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策劃和設計工作坊?

工作坊的一些互動方式,工具,遊戲等,求大神指點


愛聽別人講,於是也學會了一些互動方法。供參考:

1、熱身:插入遊戲成分,比如讓生日臨近的人坐在一個組,增加分組成員的認識機會;
2、提問:當然是小禮品了,最好還計分,後面小組跑分;
3、提神:聽久了會累,所以提神也很重要。來點健身操怎麼樣?
4、展示:老師講了一天,輪到聽了。聽聽學員們介紹小組成果吧。最好先讓大家打分,然後老師再來講你的觀點。
5、其它:講講笑話啦之類的。重要的是,老師的手腳也要用了,不要光用嘴巴講,講得手舞足蹈最好了。

PS. 多聽別人怎麼講的,比如到網(guang)易(gao)公(zen)開(mo)課(le)看看TED視頻,或是網(guang)易(gao)雲(zen)課(mo)堂(le)看看諸如談判技巧、演講口才之類的課程。


參與式工作坊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培訓方式,通過體驗-反思-總結-實踐的方式來設計工作坊,使參與者在體驗中收穫知識和技能。

參與式工作坊的設計可以長達一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短則可以是3個小時,半天的時間,不論時間的長短,參與式工作坊的設計都需要有一些必備的原則,我把這些原則統稱為「五三三」原則,稍後會詳細給大家解釋什麼是「五三三」原則,並且如何利用「五三三」原則來設計一次參與式工作坊。

「五三三」原則中的「五」是指設計者在設計工作坊的時候要涉及到五個必須的元素,可以簡稱為5P,分別是

l Purpose(目的)

l Product(產出)

l Participant(參與者)

l Probable issues(可能的問題)

l Process(過程)

1、Purpose(目的)

為什麼我們要將目的放在第一位,因為我們在討論目的時候,會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坊?我們做這個工作坊的目標是什麼?因為當我們目的不清楚,不明確目的的時候,不論是工作坊或是組織一個活動,都很容易誤入歧途。同時,工作坊的設計通常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是需要一個團隊共同協作完成的。讓設計工作坊的團隊的每個人都能準確理解,知曉,清晰本次工作坊的目的,是保證工作坊高效,圓滿完成的非常重要的保證。

2、Product(產出)

產出指的是當我們結束這個工作坊的時候,當我們回味這個工作坊的時候,我們能帶走什麼,能收穫什麼?在產出這裡,我們涉及到「五三三」中的第一個「三」,這個「三」指的是當參與者結束這次工作坊之後,可能得到的三個產出,可以簡單地總結為3H

l Hand(手上)參與者參加工作坊之後,能帶走哪些之前沒有的東西呢?

l Head(腦中)參與者參加工作坊之後,收穫了哪些之前沒有的知識,學習,領悟到什麼知識呢?

l Heart(心裡)參與者在參與工作坊之後,相比較之前,收穫了哪些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狀態,不一樣的情緒呢?

利用3H來梳理可能的產出是可以幫助活動設計者,來更有邏輯和系統性的設計個構想工作坊的各種要素。

3、Participant(參與者)

誰來參與這個會議?有多少人?參與者的背景是什麼?參與者的背景指的是參與者對這個工作坊的理解程度是否一致,學歷如何,年齡如何。還包括參與者對本次工作坊的參與意願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有些人是有很強的參與意願,有些人的參與意願不是非常強烈,僅僅是過來湊熱鬧呢。大家的參與動機都是什麼呢,參與者對本次工作坊的期待又分別是什麼呢。

為什麼我們要將參與者的這個要素放在五個要素裡面呢,因為我們所有設計的工作坊歸根到底是和「人」交流的。注意:這裡的交流不僅僅限定於語言的交流,包括眼神,情緒,肢體,動作的交流都包括。既然工作坊是與人交流的,在設計工作坊的形式,工作坊的內容,工作坊的流程的時候,必然要考慮到參與者的這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要素

4、Probable Issues(可能的問題)

可能的問題,是指在工作坊的正式流程開始之後,到工作坊結束時,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問題。流程設計上是否會讓參與者對主題不是十分明確?參與者在參與過程中有無可能出現跑題的情況?需要避免的陷阱有什麼?場地面積太小,參與人數過多怎麼辦?等等很多問題,需要仔細的考慮和思量

對與可能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與活動負責人的交流來避免一些,假如自己是這個工作坊的負責人,需要考慮的事無巨細,才能真實的保證工作坊的順利進行

5、Process(流程)

當我們已經明確了工作坊的目的構建了工作坊的產出知道了參與者的情況仔細思考了工作坊進行中可能產生的問題之後,就可以開始著手設計工作坊的流程。工作坊的流程千變萬化,不同工作坊的流程,內容都不盡相同,但是工作坊的設計上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這就是「五三三」原則中的最後一個「三」。分別是Check In,內容,Check Out

l Check In

Check In在中文裡面可以解釋成報到,假如我們平時注意下一下,會發現在機場中Check In用的非常多,Check In表示成辦理登機手續,包括託運行李,換登機牌,國際航班要需要檢查護照和簽證等。

我們設計工作坊的時候運用Check In這個詞語來表示,我們進入到這個工作坊的情境中來了。就像是在機場辦理登機手續一樣,我們準備開始和現在的環境暫時分別,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們現在的工作坊的環境中。

在Check In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涉及到幾個點

1、 工作坊的協作者歡迎參與者的參加

2、 工作坊協作者對與工作坊目的的介紹,向參與者介紹我們今天的目的是什麼

3、 工作坊協作者對與工作坊流程的介紹,目的是讓參與者知曉我們即將經歷一個怎 樣的過程

4、 參與者的自我介紹,

Check In通常包含這幾個過程,Check In的時間長短依據整個工作坊的時間長短,參與者之間的熟悉程度,工作坊想達成的目的而定,少則10分鐘,長則可以1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

Check In的作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是工作坊最初的部分,在Check In中,參與者會觀察到工作坊協作者的狀態,環境的氛圍,工作坊的準備情況等,Check In的有效程度,決定了參與者在接下來參與的意願,參與的積極性,能否達到主辦方想要的程度等很多因素。

l 內容

內容就是指工作坊的具體要傳達的東西,表達的事物,這部分是不同工作坊差異性最大的部分,在協作技術方面可以用圓圈,開放空間,世界咖啡館,等技術,方式可以是戲劇,寫作,談話,等各種形式,稍後的文章中我會詳細講述每一種方式的使用。

l Check Out

與Check In相對應的就是Check Out,Check In表示我們準備開始和現在的環境暫時分別,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們現在的工作坊的環境中。而Check Out表示我們即將要離開這個工作坊的環境,回歸到我們之前的情景中。

在Check Out中,我們通常涉及到兩個點

1、工作坊協作者邀請參與者,對與這個整個工作坊過程的分享,分享參與這個過程中的感受。為什麼要邀請參與者分享自己參與過程的感受呢?

因為我們工作坊的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產生人和人之間的鏈接,不僅僅是傳遞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要讓參與者之間建立連接,假如僅僅是傳遞知識,我們用線上的方式可能會節約更多的成本,但是喪失了人和人之間鏈接的這一個渠道。

其次,讓參與者分享感受,是非常好的讓參與者對工作坊的印象加深的一個途徑。我們現在可以試著回想一下,有哪些片段是你在之前的生命中印象最深的呢?當我們回憶之前的一些經歷的時候,絕大多數的時候,是那些激發我們內心強烈的感受的一些事情,見到心愛的人的激動瞬間,開懷大笑的瞬間,熱淚縱橫的瞬間,傷心離別的瞬間等等我們銘記的往往是那些能觸及我們真實感受的那些瞬間。當工作坊協作者邀請協作者分享自己的感受的時候,讓參與者重溫當時的感覺,對與工作坊想要傳達的內容是具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2、工作坊的協作者邀請參與者,回顧在這個工作坊中收穫了什麼,有哪些不一樣的收穫。剛才邀請參與者分享感受是屬於感性層面的,而收穫是屬於理性層面的,學習到了什麼,收穫了哪些知識。

當工作坊的協作者邀請參與者分享,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什麼的時候,參與者會跳出自己,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什麼,在分享的時候,相當於對與這個工作坊的過程,做了一個反饋,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的收穫表達出來,是一個非常好的輸出過程,對與參與者自身的學習時一個特別大的提高的過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分享產生價值」

其實不僅僅是在工作坊的設計上,在很多狀況下都可以應用這些原則,例如,我們在與客戶交流合作的時候,首先就要想到我們為什麼要和對方交流合作(目的),交流合作之後,我和對方能從此次談話中得到什麼(產出),參與這次對話的人有哪些(參與的人),談話的時候,預想到會出現哪些問題(可能的問題),最後就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做這次談話(流程)。

可能我們已經不知不覺的應用了上面的一些原則,然而對於我等凡人來講,每次開始之前,梳理清楚這些事項,是保證工作坊圓滿完成的關鍵。願每一次的工作坊靠譜又有愛。

作者:楊金

微信號;yang424525

在我的知乎專欄裡面寫了一些關於工作坊的文章,很希望和感興趣的朋友一起討論分享


最近剛剛在公司成功策劃舉辦一場設計工作坊,可以看看我的專欄文章 如何在公司舉辦設計思維工作坊(Design Thinking Workshop)?


正式發乾貨前,有一些小交代。

1. 本文是以線下舉辦的經驗來分享的。所以不一定完全適合線上的工作坊哦~

2. 本文會先從主辦方的角色來說這件事。之後再從工作坊主要嘉賓的角色來說。

(啊,感覺自己什麼都知道~飄飄然)

嘚瑟完畢,咱們來聊聊【如何組織並辦好一場小型工作坊】

在主辦方這邊,這件事,咱們得分三部分來講:舉辦前,舉辦時,舉辦後。

先說最讓人頭疼的【人仰馬翻的準備階段】

當你有了要辦一場工作坊的心思後,你就準備開始燒腦吧~

第一步,確立主題和大方向

以下這些問題,是作為主辦方的你,需要好好想想的。

想不明白怎麼辦?沒關係,工作坊還是可以繼續做,只是會有點手忙腳亂、也許還會砸招牌,而已。

☆這次工作坊你想分享的主題是什麼?

☆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是什麼?(就是你內心那個不為人知的小九九)

☆目標人群是誰?

☆計劃多少人?

☆線上還是線下?

☆大致時間,上午、下午、晚上?工作日、周末、節假日?總時長?

☆大致地址,市中心、咖啡廳、會所、酒店?

☆分享嘉賓請誰?一個還是多個?

☆預算多少?(吼吼,這個很關鍵)

以上這些內容,就暫時不展開說了,因為每一個都可以再寫一篇文出來。

(怎麼辦,突然覺得自己好博學)

第二步, 抓壯丁,擼起袖子加油干

其實吧,想一個人辦好一場工作坊,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特別累。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抓至少2個壯丁。這樣你們仨就比較好分工了。

在前期準備階段,這仨壯丁都需要做什麼呢?

大壯丁,主辦方的主要職責:

聯絡溝通總牽頭

☆提前確認各類人員到場情況,嘉賓、主持人、攝像師(拍照和攝像)、現場服務人員等

☆找到資金來源

☆確定工作坊總時長,制定工作坊當天具體流程

☆預估參會人員數後,實地確認場地,記得留備選哦~

(這環節一定要親自去看,切勿輕信照片!)

☆給各項工作設定【截止日期】並瘋狂跟蹤確認

壯丁一主要職責:

宣傳推廣總設計

☆宣傳推廣該活動,公眾號、H5、海報、報名鏈接、各種渠道等等

☆伴手禮設計(如有)

☆易拉寶設計,根據不同場子,易拉寶可能不止一個

☆現場宣傳用的海報設計

☆獲得參會人員報名後,拉一個微信群,並在開始工作坊之前,做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群運營官。

☆簽到表設計

☆現場音樂設計、工作人員衣飾設計(看需要,不一定有)

壯丁二主要職責:

買辦協調總包攬

☆準備各類實物:簽到台(紙筆標籤等)、會場布置材料、茶歇、嘉賓禮物、參會人員伴手禮、電腦、投影儀、翻頁筆、大白板(如果嘉賓需要,需提前確認)

☆做好預算去找大壯丁要錢

☆列印各種資料,如現場海報、流程單(如果需要發),簽到表等

☆索要嘉賓PPT,提前放到電腦里

☆幫大壯丁做一些雜事,如參會人員的確認、登記等

附送小提醒

做到了會讓你的工作坊看起來更加專業有范哦~

☆一定要提前告知嘉賓這次工作坊的主題、目的

☆一定要提前拿到嘉賓的分享提綱,並確認和你的舉辦目標是否一致

☆一定要提醒嘉賓多做演練,有的嘉賓真的有迷之自信的

☆一定要提前確認好主持人,並悄悄存一個備用的,不然到時候你就自己上

☆一定要確認主持人知道會議流程,尤其是在嘉賓不止一個時

☆一定要標識清工作坊地點怎麼到達,絕對不是寫一個某某路多少號就搞定了的


03

工作坊當天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工作坊會選擇在周末下午、晚上或工作日的晚上進行。

那麼作為主辦方的你,需要提前至少2小時到場。越是大的活動,越需要提前到場。甚至也有提前一天,在那睡的都有。

提示:提前到場的不只是三個壯丁,還有現場服務人員、攝像師等,總之,除了拖拖拉拉的參會人員,大家都需要提前到。

提前到場幹什麼呢?

☆確認場地,找到最佳到達方式,並在地點入口處,路口轉角處張貼海報、放置易拉寶。

☆貼好指引後拍照,做到達指引,由壯丁一發到群告知

☆壯丁一需在當天,在群里適時的提醒參會人員

☆裝飾現場,不是說要用氣球那些裝飾,而是要想好舞台在哪裡,大家怎麼坐,圓桌?排排坐?扇形?還有別有創意?這也需要提前向嘉賓問到,看他的需求

☆上面那條再說一點,如果有兩個嘉賓且要求擺放位置不一樣,建議先讓擺放麻煩的嘉賓上,然後在茶歇時間快速更改座位方式

☆找最佳位置擺放攝像機、你的電腦及準備好的禮物,調試投影儀、音箱、話筒、燈光

☆擺放好籤到台,負責簽到指引的壯丁,需要打扮的美美的,提前做好準備

☆擺放好伴手禮,一般來說,一張凳子上放一份

☆設置好茶歇區域並擺放好茶歇

☆一切就緒後,一定要拍張美美的現場圖發群里、發朋友圈各種高調炫耀,你們懂的

☆及時確認各個人物到場情況,做好壞事備案

☆可以在人員來的差不多的時候,放些符合主題的音樂或宣傳視頻。

工作坊進行時要幹什麼?

☆悄悄準備好茶歇

☆拍照,重要節點和人物特寫(嘉賓和參會人的特寫都可以有)

☆如果有直播,還需安排專人盯著

☆門口安排門神,安排遲到或尿頻人員默默入場離場

☆嘉賓需要幫助時,及時現身

☆抽一人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04

工作坊結束後還需要做什麼?

☆倒霉催的要恢復現場,請大家吃飯什麼的,我就不說了

☆要做好歡送嘉賓去機場或酒店的人員安排

☆除非你打算一輩子就做這一次,否則我還是建議你做復盤。

如果精力允許,建議當天結束後立刻復盤,回憶做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由一人整理,會後統計給大家。下次再舉辦的時候,可以查漏補缺

☆一定要寫回顧文。把當天精彩的東西,用公眾號或者H5發出來,吸引大家關注

☆回顧寫好後,至少要發活動群里,再找話題和大家聊聊,分享感受什麼的

☆如果下次工作坊時間間隔很長,就不要指望這個活動群再活躍起來了,但如果是一個系列或打算長期做,建議惡補微信群運營相關知識,做一個活潑可愛又有內涵的用戶運營高手。


05

接下來,我們從【工作坊嘉賓】這個角色,來說一下怎麼做好工作坊?

畢竟,我們都是優秀的人兒,時不時要去給別人分享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一樣的從前中後期來說吧。

開始前的準備

☆和主辦方確認好活動主題和目標

因為有的時候,主辦方想要的和你想要的不一樣,這時候需要雙方去彼此了解溝通,達到雙贏。

☆列好分享大綱,與主辦方溝通你的具體思路

不用特別具體,但需要告知他們,你想表達的核心內容及計劃時長。以免事後人家覺得請錯了人。

☆準備好自己的美照和標籤,XXX創始人、XXX合伙人等等,需要給主辦方做前期宣傳的

☆大致敲定方向後,用心設計你的工作坊內容、工作坊主題,你想傳達什麼信息?標題怎麼起才吸引人、開場怎麼集中大家注意力,互動什麼時候有、有幾次、怎麼互動,有沒有小禮物、有沒有PPT、現場怎麼安排位置才適合你發揮?等等,很多細節

☆演練、演練、演練

一定要演練。因為工作坊時長都很長,除了要有一個好嗓子外,還需要多演練,別忘詞啊親。

演練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以上那些細節要怎麼穿插進去了。

工作坊當天的注意事項

☆穿的職業一點總沒錯

☆提前到場,雖然不用你裝飾現場,但你需要找主辦方調試話筒、投影儀、翻頁筆

☆看下場地情況、了解舞台在哪、觀眾在哪,你和他們的距離遠近

☆找一個小黑屋再練練

☆自信的上場、按你的演練來、記得隨機應變

☆預留一些提問時間,做好互動和小禮物送出

工作坊結束後還需要做什麼

☆和主辦方吃飯什麼的就看個人情況了

☆自己進行復盤,迭代分享內容。有沒有當時被觀眾問倒的情況,有沒有哪些互動或內容可以提升等

☆寫篇感受,利用自媒體宣傳出去,你懂的


06

最後總結一下,辦一場工作坊不難,想清楚為什麼要辦、怎麼辦就可以了。

每個人都有第一次,第一次打怪,能組個隊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我相信能看到這裡的小夥伴,肯定是有要辦工作坊的決心了。

有了這個原動力,做什麼都能成的。


服務!記住你是服務提供者!

設計與參與了開了數十次工作坊的經驗告訴你:一定要做好組織者與參與者的期望值管理。這將決定你的服務是否一個有意義的體驗。

------------分割線--------------

舉個之前做過的項目為例:為京城某個頂級豪宅小區設計人性化的生活服務,因研究需要設計了一場創意消費者工作坊。在甲方虎視眈眈的高壓8小時監督下順利完成。

工作坊目的:了探索用戶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活服務的認知和需求,尋找設計機會點。那,最好的辦法除了其他的研究方法之外就是讓用戶部分參與設計創造。而組織者的責任就是引導(不是限定,強調,是引導,不是限定)參與者的思維,讓用戶在一定自由度內思考

流程學術依據:服務設計、設計思維、設計衝刺、黑客增長等等這些有依據可循的方法作為流程設計的思路參考。因為每種方法他們對於結果的著重點都不一樣。這個項目用了服務設計方法,所以非常強調用戶共創,

流程思路(保密關係細節沒辦法透露,但可以分享思路。):

  1. 暖場。
  2. 用戶的共創非常強調情感的調動,因此必須要考慮讓用戶快速、深入的沉浸到語境中是首要考慮的。當時製造了一些在日常生活服務中典型的 『aha』 時刻,或者『我靠』時刻,最大化激發他們的情感。
  3. 在他們被激發情感之後迅速分組,先讓他們自主的選擇感興趣的生活話題,自動分組。
  4. 分組後讓他們寫下感受最強烈的關鍵詞,然後提供一堆雜誌讓他們自己選一個頁面做視覺記憶,這個作用是儘可能維持他們情感的一個記憶信號,然後吧那個關鍵詞對應到撕下的雜誌頁面
  5. 這時候流程的學術依據就不再是學術,而是節點產出物的指引了。看著來用吧,如果不是特別對方法學有要求,娛樂程度其實都差不多的。但你是服務提供者,不僅僅是要提供娛樂,而是要讓他們感受到創造樂趣的意義啊!所以,認真看看各個方法學先。個人建議用設計衝刺或者設計思維。但是遵從方法學產出物的時候提醒:千萬要把用戶當做白痴一樣,講人話。沒人在乎你的方法學是否正統。
  6. 一天下來遵從幾個節點的產出物,逐漸形成了各種生活服務的框架,至少一些強烈的感受得到了發泄,這時候花30分鐘給他們綵排——角色扮演。呵呵呵,這時候好戲來了。他們綵排的時候非常考驗控場能力,別讓一些特別啰嗦的人影響了綵排的進度。上演的時候我們眼睛瞪得可大了,三台攝像機同時拍攝,因為需要事後分析他們的表情,動作。
  7. 演完之後可以最後來一個回顧分享時刻,這時候也是收集反饋的最好時機,因為別的小組參與度淺反而會提出更清醒的意見。
  8. 整場下來物色思維最活躍和有代表性的用戶,事後找他進行後續的研究和參與。並製作一份類似報告或者匯總的東西發給用戶,作為一個回憶。那麼他們的一天雖然緊張,但是也算是留下了回憶,甚至他們的一些想法現在就成真了——實實在在的小區生活服務。

基本上就這樣了。點個讚唄。


我們現在也是想做工作坊,感謝您的建議!!總結的很好!!謝謝


推薦閱讀:

移動 App 有哪些優秀的、令人難忘的引導頁設計?
好的人機交互設計 (UX) 有哪些主要評判標準?
遊戲設計里總被提到的「流暢用戶體驗」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遊戲手柄都是左手控制方向右手控制動作、右搖桿控制鏡頭?

TAG:用戶體驗 | 設計 | 頭腦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