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文學成就能比過哈利波特系列么?

知乎上看到人把金庸小說比老舍巴金,比大仲馬司各特,為此爭論不休。那麼,換個時代近一點的,大家認為金庸小說比起哈利波特,又怎麼樣呢,能勝出么? 如果認為十五本內容水平各異的小說不好跟一個系列比的話,可以比代表作。


沒有可比性。
一個武俠,一個魔幻,他們的差距就像桃花島到霍格沃茨那麼遠。


關公:容我來補一刀
秦瓊:小兒,竟敢傷我
關公:匹夫受死
秦瓊:還你的
關公:大哥三弟,我。。先走一步。。


。。。。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像沒什麼不妥。


時間會證明一切,金老第一本《書劍恩仇錄》是1955年創作的,最後一本《鹿鼎記》是1972年9月完成的。
《哈利波特》才創作出來多久,其相關影視周邊作品才出現了多少。
要知道金庸作品及其周邊的生命力已經旺盛地延續了五十年以上。
我認為,《哈利波特》及其周邊至少要到十年乃至於二十年之後,如果還有生命力的話,才有與金庸大大作品一論長短的資格。


如果金庸先生寫哈利波特,可能七本書他用一本就可以寫完
而JK羅琳女士寫射鵰英雄傳,可能能寫出八九本

羅琳女士的哈利波特的魅力在於她描繪了一個世界
不遺巨細
金庸先生的小說創造了一個江湖
大開大合

節奏感完全不同,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從各自領域的角度,從電影《卧虎藏龍》就可以看出,歐美人對中國的武俠認識有限,而我們對這個西方魔幻的代入感卻很強,我的淺見,是因為深度的區別,中國的武俠包含了哲學思想和我們的文化傳承,而西方魔幻相比而言就少了很多
如果有人願意好好的開發一下《山海經》創造出東方的哈利波特不是沒有可能
可是西方的騎士寫出花來,也不過就是冰與火之歌這種的吧


先說結論:現在比較兩者的實力為時尚早,個人認為從長遠看,金庸作品應該是會勝於哈利波特系列的。

在說理由前先得說說評判前提,關注這個問題幾天了,答案一條比一條離譜,題主問的是文學成就,答案居然是扯電視劇和電影的居多。小說的話本人只看過人文社的譯本哈利波特七部(通讀最多火焰杯不下五遍,最少密室兩遍),金庸作品集除了射鵰三部曲看的是廣州版,其餘看的都是三聯版,新修版看過天龍和笑傲(遍數就無法統計了,最多的射鵰不下六遍,最少的俠客行不到兩遍)。
其實hp的原文我也不是一點都沒看過,只是看過混血王子「被閃電擊中的塔樓」之後的章節,因為譯本在這裡寫的雖然頗有悲涼之意但我讀到鳳凰輓歌的時候實在是想看一看原文於是就找來讀了。可能作為一個英語渣,理解不了英語文學的我覺得人文社的翻譯挺到位並沒有特別不妥的地方,雅不雅不說,信達是能做到的,所以暫時就以人文社譯本為所謂「原著」進行探討。

閑話有點多下面是正題:
先說hp。我覺得羅琳在寫書的時候可能最初真的是按照兒童文學的在寫的,雖然後來脫離了這個框架但是她整體的文筆是比較平淡的,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閱讀時更容易帶入進去,彷彿哈利陪著我們走過了整個的學生時代。用平淡的話講不平淡的故事,突出的就是這個以成長和愛為主題的故事本身的精彩。我們看著哈利的成長之路其實是在回味自己的成長,這是哈利波特讓人慾罷不能的一個很關鍵的地方。

再說金庸。要說親和度,金庸作品可遠不如哈利波特,故事的主角團按照飛雪連天的順序分別為,胡狄蕭段虛郭李韋令狐陳楊石張袁袁,我們可以看到,除了段譽和陳家洛之外,主角們要麼沒爹要麼沒娘要麼父母雙亡要麼不知父母是誰(這跟金庸少年的經歷不無關係),我們無法像讀哈利波特那樣有那麼強的代入感,更無法在主角屢遭奇變的成長曆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這個前提下把江湖世界的事情講清楚,難度要遠大於hp對魔法世界抽絲剝繭的展現,好在金庸做得相當不錯。

在這樣難分勝負的情況下,金庸贏在一手歷史感。
不論是金庸的書還是hp系列,能造成大範圍影響都歸功於兩位作家對於時代的理解。身為八零後的哈利波特代表的是八零後九零後的記憶,對社會的感知,對那個年代的追溯。而金庸筆下的孤兒們更多的則體現了金庸本人國難當頭戰火紛飛的少年時代和風雲際會激情燃燒的青年時代。我不止一次的看到有人說,羅琳的書寫到最後頗有起點文的感覺,也不止一次的看到有人說,金庸的書寫到最後越來越沒有俠氣,這些外行話其實是不無道理,他從另一個側面反應了兩位作家所代表的時代的不同。在歷史感的傳達上,金庸比羅琳要高出太多。然而這並不是無足輕重的一個點,而是能決定讀者面的!我們可以看到金庸的讀者什麼年齡段都有而hp則大多是年輕人在看,就是這個原因。去年,新神鵰熱播,網上引發了很大範圍的熱議,這時候距離神鵰問世已經快六十年了,跟金庸的作品比,hp還太年輕,雖然作品hp的粉絲我也很希望,再過四五十年我們都老了的時候,那時候的年輕人依舊知道有個hp,願意為了渣翻拍(如果有)找出原著來看一看這部佳作,然而就目前的趨勢來看,可能性不大。所以我認為,如果二位作家維持現狀,不會心血來潮來個續寫什麼的。那麼在未來的五十年中,hp和金庸作品的水平應該可以根據影響力大致可判斷個高下了,金庸應該會勝出。

結論說完了說說大家爭論的比較多的幾個很沒必要討論的問題
第一,作品銷量,不大清楚是誰統計出金庸作品的準確銷量的,我很想問一句,算上盜版了嗎?在金庸小說出版直至八十年代,兩個最重要的華語圈台灣和大陸都列為禁書(設想一下hp被美英兩國列為禁書),然而兩岸的盜版書商都在瘋狂出版,台灣的盜版商為了矇混過關將射鵰改名為大漠英雄傳出版,曾有趣聞說鄧小平書案上唯一的盜版書都是金庸小說(蔣經國也看金庸,不過在他的時代,台灣解禁了金庸的書)。而hp在前三代問世之後開始嚴打盜版,像我一樣購買過比較早的hp123部都知道在火焰杯還沒有翻譯出版的時候中文譯名是火杯,到了鳳凰社開始全球多語言統一發行,安保工作十分完善。此外,雖然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但漢語人口卻比英語人口要少很多,中國的英語人口就接近一億,超過英國人口。忽視客觀背景直接進行銷量的比較沒意義。

第二,衍生作品,羅琳很看重hp的版權,目前hp系列也就八部電影以及遊戲。金庸作品翻拍的電影可就太多了,單說東成西就這樣的同人作品,跟hp系列pk票房的時候,你把它算進去合適嗎?你不算它合適嗎?就更別說影視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和製作成本的關係了。遊戲,金庸的作品被改編的遊戲種類繁多,單機網遊頁游都有,跟hp的遊戲怎麼比?難道用發售量和在線人數比較嗎?金庸的作品還被改編過京劇和話劇,是不是也要跟歌劇哈利波特比比買出多少張票?就更別說金庸作品的衍生品還有無數電視劇,好幾部漫畫(我看過的射鵰就有兩版)和動畫(包括台灣的布袋戲)這種hp沒有的東西我很想知道怎麼比較?

第三,文化差異,中國人相對來說更容易接受hp,畢竟近代我們學日本,建國之後學蘇聯,改革開放後學歐美,一路學過來接受hp這種以成長和愛為主題的東西肯定不是難事。但是我不認為老外很難理解金庸傳達的價值觀,外國也有忠君愛國,也有兄弟情義,不信的話看看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吧,也是一樣的快意恩仇,美酒佳人,」One for all,all for one.「翻譯成中文」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固然不錯,翻譯成」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也是可以的。

第四,短期影響,這個比較起來最沒意義,暢銷書的短時間影響力是不能作為其文學水平的參考的,典型反例:《小時代》。


我聽過如下一些言論:
跟經典小說比的時候「我知道你說的那些很好,但是一個作家的成功要看銷量,那些偉大作品的細節我們都不記得,但是金庸的xxxxx到現在都記得」
跟暢銷書比的時候「暢銷是文化上有優勢,還有閱讀素養的問題,對於文化底蘊的探究,金庸是非常深刻的..."
提到本土文化圈內的熱門小說「要看亞洲文化圈,韓國人當年偷偷盜版,越南人吵架都說岳不群,東南亞金庸可是火的不得了(東南亞:我們這些窮苦人當年只能看TVB啊)」
結果天煞的韓國人出了本《退魔錄》本土熱還遠銷「亞洲文化圈國家文化都很自閉,韓國之類的只欣賞本土創作,越南人根本沒啥文化,只是看電視劇和衍生品湊湊熱鬧」


我調換一下順序:
跟JK羅琳比 ——我知道你說的那些很好,但是一個作家的成功要看銷量,金庸的很多細節我們都不記得,但是海格拿出蛋糕祝福哈利的畫面到現在都記得
跟經典小說比——暢銷是文化上有優勢,還有閱讀素養的問題,對於文化底蘊的探究,那些你不看的小說是非常深刻的。
跟《退魔錄》比——要看亞洲文化圈,韓國人有人活著就是要看下一本退魔錄
跟文化圈熱門小說比——亞洲文化圈國家文化都很自閉,武俠之類的欣賞很封閉,更別說很多人沒啥文化,只是看電視劇和衍生品湊湊熱鬧
是不是感覺日了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之所以有人跟老舍比,是因為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駱駝祥子》出版於1955年,而金庸在同時開始了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的出版
這麼比應該高級黑,不說《駱駝祥子》如何,就說老舍沒有完成的武俠小說《二拳師》(起稿於1930年),就《斷魂槍》(1935年)這一個殘篇,其閱讀性都遠遠強於《書劍》
跟大仲馬比是張公子說的,金庸和大仲馬在小說通俗小說趣味選擇(歷史背景創作、情節曲折程度及成名方式)類似,地位存在一定可比性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讀書是好事,讀自己喜歡的書就好了嘛,比個什麼勁兒呢。
和人在另一個回答評論里有了爭執。
最後有補充,不想和人撕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私以為每一位作家用心寫的每一部作品,都同樣優秀。非要和另外一個作家爭論誰的作品更好,是對作家和作品的褻瀆與侮辱。當然,讀者心中自然會有所比較、有所偏好,這無可厚非,人人都有自己的閱讀審美與習慣。但非要大肆討論、爭個明白,讓別人認同自己,真的是幼稚愚蠢到了極點。
那些在答案里叫囂金庸完美或者HP無敵的,只能說你的智商與氣量根本對不起你讀過的書。

12月23日補充

1.請仔細看我的回答,我沒說不能比,我也說了只有叫囂那個作品無敵秒殺其他作品才是腦殘。
2.哪怕奧斯卡那些獲獎的作品也不見得更好,沒當選的也不見得不好,那只是一群多數人的標準,參看低俗小說肖申克落選。而且順便說一句,奧斯卡的最佳每年都有人噴。每年都有人質疑那幫投票的人。
3.我的答案本意是說「哈利波特和金庸都是好作品,都是作家的心血,而且本來就不是一個類型不是一種語言不是一種文化,非要拿來比哪個更好沒意義」
4.說實話,我是看到有人評論「和hp相提並論是金庸被噴的最慘的一次」很憤慨。我也喜歡看金庸,但是論成就哪怕他說hp比金庸差一些我也不說什麼,只是憑什麼這麼噴hp,特別是說什麼「百度了一下hp,是和小時代一類的」


就我的觀感吧,如果真要投一票的話,我願意給羅琳投一票。
記得許多年前(6年)的英語口語課,我們一屋子人(11人)圍著個英國老太太隨便聊天(topic 忘了)。老太太就很生動的推薦了哈利波特。她說她看了都有30遍了,每一遍都覺得有新的感受。「最重要的是哈利波特系列改變了英國人的閱讀習慣」,「在哈利波特出現之前,英國的小孩子被電子的東西吸引,已經不太會看書了。而哈利波特出現之後,孩子們開始大量的看哈利波特。重回書本」。那個老太太原話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老太太的描述屬實的話。我覺得哈利波特系列的影響力是更大的。
貌似有點歪樓了。


你不能用哈利波特在世界範圍內更暢銷來判斷,因為一個文學作品內在文化的接受度和很多東西相關,並不僅僅和文學作品本身相關。尤其是日不落帝國曾經世界範圍內的殖民統治,現在的後殖民時期對於他們的作品傳播是有天然優勢的。


其實都蠻喜歡的。但是HP系列就小時候看過兩三遍吧,長大了就不看了。金庸從小學開始看到現在,天龍八部這些看了不下十遍。HP是暢銷書,金庸暢銷,但也有文化底蘊,隨便拿出裡面的一個人物的名字就是一句詩,一段典故。


兩人的作品我都很喜歡,都讀了近十遍,哈利波特我還有英文版的,客觀地來分析一下。

羅琳會為了寫悲劇而「故意寫死」,比如弗雷德和盧平(大戰犧牲者為什麼一定是他們?)。

而金庸小說的悲劇卻往往是由人物性格和時代背景和與他人千絲萬縷的聯繫決定的,比如蕭峰(胡漢恩仇),比如楊康與穆念慈(價值觀不同)。

羅琳對鄧布利多、斯內普和小天狼星寫得就很好。

對於愛情的刻畫,羅琳雖然有些寫得不錯,羅恩赫敏,比爾芙蓉,詹姆莉莉等都很生動,但哈利金妮就跟拉郎配沒區別了,這還是主角啊主角啊!

而金庸描寫的感情的豐富與深刻,就不是我一言能盡的了。只說一點:哈赫羅赫哈盧哈金爭得那麼厲害,至少說明作者眼中的cp,呈現在讀者眼中並不顯然。而金庸小說的靖蓉、楊龍、沖盈、青承等,已經成為了無人不曉的典範。

有一個寫作缺點,羅琳和金庸都有,就是:刻意安排劇情。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白馬嘯西風應該是唯一幾個沒有太多刻意的吧。

而《紅樓夢》這樣的震古爍今的小說,情節自然流動,毫無斧鑿痕迹。好吧人家本來就是講的真事…………


喜歡金庸的人: 金老爺子不甩那幼兒讀物十萬八千個牛棚????

喜歡hp的人: hp不把那就知道打打殺殺的弱智小說爆出翔????

沒法比。


沒什麼可比性,題材相差太遠。要比就找本《騎士傳》《牛仔傳》來比。


哈利波特七本書,我每本都看過十遍以上;金庸的小說我剛開始看,現在也不過只看了長篇的四五本。

所以我選金庸。


今年是2015年,距離金庸第一部小說連載約六十年,距離最後一部小說連載四十二年。
題主再等四十年左右,比一比那時候哈利波特系列在英語文化圈的影響和地位,和今天金庸武俠在華語文化圈的影響和地位,不就差不多知道了


突然發現知乎比貼吧高明的一個地方,貼吧里這種撕逼貼不管發在金庸吧和hp吧都得一邊倒的戰況,但是在知乎上相當於提供了一個中立的戰場叫兩邊粉絲來撕逼,目前看來還很不激烈


沒有可比性去,等到五十年以後再看哈利波特的地位才能比出來(但還是沒有可比性啊!)
以及說哈利波特兒童文學的,哈利波特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東西,真的要長大一點讀才能讀出來,羅琳的內向性格和英國人的憂鬱氣質讓這部「兒童文學」藏了很多優點陰暗的社會問題。
說讀哈利波特歷史的1 我覺得你沒認真看去,或者你認定了它是兒童文學而沒有認真思考。2 別拿小時代去和它比,比不上。


哈利波特的價值觀更普世,比起金庸小說常年為了劇情犧牲人物性格,哈利波特的人物塑造更自然流暢。。。。。HP在全球範圍內的暢銷度和知名度都比金庸只高不低,為什麼就不能比呢?


看到好多人說世界觀不同,內容不同,一個武俠一個魔法沒法比,真是666666,小說內容不同就不能比?那金書怎麼就跟巴金老舍沈從文莫言這類更加不是一個次元的小說比的飛起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噠~~~~

更多的壓根就是在回答「為什麼我更喜歡看金庸」而不是在回答「為什麼金庸寫的比羅琳好」,前者跟後者有必然關係?你的個人喜好能決定作者水平高低?

還看到評論里有人說,羅琳中學老師於是不能跟金庸比,人家神馬職業都能拿出來當攻擊點了?

好多人說這是在黑金庸,也是666666,你不喜歡就是在黑啊,拿出點理由來可以不?

(ps這倆誰高誰低我其實並不在意,我只是來圍觀某些搞笑的回答和有些人不明覺厲的邏輯的)


准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生回答。
題主說的比較我認為不成立。或者說這種說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基本上為零。
這是因為從目前主流的學術觀點看金庸的文學史價值是不高的。金庸作品問世幾十年,但定位在於通俗文學,學術界名稱為新武俠小說。這種小說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娛樂大眾,是通俗文學。中國的學術界普遍認為雅文學才是真正有文學史價值的,比如說魯迅,老舍和近年來的陳忠實和莫言等人,或者說這些人才是能夠在文學上能夠有一席之地的,因為他們反映了整個時代,具有相當的深度,廣度和密度。
至於金庸的文學作品,我當然知道題主想說什麼,大概是文字很出色,場面描寫動人,人物形象鮮明。不是說金庸的文學作品不具有價值,事實上金庸對於佛家的哲學,對於社會,對於政治,對於人,對於愛情的理解還是有些獨特之處的。但是畢竟是通俗文學,畢竟首要目的還是娛樂性,不引領文學潮流的,所以文學史價值不大。
至於哈利波特,一般定位在兒童文學。

所以綜合來看題主的提法問題很多
1兒童文學和通俗文學的比較是根本不能比的,因為是完全兩個話題,兩個標準,不能有可比性
2這種比較屬於比較文學的一個方面,問題涉及面太廣
3本身兩個作品的文學史意義就不是非常明顯


推薦閱讀:

你最想《哈利·波特》中的哪位角色復活?
製造魂器時需要咒語嗎?是什麼咒語?
哈利波特里有哪些沒有悲劇色彩的角色?
《哈利·波特》巔峰時期有多火?
為什麼鄧布利多說最後必須是伏地魔殺死哈利,哈利本質上不也是伏地魔的一個魂器嗎?

TAG:小說 | 文學 | 金庸 | 哈利·波特 | 文學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