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尋求認同與理解」的行為是否會對自身發展起到激勵作用?

不管是刷存在感還是迎合他人,好像都是為了尋求被認同被理解,這種認同真的對個人的發展有積極作用嗎?


即使那些特立獨行的人,比如東晉竹林七賢,他們隱逸和放浪形骸,也要在老莊玄學裡找到庇身之所;社會越軌者,如街角青年或者黑幫分子,他們對抗社會規範,卻時時想獲得群體內其他成員的認同。

人類的種種社會行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過都是在尋求認同。尋求認同和理解,其本質就是努力達到社會和他人期望的行動,或者為自我行動在社會規範中找到合法性。人們尋求認同和理解的行動,對他自身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社會贊同和人際吸引是支持一個人的觀點和判斷以及他的價值和自我觀念的基本來源。所以模糊地說,絕大多數這種行動都是起到激勵作用。

社會生活是一場交換,交往行動是獲得報酬的手段,這樣描述或許引起一些人的反感,然而即使在戀愛這樣的親密關係中,內在的報酬(情感需求的滿足)也會促使我們盡量按照對方的喜好表現自己,如果一方總是完全不顧對方感受,不能給予對方在親密關係中應允的需求,親密關係常常走向破裂;來自家人、朋友圈子的認同和理解也非常重要,因為與他們的交往行動是我們情感交流的來源,並給我們帶來歸屬感。在企業中,如果不能獲得上司的認同,事業上升就會受限,甚至面臨被辭的風險。

所以問題到這裡,人們尋求認同和理解的行動是如此的平常而且必要,以至於似乎沒有必要懷疑他的激勵作用。但是在一些情境中,過分追求他人或者組織的認同,也會對個體帶來負面效應。正如我們常常面對的焦慮和懷疑:我是不是太過委曲求全?是不是為了討好別人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和舒適感?這種行動是不是將自己置於被動的境地?說好的「做我自己」呢?我為什麼要別人解釋以求他們的理解?

這種焦慮和懷疑是有道理的。人們對其他人的肯定性情感和評價,比如贊同、尊敬、理解和愛慕,是具有一定價值的報酬,它們可以進入交換關係。從社會交換理論的觀點來看,個體試圖獲得他人的認同和讚揚,就必須付出其他的東西做交換,比如讓渡出權力,表現出服從,這個交換的過程額外地導致權力結構的重新生產,導致提供認同和理解的個體較高的地位和權力。

過分追求他人的認同與理解,會在交往這個不斷的博弈過程中處於弱勢地位。日常交往情境常常機鋒相對,或者暗潮湧動,話語的退讓和妥協,會導致話語權不斷喪失。個體在正式的組織里對認同的需求度更高,但是如果照著這麼做,個體常常不能脫穎而出,那些在公司、興趣團體、社交圈子過分追求他人認同和理解的人,幾乎總是難以實現身份地位的上升。因為對群體和組織的過分依附,阻礙了他們獲得公平報酬和流動的機會,從而淪為群體和組織控制手段的受害者。

追求同類的欣賞、與他們共舞,在過去常常是奢侈的,薩特有波伏娃,伯牙有鍾子期,福爾摩斯有華生,其他的人常常沒那麼幸運。認同和理解,是我們作為社會動物的基本需求,也是我們奮鬥的動力,但它不無代價。很難說這種為了獲得認同和理解的一場交換是公平的,但它無所不在而且必不可少。不過,社會複雜度的增加提供了一種出路:既然每個情境下,每個群體中,甚至每個個體,對我們的期望和評價都有不同的標準,為什麼不去那些更認同我們的圈子呢?

這在以往是困難的,但是互聯網的發達,突破了社交關係在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藉由微博、知乎和陌陌這樣的平台和社區,尋求認同和理解不止在於讓渡權力和表現順從,這裡的圈子是基於共同的興趣的,是亞文化而非主流文化起支配作用的情境。個體獨特、小眾、隱秘的愛好,都可以迅速找到同類,獲得他們的認同和理解幾乎不用付出什麼。以陌陌為例, @賈樟柯 導演最近為它拍攝了一部短片,講述的其實與此相似,三個擁有不同愛好的人通過社交網路跨越距離連接在一起,在同類那裡消解難以言說的孤獨,這是一種當代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但陌陌,或者其他任何一個社交平台,都可以是一座連接孤島的橋。不管是來自哪裡,什麼工作,只要有共同的愛好,就能在對方那裡找到惺惺相惜之感。趨同帶來理解,讓孤獨的個體,藉此抱團取暖。
視頻封面陌陌×賈樟柯 陌生並不存在 完整版視頻


剛剛閑下來,重新審題哈:

蠻贊同這句話:影響一個人的是他的行為本身,而不是他的行為目的。。。

也感謝小夥伴的評論:

討巧一點說,就算是為自己活著,那也是為了自己認同自己。再者,又有幾個人能純粹的為了自己活著呢?

先談個激勵理論: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把人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和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人的需要有輕重層次之分,在特定時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得到滿足,那麼滿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滿足其他需要更迫切,只有排在前面的那些屬於低級的需要得到滿足,才能產生更高一級的需要。當一種需要得到滿足後,另一種更高層次的需要就會佔據主導地位。從激勵的角度看,沒有一種需要會得到完全滿足,但只要其得到部分的滿足,個體就會轉向追求其他方面的需要了。

有時候人的行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__@=)這句話怎麼感覺自己邏輯已經錯亂了
但是如果一個飢腸轆轆的他想要得到食物這個行為本身是為了填飽肚子是為了生存下去,這個時候就不能說是為了被認同被理解吧

題主的補充:不管是刷存在感還是迎合他人,好像都是為了尋求被認同被理解。

不知道這裡提到:期望理論 對不對?弗魯姆於提出了期望理論。該理論認為,激發的力量來自效價與期望值的乘積,即:激勵的效用=期望值×效價。推動人們去實現目標的力量,是兩個變數的乘積,如果其中有一個變數為零,激勵的效用就等於零。

如果行為本身的期望值是為了尋求認可和理解,效價是別人對本行為的認可程度的話,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認可程度不同,效用不同。如果別人反對該行為,也有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了。
有些人是為了自己活著,隨心就好的話,那他行為的本身應該就是為了自我實現需要了。至於有沒有激勵的效用,就看個人的期望值和效價了。

希望能認識自己吧,贊同一句話:人這一輩子,能為自己活一把而感到驕傲。

- - 什麼鬼,越想好好回答,答得越來越亂~咩~
原答案:
謝邀哈~還處於半睡醒狀態,可能回答的不太好哈。
題主的問題,刷存在感和迎合別人的行為好像在尋求認同和理解,這句話表述可能不太對哈。有些人真的是自帶光芒,他做的很多事情,可能並不是在刷存在感~之前有個梗說一個男生大學四年都在為老師搬凳子還是什麼來著,他這個行為本身只是自己的一種喜歡或者說是習慣,他沒有說用這種行為去尋求老師同學的認同和理解哈,反而很多人不能理解他哈~
上面這部分有些歪樓了~咩~
有些人的行為的確是為了追求認同感哈,刷刷朋友圈微博什麼的,收到點贊或者評價會很開心。這個就因人而異了,如果他們覺得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是件開心的事情,有些人就是發負能量的朋友圈收到安慰能開心起來,那麼他想要被關注這個事情應該說還是有積極作用噠~ 如果有些人是發布謠言或者其他不太道德的信息,靠諸如此類的信息發布刷自己的存在,社會引起軒然大波,造成的影響比較惡劣的,這種行為本身就不對,私以為社會少部分人的認同並不能說有積極影響。
手機碼字加之剛剛睡醒。難免錯漏的地方,還請多多指教。
祝好。


這個,基本上可以說是肯定的。

我們終其一生都逃不了各種形式的刷存在感,尋求認同。不同的是,尋求獲得的是什麼?存在感(我很好,你看到了),被接納(你很好,你允許我和你一樣),還是陪伴(你始終和我在一起)。以及獲得這些的不同手段。相同的是,這些感覺,這些來自他人的回應,都對強化並且維持一個人健康的自信,良好的自我認知有重要的意義。進而,對個人的發展始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這裡,我們有意忽略了不同的人尋求這些感受的方式方法。確實,有人為了刷存在感可以不知羞恥不擇手段,比如搞惡意炒作;有人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不惜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為了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或者財富(被這個社會的價值體系所認可),強取豪奪,欺行霸市。這些違反社會公認的道德標準甚至違法亂紀的行為本身確實為人所不齒,但是如果仔細看看這些人這些表現背後內心裡的需要,卻與別人沒有本質的差別。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採取了與社會所不容或者與主流價值觀不同的方法來達成同樣的目的而已。所以,我們的討論不去刻意區分,我們討論的現象是褒義還是貶義,是「爭取被認同」,還是「曲意逢迎」。

刷存在感,換一種說法,就是被看見。我的喜怒哀樂,我的悲歡離合,我的努力付出,統統都有懂我的人看得見。那麼,我再吃些苦也值,再努力些奮鬥也有意義!進取心由此而生。I will do it!
被大牛誇讚,褒獎,說明我也是不錯的,我也有很多優點和能力的,他都認可我了。那麼,我也可以給自己定下更遠大的目標,並且為之奮鬥啦!抱負就是這樣來的。I want to do it!
有知己二三,或撫琴,吟詩,或對弈,習武。什麼?你會這個?而且還這麼好?不行,我要比你還好!在比較中學會更多的技能和才華。I can do it!

無論哪一樣,都可以讓我們有更好的感覺,更高的自我認知,自然推進我們的個人發展,幫我們維護良好的心理健康。

而且,這樣的需要是貫穿我們一生的,持續存在的。無論是三歲孩童,還是耄耋老者,都一樣。


謝邀。

關於問題,我認為答案,是不一定的。


完全不被認同,是什麼感覺?非常沒有安全感,感覺自己是異類,甚至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找不到組織。
所以,人是需要被認同的,這種被認同是滿足了「愛與歸屬的需要」和「安全需要」。

當人需要被認同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目標性群體。例如,我要獲得老師的認同,我要獲得父母的認同,我要獲得夥伴的認同……
那麼,如果你的目標群體是一個有所助益的群體,一個積極向上的群體,那麼,這種被認同的需要會促使你的前進,會讓你變成更為優秀的人。
但,如果目標群體是吸毒人群,是傳銷組織,是邪教組織,那麼這種被認同需要,顯然不能趨使你的前進。


這個問題的討論我認為體現了人們對於人性本能一些東西的困惑以及對生活現狀的懷疑。
具體來說,第一,題主好像更關注尋求社會和他人認同是不是能激勵個體的發展。從激勵這個角度上說,不管是不是尋求社會認同還是尋求自我價值實現,只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和動機,最終都會激勵個體的行為,而促進某部分的發展,所以做個過激的比喻,如果個體以復仇或者反社會為目的,也會激勵個體的發展,比如心理學知識、掩藏自身情緒、自我控制、策略分析等等能力的發展因情況和需要的不同都是有可能得到發展的。
就此我想說如果以是不是能激勵個體發展來考量尋求社會和他人認同這個心理也許並不是很恰當。
其二,就尋求社會及他人認同這一點我認為也是可以單獨討論的。人類是群居的社會性動物,所以排除一些個例之外,我們普通人需要融入社會以換取生存環境和資源,所以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尋求社會及他人認同是一種生存需要;。
而人類的特性也致使每個人都在期待著自己的行為和想法被他人理解(區別於認同,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不認同),這是在心理上感覺不孤單的一種基礎需要,哪怕再聲稱不需要別人理解,自己認可就好的人也很多時候只不過是在太多的期望中受挫而選擇收縮以保護自己的感受而已。
所以人們還有一種本能的衝動(不只是生存的需要)使人們很傾向於得到同類的理解。這決定我們很難徹底理性的避免期待被他人認同和理解,就像我們很難徹底理性避免肚子餓了想吃東西一樣。
最後,當我們逐漸發現要獲取認同和理解,二者很多時候都很難,不容易,且受挫感很強以至於傷害到了我們的時候,人類的理性開始起作用,找到合理的理由讓自己可以從原先最原始的慾望中撤出,於是我們開始考慮:尋求社會及他人的認同到底是不是恰當和有意義的?於是問題很多時候才開始


題主問

人們「尋求認同與理解」的行為是否會對自身發展起到激勵作用?
不管是刷存在感還是迎合他人,好像都是為了尋求被認同被理解,這種認同真的對個人的發展有積極作用嗎?

鄙人以為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這句話背後的原理,正是題主所指的「尋求認同」。題主在問的,便是這「吉凶」。

人的個性一旦形成,除非遭遇重大挫折,很難改變。三觀也是這樣。
所以才「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身邊常往來的,多是性格合得來,且三觀不大衝突的人。因為從他們身上,更容易獲得認同和理解。

「人以群分」「不知其人,視其友」。要看一個人的「吉凶」,亦是如此。

「好名者,必作偽」若其好友個個愛慕虛榮,那麼為了身外之物,他也難免不捨本逐末、追名逐利。

若其身邊之人個個都「為學日益」,那他也免不了要高談闊論,紙上談兵。

在下喜歡務實篤行的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一個人要有乾貨才能博得認同,其思想要有一致的行為才容易被理解。所以為了獲得他們的認可,我才要不斷鞭撻自己。

「尋求認同」乃人之本性,亘古不變。
然「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其發展的吉凶,從其親近之人便可窺見一番。


瀉藥…私以為是有的。先從表面上來說,人在被認同被理解後會消除一部分的孤獨感,這樣就已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為一個人本身積極與否,會對身邊其它的事都產生一定的影響。其次,在這種認同理解的大前提下,個人之間的小異會更容易被相互接受。在這種狀態下,人更能夠接受到他人的正面反饋,並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完善。
舉個栗子,對於一個基本認同你的人,你是不是更願意聽聽他的其它意見呢?更想知道到底是哪裡導致他不是完全認同你呢?


謝邀。
講真,小女子才疏,初讀題目讓我有點難以理解,反覆讀了好幾遍,又看了幾位答主的答案,才有點點愚見。
尋求認同和理解和對自身發展起激勵作用並不是直接的因果關係,卻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大多數人尋求認同和理解的初衷是為了自我肯定,並非是一開始就為自我發展規劃好棋路。而如題主所述刷存在感或曲意迎合他人,是為了扭轉或改善現時的處境而做出的違心之舉,如人際交往的窘境,舉步不前的事業,這和從本心出發的尋求認同和理解不可同日而語。


道不同,不相為謀。

同道者,不以千里為遠。


古斯塔夫 · 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說道:「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影響一個人的是他的行為本身,而不是他的行為目的。。。


蟹腰,
換一個角度,是否可以理解為,刷存在感和迎合他人,只是一種社會交際的表現形式?

其實也不難理解(物以類聚),人們尋求認同和理解是基於自身情感出發的一種行為,這個內涵就比較豐富了,可以是興趣愛好方面,思想道德方面,衣食住行,飲食等等。

然而,人們的這種行為,和自身的發展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也可以說是因人而異。
以不奮鬥的富二代為例,他們尋求認同和理解,可能是一種對「紙醉金迷」的追求,以大眾的角度來說,對其自身的發展完全沒有積極作用。

當然從自身積極向上的,有追求的人中劃分,有一部分人能從通過尋求認同和理解來激勵自身中汲取到力量,而對於另外一部分,可能覺得別人的認同和理解無所謂,(一些內心自我,強大的人)。

千萬不要為了迎合他人而去迎合他人。有時候左右逢源是一種傻逼表現。


瀉藥,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搖我。。。
我是個畫畫的,無論作品還是生活中,做所有事情都是從自我情緒出發,從不會尋求別人認同和理解。。。。所以,我就這麼任性的答了,我不在乎,我不知道。


居然被邀請了…謝邀…根據我自身來看,大概是有的。尋求認同大概在愛現的人身上體現為超級有表現欲,在獲得外界的誇讚後,這類人一般會為了下一次的誇讚而去努力了。在低調的人那裡大概你的一句認同就是對他特別大的鼓勵吧。


自身的「發展」,不就是社會定義的么?


有的;
有的人,在稱讚中高歌猛進,功成名就;
有的人,在職責中屢敗屢戰,否極泰來;
但無論如何,恐怕少有人不願意被他人認同和理解吧。


你曬偷竊被贊,是壞;你曬長書評被贊,是好。


瀉藥。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似乎是應該歸於社會學或者個人行為學的範疇去討論。
不是專業學習這一方面的,不過從生活的觀察中可能會得出一些這樣的結論。
正面的情況
第一,廣場舞
大媽大叔們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去跳,大概都會或多或少有有尋求「認同和理解」的目的,雖然會有擾亂別人休息的情況發生,但是從對大媽身體鍛煉的角度,大概是有好的作用的;
第二,微信運動
在朋友圈裡曬步數的行為,應該有尋求認同與理解的目的,從效果來看,還是能或多或少促進他們做更多的路;
第三,扇貝單詞
在軟體中打卡每天背單詞的行為,大概也能或多或少的促進背單詞吧!雖然對於背單詞是好是壞有不同的認識;
第四,群體讀書會
記得誰在公眾號中發起過一起讀書的微信群,結果是至少在那幾個月的時間內,參與人員的讀書量是可以保持的。
記得有人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的久。
簡單的分析來說,對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影響吧!如果你是一個自律性很強的人的話,你大概不需要刷存在感或迎合他人來激勵自己;但如果你的自律性比較差的話,那麼通過這種行為,還是能或多或少的起到激勵的作用的。

回頭在想想這個事情的理性分析,先說說實踐中看到的現象吧!


謝邀,首先我把激勵理解為積極的作用,那麼是否對個人發展起積極作用,這取決你刷存在感的環境或你迎合的對象吃不吃這一套。再說得仔細一點,打個比方,你的公司是能力至上,那何須刷存在感,刷存在感反而意味著你沒啥本事。又或者,你的老闆喜歡別人拍他馬屁,不管他是蠢還是需要小人物來滿足虛榮心,迎合對你個人就沒什麼壞處。


瀉藥。個人認為尋求認同能夠提升自己是有條件的。
首先不知道在大家的眼中什麼算是提升啊,是針對能夠大談歷史、文化、經濟知識的能力,還是也包括能夠隨時和著拍子哼著小調跟隨大媽們激烈的舞步來一曲廣場舞?
如果所有的學習都算提升的話,那麼在尋找認同感的過程中不斷了解的過程,個人認為是可以提升自我的。
———————————————————
可是當我詢問過同學們,我發現大家對自我提升都是有一個範圍的,有的希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更加深入,有的希望涉足自己感興趣卻毫無所知的領域,但是都有自己對於「提升」二字的希望和原則。
那麼…有些人在和朋友的相處中&<自願&>沾染上毒品,可能只是被勸說就踏出這一步,這算是一種提升嗎?
或者是為了和身邊的人有話題而隱藏真實的自己,為了和諧相處甘願付出甚至被欺騙…這些,都算是提升嗎?
恐怕,還是要看你想要獲得怎樣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是否讓你能夠變得積極,去充實自己,是否讓你找回真實的自己。你是否,對自己少一些遺憾?
以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起底薩茹拉」這件事?
心思細膩,體貼別人,為別人著想的人,往往是內心敏感,容易受傷的人,是嗎?
如何看待因為年齡差距很大(代溝)而導致的與你價值觀差異很大的人?
喜歡很冷門的東西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怎麼樣能讓臉看起來聰明點?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認同 | 社會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