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區別在哪裡?
總是有人說,中國清人推程朱,所以國民愈來愈弱,日本學中國棄程朱理學學陸王心學,所以成為一代強國。可是對於兩者之間的區別,一直未能有人明白說清楚,求大神指點一二。
哲學上簡單講就是理學二分,心學歸一。有人能明白這個的話,再繼續展開講。
不是簡單能回答得了的。但也只好簡單回答。
-------------------------------------------那麼----------------------------------------------------
淵源:朱子宗小程,不了大程,甚至北宋其他五子;象山宗大程,上接孟子。
所宗經典:朱子宗《大學》,沒了;象山宗《孟子》,純是孟子學。
本體論:朱子講「」性即理「;象山講」心及理「。一個理在外,一個在內。
功夫:朱子格物致知;象山先立其大,也就是尊德性與道問學的區別。
形態:朱子是橫攝的,靜態系統;象山是縱貫的,動態的。
統系:朱子和小程一起,被稱為宋明理學,雖被後世是為正宗,但實際上不合儒家精神,而是」別子為宗」;象山與陽明被稱為「心學」,象山在時並不被認為是正統,但陽明很認同,後來現代新儒家認為陸王遙契晚周諸子,是聖學的真正血脈所在。
-------------------------------------但是--------------------------------------------------------------
二人有許多不同,有人說朱子道,陸子禪,但都是發揚了空門聖學,兩人分別可以代表儒家精神的一支。
這個區分大體是遵循牟宗三的思想,而熊十力認為宋明理學家切身用力為多,事功太少,不免萎縮,氣魄不夠宏大。
不要用於考試答題!!!!
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至比較--曾傳操的博客
不同點:
①宇宙構成: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張「即物而窮理」,是客觀唯心主義。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心即理」,主張「宇宙便是吾心」、「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是主觀唯心主義。
②認識論:程朱理學主張只有深刻探究萬物,以外在的天理為行為規範,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心學則認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通過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經書,只要通過內心的自修自省,克服私慾,就能回復良知,成為聖賢。
③方法論:程朱理學偏重於外在工夫,主張「格物致知」(格物,接觸事物;致知,獲得知識),即通過對外物的考察來啟發內心潛在的良知。陸王心學則偏於內在工夫,主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認為良知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慾侵蝕),所以要努力加強道德修養,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去掉人慾,以恢復良知。(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最大的差異在於求「理」的方法不同。)
④為學程序:理學主張首先通過接觸世間萬事萬物,在體會到各種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理」的體驗,最終貫通明「理」,程朱理學重經驗,近于歸納法。心學則主張先發現本心,而後博覽,近於演繹法。朱熹認為陸學「心即理」太簡易,陸九淵認為朱學「格物致知」過於繁瑣。
⑤作用和影響:理學要求個人修養要以敬畏天理為準則,才能達到聖賢之道;當人的私慾與天理衝突時,要「存天理,滅人慾」。心學重視個體的主動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程朱理學是南宋及明清時期的統治思想,影響海內外;陸王心學影響不及程朱理學。
呵呵 自己懶得寫,搜出來的全是高中歷史資料,也總結得差不多吧,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
2013年10月29日16:07:35
補充參考文章:宋代理學與心學分歧探源
背景:北宋中期理學的實際奠基人程顥、程頤兄弟二人……他們以「儒學為統」兼采佛道,……把「理」或「天理」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世界的本原。
到南宋,理學內部出現了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和以陸九淵為代表的心學兩大派系。
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都認為「理」是世界的本原,但在對「理」的認識不同。
朱熹認為「理」是客觀的,外在於人的認識的。
如:(他的「理」包括但不限於)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這是需要人們去認識的,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認為要得到「理」,要向外部世界去「格物致知」。
陸王則認為,「心」就是「理」,心是人的主觀意識。陸王認為「(世界的本原)理」就在人的心裡。只要認清自己的「本心」,就能在「心」里找到「理(本原)」。他們認為要得到理,要回歸內心,「致良知」。
也就是說,朱熹認為本原(「理」)是在人心之外的,陸王認為是理是在人心之內的。
我覺得高中課本那一套根本就是胡寫,程朱理學時期哪有什麼唯物與唯心,那不過是馬克思成為國教之後硬加上去的,看一下明朝那些信理學和心學的那些人做事所秉承的觀念就明白了,糾結於唯物唯心,天理人慾就是說教和清談,真正的人物是做事的,真正的大師是愛民的,手段和方法是講變通的,就像今天所說的「為人民服務」一樣,這才是中國古代至今一脈相承的根本
個人搜索問題進來的,好像對程朱理學和王陽明介紹的都不太多,我是王陽明的鐵粉,是程朱理學的死敵……
我覺得程朱理學是嫁接儒家思想而變異的一個轉基因產品,以至於現在解讀孔孟有出入,我覺得反孔是沒道理的,反程朱理學才是應該做的。
三綱五常應該是朱熹之後,孔子提出的「君視臣以禮,臣示君以忠」怎麼就變成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宋朝後才有守節之說,而且達到了近乎變態的地步……
而朱熹…他卻扒灰了……一味的存天理滅人慾是帝王所想要的,而從人權角度出發是完全違背的,所以我討厭朱熹,說其中國罪人一點不為過。
兩年前曾迷過王陽明,學術有方,還能打仗,文物全才,韓、日對王陽明都是很推崇的,沒有人覺得朱熹是個什麼東西可以稱孔孟朱王,朱熹就一二傻子。程朱理學:程顥、程頤、朱熹——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慾
陸王心學:陸九淵、王陽明——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人不同於動物,在於衣食住行解決之後,即思考: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世界的本原是什麼?人的衣食住行之外的生活、思想都以這個為根本。
古人沒有科學知識,即不懂得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也不懂這個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但是他們發現這個世界的運行是有規律的,白天黑夜,生老病死,貓吃鼠,鼠吃糧,山河大川,王朝更替。很多道理有相似性,那麼這個世界是不是上存在一個根本的道理?這個所謂的根本道理就是老子的"道"或者儒學的"理"。知道了"大道"或者"天理",修身齊家平天下才有個思想指導。
古代沒有科學思想,即沒有觀察歸納、演繹推理、實驗實證的思想,只有不系統的觀察和樸素的歸納法,演繹推理法也受認識限制不嚴密,實驗實證幾乎沒有。所以對於世界的規律和本質的認識,只源於樸素的歸納和簡單的演繹,這就使相同的現象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和認識。比如同樣生活的世界,卻有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物主義等思想,然後用這種結論和認識來解決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世界的本質和規律是什麼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質和規律是客觀的,由天理主宰著這世界。要想知道這個天理,變成聖賢,就要格物致知,即不斷的接觸事物,獲得知識,從而歸納總結,知道世界的天理。由於世界是由天理主宰,因此當人的慾望和天理矛盾時,就要存天理滅人慾。
陸王心學認為這個世界的本質和主宰就是人的心理。要想知道心中的這個理,就需要實踐和省察內心,即知行合一,而不是單純的格物致知。省察心理關鍵要有良知,這樣才能認識到世界的正確的本質規律。由於這種思想是「心明便是天理」,因此思維更加開闊,不易被封建禮教禁錮。
很簡單,二者大同小異。因為實質都承認了「理」的存在,所以大同。但又有小異:
1、世界本原:程朱認為「理「是本原,屬於客觀唯心主義,而陸王則認為」心即理「或」心外無理「,認為心是本原,屬於主觀唯心主義。這裡有人覺得心就是理,那不是也承認理也是本原嗎?我認為,這兩個觀點主要是為了下面的另一個區別即認識論服務的。
2、認識論:當你承認心是世界本原的話,怎樣認識世界中的」理「便可以好解釋了。陸主張發明本心,所有的理都可以通過省察內心便可以體察,而朱熹則是」格物致知」,主張研究萬事萬物來體驗「理」,所以互斥為太簡與支離。
3、還有一個小小不同,就是王陽明和宋代理學家們(包括陸九淵)在認識論上有區別。強調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這就打破了宋代理學家們所認為的知先行後的認識論,有利於防止知行脫節現象。
程朱理學主張先有天理而後有萬物,天理=人性=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慾然後格物致知,人是為理服務,為理所驅動;陸王認為理=心,由心去延伸,即人驅使理,理為人服務。大概是這樣?正好看到高中歷史課本就這麼總結了一下,歡迎各位批評指正_(:з)∠)
「孔孟朱王」,朱熹和王陽明是與孔子孟子並列的人物。王陽明的王學是直接在批判朱熹的朱學基礎上建立的。這似乎必須提及那個有名的「庭前格竹」的故事。據王陽明的《年譜》記載,他二十一歲時「一日思先儒謂『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沈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王陽明在讀了朱熹的書後,首先進行了「格竹」行動,但終於失敗,導致他對朱熹的學說產生了懷疑。
現代人已經很難理解其中的一些詞語了。「格物致知」語出《大學》,可以解釋成分析研究事物的原理以掌握事物的本質規律。朱熹「格物」思想中的「物」,是指事物,「物,猶事也」,指天下萬事萬物。朱熹「致知」思想中的「知」,是知識的意思,「 知,猶識也」,是指包括知識的知和道德的識兩部分。朱熹的格物致知的途徑包括直接地「接物」窮理,亦即身體力行去研究事物的規律,或間接地從書本上讀書窮理,獲取前人的經驗和知識。
王陽明思想的「格物」之物指心之物,所謂「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在王學的體系里,一切物質化的東西都內化於心了,格物便是格心,是去惡歸善,去人慾存天理。王陽明認為「知」就是「良知」,即人的良心。在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思想里,格物即是致良知,兩者完全是一回事。知行合一,是王學思想的基石。www.jsgsjs.cn
就半部傳習錄來說 陸王心學將就知行合一更多的是對程朱理學知行二分兩講的改良
認為知行為一 知其何為知而實從之謂之致知 知其何為知而實為之並無一毫之不盡謂之格物 而後知良知始致 致其良知而後知意誠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果
半部傳習錄中說的最多的就是把這本是一體的事物分為兩體 以至於多出側重於知而不重行的書生 而令人惋惜的是心學之後雖然有了一批重行而不重繁文縟節的人才 但終究難以大器
本源上的錯 導致聖學進一步的沒落 後世學者更是難以繼絕學 聖人不得已誘人之說盛行 後世未能學期根本而學末節致使聖學沒而邪說橫
而這辯證的相對統一王守仁用了心即是理即是性來解釋 面對事情時反求諸己而非求諸聖人
而程朱理學卻認為應該以聖人綱 氣理二分 更有氣中無性性中無理之說
不是,日本是棄中國各種思想,學習西方思想,脫亞入歐
中國傳統思想在日本幾乎沒有影響力了
區別在於理是在天還是在人
我感覺沒有絕對的區別,因為二者不可兼得啊!他們都是中國儒家思想的分支啪啪啪
推薦閱讀:
※王陽明為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如此受到推崇?
※《周易》的卦辭以及《尚書》的洪範的古書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樂經這本書為何失傳了?
※這張太極生六十四卦圖的出處是什麼?
※如何讀懂《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