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後期蜀國滅亡後,吳國如何撐住了多年不被滅亡?


額,這個問題,其實前提就不大存在——因為吳國不能用【撐住】來理解,司馬昭與司馬炎一開始也沒想對吳國大動干戈。不是東吳撐了十幾年,而是人家十幾年沒想滅他。(最多也就交州地區激烈主動一點)
————————————————————————————————————

司馬昭於263年滅蜀,264年被加封為晉王,然後265年就追隨他父兄的腳步歸西了。
司馬炎265年繼承晉王的爵位,與曹丕類似,他很快就讓曹奐禪位給他,建立了晉國。

曹丕從魏王到魏帝,是延康元年正月到十一月,忍了十個月。
司馬炎從晉王到晉帝,是咸熙二年八月到十二月,只忍了四個月。
司馬炎比曹丕還是急了點嘛!

其實司馬炎即位的日期,也就是咸熙二年的十二月丙寅,在公曆上已經是266年的2月8日。
雖然我們一向是認為曹魏265年滅亡,西晉265年建立。畢竟咸熙二年的大部分時間,還是265年。
這就是公曆與農曆的不同,沒什麼深究的。

————————————————————————————

司馬昭在滅蜀之後,曾經在咸熙元年(264年)十月給孫皓寫了封信,表示了自己統一天下的決心,不過並沒有在軍事方面有太大行動。半年後的咸熙二年(265年)四月,孫皓遣紀陟出使魏國。八月,司馬昭就886

所以,司馬昭是沒有時間伐吳的,雖然他在之前有滅蜀之後三年順道滅了吳國的打算;然而滅蜀之後實在是要整頓自己的內務,沒時間搭理東吳了。

夏,帝將伐蜀,乃謀眾曰:「自定壽春已來,息役六年,治兵繕甲,以擬二虜。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濕,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在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

司馬昭的內務主要是:利用在滅蜀前後建立的功勛,擺脫之前【弒君】的政治危機,順利的接受了相國和晉王的位置(滅蜀之中),然後進封晉王(滅蜀之後),為他的嬗代計劃鋪路。
(詳情見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第二章 魏晉嬗代史考辨·第四節 伐蜀之役與司馬氏內部的矛盾》)

————————————————————————————

司馬炎和司馬昭的情況差不多,他前期也沒太大心思放在伐吳上。畢竟吳國滅亡是早晚的事,再加上西晉公卿確實大部分不思進取,作為皇帝的他並不算很是憂慮。他在稱帝之後首先處理的還是各種內務。比如西晉諸侯王的安置問題,特別是他的弟弟齊王司馬攸的問題。

至於伐吳方面,司馬炎先是在泰始五年(269年)讓羊祜出鎮荊州,其後並沒有太大動作,羊祜與陸抗的對峙也沒有佔到便宜。一直到咸寧二年(276年)十月,羊祜被升任為征南大將軍(這可理解為是司馬炎伐吳的信號),

而司馬炎之所以在咸寧二年考慮伐吳,無非是因為他的權威受到了威脅。

(詳情見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第四章 武帝與新舊政治的轉折·第一節 咸寧二年:不起眼的轉折之年》)
羊祜於276年上書伐吳(陸抗已於274年去世),不過被賈充等人極力反對,只有杜預、張華贊同。司馬炎只好擱置,當時西北戰場很不穩定。史學界有學者認為,賈充等人反對羊祜伐吳,是為了阻止羊祜進入權力中樞。

時帝密有滅吳之計,而朝議多違,唯(杜)預、羊祜、張華與帝意合。

咸寧四年(278年),羊祜去世,臨終推薦杜預自代。
咸寧五年(279年),王濬、杜預上表伐吳,賈充等又是不同意,不過這次司馬炎很生氣,其意見被駁回了。

初謀伐吳,紞與賈充、荀勖同共苦諫不可。

咸寧五年(279年)十一月,大舉伐吳。
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吳亡。

(詳情見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第四章 武帝與新舊政治的轉折·第二節 齊王攸的問題再探討》)

————————————————————

綜上,滅蜀之後(263年)的十來年,司馬昭與司馬炎的前期,司馬集團根本沒想滅吳國。即使在交州戰區西晉有了很好的優勢,完全可以從荊州懟吳國,那時候司馬炎也沒打算平吳。

直到咸寧二年(276年)司馬炎才著手真正伐吳。然後咸寧五年大舉伐吳,不過四個月,吳亡。

所以,不是吳國撐了十六七年。
而是人家之前十幾年根本沒打算滅他。


看了半天也是頭暈,這個問題為何非要全部牽扯到仇鹿鳴的什麼司馬炎是否願意滅吳,什麼司馬炎一定要權威受到威脅才考慮滅吳?打仗糾結想不想就是個錯誤的思維方式。

既然想要打仗滅吳,就必須要考慮軍備、財政開支、民生,至於什麼晉武帝君臣想不想滅吳的決心就次要了物質決定意識,客觀上不能滅吳,那麼主觀上再怎麼想就是YY了,孫子兵法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至於不談客觀情況,光談想不想打仗,本身就違背孫子兵法的基本原則:

  •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司馬昭於264年初完成滅蜀,265年病死,然後司馬炎繼位後篡魏,一系列的大事發生。尤其是篡魏要鞏固政權,和滅蜀要消化蜀地,這總要給個西晉3-5年時間來消化這些吧!然後到了270年,偏生河西鮮卑出了個禿髮樹機能來搗亂,斷斷續續搞了近10年,刺史掛了三、四個,中央還派大員屢屢坐鎮關中,西晉的重心自然不可能全部放在東吳身上:

(1)晉書載記第二十六:泰始中,殺秦州刺史胡烈於萬斛堆,敗涼州刺史蘇愉於金山,盡有涼州之地武帝為之旰食
(2)晉書武帝紀:六年春正月丁亥朔,帝臨軒,不設樂......秋七月丁酉,復隴右五郡遇寇害者租賦,不能自存者稟貸之。
(3)晉書五行志:武帝泰始七年(271年)五月閏月旱,大雩。八年(272年)五月,旱。是時帝納荀勖邪說,留賈充不復西鎮,而任愷漸疏,上下皆蔽之應也。及李憙、魯芝、李胤等並在散職,近厥德不用之謂也。九年(273年),自正月旱,至於六月祈宗廟社稷山川

270年雍、涼、秦3州遭遇禿髮樹機能的兵災,胡烈、牽弘、楊欣等刺史級別人物先後掛掉,連涼州都一度失陷入禿髮樹機能之手,據說司馬炎飯都吃不安穩(1),隴右開始免稅(2)。而屋漏連夜偏逢雨,從271年273年,西晉連續遇上3年大旱,都是四、五、六月的芒種農收季節鬧旱災,在第3年,司馬炎為了旱災還求祖宗燒香拜神(3)。

這些史料看看晉書什麼五行志也能知道了,不浪費多少時間吧!就算司馬炎賈充鐵了心想滅東吳,但遇上連續3年的旱災怎麼辦?遇上西北洶湧的禿髮樹機能怎麼辦? 莫非西晉還想死撐著滅東吳,而且還是同時打2場大規模戰爭?西北已蹦出了個禿髮樹機能,在連續3年旱災的情況下還想著進攻東吳,莫非還想蹦出個李自成?打仗可不是請客吃飯,咬咬牙就能下定決心的。

(4)三國志諸葛恪傳:恪題論後,為書答友曰:足下雖有自然之理......於是違眾出軍,大發州郡二十萬眾,百姓騷動,始失人心
(5)晉武帝伐吳詔:今調諸士家,有二丁三丁取一人,四丁取二人,六丁以上三人,限年十七以上五十以還,先取有妻息者。

諸葛恪大發20萬人,就民怨沸騰了(4)。而大發20萬人,即使對有人口兩倍於東吳的西晉也不會輕鬆。而西晉在279年滅吳出動20餘萬人,對於士家的抽丁方式和標準(5),已經可以類比8年抗戰四川大後方的總動員了。

抗戰時四川差不多4600萬人口,抗戰七八年,累計才動員近400萬人,每年分攤下來的人數和晉朝滅吳的一次性動員士家的也比例幾乎相等了。當然,四川在8年抗戰以這種抽丁方式可是哭號四野,慘不忍睹,那公元3世紀會是什麼情況可想而知了。

(6)晉書羊祜傳:有司奏:祜所統八萬餘人,賊眾不過三萬。祜頓兵江陵,使賊備得設。乃遣楊肇偏軍入險,兵少糧懸,軍人挫衄
(7)三年夏,郭馬反。馬本合浦太守脩允部曲督......皓時又科實廣州戶口,馬與部曲將何典、王族、吳述、殷興等因此恐動兵民,合聚人眾,攻殺廣州督虞授......冬,晉命鎮東大將軍司馬伷向塗中,安東將軍王渾、揚州刺史周浚向牛渚,建威將軍王戎向武昌.....

好吧,其實這段時間西晉也是磕過東吳的,只是在272年的西陵之戰,結果主戰派的羊祜遇上陸抗被教做人(6),而陸抗這位傳說的東吳最後名將到274年才死。何況西晉即使在279年滅吳,不僅出動20餘萬人,而且時機也挑的非常好。當時孫皓在廣州清查豪強戶口,郭、馬等人當年夏天就叛亂(7),孫皓還在派兵鎮壓中,結果冬天西晉大軍就殺來了......

歸納一下,蜀亡後,吳國撐住多年原因有幾條

1,司馬氏在264年滅蜀後需要幾年時間來安撫和消化蜀地。
2,禿髮樹機能於270年在西北開始持續9年叛亂,西晉損失慘重。
3,271年-273年,西晉連續遇上3年旱災,恢復需要時間。
4,西晉在包括西陵之戰的幾次用兵都沒佔到便宜,至少西晉頭10年,東吳不容易嗑。
5,還有什麼仇鹿鳴提到的什麼司馬炎什麼願不願意,什麼權威等因素。

看待歷史問題和歷史人物所做的決策,不要總是以唯心主義的主觀認定,還要加上唯物主義進行客觀判斷。比如東吳為何撐住多年不被西晉滅亡這個問題,不要拘泥於晉武帝君臣想不想滅吳、權威之類的,而是要考慮西晉是否具備充足的國力、民力、軍備條件來滅吳。答案簡化後就一句話,晉武帝君臣想不想滅吳不重要,而是當時西晉沒有足夠的條件去滅吳

禿髮樹機能大鬧西北,然後連續3年旱災,晉武帝君臣要是還想著滅吳,那就不是英明神武,而是逗逼作死了。仇鹿鳴的書當然不會告訴你禿髮樹機能、旱災之類的,他有沒有看完晉書不太清楚,他只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讀了很多史料卻陷入其他人的思維,而沒有自己的觀點,只能無語了。

PS:仇鹿鳴的書我一本也沒有看過,幾天前我還認為仇鹿鳴是上世紀的老古董,弄不好已經掛了,百度一下才知道是1981年生人,這對於研究歷史的來說是非常年輕了。當然,我認為一本歷史著作要是沒有史料或者史料沒有拿全就來發表,是沒有太大價值的。任何歷史學者的著作都有疏漏,如果在看過很多史料的情況下,還只是照本宣科,這水平僅是鸚鵡學舌而已。

至於仇鹿鳴的這篇文章里,什麼大臣反對而不滅東吳,什麼晉武帝為了權威而要滅吳,這類觀點可以作為其中一個因素,但單獨拿來大做文章,就是片面和牽強了。而持什麼司馬炎昏庸不想滅吳,身邊的賈充是奸臣膽小怕事而反對,羊祜、杜預才是代表的國家統一的正義人士。要是司馬炎提前5年-10年聽從羊祜、杜預的建議,就能輕鬆滅吳,這類觀點也太老掉牙和兒戲了。

滅國之戰是要花時間進行充足準備的,諸葛亮大規模北伐也要花大量時間進行積穀準備,幾乎每次間隔為兩、三年的時間。
諸葛亮窮兵黷武,為什麼還在蜀國官員及百姓中有那麼高的威望? - 大內義興的回答
古代行軍打仗的軍費具體指哪些費用?請講解!? - 大內義興的回答


禿髮樹機能叛亂,當年滅蜀諸將除了鄧、鍾二人,幾乎全部在此次戰爭中陣亡。西晉關中涼州的軍隊和物資損失慘重。
滅吳需要水軍從蜀中上游出兵,配合淮南襄陽陸軍。各路軍馬幾十萬人,戰線延綿幾千里,還需要規模巨大的後勤補給。
涼州關中不寧,很難放手實施這樣的宏偉大戰略,因為蜀地和淮南、荊州的聯絡協調會不通暢。
279年11月,馬隆率軍打到武威附近,朝廷得到了馬隆的戰報,判斷禿髮樹機能敗局已定。各路大軍立刻南下,第二年就滅了吳國。


從公元200年孫策去世到公元280年孫皓出降,孫氏前後好歹割據江東八十多年,司馬氏篡位才幾年?西晉比東吳不穩定的多,不做萬全準備難保不是又一次赤壁夷陵,聲望大跌,叛亂四起。蜀亡後,東吳在西陵,交趾幾戰也沒吃虧,孫皓還親征過壽春。
時也命也,孫皓有點作,吳國再熬幾年,熬到司馬衷繼位,誰滅誰就不一定了。


我認為有三點很重要:1、魏晉換代內部不穩定;2、西北禿髮樹機能叛亂長期不能解決;3、吳比蜀更穩定,蜀是外來人稱王,缺乏利益共同體;吳是本地人稱王,有世家大族支持,更有抵抗力。


反正有一個因素是我忽然中風了。


十幾年很久嗎,這期間晉國受困於西域的禿髮樹機能之亂一直沒空準備南下而已。持續九年的禿髮樹機能之亂結束後就立刻解決了孫吳。


部分贊同 @黃粱的觀點
但也不甚贊同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司馬炎並不是什麼老賊(誤),並不是吃飽了沒事幹、不務正業、不去伐吳
其平定內亂、整頓內政、休養生息,都可以視為為伐吳做的準備

可以想像
如果司馬炎登基之後即草率伐吳
那恐怕會重蹈曹丕在黃初年間犯下的錯誤

而N年後前秦苻堅輕率南征,折戟淝水,導致身死國滅,也是如此

反過來說
正是因為泰始、咸寧年間的充分準備,後來的伐吳才能做到一波流


初中學歷強答一下,個人認為與魏晉獨特的國情有關係,各大門閥有自己的獨立武裝與獨立的經濟力量,皇權只是妥協的產物。所以吳國的暴君再怎麼殘暴對國家傷害有限。而各大門閥為了切身利益對外來勢力強勢的多。而且東吳門閥領軍人物的個人素質也比晉國強得多


我來抖個機靈
題主好像沒說吳國是在撐誰啊?
我可以理解為撐住內鬥和昏君亂搞沒有滅亡嗎233


從魏蜀吳三方面分析。

魏國方面:
成濟弒殺曹髦維護了司馬昭在魏國的統治按理說應是有功,卻被司馬昭以「弒君」之名夷滅三族,因為當時魏國仍有「扶魏立曹」這一勢力,毋丘儉、史文欽「叛亂反馬」就是這一勢力最直接的體現,哪怕司馬昭已然擁有「都督中外軍事」的權利也不得不對「親曹」勢力做出妥協。「魏晉革命」之際「維穩」方是司馬昭父子最應關注的焦點,「平吳」只能在「維穩」的基礎上加以進行。

蜀國方面:
公元263年蜀國滅亡,但鄧艾、鍾會還有姜維三大影帝各種精彩演繹,你方唱罷我登場。蜀中叛亂,姜鍾鄧先後被殺,這一事件使司馬昭看到了平定蜀中之後的混亂性,蜀中作為「新納版圖」也需要長時間的治理。戰國時期秦惠王亡巴、滅蜀、並苴立了三任蜀侯之後巴蜀之地才安分下來,蜀中也需要「維穩」。

吳國方面:
何充評價陸抗「所謂陸抗存則吳存,抗亡則吳亡者」,正如章邯作為秦國最後的將星一樣,陸抗也是吳國最後的名將,陸抗逝世不久,西晉伐吳,江陵防線崩裂,晉軍長驅直入遂吳亡。

任何結果都是多重緣由的持續發展,魏蜀吳三方的共同作用使得吳國最後滅亡,蓋上。


攘外必先安內,滅蜀之後不久司馬昭就去見他爹了,司馬炎繼承王位,過了大概四個月司馬炎就接受「禪讓」得到皇位,建立晉。接下來這段時間需要清理朝堂,解決掉忠魏的那幫人,分封功臣,恢復經濟,發展生產,這一系列動作耗費了不少時間,然後才一鼓作氣去滅吳。


就一句,吳國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弱!


曹魏對吳國的進攻戰,基本是全敗,晉國並不敢輕易動兵,即使遇上了孫皓這樣的昏君,晉國多數人還是反對出兵的。


中間沒大打啊


我覺得是因為魏國殘餘勢力還有…………司馬家族要平定內患之後才可以安心出兵…………另外長江不是擺設…………造船需要時間…………陸遜的兒子還在…………羊祜主張以德服人和陸抗關係很好即為明證…………


推薦閱讀:

未來的戰場上可能會出現坦克跳傘么?或是說坦克能完成跳傘的行為么?
機械載具和動力裝甲有沒有實戰價值?
如何評價劉伯承的作戰能力?
為何現存的唐刀和考古出土的唐刀文物那麼少?

TAG:歷史 | 軍事 | 三國 | 中國古代歷史 | 東吳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