~
6月12日更新~~~~~~~~~~~~
之前看過一部日本電影《怒》,算是懸疑+劇情的吧,某瓣評分7.7,有些人覺得有些地方看不懂,有些地方太過深刻,平時喜歡看劇情片的可以找來看一看。
8月10日更新~~~~~
昨晚剛看了一部非常不錯的懸疑驚悚電影,台灣的《目擊者之追兇》,故事很完整而且情節很緊湊,推薦。
9月5日更新~~~~~
評論里有知友談論到我之前說的《逃出絕命鎮》關於種族歧視是噱頭的問題,我談一談我的理解。
其實仔細想想這部電影還是不錯的,種族問題確實是個亮點。比如有三處,第一處男主和女主在回家路上被警察攔下來,警察問男的要身份證,卻沒有問女主要身份證這裡,反映白人和黑人之間的敏感關係,這裡其實女主不一定是為了替男主伸張正義,而是怕男主消失以後會有線索和證據。第二處,在聚會派對上男主見到了自己的同胞,用黑人打招呼方式想去碰拳的時候對方卻以握手的方式握住了自己的拳頭,這個時候男主覺得很有問題。第三,男主看到女主放在儲藏間的照片,以及自己家的園丁和女僕都是黑人,為什麼全部是找黑人下手呢?還是因為警察對黑人的態度。等等這些吧,編劇巧妙的把這些點滴的種族元素融入到劇情里,我個人覺得還是有點兒意思的。
豆瓣8.7的評分是可以的。
喜歡看懸疑片,但不喜歡看太血腥太反人類的懸疑片。這部片子剛剛好。
劇情十分緊湊,毫不拖沓。後面的大反轉讓人感到意外卻又不意外,前面的鋪墊很多。
畫面一直都是低沉的色調,符合懸疑片的屬性,但是畫面十分的有美感。
劇情一環扣一環,細節也吸引人。
--------------------------以下為劇透--------------------------
整件事情的起由是男主和情婦偷情回家路上撞死了男孩選擇毀屍滅跡後,隨後男主與情婦被人設計叫到酒店,情婦遇害。男主叫來了從沒有過敗訴的女律師來家裡出主意展開。
第一環:男主描述自己和情婦在酒店遇害,情婦受害自己受傷,並且毫不知道自己與情婦受害的原由,也不知道誰有殺人動機,描述到此時哭泣表示傷心和對情婦的愛意;
第二環:女律師表示懷疑,亮出了撞車事故受害人的照片。男主描述自己和情婦偷情後準備回巴塞羅那時撞死了男孩,在情婦的主導下毀屍滅跡,才有了後面被知情者勒索導致情婦受害自己受傷的事態發展,並且懷疑是撞車現場的目擊證人所為(之所以不說是受害者父母所為,第一,目擊證人已經出現幫忙被害方指證男主,急需被擺脫;第二,受害者父母已經從女主那知道了一部分事實,男主並不清楚他們掌握了多少證據);
第三環:女律師刻意偽造細節,欺騙男主,偽造他與情婦酒店遇害不是事後目擊證人所為,而是被撞者父母所為,因為受害者母親是女主遇難酒店的職員,可以輔助自己丈夫進行密室殺人並逃脫;
第四環:女律師說可以編造說辭表示男主對撞車事故毫不知情,自己只是被情婦請去雪山酒店幫忙才會碰見女主被害,而男主與兩期兇殺案都沒有關係,而關鍵是怎麼樣把女主和受害者沉車聯繫起來,這就需要知道被害者的沉車地點;
第五環:男主坦白沒有救助明明在沉車前蘇醒的原以為已死亡的男孩,而是選擇謀殺男孩。女律師痛斥男主的冷酷無情與與自私,這與男主自己之前埋下的人設(想要挽回事態的優柔寡斷、後悔莫及的眼淚與陳述)顯然不符。於是大反轉,女律師推測其實整個事件的策劃都是男主,而情婦也是因為自責想要自首被男主殺害。並表示其實受害者父母根本不可能密室殺人,因為受害者母親當天放假。
第六環:故事高潮在結尾,女律師是假的。她是受害者母親,以前當過文學教授,通過與丈夫的一步步策劃逼男主說出了事實的真相,他與情婦一起撞傷了受害者。並且在自己自私的想法下,並沒有報警和叫救護車,而是選擇直接毀屍滅跡,將被撞者沉車前發現被撞者蘇醒也沒有救助而是沉車殺害,之後還通過自己的金錢與權利營造受害者挪用公款逃亡的跡象。之後在情婦受不了內心折磨的情況下想要自首卻被男主殺害。
最讓人可疑的是男主是一個從無到有,自食其力成為享譽歐洲的年度企業家,其肯定有自己的主見和手段。在他自己的描述中,他的情婦是現實版的蛇蠍美人,在整個事態發展中,他被情婦牽著鼻子走,也就是情婦才是主謀。從而使律師為自己編造出自己也是情婦掌控中的受害者。所以劇情發展到受害者的母親反轉出多利亞才是主謀時讓人不會感到突兀。
電影也折射出現實世界的無奈,金錢與權力一直也是正直與公正的阻礙之一,所以有時候追求金錢與權利是一種能夠大程度的自我保護的慾望。然而劇情卻沒有讓弱者成為真正的弱者。「沒有苦難,就不會有贖罪,而你沒有我聰明。」越大的錯誤或者是謊言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彌補是或圓謊。因此受害者親人才有機會憑藉自身的思維部下如此一個圈套讓犯罪者自己坦白一切。或許隨著高度教育、基礎設施的越來越普及,慢慢的權利與金錢中的惡勢力的掌控範圍會慢慢的縮小,這個世界會慢慢的越來越美好。
有劇透。回答比較簡單,權當觀後感留念。
這部電影很優秀,在劇本完成度,戲劇張力,懸疑氛圍塑造,演員演技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尤其是張力很強,讓人跟隨節奏時不會浪費太多精力去思考劇情和發現漏洞,而是正確地把焦點集中在體驗人物的情緒上。
不過我真正想談的是,與其把它定位成懸疑片,我更想把它定義成女性電影。
懸疑是一部電影非常討巧的商業元素,足以吸引各種觀眾。但支撐不起一部電影的人文價值。
看不見的客人,全篇都在刻畫兩位女性,而男性只是配角。對兩位女性的刻畫方式是一致的,都是先抑後揚。把角色帶入男權社會中觀眾對女性存在的刻板印象中。蛇蠍美人也好,懦弱母親也好。
若沒有這些刻板印象,男主嫁禍於人的故事不會成立,而且電影的懸疑元素也無法成立。觀眾對劇情前期引導的輕信都建立在輕易接受劇中女性形象的前提下。男主在說服的不是陪審團,而是觀眾。
換個角度來看,我們輕易接受的女性形象,幫助男主塑造了一個脫罪的謊言。這種元敘事巧妙地穿透了第四面牆,把觀眾拉入劇中世界卻不自知。
而真相被發掘,恰恰是靠劇中女性的善良,堅強,智慧和無畏。與誘導觀眾陷入懸疑的刻板印象形成絕對反差。一直用敘事把觀眾帶入男主角主體的體驗,在解謎時瞬間切換到女性的主體中,才發現原來兩位女性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角。這個反轉擊碎了男主的謊言,也擊碎了觀眾對劇中女性自然而然的刻板印象。
許多觀眾僅僅為案件劇情的反覆反轉而驚呼,卻不知道震驚的根源其實是角色主體的反轉,是自己對兩位女性認識的反轉。這比案件劇情深刻得多,也隱晦得多。
是為本作最精妙之處。
一提起外國電影,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英美日韓四大主流。
可是別忘了,在歐洲還有個西班牙。
西班牙的建築也好,人文也罷,都充滿了滿滿的哥特味道。
也許正是這種環境下,造就了哥特式的西班牙人和哥特式的西班牙電影。
這兩年西班牙電影佳作不斷,
比如說那部「一個男人睡了我男人然後他又睡了我最後我們一起快樂的3P」的故事還拍得這麼清新脫俗的神奇電影《天使的性》;
又比如說「一個作女玩消失躲進男友房間整天偷窺男友和新歡啪啪啪」的驚悚電影《黑暗面》。
西班牙許多低成本小格局電影都堪稱一絕,各種挑戰人們的三觀,對男女劣根性的挖掘很到位。
特別是西班牙懸疑電影,十分注重敘事結構的縝密、劇情推進過程的跌宕起伏,以及對人性黑暗面的深度挖掘。
最近這部《看不見的客人》
截止到今天豆瓣評分已高達8.6分。
簡單說下劇情:
艾德里安·多利亞是一名高科技公司的老闆,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被捲入一場謀殺情婦的刑事案中。
案發後,律師弗吉尼亞·古德曼過來給他梳理辯護詞,以達到完美無缺,打贏這場官司。
古德曼律師要求多利亞把事情經過毫無保留地告訴她,就在這個房間里,艾德里安開始回憶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
艾德里安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但是事業的成功跟虛妄的名利讓他忘乎所以,借著出差的名義跟情人勞拉幽會。
偷情過後,在兩個人開車返程的途中不幸與對面一輛車相撞,對面車裡的車主男孩開車不系安全帶!還玩手機!已經滿頭是血,不省人事。
為了不讓自己的罪行暴露,勞拉假裝成已昏迷的車主,騙過路過的另一位司機。
然後,艾德里安在情人的指揮下,兩人分頭行動:艾德里安開對方車去湖畔沉屍,情人則留在原地等待車輛救援。
勞拉許久不見救援到來,倒是等來了一位好心司機,司機說自己以前是寶馬的汽車工程師,並將她和車帶到自己家修好了它。
司機的妻子對勞拉說他們有一個兒子,並給她看了兒子的照片,居然就是剛才撞到的男孩!(真是諷刺.....)
看到男孩照片後的勞拉神情可疑,舉止慌張。於是男孩的父親開始懷疑她。
男孩的父親追查之下,一步步將視角對準艾德里安,可是隨著情人的意外死亡,艾德里安成為唯一可疑的兇手,為了幫自己洗脫罪名,古德曼律師在一步步的詢問下,迫使艾德里安道出更多隱藏極深的真相。
電影場景很簡單,主要就是古德曼律師跟艾德里安在房間里梳理案情,引入《羅生門》的視角,從情人勞拉的角度、男孩父親的角度當然還有最主要的男主角艾德里安的角度,言語中真真假假,究竟哪一個說法才是真的,只有看到最後一分鐘才揭曉。
可以說全程沒有尿點,緊張燒腦,完全被情節帶著,在男主的講述中,觀影者在電影的三分之一處就可能會猜到事情的真相,但還是最好忘掉自己腦中的推論吧,畢竟在不明真相情況下看抽絲剝繭般的「騙中騙「才更有快感。
整個故事什麼都不需要猜,也因為你可能猜的都不全對。也許你也想當一次柯南,找出密室殺人的線索,但其實真正的殺人手法並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
男主角艾德里安在片中曾有過這樣的悔恨:為什麼不和家人在一起,如果沒有這段風流事,如果我們沒有睡過頭,如果我沒有左拐…那一切都不會發生。
可惜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沒有如果。當你自以為只要撒一個謊就能保住自己的名譽地位以及財富時,你完全忽略了撒謊的代價有多大,一個謊言需要用無數個更大的謊言來自圓其說。
可是既然你可以撒謊,那麼別人就可以用更真實的謊言逼你就範。
這是一個騙子反被騙的故事。
所以,不要自以為是隨便招惹別人,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看不見的客人》讓我想起了一部韓國懸疑片——《七天》。
《七天》講的是一個母親的女兒被一個男人姦殺,母親費盡心思把男人從監獄裡解救出來,為的是親手用最痛苦的死法——燒死來懲罰傷害她女兒的男人。母親不擇手段報復兇手,決絕的像把鋒利的箭。而《看不見的客人》中,忍受失子之痛的母親為了公開兒子的被害真相,揭露兇手的醜惡面貌,將泛著寒光的刀口隱藏在冷靜的外表之下,更像是被凍於冰塊中的利刃。
《看不見的客人》講的是一個多處反轉的犯罪故事。男主艾德里安是一個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成功人士,卻陷入了一場「密室殺人逃脫」案件,他的情人勞拉死在了只有他在場的酒店房間內,但艾德里安堅持自己沒有殺人,是有人故意陷害他。從而牽扯出三個月前艾德里安與勞拉約會後開車撞死了丹尼爾的另一事件在「律師古德曼」的「循循善誘」下,兩個案子糾纏到一起,多次反轉,真相更是撲朔迷離。
雖然很多人驕傲的聲稱自己看到一半就知道了真相,然而這重要嗎?猜不猜得到真相併不是判斷一個懸疑片好壞的唯一且重要的標準好嗎。如果導演真想讓你完全猜不到真相,完全可以設定一個與劇情完全相反的結局,但又能否自圓其說,說服觀眾呢?在我看來一部好的懸疑電影最出色的地方應該在於他的邏輯和細節,在於他的伏筆與鋪墊。
例如在假律師與男主角的對峙中,男主角最開始陳述的所謂事實真相是:撞死人之後,慌亂的自己要打電話報警,情人勞拉阻止報警並且沉著冷靜的進行著一系列解決動作。之後勞拉在經歷修車之後發現他們撞死的男孩子就是修車家庭的兒子,從而崩潰到泣不成聲。這裡前後勞拉的表現反轉突出且奇怪,而一個成功的社會人士艾德里安的慌亂倒顯得尤其的懦弱不堪,與他的成就和形象不符。後來在幾番對峙後艾德里安才承認,當時阻止報警的是自己。這也就清楚了當然被嚇壞的從來就不是艾德里安,而是勞拉,所以勞拉才會崩潰,而艾德里安一直冷靜的處理一切,也只有他是從一開始就根本不想報警,後來才會殺死一息尚存的丹尼爾。目的只為了保護他自己,因為他只愛他自己。
「古德曼律師」為了引誘艾德里安說出事實真相,用了多個「假設」來支持男主轉移犯罪事實,從而促成劇情的多個反轉。例如所謂目擊證人的存在,還有合成的照片等。艾德里安也由最開始的謊話連篇到有所保留再到全盤而出,這不僅是智商的對決,更是心理素質的鬥爭。「古德曼律師」在一進門就用目擊證人的出庭嚴重打擊了艾德里安的心理設防,設了據說開庭前三個小時的鐘錶,讓艾德里安感到緊張。「你沒有我聰明」的威脅讓艾德里安對自己產生一部分的畏懼心理,最後的「沒有痛苦,就沒有拯救」徹底擊潰男主的心理防線,這一系列謀略層層遞進。但其中也不乏有「古德曼律師」的失誤之處,因為律師真實身份的原因,似乎把太多的重點放在了被撞身亡的丹尼爾的屍體的藏身之處,加上丹尼爾父親曾經說過「我們只想按照世俗來安葬他」,過於暴露自己的目的。在「古德曼」得知艾德里安徹底殺死了還有一息尚存的丹尼爾時,真正的憤怒與哀傷已經讓艾德里安感到了異常,當艾德里安指著她說「你是來幫我的」才使「古德曼」得以清醒,才使計劃得以順利進行。
影片最後當「古德曼律師」揭開真正面目,竟然是受害者丹尼爾的母親,成為本片最大的反轉。而我們倒回去再看會發現,丹尼爾母親在劇院工作的身份,「古德曼律師」從進電梯的整理衣領,到離開時被叫住的驚愕,都是導演精心安排的伏筆。而當受害者母親在對面窗口卸了妝之後,真正古德曼律師的到來,更是稱得上神來之筆。
《看不見的客人》多次反轉的劇情與近期國內上映的《記憶大師》相似,但與其相比有著更快的節奏,更縝密的邏輯與更巧妙的鋪墊,在整體情節設計上更為豐富。
丹尼爾母親把兒子屍體的藏身之處拿給父親,兩個老人的擁抱,於悲痛,於哀傷,於痛苦,於拯救。當我發現這部外語片里中國角色說的是普通話,竟能聽懂時,我就知道這片細節下功夫了,一定不會是爛片,果不其然,看完後好評,一查豆瓣也有8分多。
關於構建「合理懷疑」
被知乎安利而來,屬於「猜不到結局」的那種劇。由嫌疑犯和他的律師的對話+回憶組成,通過不同的敘述還原兩個殺人案的真相;觀眾在兩人的對話中勾畫事情發生的經過;不同的敘述展現了不同的「事實」,讓你不斷猜測到底哪一種敘述更符合真相。而對話的兩人,像是站在同一邊,律師為了幫助客戶才想要了解全貌;而慢慢地你又會覺得律師卻似乎對客戶持敵對態度……
中間的過程不斷反轉,不算燒腦,不過還是挺精彩的。
看完後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討論說男主為什麼要向第一次見面的律師全盤托出第一起案件的情況,看起來像是劇情需要而已。因為第一起案件已經結案了,現在待審的是第二起案件。從「無罪推定」的角度說,嫌犯並沒有義務要證明自己無罪,而是控方需要證明嫌犯有罪。此時嫌犯供出第一起案件好像是多此一舉。
不過自己想一下好像並不是這麼回事。
男主一開始確實是採取「我就是沒犯罪,你不信你得證明我有罪」的態度的,底氣十足地說「找兇手可不是我的任務」。
但是被律師的氣勢給嚇到了,律師擺出幾條現狀:1、犯罪現場是密室,只有男主與死者在場,沒有其他人出入的痕迹;2、法庭還發現了另一名重要的秘密證人。
律師的意思是:是的,舉證職責在控方,控方現狀已經掌握了能夠將你定罪的證據,你的勝算很小。
從「排除合理懷疑」的角度來說,這時律師能夠幫嫌犯扳回的可能性,在於「提出合理懷疑」,也就是說如果能讓陪審團相信「在現有的證據下,除了你控方提出的假設,我說的另一種假設也成立」,那麼嫌犯可能就不會被定罪了——但是其他的假設也得合理,你要硬說是「外星人來了」,法庭也不會採信。
律師拿出男孩的照片,暗示他「其實我已經知道了」,引導男主往這方面想。
男主大約認為律師是為了藉此幫自己找出其他的「合理懷疑」,於是就順著杆子往上爬,開始半真半假地回憶,希望律師能通過自己的故事打造出一個能呈堂當作「合理懷疑」的故事。當然,男主的敘述肯定要減少自己在第一起事故中的罪責,反正死無對證。
在這個過程中律師一再引導男主「細化」自己的敘述,讓故事在旁人看來更可信,表面上看起來,律師是要「將責任推到男孩父親身上,法官會吃這一套的」,拿出一張假照片是為了讓男主順著這個思路走下去,而實際的目的是「但是這樣你就要承認自己殺了男孩」——其實律師把這句話都說出來了,但是沉浸在「找合理懷疑」思路中的男主,大約是忽略了這句話的重要性(「洗腦」是不是就是讓人順著自己的思路…)。
最後,律師說:不過你也可以說你沒有參與第一起事故,只要我們找到你推下去的車,把勞拉的物件放進車後備箱,說一切都是她做的,就可以了。「
於是,男主交待了沉車地點。律師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信息。
而男主以為律師幫助自己編圓了一個天衣無縫的」合理懷疑「,內心升起了一股崇敬之情。
但是這種偷錄的自白,能不能作為合法證據呈堂呢?
我以為男孩父母會親自殺了男主。他拿出鋼筆的時候,我也以為那是個定時炸彈,期待爆炸期待了半天,卻沒有發生。
轉念一想,單獨一個男主的自白或許不能作為證據,只要找到沉底的車,印證了男主自述,加之男孩身上很可能還有男主的指紋,這樣應該是可以定罪的吧。
而且另一方面,男主的密室殺人,本來脫罪的可能性大約也不大。
最後想感慨的還是男孩父母,忍耐而堅持。男主坦白自己在推車下水的時候男孩還活著,男孩的母親聽到這個該是怎麼的心碎和憤怒啊,想想都心痛,居然沒有當場打死男主,需要怎樣的自制力。
男孩的父親說「做父母的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死了,而且無人關心」。聽起來好心酸,不過又忍不住想到這一類的悲劇,其實每一天都在人世間的各個角落上演。要有一個怎樣的制度,才能讓所有的失去,都能得到正義的救濟?
詭異的國慶檔,有的電影被臨時撤檔,有的電影變成全民笑料,也有一部不可錯過,因為不論電影內外,這部電影都是一場「戲劇」本身對狂亂時代的勝利。
1
2017年的國慶檔電影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詭異的一年:馮小剛的《芳華》和鄧超的《心理罪》被緊急撤檔,留下一地爭議和問號。《戰狼2》風光延續到國慶,紅人吳京拄著拐也要給4部新上映的電影輪番站台。
此外,還有一部取名相當講究、還未上映就獲重磅專家邀請參評明年金雞獎的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因99%的差評率創下豆瓣史上電影評分的最低分——2.0分,而發函要求「豆瓣」道歉和賠償,該片導演、北大畢業的一位博士還控訴「豆瓣」:「一名12年用心打造電影、決心給中國電影做貢獻的優秀年輕導演可能就被你們毀掉了!」
收穫豆瓣史上最低分的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
有網友評論道,「這部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唯一的正能量就是揭示了當代中國電影行業的亂象。不是電影中描述的,而是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搞笑的、無可救藥的、荒誕的,具有歷史性、紀實性、值得作為極端案例加以分析的醜態百出的現實刻畫。」
而在這狂亂的一地雞毛中,一部叫做《看不見的客人》的西班牙懸疑電影,從九月中旬在國內上映至今,在小製作成本、宣發幾乎為零、上映首日僅有4%排片的各種不利情況下,依靠好口碑和「豆瓣」近20萬已觀看用戶打出的8.7分,至今累計票房過億,創下西班牙電影在國內市場的票房紀錄。在被譽為年度最佳懸疑片的同時,也成為當前國慶檔最受觀眾看好的電影之一。
目前,除去「豆瓣」,該電影在其他評論和訂票平台的得分也遠遠領先同檔期所有電影,甚至略高於《敦刻爾克》。導演陸川在朋友圈評價這部電影「全程無尿點,節奏極佳……工整精密絲絲入扣,每個環節均出色,完成度極高」。
在同期上映的《蜘蛛俠:英雄歸來》《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等引進大片中,這部西班牙小製作類型片,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是一個「看不見的客人」,成了今年最大的黑馬。
而不論是在中國電影市場上的表現,還是在電影劇情里,《看不見的客人》都用「戲劇」本身實現了對狂亂和荒誕現實的雙重勝利。
2
《看不見的客人》是西班牙年輕導演奧利奧爾.保羅自編自導的懸疑片。電影從一宗密室殺人案開始,帶出「案中案」的另一樁謀殺案,通過講述和視角的轉換來實現情節的不斷反轉和對真相的無限接近。
電影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按照中國網路的流行敘事,這個故事大概可以被稱為「小三和鹿引發的血案」。
男主艾德里安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老闆,他英俊健碩,用十年時間「爬上了人生巔峰」,成為年度企業家,即將跟中國客戶簽大訂單,並像經營事業和體型一樣精緻、審慎地在妻女和情人、攝影師勞拉之間來回。
一次在偏遠叢林的偷情度假,兩人在抄近道趕往機場的林中小路上,因為不愉快的對話和一隻鹿的突然出現,而同對面駛來的汽車相撞。車內的年輕人丹尼爾不幸遇難。
其後,艾德里安將丹尼爾連車帶人推進了湖泊之中。而在另一輛車內等待救援的勞拉則被正好開車經過的丹尼爾的父親托馬斯好心帶回家,修好了車,隨後倉皇離開。
失去兒子行蹤的夫婦倆逐漸意識到,勞拉和艾德里安就是讓兒子喪命的真兇。在通過報警和提供證據等正當渠道無法推動對真相的尋找後,兩位老人開始了西班牙版的為子洗冤和復仇之路。
電影的開始,便是一頭銀髮、制服、紅唇的「辯方律師」古德曼依次穿過封閉的酒店大堂、電梯、走廊後,進入男主艾德里安的房間,與身處殺害女友勞拉嫌疑之中的艾德里安,在最多三小時的有限時間裡,去博弈和復盤艾德里安所願意講述和呈現的「事實」,並以此確立辯護策略。
「辯方律師」古德曼
房間里兩人一直在進行角力,想要爭奪和佔有更多細節和「事實」。正如在車禍發生前的對話里,男主艾德里安曾對女友勞拉說的,「我總是在撒謊」。
在三小時密室談話的絕大部分時間,艾德里安也一直在用謊言構築自己的心理安全空間。但在聲稱還沒有被打敗過的律師的各種攻防下,他極力隱藏的信息一點一點被摳出,也因此形成了影迷口中多達40餘次的情節反轉。
導演奧利奧爾·保羅在接受採訪時稱,這個劇本他寫了一年。「在寫的時候,最大的困難就是反轉。因為每一次反轉就要創造一個對案件的解釋,而每一次的解釋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
而在頻繁的反轉和不可靠的敘述中,懸疑電影的可觀看性得到充分體現。
在《看不見的客人》的敘事結構和密室殺人的經典設置里,我們不難看到導演對經典懸疑片的模仿和致敬。但凡對這類型電影稍有涉獵的觀眾,都能從中看到希區柯克、阿加莎?克里斯蒂、《控方證人》《羅生門》《少年派》等大師和電影的影子。
3
對比豆瓣8.7的高分和眾多經典的懸疑片,《看不見的客人》其實並算不上十分驚艷和令人長久回味的電影。
但它作為類型片的工整和「復古」,以及用包括鏡頭、表演、剪輯在內的電影語言「講好了一個故事」的規矩和本分,使其在電影的本質——「戲劇性」和「故事講述」上,遠遠超過了同檔期的大部分電影,從而成為「今年你能在影院里看到的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巧合的是,在電影劇情里,受害人丹尼爾的父母,同樣也是通過「戲劇」和「表演」的方式,為兒子找到了真相和公正。
面對男主艾德里安互聯網精英和成功企業家的人設和社會資源,在西班牙偏遠叢林里退休養病的兩位老人顯得既衰老又過時。
不論是他們的職業——曾經的汽車機械工程師和大學文學教授,還是他們曾經近乎復古般的愛好——戲劇社積極分子和表演,都與艾德里安所代表的大都市、互聯網行業、跨國大單、年度企業家,處於新舊兩個時空。
受害人丹尼爾的父母
艾德里安這個「人生贏家」的行事風格和他所處的時代和行業一樣高效和凌厲:他可以在車禍發生時選擇不報警,可以在傷者還有呼吸時連人帶車一起推入湖中。在被警察調查後,他可以偽造不在場證明,可以栽贓嫁禍受害人因貪污公款而畏罪潛逃,可以消除自己在警察局的記錄,可以重金收買唯一的目擊證人,也可以一怒之下殺害想要自首和懺悔的情人。
他幾乎無所不能。一對垂垂老矣的父母,一個無辜身亡的年輕人,在他的資本和社會地位面前,「就像窗戶上的一個斑點」。
導演李安在看完張愛玲小說《色戒》後曾感嘆:演話劇演到去殺漢奸,怎麼有這種事?!然而在《看不見的客人》里,「這種事」又發生了。
這一次,是一位「復仇女神」般的母親,作為曾經的文學和戲劇愛好者,在所有現實的通路都無法抵達正義時,和丈夫選擇用「戲劇」這種最古老的表演藝術,為兒子討還到了司法無法給予的公道和真相。
在電影數十次的頻繁反轉中,我們得到了純粹和足夠劑量的懸疑快感。而在劇中設置的復仇路徑上,我們則在這部看似中規中矩的懸疑片里,意外地獲得了一種隱喻般的現實主義。正如影評人@01子非魚所評論的,「有人認為該電影劇情設置缺乏社會指針因而不夠有力,事實上,IT男和寶馬資深工程師、戲劇社資深女演員的對抗已經足夠具有寓言性質了。這部電影的創作者對信息精英們顯然抱有明顯的不信任。」
還有網友歸納: 往深了說,這是一場傳統行業把互聯網按到地上乾死的大型隱喻實錄——千萬不要小瞧熱愛文學尤其是戲劇文學的老太太哦!
的確,到影片最後,「熱愛戲劇文學的老太太」實現了最大的反轉。曾經她們一家人是男主艾德里安口中「窗戶上的斑點」,到她「表演」的尾聲,「斑點」已經從窗戶上轉移到了艾德里安體面的襯衫上——被漏水的鋼筆染出的一大塊污點。
最終,在電影里,「戲劇式復仇」獲得了象徵性勝利。而在市場上,電影也憑藉過硬的「戲劇性」和「講故事」的到位,獲得了口碑和現實票房的勝利。
而在這雙重「勝利」之外,關於這部電影還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微小裂縫:文學和戲劇總是無用的嗎?互聯網掌控一切的時代,一切都有了更加向善的可能嗎?講述和事實、敘述和真相之間相隔多遠?我們生活的語言織就的迷宮和意義之網中,語言和解釋總是通往真相嗎?
每人互動
你最喜歡的懸疑電影是哪一部?
本文首發於每日人物 《一地雞毛的國慶檔,這部電影為何如此值得看?》
文 | 安小慶
編輯 | 金石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號(ID:meirirenwu)。
其實這部劇懸疑部分並不燒腦,尤其是傻狍子引發車禍的鏡頭一出來,以為大概又是《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這類劇的套路了。隨著劇情不斷進展,開始的人物設定不斷反轉,才發現導演目的不那麼簡單。
這部劇最厲害是成功的利用一個個不斷發散的事件和出場的人物來吸引火力,從而達到掩護真正的進攻主力---男孩的母親。讓觀眾來不及思考就被這些人和事轉移了注意力,從一步步落入了導演設計好的套路里。
首先是密室謀殺--死者情人出場--消失的「兇手」--車禍--路人---情人極力掩蓋事故-----男主湖底沉車拋屍---男孩父親和母親出場-又回到密室謀殺—情人真實形象翻轉--兇手身份(男孩父親設計報復-)-男主真實形象揭露--最後大反轉律師真實身份和目的
加上男孩母親的幾次出場也是幾乎路人甲的台詞和路人乙的造型,導演目的就是讓觀眾對她這個角色不在意,讓觀眾思路和注意力隨著導演安排的一個又一個的橋段,很快的忽略這個角色的存在,但其實導演在男孩父親第一次出場和男主情人的對話中就透露了母親是(戲劇)演員,早就埋下了這個伏筆。當看到律師撕下面具才會恍然大悟,卧槽!哦!是這樣啊
劇中所有人在某種程度上為了自己的目的都在說謊,都在扮演著一個角色,我好奇的是為什麼男主的身份是一個商人而不是政客而呢?律師、演員、政治家這三個身份在電影更有諷刺意味和衝突感,戲劇張力會更強一點吧。
談一個感想,就是這部電影里,司法體系也許可以通過一系列間接證據給一個嫌疑犯定罪,卻無法逼迫一個他或她供述出受害者家屬最想知道的信息——在這部電影里就是男孩屍體的具體位置。因此這部電影實際上指出了在這種情況下受害者家屬和司法體系之間利益並不一致的矛盾。
這個矛盾眼熟嗎?至少我覺得非常眼熟,這不就是今年6月份以來鬧得沸沸揚揚的章瑩穎失蹤案面臨的矛盾嘛!所有人都知道兇手是布倫特·克里斯滕森,但他就是打死也不說藏匿章瑩穎(屍體)的位置。
這部電影實際上構建了一對智商爆表的受害者家雙親通過自己的努力套取這一核心信息的理想化場景。之所以說是理想化,原因很簡單:一起兇殺案的唯一嫌疑人,竟然能被一個假律師隨意接近這麼長時間,長到真律師都到了門口警察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如果現實中的警察就是怎麼看管和監視兇殺案唯一嫌疑人的,所有受害者家屬都可以雇凶上門直接捅死嫌疑人實現復仇了。
拋開這個警察無能的漏洞不談(這可以說是絕大多數懸疑片的必備漏洞),這個故事另一個理想化的設計是男主角衝動的第二次殺人給了男孩父母一個誘騙男主角的機會。這種誘騙建立在必須將第二次殺人和第一次殺人建立聯繫的基礎上,如此便可以以幫助男主角逃脫第二次殺人罪名的理由來套取男孩屍體的位置。
然而在現實發生的章瑩穎案件中卻根本不存在這種誘騙的可能性。克里斯滕森早早就被關押起來,他很清楚他將面臨極端不利於自己的審判,所以除非能夠得到絕對優厚的條件(減刑或者免死等),他絕不會把這最後一張牌輕易說給任何人。這種沒有簡單明了的情形卻是讓受害者家屬最絕望的情形。
最後,讓我們比較一下電影里的受害者家屬和現實中的受害者家屬:一邊是為了不擇手段執著於找到自己孩子的屍體,另一邊卻是深陷捐款爭議的漩渦引來大量非議。不得不說,電影雖懸疑,但現實卻永遠更加精彩——這種爭議當初可能任誰都想不到,但事後仔細品味卻處處透著合理性。如果這是一部懸疑電影的反轉橋段,我絕對會毫不猶豫給出十顆星的最高評價,可惜還真沒有哪個導演能牛逼到拍出這種超越奧斯卡級別的橋段。他們的想像力頂多也僅是止步於設計出受害者家屬逆襲的精緻電影,卻絕對編不出受害者家屬陷入捐款爭議的魔幻現實。所以說這些導演們啊,還是要多學習一個!觀後感:
1 開車要專心。神奇博士都掉溝里了,我等凡人就更別造次了。
2 不要惹寶馬的工程師。。。
《看不見的客人》我關注的居然是令人神往的景色場景,火車站 山谷 雪山環抱的酒店
先說聲抱歉沒有想打廣告的意思,只是夜裡寫了這點東西直接發到公眾號了,由於手機編輯所以直接存了公眾號的圖來用,基本可以忽略這個公眾號,只是我有一搭沒一搭的和幾個小夥伴寫的點東西
正文
昨天看了《看不見的客人》
很喜歡,很值得看的一部電影
甚至你可以如我般回去二刷...
IMDB也給出了8.0的高分
影片就不多說了 也不想劇透
還是推薦大家去影院觀看,畢竟很值幾十塊的票錢
(沒錯我是有種子的,只是為了滿足我看看影片里的景色用的,分享出來那不現實)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影片中出現的場景
沒錯,這也是通篇最吸引我的地方
影片中出現的火車站,山谷,雪山,和被雪山環繞的酒店
抱著雪板的姑娘們,大pro們。真的是很濃郁很天然的雪鎮氛圍
別爾赫(Bierge)
看到維基百科的人口統計,總人口224人,可以說是一個未被開發的(鳥不拉屎)的一個鎮子。
最開始對影片場景產生興趣也是源自於這個車站
因為看到了抱著雪板的妹子
這種細節怎麼可能錯過雪友的眼睛呢
瞬間提起十二分精神
接著是影片中出現的酒店
哇~
簡直就是嚮往的聖地啊
真的是想去真正的雪山滑一圈
這酒店乍一看群山環抱真的是有一番氣勢在裡面
於是...又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 一定要去這裡滑雪
看完電影回來經過一番探查
終於搞懂了這個酒店和上面的別爾赫火車站(Bierge)之間的關係
首先這個酒店在電影里的名字
貝拉維斯塔....經過一番努力查證 確定應該或許 不是真的名字
真的名字應該是「hotel vall de nuria」中文名字:「戶撒努里亞山谷酒店」
確定就是這家酒店了,酒店的位置也和上面圖說的別爾赫有一定距離
他在西班牙的巴塞附近,加泰羅尼亞靠近比利牛斯山
百度了一些這家酒店的信息。雖然只有五條滑雪纜車,但禁不住他美啊~
另外我也在谷歌查詢了影片中幾個場景位置關係。
還是不近的一段距離,193公里。
感覺上就是北京-崇禮的關係
但是畢竟這段路應該是山路居多導致要3個多小時才能到達。
影片中做的是火車去的酒店
這個我沒有仔細的去查證了,但應該是這點是真實的
火車從 別爾赫——比利牛斯山
影片就到這裡分享完了
沒錯,不是影評 不是觀後感 頂多是個滑雪小計劃。
有沒有想去的小夥伴啊,分享一些比利牛斯山的圖的 小小期待下
比利牛斯山的一角
圖片不是很清晰,下面依稀可見的滑雪的人
戶撒努里亞山谷酒店夏天的全景
這就是深夜更新的全部內容....
有想一起去的可以下方留言組團啊...
畢竟我也不會西班牙語...
《看不見的客人》:沒有痛苦,就沒有拯救。
【溫馨提醒:本文含有劇透。】
口碑的力量很大,連我這樣基本不看懸疑片的人,都忍不住被身邊的交口稱讚「勾引」去了電影院,能為這樣一部片子貢獻票房,真好……也許是前不久才看完寫完《毒梟》第三季,因此聽著西班牙語覺得很親切,莫名的舒坦。
本片最大的看點當然是精彩的劇情,層出不窮的懸念,環環相扣的線索,撲朔迷離的真相等等——在觀影之前,我已經大概有了一個「重推理、輕感情」的印象,可看完後,我覺得情感部分並沒有預想那麼弱。
我不打算講解構、反轉、設計之類的理性分析(不擅長,而且有很多朋友講得更好),而是簡單聊聊「感性」方面的事兒……沒有人那顆心的驅動,也就沒有這個用腦子拼智商的故事。
那起車禍打一開始就是個錯誤。
多利亞不出軌,就不會抄近路開快車走神,撞車之後如果立刻報警就啥事兒沒有了……但他選擇毀屍滅跡隱瞞一切,還讓律師菲利克斯製造不在場證明擺脫了警察。
即將登上自己事業巔峰的多利亞,無法接受出軌行為曝光後的痛苦和損失,比起一時受罪的真相,他選擇了萬劫不復的謊言。
本片真正的「主角」是托馬斯和埃爾韋拉夫婦,他們有著溫和善良的靈魂,也正是拜這點所賜,他們才能幫助「車子拋錨」的勞拉,進而有了唯一一條尋找失蹤兒子丹尼爾的線索。
他們通過車輛信息找到多利亞,只是希望能有兒子的信息……直到此時,夫婦兩人仍不願做最壞打算。再退一步講,即便他們猜到兒子可能已經死亡,心理上也不想把當晚接濟過的勞拉當成嫌犯。
假如沒再發生其他變故,說不定這起失蹤案會成為永遠的懸案。
可是,做賊心虛的多利亞卻「先一步」動手了,他利用丹尼爾的銀行卡做了一出監守自盜的戲碼,讓所有人都以為他是畏罪潛逃。
誰都可以被迷惑,唯獨丹尼爾的父母不會——他們堅信兒子不會做這種糊塗事,也因此明白,丹尼爾的失蹤真是一起陰謀。
換言之,多利亞這道自作主張的「保險杠」,成了欲蓋彌彰的多此一舉。
埃爾韋拉悲憤交加之下中風病倒,咬牙切齒的托馬斯開始跟蹤多利亞……直到積鬱成疾的勞拉聯繫了他們,事情才有了實質性進展。
撒謊的人會陷入某種恐慌當中,有的人懼怕被揭穿,有的人懼怕良知的譴責——多利亞是前者,勞拉是後者。
只有告訴托馬斯夫婦真相,帶著多利亞一起自首贖罪,深陷絕望的勞拉才能真正擺脫如影隨形的恐懼……但問題是,這屬於她的一廂情願。
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完全是兩碼事,更何況多利亞一個罪名都不想承擔……
「恐懼產生憤怒,憤怒導致仇恨,仇恨導致災難。」如果說在此之前多利亞犯下罪行更多是出於「恐懼」,那麼在715房間內,他迅速完成了一系列負面情緒的轉化,造成了更大的災難。
衝動殺人之後,多利亞被警察帶離酒店,托馬斯和埃爾韋拉看著他,終於深刻意識到:這個男人是魔鬼,我們和他沒完。
原本兒子疑點重重的失蹤案,多利亞就有很大嫌疑……如今連迷途知返的勞拉也「離奇」死去,他們兩夫妻已想通了七七八八。
可他們也知道多利亞手上的「籌碼」不少,司法系統本著「疑罪從無」的原則行事,很難將他繩之以法,所以兩人只能耐心監視,等待機會……
於是,就有了影片開頭的那一幕——埃爾韋拉偽裝成律師古德曼,力求從多利亞嘴中詐出真相。
托馬斯是退休的工程師,埃爾韋拉是前劇團演員,兩個人文理結合,用著畢生的技能經驗,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里與時間賽跑——看上去是很棒的計謀,夫婦兩人相比多利亞佔了一個先手,可是他們始終缺乏實在的證據,而對方有著金錢、地位、名聲上的「優勢」,還是個陰險狡詐的小人,因此他們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埃爾韋拉最危險的時刻,是在多利亞親口承認自己殺了還活著的丹尼爾之後,一位母親本就支離破碎的心,在此刻徹底被碾成了齏粉……
埃爾韋拉演這齣戲的原動力,是為了揪出多利亞的尾巴,揭穿他的真面目,這務必要她全程完全冷靜理智……但這時候再克制的人也會怒不可遏,只因為她是丹尼爾的母親。
而在還原真相之後,埃爾韋拉的「失態」也引出了多利亞的真正嘴臉,一個受自私自利驅動而殺害兩人的兇手。
儘管埃爾韋拉險些露出馬腳,但也正是因為她的真情流露,才換來多利亞褪下最後一層偽裝,徹底信任她。
達成目的後,埃爾韋拉抽身離去,在筆記本上留下了懦夫、兇手、騙子、自大等字樣,剩下的最後一個詞是「正義」。托馬斯和埃爾韋拉隔窗望著他,為這幾個月來的鬥爭畫上了句號。
《看不見的客人》斗的是「智」,更是「勇」——這份勇,是我們千百年來尊重推崇、敬畏有加的「善惡有報」。
托馬斯和埃爾韋拉精心布局的背後,是數個月來的以淚洗面,他們捨棄了自己的溫和誠實,只為扳倒兇手;
勞拉經不住良心拷問,患了間歇性恐懼症和深度抑鬱症,最終決心坦白從寬,換來了作為幫凶的凄慘下場;
哪怕是罪魁禍首多利亞,也度過了許多提心弔膽的日夜,在自以為能脫罪的僥倖下,迎來罪有應得的審判與制裁……
所有人的經歷都順應了影片中的那句台詞,也是電影最核心的思想:沒有痛苦,就沒有拯救。
優良的劇情設置,更有助於體現作品的精神內核,看完片子後,我不禁有了以下幾點認識:
1、能去電影院看的片子,果然還是不要在電腦上看為好。
2、誠實坦蕩不僅是人優秀的品質,更是讓人問心無愧的基本條件,說一個謊,就需要用更多的謊言去填補。
3、人命關天的關係中,沒有一個人可能愚昧單純。
4、即便是再平凡的人,也不能停下讓自己變更優秀的步伐,當全世界都不會伸出援手時,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
5、為了私利的自己,人可以魔高一丈;為了摯愛的親人,人可以道高百尺。
6、開車一定要系安全帶,別玩手機,預防保護不是為了那枯燥麻煩的9999,而是莫不可測的萬分之一。
大量劇透慎入
全片最精彩部分在片尾:
這裡男孩媽媽套出了男主的話,知道了兒子死在哪裡,她不由得向窗外看了一下對面的丈夫
這時男主告訴了男孩媽媽最後一件事:把汽車沉在湖底前男孩還活著,因為害怕失去名譽,財富,和家庭,他還是連人帶車的推進了湖裡,殺死了那個男孩。
她先是震驚,慢慢趨於憤怒,因為她的兒子有機會活下來,回到爸媽身邊。
這個時候男孩媽媽憤怒要爆發了,接下來開始咬牙切齒地控訴男主,完完全全展現出了恨意
這時她已經很憤怒了
然後男主說了這樣一句混賬話
男孩媽媽徹底情緒失控了,看到這時我還奇怪這個律師既然這麼義憤填膺,為什麼要接這個案子?
男主說:不準那麼做!
點醒了男孩媽媽,她是要執行一個縝密的計劃的,她要復仇!
男孩媽媽很快冷靜下來,想起了枉死的兒子,明白計劃必須成功
男主完全上當,男孩媽媽目的已經達到,要撤離了
臨走時男主叫住了她,她擔心可能暴露了,有點慌張,但男主說了聲謝謝,她放下心,出去了
從男主公寓出來,她經歷了巨大的恐懼,緊張和痛苦,走到街上還回頭看了看
到達對面男孩爸爸的房間,把有沉屍地點的地圖交給了男孩爸爸,二人相擁而泣,看到這時我還以為是這律師剛正不阿,用職業生涯最後一件案子幫助了這可憐的家庭
象徵男主逍遙法外日子結束的時間到了,看看這個男人眼睛裡的怒火吧
男主看著對面的男孩媽媽慢慢露出真面目,一臉錯愕和茫然
真正的古德曼律師這時來了,來給男主做辯護,男主面對自己的全面失敗和為人父母的復仇決心欲哭無淚,嘲諷地笑了一下自己
這對父母終於完成復仇,全片在高潮中結束,看母親的眼神都覺得很心酸
就是這樣
這片子有個情節沒想太明白:男主律師最後找到了那個司機想要做偽證證明車禍當天男主不在場都是女主的鍋,那又如何?這場宣判針對的是密室里男主殺死女主啊,不論男主是不是和那場車禍有關,都不妨礙本案判決吧?如果男主想要用父親是兇手的那個版本脫罪,但那個版本完全是空口白話一點實際證據都沒有非常容易否決,所以男主到底怎麼準備給自己脫罪的?
沒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不必擔心,這裡基本沒有劇透(個人覺得ppt一樣把電影截圖一通然後說明劇情沒什麼意思,這部電影也沒什麼難懂的地方);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也別急著走,也許這裡能給你帶來一些新的觀點。
對這部電影的任何介紹推廣,劈頭蓋臉的首先就是兩個字--「懸疑」。為什麼大家都愛懸疑片?不僅是劇情曲折引人入勝,更重要的是,懸疑片可以「測智商」。人人都愛自己剛好能看懂,而其他人沒能全看懂的電影。當你以滿腦子「燒腦」、「反轉」的預期開始欣賞這部電影時,你就會全神貫注於各種可能帶有反轉暗示的細節,無需證據就懷疑一切情節的真實性。當大結局證實了你的猜測時,一種「哈哈不過如此」的滿足感就油然而生;反之,取決於你的心情和觀影體驗,要麼由衷讚歎「無bug神反轉」,要麼嗤之以鼻「一堆bug,為反轉而反轉」。
個人以為,欣賞懸疑片還有其他角度。那就是看一部正常電影的角度。「電影,就是雕刻時光」,這是大師塔可夫斯基的名言,很有X格,也很有道理。電影的目的,是給你一種體驗。這種體驗也許雕琢自現實生活,而引發你的共鳴;也許是創造另一個時空,而激發你的好奇。無論哪一種,能讓你代入其中,從旁觀者變為體驗者,才是電影最大的魅力所在。而「燒腦」、「神反轉」這樣的形容詞,則死死地把你釘在了旁觀者的位置上,讓懸疑片淪為了智商自測和炫耀的工具。
那麼,《看不見的客人》能給我們帶來智商自測以外的體驗嗎?看過的朋友們回頭想想,這部電影中的哪個人物、哪個場景、哪段情節,是讓你有代入其中而共鳴,或腦洞奇大而驚嘆的呢?比如男主角,是冤如竇娥讓你同情,還是惡如小丑讓你憎恨?情婦是冷血無情令你搖頭,還是良心自責到讓你心塞?老夫婦的喪子之痛可曾打動過你?唯一的例外,是在所有的包袱都抖完之後,在胸口滲出的墨水,象徵了一把黑暗的心。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所以說,這部電影在構思拍攝時,也就是奔著測智商玩反轉而去的,大多數人物都是功能性的,而不是刻畫出來給你體驗的。
懸疑類型不是人物蒼白的借口,《諜影重重》的劇情峰迴路轉,但沒有人會不為傑森·伯恩的身世和命運而動容;《蝙蝠俠:黑暗騎士》正邪雙方鬥智斗勇,迷霧重重,但沒有人不為小丑那純粹的邪惡所折服;《洛城機密》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引人入勝,但沒有人不會注意到三個性格迥異的警察主角身上,閃耀著截然不同的光芒……
既然它只剩下懸疑,我們就再來看看它怎麼講故事的。懸疑片敘事的兩大套路:幻覺和失憶。《看不見的客人》倒是規避了這兩點,但它更加取巧:讓角色開口講故事。因為角色口中的故事全都可以是假的,所以也不必擔心矛盾和破綻。全片可以坐實的劇情只有律師和男主的對質過程。回頭去看,這一部分的暗示和鋪墊還是下了功夫的,但這也是這部電影「bug少」的奧妙所在。
當然,回頭去看,這一部分的暗示和鋪墊還是下了功夫的(下有劇透):
女律師似乎來早了;她似乎一直在套供,而不是談論辯護策略;她再三盤問失蹤車的地點;當男主透露死者當時還沒死時,她似乎憤怒得有些失控……
然而,又一個然而。女律師的身份這一驚天包袱誠然很有想像力,但經不起細想。且不論假扮一個律師這樣專業的人員有多困難,站在死者父母的角度,請一個願意幫忙的律師來假扮,也遠比老母親親自出馬要可行的多。
注意,母親是演員,只是代表她能按劇本演戲,不意味著她具有一名律師和真客戶打交道的資質水準。因此,母親假扮律師這一情節缺乏邏輯上的必然性,為反轉而反轉,就大大削弱了其所帶來的震撼。
(劇透結束)。
其實套路並不代表就出不了好的懸疑片-《盜夢空間》幾乎全是幻覺,《記憶碎片》玩的就是失憶,但幻覺能下好幾層,每層還畫風迥異;失憶能玩出神奇的結構,讓觀眾感同身受;而《看不見的客人》,一個一個的故事被拋出來,羅織起來相當方便,卻看不出這幾套故事之間有什麼微妙的互動,或精巧的結構。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的觀影過程還是令人愉悅的。只是,懸疑片可以有更多的維度,使之超越「懸疑燒腦」的範疇,觀眾也有更多的角度,使之超越「智商自測」功能。
---------------------------------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陳思成的電影《唐人街探案》?
※如何理解電影《玩命記憶》的結局?
※有什麼高智商、懸疑類電影能影響人一生?
※一部好看的懸疑推理劇都具備哪些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