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音樂在人耳聽力範圍外的頻率有意義嗎?

之前看到了別人說無損裡面有人聽不到的頻率 雖然這個頻率聽不見但是會讓人聽起來更輕鬆 對這個說法比較質疑

問題的另一種說法 假設320k和無損之間的差別大致就是320k將人聲範圍外的頻率剔除
那麼無損音樂和320k有什麼區別呢


把樓中樓回復拿出來,給題主一個參考吧,說得通俗一點,有些概念不很精確,領會精神就好

320k是每秒的文件大小,並不是採樣率。。。。完全等同這屬於基本原理錯誤,因為奈奎斯特定律的二倍原因,要記錄頻率20khz的聲音,那麼主流音頻文件採樣率都是40khz以上的,一般有44.1khz,48khz,96khz,192khz幾種,越是採樣高,高頻差拍控制就越好,如果題主拍過照片就知道拍照條紋多了會產生摩爾紋紗窗效應,音頻也是一樣,如果採樣源太密,就會在採樣結果的高頻產生類似摩爾紋的干擾,所以要提升採樣的「時間節點細緻程度」,讓採樣的頻次比原音頻次高一倍以上,就不會出現「摩爾紋」
但這和文件碼率是兩回事兒,當然了文件碼率是採樣率的必要基礎,如果你採樣率超高但文件碼率固定在超低水平,就會導致同採樣頻率下每次採樣的細節大大損失

這是因為
音頻採樣和其他信息採樣一樣,都是由採樣頻率和位深,也就是所謂bit值決定的,採樣頻率決定採樣精度,即一個波形,採樣精度越高,模擬波形越平滑,而位深決定了你採樣結果本身實際內容反應在動態範圍的上下限,每一位bit能夠精確記錄6db的聲音,那麼要滿足足夠大的動態範圍,就需要增加每一個採樣點的bit容量,16bit就是96db,記錄一般樂音,這個動態範圍就夠了,但如果有更高要求,就要增加動態範圍寬容性,減少採樣源本來的大動態因為動態範圍壓縮造成的動態失真

總的來說就是
採樣精度決定波形沿著時間截取得細緻不細緻,是橫軸
而bit位深決定了動態範圍,也就是非失真的響度變化,也就是波形上下的反差值包容性,也就是說如果bit位深只有0位,也就是1個自由度,那麼不管你採樣多細緻,每個採樣單位的自由度也只有一個,如果bit位深是2,那麼就是四個動態範圍自由度,那麼越高,越精細,能夠反映的動態變化也就越自然,越順滑,所以是縱軸

如下圖所示,橫軸是time,那麼採樣率越高,就越在橫軸方向上把時間分得越細
而縱軸方向上,16bit就只有96db級,如果是24bit就有114db的縱軸信息量
橫縱軸的越精細劃分,數字採樣就越接近原始波形

而如果是一個採樣率和採樣bit都確定規格的格式下的無損,就好像是預先確定好的棋盤一樣,如果是無損全紀錄,那麼即使是空音也要佔據空間,就好像拍照片黑位也要佔據像素一個道理

而這樣的「棋盤」要把棋子放進去,就成了音樂文件,我們叫它PCM,它的大小一定是固定的,比如常見的CD音質,就是由16bit位深和44.1khz採樣所決定的 44.1×16×2(聲道)=1411.2kbps

而如果想要壓縮,就要找到演算法用更好的語句把這個一格一格記錄下來的棋盤概括出來形成一個文件
而完全概括的就叫無損,不能完全概括必須犧牲一部分信息的就叫有損
所以「無損」只是針對一種方式的採樣結果來說的,而採樣本身必然是有損的,比如說44khz格式下就只能相對完整記錄22khz的聲音,其上的部分還是要串擾,所以就仍然要低通濾波把22khz以上頻率的聲音濾掉

這是基本原理
你需要理解了這個,再去思考什麼MP3削了什麼頻率的問題
實際上,就用上面的話來解釋,比如說如果PCM是一張棋盤,如果直接的文件語句表述就必須把黑子白子每個位置的狀況全部複述一遍,這顯然太麻煩
那麼壓縮演算法實際上就相當於「換個說法來解釋這個棋盤」,然後在通過解碼方式把棋盤還原出來
比如說,「第一橫列除了縱6之外全是黑子沒有空位」,「一6和六14連接對角線決定的長方形里完全空位」之類的語句,就能用較小的信息量高度概括棋盤態勢,音頻壓縮的處理方式與之類似
實際上視頻壓縮也是這麼處理的
但是如果棋盤精度太高,而我們只需要一個在我們更加敏感的部分留有印象,就可以把浪費文件解釋語句空間的超高精度同時我們也不是很在乎的部分剔除掉,然後再去解釋這個棋盤,這就是Mp3了

下面看看mp3是怎麼剔除的
這是44.1 16bit無損採樣的聲譜圖,可以看到實際上記錄的22k的信息符合奈奎斯特定律的二倍記錄精度,切口很齊,實際上之上仍然是有聲譜的,但是因為上面說過的原因,如果記錄會產生差拍串擾,所以被濾波掉了——這也是我說得無損只是針對採樣結果本身,而對於採樣源,只要確定了採樣方式,就肯定是「有損的」

而這是最高碼率(320)MP3聲譜分析圖,可以看到20k之上的部分全部被切下去了

那麼下一個問題,這個切下去的部分是不是那麼重要?這裡面還有編碼方式壓縮方法的問題,再看這個圖

這個聲譜,除了正常的20k切斷之外,為了進一步壓縮高頻採樣佔據的空間,在16khz的地方也出現了一個不自然的聲音密度突然下降,而高頻聲音比重更大的樂音,比如小提琴的泛音,在這個頻率就屬於基本可感知範圍了,這是梁祝的聲譜

一般而言如果題主換一個好耳機做一個頻率發生測試,會發現14-16khz是會有聽覺反饋的
而更低的碼率壓縮的高頻閾值更低,影響就會更加嚴重

本質上說,這些東西對你是否重要,要經過解碼播放設備和揚聲回放設備的水平限定之後,再看你在兩方面是不是有需求,一是你的耳朵是不是足夠敏感,二是即使你的耳朵足夠敏感,你自己對這些細節帶來的樂音美感是否在意


首先反對泛音說……
哪怕是泛音,超出2萬赫茲也是聽不到,對聲音產生不了影響的。
人耳聽得到的部分的泛音倒確實能影響音色。

之所以無損會有超出人耳範圍,是因為播放設備回放過程中會在高頻產生疊混現象從而在可聽的範圍內產生雜音。

為了消除這個雜音就要儘可能拉高記錄的頻率。


謝邀謝邀~
參考這個討論 無損壓縮和有損壓縮音樂有何區別? - 音樂人 - 知乎

意義是無損音樂可以保留更多的音樂信息,實現更豐富的回放。更接近器樂的真實演奏,聲樂的真實表現。

當然這種豐富的回放不一定讓人都喜歡。
也就是技術上是正確的科學的,但是不一定讓每個人在聽覺上喜歡。


1,你說的320k,應該是指MP3壓縮編碼?MP3編碼可不是去除的人聲之外的頻率,編碼設計細節請看維基百科。
2,有些超出聽覺範圍的頻率是可以感知到的
3,題主聽不出不一定所有人聽不出
4,可以用 iZotope OZone7 Advanced做實驗聽下MP3和AAC兩種編碼不同碼率造成的失真


人耳聽不到不代表感受不到


有損壓縮一般是利用人耳的遮蔽效應去壓縮,所以因為人不敏感這點去壓縮,當然多出那部分意義不大。

玄學家認為,就算24bit 192Khz我聽不見,但是這麼高頻率會影響音響振膜物理特性,說不定就影響了低頻聲音了呢?雖然影響還是人耳聽不出的範圍。


不敢說自己耳朵多猛 平時就聽人聲多

記得以前上大學買的魅族me 開了bass效果 好聽到爆啊 那會網上下的mp3都是 128k吧 320都少

前兩年弄了個sony大法的zx1 開始聽無損 初聽的感覺就是氛圍感很強

前段時間找出來魅族的me 裝了電池聽了聽 瞬間懵逼啊 感覺聲音很乾 氛圍感沒有

之前聽hires 和dsd 說真的 hires真聽不出來區別 要說區別就是人聲很近 背景氛圍清晰

也有可能大部分hires都是日語的 聽著沒感覺

dsd是真能聽出來區別 背景氛圍聲音很厚重 很明顯


無損音樂具有高碼率是為了存放更高的動態(比如24bit)和更高的採樣率(比如96kbps)。
其中,樓主問的「人耳聽力範圍外的頻率有無意義」就是關於高採樣率是否有意義的疑問。但其實,高採樣率並不是(單純)為了記錄超過人耳可聽頻率(20k)。說什麼人耳能聽到泛音什麼的純屬玄學,根本沒有認識到高採樣率的本質。
根據奈奎斯特定律,過採樣可以提高目標帶寬內的信噪比,(比如,你用44k採樣20k的信號,雖然滿足奈奎斯特採樣定律,但是並沒有很高的信噪比)。
所以,高採樣率可以有效提升高頻(20-20k之內的信號)的信噪比,這個做法也附帶記錄了更多高頻的信息(20k之外的)。
結論,1.無損有更高的信噪比,2.為了有高信噪比而附帶了更高頻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沒有用(但如果你耳朵可以聽到30k,你可以說他又用)。


人耳確實聽不到那些頻率但這並不代表對其一刀切之後的輸出過程中與完整音頻對比不會影響器材的表現到人耳可感知的程度。


奈奎斯特沒錯,但20k以上的超聲波人耳並不是完全聽不到。
有個詞叫做"閾下感知",人不是理想濾波器,人的感官很複雜。聽不到不代表感受不到。
無損當然最好,但有損也可以接受。


1.有足夠好的設備(5K?1W?沒有嚴格的定義)
2.安靜的環境,靜下心
3.盲聽(單盲?雙盲?)

最後如果你能大致分辨同一首歌的無損版跟320k的區別

那就是有意義的

(。?`ω′?)可惜答主木耳分辨不出,也不想燒更好的器材,但不影響我音源都是無損或HiRes,反正內存夠用


有意義,否則有可能波峰就記錄不全了


謝邀,從兩方面來說吧。
首先,人與人的聽力範圍是有差別的,通過鍛煉,也能有提升,所謂人耳聽不到的頻率本身是一個針對大部分人群來說的,而有些人,比如錄音師、音樂人、或者長時間接受過嘗試或訓練的人是有可能聽出來的。
其次,我們有些頻率雖然聽不到,但是沒有這些頻率我們卻能感覺到,能讓整個音色更加飽滿,聲音之間的轉換更加平順,整體聽感可以更舒服一些。

最後,對於聽音樂來說,分聽音還是聽樂兩種,聽音的人,會更在意聲音的表現力所帶來的美感,而聽樂的則更多是從旋律中找尋共鳴。所以對於音質,不用太糾結,如果自己喜歡的是旋律,沒必要刻意找更高的音質,但如果能有更好的音質,何樂而不為呢?是吧。

個人的一些感受,沒有什麼出處,歡迎拍磚,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


修改我的回答,不想跟那些高論人士爭論,已刪除。


真是見識了玄學大法師了。
請問各位,那些說能感受到超聲波的,是拿哪個器官來感受?


最大程度還原人聽閾範圍內的音效、就像像素高的圖片比像素低的清晰一樣。普通壓縮格式的音源丟失一部分信號、讓低音不低、高音不高、而無損音源和高保真耳機把本來記錄下的聲音完全回放,有強弱、大小、高低聽著清晰、有細節、聽著更豐滿而真實、


推薦閱讀:

無損壓縮和有損壓縮音樂有何區別?

TAG:無損音樂 | Hi-Fi | 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