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化生,而成萬物。在抽象意義上,陰陽互動有源動力嗎?有的話是什麼?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化生,而成萬物。在抽象意義上,陰陽互動有源動力嗎?有的話是什麼?


回覆這樣的議題,必須有誠意,無論同意與否,都請不要調侃,因為這直截詮釋了中土哲學思想的起源,甚至是「唯物論」的起源,至關重要。

從頭說起罷。這個「陰陽交合」的世界起源只是「天地化生」、「陰陽絪縕」的交合,所以其創生律動與「人文精神」無涉,而如果「原始物質」只是那個不斷改變、又必須改變的「原陰」,那麼那個不能改變又不能論述的「原陽」,究竟是甚麼呢?

這個「原陽」就叫「本體」,或稱「宇宙」或稱「思想」均可,但沒有起源,沒有進化,所以任何人開始說「宇宙起源」或「思想進化」,其實只能將其論說放置於「原陰」裏,「當位」或「不當位」,總是一說再說,雖然經常受困於文字的不能盡說,而有了解說不清的尷尬,但因為「原陰」不得不變的變化內質,所以不說則已,一說即愈說,其「以一犯圜」之勢即稱為「龍戰於野」,非但不是「本體」,而且其一說再說,反而使得這個不能論說的「原陽」受制於「時位」,於是「時位」乃乘勢駕馭「原陽」,而推予出來六種不能論說的「原始物質」,稱為「六龍」。

換句話說,「六龍」的圖象文字之所以創生,乃因不具變化內質的「原陽」受制於「時位」,不過這裡的「六」不具自然數的意義,所以當「時乘六龍」之時,「當位」或「不當位」的「原陽」就直截入其「時位」,卻也因其「時位」設定原本不能改變,而令其不能變化的本質衝撞不能改變的「時位」,所以再以「御天」的圖象來描繪一個不能統御的「本體」,曰「時乘六龍以御天」。

這個「本體」,上逆而不違,下順而不從,上逆下順而不違不從,所以能「彌綸天地之道」;只不過,在這個「彌綸」之中,陰非陰,陽非陽,陰是陽,陽是陰,不能改變的「原陽」與不斷改變的「原陰」相互交合,所以就給了「陰陽不測」另一種解說,以「彌綸」本無「時位」,所以「陰陽不測之謂神」的「神」無方,其變化無體,而在這個「神無方而易無體」的「彌綸」狀態裏,「原始物質」不受「時位」的影響,而只是受制於「原陰」的內變本質,逼迫著「原陽」的造作,所以就有了「一陰一陽之謂道」之說,以一種沒有「業」的概念的「原陰」去敘述變之不已的「業」。

這樣的論說尚可,唯一的破綻是「業」隱涵了初始的人文精神,但「一陰一陽」卻仍舊停佇於「天地」,所以其變化「與天地準」,否則不能「彌綸天地之道」;只不過,這個停佇於「天地」的「陰陽」實作「侌昜」,因「侌昜」以「天地之氣」言,而非「陰陽」以阝說「山水之南北」,所以「陰陽不測之謂神」實為「侌昜不測之謂神」,其「神」,天之閃電也。

一個陰陽一個侌昜,一個人文一個天地,但是文人不依了,於是就說「太和之謂道」,只不過在「太和」的詮釋下,「一侌一昜」就成了「太和」的「太虛、神、靈」,而沒有了「一侌一昜」在天地之間的樸實意味;其實「一侌一昜」所絪縕出來的是一個「圜氣」,天體之氣也,非交合而生,以其「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所以「一侌一昜」併存,沒有哪一個交合哪一個的造作,但因為侌氣把昜氣擘畫了開來,於是「昜」乃化單一為二,以應「侌」之造作,但「昜」以其不變之內質,再把「侌」合併起來,於是就留下了「函三即一」的論說,是為「太極」的濫觴。

這麼一看,圜氣絪縕是「侌昜」交合的前提,動靜相待,故曰「一侌一昜」,「動而未形」;及至「侌昜」交合,而後有雨,「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卻無論如何也解釋不了「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讓我再次提醒一下,這裡說的是「天地彌綸」,更以其「彌綸」,而無「侌昜」,以其形象不生,而無變化,以其動靜相待,而無剛柔,以其高低不分,而無貴賤,以其萬物混沌,而無吉凶,但一旦「侌昜」交合,「彌綸」已破,「天地」已然二分,於是「乾坤」定矣,「貴賤」位矣,「剛柔」斷矣,「吉凶」生矣,「變化」見矣,一切「天地化生」的現象俱生矣。

既是如此,在這個「彌綸」裏,「原侌」的「原始物質」還能是絕對的「原始」嗎?當然不能了,其因即這個不具變化內質的「原昜」渾然不可分析,但已受山川艸木蕃然可辨的「原侌」攪動了起來,但在「彌綸」裏,「侌昜」兩相對峙,「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兩者俱不動,昜伏而不能出,侌迫而不能蒸,所以也沒有「侌昜」交合的現象。

只不過,「昜」與「侌」本質上都是「動態」的概念,而沒有運動,就沒有「昜」或「侌」的概念;從最樸實的「天地化生」來看,「昜」從日一勿,一者,地也,勿非字,祇是昜氣之形,日出乃見,故從日;「侌」從今雲,今從亼及省,雲就是雲,下細上大,倒轉雲形即成雲字,也就是說,「侌」須倒之及之集之,「動態」由內而生,不同於「昜」之動因日出乃見,而上揚之地氣與入覆之圜氣在「虛而不屈」的天地之間交融,就稱為「天地壹壹」,動靜相待,圜氣絪縕,而此圜氣下降、地氣上升的「壹壹」狀態,就稱之「橐籥」,吉凶未分,故一從吉,一從凶。

「侌昜」既合,動而愈出,覆而前,於是「侌」的「原始物質」乃開始了連番的運動;「侌」之首動,令「昜」在「侌」之底下,以昜氣之形引起雷動,雷出地奮,後令「昜」在「侌」中行,乃有「水」,再令「昜」升至「侌」之上,而後有「山」;此時的「侌昜」倚阝交合,實為「陰陽」,而「雷水山」之形成則為「圜氣下降」之象徵,所以日出乃見之「昜」本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但在凝聚了所有變化內質的「侌」造作下,「昜」雖沒有動能,卻也只能造作了,所以這個「侌」實乃「天下之至神」,而「昜」之沒有動能卻又在「侌」的慫恿下,不得不動,就稱為「幾」,以其「動而不動」造成「昜」的大動,而這個不動而動的「幾」就是「一侌一昜之謂道」不以「侌昜」之交合來說「道」的原因,但「昜」之「虛侌以待」,其實只是「峙昜為實」而已矣。

「侌昜」原不可分,但因「侌」之能動內質與「昜」之「虛侌以待」,「侌昜」乃分;既分,「侌昜」只見侌不見昜,但是為了促勉已然二分的「侌、昜」再度還原為不可分割的「侌昜」,故先守侌,及至恍悟守侌亦不能還原「侌昜」,轉而守昜,「連山、歸藏、周易」的歷史演變乃成。

這就是「昜」也是「原始物質」的原因,但不是因為「昜」具有內在的動能,而是「昜」執著其本身之「不能改變」;只不過這個「不能改變」的內質為「侌屬」,是為「歸藏」,所以「昜」就在「不能改變」的蠱惑中,令「侌」在「昜」之底層動了起來,而形成了「風」之大塊噫氣,然後令「侌」在「昜」中竄升而有「火」,及至「侌」上升於「昜」上而後有「澤」,而「風火澤」的形成則為「地氣上升」形貌。至此「雷水山」與「風火澤」乃在「天地」間形成「雷風水火山澤」。

奧妙的是,「圜氣下降」之「下降」為侌屬,故倚地而造就了「雷水山」之造作,「昜」依序從「侌」之底層,逐一升起,而「昜」之所以能夠在「侌」裏造作,固然因為「昜」虛「侌」以待,更因「昜」峙「昜」為實,否則「侌」是不會接受「昜」的挑釁的;但「地氣上升」卻完全不同,以「侌」之動能憑的是「侌」的內覺力量,但是在「倒之及之集之」的勢頭還未發生之前,「侌」其實是停佇於將動不動、不動凝動的「幾」的狀態,所以雖然「地氣上升」之「上升」為昜屬,但「幾」的動而不動卻令「侌」在「昜」底層動了起來,所以倚天而造就了「風火澤」的上升驅動。

換句話說,由天而降的「圜氣」為侌屬,由地上升的「地氣」卻為昜屬,所以「侌昜交合」也不是一個實質的交合,而是「屬性」的交合,形成一種「彌綸」的狀態,只不過這裡說「狀態」其實並不恰當,因為這裡的交合肇因於一個留駐於「侌昜」之間的「幾」,所以「幾」說白了,就是一個「如如不動」的境地,不動則「虛而不屈」,一動則「動而愈出」。

這裡面最難以自圓其說的,就是「澤」,以「澤」明明為地屬,更因水艸交厝為「澤」,如何能與「風火」同類呢?說來真怪,「雷」也一樣,明明為天屬,但雷動卻起於地下,而正是這麼一個「不動於能動之間、能動於不動之間」的屬性才是「雷水山」起於「侌」之「昜」動、而「風火澤」起於「昜」之「侌」動的依憑;「澤」就是這麼一個取象於「澤上於天」的動象,以「澤」生於天,其出,無恆時,其居,無定所,忽見忽沒,或行或止,寓於星辰之間,故謂「上動於不動」間,伺視之,「格澤星者,如炎火之狀」,下大上兌,故「澤」亦為「兌」,引為「釋」,高貌之「睪如」乃墮為「釋言、釋文、釋義、釋例、釋疑」,「睪如」不復已見,而「兌」則墮為「說」,一說再說,萬物乃汩汩而出,「萬物流出說」乃成。

萬物流出,「幾」動「勢」成,所有的物量也就成形了,以佛家語言來說,就叫「藏識」,但「幾動不動」、「能變不變」之間,就叫「如來藏」,甚至連「如來藏」的概念都不能有,以其有,則峙其「不動」,一峙,不動亦動矣,即成「藏識」;「如來藏藏識」不可分,是為其理,以「如來藏」與「藏識」之間有「幾」,四種「動能」都存在,於是「不動於不動之時、動於能動之時、不動於能動之時、動於不動之時」就造作出來了律動發生之前的靜止狀態,元素與形式均不動,以其不動而無所造作。這個道理與「侌昜」原本不能造作,如出一轍。

謹以此註解,一併回覆「日月星辰」的「辰」是甚麼,一言以蔽之,「澤」也。

----節錄自《懷疑與恩寵的故事》,第五章〈遣百非〉,「非陰陽、非交合」兩小節


太極生兩儀,這就是最基本的道理,如果不適應這種解釋也可以換一種看起來高大上的。

宇稱不守恆導致對稱性破缺,事物的反演必然出現差異,即無法出現完全一樣的鏡象,這無論在時間還是空間上都是一樣,這就會導致相對的不同,於是產生了很多相對的概念。

所以太極會分陰陽,分成陰與陽後,陰陽互為鏡象,然而鏡象一定是會產生差異的,所以又會演變成八卦,由此一直演變下去。


陰陽互動,之中的動力在哪裡

現代科學定義了勢能量可以轉化成動能

陰陽的能量從科學的角度來回答,就是陰電子和陽質子得的關係

陰電子圍繞著陽質子周而復始的不停的旋轉,能量來源於周圍一切可以轉化的能量

如光能,光照後,電子吸收能量躍遷

陰陽也可以看做是物質和暗物質,

這兩種物質相遇後會產生能量

旋轉的能量來源於陰陽能量的自身,這是一種相對狀態

沒有加速度和減速度,能量沒有消失,沒有增加。能量在其中是守恆的

陰陽有很多種狀態,如同太極圖中所描述的那樣,

陰陽相生,可以用科學來解釋

當然也可以用哲學來解讀

古人沒有什麼唯心唯物的概念,一個陰陽把哲學統統裝載在裡面

陰陽生成的四象,可以看做自然界中的四種更本力,這個在科學上已經論證過了

陰陽可以看成一個概念,也可以看成2種物質,角度不同而已


謝邀。

作為一個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ago的古人。

你吃飽了閑著沒事幹也沒網上又不能打農藥無聊的不要不要的。

你看到太陽月亮滿天小星星來迴轉悠是不是感覺很好奇?

你肯定會琢磨他們為啥這麼轉悠?你又沒推它又沒動它,對不對?

是啥源動力促使著他們這麼來回不停的轉悠呢?

這得必須有個說法。

不然睡不著覺啊。

於是你抬起左手,放下右手。

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陰陽這不就產生了!!!

現在知道了,據說這個源動力是引力?

那麼引力是如何產生的?

據說目前無解。(時空扭曲,還有這熵那熵的反正我不懂,物理無能)


源動力是「勢」,可以類比現在物理學講的勢能理解,鐵球鬆手掉到地上,鐵球在手裡有重力勢能,鬆手必將往下掉落。

那個勢就是道家最早提出來的。這個勢有時候在經書里寫作釋,有個詞叫「轉釋」,佛教借過去後出現了今天的「轉世」的說法。

勢是將要變化而未變化之意,一種趨勢。為什麼寫作轉釋呢?它是一種非線性運動的,類似於旋轉的不斷變化的能量。

這是哈勃天文望遠鏡拍攝的星雲,不斷地旋轉著向外擴張。

量子力學解釋宇宙的起源說:奇點產生的爆炸,產生了宇宙。那個不穩定的奇點,就是太極的狀態,將要爆發,還未爆發,憋著很難受的,極不穩定的階段。然後忽然爆發出去,最開始形成了兩種能量,我們在圖上看到的亮的,叫陽;黑色的虛空,叫陰。黑色的不是沒有,道教叫虛。

NASA公布哈勃圖像

很像我們嬰兒的胚胎是吧,很漂亮。也很像道教的太極圖。

道教太極圖

陽的物質有一種性質——運動,他的勢是運動與擴張。我們看到的光,都是一顆一顆恆星,向外放射能量。

陰性的物質也有一種性質——安靜,他的勢是回到最初的狀態,所以極力往回收縮。往回收縮的極致表現是「黑洞」。

黑洞

由於陰與陽的特性,形成了三種形勢。

陽與陽互相碰撞。陰與陰互相爭奪。陰與陽互相吸引。就像是物理學的磁現象,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陽性要擴張,陰性要收斂,這就形成了「陰陽相盪」。這種不同形式的融合變化,又根據情況的不同分為:

陽——陽,陰——陰,大陽——小陰,大陰——小陽。對應著周易的老陽,老陰,少陽,少陰。再往下推,無窮盡也。

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普通的解法呢,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萬物,不斷地往下變化,越來越複雜,最後形成了我們這個多元的世界。


太極圖陰陽互動的源動力是眾生的心力,也叫業力。佛法叫業力。

眾生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愛恨悲喜,都是有力量能量的。你每做一件事及說話等都是先起念再做,做的過程中動了無數個心念。

好的心念成太極圖中陽的那部分,壞的心念成陰的那部分。

好的和壞的同時存在達成平衡。就是那個太極圖,陰陽動態平衡,陰陽消長,長到頂了就會變成消,消到底了就會變成長。永遠這樣運動變化。一上一下,七上八下,萬事萬物都遵守這個規律,逃不出這個規律。這就是佛法講的輪迴。

所以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有正面一定有反面。有好處一定還有壞處。

這個陰陽並存互動變易,達到一個動態平衡的規律,就是那個太極圖及周易所表述的東西。這是六道中的世間運行規律。

雖然萬物都呈陰陽太極平衡之態,但各個太極圖的能量層次是不同的,人的太極圖層次比狗的太極圖能量層次要高出許多許多。丹田處的太極圖能量層次要比手指上的太極圖層次高出許多。太陽的太極圖能量層次要比地球的太極圖層次高出許多,銀河系的太極圖能量比太陽系的太極圖能量要高許多許多。

還有出世間的規律只有佛法才講到。就是要把那個動態平衡變成不動,如如不動,不再變動。不再一上一下七上八下,就是變成那個無極圖。

佛法就是可破解這個七上八下,好了又會變壞,壞到底了又會變好,這個變來變去是眾生最大的痛苦。佛法能破解,使之達到好到頂後永遠不再變去,能永遠保持那個最好的狀態,如如不動,不再變易。只有大智佛陀講清了這個方法。


貼出來自己理解吧。科學,玄學,都是設定的實用主義模型。。。


科學,玄學,最開始發展的源頭,都是對這個宇宙的觀測。如果把宇宙比作一個球,科學只是研究這個球的一個剖面,玄學也是。而球有無數個剖面。我們認識到的僅僅只是停留在這剖面上。除此之外,一無所知。

我,工程師,封建迷信,我是不信的。我們都是萌萌噠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句話本出自《繫辭傳下》,而且後面跟的著的也並不是「陰陽化生,而成萬物」,原文是「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事實上在整本易傳,也就是《十翼》中,只有「剛柔」「動靜」「天地」「乾坤」,沒有「陰陽」,陰陽的概念是道家完善出來的,顯然「陰陽」二字與「剛柔」「動靜」這些多出了氣的感覺,而「剛柔」「動靜」這些詞理的感覺更明顯,但是「陰陽」二字也有理的感覺,也就是說「陰陽」一詞本身就同時包含了理與氣。是不是這樣,我們後面在理一理看看。

在傳統之中,我們一向將「陰陽」視為「兩儀」,兩者互通也就是說,題主的話可以直接化為:易有太極,是生陰陽,化成萬物。這麼說可不可以?兩者到底能不能直接互通,我以為是可以的,因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段話本就出自《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道」就是「太極」,「二」就是「兩儀」,「二」就是「陰陽」,因為前面說過「陰陽」本就是道家完善的概念,而《易傳》這一作品中的宇宙論基本來自道家。

太極就是《老子》里的道,道是什麼,《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道是恍惚不清的,但可以確定的是,裡面有物,有精,有真,有信,換句話說,道是實的,但是《老子》又說,「道生一,一生二」,道生一就意味著道是最開始的,是唯一不變的,因此《老子》又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在一切之前,既然在一切之前,那麼理不會比它更前,同時《老子》還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這個一就是道,很顯然這個一有強烈的理的顯現,因為「天得氣以寧」這句話說不通,只有「天得理以寧」才通,也就是說道也是理。從這裡看來,道這個東西既是實,又是理,用後來的話說,氣和理是道的兩面,並非割裂的兩面。

而「陰陽」出自「道」,「道生一,一生二」,並且二直接生三,不需要另外一個理的參與,這就說明,這個出自道的陰陽完全繼承了道德特性,既是氣,又是理。

也就是說「陰陽」這一概念本身包含了理與氣,兩者一體,不割裂,不二元。從理來說,「陰陽」的概念是抽象的,但從氣來說,「陰陽」的概念是具象的,那麼我們就無法用西方,或者現存的科學模式來框架「陰陽」這個概念,更進一步,我們無法用唯心還是唯物來定義這個概念。

理清源頭,下面就清楚了。太極生陰陽,太極本身是理和氣,陰陽本身是理和氣,這就意味著它本身就是源動力,不需要另一個東西來推動它,因此《繫辭》說:「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闔是閉的趨向,辟是開的趨向,也就是說坤本身就有閉的趨向,乾本身就有開的趨向,這裡的乾坤也就是陰陽,也就是陰有閉的趨向,陽有開的趨向,兩者一合就相摩相盪,開始陰陽化生。

這個源動力不是別的,就是陰陽本身。這個觀念意義十分重大,因為在傳統觀念中天地萬物都是陰陽化生而成,包括人,這就意味著中國不需要更高的神,人本身就可以成為自己的源動力,自己就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所以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不需要別人給我,我自己想就有,不需要另一個更高的存在來給予,也不需要另一個更高的存在來保證它的正確性,我自身就是最好的保證,因為我自身就是有理有氣,有源頭。也可以看出,即使在現在,這個觀念依然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謝邀
研究道家經典。
千萬千萬,不要以馬克思給哲學的定義,唯物論和唯心主義等思想,去套用研究。只能以自己的理解,感悟。以自己的感受去總結。

如果是套用馬哲的。那麼就捨本逐末。

道就是道,易就是易。物質就是物質。上帝就是上帝。

就題主這個「易」來說:
易,日月為易,陰陽交替也。
含義有三個「變易」「簡易」「不易」
為什麼會有陰陽交替。這個就是道的規律。至於「動力」就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不要強行加一個所謂的「動力」。有了這個馬哲的觀點、「科學」的觀點,就無法領略到道的意義。道就是道,是萬事萬物變化的場所,萬事萬物的運行的軌跡和規律。

或許其他答主以馬哲的觀點、以科學的觀點回答了「易」和「動力」。結論上確實是有存在交叉的地方,但是世界觀不一樣,道路不一樣。就會有百家爭鳴 。


匿名次數超過上限是什麼鬼?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自古註疏紛呈百花齊放,但大抵都是大同小異,比較標準的是以天地乾坤為兩儀,比較另類的是魏晉玄學崇有貴無辯證時的觀點。

兩儀的陰陽和您理解的陰陽可能稍有區別,並且不知道題主你重點是陰陽互動的源動力,還是陰陽生萬物的過程,還是陰陽為什麼可以生萬物,一併回答,當然回答可能是錯的,錯了的話悄悄告訴我。

乾坤天地為兩儀那麼陰陽的動態是互根,對立,轉化,消長,源動力是天地左右旋

當時的宇宙模型,主要還是天地定位下的單殼層運動,渾天三種,蓋天七種都是如此。

天道尚←,故日月西行,天道左旋而帶動日月,故日月西行而跟著左旋

白虎通義.日月: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行何?日月五星比天為陰故右行

素問:觀五星之東轉,則地體左行之理昭然可知也

春秋緯·運斗樞:「地動則見於天象

地和日月五星是一個層次的,天是另一個層次,但是在周髀算經等文獻也有以天體為地體相對物來的,並且從地道還是天道來論坐標或者面向等等情況都會出現「左右旋錯誤」這就是為什麼古書左旋右旋混淆的原因,但實際上說的是一個概念。唯一有區別的是,日月跟著天左旋和日月右旋,獨天左旋

這種動作就導致了陰陽的四個動態性質互根,轉換,對立,消長,這個同樣體現在我們的四季寒暑變化,因為我們知道,太陽和地球的相對位置以及距離影響了季候,而同時又存在公轉周期,所以兩氣在這個周期里變化,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一個消,一個自然漲,消長基礎有了那麼互根轉化和對立是必然存在的,只要有消長必然有這三種性質。

他的動力是怎麼來的,也就是為什麼會旋,早期給出的解釋:

素問: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當然後來有人釋義說中國地勢東南低西北高...這個咱們不說不符合吧。。但在很多語境里這句話指的是「天體遷移現象」。這個思想很早就有,我們的神話還記得么?不周山。。。

至於陰陽生萬物,這個有從易解釋兩儀四象八卦萬物,有從道德經解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眾說紛紜,主要是因為幾個原因,一個是本體論高度,這是氣本論哲學的內容,所以看著特別抽象。另有宋儒解釋妄圖窮數之所以然,所以太過複雜。

就我看來三生萬物可以參考左傳·昭公二十年:「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

當然首先要知道,原文中二體三類四物這些是指禮樂的,如二體文舞與武舞兩種體態,三類:風,雅,頌三部

但古代易學文化的特點是全部包含,或者說其他文化都或多或少用易理。這種1,2,3,4,5,6,7,8,9的模式正是我國主流演化模式,比如生成數辯證,就是9個數字,對沒有10,10是後來加的

所以同樣可以為一氣太極,二體兩儀, 三類三才定位,四物四象而全萬物造化。萬物變化都在天道地道人道中由四象演化,故三生萬物,四象是陰陽的進一步動態所以陰陽化生

當然這個上面黃宗羲的陰陽觀更標準,黃宗羲認為兩儀指天地,四象說的是八卦,而不是四象構成八卦。。這個說法其實更能解釋三生萬物。

八卦在當時是包含萬物的,三才確定了域中天道,地道,人道,三道確定則萬物(八卦類象)生。

易傳: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老子言域中有四大也不過多了個道。

道德經是繼承了易經(這裡不是指孔易)的本體論思想,所以域中有四大和易傳三道以及三生萬物上其實是一致的,只不過儒易為了區別於道家,強調分二思想,在生成過程上,往往跳過三才。只以陰陽四象來生。

當然這裡解釋的三才四象八卦萬物的過程和道德經的三生萬物可能有些偏離,因為問題針對的是易。易的話從孔易開始到現代,都是以儒易為正統,哪怕是讖緯術數也大部分都是儒家的。。好吧,很多人會以為是道教道家的。。。

最後一個問題

為什麼這個天左旋地右動,這個天地人確立了,就能生萬物了呢。

這屬於氣本論哲學內容,哲學我不行

您也可以看下地球演化史,把裡面的一些概念換成「氣」和陰陽就可以。。。

從天人觀那麼可怕來說,古人確實有認為過:「氣」構成一切,包括人。。在哲學層面來說,和現代物理結論沒啥區別。。。當然只是哲學層面。。


蟹妖。

不好意思,我對於《易》的理解還很淺薄。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不承認原動力的存在。一切事物的內在和外在形式都是在自己隨緣變化更迭的。

因為如果安立一個第一推動力,那麼第一推動力的發出者、作用者都應該不是第一推動力本身的這個載體。所以必然還有第一推動力之外的其他存在以及動力來源。

所以這個第一推動力從邏輯上無法安立。


謝邀。。。。。。首先從題主的關鍵詞入手:源動力,這個是問題的核心,首先對於問題的討論和事物的處理,先抓關鍵點,決定了後續的問題如何展開。這個是我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思路。

首先,這是一個傳統文化,易學中的陰陽學說衍生出來的「現代化設問」,刨除其他文化背景和干擾因素的影響,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目的,首先明確「有」和「無」的關係,陰陽互動是一個過程,陰陽現象是一個結果,而這個問題,是一個溯源的問題:造成這樣的過程,形成這樣的結果,它的根本源頭是否存在引導和啟動的動力?

求證是一個嚴肅、枯燥的過程,但是為了讓題主能夠充分理解結論,還是需要經歷一個必然的推導過程:無極生太極,太極分兩儀,兩儀化三才,三才有四象,四象衍五行,五行轉六合,六合應七星,七星落八卦,八卦演九宮,十方歸無極。

可以清晰的看到,所有的變化,中間都是動詞,(這個是鄙人借鑒現代語言闡述古人的世界觀的粗淺辦法,望理解),那動詞的源頭就是一切變化的動力,這個思路是符合現代因果理論的,所以,陰陽互動的基礎,是基於太極,太極的產生,是產生於無極,從字面直接理解,就可以很清晰的推導:陰陽互動有源動力,就是無極。

其次:對於一個討論性問題,結論只有兩種類型:理性和感性,所有對事物的探索規律,都是始於感性,終於理性,那麼,我們這個問題,也採用同樣的思路:運動是一定需要動力的,那就明確的回答了是否有源動力的問題,那麼延展問題呢?有這個動力,動力是什麼?這個就要回溯到古人對這個理論提出的背景條件下來了,時代,文化,對自然和世界的認識觀念,決定了他們對這個「源動力」的認識,所謂道,就是這個運動力,(修道,也是尋找這個源動力的過程),而回到今天,陰陽已經成為了一種現實現象和不可變更的事實,那可想而知這個「源動力」的力量有多大了,只不過有區別的是,限於古人的理解和世界觀念,是敬畏大於探索,而到了今天,探索、利用、掌握、運用,才是主基調趨勢。

還有一些思路需要整理一下,淺薄之見,與君分享,本文純屬手打原創,請勿轉載和斷章取義。


先謝邀!
這個問題其實相當的牛逼,道德經開篇就提到了這種東西。不過過於抽象,以至於很難用白話直接說清。
簡單來說,你說的這玩意就是世界的「理」。這個所謂的「理」指的是驅使萬事萬物變化發展的根源,它就是我們物理上說的「能」的本質……目前為止還沒有很明確的答案,不過早晚會被發現的。


害怕,這誰邀請我的。
我就談一點點我對這段話的淺薄的理解: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極表示零維空間,即一個點。
一維直線被直線上一個點分成兩半,是為陰陽兩儀。
平面上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系將平面分為四個象限。
三維空間上可以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空間被坐標系分為八個卦限,是為八卦。

再舉個例子,切西瓜。
西瓜是太極,切一刀之後太極生成兩儀,西瓜一分為二;再切一刀,兩儀生成四象,西瓜二分為四;切第三刀,四象生成八卦,西瓜四分為八。到此為止,再切是不可能把西瓜切成十六份的,更不可能四刀把西瓜切成十六等份。所以在我的理解中八卦後面就應該沒了。

在我看來,「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段話表明了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認識到了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中。


「時變電場和時變磁場互相激發,時變電磁場可以脫離場源獨立存在,在空間形成電磁波。」--&<電磁場與電磁波基礎&>


馮友蘭先生講:中國人用陰陽解釋宇宙的生成,用五行解釋宇宙的構造。這話可以用來概括陰陽五行,但並不算入微,因為在不同的語境中,概念亦有不同的內涵。
首先呢,陰陽是一個後起的概念,在甲骨文中,並沒有陰陽二爻,而是以數字的形式記錄卦象,奇數指陽,偶數指陰。八六六五八七,就是一個卦象,也就是陰陰陰陽陰陽,上坤下離,也就是明夷卦。所以在甲骨文中,以至於卦辭爻辭中,都沒有陰陽的概念,一直到易傳,才談及陰陽。我們對陰陽概念的起源也就不太了解,但易傳中的陰陽,所講的都是抽象的形而上學概念,是孔孟老莊都不大講的內容。
最早講陰陽的是以齊地鄒氏為代表的陰陽家,主要講宇宙為陰陽所生成的原理。而出現在易傳中的陰陽,不僅談陰陽與宇宙的關係,也把陰陽轉變成了對立統一的辨證法摡念,這是繼承老子而來的,在內涵上並未進步,在概念上卻明晰了許多。這樣一來,陰陽就變成了一個對立統一的概念,陰陽二字也不過是代號,不用拘泥於名相。陽指生發、組合的力量,陰則指沈鬱、消解的力量。像熊十力先生就取名辟翕,一樣的意思。
題主所問的問題,是陰陽二氣在宇宙生成中有無原動力,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或者說沒有意義,陰陽是對運動狀態的形容,而不是運動的事物。簡單的說,某人是胖是瘦,與其父母是誰並無關系。而傳統中國思想從未對認識第一推動力作過任何系統的思辨。


陰陽分離可能是本不該發生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就產生了差別。產生了差別,就出現了互動。萬事萬物由此而生。


陰陽化生,而成萬物,如何化生?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啊,你要上我就下,你要左我就右,你要上我也可以跟著你上,你要左我也可以跟著你左,反之對方也能一樣,如此方能成就萬物啊


陰極為陽,陽極為陰,陰陽交融,不可分析,兩者同出,異名同謂,陰陽自洽,還需要什麼源動力?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一陰一陽之謂道


推薦閱讀:

正氣究竟是一種什麼氣/氣質?
《周易》體現出下列四種意識中的哪一種?
請老師們看看這個八字,遇到一點問題,希望老師指點指點?
近代有沒有用周易研究來與西學抗衡的學者?
想要系統地學習相學,零基礎如何入門?

TAG:道家 | 周易書籍 | 中國傳統文化 | 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