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統治相當折騰,為什麼沒有亡國?

司馬光在其《資治通鑒》中對漢武帝劉徹執政期間的作為有這樣的評論:漢武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但沒有說清楚其原因,為何就沒有亡秦之禍?就因為他最後兩年悔悟了?還是祖父兩輩給他留的底子比較厚?還是僅僅就是因為這小子運氣好?


首先這是一道閱讀理解題,所以你們懂不懂漢武帝沒關係,關鍵是要懂司馬光。

換句話講,是要懂熙寧變法,懂我宋。懂一個在續命混日子——君主拍腦袋——拗相開外掛——續命混日子中打轉的王朝是如何有時候豪情萬丈,要繼承第二帝國的遺產,有時候慫的不行,卻美名傳揚的。

所以漢武帝的宏觀操控並不是重點,還是看原文吧。

司馬光在漢武帝末期的感慨不少,我摘錄一些重要的:

臣光曰:天下信未嘗無士也!武帝好四夷之功,而勇銳輕死之士充滿朝廷,闢土廣地,無不如意。及後息民重農,而趙過之儔教民耕耘,民亦被其利。此一君之身趣好殊別,而士輒應之,誠使武帝兼三王之量以興商、周之治,其無三代之臣乎!

這一段其實就是重點,你們記筆記吧。

古人講,黃帝四面,君主是要有多重面孔的,才能夠統御萬邦。漢武帝搞擴張的時候,滿朝都是亡命徒,開始發展生產力時,又出現大量經濟能手,那麼,豈不是說,漢武帝這個人只要想幹什麼,就有人配合他去幹嗎?這說明了當時漢朝人才濟濟,君主能力強悍的現實。而如果提更高的要求,即漢武帝如果想當三皇五帝,那必然也會有相應的人才,三代的盛世,那也是可以實現的。

這一段明白地講了司馬光筆下的漢武帝是一個能力逆天的君主,當時的漢朝是一個人才爆棚的時代,如果漢武帝對自己的要求再高一點,那就是三皇五帝了。

還用多說嗎,第一段感慨就是說,漢武帝這個人了不得。

接下來,在漢武帝去世後,又有:

帝聰明能斷,善用人,行法無所假貸。隆慮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隆慮主病困,以金千斤、錢千萬為昭平君豫贖死罪,上許之。隆慮主卒,昭平君日驕,醉殺主傅,系獄;廷尉以公主子上請。左右人人為言:「前又入贖,陛下許之。」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屬我。」於是為之垂涕,嘆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誣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廟乎!又下負萬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盡悲,待詔東方朔前上壽,曰:「臣聞聖王為政,賞不避仇讎,誅不擇骨肉。《書》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難也,陛下行之,天下幸甚!臣朔奉觴昧死再拜上萬歲壽!」

班固贊曰: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疇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修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曆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焉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臣光曰: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第一段講,漢武帝這個人有三個優點,一個是聰明有決斷,一個是善於用人,一個是執法公正無私。還舉了例子。


第二段引用了漢武帝粉絲班固的原文。

第三段是司馬光的總評:重點來了,敲黑板!

孝武皇帝窮奢極欲(但都得到了),繁刑重斂(但是公正無私),大興土木(凱恩斯主義),外事四夷(你懂的),信仰神怪(對神虔誠),巡遊無度(天子巡視領土),讓百姓疲敝(富人,中產破產,財富再分配),起為盜賊(治安下降),和秦始皇差不多。

這一段吧,看你怎麼理解了。我的看法就是接著之前繼續吹,說武帝這個人啊,太厲害了,干成的事情太多了,都快把漢朝玩垮了,可見實在能做事情。

接下來是吹的極致,幹了這麼多大事情,要是隋煬帝秦始皇這種,那必然是亡國了對不?但是漢武帝比他們還厲害,於是非但沒有亡國,反而續上了。

這裡面最重要的是這幾個字

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

為什麼這麼說呢,要知道歷史上的漢武帝以改革著稱,不斷推陳出新,把天下重新修了一遍。

問題是,妙處就在這裡。

在司馬光看來,漢武帝的所有折騰,都是有章法的。有依據的。

滅匈奴,有雪恥白登的旗號,有復九世之讎的春秋大義。

開疆拓土,這是商周天子的最主要功績,對於不服王道的就要征伐,往死里干。

削弱割據,搞推恩令,是在法律框架內搞的,不廢除劉邦定下來的劉氏封王制度,不搞肉體消滅。

通過鹽鐵專賣弄錢,發動全國檢舉富人的違法行為,這些做法,都是法律允許的,都很正常。

所以漢武帝是一個會利用儒學和法家思想給自己的慾望套上鐐銬,還玩的不錯的人。

這才是司馬光的意思。

有了這些綜合素質,加上重要的細節很聰明:比如聽取意見啊,執法公平啊,會託孤啊,之類的,那就不是一般的雄才大略了,是幾百年出一個的人物。

至於司馬遷的觀點,資治通鑒的借鑒反而不多,相反,司馬光用的大多數是漢書里的觀點。

說完了這些表面文章,我們再看看潛台詞吧。

潛台詞:像漢武帝這樣的英主,宏觀操控的大師,有效apm300+以上的逆天人物,加上漢朝勃勃向上的民間風氣,殺不完也用不完的遍地人才,在搞開疆拓土和改革的時候,尚且鬧出了一些尷尬的大新聞。

何況是某些人呢?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你們也配?)

至於漢武帝個人的操盤方法,就是各種削弱,各種制衡,各種讓你不舒服,但是你鬧不來,我利益最大化。

等到漢昭帝漢宣帝時期,看起來,漢朝達到了極盛,但是,平衡打破了,匈奴徹底傷了元氣,後黨徹底做大了,老權貴徹底沒指望了,官僚徹底板結了,人民漸漸沒有恐懼也沒有希望了,這就不好了,藥丸。

但具體怎麼做,從哪裡開始做呢?當然是從上林苑的騎兵訓練和團結一批出身卑下的死黨開始了。

而不是指望某些人。

司馬光最欣賞漢武帝的,還是他的個人素質,及其果斷,及其明察秋毫,及其有主見。這樣的君主才能夠毫不動搖地推進改革,才能夠毫不動搖地信任自己的手下,才能夠毫不動搖地捍衛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把改革搞成夾生飯。(手動滑稽)。

而如果不是這樣的君主呢?嗯,還是待在洛陽續命混日子吧——南宋的同志們會給我平反的,如果有南宋的話。

根據邵雍給我的劇透,南宋嘛,還是有的。所以,元豐七年還是一個好時代。


全劇終。善良的微笑。


漢武帝根本不會亡國,漢景帝才處於危險之中。漢武帝折騰是為了消除危險而已。

七國之亂如果搞成八王之亂,那就沒有什麼漢朝了,五胡十六國就要提前到漢武帝時期出現了。

那也就沒有什麼漢族了,東亞這片土地上的核心行為模式就不是中央集權而是封建武德了。中國的人口可能就不是十三億而是三億了。游牧能養活的人口是很少的。

漢景帝的漢本質上是一個貴族制封建國家,漢武帝的漢是一個中央集權官僚國家。

大家都知道漢景帝七國之亂搞不好就成西晉「八王之亂」,卻不知道平定七國之亂以後還有一個實力更可怕的沛縣貴族集團。

漢景帝時期五個宰相,除了最後的衛綰是平七國之亂升上來的軍人,其他四個都是沛縣開國功臣集團或他們的兒子。貴族勢力極其龐大,漢景帝隨時可能駕馭不住。

漢武帝剛登基就下了求賢詔,一生當中多次下求賢詔,並建立了舉孝廉制度。舉孝廉是貴族從合法到不合法的分水嶺,跟科舉是一脈相承,科舉其實只是對舉孝廉制度技術上的改進。舉孝廉以前,貴族的位置是合法繼承的,合法與不合法差很遠。

漢武帝也想不到舉孝廉會異化成九品中正制的,在漢武帝當時而言,官僚跟豪族斗得要死要活,官僚「舉孝廉」的時候根本不可能舉豪族,難道忘了張湯是怎麼死的?難道等舉的豪族孝廉升上去殺死官僚自己?

漢武帝死的時候託孤的五個人都是純粹的小人物出身。沒有一個是貴族繼承爵位的。貴族勢力已經被削平了,中央集權的架子已經搭起來了。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貴族制封建一定會導致漢景帝處於危險之中呢?周朝不是混了很多年嗎?

問題在於周朝是什麼情況?西周和春秋的時候到處是野蠻人啊!諸侯國管好自己就行了,誰敢出兵打其他國啊?你的兵出去一天野蠻人就來抄家啊。

洛陽往南走大半天,南邊50公里處有個陸渾湖,周朝時候是陸渾戎居住的地方。洛陽北邊不到100公里就是北狄潞人。從整個周朝最核心的地區洛陽出發,往南走當天下午能走到戎區,往北兩天能走到北狄。從陸渾戎老窩出發,騎馬兩個小時能來周朝都城搶劫,無論哪天隨時來搶。這叫什麼?

叫「南蠻與北狄交,中國不絕如線」。孔子說的。

鎬京、洛陽一帶的周朝核心區域,處處都有戎人。這時候,渭水上游有狄、螈、邦、冀之戎,涇水北邊有義渠之戎,洛水有大荔之戎、盧氏之戎,渭水南岸有驪戎,伊水、洛水之間有陸渾、楊拒、泉皋之戎,穎水上游西面有蠻氏之戎。

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陸渾戎與楊鉅、泉皋之戎攻入周都洛邑。燒了周都東門。

陸渾戎認為他們與天子分庭抗禮的,所以天子坐六匹馬的車,陸渾首領也坐六匹馬的車。

這樣諸侯國管好自己就行了,誰敢出兵打其他國啊?你的兵出去一天野蠻人就來抄家啊。

就在洛陽東北200公里的地方,衛國就在春秋時候被不知名的野蠻人滅了。這還沒出河南境內啊。

這還是東周的情況,西周更糟,天子被野蠻人殺掉的就不止一回。最後野蠻人把整個周朝的都城給攻破了。西周滅亡。

戰國時候各諸侯國滅光了野蠻人,才敢出門打其他國家。

我們常說960萬平方公里不是送的,怎麼來的?是殺野蠻人來的。殺野蠻人最主要的時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


反觀漢朝,野蠻人在哪?在長城以外。七國之亂打了那麼久,見過野蠻人來抄七國的家嗎?

這種情況就可以放心諸侯互打了。

天子和諸侯形成一個共同體,唯一原因是四面八方都有外敵。沒有外敵的時候,諸侯肯定會來奪位啊,這種事情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啊。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想通這件事情的是晉朝,結果瞬間被滅了。

除了司馬家以外,沒一個人這麼蠢。


漢景帝時期五個宰相,除了最後的衛綰是平七國之亂升上來的軍人,其他四個都是開國功臣集團或他們的兒子。你是百姓你不寒心嗎?如果這樣下去,普通百姓根本沒可能進入統治集團。沛縣集團可能發展成新的周朝諸侯。

而衛綰本人其實已經感受到了這種危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啟蒙者其實是衛綰,只是他才上了個罷黜百家的奏章就被原有統治集團趕下去了。


漢武帝明顯不一樣,漢武帝多次下求賢詔,宰相中衛綰已經說過,公孫弘是求賢詔求上來的,薛澤庄青翟是開國功臣集團一直跟武帝做對,最後庄青翟跟張湯對撞兩人都死了。這也印證了官僚與世家的鬥爭。公孫賀李蔡是軍人,其餘還有多個是外面藩王的相,事實上就是這些人跟功臣集團沒太大聯繫,所以被趕出去外放。最後託孤的田千秋純粹是小人物出身。

宰相中還有竇嬰田蚡二人,這是漢武帝羽翼未豐時用來擠壓開國功臣集團生存空間的外戚,說白了就是他們是「自己人」。外戚的作用需要長文論述,粗糙地說,是從貴族模式中製造中央集權的工具。要知道當時宰相的資格需要侯爵,公孫弘給侯爵已經是格外開恩,竇嬰田蚡可是出來自帶侯爵的。

而且漢武帝真正的心腹手下不全是宰相,張湯主父偃等太多平民出身的。

漢武帝打擊諸侯國、把豪族遷到茂陵控制起來、和舉孝廉是三位一體的。都是封建制過渡到中央集權官僚體系的鬥爭。

封建制依靠的是諸侯、貴族、豪族;中央集權這邊的是皇帝、軍人、官僚。

皇帝、軍人、官僚這邊是明的,科舉/察舉升上去的,有合法性。

諸侯、貴族、豪族世襲,本來就沒有合法性,所以是暗的。

但這隻能瞞不懂的人,明眼人都知道。

什麼叫「縣官不如現管」?百姓心目中相信有合法性的、科舉/察舉上去的縣官,但始終受到的是底下的鄉賢/豪族的壓迫。所以總說「清君側」。


在漢武帝當時而言,官僚跟豪族斗得要死要活,官僚「舉孝廉」的時候根本不可能舉豪族,難道忘了張湯是怎麼死的?難道等舉的豪族孝廉升上去殺死我自己?


但年深日久,兩方互斗的平衡無法維持之後,要麼豪族把官僚全乾掉,自己佔據了官僚體系(例如東漢的「清流」體系),要麼官僚自己就成了豪族(例如東漢的外戚體系)。

董卓統計過,東漢處在他那個地位的軍人、官僚全部是被政變殺死的,東漢的皇帝基本都活不過35歲就被幹掉了。

這說明中央集權崩潰了。

就像韓國總統沒一個有好下場一樣。

所以董卓不幹這種明知道會死的事,他認為洛陽世家大族盤根錯節太多,所以遷都回長安。就這件事,被罵了兩千年。


具體到漢武帝時候,就是漢武帝領著手下貧民出身的武將衛霍和官僚張湯,對付世襲貴族劉姓諸王,竇姓王姓列侯,和豪族郭解之流。

————————————————————————————————

王朝建立初期的規律是這樣的:

這裡要考慮組織性與社會精神傾向的雙周期循環。

先有一個外族入侵,打碎一切重建(秦,隋,元,日)。

這個時候漢族內部所有群體混在一起,上下一心,不需要太多的主動組織,就可以形成一個嚴密、簡單、同質化的團體,趕走外敵並在中原逐鹿中得勝(漢的沛縣集團,唐的關隴集團,明是濠州集團,最後一個是ccp黨)。

這樣一個同質性強的組織可以有一個完整堅定無矛盾的信仰。同時行動貫徹力好。

但這樣一個集團是非常危險的,他們同時擁有文武兩方面的經驗和權力,說白了廢立皇帝是眨眼間的事。

因此皇帝會把這個集團消滅,重建上層掌權集團。重建時會有意識將文武分開,便於互相制衡。做這件事的是漢武帝、武則天、朱棣、x隊不得經x

後起的統治集團與沛縣集團使用的不是同一種文化。這裡的秘密是,文化扞格不入將導致意識形態的崩潰。劉徹主動換了意識形態,但他沒了解到的是,應該先換文化再換意識形態。

當意識形態破產後,文/武集團的粘合劑不存在了,一方獨大到失控就會謀反。例如王莽、安祿山。明末東林集團實際上也在失控邊緣。

但謀反者不了解,他們在基層根腳不足。他們的掌控力實際上只是因為大一統官僚集團的上傳下達順暢。大一統消失,他掌控力也就消失了。而這時候上層感受到意識形態破產,基層還沒感受到,因此會被基層反打,瞬間被滅。

這裡的悖論在於,如果他們在基層根腳足夠,就是個基層小黑社會了。最多不過是個東漢世家/唐末軍閥,不可能是全國性的,因為首先他一碗水端不平。

但謀反總頭領雖然被滅,這個一方獨大的局面是會在地方上繼承下去的。東漢地方上始終文官獨大,中晚唐軍閥獨大,清(可以認為是明的後半段)與明同樣是江浙文官獨大。這樣這個集團得到了之前夢寐以求的東西:深入地方的控制力。

這種集團天生會跟中央做對,那麼中央的辦法基本很有限了,一般是在中央大肆提升另一集團的力量,但整個系統都是對方的人,提升也沒用,就像董卓說的,東漢坐大將軍這個位子的全部被政變殺掉,沒一個例外,所以他進京坐這個位子也必死。另一手是嚴厲的、異化性質的意識形態重建,如白虎觀、韓愈、文字獄

接下來意識形態的崩潰傳導到基層,邪教蜂起。加上地方集團控制力就等於剝削壓迫,所以會有農民大起義。這時候地方集團有實力,但會坐視中央被滅掉,然後回來收拾殘局篡位(曹操,朱溫,袁世凱)。

滅掉後由於他一碗水端不平,因此各地方集團之間會有三國/五代式的大亂戰。

接下來是一個維持會性質的統一政權(晉/宋)。這時候中央政權只能輸出一些政治正確了(晉的清談,宋的理學),地方深深地掌握在地方實力派手裡。而這種地方組織是如此嚴密,以至於無能之輩也能繼續當他的鄉賢。越來越無能引來異族入侵,幾波之後被異族滅掉。但這個異族是背鍋俠,大家會齊心合力把它推翻,建立新的大一統王朝進入新循環。

當然這是中國人多。如果像羅馬人少,就直接消失了。

而日本是特例,日本提前工業化,可以無視規律直接入侵。結果日本做了背鍋俠,成就了毛的新循環。


找到並確認一個新的統治基礎,是最天才的統治者才能做到的。這個統治基礎越穩當,則「得國越正」,延續越久。所以「逆取順守」和「順取順守」是一個大問題。中國歷史雖長,這種天才也就寥寥幾人。

周公是一個,興周八百年。

漢武帝是一個,建立中央集權社會兩千年。(秦始皇根本不知道有穩定的統治基礎這回事。)

隋文帝搞科舉只算半個。第一他沒有完成這件事,直到宋朝科舉入仕的官還只有30%;第二他因此導致統治不穩,二世而亡。

成吉思汗算半個,雖然他的辦法就是殺光,統治死人當然最簡單。但他至少找到了一個建立嚴密強力小組織的辦法,既然這個小組織能幹掉任何已知世界的大國,那也算一種「統治能力」。

耄算不算一個,現在還很難說。他找到了徹底依靠平民作為統治基礎的方法,並能用這個組織對抗任何已知世界的大國,哪怕是有兩三代科技壓制的(美國有蒸汽內燃原子彈三次科技革命,而中國索性連蒸汽機也沒有,老毛喝的茶還是木柴燒的、板車拉來的水、裝在搪瓷杯里,100%純農業社會田園風味。反觀我現在喝的水是27層凈化,某寶網購,裝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瓶里,第三次科技革命末期產物)。但是這種統治方法能不能延續下去,現在還不知道。


漢武帝是以一己之力在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全方位從無到有建立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無章法可循,全靠自己悟性。與他相比較的人應該是周公。(秦始皇政治上根本找不到穩定的統治基礎;經濟上鹽鐵論是可以一直玩下去的正常經濟,秦國是戰爭時期的管制經濟;意識形態上漢武帝是儒,可以一直忽悠下去,秦是法,相當於臉上寫著「我是騙子」。)

這屬於聖人立德而不是明君立功。

軍事對漢武帝恰恰是最不重要的一方面,只不過是憂在內者用兵於外的老套手法,另外也需要拓邊的利益以放置建立新社會骨架所清洗出來的舊社會骨骼碎片。他喜歡亂,能控制亂,亂中取利。軍事是最簡單的在國內製造事端/軍管狀態的辦法。


@南山子 回答的很精彩。 但是只是講了漢武為何這麼做,而沒有講為何沒有亡,而秦亡了, 補充一下。

先說秦的問題: 商鞅變法以來,秦對六國的攻擊和少數民族對漢族的攻擊是一個路數,經濟極端落後(遠遜於魏齊等強國)的秦國,靠極低的戰爭成本(生產建設兵團vs職業軍人),勒索戰爭賠款形成戰爭收益。 秦的優勢在於組織機構能更好的整合全國的資源,而六國卻受制於各種世家豪強的掣肘,國君只是最大領主而已,秦國並不強過六國,但秦王比六國之王要強大的多。這也是為何長平之戰這種舉國國力的對抗,秦國能贏(拼國家整合資源的能力),但是一些小兵團的戰鬥秦國屢屢失敗的原因(農民兵當然打不過職業軍人)。

到了嬴政時代,秦開始了滅國戰爭, 攻下一地需要駐軍,生產建設兵團變為了職業軍人,這種變化摧毀了秦國原有的經濟體系。 只好通過看得見的手調節。 統一度量衡的本質就是軍方套購物資,當時秦半兩的含銅量比魏齊等國貨幣低一半都不止,卻被強制等值。 結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物價飛漲。 這個時候只好採取貨幣回籠政策(收天下之銅鑄12金人), 從極度通脹一下過渡到流動性枯竭的極度通縮,再上馬鐵公雞(長城,馳道)拉動內需,同時配合一輪貨幣超發,發行含銅量更低的秦大錢,再然後就是陳勝吳廣了。

秦末農民起義為何會一呼百應,因為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已經無法維持,國家的經濟完全崩潰了,因此六國貴族才能渾水摸魚,迅速組織了如火如荼的反秦勢力。 而秦國組織國家資源的優勢已經在上述過程中瓦解了,才造成了覆滅。

我們再看漢武:漢武的「折騰」配合了比較適合當時情況的經濟政策,保證了中下層人民的生活, 因此沒能出現秦末的局面。 桑弘羊的鹽鐵論可謂上承管子,下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到現在還在被部分實踐。在漢武時代是極為成功和重要的經濟政策。 詳情請大家自行百度,作用是保證了中央凝聚國家資源的能力,平抑地方物價, 結果是干強枝弱, 人民生活過得去,自然反不了了。

其實最應該跟漢武比的不是秦而是隋煬帝, 隋煬帝的折騰其實和漢武是如出一轍的,也是在前朝積累的基礎上,開始了以消滅權貴豪強增強君權為目的的折騰。 不過欠缺了相應的經濟政策,把自己折騰死了。 後來唐太宗的折騰路線跟隋煬帝是一脈相承的。


先說結論:漢武帝統治期間窮兵黷武,以致戶口減半、流民四起,卻沒有走向亡國的命運,其原因有二,其一是武帝在四處征伐之前已經完成了制度改革,為其實現宏圖大志奠定了物質和政治基礎,其二是在禍患初現時及時改弦易轍,從武功逐漸轉向文治。

根據《漢書》記載,元封四年【關東流民二百萬口,無名數者四十萬】,【吏民益輕犯法,盜賊滋起】,我們可以看到在武帝晚年,關東發生了極其嚴重的流民暴動,社會秩序陷入混亂,西漢王朝面臨著嚴峻的統治危機。

武帝統治晚期的景象,無疑會使人聯想到秦末、隋末的亂世,那麼問題在於,為何秦隋兩朝最終二世而亡,而西漢卻得以轉危為安,甚至出現了昭宣之治呢?漢武帝在其中又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回顧秦代的狀況。

從古至今,當我們談及秦朝的暴亡時,我們總是在強調秦朝的暴政,似乎除了秦二世與隋煬帝以外,整個中國歷史上都再沒有濫用民力的暴君了,這裡需要提到的問題是,這裡是否存在著用結果反推原因的誤區?換句話說,究竟是暴政導致了速亡,還是因為出現了速亡,我們才真正注意到暴政?

秦朝末年,陳勝首義而天下景從,一時間秦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間,然而自章邯大破周文以來,張楚軍卻一戰即潰,吳廣、陳勝先後去世,反秦聯盟瞬間土崩瓦解,此時秦王朝又轉危為安了,當反秦聯盟重新開戰的時候,領導者已經從陳勝吳廣,變成了楚懷王與六國後裔,巨鹿戰罷,高歌進入咸陽的使劉邦、項羽,也是楚懷王熊心和那些上個世代的貴族們。這裡我們需要看到的是,秦朝二世而亡,不僅僅是因為暴政與流民,更為重要的是那些足以將政治力量進行整合、進而推翻舊秩序的六國貴族們。同樣,真正推翻隋朝統治的也不是王薄和翟讓,而是屬於關隴集團的楊玄感和李淵。

因而,我們可以看出,單純的暴政與隨之出現的流民並不一定會導致王朝崩潰,舊王朝的瓦解還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政治力量能夠得到整合,進而威脅中央政府,第二,舊王朝內部機能衰竭,無力應對動亂,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王朝才會走向終結。比如眾所周知的黃巾起義,聲勢同樣浩大,但是沒有一個階級能夠將流民力量整合起來,同時東漢政府走向衰落,無法應對農民起義,因而各路軍閥作為政府軍的代表平定了起義,並進而瓜分了東漢王朝。

此時我們再回過頭審視漢武帝時代,西漢之所以沒有在武帝手中走向終結,不僅僅是因為文景給他留下了足夠的家底,更為重要的是武帝已經完成了制度改革,消除了王朝的不穩定因素,強化了王朝的統治能力,因而足以應對此時出現的動亂。

漢武帝曾對衛青說:【漢家諸事草創,加四夷侵凌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今日來看,武帝一生功績即可概括為「變更制度」和「出師征伐」兩點,二者之中又以前者最為重要。自漢初以來,奉行黃老之政,除清靜無為的統治思想外,在制度上則無太多創造,最為典型的是蕭何創《九章律》,便多有《秦律》的影子,到武帝時代,王國問題得到初步解決,功臣逐漸老去,制約皇權的幾大力量都已消散,這便為武帝改革制度創造了有利條件。

縱觀武帝朝,其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以鹽鐵專賣為代表的壟斷經濟政策。文景時代奉行不與民爭利的黃老思想,經濟迅速發展,但是主要集中在民間社會,中央政府對於社會的經濟控制能力有限,武帝任用桑弘羊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其基本思想就是國家本位的壟斷經濟,最終大大增強了國家的財政能力,也就提高了政府的統治能力和應對突髮狀況的能力。第二是以推恩令和刺史制度為代表的集權化政治改革。經過了七國之亂,王國力量被大大削弱,武帝頒布了推恩令,徹底消滅了王國勢力,此外另設刺史制度,監察地方,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能力,而在朝堂之上另設中朝以削弱相權,實現了集權化改革。第三則是儒家化意識形態改革。武帝重用董仲舒、公孫弘,也就意味著漢帝國的統治思想從黃老之學轉向公羊儒學,崇尚更加積極有為的統治手段,在張湯主持修訂的律令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儒學對漢法的影響,通過法律的形式,儒學的基本精神得以貫徹,進而起到整合關中、關東社會,維護穩定的作用。

除了以上改革之外,武帝積極的消除了殘存於社會之中的不穩定因素,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遊俠。遷徙政策一向是帝國打擊地方豪強的重要手段,然而如郭解這樣並不富有之人同樣遭到打擊,原因便在於其在民間社會的影響力,所謂【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便體現了這一點。遊俠作為關東社會的代表,殘存著戰國時代的風氣,與帝國的統治格格不入,因而必然遭到打擊。

由上我們可以看到,武帝一方面改革制度,增強了國家的財政能力和對地方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著重打擊了殘存於社會中的不穩定因素,從兩個方面為王朝的穩定提供了有利條件,因而當晚年出現流民動亂時,西漢王朝才能夠度過危機。

當然,流民動亂確實衝擊了王朝的統治,因而改變窮兵黷武的政策也就成了帝國的必然選擇,以頒布輪台詔為標誌,漢武帝晚年逐漸將政策從武功轉向文治,一方面繼續堅持集權化的制度主張,另一方面限制出征、酷吏,真正確立了【霸王道雜之】的漢家制度。

綜上所述,一個王朝的滅亡不僅僅與暴政有關,更與這個王朝自身狀況息息相關,主要體現在帝國是否還具有有效的統治能力以及社會中是否存在不穩定因素,武帝通過制度改革加強了集權與對地方的控制能力,並進一步打擊了殘存的王國、遊俠勢力,並且迷途知返,將政策由武功轉向守文,最終使得西漢得以度過後期的統治危機。


說漢武帝折騰主要是兩件事,一個是殖民擴張,掏空國庫;一個是武功爵制度,賣官鬻爵。但這兩條都只是讓國家窮了,卻反而讓民眾更富裕而擁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間,試問又怎會亡國呢?


先說殖民。漢元朔二年夏,衛青河南大捷,奪取了肥美的河套草原,漢武帝於是宣布殖民開發河南地,建設朔方、五原二城,於是乎開始了如流水般的花錢,河套草原實在太遠了,建城所需的磚石土木,十幾萬士卒民夫的吃穿住用,從帝國東方源源不斷的轉運萬里之外的西北,這在沒有汽車飛機的古代,光運輸費用就嚇死人了,史書明文記載的花費是「十百巨萬」,也就是數十到近百億錢,漢自文景以來積累的豐厚國庫為之一空,這簡直就是銅錢鋪路,黃金築城。

此外除了朔方、五原工程,所有年久失修的蒙恬長城故塞也得修繕,建立起一整套的防禦體系,以鞏固黃河屏障。於是,整個帝國水陸上,車船絡繹不絕,整個河套草原上,一派熱火朝天。

劉徹築的不是城,是花錢機器。

劉徹修的不是塞,是吞金怪獸。

太史公最討厭漢武帝的就是這一點。

兩年後,劉徹,這史無前例的超級開發商,以傾國之力,終於在草原上建起了兩座巨大的城市,從帝國各地,十數萬的百姓遷居於此,農耕放牧,以民養兵,河套草原重現生機。

徙民拓邊,是漢朝對外擴張政策的的偉大創舉,它為中國的邊疆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日後,漢軍每打下一塊地方,就依此辦理,派官吏將數以萬計的窮苦百姓護送到殖民區,為他們建造屋室,借與公田,貸與耕牛、農具及其他產業,初到時衣食也由政府供給,使他們成為國家的佃農,待經濟自立後,或超過規定的優惠期後,便向國家交納租稅,這就是民屯。另外還有派軍隊一面打仗一面耕地則叫軍屯,軍屯所獲則全部上交國家。民屯與軍屯相配合,且耕且戰,且攻且守,這便共同打造了強漢帝國的鋼鐵長城。這座長城與中國歷代長城皆不同,它不僅是防禦的屏障,更是前進的基地,漢武帝此後還要向前向前再向前,把長城一直修到西域、修到大漠,修到匈奴的單于庭中去。

農耕民族一向安土重遷,所以相比於西方,中國甚少殖民,漢武帝此舉不但是首創,而且空前絕後,所以太史公有微詞也很正常。 但歷史上那些風流人物,腦迴路總是與常人不同的,漢武帝偏偏就是認為:徙民拓邊,既可御胡,又能緩解國內經濟壓力,給缺地、無地的飢困百姓以新的生路,何樂而不為之呢?即使弄得國庫空虛,那也是值得的,至少比國富民貧要好。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就說:「武帝乘其實而為民利,國雖虛,民以生,邊害以紓,可不謂術之兩利而無害乎?」


再來說武功爵制度;漢武帝每次發動對匈作戰,雖然屢戰屢勝,但每次勝利對國家財政都是一次災難,關鍵劉徹這人太大方了,每此都是流水般的花錢。如閃擊右賢王一戰與漠南一戰,漢軍將士共斬獲首虜共三萬四千餘人,這些有功將士武帝每個人都要賞,結果前後竟賞了二十多萬金。要知道當時漢朝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四五十萬金。於是光這一項,帝國的國庫就空了一半。

這還沒完,歸降的數萬匈奴人所有吃穿住用,全由漢朝政府供給。另外漢匈自開戰以來,漢軍士卒加馬匹也總計死了十多萬,這裡面的撫恤金,以及兵器輜重等水陸運輸費用,全是天文數字。幾項下來,漢朝的國庫不僅空了,而且出現了大量財政赤字。掌管經濟與財稅的大司農鄭當時當時就傻了,因為他沒錢了,一分錢都沒了,但皇帝還要他再拿錢出來賞賜那些歸降的匈奴人以及立了軍功的將士,這可真要人命。

劉徹看著鄭當時笑了:不就是要你拿點錢出來嗎?哭什麼窮!你來看朕怎麼弄錢吧,學著點兒。

武帝隨即下詔規定:允許百姓花錢贖罪與買官鬻爵。他安排了一個新名目,叫武功爵,共分十一級,每級標價十七萬錢,即黃金十七金。不同的級別有不同的政治待遇,有的可以減罪,有的可以免役,有的甚至可以優先出任政府官吏。結果光這一項,武帝就凈賺黃金三十萬斤,不但填補了虧空,而且還有結餘。劉徹,如果不去做皇帝,倒是個出色的生意人。

還是那句話,在每個盛世陽光的普照下,都有數不清的陰影霾霾。武功爵每級明碼標價十七萬錢,而當時一個中產人家所有資產的總和也不過十萬錢,普通老百姓根本買不起爵。只有那些富商豪強才可以隨便買,想買多少買多少,於是在合法的錢權交易之下,富人有錢有勢肆無忌憚,窮人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於是他們只剩了一條出路,從軍殺敵,建功立業!

武帝對立了軍功的將士,是從來不吝嗇的。只要你斬獲首虜數量足夠,你要錢給錢,要爵給爵,要官給官,劉徹從來眼睛不眨一下。這對那些生活在最底層的漢家熱血男兒,誘惑力實在太大了,所謂「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只要軍功,就能改變自己與家族的命運,每個人,不管他出身多麼卑賤,都有可能封侯,這是何等的榮耀與誘惑,相比於此,生死何足道哉!

來吧來吧,上陣殺敵吧,只要殺的夠多,下一個封侯的就是你!

據史料統計,漢武帝時封侯總數為八十九人,其中將軍為侯者五十三人,匈奴及其他少數民族降漢封侯者二十九人,而其他非軍功封侯者只有七人,只佔總數百分之八。

這無異於最好的征軍廣告與激勵士氣宣傳語。

至此,匈奴用不斷的殺掠,劉徹用無數的金錢,衛霍用連番的大捷,引發了強漢民族空前的戰爭狂熱。一時間,銳勇輕死之士充塞朝野,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華夏的每片土地上,處處尚武成風,以騎射為炫耀,以從軍為樂事,以軍功封爵為莫大榮耀。毋庸置疑,強漢,這是一個生氣勃勃民風健勇的軍國主義大擴張時代,它與盛唐,結成了中國歷史的兩朵奇葩。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jhxlesheng

原文地址:中國歷史上最大方最任性的皇帝,掏空國庫,賣官鬻爵,只為激勵將士打勝仗

如需轉載,請聯繫公眾號


有些人還真以為文景之治多好……笑了,文景之治的太平下暗潮洶湧。
很多人以為這是文景之治時期的漢朝:

呵,這是漢武帝和漢宣帝打下來的,文景之治時的漢朝其實是這樣的:

(注意,其中的河套地區還是漢武帝收復的)

—————————(以上圖片皆來自網路,侵權自刪)————————————

你沒看錯,就是這麼小,這算哪門子的煌煌大漢?這拿到現在,這都不算統一了中國吧?

北邊是極其強大的匈奴,南邊是陰謀老成的南越(趙佗在漢武帝登基八年後才死),西南是狂妄自大的夜郎國還有滇國,西邊是永不消停的羌人,東邊是時常寇邊的朝鮮,更不用說漢朝內部諸侯對帝位虎視耽耽並直接釀成了七國之亂。

——尼馬,這種快四面楚歌的環境還是太平盛世?是肥豬要出欄了吧……

就是有一群人沉迷於當肥豬的快感,卻對即將到來的分屍毫無預感,呵呵。

司馬缸別走,說的就是你!

…………………………………………………………………………………………

回到問題,這不是一目了然么?

你不折騰,人家還就當你是可以隨意上菜的肥豬;你折騰下,至少你還能靠你的重量壓死人;你折騰夠了,把肥肉變成了肌肉,從肥豬變成餓虎,就算乏了累了想休息了,誰還敢來拔虎鬚?

對比一下圖二和圖一,領土擴張只是表面,實質上是南方從此清凈下來,再沒有什麼百越、夜郎等勢力在你對付匈奴時在你背後搞小動作!

聲明一下:擴張領土從來都不是目的,保障國家安全才是目的!領土擴張也許與吾等屁民無干(評論區某人就這麼認為),可是國家安全總與我們有關吧?如果認為國家安全都跟我們無干,那麼送這群人去當狄山吧……


其實軍事戰爭的本質還是經濟,孫子對戰爭的認知是這樣的: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胄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故兵貴勝,不貴久。

打之前要先算賬,「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全部算好了才能打。所以孫子提倡的「先勝後戰」,打之前你要先盤算好,如果你都算好了能打贏了,那就一擊命中滅之。所以往往兩國之間的戰爭,往往沒打之前就已經有勝負了,這些勝負的結果是在過去的數十年中積累的國力根本。

所以從中我們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打仗是要花錢的。經濟不行你要動手,那大家都是要沒飯吃的。所以漢武帝的一世英名,基本都是在軍費上毀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詔《輪台罪己詔》,就是漢武帝晚年覺著國內經濟是在太差了,覺得太過意不去了才寫的檢討書。不過,撇開對漢武帝的評價,我認為在他期間的國內經濟模式,值得好好研究下。其實弄明白了過去的國家思維和經濟改革,再來看現在的,就會有很多的恍然大悟。

這部分里我非常推崇吳曉波老師的《歷代經濟變革得失》,非常非常好的一本書。

我可以提供一副六字對聯加以說明:上聯——「發展是硬道理」;下聯——「穩定壓倒一切」。這兩句名言都出自20世紀末的大改革家鄧小平之口。一言以蔽之,就是發展與穩定的辯證史。歷史從未走出這副對聯。發展經濟必須放活民間,實現繁榮,而繁榮日久,地方勢力就會坐大,商人就會驕縱,中央權威就受到挑戰。此時,便需要進行集權式的變革,加強中央權威和控制力,可是如此勢必削減地方,侵蝕民間,造成生產力的下降,最終仍然會導致政權新一輪的不穩定。至此執政者面臨考驗:是任由矛盾激化,還是再度放權讓利,促使經濟復甦?

若要找出一個可供印證的歷史標本,從漢初的「文景之治」到漢武帝變法,最為合適。

我相信大家學歷史的時候都記得「文景之治」這個詞,基本這個詞就是串錢的繩子爛了的代名詞,那簡直就是土豪中的戰鬥機。漢文帝,漢景帝執政前後七十年,經濟空前的繁榮,是放權讓利式改革的結果。之所以放權不是因為他們仁慈,實在是沒啥權利可以用,而且自劉邦建朝完,大家發現國家真尼瑪窮啊,連皇上出遊要湊一樣顏色的六匹馬都湊不齊,那就大家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吧。這種背景如果還不是很能理解,就請參考改革開放。

那經濟是好了,造成的結果是啥呢。1、自由商人崛起,成為一股很大的勢力,2、中央大權旁落,地方諸侯開始牛逼,3、官商勾結,腐敗滋生。(不知道大家理解完改革開放後有沒有時代的代入感)其實漢朝政府也意識到了這點,想改革,可是失敗了。最有名的就是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口號定位很清晰「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無非是因為漢朝政府想通過晁錯改革,但是觸及地方利益,所以地方又不能直接跳出來把這話說的太明白,只能找個理由把負責這事兒的幹了,敲山震虎。

那到了劉徹上位了,他是要干一番大事業的。他也吸取了前面的教訓,明白了經濟改革之前必須政治改革的道理,所以他上來先頒布《推恩令》,形成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然後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意識形態上統一國民思想。

史學家顧頡剛說:「秦始皇的統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讀書,他的手段是刑罰的制裁;漢武帝的統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讀一種書,他的手段是利祿的引誘。」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董仲舒

在經濟改革前,漢武帝成功的把政治改革時機把握的很好,再加上有外族侵略要開展正義戰爭需要軍費的噱頭,漢武帝在經濟改革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所以大家不要老怪春晚政治意味太濃,凡事兒都是有邏輯的么不是)

漢武帝這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整體配套體制改革,涉及面很廣,產業,流通,金融,稅收,主要操盤人是桑弘羊。

產業改革方面:鑄錢、煮鹽、冶鐵和釀酒相繼國營化;流通方面:均輸和平準,簡而言之就是統銷統購,物價管制的計劃經濟。這次改革的本質在短期內,其實政府收入的增加並不是因為生產效率的提高,而是既有社會財富在政府與民間的重新分配。

產業和流通改革完,漢匈戰爭到了主力對決的白熱化階段,再加上山東發生重大水災,錢還是不夠,於是桑弘羊建議,向全國有產者徵收資產稅,即「算緡令」,然而大家都不是很願意交尤其是有錢的中產階級,於是漢武帝來了招狠的,兩年半後頒布「告緡令」,舉報告發者政府賞他一半。

可想而知,社會開始動蕩,中產階級被洗了一遍,工商動力喪失。而政府在過程中毫無契約精神的表現,造成民眾的儲蓄和投資精神喪失。

對於此次改革的具體細則,我非常推崇《鹽鐵論》一書,顧名思義講的就是鹽鐵國營化後這種經濟制度,民間普遍是不買賬的。於是始元六年,漢昭帝(漢武帝已經病故了)下詔書命令丞相和御史大夫桑弘羊與地方推舉的有名望的儒生進行辯論,了解民情。桓寬將會議中的互相辯論總結成了會議記錄,編纂成《鹽鐵論》,本人非常喜歡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可以從兩個角度審視此次經濟改革的利弊。對於當前經濟討論,很多人都比較崇尚西方。我也比較喜歡去了解西方主流的經濟學理論,但是《鹽鐵論》絕對是中國非常偉大的經濟學著作之一,它非常直接不遮掩的反映了不同階層對於經濟改革的喜好,也揭示了看似繁瑣複雜的經濟改革背後的本質意圖。

《鹽鐵論》這次會議其實最經典的還是著名的「桑弘羊之問」,如果不執行國營化政策,戰爭的開支從哪裡出?國家的政策收入從哪裡得?地方割據的景象如何化解?這不正是治國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么?其實桑弘羊之問也是可以讓我們參考現在很多現象的存在,如果你覺得環境污染不好,那麼如何設計出比較實際可行的操作方案既能滿足現有經濟的發展,又能滿足環境保護的需求?綠色經濟的答案一定是有的,這需要我們各行各業每一個懷著企業家精神的人去探索和實現。

話說回來,我認為桑弘羊之問的本質是國營經濟與必然產生的權貴經濟之間的矛盾,其實反觀現在也有這個問題,所以為什麼說大大不容易,國企改革是目前必須走的唯一一條路,所以反腐倡廉這種政治改革一定是會如影隨的繼續,因為國企改革觸及了太多權貴經濟的利益,大多這種沒法調和,只能一鍋端。而國企改革的本質一定是要增強生產力和競爭力,來在全球範圍內將別國的財富吸引過來,不然這就和消滅本國中產階級,不額外產生價值只是重新分配民間和政府的財富改革相差無異。

這裡推薦一本《The public wealth of nations-How Management of Public Assets Can Boost or Bust Economic Growth》,很不錯的一本原版書,講的是在國家層面對於公共財富的管理,因為我還沒看完,沒法分享更多,但是很不錯的一本書,推薦大家閱讀。

話說回來,我們之前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寄希望於提高生產力,但從結果來看,以鋼鐵為例子,現在產能過剩的不要不要的,本質就是我們的競爭力不足只能滿足低端市場的需求,無法打入高端市場。在本輪改革中,一方面現有市場的重新整合是關鍵,所以很多B2B企業的新起也是順應了這個需求;一方面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我們會看到國企開始頻頻併購國外企業,希望能夠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能夠從全球高端市場中分的一杯羹,畢竟我們在傳統製造業已經沒有明顯優勢了。

所以未來的國企改革必將繼續深化,且會有比較大的不一樣。我認為這點對我們年輕人最有意義的不是跟著國企改革概念買股票,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快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無論是在外企,國企,私企,當未來的變革到來時,最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再怎麼認為是鐵飯碗的工作,凡是與趨勢相左的,必將失業。你回想看看以前工人的下崗潮,其實並沒有過去很久。未來的體制的變化,會帶來很多機會。國企的改革,事業單位的改革,甚至是政府職能部門的改革,我相信在未來的十年到二十年里,一定會更多的引入市場化競爭機制和社會招聘模式。

那到了那一天,我們是成長為了有核心競爭力的職業經理人,還是碌碌無為無一技之長的下崗待業中年人?

我們這代年輕人,是應該要有危機感和責任感的。


還是先來說說漢武帝。

對於漢武帝的評價,長期以來存在著兩極化的觀點。首先,他的大刀闊斧,革新吏治,一改前朝的休養生息政策,文治武功,一舉把漢帝國拉到高度專制中央集權的軌道之上,使得「漢」在武帝之後成為一個民族的名字永垂於東方。因此有人評價,就大一統制度的建設而言,試驗於商鞅,成型於嬴政,集大成於劉徹。
但是,因為漢武帝長期的對外用兵,破匈奴奪回河套、河西走廊,滅衛氏朝鮮置樂浪四郡,收服夜郎南越政權…大動兵戈,征徭無度,幾乎使文帝,景帝兩朝積累的充沛國庫為之消耗一空,史記上描述中央財政出現了「用度不足」的危機,據載,漢武帝「外事四夷,內興功利,役費並興」,「兵連而不解,天下共其勞
「,「費以億計,縣官大空」;
其二,是漢武帝為了有效疏解上述的一系列財政問題,在輔以桑弘羊的操刀下進行的整體配套體制改革,成效顯著,但也有政策性的後遺症。經濟上的國家主義盛行,集天下國營之財大都「補貼」在國防軍備上,平民階層所得到的實惠少之又少,武帝晚年出現天下困頓、盜賊群起的景象。以至於公元前89年,68歲的武帝頒布了《輪台罪己詔》。中央趨於寬鬆,民間得以喘息,方才避免了更大的動蕩。

以武帝的雄才大略,不可一世,晚年卻黯然罪己,不可謂不是歷史的一個諷刺和驚醒。由此,才有了題主引用到的司馬光的尖銳評判,說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再引征一句,與司馬光一生政見不和的王安石推行國家主義整體配套體制變法時最推崇的兩個政治人物,其一就是漢武帝。司馬光在和王安石「延和殿廷辯」時,當王安石說起前人桑弘羊做漢的政策導致「民不賦而國用繞」時,他幾乎當場就和王安石翻臉,說「漢武帝就是聽了桑弘羊的騙話,導致晚期群盜並起被迫下了罪己詔,國家差點滅亡「。因此,司馬光對漢武帝的批判,上升到當時朝政時局的角度上,是對王安石變法集團所推行的經濟新政的側面攻擊。一味用司馬光的話貶斥去漢武帝,其實是不夠客觀的。

扯遠了,言歸正傳。也就是說,題主所言司馬光對漢武的評價,歸結起來是對他後期經濟改革措施疾弊的批判。

那麼漢武帝某些改革和政策導致了疲敝天下,國家動亂的結局,為何到底還是成功了?(為何沒一舉失足而致亡國之禍?)
漢武帝有底氣推行一系列大刀闊斧國策是有其厚實基礎的。在解讀他的改革之前,有三個前提是要預先觀察到的:

第一,在經濟改革開始之前,政治集權和思想統一已經完成;

第二,以抵禦外族為口號的討匈戰爭為集權改革創造了道義上的理由,對凝聚基層民心起到了關鍵作用;

第三,「文景之治」留下巨大的,可供汲取的民間財富。
這三項是保證改革得以推行的客觀條件,也就是說,漢武帝掌握了改革的「時間窗口「。

進一步從技術層面角度上說:
在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的關係上,漢武帝變革以加強中央集權為目標,而經濟集權的前提正是政治集權。漢武帝啟動改革之時,「七國之亂」已經平息,削藩取得成功,政治上中央已形成不可對抗的集權能力。這是最為重要的內部條件。中國自形成大一統的帝國模式之後,歷朝新建,最重要的任務必是「削藩」,「削藩」成功,中央集權可得,「削藩」不成,中央與地方、政府與財閥的權力和利益之爭必永無寧日。殊不知王莽托古變制,激起門閥勢力的激烈反彈,最後以本人掉腦袋謝幕;光武帝初建東漢,意在削藩圖強,結果豪強武裝暴亂,幾千餘子弟上書,迫於世族勢力擁兵自重,光武帝這得留下「苟非其時,不如息人」的感嘆。

在改革與民心的關係上,從漢代社會幾大利益集團的權益博弈上看,中央集權改革將侵蝕地方政權和有產階層的利益,所以改革成功的前提是,務必獲得底層民眾的支持。

一般而言,集權者用以鼓噪民心的方法和理由大抵有四個:抵禦外敵入侵;防止地方割據;反貪反腐;反對貧富不均。而漢武帝搞改革的口號,正如上面提到的,是保家衛國,抵禦強匈。漢王朝對匈奴的戰爭順應了當時的民心,為改革爭取到了強大的輿論支持。

在集權式改革與民間財富的關係上,任何集權式改革從根本上來說都不是為了促進生產力,而是通過財富的重新分配,使中央政府獲得更多的經濟權益。漢武帝變法建立在70多年的「文景之治」的雄厚基礎上,為漢武帝國營化政策留下了巨大的斂財空間,而且財富藏於民間商人之家,易於剝奪。倘若換做王朝初期或大亂之世,是不可能有這樣的經濟、社會條件給武帝折騰的;換做王朝衰微的末期(如西漢末年,唐朝末年,明、清末年時期的變革),士大夫精英集團做大,龐大的財富集於官商一體的世族集團之手,搜刮的難度和激發的社會反彈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在改革和官僚執行能力的關係上,漢武帝是一世雄主,心狠手辣,可謂冷酷無情,手段霹靂,他在改革中有效發揮了能臣與酷吏的作用,在不同階段時期任用不同官吏,用之深寵,過之則棄,絕無拖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擁有一支忠誠高效的執行團隊。

天時地利人和漢武帝盡據佔領高地,改革不難不成。這是行君道的智慧。

進一步說,如果要論後人從中吸取的經驗,一場大的社會變革如同空間重構,疏處應可跑馬,密處必不容針,國政視野應有系統思考和風險預警,倘若魯莽激進,漏洞必然百出,失敗乃題中之義。

劉徹時代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把循了歷代政治經濟變革的演變邏輯,在矛盾激化與放權讓利間輾轉遊離,磅礴大氣而又綿中藏針,取得微妙平衡,武帝之後再難有人能出其右。

此上。


當時的情況是,山東流民百萬,但漢武帝有一隻驃騎,那就是打敗匈奴的騎兵部隊。這是中國歷史上橫向對比最強大的軍隊,沒有之一。當時的中央政府有函谷關作為屏障,基本屏障了華北平原百萬人的農民起義。當然最關鍵的是漢武帝能屈能伸,及時頒布了罪己詔,讓老百姓能買得起房,看的病,上得起學,所以國祚又續了幾百年。

打得過流氓,知錯就改,劉彘就是靠這兩點混到了秦皇漢武的行列。


顯然是昭帝、宣帝及顧命大臣與秦二世、趙高的PK。


因為基礎夠好,人民還能苟活。

以打擊地方豪強為主的中央集權戰爭,並不會亡國。

會亡國的是,因為以上的趙家內戰,導致的民不聊生。

我說的是漢武帝和隋煬帝,他們都是胸懷大志想安天下的,

區別是,前者搞事情,後者不光要搞事情,還要拉屁民一起勒緊褲腰帶搞事情,

結果漢沒亡,隋亡了。

補充一點,雖然漢沒亡,但也差不多了……


首先,蹄煮的問題源自資治通鑒。如果完整看過資治通鑒,就會發現裡面對漢武帝的描寫真是「小資」(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小小的篇幅寫了一下,因為這本書不像史記是紀傳體通史,它的目的很明確:規勸宋神宗,警示其後人。
「司馬光曾患歷代史籍浩繁,學者難以遍覽,因欲撮取其要,撰紀傳體史。初成《通志》8卷,起戰國至秦二世,表進於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視。」

不規範的說,它有要突出的中心論點分論點,就像我們寫高考作文一樣。【既有突出,必有側重】所以,要全面了解,客觀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是不以資治通鑒為本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學這段歷史要先讀史記再讀資治通鑒。
【說這麼多廢話,其實就是,資治通鑒是非常棒的史書,但由於它具有「論點」,有突出側重,它對人物的評價不能看作標準,了解人物要讀史記這樣的(雖然司馬大大的主觀性也是夠強的…)】
———————————————~~下面才是正題~~————————————————


劉徹特能鬧騰是真的,但總拿他和秦朝的兩位皇帝比,真是覺得委屈。替漢武帝委屈,也替秦始皇委屈。
嬴政被歷朝歷代文人政客經過根據自身需要的「美容」後,幾乎完完全全變成了反面教材。(內心:我雖然很殘暴,但功績也大大的不是嗎!!!(╯°□°)╯︵ ┻━┻)
【又跑題了?(●°u°●) 」】
如果拿他比胡亥就是有點真太有失公允了。。。
嗯,無知的答煮覺得劉徹很鬧騰但依然把大漢鬧騰到世界第一(此說法不夠嚴謹,但經濟土地人口軍事等各方面綜合看,還是差不離),有下面幾個原因,歡迎補充及拍磚(●°u°●) 」
一、他的鬧騰並不都是胡鬧。
比如北征匈奴,在當時已是必行之了。只是和親已成慣性,過往戰績又太慘不忍睹,才導致這在當時看來[很胡鬧。
二、他的鬧騰具有一定成果。
當時派張騫出使西域跟現在派張三登錄火星差不多(誇張誇張),看起來夠鬧騰了吧?但燦爛的絲綢之路,悠悠的大漠駝鈴,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意義就不是鄙人能說的清的了(一帶一路至今決定著高考文科生的命運好伐?!)
三、拼爹是一門學問。上承文景之治,他爸比和爸比的爸比給他留了多少錢啊!穀子吃不了都爛了,穿錢的繩子都磨壞了等等,而且群眾基礎也不錯。(文景時期輕徭薄賦就不說了,漢武時期百姓負擔其實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重,我們下面再說)
四、雄才大略,人才輩出。政治方面,設立內朝,刺史制度,推恩令,整治豪強等等一系列有力貫徹的政策穩固了他的政治根基,讓他令行禁止站得住腳。經濟方面,桑弘羊為首的一系列經濟政策讓他在花老爹的錢的同時不會坐吃山空。
除此之外,他選賢舉能,許多草根的不世出之才也被從基層移植到朝堂,幫他折騰。(衛青是個伺候馬的,霍去病是伺候馬的的侄子,霍光是侄子的哥哥,主父偃是個多年不得志的貧民窟成員等等)
五、一不小心玩脫線了有人給他收拾殘局。昭帝,宣帝,霍光等等。
六、他有志向,有胸懷。一生專制,開創偉業,極盡尊榮,被後人評為好大喜功的劉徹,在最後兩年向天下罪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我明白他的性格的確高傲,好大喜功,一直以來卻因為他的成就願意原諒他的缺點。但每每讀到這段話,除了心中生出無限景仰,更有一份酸楚。按性格,他似乎是中國歷史上似乎最不可能罪己的皇帝,獨裁,專制,封禪泰山,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罪己的皇帝。
他已經老了,當年的雄圖霸業,未成者已如東逝江水有心無力,成者,卻又無限追悔。我無法想像,對亡子的思念愧疚,對幼小的太子和託孤重臣的無法信任怎樣日夜折磨著這個已經垂垂老矣的過往英雄。此時此刻,操控天下一生的他卻無力改變任何,恐「子幼母壯,危及社稷」而下旨殺了唯一能最後陪伴他一程的鉤弋夫人。冰冷長夜,在這座曾見證他輝煌的宮殿里,夢裡是否還是衛青霍去病凱旋迴朝時的盛世,但睜眼,他們都早已不在了。
他的時代,過去了。
他的一生,雖然「志尚奢麗,尤敬神明」,但他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功名,而是民族的尊嚴,國家的雄起,大漢永昌,長樂未央。

圖片拍攝自陝西歷史博物館


知識分子太弱了,干點什麼都覺得折騰。
手無縛雞之力,殺個雞當然都覺得別人是「折騰」。勞動人民把雞殺了知識分子還說君子要遠離殺生的廚房,要把雞殺了做成黃燜雞一個外賣端家門口,還要嫌棄一下這雞肉太老了。
既然這麼怕折騰,只能說生命力太弱,
漢武帝不過是打打仗,有輸有贏,最後贏了,司馬遷一天不裝逼就渾身難受,出來說漢武帝折騰。結果小雞雞被割了,才突然感覺自己弱爆了,只好悶頭寫書。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沒有多少能力,總和文盲比文化,是讀書人的悲哀。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天天宅著讀書還嫌農民種地太折騰士兵打仗太折騰。動一動就牢騷滿腹大談委屈。
吃飽了撐得沒事做就哼哼,像豬一樣,真的好麽?


真是無語了,怎麼能說漢武帝北伐匈奴算折騰呢!
如果你想想你當時生活在漢朝,你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一年種點地,積攢點錢作為女兒的嫁妝,修一個新房給兒子娶媳婦。然後這幫狗b來了,拿著彎刀殺進你們村,老弱殺光,男的作為奴隸,女的給強姦了,房子燒掉,值錢的東西拖走。跟日本人一樣,你反不反抗。


漢武帝就是福氣好啊。

中華第一帝國,在秦始皇統一以後,過於急於求成,妄圖畢其功於一役,同時啟動了多項公共工程鞏固統一成果,結果財政超支,鑄幣削薄,貨幣威信崩潰,導致了金融危機,繼而社會政治軍事迅速敗亡。漢初不得不的休養生息,這根本算不上是什麼明智之舉,而是沒得選的選擇。

就像一個年輕人,剛交女朋友那會兒不懂事,一夜射了七八次,他第二天大睡了一整天,你說他真懂養生,呵呵,太沒勁了。

中國統一的成本,到了150年後才徹底消化掉,於是武帝即位時,國家財政終於恢復元氣,可以打這兒打那兒了,鞏固統一局勢了,這是福氣啊。

就像一個年輕人,大睡了一周,起來後元氣恢復了,技巧長進了,巧遇匈奴這樣的美女,你不日她360個回合,還說太折騰,呵呵,太沒勁了。

威基基那家丸龜制面味道真不錯,我排半天隊,憋出這麼個貼,我容易么……


說個細節

失敗了的馬邑之謀:

漢使馬邑人聶翁壹間闌出物與匈奴交易,陽為賣馬邑城以誘單于。單于信之,而貪馬邑財物,乃以十萬騎入武州塞。漢伏兵三十餘萬馬邑旁,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護國將軍以伏單于。單于既入漢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時雁門尉史行徼,見寇,保此亭,單于得,欲刺之。尉史知漢謀,乃下,具告單于。單于大驚,曰:「吾固疑之。」乃引兵還。出曰:「吾得尉史,天也。」以尉史為天王。漢兵約單于入馬邑而縱,單于不至,以故無所得。

單于發現附近沒有漢人放牧,因此生疑,導致漢朝對匈奴的斬首行動失敗。其實漢武帝如果不擇手段的話,完全可以把消息對當地的平民封鎖,讓他們正常出行,當然一旦打起來,他們也將被匈奴的鐵蹄踩死。然而漢武帝卻允許他們避難,由此被單于察覺計謀而失敗


蜀漢中期,姜維不顧國力,多次北伐,前幾次都是戰勝或無果,國內也不方便說什麼,直到「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眾」,才「眾庶由是怨讟,而隴已西亦騷動不寧,維謝過引負,求自貶削」

而漢武帝時代的前期和中期的戰略目的基本都能達成,對匈奴打得漠南無王庭,收復秦末丟失的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平定衛滿朝鮮、閩越、南越,控制西南夷,懲罰樓蘭和大宛,因此雖然物故者眾,錢糧耗費多,百姓也不能說什麼;直到後期名將凋零,匈奴有復甦跡象,李陵乃至李廣利戰敗投降匈奴,外加內耗嚴重的巫蠱之禍,天下才出現大規模民變


很有意思。跟喵對比一下。
喵折不折騰?
沒有底子卻大興土木,大搞軍工,大修水利,朝戰,中蘇,越戰,中印,平均五年打一仗,越折騰越強。
差別在哪呢?


推薦好文 歷史上真實的漢武帝?如何評價漢武帝? - 知乎專欄

皇權的成熟與潰敗 西漢 東漢時期

秦國一統天下,依靠的類20世紀的軍國主義體制,雖然高效,但是傳統對社會的和諧破壞性太大,全天下的反抗力量極大,一下子把秦王朝就推翻了,在建立新的天下統治核心過程中,項羽的霸業值得深思。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項羽是傳統貴族之後,還是受到【周天子】為核心的禮制思想影響,還是堅持天下各國的分封制度理想,希望達到天下的各國共同和平相處、共謀發展的理想,根本沒有天下皇權思想。這也是項羽悲劇的總的原因。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秦軍主力。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項羽在得到楚懷王的同意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魏王豹為西魏王,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殷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燕王韓廣為遼東王,臧荼為燕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等十八個諸侯王。

項羽的分封制已完全不適應天下的思想變化!

秦始皇的一統天下的成功,刺激了天下人的野心與願望,各國的新君主們看到了新的目標------天下可以是一個人的!你不殺死他人,你就可能被他人殺死,叢林法則就是最高原則。

至於分封制的禮制,就是女人的物污,早已發臭,可以丟了。大家又重新進行你死我活的殺掠,已經完全沒有正義與邪惡之分了。

項羽分封完諸侯,諸侯各前往封國,項羽將義帝遷往長沙郴縣,暗中令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於途中將義帝殺死。

公元前206年(漢元年)八月,齊、趙諸侯叛亂,項羽率軍前往平亂

公元前205年(漢二年)冬,項羽北至城陽,田榮引兵會戰,被項羽擊敗,田榮逃往平原,被平原民殺死。

漢王劉邦從漢中進攻項羽,項羽與劉邦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

項羽最後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劉邦得到了天下!劉邦得天下,有許多偶然因素起作用,但是劉邦殺凈異性王,確實他獨立的豐功偉業,有歷史其必然,為中國皇權真正鞏固立下了不休的功勞,適應了歷史的趨勢。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沛豐邑中陽里人,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 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擊敗項羽後, 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 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劉邦出身於社會底層,他不是貴族,因此他的思想就是認同叢林法則,為了自己的生存與利益,可以捨去一切,包括父母、妻女。

楚漢滎陽對峙時,項羽欲烹劉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劉邦竟說:我們已約為兄弟,我父親即你父親,如果要烹你父親,則幸分我一杯羹這話!沒有任何力量與規則可以制約劉邦,劉邦可以不講任何道德,在這一點上西毒歐陽峰、楊康都要輸於劉邦!

劉邦知人善任,《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在總結奪取天下的經驗時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任何讀這段文字的人,都會對張良、蕭何、韓信的文韜武略佩服得五體投地。其實真正值得崇敬和景仰的,當首推漢高祖劉邦。

但是,劉邦的天下以後,知道【天下可以是一個人的!你不殺死他人,你就可能被他人殺死,叢林法則就是最高原則。】真實不虛,他殺異性王,就不有任何道德顧忌、正義的考量,為了大漢皇權的持續,殺!殺!殺!

在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兌現了先前的諾言,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梁王。 受封的韓信和彭越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

劉邦登基後,第一個讓他不放心的就是在各地的異姓王。他們有兵將,有的還有三心二意。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

漢初異姓王的封地總面積超過了漢郡,他們擁有武裝,行政自主,名為漢臣,實為漢廷不能控制的獨立王國。漢高祖及其統治集團先後鏟滅韓信彭越英布,其他幾個異姓王也相繼被殺、被廢,僅存勢力最小的長沙王吳芮,解除了異姓王對漢朝的威脅

從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先後解決了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代相國陽夏侯陳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異姓王中唯有長沙王吳芮因勢小不構成威脅而得以保存。

燕王臧荼本為項羽所封,其降漢只是迫於形勢。在楚漢戰爭,臧荼亦沒出什麼力。漢滅項羽後,令各地捕項羽舊部,使臧荼心不自安,於是先下手為強。於漢五年(前202年)七月起兵反漢。劉邦率軍親征,漢六年十月(前202年十月)滅燕,虜臧荼。臧荼從起兵到敗亡為時僅三個多月。

漢六年十月,有人告韓信謀反。漢高祖採納陳平之計,偽游雲夢,十二月,會諸侯於陳,擒獲韓信,帶回洛陽後貶為淮陰侯。韓信被貶後,恥於與其他功臣為同列,對自己受此待遇不滿,心生怨望。又與陳豨交好,而陳豨於漢十一年(前196年反代地,劉邦親征。舍人樂說告韓信欲攻皇后與太子以應陳豨,呂后採納蕭何之計殺掉韓信,夷三族

陳豨反代地,劉邦親征,派人徵兵梁地。彭越稱病不從。劉邦怒,派人責彭越。彭越部將扈輒勸其起兵反,彭越不聽。劉邦派使者到梁國,使者趁梁王不備,逮捕梁王,囚之洛陽,並召有司治彭越之罪。

後劉邦赦免彭越,貶為庶人,發配於蜀。然彭越命中該死,在於去蜀道中遇見呂后。彭越向呂后道其冤屈,求呂后為他求情不去蜀中而留在故鄉昌邑。呂后佯應所求,帶彭越回洛陽。呂后一到洛陽,就勸劉邦立即殺掉彭越,並令其舍人再告彭越謀反。於是彭越被殺,族三族

關於丞相的過大權力,劉邦通過把蕭何下獄來打擊削弱相權。在劉邦平定了黥布叛亂回到長安後,蕭何提議把上林苑開放,讓百姓去耕種,因為上林苑基本上已經荒蕪,並不是養獸供皇帝狩獵的地方。劉邦一聽就惱了,硬說蕭何拿了商人的賄賂,所以才替他們說話,借百姓之名為商人牟利。劉邦將蕭何關進了監獄。

劉邦從做了皇帝,到最後病死,中間有八年時間,基本上都用在了解決這些讓他不放心的問題。

劉邦為了自己家族的皇權的穩固,不計任何手段,沒有任何道德底線,這與秦始皇的做法不同,因為秦王是有法統的地位,劉邦沒有!他有的只是社會底層的知識、黑社會大佬的做派、沒有任何道德底線就是它的優勢!

但是劉邦的做法,客觀的適應了歷史發展,就是黑格爾說的【絕對精神】!劉邦的適應,不是他的主觀思想認知了【客觀精神】,是叢林法則使然,是偶然的適應,沒有必然性!這點不是又可以大大的打20世紀物理主義者的耳光!

-------------------------------------------------------------

劉邦由於是社會底層的平民,自然不懂秦王朝推行徹底的郡縣制,貴族沒有封地、不能干預地方管理的緣由,以及處於動物的本能,血緣關係在外斗中是皇族的天然盟友的支持者,在消滅異性王的同時,分封了許多同姓王,為以後的皇權的穩定有立下了定時炸彈。

這也可以看出,劉邦沒有秦王的戰略思想與視角,畢竟劉邦沒文化嘛。這就是歷史的詭異之處,拆定時炸彈的是劉邦,殺凈了異性王;放定時炸彈的也是劉邦,劉邦跳不出歷史的業力,逃不出人性的輪迴法則。分封制,劉邦又在走項羽走過的路!

漢初劉邦分封的劉氏子弟封國國王,共有淮南淮陽九個。1.漢齊王2.漢楚王

3.漢荊王賈4.漢淮南王5.漢燕王6.漢趙王7.漢梁王8.漢代王9.漢淮陽王。

劉邦認為,秦國之所以會亡,主要是在地方上缺乏同姓王侯來屏衛。由於有春秋戰國500年的分裂史,所以各地舊貴族的離心傾向還是很大,因此需要建藩,來加強統治.防止內亂,一旦朝局變動,各地藩王可以護衛皇室.在起初這個政策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但隨著時間推移,藩王反而又成為了內亂的禍根。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稱帝後,實行郡國並行制,諸侯國的政治地位遠遠高於郡。漢初的同姓諸侯國,土地遼闊,戶口眾多,但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親近,效忠漢朝,起著拱衛中央的作用,所以這時中央政權與地方諸侯國的矛盾並不突出。

漢文帝以漢高祖庶子繼統,漢初所封諸侯王,與漢文帝的血統關係逐漸疏遠,政治上已不那麼可靠,因而一再發生叛亂。

濟北王劉興居於文帝三年(前177年),起兵叛亂,濟北國被除。

文帝六年(前174年),淮南王劉長謀反,事發被貶至蜀地。這些事件預示著王國與中央政權的矛盾正在加深,是更大的叛亂的先兆。

漢景帝劉啟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諸侯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漢景帝謀劃削藩。漢景帝的削藩之舉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動,吳王劉濞,就想進行謀反,與膠西王劉昂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吳王劉濞同時還派人前往楚、趙、淮南諸國,通謀相約起兵。

七國之亂,西漢中央政權獲得了絕對勝利。這次叛亂,從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除。

七國之亂平息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漢景帝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先後分封了諸皇子為諸侯王;取消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規定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

至此,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諸侯王的力量大大削弱。諸侯國雖仍然存在,但由於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其實際地位已與漢郡無異,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西漢的皇權鞏固的第一輪危機就圓滿度過去了。

-------------------------------------------------------------------

漢武帝 皇權高峰與獨大 天下危機與游牧民族

文景之治後,漢武帝時期,皇權得到的天下高度的認同,儒家思想也達到了頂點,實現了獨尊儒術。儒家在公共場所,廟堂之上,社會各層看似戰勝了法家。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 -公元前87年),西漢第七位皇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去世,漢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權。 他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頒布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王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推恩令目的是要諸王的土地自行分散,不再有嫡長子一人獨自繼承爵位。

漢武帝中央設置中朝,漢武帝時,為加強皇權,選用一些親信侍從如尚書、常侍等組成宮中的決策班子,稱為「中朝」或「內朝」。相對與「外朝」而言,「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中、外是相對皇帝居住的宮禁而言,中朝(內朝)官員享有較大的出入宮禁的自由,可以隨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宮中辦公,外朝官員則無此特權。由皇帝近臣如侍中、常侍、給事中、尚書等組成的,在宮中皇帝左右聽候意旨辦事,稱「中朝」,屬於宮廷官系統。

皇帝用「中朝官」牽制丞相等外朝大臣,以保證政權的鞏固!但是漢武帝以後,外戚、宦官多操縱中朝大權,以挾制外朝丞相等外朝大臣,甚至皇權完全操與內朝的外戚、宦官之手。

【中朝】或【內朝】制度,開創了,中原政權2000年【離又離不開、一直被天下詬罵的外戚、宦官閹黨專權獨大,愚弄天下的歷史故事】。漢武帝是外戚、宦官之禍的始作俑者!

丞相為首的行政機構為「外朝」,衙署在宮外,屬於政府官系統,正式之詔令則由此頒發。外朝系統,是國家的對外的正式行政體系,從中央直到地方。外朝系統,漢武帝還設立刺史,監察地方,為鞏固皇權,為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察,在地方設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級別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級別的郡國守相。

漢武帝為了皇權的安全性,對宰相為首的外朝【外臣】的全國行政體系,極度不放心,一切都要大權獨攬。這也是中國2000年歷史中,皇帝與宰相、內閣矛盾的開始!

漢武帝加強中央財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

漢武帝加強思想與意識形態的建設,採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教育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在長安創立專門的儒學教育——太學,是當時的最高學府,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始於此。

漢武帝時期,漢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儒為主以法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

漢武帝時期,皇權以高度發達,高度穩固,在國內穩定的基礎上,漢武帝把目標對準邊疆地區,他就開始了武功的時期!

西漢王朝經文景之治,國力已蒸蒸日上。漢武帝在承襲這些政策同時,積極準備軍事力量的發展。漢武帝開始著手以高成本的軍事手段,代替低成本的和親政策,希望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

漢武帝對匈奴用兵可分為三個時期:

1.從馬邑之謀到前119年的漠北決戰,漢軍頻繁出擊匈奴;

2.前118-104年間的停戰與政治和談階段,雙方要麼無戰事,要麼也是低烈度衝突;

3.前103年之後武帝再度大規模出擊。

漠北決戰雖然取勝,但卻是一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實際上西漢和匈奴都元氣大傷,此後七年雙方几無戰事。漠北決戰既是武帝對匈奴作戰的頂點也是關鍵轉折點,其慘重的軍事和經濟代價多半要由他「好大喜功」的性格負責。在征討驅逐匈奴的偉業中,漢武帝所謂的「雄才大略」也止於漠北決戰。

前90年,漢武帝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匈奴。是役,李廣利的主力戰敗,李廣利得知妻兒因「巫蠱之禍」被抓,遂率大軍投降匈奴。

漠北之戰後匈奴的戰略,一方面主動政治談判、爭取時間恢復實力,另一方面漢軍主力強盛時,匈奴隱遁軍隊,令深入敵境的漢軍找不到對手無功而返;漢軍孤軍深入時,匈奴則以優勢兵力圍殲。

匈奴也使用「間接」戰略手段,利用西域諸國的反覆無常,令西漢軍力長期消耗於西域地區,從而減輕漢軍對匈奴的正面壓力。

戰爭的代價:「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漢武帝對匈奴作戰在前期取得不少重要勝利,但後期連遭挫敗,三十多年的戰爭付出了極高的代價。僅僅在前期14年的戰爭中,西漢軍民傷亡十多萬,損失幾十萬匹戰馬,並耗盡了「文景之治」積累的財富。

當時西漢人口最多四千餘萬,漢武帝幾十年窮兵黷武(對匈奴,西域,朝鮮和嶺南等地)最嚴重的一個後果就是「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在武帝末年,由於常年征戰,民不聊生,起義暴動此起彼伏。朱熹對後期武帝的評價就是「去秦始皇無幾」。

漢宣帝一朝匈奴國力大衰,直到漢元帝時匈奴之患才得到徹底解決。

但匈奴敗亡,主要原因並非西漢用兵。

從武帝晚期的前104年到漢宣帝在位的前68年,匈奴至少遭遇了四次罕見的天災,後兩次尤為嚴重——前71年冬,匈奴單于率數萬騎遇大雪,人員、牲畜生還者不足一成;前68年,大饑荒造成人員畜產死亡十之六七。匈奴人口不足百萬,幾萬甚或十幾萬的人口損失,對其經濟和軍事實力的打擊非常致命。

大災之後匈奴又陷入分裂。前57年出現五單于爭位的亂局,數萬人死於此次內亂,畜產損失十之八九。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呼韓邪單于率南部支持者投靠漢朝。前36年北匈奴郅支單于的殘餘勢力被平滅。

司馬遷評價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於亡秦之禍」,西漢未亡既是漢武帝的運氣,也是西漢前幾十年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打下了良好基礎。漢武帝雖耗盡國力卻沒有平定匈奴邊患,匈奴人最終對西漢構不成威脅,更大程度上是因為自然災害打擊下的脆弱人口經濟結構以及部分由此導致的內亂與分裂。

----------------------------------------------------

皇權逐步潰敗 外戚、宦官閹黨專權獨大

漢武帝的重臣霍去病,將異母弟弟霍光一起帶到長安照顧。霍光當時年僅十多歲,在霍去病的幫助下,先任郎官,隨後遷任各曹官,侍中等。[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去世。霍光升任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等職位,侍奉漢武帝左右,前後出入宮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錯誤。因此得到漢武帝的信任。

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臨終之時,明確指定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輔佐時年八歲的漢昭帝。

霍光與同為輔政大臣的金日磾和上官安都有聯姻關係。上官桀等人發動政變,意圖殺霍光,廢黜昭帝,立燕王為帝。但計劃泄漏,霍光族滅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蓋長公主和燕王旦自殺。此後霍光成為朝政實際上的決策者。

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駕崩,他沒有兒子。霍光迎立漢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後就以淫亂無道的理由報請上官太后廢除了他。這就是2016年轟動一時的考古大發現,漢昏帝的由來,可見,霍光把持國家的權柄,生殺予奪皆在其手中。

後元二年漢昭帝即位起,至劉賀在位(史稱漢廢帝)的27天,再到漢宣帝劉詢即位之初,朝政幾乎全部掌握在霍光手裡。百官以下只事奉霍光的家奴馮子都、王子方等人,根本不把丞相放在眼裡。霍氏黨派親族連成一體,盤根錯節地佔據了朝廷 。

霍光,已成為漢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直到漢宣帝登基以後,才歸還朝政。

劉賀被廢皇帝位後,霍光同群臣商議後,決定從民間迎接武帝曾孫劉病已(後改名劉詢)繼承帝位。這就是漢宣帝。霍光與伊尹效法殷商伊尹,行廢立天子之事,從此後人合稱為「伊霍」。

漢宣帝即位初,霍光表示要歸政於帝,但宣帝沒有接受。宣帝對霍光表面上很信任,但內心十分忌憚。

漢宣帝即位後,沒有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而是立自己的元配妻子許平君為皇后。霍光的妻子對女兒沒有成為皇后不滿,背著霍光,買通醫生淳于衍毒死了許皇后。霍成君最終被立為後。

漢宣帝即位後的第六年,(前68年)霍光去世。漢宣帝開始親理朝政 ,逐漸把權力收歸己手。霍顯毒殺許皇后的真相也開始慢慢泄露出去。漢宣帝首先採取行動,削奪霍家把持的權力。霍家掌握的實權被剝奪殆盡,權力逐漸集中在漢宣帝的手中。

面對漢宣帝全面奪權的行動,霍家集團內部先是不滿,霍氏欲圖借上官太后之手殺死宣帝親信、罷除天子而立霍禹為帝 。叛亂很快瓦解了。漢宣帝,廢霍皇后。在西漢朝廷中霍家勢力一朝覆滅,漢宣帝最終確立了他的絕對統治。

霍光,是漢武帝親自栽下的外戚獨大的惡果,漢武帝以後,西漢東漢王朝,多次有外戚獨大,外戚可以自立新皇帝,皇帝在外戚重臣手裡,可以成為一個稻草人,西漢王朝最後也滅於外戚王莽之手!

面對外戚的強大,皇帝往往會選擇身邊的太監宦官以為依靠力量,東漢王朝的故事,大多於宦官有關,連曹操也是宦官的後代!

漢元帝劉奭(前74年—前33年),漢宣帝劉詢與嫡妻許平君所生之子,西漢第十一位皇帝。其母許平君被霍光妻子霍顯毒死。(前49年)十月,劉奭繼位。在位期間,元帝特別寵信宦官,主要基於一種天真的想法,認為宦官沒有家室,不會締結「外黨」,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

漢成帝時期,太后王氏一族勢力不斷壯大,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太后王政君的七個兄弟都被封侯,老大王鳳官位高至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也開始嶄露頭角。

劉欣於公元前1年病死後,王莽迎立年僅9歲的劉衎為帝。次年改元元始。共在位6年。公元6年,漢平帝劉衎病死。王莽挑選了年僅兩歲的劉嬰。王莽自稱「攝皇帝」,封自己為安漢公,並完全攝政,以周公伊尹自居,改元「居攝」。初始元年(公元8年)臘月,王莽便強迫皇太子劉嬰禪位給他,改國號為「新」,王莽即新始祖高皇帝。至此,立國214年的西漢帝國滅亡。

西漢的皇權終於失控,落於外戚王家---王莽之手,劉邦殺凈異姓王,文景二帝滅劉家的七王,漢武帝的推恩令瓦解外地諸王的勢力,可是來自皇帝的舅舅體系的外戚,皇帝是根本無法抵抗的,皇權最後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母親、舅舅體系的外戚1

皇權的第二輪危機,來自於母系的外戚,這是歷史的詭異與黑暗!

--------------------------------------------------------------------


你先要知道漢武帝前有個「文景之治」,所以漢武帝的折騰是有底子的。
秦始皇的始就說明了原因,作為王朝第一代開拓者,是連續打下了6個國家,其中不乏能與秦國經濟、軍事實力抗衡的大國,最後才大一統的。軍事費用的支出本來就是相當龐大的,而且連年打仗將本來最應該成為主要生產力的青壯年變為士兵,經濟建設肯定是大受影響。如果不是因為前代有商鞅變法,積聚了大量的國家財富,以一個國家的財力去對抗六個國家是不可能的。因此秦始皇沒及時休養生息,還要那麼折騰,人民肯定受不了。對於人民來說,誰統治都差不多的,關鍵是要能生活下去


餓死幾萬個農民並不一定會導致農民起義,只要有野心的人不起來反抗,再餓死幾萬個都沒事。
只有當有野心的人的生命或前途被限定死沒有出路的時候,才會爆發農民起義。所以,農民起義基本上沒幾個農民收益,從陳勝吳廣劉邦項羽一直到張角黃巢洪秀全。
漢武帝時期之所以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因為有野心的人都去開疆拓土去了。


推薦閱讀:

中國古籍中有哪些字因為避皇帝諱而改字的?如何恢復原樣?
紅樓夢很多場景中姑娘地位比媳婦高,如飯桌上的坐次,出行的安排等。古時閨閣女子在大家族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守城戰?
為什麼清末極少有漢人大員謀反?
為什麼安史之亂時,哥舒翰帶領的隴右,河西鎮的軍隊正面對決打不過安祿山的叛軍?

TAG:中國古代歷史 | 漢武帝劉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