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新人應該怎樣系統的去體驗一款 App?
長期體驗各種 App,應該主要著重看一個 App 的哪些方面?
實名反對最高票說的從五要素來分析…
畢竟這是我走過的坑…
我最開始來知乎的時候,也是想著怎麼樣去做競品分析的,然後,就發現了一堆高票答案跟我說要從用戶體驗五要素來分析,就是說爛的戰略層,表現層...這五個層的名字我倒現在都記不清...
好啦~也不是完全說五要素沒有用,純小白練練手還是可以的,可你如果不管做什麼樣的產品體驗都這麼寫就不太合適了!
然後我做了第一份競品分析,拿給面試官看,人家的反應是無力吐槽,為什麼?
因為分析的都是表面的東西,真正的戰略方向哪是一個新手能看穿的?
最多能做的就是說這個產品哪裡體驗不好,怎麼去改改改~
結果呢?這種改改改都特么是自己YY的!
(我的第一份競品分析可以去看,是有多水!!新人做的《233網校566考試吧競品分析》,還請各位前輩提供點建議, 十分感謝!= =一定要加問號? - 產品經理)
一個產品要進行改動,一定要有根據!什麼根據!?
1.數據分析(這是最重要的!)
2.用戶反饋(這裡需要大量的反饋!而不是你一個人YY!)
3.競品分析(參考而不是抄襲!)
但講真,光數據這一點,你就很難找到!
所以很多新手寫的產品分析都是水貨!(別看我,我也新手~)
那怎麼寫?
1.明確目標
你是寫個自己的,單純的想提升產品感覺?這時候就隨便寫,有想法就好!
還是寫給面試官的?要針對性的寫!抓住面試官的G點!
還是單純的想嘗試下?那寫寫五要素感受下我不反對!
2.根本在於要有自己的想法!這很重要!
我前半個月面試攜程的產品實習生的時候,面總監的時候,他就提到這個點!
如果你的產品分析,只要別人花店時間就能寫出來,沒有亮點,那我為什麼要招你?
3.花時間,找資料
1天出一個產品分析,別鬧了~(吐槽我自己)
之前寫的專欄文章,說是每天一個app,但我最快也是兩天寫一個,而且都是5000+字
4.分析維度
a.App store里的產品版本迭代紀錄!告訴你人家的產品經理在這個時期做了什麼!去思考為什麼別人要這麼做!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還有用戶評價!專門看差評!你會收穫很多!
b.逐個功能點去分析!一個功能能上線都是有他的道理的!背後的邏輯是什麼?符合什麼場景?滿足什麼樣的用戶需求?好好想一想!
c.專業分析,去看看知乎上別人怎麼分析的,一些行業資訊每年也會出年報!很多東西我們外行人是摸不到的!比如攜程的酒店業務!業務線非常深!
d.看競品
相同的功能點說明大家都認可
不同的功能點是否具有存在的理由?
所以,產品分析,不在於多,不在於套路,不在於好看,在於用心!在於思考!在於亮點!
附上自己專欄知乎專欄,也寫了幾篇產品分析,和最初的相比有了些想法,因為對象是自己,所以只要有想法就好了~
有兩篇發布在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算是對自己的肯定,所以你們也可以試試~用這個當做檢驗自己水平的標準(也是一種校招的資本)
所以!先別扯(用詞不當,我換個詞,「關注」)那些套路!好好用心去感受這個產品!
=============更新後的舉個栗子=============
我覺得舉個例子可能會好點,是這樣的,7月初寫專欄第一份產品分析,然後上周發布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中間應主編的要求加了對用戶體驗和交互的部分,(其實不太想加)所以看到的和專欄上的內容有點差異~傳送門:微博體驗分析:看內容的發展
剛剛有個知友在專欄文章留言,說微博太大了,可以從交互細節的角度去分析,比如如何排版、用的何種交互方式等等~我是這麼給他回復的!
我這篇文章其實是寫給自己看的,我之前在實習的時候,交互和產品一起做,所以產品執行力還是有點的,但是如何去做好一個產品,產品如何去規劃發展,這個是我一直不太了解的,所以才會從這種比較大的角度去看微博這個產品,如果我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交互,我的關注點就不是微博的發展了,而是微博的交互改版,而且,排版和內容上的展示,真的,不能全靠YY,是要有數據支持和用戶反饋的!
但不止一個同學這麼說,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畢竟不能一直都是大局觀,所以之後的文章,比如寫攜程那個,我盯著酒店預訂那塊琢磨了下(這塊業務太深了,還是沒太多頭緒)
這也是我這個答案的原因,你想獲得什麼,就去關注什麼!!而不是一概而論,什麼都說一遍,但好像什麼都沒說,做一件事要專註的,是想打井取水,還是開荒種地~
問題說的是「系統地體驗」一款產品,有的答案說什麼數據分析,競品分析的,那不是體驗好吧。
如何系統地體驗一款 APP,這個問題有兩層:
- 如何體驗一款 APP
- 如何系統地體驗
如何體驗一款 APP
最簡單的就是從 Usability 的框架入手。Usability 是本身就是評估框架,比較適合評估產品。
那個一天到晚被人張口閉口的「用戶體驗的5層模型」 並不是評估框架,並不適合用來做體驗評估,頂多是描述結果時,可以把發現通過那 5 層歸類。
如何系統地體驗把一款 APP 用戶組群和每個組群對應的任務列出來。然後代人一個特徵用戶,對所有任務進行可用性分析。
三年產品崗,把玩了Appstore種無數新品,外加最美應用每日推薦的優質App,來回答一下。
我的方法是從用戶體驗的五個要素入手,進行打分,流程如下:- 戰略層
下載的時候,先看一遍產品介紹、公司信息,思考產品定位,即:
目標用戶是誰?這樣的人有多少?
解決了這些用戶的什麼問題?與同類的產品差異在哪裡?
這個產品能給開發者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商業模式怎麼樣?
- 範圍層
打開APP後,走一遍核心功能(模塊)的使用流程,思考用這個功能來解決用戶需求是否是最優,如是否有其他的功能來替代,或流程可以再做簡化。
列舉產品內包含的其他功能,分別滿足了目標用戶的哪些需求?是否最優?思考目標用戶還有哪些需求要在這個產品中滿足?應該會在產品哪個階段加入?
- 結構層
把能切換的、進入的頁面全打開,功能在整體層級結構上形成一個樹狀圖,最好是用思維導圖工具記錄一下。核心需求會通過較少的進入次數而到達,通常會在第一層級。其他根據用戶需求優先順序,會在二、三層級出現,APP中一般不會出現第四層級,進入次數太多。
- 框架層
其實框架層與結構層有著很多聯繫,這裡有個方法是把自己變成一個60歲小白用戶,看頁面跳轉、按鈕設計、信息內容排布,用起順手,還是需要你思考才能做出選擇。交互設計中有著一句名言:Don"t make me think.
- 表現層
界面設計上的丑和美還是很直觀也很主觀的,我們要思考的是這是什麼設計風格?為什麼要用這樣的顏色?目標用戶是否會喜歡這樣的風格?
表現層還有一個組成是文案內容,如果產品是一款大學生社交軟體,文案用的卻是一本正經的新聞聯播式,顯然在表現層還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
綜上,對每個層打分,基礎10分,亮點酌情加分,槽點酌情減分,滿分20分,總分100
長久做下來,產品感覺就慢慢培養出來了,好產品和差產品一眼就能進行分辨,自己做東西也能避開很多坑。
這裡就不說堅持下去這樣的話了,把玩一款產品尤其新產品是很快樂的事,痛苦的事才需要堅持,如果體驗產品讓你感到痛苦,要麼是這產品做得確實垃圾,要麼就轉行吧。
多說一句,關於體驗新產品,不僅是產品新人入門的敲門磚,更應該是產品老人經常要去做的,行業高速發展,各類產品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工作經驗是無為者的墓志銘,創新的設計、敏銳的市場嗅覺,才是產品經理核心競爭力之一。建議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最美應用】 @馬力 ,每天一款優質APP推薦,很不錯。
少整那些高大上的概念 產品新人你能要求多高
把自己當成外人,從一般用戶的角度去看待這個產品,好用的不好用的都一條條記下來
大部分人對別人做的產品,自己隨便瞎bb都能說出一大堆,到自己的產品上面,反而說不出來了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N年產品,說一下我的建議吧:
我建議一定要分兩個階段:普通用戶階段和產品研究階段,並且一定要先做好普通用戶階段,如果直接進入第二個階段,那麼研究結果幾乎沒有意義。
一般來講我在做出產品原型之後,第一時間都是找一些目標用戶對這個原型進行講解或演示,一般不找其他產品經理進行討論,最有最終定稿之後才會請其他產品經理幫忙對細節提一些建議,主要原因就是產品經理對待產品的態度和普通用戶是不同的,只有目標用戶才會習慣於從他們將會用這個產品幫他們解決什麼核心問題的角度提出要求,如果你的設計不能讓他第一時間發現產品價值,即使你設計了這個功能,他們也會認為你不能解決問題而提出質疑,產品經理就不一樣了,只要你功能(解決需求的方法)存在了,他們就很容易忽略這個問題,這個與用戶體驗無關,產品經理對於產品的使用經驗是一般用戶不能比較的。
如果你一開始就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從什麼戰略、結構、框架....去解析你要分析的產品,很容易走上事後諸葛的岔路上,把缺陷當作特色,把果當做因
普通用戶階段
1、把自己當做最普通的用戶;
* 去應用市場搜索到這款應用,看看介紹、截圖和評價,記下自己的第一印象。
* 普通使用(和那種逐個功能、逐個按鈕體驗相反),根據這款應用的產品類型確認一下普通用戶用這款應用會做些什麼事情;在應用第一次運行時出現的使用提示,都第一時間關閉,不要仔細閱讀;記下第一次使用感受
* 找一下這款應用相關的論壇、貼吧類的,看一下用戶們都用這款軟體做什麼,都在討論什麼,反饋什麼,記下自己的想法;
至此,你應該對於這款應用在普通用戶群中對它的認知有了基本了解。帶著這些總結,做第二件事:
2、它應該還有什麼功能,應該在什麼位置?
* 我們經常使用軟體,很多規律都是可循的,比如,我用一款音樂app,我們猜測肯定有離線(下載)聽歌,離線的話,我應該可以選擇存儲到手機內存或是存儲卡(android)...那這些東西就應該在「設置」中,設置要麼在菜單中,也有可能出現在「用戶」中,用戶一般在....諸如此類,自己列一個表(也可以根據自己使用過的其他同類應用進行猜測),列一個表
* 根據猜測去驗證功能或者操作的存在,順便發現一些自己沒有想到的功能,把驚喜和失望記下來
3、嘗試尋求幫助或者反饋
* 找一下你都可以怎麼樣得到使用幫助的地方,包括聯繫客服、動畫提醒、指示標記、反饋功能等,一切和開發者有關聯的功能,記下感受
* 找到官方的反饋渠道,進行一次反饋(bug或者建議都行),看響應情況
至此你應該把自己培養成了這個產品的一名普通用戶,一般用戶會分成幾個群里,你至少在一個用戶群體裡面,去產品社區裡面找一些和你的態度類似的用戶,以此為出發點,通過一些爭論點,找出來不同的用戶群體特徵
產品研究階段
前面很多人寫過這個了,我就不再重寫一遍了,不過要補充兩點:
1、歷史
產品演進的歷史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一定值得看一下,可以用來找出來它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產品的發展變化是持續的,很少會出現一個版本導致產品火或者死,往往是一段時間的策略錯誤導致的
最佳去處還是論壇或者貼吧,甚至應用商店的評論,去看一看隨著時間變化,用戶的討論重點有什麼變化,因為產品在變化,用戶的需求也在逐步被發掘得更多,用戶也在變化
2、驗證
前面在當作普通用戶使用的使用,一定積攢了一些想法,產品中沒有實現,在這裡研究的時候,就要思考,為什麼沒有,是開發難度問題還是業務原因,又或者是策略原因,你提了反饋有沒有得到回應
其他就參考前面的一些分析吧,懶得繼續打字了
--------------------------------------------------------------------------------------------
補充一點:如果不能作為普通用戶去使用這個產品,那麼你把所有功能都點爛了,也僅僅能得到一點布局或者操作方面的經驗,甚至還可能在某些方面給你帶來錯誤的理解和認知。如果自己實在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產品的用戶,想辦法去看看它的用戶們都在說什麼吧。
再補充一點:不要把用戶多不多、排行怎麼樣來評價一個產品好壞的標準,除非是你要把產品研究加上營銷和投資這兩個部分,否則你會受到「這是一款成功的產品」「這是一款撲街的垃圾產品」的印象影響,誤導你對產品中每個功能價值的因果分析
做產品最忌諱的就是想當然和牽強附會的馬後炮新人PM第一要素,找准目標領域,這是事關時候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環節。新人有「三好」,好位人師,好高騖遠,好壞不分。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新人因為什麼都不懂,而且天天被科技自媒體的水文耳濡目染,以為什麼都能說兩句,大有熱門事件「不表態不是互聯網人」的架勢,「支付婊門」我要發聲,「魏則西事件」我要發聲,「鎚子手機」我要發聲,「邏輯思維」我要維權,「摩拜單車」共享經濟時代我之所見……等等,隨著工作年限提升,正常的產品人會說的越來越少,因為他們知道行業與行業之間溝太深。市面上那些所謂的科技自媒體自詡「犀利洞見互聯網的一切」,實際上是啥都不懂,隨便湊點名詞,產品下載下來用一遍就開始扯淡。
我的建議:找一個你感興趣的領域,去領悟。如果你是用戶,你最主要的需求是什麼,場景是什麼?如果你是運營,你認為哪些策略可以帶動產品活起來?如果你是產品,核心需求的解決方案是不是最優,最短路徑是不是還可以優化,產品競爭壁壘有多高?
只有定準一個領域持續體驗,成為圈裡的人,你才知道這些人需要什麼,真正的用戶場景是什麼樣的。這些都是你腦補不出來的,這樣的產品人沒準還能頓悟一些靈感,持續耕耘,沒準哪天就火了。至於那種哪個火玩哪個的…要麼是自媒體,要麼是投資人…但是最終都死的差不多了……
新人PM第二要素,學會通過應用商店提供的產品功能更新list去確定產品目前所處階段。啟動階段?快速增長?還是穩定運營?拿社區產品舉例,啟動階段的側重點是圈核心用戶;快速增長階段則偏內容廣度拓展;穩定運營期則偏內容挖掘和呈現。所以你看以前知乎的首頁都是人名在前,帶著答案出來的,以人為中心線索,突出人的信息。緊接著,推出了各種club,專欄功能以及更豐富的話題分類。到現在,你會發現主feed都是標題在前,順嘴提個作者,緊接著是答案的內容呈現。光看產品設計沒什麼卵用,你當了個3年左右PM以後,你會發現,產品的交互呈現只是階段性決策的一個必然結果。雖然知乎迭代了這麼多個版本,除了一些硬體驗上的產品變動(目測不超過10%),你很難說現在的知乎比以前的好,因為階段不同,你的策略性也就不一樣。了解產品所處的階段,可以讓你明白產品所有人決策時的初衷,你才能理解他產品界面所要表達的意思。所以回到主題,根據更新list確定幾款處於不同階段的產品,看看他們界面上的差距,然後最重要的是持續跟蹤你這幾款產品,關注他們隨著階段的變化,所帶來的產品變化,最後,如果讓你操刀一款目標領域的產品,你是否知道從0開始你要做那些工作,走幾步,里程碑是什麼?怎麼變身。
新人PM第三要素,stop talking ,show me your docs.
反對一切用五個層來做分析的
個人感覺@猜花星的回答更加接地氣。
通過數據和用戶反饋以及競品分析可以比較全面地去了解一個APP。
做產品的人一定要記得,所有的功能點,最後都需要通過數據支撐來做評估,來做復盤,這些數據其實說白了還是來自用戶所有的UV,PV都是用戶對於你產品形態展現的一個反饋,你的優化建議應該都是要有數據或者直接的用戶調研文檔做為支撐。
當然,如果你沒有拿到數據的機會,或者也沒有翔實的調研數據。那麼你也就只能通過這個APP的定位,以及與競品的對比來發現一些問題點了。
APP的定位是這個APP的價值所在,他要服務於怎麼樣的一個用戶群體,這個群體的畫像是怎麼樣子的(年齡,職業,收入,地理位置,性格特點),他們的需求或者痛點是什麼(一個APP價值的源泉),在這個APP里是怎麼去解決這些痛點的(是否符合這群人的使用習慣,審美特點,文案描述特點),解決的方式方法是最優了嘛(改善效果,提升效率),還有哪裡可以優化的地方。
服務的群體以及要解決的痛點決定了APP的定位,怎麼來服務就需要搭建不同的場景或者通過各種工具來實現這部分操作,所有的功能應當圍繞定位展開具體的表現形式還是需要數據和實際用戶體驗做支撐,競品只能是參考,要超越對方必須要體現出不一樣的價值。借用「用戶體驗的5個要素」:
1. 戰略層 - 這個產品從本質上講是否有意義?需求是否存在?需求是否有長期價值?
2. 範圍層 - 這個產品的主幹功能點,是否能夠有效地解決或者滿足需求?
3. 結構層 - 這個產品的信息架構及布局是否合理?是否便於用戶理解?
4. 框架層 - 這個產品不同模塊之間的交互是否合理?
5. 表現層 - 這個產品的視覺呈現是否合理?
堅持1個月|每天體驗2款APP,我的產品工作有什麼變化?
上個月,我在產品論壇上瀏覽到一篇關於30天計劃,體驗一款APP。說到底這個活動的發起,承載了許多產品朋友每天的一些產品體驗報告,這裡我就只截圖給予各位看看。
作為目前從事移動端的產品經理,一直就致力於競品的體驗和挖掘。我相信每個在職的產品經理,都巴不得別人給自己介紹一款競品給予自己,自己好去體驗。我自己也堅持了30天,今天的分享就圍繞,在經過30天體驗不同產品之後,我的工作變化和對我產品思考方式的影響。
體驗產品是抄襲嗎?
在這個微創新+抄襲的時代,我們不能說體驗一款產品是否就是去為了抄襲的目的而去體驗,我認為更多的是打開自己的那個"EYES",
解決一個疑惑點:別人為什麼那麼做,我為什麼沒有?(借鑒WHY WHAT WHERE WHEN ,4W的分析法)
當自己在負責某個需求,就不會那麼多拍腦袋或者除了數據分析優化以外,會有更多合理的產品設計點。
因此,我認為體驗一款產品,是學習的過程,在競品的體驗中,學習對手或某個功能點上的需求整理或設計原有;是一個增加產品感的過程,尤其是目前很多產品朋友都在困惑,什麼是產品感?我認為一個好的產品感就是對於到手的產品,你會感覺到目前這個產品的定位、產品的不足在哪裡,能夠簡單得到相應的結果,交互、界面、或者比較深一點的,頁面邏輯是否合理等。
因為目前自己從事的是金融產品,並且設計的主要模塊是移動端。因此我選擇ASO100或應用寶(安卓),上下載關於金融相關的產品,通過搜索相關關鍵詞,我可以很好的了解到目前金融行業不同細分類裡面,各自排名較前或用戶數比較大的產品。
在應用寶也是同理,因此挑選一款APP讓你去體驗,似乎就不是難事。
在這裡我建議各位產品朋友可以下載一個安卓模擬器作為體驗產品的體驗池,因為目前大部分朋友應該只有1部手機或主要常用的就是1個電話,現在的PUSH在APP上極為常見,如果不想被騷擾或手機幾下就折磨沒有電的話,那還是下個安卓模擬器吧,方便你去下載。
但要說明的是,安卓模擬器對直播、拍照以及有一些應用會CRASH,因此對於直播PM來說,我建議還是直接拿一部手機做體驗機吧。
如果說體驗產品,就是要作為深度用戶,每天去使用。可能作為一個以體驗一款APP的目的來說的話,是很難去實現的。每一款移動產品,對於不同用戶來說都有不同的需求慢點,這個用戶或許喜歡瀏覽諮詢,另外的用戶喜歡在這裡發帖等。
並且APP對於產品經理來說,不同於後台產品經理,我認為移動端產品經理需要懂的知識很多,不同於滿足業務邏輯,移動端的相應知識分類也比較細。
為此,我建議體驗一款產品,最快、最深的方式就是以主功能為點,進行功能性測試,當然這裡必備的是需要將每款產品的賬戶名稱進行註冊,推薦大家盡量用第三方登陸,單獨新建一個三方賬戶:QQ 微信 微博,不然你會被不同產品的簡訊TIPS騷擾的頭痛,相信我~
以每個移動端TAB為主功能點,對相應的子功能進行挖掘,體驗。並且將其的交互效果和頁面布局,進行記錄。
我會將一些有特殊的交互或界面布局進行記錄到自己的一個體驗庫,可以是截圖、或者一些複雜的交互效果,我會錄屏下來。這樣有助於以後更快捷找到自己所需。
另外,在開頭也說過,一款產品每個用戶的需求和使用程度都不一樣。作為PM更應該養成反覆使用競品或體驗產品的習慣,如果一款產品你只是用一次,或者某幾十分鐘。或許隨著記憶的流逝,也會淡去。
我將體驗過的產品進行分類,並且在手機中有每天反覆操作的習慣,每天體驗新的2款APP前,我會打開昨天體驗的APP,簡單走一遍主功能。時間也不會花費太多,但是自己對這款產品的了解會更深,尤其是在運營與產品的體現中。
或許你今天體驗的時候,該產品並沒有展現運營的相應元素,但換一個時間或許就不一樣。並且APP比較常見的彈窗:警告、升級、退出、啟動頁
換個時間進行反覆的體驗,會得到意想不到人的收穫。
在這一個月,我體驗的產品分類大概:知識付費產品、理財、證券產品、銀行APP、直播產品
體驗後,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對於一個產品感的提升。當一款移動端產品進入我的手中,除了頁面邏輯,我可以看出其產品展現的功能點,長處與不足。
並且有了產品體驗的積累,在整理某個自己產品的需求時候,會有更多IDEAR,這個我認為不是抄襲,更多的是一種過濾與結合。結合自己所在公司的資源,去做相應的功能。
公司領導或許只了解你體驗過的產品中幾個比較好的,但其實在無數產品中,就算是排名稍微在後,也有他好的一個核心功能點。
我的個人微信:574319420 希望那個能幫助你
1.提這種問題不太適合當產品(發現題主是大三實習生,我收回本句,題主的問題可以搜到非常多的答案)
2.羅海威是最美應用的pm吧?馬力第一個點贊,並且不少0答0贊0感謝的用戶點贊,本身沒有什麼關係,不過把用戶體驗要素那五層平均打分也是醉了。
————————————————————————————————————
至於描述:『長期體驗各種app,應該主要著重看一個app的哪些方面』,說明連基本的產品分類意識都還沒有。
看題主的提問裡面還有為什麼不能靠功能全面模仿的APP來制衡甚至取代一個APP?
你拿到一個應用,只要不是下發賬號的B端產品,是相當於脫光了給你看,所以怎麼剖析產品,基於你自己的產品方法論。建議搜索關鍵詞是競品分析。
給題主的建議是,先過了基礎積累階段在想,現在是『想得太多,看得太少』恰好之前給一款app「收趣」寫了產品體驗分析,與大家共同交流下體驗app的一些思路:
1、產品的用戶價值:產品提供的核心價值是靈魂!
移動互聯網碎片化的閱讀衍生出了用戶「收藏」這個需求,基本上每一個內容型的產品都有收藏這個功能,但是同樣收藏之後的打開率低得驚人。具體數據沒有,問了幾個身邊的人,收藏之後基本上都沒有主動意識去打開,經常是遇到某件事或某個問題想起來以前看得一篇文章有提到,再去找那篇文章(不一定找得到,都忘了當時哪裡看到的)。
簡單說,收藏行為發生在以下場景:
(1)看到一片乾貨文章、熱點資訊等,點擊收藏(以後可能會用到,工作因素居多);
(2)常用的備查文檔(如公司相關信息、行業信息等);
(3)長文閱讀被外界打斷,收藏稍後閱讀;
·····
歡迎大家補充,所以從上面幾個場景分析下來第1點是最高頻發生的場景,第2、3點相對而言較為低頻,大多數情況是被打斷了就打斷了。
所以從產品提供的第一個用戶價值而言,收藏等一系列產品(Pocket、Linnk)首先滿足的是用戶看到「乾貨」產生的收藏這個需求,這個需求的出發點也決定了用戶再次點開閱讀的可能性很低,收藏作為收藏著而言目的是作為備份、備查。打開率低也意味著產品商業化的可能性低。那麼除了上面提到的價值,是否還有其他價值呢?我認為也是有的,被收藏的內容本身就具備了很大的價值,關鍵是這個內容的價值是否能夠被釋放出來,被傳播開來。
內容本身的價值和收藏的用戶關係很大,舉個簡單的例子,馬雲收藏的一篇文章和隔壁老王收藏的一篇文章,都是同一篇文章,在用戶眼中這篇文章價值肯定是不一樣的。
因此挖掘出內容本身的價值提供給用戶也是這類產品的一個很大的價值,甚至可以是商業化的一個價值點。
綜上,該類產品主要提供兩個用戶價值:
(1)碎片化時代的收藏乾貨、重要信息等內容,作為備份查看;
(2)挖掘被收藏內容的價值,提供給用戶消費;
2、產品功能
產品功能是提供用戶價值的解決方案,是產品的核心(差異化)競爭力。
當今主流的內容消費平台,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知乎,主要就是解決這幾個平台的收藏體驗。在網頁端的收藏體驗都差不多,相對於Pocket和Linnk來說,很明顯收趣做的體驗更好一些,添加收趣小秘書為好友,分享給收趣小秘書即可收藏成功。雖然簡單,但卻還不夠極致。需要用戶做收藏內容的歸檔管理,這個非一日之功!這其實是收藏整理的一大痛點:
大家可以觀察公司人員的辦公電腦桌面,基本上都是亂得一塌糊塗,我估計辦公室人員找一個不常用文件的時間應該在3分鐘(記得文件關鍵字搜索除外,包括我自己),工作3年以來我只見過一個人的電腦文檔管理有條不紊,讓我讚歎!後來看了《超級整理術》,有意識訓練,也推薦給大家。
所以做文檔的自動歸類或在收藏時選擇歸類(關鍵字默認歸類等)肯定可以提升很大的價值,文檔的自動歸類管理對於挖掘內容價值來說也極其重要。
第2個價值,挖掘被收藏內容的價值,提供給用戶消費。在這點今日頭條非常值得學習,對於收藏而言可以做深一步:關於內容與用戶屬性的價值挖掘。建立用戶個人的收藏內容價值圖譜(tips:這個從運營也可以做很多,如邀請大V等)和成長體系(「收藏家級別」,從收藏內容的行業、被查看、被收藏、被關注等行為數據構建),這有兩個意義:
(1)用戶收藏的內容價值網路圖譜,對用戶興趣訂閱和用戶個性化內容消費做鋪墊;
(2)用戶收藏的成長體系,刺激用戶使用粘性和構建用戶使用「優越感」(從目前的尋找最美收藏家的運營活動來看,有這麼點意思,不過浮於表面,沒有解決好用戶歸類文檔的痛點,功能體驗沒有做到極致,就想通過分析內容去拉用戶,步子有點大。因為養成分門別類的習慣這個非一日之功啊。所以文檔自動歸類多麼重要。)把收藏裡面的痛點做到極致,用戶自然來了。
3、用戶心智
這個層面個人感覺就是做收藏,認知也是比較清晰的。這個層面看用戶對產品的評價。
4、交互細節
這個交互細節是產品可用性和易用性的問題,是否滿足簡潔明了,所見即所得的原則。
4、運營活動
上面也提到了,運營活動只能起到燃料助推力的作用,產品核心價值才是王道。
我自己用的方法
- 這個APP目標用戶群體是誰,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 類似的產品有哪些?
- UI上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用這個風格/顏色?
- 功能布局上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麼布局?
- 一提到這個APP,大多用戶的共同想起的功能是什麼?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個共識?
- 看看這個APP的歷史版本的說明和功能演進,想一想它的迭代思路是什麼?試著猜想一下它的下一個版本會推出哪些功能
這B裝的 666啊
切記 不要痴迷於各種方法論
切記 不要痴迷於各種方法論
切記 不要痴迷於各種方法論
新人剛開始去體驗App不要痴迷於各種方法論。
細心的體驗一款App找出其中的亮點、吸引你的地方,再找到你在使用過程中不滿意的地方。
找到這些點以後再去分析這樣設計的原因。
王詩沐老師給的競品分析方法:
1.數據分析
產品在市場上的體量「可參考行業報告,或者易觀這樣第三方數據公司」
以及產品在近幾個月中的數據變化「iOS參考APPAnnie,安卓參考酷傳」
2.用戶調研
核心用戶「會使用產品最深層功能的用戶群」
主流用戶「產品佔比最大的用戶群」
核心和主流用戶構成「一般使用二八定律估算」
3.功能調研
產品核心競爭力「你認為是什麼吸引了大家使用?」
功能特點「各個主要功能情況,比如知乎的問題」
功能數據「每天有多少新問題出現?新問題有多少會獲得回答?多少個問題會得到熱門?」
用戶評價「可以參考APPAnnie」
產品過去、現在的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歷史版本可以參考APPAnnie,行業情況參考艾瑞等諮詢公司發布的報告」
嘗嘗嘗嘗嘗試回答。
經驗很少,只體驗過一款工具類應用的前世今生,失眠扯兩句;
當時做的最激發了自己思考的是一個個版本去下載,截圖對比,感受一款APP的變化路徑。
還挺有意思的,當然也特別麻煩。安卓版通過應用市場等工具去一個個版本下回來,最早的幾個版本已經停止服務了,只能通過上線描述來和本地殘留的tablebar來判斷一些功能的上線時期。
通過一串觀察下來,還是有些意思的,嘗試回憶下:
1. 「掃一掃」
(1)最早期因為功能不多,「掃一掃」功能也放到底部佔一個入口,我猜估計是為了搭底層框架;
(2)後來功能怎多,掃一掃退居首頁導航條周邊(類似淘寶、微博等);
(3)一段時間後突然又放出來佔據了底部入口,非常不解,查了資料發現當時是因為和該APP(具有信貸消費屬性)和線下商家合作,通過二維碼打通線上線下的鏈接,遂放出提升轉化體驗;
(4)最後又退回主頁頂部搜索框邊上,截至停止觀察沒有變動;
2. 「我的」
(1)最開始沒有「我的」這一概念,將一堆賬戶體系相關的內容和設置內容歸結成一塊,集成在底部的「設置」(不太記得了,反正還沒有引入「我的」)中,比較隨意;
(2)後來演變成了個人中心,連著很多系統設置功能,依舊雜亂;
(3)引入授信綁定等內容,曾單獨成一頁,主打實名認證,授信提升等;
(4)在授信頁面增加合作商家入口,充Q必充話費啊balabala,詳情參考支付寶首頁各種二級入口,這時候名字改成了「我的」;而之前的設置已經退到三級菜單中;
(5)然後還有什麼變化不記得了
……
以上的體驗還有好幾個功能,
· 比如新版本的上線是為了帶出新的功能;
· 又比如版本號的變化能猜出某一版本新增的功能是不是戰略級的,比如2.5跳2.6帶出的新功能就是小升級和改動,變成3.0就說明這個功能可能是大動作了;
等等等等是在是不記得了,當時沒有集成一套體系的分享,遺憾。
以上還是剛從運營轉到產品的時候自己玩票性質的一個學習嘗試,非常不成熟,現在敢說有用是因為在後期的工作中有些例子的印記可尋,比如版本迭代、SEO、哪怕是版本升級時的文案都是有到一定的感知,挺好玩的。而且我相信不同人會供更多的角度挖取到更多信息,比如上文提到的,當我非常不理解為啥要放出掃一掃功能並認為是一個傻逼似的變革的時候,可能人背後有別的原因,且重要。
所以並不是全在回答樓主的問題,寫的也不是很有邏輯,等哪天腦子清晰些再試著理一遍吧。
感恩推薦閱讀:
※「術」與「道」的區別有那些?
※常見飲料的塑料瓶蓋結構是怎麼做到防水的?
※有哪些由於「過度創新」而掛掉的產品?
※iPhone/iPad 的數據線易壞,有什麼保護和修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