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背面那麼空留著幹什麼,為什麼不設計更多的功能?
哪裡空著了……功能模塊占的是體積,不是表面積啊。
手機是三維的好么……工業設計被你說得跟平面設計似的,被你這麼一問好像後蓋上畫個攝像頭就能拍照一樣。
人的後腦勺也很空。功能多在前半臉。
題主你這個想法早就被很多廠商實驗過了,我們來看一下現在這些產品活得怎麼樣.
1.摩托羅拉的後空翻(ME600),也是Android2.1的第一批機器,MOTO在背後放置了一個類似筆記本的觸摸板,功能大致相當於G7的光學軌跡球.
結局:此方案被摩托用了大概不到8款機器就隨著XT910的誕生消失了.....
2.索尼PSV的背部觸摸板,可以實現一些所謂的「創新」玩法,目前更新到PSV 2000還在.
結局:已經名存實亡,發布會上很美好的背觸,但是拿到手之後發現沒什麼遊戲支持,即使支持也是誤觸連連(FIFA14),玩家最後還是選擇關掉.
3.OPPO N1的背部觸摸板,可以實現滾屏等操作(和題主的想法類似)
結局:幾乎沒人知曉的功能,被稱為雞肋,到了最近的N1 mini,此功能已被取消.
結論:背觸想法很美好,但是它限制了手的握姿,大屏很多人直接雙手齊上,背觸的操作確實反直覺,操作系統和這玩意配合的效率太低,總之就是雞肋
好的產品不是在不停的做加法,而是適當的做減法,把使用率高的功能做到極致就行了
三星出過一款型號F308的手機,正面按鍵和屏幕,背面一大塊屏幕和觸摸導航。
這是我用過的手機里最愛的一部了,直到現在都還有想再買一部的衝動,只是沒了原裝未拆封的機器。(另外此機不可卸電池,所以估計到今天原裝未拆封機器電池也不行了)
真正讓我痛心的是,我的分期付款還沒有結束它就被我弄遺失了…
背面是用來放LOGO的。。
當你拍照時、打電話時、玩遊戲時,周圍的人最先看到的就是手機背面的LOGO,品牌曝光度大增。想做個內嵌計算器
有這個想法是非常好的,不過也要考慮到主要運用到的是前面,後面基本是別人看和用的。
具體有什麼好的實用的貼心的功能期待你的創新。
有個iPhone保護殼可以把背面觸摸動作映射到觸摸屏上……提供sdk的。名字忘了。
嫌現在手機背面太空?這多簡單的事。。。。看看我們偉大的山寨機怎麼填補背面的空白吧
25個喇叭的有木有。。。。
還有6.1聲道的呢。。。
知道什麼是震天雷不???
山寨機表示,神馬拍月球啥的弱爆了。。。。
題主去了解一下這款手機YotaPhone,毛熊的產品
背面有一個墨水屏,簡訊電話郵件神馬的可以搞定,視頻遊戲就用正面的彩屏。
可惜渠道不多,不知道用起來怎麼樣……
在全觸屏智能機之前我也有過這個想法,可以有效的增加一些按鍵,甚至有些按鍵放在背面比前面體驗更好。
那個時候我這個idea還是不錯的。但是現在確實想不到有什麼適合放在背面的設計了。
手機背面承載了一個最重要的功能:把握!
說起來,用到背面的手機產品還是不少的,舉例:
1.隨著手機屏幕的不斷增大,電源鍵的位置從上方的食指位下移到側邊的拇指位。但從持機手勢來說,背面也是手指比較容易點到的地方。學習moto xoom,宏基Liquid Gallant在手機上來帶了背部電源鍵的設計。不過對於佔大多數人的右利手,產品右上不才是食指容易按到的地方嗎?
2.屏幕增大,耗電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頭疼的問題。yotaphone的設計是,將手機背面設置為電子墨水屏,以實現文本閱讀時的省電。不過拜託,你的重力感應是幹嘛的,為毛還要兩指下滑才能切換?不是應該根據哪一面向著用戶來決定嗎?
3.給出的這兩張圖是ME600,moto當年的主力機『後空翻』。結構上可以看出,是屏幕鍵盤在外,整體向內翻折的。這款手機真正的『背面』,就是平時被折到裡面的那一面,有一塊觸摸板。
剛好我們隔壁宿舍有兩個小夥子用過這款,根據他們的行為,除了發簡訊這種時候會偶爾展開使用背部的鍵盤,其他時候都是折起來當作普通觸屏手機用的。
贊同@stormliu 老師的答案,卻討厭把蘋果拿出來說事兒。
隨著媒體內容的不斷擴展,機頂盒也變得越來越豐富了。那麼,現在請假設你要完成以下任務:
在機頂盒內置的優酷視頻頻道,搜索《全能住宅改造王》觀看2013年4月13號的節目。
那麼在鮑老師給出的兩個遙控器中,哪個完成得更快?
AppleTV的定位本來就只是家庭媒體輸出端,他要播放的更多的是本地媒體庫已有,或者在線媒體庫中類似電視節目這種已經整理好無需太多主動獲取的內容,而現在的互聯網機頂盒在兼顧這些的同時,也更注重依賴互聯網的內容。
我們在這裡不談論引入互聯網到底是對是錯,因為這些和我們的問題無關(要拿siri輸入來戰的渣渣,再給你加一個情境:當你要用siri輸入片名,而所有的家人都在客廳玩耍嬉鬧聲音大得不得了,或者半夜家人都睡了只有你自己看電視的時候怎麼辦?)。我們回到這個話題:為什麼手機不利用背面?
為什麼不用?
1.設計界有個著名的說法,叫don"t make me think.在手機日常操作中,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操作都集中在手機的正面(想想,你調音量會把手機側過來嗎?),因為這是人們最容易到達的地方,人們看得見自己的操作,也能感知到自己操作的結果。在屏幕背面,你無法確定自己能準確幹什麼以及你幹什麼都不是最適手勢的地方,你希望有什麼功能安排呢?
對於PSV這種產品,我想問一下,有沒有關於『使用背面觸摸板功能進行遊戲』和『使用前面板按鍵進行遊戲』的比例數據?特別是在兩者功能相同,或者後者僅為前者擴展功能的情況下。我年輕還玩遊戲的時候買過超多按鍵的手柄,然後可以把手柄上方的按鍵設置為幾個組合鍵的效果,但每當對戰激烈,我大多會忘記按它。像我一樣手殘的不會只有我自己吧。
2.在現有科技水平下,手機的體積是固定無法擴展的。這就導致手機上任何一點空間都是寶貴的。
很多人對帶物理鍵盤的手機不理解,覺得那是老古董。的確,隨著手機功能豐富度的指數增長,屏幕內的內容越來越豐富,相應的,屏幕也就越來越大。作為手持設備,其最適大小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屏幕空間的利用率必須更高。還是前面說的,對大多數人來說,輸入並不是比重特別大的活動,因此讓它佔掉屏幕一大半空間並不合算。但是,對於一個『一天24小時郵件不斷並且及時性極強』的商務人士呢?這樣應該差不多能理解那些大叔大嬸為什麼鍾情於黑莓了吧。
也有很多廠商試著妥協兩者,做出各種結構來實現面積的摺疊,比如
和
和
,當然還有上面提到的me600。但很明顯這會影響產品的厚度,而這也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一大因素,加上增加成本、降低強度等等因素,這種機型少見也不奇怪的。
哦哦跑題了。在空間緊張的前提下,探索的途徑的確是增加背部的功能,或者研究多層結構。只是受到前面一條的限制,更科學的方法還是使用多層,而不是利用背部。
我的一位同學在談到手機的操作時表示,其實觸屏並不是手機最好的輸入設備。假設這樣一個情境,屏幕上有個比手指尖稍小的按鍵,如果它不是剛好在手指下落的位置,點住的一瞬間,你知道你點中了嗎?
是的,即使是正面,觸屏也無法提供100%準確的操作。不考慮背面觸摸板這種蠢蠢的設定,nokia其實有款神奇的概念設計,就是像MT27i一樣隔空操作,不過距離更遠,10cm,利用超聲波原理,精度更好。但這個姿勢會不會有點蠢?並且一旦脫離屏幕,有個大問題就是,手沒有依靠的話,非常容易疲勞(這是在pad上打字除掉沒有鍵程之外另一樣累人的原因)。
一些手機配備了獨立拍攝鍵,但按動的時候往往因為受力變化導致拍糊。不如就在手機背面屏幕上拍照鍵正對的地方設物理鍵,單按屏幕拍照鍵對焦,然後連後面的物理鍵也按下的時候才拍照,是不是有用?
奧思OAXIS 華為 HUAWEI P8電子墨水屏智能手機殼
已經有了,目前還不太成熟,但是未來絕對會是特別棒的產品。元太目前生產出了4.7寸和5.3寸的專門作為手機第二屏幕的產品。2016年,就會有很好的成品了。
不符合可視性原則。
一個屏幕被摔碎的就不少了,兩面都有東西更不好照顧了。
可以考慮在背面加入:剃鬚刀,指甲銼…,開瓶器……
具體參考瑞士軍刀!
發個設計圖:
舉例:LG G3 按鍵後置。
手機持握時,屏幕向上,不可見的背部操作/功能都不會方便。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iPhoneX 正面的「凹」式劉海(異形屏)?
※為什麼設計師之間不喜歡分享總結經驗和點贊?
※為什麼以前易拉罐拉環都是直接拉出來,而現在是拉開後翻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