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港片的字幕和台詞總是對不上?
12-17
粵語雖然可以直接顯示字幕,但不懂粵語的觀眾未必看得懂,
例如這句:佢一早賣左咸鴨蛋啦!
意思是:他早就過身了!
所以必需把粵語轉成普通話再寫成字幕,觀眾才有機會明白電影在說什麼。
例如:比個like你!
意思是:給你點個讚!
這是從facebook演化出來的句子,當翻譯字幕的人沒用過facebook或沒這方面的概念,就不能準確翻譯原來的意思了。
就是說如果大家沒辦法了解該地區的方言與思想,那麼他們都未必翻譯出統一意思的字幕,結果造成的誤差就越來越大了。
再來一句:被人食蝦條!
意思是:被別人開了個玩笑!
或者是:被別人撿了我身上的便宜!
當需要由電影的某一部份來確認這一台詞的意思時,翻譯錯了就完了。
香港電影多為後期配音 因而導演得以在後期大幅修改對白 有時 即使演員沒有張嘴 亦可照加對白 因此 最後呈現的畫面 可能有配音而演員的嘴卻沒動 或口型與對白相差過大 這一現象被戲稱為「強姦口型」 由於當初港產片較少採用現場收音 香港導演依賴畫面傳遞信息 剪輯時也不用考慮對白銜接 可隨意插入畫面 為了保證劇情前後銜接 於是有了強姦口型 這一自然而然的補救措施 徐克可謂箇中高手 《上海之夜》中張艾嘉和鍾鎮濤之間炙熱的感情對白被改 《女人不壞》中張雨綺的一些對白也被修改
以上摘取自魏君子主編 香港製造前輩們編輯的《香港電影史記》除了精簡外還有一個原因,很多香港電影的字幕不是粵語版的字幕而是國語版的,我看麥兜時發現的。
推薦閱讀:
※Mac 上有什麼軟體可以編輯和製作 .srt 或者 .ass 這種字幕文件?
※台灣同胞如何看美劇?
※為什麼英文字幕中有標點,而中文字幕沒有?
※為什麼日韓字幕組的字幕樣式比美劇字幕組更美觀?
※迅雷看看的自動匹配字幕功能使用的是自建的字幕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