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造成超過三千三百萬人死亡的說法,是否可信?
而唐朝當時的總人口也不過五千來萬。就是說死亡人數是總人口的五分之三。
鏈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wars_and_disasters_by_death_toll
wiki 參考文獻地址:
http://necrometrics.com/pre1700a.htm#AnLushan
你是不是以為古代打仗死幾千萬很誇張,其實一點都不誇張。
歐洲三十年戰爭打完,日耳曼諸邦損失了不止百分之五十的人口。
太平天國什麼的導致南方數省都幾乎成為廢墟,死亡數千萬。
知道同治回亂之前陝西有多少穆斯林現在陝西有多少,你自己算算少了多少。這還只是一場規模不夠大的內亂。這個大家一定要自己去查查去算算,數據非常驚人。這個是個非常典型的案例,陝西曾經穆斯林佔到十分之四甚至更多,然後發動了聖戰,現在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穆斯林,集中在了西安。理解這個案例就會有個直觀的對戰亂的認知。
古代有句話叫做十室九空,這就是形容戰爭殘酷性的。這句話絕非誇張,而只是對客觀事實的描述。
古代的戰爭比現在殘酷多了,越古老越殘酷,因為那時候的戰爭是不存在平民這個概念的,沒有人會在乎平民的死活。這也是古代戰爭動輒滅族,死亡人口巨大的根本原因。
有人認為冷兵器時代不會死這麼多人也是比較天真。死這麼多人並不是都是軍隊一刀刀砍死的。更多是死於饑荒與混亂。
打仗的時候先是大軍過境,就和刮地皮一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你以為古代軍隊都是解放軍嗎?他們不會放棄能斂聚的任何一毛錢的機會。
軍隊過境之後就是盜匪叢生,有些逃兵還有無賴還有豪強,趁著這個時候開始劫掠鄉里,社會一旦失去基本的秩序。你不需要去懷疑人性的惡。
然後重頭戲來了,軍隊和盜匪路過百分之一百會把所有能搜刮的糧食,搜刮一空。想求兵大爺留點口糧?你逗我吧,兵大爺是來征糧的,又不是行善的,你餓死就餓死了。
如果搜不到糧食,或者你把糧食藏起來,兵大爺先給你嘗嘗什麼叫酷刑,要是還不交糧食,那麼就砍幾個刁民做榜樣。
兵大爺征完糧,還有土匪大爺。土匪來時,好搜刮的已經被搜颳了,匪大爺只好勉為其難給你屁眼鬆鬆土,十八班酷刑一上,什麼都說了。
糧食沒了,怎麼活,那就啃樹皮吧。如果有人敢偷偷藏點糧食,呵呵,身邊大家都在啃樹皮,你他媽敢吃糧食?被發現了,只能被搶光。說不定還有土匪的細作,舉報你私藏糧食。
一年半載啃樹皮還能解決,要是戰爭拖長了怎麼辦?????
第二年,你準備種地了,沒人給你提供種子。要是你還有種子,種下去了。
等到收穫的時候,呵呵。
軍大爺和匪大爺先替你收了。留點口糧行不行?當然不行。軍大爺和匪大爺家也沒有餘糧了,砍人總需要吃飽才能砍吧。
基本上兩三年仗打下來,就是饑荒遍地。
不僅僅把平民劫掠一空,而且還破壞了生產。這種破壞可能是十年可能是二十年可能是永遠,兵災之下很多地方永久失去了產業與繁榮。你可能會奇怪為啥軍大爺,不能抽點稅就行,讓大家好好種地。
這也是幼稚的想法。對於軍隊特別是叛軍,他們明天還不知道在哪裡打仗呢?還不知道你這片地明天會不會資敵,他們傻乎乎留點糧食給你吃?何況就算留下糧食還有惡霸土匪會來。
任何一個群體都只會一次性壓榨乾凈,他們要是不壓榨乾凈也不有別人來壓榨。為什麼便宜別人。
特別是叛軍戰略轉移,或者打敗仗時候,更是全部拿走一點不留。
到了這一步,戰亂區基本就已經到處是餓死的人了。沒餓死的也被軍大爺拉去徭役累死了。
軍大爺發現這個軍糧吃緊了,而且征不到糧了咋辦?畢竟生產已經被嚴重破壞了,沒有人敢也沒有人樂意去生產了。
這好說,先抓一群難民當徭役,差不多就殺了煮著吃。
那還能怎麼辦呢?哪朝哪代打仗不吃人肉,那反而是個新鮮事了。
死人會導致瘟疫,戰亂區瘟疫橫行,哪怕你飢腸轆轆的躲在某個地方,活了下來,但是瘟疫來了,還要死一片。
說到這裡,你想想如果你穿越回去活在戰亂區,你憑什麼活下來??提前逃難算是個辦法,不過就怕半路被兵匪砍了,搜刮錢財。
古人十室九空的說法一點都不誇張。
如果戰亂區是平原,那就真是遭了糕了。印象里聽過個故事,說的是李自成大軍在河南過境,一路洗地皮,然後有個地方抵抗比較厲害,就把當地人殺光了。然後還在路上扔了個金元寶,三個月後回來一看,元寶沒了,就又把那裡清洗了一遍,繼續扔下元寶,直到沒人撿走才算完。當然這只是個故事。
平原地區一旦戰亂,連跑都沒地方跑,就算跑了,你躲到哪裡去,一眼看過去就把你逮住了。
山區會好很多。比如歷史上山西為什麼有好幾次人口遷出,關鍵就是這裡山多。
兵老爺和匪老爺不容易把每個地方都搜刮遍,進山也比較困難,山裡也有很多躲藏的地方。
只要第一波第二波沒有被兵老爺砍死,就能在山裡找到一塊保命的地方自己胡亂種點啥,將就著過日子。
當然這日子肯定也不好過,還要時刻擔心被發現。
更麻煩的是你不知道一場戰亂會持續多久,三年五年不算長,有的戰亂打了幾十年,孫子都出生了,還只能躲在山裡當難民,哪天逃出山一看,改朝換代了,被官老爺逮著登記戶口,納稅,或者把全家老小遷到不知名的人口幾乎死絕的地方。
想想日本人當年入侵也不會比古代戰爭來的更加窮凶極惡。
憑安史之亂的規模,唐朝死掉三分之一乃至更多的人口,完全不需要驚訝。那才是古代戰爭的常態。每一次戰亂都意味著大量的貧民的死亡。
安史之亂打了八年,對於古人的數字我們還是要懷疑的,可能有誇大的嫌疑。但是八年的戰亂,最起碼戰區基本應該是凡是躲不了的人都死了,八年的生產斷絕一般人扛不住的。關於古代人口的問題歷來是爭論的話題。關於盛唐的人口數量,從6000萬到9000萬的說法都有,而現代日本學者甚至提出了1.4億的數字。這些數字的差異主要來源於中國古代戶籍、稅收制度的問題,僧道、奴婢、士兵、失去土地的佃農等等未計入史書統計的部分。不同的歷史研究者對於這部分人數估算不同,所以關於盛唐人口數也有很多不同的數據。
受限於英文水平,對於LZ給出的內容只能簡單的看一下。3300萬這個數字,大概上就是用安史之亂前的人口數減去安史之亂後人口數得出的。同時,文獻中也指出了安史之亂後1690萬的人口統計是偏低的,戰亂後統計數據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於基層機構被毀壞一空,人民流離失所導致的。同時,戰亂年代的嬰兒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也必然會導致人口差異。增長率和盛唐比肯定是大大的下降。
3300萬這個數字,嚴格的說,是安史之亂導致唐朝政權納稅人口減少的數量。實際死亡人數是根本不可考的,至於野史中的數據,更多的只能作為參考,尤其在數據計算上,如果只做單純的加減,是很容易得出一些令人驚悚的數字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數字出來,要懂得中國儒家知識份子的邏輯,要說服皇帝輕傜役,減稅負,還人民以養生的空間,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奏褶中誇大數字。
類似的例子,曹魏準備南征蜀漢,大臣就給上奏,「關中戶數,十去其七」,勸皇帝打消念頭。
這十去其七,其實只是虛數,是中國古文中常用的成語,可以在很多醫書中,看到這個字眼,說吃啥藥有效,「服之,病氣十去其七」。
官員上奏皇帝,「關中人口,十去其七」。都是虛的。不能按這奏表,真的把戰前戶部的統計數字,真的乘以3/10,然後,得出結論來。
總之,唐安史之亂,流民眾多,戶籍保甲制度破壞,那是事實,但,不可能有三千萬人口的死亡。、邏輯、數學上去想,就知道不可能。
PS:
把和talich的討論,從評論中搬出來:
一、稅法的改變:
唐代的戶數減少,有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稅法改變,早期實施租庸調法,安史之亂後,實施兩稅法。簡單地說,租庸調法就是以戶為單位,帶有人頭稅的性質,因為把土地和家庭捆在一起,所以,戶數多是正常,許多地主為了掩藏自已的土地,也會灌水。
兩稅法的本質,有點像是分類收稅,把國民分三六九等,然後依其收入分類收稅,這時,戶數一定會縮水。
兩種稅基不同,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租庸調法時,戶數是虛的。實施兩稅法之後,戶數才變正常。所以,不能光看數字呀,可查租庸調法和兩稅法的不同。
當然,我不是歷史專業,說這種太高深的問題,一定見拙,請原諒囉。
二、戶數減少,一定代表人口消滅了嗎?
安史之亂有一個重大的特徵是,少數民族在裡面起到的作用。我覺得安史之亂前後,唐朝對於少數民族的政策是否改變,也要放在一起考慮。 (換言之,也許是少數民族被請出去了,不再歡迎混居。)
有個例子可以舉列,唐朝後就是五代十國,我看過史書中有提過,五代十國,關中(長安咸陽一帶)人口,不到四十萬戶。這數字也是誇張到嚇人的地步,要知道關中東起潼關,西到寶雞,那是幾百公里的中國菁華地帶,卻不足四十萬戶人口。
是全部被消滅了嗎?
有很多近代的史學家討論過這個問題,最近的例子,是解放後,郭沬若一行人到西安考察,也是寫下了西安人口銳減的文章,可要知道,西安,甚至整個陝西在抗戰或是國共內戰時,並未受到太大的衝擊。
那些人口到哪去了?加上河南逃難進西安的外入人口,整個西安仍給郭沫若等人「空城」的感嘆。
我覺得,戶數這個問題,有太多的變因在裡面,我不是史學家,無能回答。
但,用邏輯和常理來推論,減少三千萬人口的災難,是不可能發生的。我上面舉的例子,就是要說明,歷史上,和安史之亂類似的戶數銳減例子也層出不窮。難道每次都是死滅數千萬人?
我只能說,人長著腿,他跑了,不代表是被埋了。這是我的看法。
最後,說一個不好的反例,一直到今天,整個陝西人口,也才3800萬,這可是包含了關中、陝南漢中,以及陝北偌大的土地……。可信。這個數字是根據唐時在籍戶口數統計的,尚有奴婢、部曲、工、樂戶、宮人等非編戶不算在內,實際死亡數字只比這個多,不比這個少。隋唐時期進行過幾次人口普查(大索貌閱、括戶等),其數字是相對比較精確的,不是隨口說的。
具體可參閱這裡:http://rcs.wuchang-edu.com/Resource/Book/Edu/JCYGJS/TS090044/0005_ts090044.htm
岑仲勉的《隋唐史》里有更詳細的表格,也可參閱。
統計上是指損失的納稅人口,古代以戶為單位納稅,所以死亡3300萬是不太可能的,但是離家破戶只會多不會少。
應邀
會死亡一些,但是死亡3000萬,是不可能的。
我個人傾向直接因戰爭死亡的人數只有大概幾十萬這個量級。
安史之亂,主要是攻城,取唐王朝而代之。當時城市化率並不高。關於屠城的記載很少。人民可以逃散、隱匿山林。
但是安史之亂對唐政府地方行政機關破獲嚴重。大戶、藩鎮隱匿大量人口。唐政府戶籍統計基本上無法反映當時的人口了。即便這樣戶籍統計中江南、湖廣人口增長明顯。
安史之亂使唐朝人口遷徙,南方人口開始趕上北方。
如果單獨看戰亂破壞嚴重的地區,十不存一我相信。但地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我以前也看過相關的書籍,確實古代的人口是按多少多少戶來計算的,不太科學,具體數目根本搞不清。就我估計,冷兵器時代不至於死這麼多人吧
這是一個前後的人口數量相差比。這裡面包含了減少的人口出生,增加的戰亂傷亡,還有後期的統計遺漏。應該是很不準確
這方面請看葛劍雄(中國人口史)
如果按照史料記載或類比推算,得出什麼樣的結果都是可能的,估計有個翻番的誤差不奇怪。個人認為沒有這麼多,我的計算方法是抽樣,找了10個生在那個年代的人,大概只有1個死於安史之亂。數據較少樣本也不具備普遍性,所以也可能不準,不過大家也不妨按照此方法試試。
不可信 安史之亂後軍閥割據中央控制力有限沒法統計真實戶數 但安史之亂中損失一半以上人口是可能的 叛軍軍力財政來源於對佔領地區的破壞性掠奪 還有回紇吐蕃對內地的掠奪也是相當嚴重的
這個應該可信
這場戰爭打了8年,年年都有征戰
老百姓基本處於顛沛流離中,疾病,溫飽,以及各種自然災害,使死亡率大增,對應的是出生率大減
貌似基本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事情
話說平太平天國使人口減少了1億多,戰爭打了13年
悲劇的中國歷史
推薦閱讀:
※漢武帝統治相當折騰,為什麼沒有亡國?
※中國古籍中有哪些字因為避皇帝諱而改字的?如何恢復原樣?
※紅樓夢很多場景中姑娘地位比媳婦高,如飯桌上的坐次,出行的安排等。古時閨閣女子在大家族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守城戰?
※為什麼清末極少有漢人大員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