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入門選什麼字帖?

初學書法是學顏真卿的楷書,後來接觸過魏碑、米芾的行書、懷素的草書,這些是比較熟的,就是篆隸還很陌生,想學習篆書,感覺吳昌碩的篆書很合我口味,但是不知入門打好基礎該從何處下手,求大神給點建議。


嶧山碑!

對練習線質,運筆,字形都非常好 !


一般選擇1.嶧山碑2.清篆吳讓之趙之謙鄧石如的3.李陽冰三墳記


上面有幾個人推薦《岷山刻石》,這是不對的。(刻石和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兒作刻石,還其原樣。)

史載秦始皇留下刻石七塊,今僅存琅琊台刻石,十三行;泰山刻石,九字。其餘都是後人重寫。岷山刻石的翻刻,字數最多,但是是宋人翻寫,字勢痴肥,去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遠矣,故多不寶之。

篆書入門大概分三個階段:
1、熟悉小篆部首
就是《說文解字》部首五百四十字。有吳大澂、楊沂孫、王福庵寫本可用。王福庵現在應該見得多一些,推薦。
按照鄧散木的建議:「分兩日或四日寫一通,約以五十通為度。」鄧散木建議繼續臨寫說文九千三百五十三字,日寫三百,一月一遍,半年可成。個人覺得直接臨說文沒必要了,畢竟說文的小篆也是後人臨寫的。
2、臨摹名家小篆
主要是李陽冰和鄧石如的,特別是鄧石如的篆書千字文,字量合適,撰寫精當。另外鄧散木推薦袁滋、季康、夢音禪師也可參考,但是後面幾家估計不好找。
練習量自己把握,估計每日兩小時,起碼半年吧。
3、上溯金石文字
主要是石鼓文,這是小篆到大篆乃至金文的絕佳跳板。科技昌明,善拓易得,不復多言。清人如吳昌碩等臨石鼓文的本子很多,可買來做參考,但是臨寫必須用原始拓本。
這一階段旁征出去的東西就多了,自己收集。

練篆和練其他書體沒啥兩樣,就是練眼、練腦、練手。也是先大字,後小字。以毛筆作鐵線篆,對手的要求極高。昔日完白山人客梅氏八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所以成一代宗師。

持恆而已,豈有他哉?!


嶧山刻石。最開始可以雙勾,然後中線單勾,字形把握好了可以直接臨寫了。


李斯的《嶧山刻石》是篆書的典範。不建議直接學清朝的篆書,變化太多,個人元素太濃。另外可配合上海書畫出版社的《篆書識辨指南》一起學習,對記篆書的字形作用很大。


誒沒有人說袁安碑嗎…


嶧山碑


王福庵《說文部首
小篆習法舉要 林子序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的字寫得好看有人寫得不好看,和什麼有關?
初學楷書一定要從逆鋒起筆練起么?
臨寫聖教序,感覺沒什麼進步,還請各位老師指點。?

TAG:書法 | 書法字體 | 書法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