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父母想讓獨生子回到身邊工作或生活的想法?

這是東坡夜奔先生在一個知乎問題「辭掉媒體工作去做公務員是不是不理智」答案中的一句話,我由此引申出來。


人生是一個不斷得到,同時又不斷失去的過程。

年少時,因為有的是時間,有的是機會,我們的關注點,在於得到,而對於失去沒有那麼敏感,我們喜歡的,是理想,是自由,是環遊世界。

年老後,因為時間已經沒有那麼寬裕,得到很多東西的機會已經不多,所以關注的重點,往往在於不要失去。


所以少年往往激進,老人往往保守。


對於年紀較大的人來說,那個註定的盡頭,已經讓他們隱隱約約感到了壓力。

「聽說那個老張,得了什麼什麼病,前天走了。」

二十歲也會有人離開,可是你聽到後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感覺,你知道,那只是意外。

對於年輕人,要得到是一種執念,得不到是一種恐懼。

對於老人,不要失去是一種執念,失去是一種恐懼。

--------------------------------------------------------------------------------------------------

我們的父母,很不幸地生活在一個權威崩解的時代,一方面,他們身上殘留著權威時代的烙印,他們的思想、行為都無可避免地帶有權威主義的色彩;另一方面,他們日漸意識到權威的無力。

所以他們很多時候是恐懼的,外強中乾的,對於子女,他們一方面希望對方要聽話,另一方面,面對子女的反抗和拒絕,感到深深的無奈。

所以他們先來硬的,希望能夠嚇住你,讓你回到身邊,你是他們最重要的人,不能失去,絕對不能,要留在身邊,最好天天都能看到。

如果不行,那就來軟的——我們老了,身體不好了,只希望過個兒孫滿堂、安詳美好的晚年。

軟硬兼施,背後是兩顆走向衰老而不安的心。

我們在適應長大,他們在適應衰老。

------------------------------------------------------------------------------------------------

我們是占理的。
100年後,1000年後,上法庭,我們也是占理的。

他們會站在審判庭上,笨嘴拙舌,就像祥林嫂那樣,不停地重複著一句話:我們老了,我們老了……

人老了,會變成小孩子。我們老了,你要管我們!

他們不講道理,他們自私無知,他們無法溝通,就像小孩子。

我們已經長大了,看不起小孩子。

熊孩子一邊去!

---------------------------------------------------------------------------------------------

在他風華正茂的時候,他對我說,你要考北大清華,去了美國才好呢。

後來,我沒考上北大清華,而他卻因為我大學畢業想要在南方工作的念頭,糾結地整夜睡不著覺。

「他要留了南方,我就沒人管了,將來生病了都沒人管……」他對我的親戚說。

他腦補了很多,把自己嚇得夠嗆。

一開始的美國呢?怎麼這麼膽小了!!我憤憤不平,我二十多歲的年紀,最看不慣的就是慫。

他已經慫了。

--------------------------------------------------------------------------------------------------

後來,我妥協了。按照他的要求,放棄了很多,回了省,考了公務員。

他很開心,卻不知道從此以後,兒子真正拒絕聽命。

他的話不再管用了,因為他欠我的。

他很強勢,對這個家犧牲很多,貢獻很大,就像我們很多人的父親一樣。

我一樁樁一件件把從小到大他的霸道事迹說給他聽,告訴他以後一邊玩兒去,我不會再聽話了。

我告訴他他的霸道已經影響了自己兒子的成長和成熟,我告訴他從小到大帶給我的痛苦,我告訴他很多很多……

他不吭氣,悶著頭抽煙。

我知道他不服氣,因為他的付出和犧牲比我大得多。

但我也知道,他愧疚了。

後來,他變了一些,不再那麼強勢。

----------------------------------------------------------------------------------------------

人生是什麼?

人生是兩難。

對得住別人,就對不住自己。

對得住自己,就往往要辜負別人。

我妥協了,對不住自己,所以從回來那一天開始,我就在努力,補償我自己。

我換了更好的單位,很拼,瘦了8斤。

我在鍛煉新的能力,投身新的領域,我要有新的路走。

我要實現財務自由,總有一天,我要能自己選擇自己的路。

對了,這些基本都是下班時間做的,我還算是個合格的公職人員。

這一切,他不知道。

你以為已經結束了,其實遠遠沒有。

從來就沒有什麼一勞永逸,活著,就在折騰。

你以為嫁給那個富有老頭子做三姨太就幸福了,誰知道後來會愛上你的年輕馬夫?

一切都沒有結束。

因果循環。

缺什麼,人生就朝什麼方向走。

---------------------------------------------------------------------------------------------

你是獨生子女,你父母要你回家考公務員?

現在的中國,不知道在發生多少這樣的事情。

你該回去嗎?

沒人知道答案,就像沒人知道後果一樣。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你註定是要做選擇的。

權衡利弊,分析對錯,作出決定。

然後,開始彌補。

--------------------------------------------------------------------------------------------


對得住自己,就要彌補父母。

對得住父母,就要彌補自己。

這是唯一能夠確定的事情。

-----------------------------------------------------------------------------------------

很辛苦嗎?是啊,做個人真不容易。

不過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倒也感覺沒有啥了。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那麼多偉人,有誰真正做到了自由?

1976年1月,某人看著27年前進城的錄像,老淚縱橫,他是那麼聰明,此時已經知道,可能終點要來了。

看看,作為那個時代這個國家的神,他也不自由。

沒有人是自由的,卻無時不刻不在尋找自由。

人生就是個悖論。

--------------------------------------------------------------------------------------

做決定吧,回去,or,不回去。

考,or,不考。

做一個決定,然後去彌補。

我決定回來,然後彌補自己。

你決定不回來,然後彌補父母。

沒有對錯,只有你自己的選擇。

不要幻想兩全其美,沒那事兒,不要再糾結,做決定,然後彌補。

做什麼決定都是好的,一直糾結是不好的。

-----------------------------------------------------------------------------------------

讓我想一句夠分量的話結束碎碎念吧。

沒有人能夠給你一個答案,回去,還是不回去,除了你自己。

請做出自己心中的選擇,然後,承擔起自己的人生。


我之前也寫過一個關於自己職業的吐槽,也收到了近萬贊,看到這個問題還是想答一下。從一個二十二歲的人的角度。


我的未來工作不解釋了,未來收入穩定,也算在家鄉工作,說白了可以當公務人員。當然,也是父母為我一手安排的,他們希望我平平安安,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


我想這個觀念應當是大部分父母的觀念吧?


父母覺得我們活了那麼久了。知道了生活的真諦了,應該好好給孩子規划下,然後悶聲不想地把孩子的未來給安排了。或者在信息不等的情況下,讓孩子做出他自己的決定。其實,這決定早就在信息不對等的條件下引導向了一個必然的結果。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做出了所謂的自己的決定。結果現在很後悔,雖然我承認現在的職業不錯,但是……也是外話先不提了。


單說父母有這個想法真的很正常。很多答案說父母自私。確實這樣做有些自私,父母提供了一個最保險的人生規劃給你,希望你在他們身邊,能照顧你,能靠自己積累了半輩子的經驗來指導你,這樣的行為即使是自私的,你也很難說這是錯還是對。父母對孩子的一些行為,真得很難用對錯來論述。


我的切入點在這裡:父母想讓獨生子回到身邊工作或者生活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但是,最終的決定權在誰手裡?應該是在孩子自己手裡。可是,如今這個決定權卻大都被父母牢牢掌握了。


大部分情況下,在中國家庭一個孩子真的是沒有資格和父母講道理的。只能默默接受父母的安排。這樣的結果是什麼?我想說:


父母經歷了半輩子所領悟到的平平淡淡就是真,安安穩穩才是福。也許對於一個二十歲充滿無限可能的青年,就是最毒的毒藥。因為它能在不知不覺中,磨滅一個少年所有的熱忱。


從他接受那個安排開始,他對於未來的熱情就開始湮滅了。父母給你安排永遠很保險,保險地你能在開始就看到未來的生活。安安穩穩地生活,娶妻生子。但是,對於一個少年來說他不該看到這些。


他要闖蕩江湖,他應該用他少年的熱血鑄成一把劍。他可以手握著長劍,喊一聲,我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他應該看不到未來,未來的畫布應該在他手裡慢慢繪製,你怎麼可以直接把他人生的畫丟在他面前。說,你不用畫了,你畫不出比這更棒的畫了。這太殘忍了。


人生中有些空白真的是沒辦法用物質去填補的。三十歲、四十歲以後的穩定生活、物質收入難道真的能彌補一個人在少年時的拼搏。哪怕是無知無畏地拼搏嗎?


說來慚愧,我可能自己都沒辦法給題主答案。因為,我從沒手握過那種權利。


我想說,想告訴那些還未接受人生規劃的孩子,還沒有接受父母意願的孩子。


好好想想,認真和父母說清楚自己的想法,未來的規劃。充分地了解各種信息,最後做出自己的決定。你應該考慮父母的因素,但請你做出自己的決定,自己的。

可悲的是,也許你們也不會有那種權力。


以上。


1.客觀來說,這是父母自私的想法。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會對限制或者控制兒女的自由的,特別是當兒女已經長大成人的時候。
2.為什麼父母會想獨生子女回到到他們身邊工作生活?
兩個原因:不安全感和孤獨感/空虛感。
不安全感:在現在這個社會環境,我們的父母有不安全感和容易理解。因為父母有不安全感,所以他們希望獨生子女能夠在他們身邊,」萬一出事了也能有個照顧「(誠然,這確實是對的,父母年紀大了,萬一出了什麼事,子女就在身邊,能夠馬上處理照顧當然是好)。其實,經常會想著:」萬一出事了怎麼辦「也是一種不安全感的表現,因為有著不安全感的人經常會把事情往最壞的方向去想,並且把這個最壞的結果當成是必然的結果。另外,希望子女回到自己身邊,這是一種控制,其實也是不安全感的另外一種體現。控制別人,希望別人按照自己想的去做,這樣別人的行為就不會超出自己的預期,自己就會感到安全。
孤獨感/空虛感:父母生活沒什麼寄託,覺得空虛無聊。只望能每天看到兒女,照顧兒女。我想這也是中國大多父母的現狀。可是,其實這種狀態是不太健康的,要做到內心充實富足,不應該往外尋找,而是往自己內心深處找。可是,這個現狀不好改變。
3.至於是否回去,就純粹看個人選擇了,別人做不得主。但是,無論是否選擇回到父母身邊,多點關心父母,多點跟父母溝通,多點回家看看,希望能夠盡量做到。


父母想讓獨生子回到身邊工作或生活可不一定都是出於自私,不一定都是為了害怕晚年孤寂。

舉個例子,我好友的一個好友,是內陸省份的官員子弟,父親官至副省級。他大學畢業後,去上海闖蕩了一陣,沒闖出什麼名堂,幾年後乖乖接受家裡安排,回父母身邊,開了一間公司。靠他父親的人脈,公司業務不愁。我好友過去出差,找他敘舊,回來跟我感慨說,他回父母身邊之後,日子過得比在上海滋潤許多。這還用說?那是當然。

誠然,有些父母是有眼界有實力有人脈,知道能力平平的子女有自己父母這樣的優勢資源而不善加利用,跑去父母力所不能及的北上廣深瞎撲騰是犯傻,也有些父母是限於自己的見識眼界,一看到孩子跑出了自己的認識範圍,就擔心孩子在自己不了解的陌生天地里受了挫折自己離太遠了幫不上照顧不到怎麼辦?父母的擔心到底是瞎擔心還是確有道理,要不要順著他們?這取決於子女的實力——雛鷹想要離巢前,請先好好問問自己:翅膀長硬了沒?沒有父母的庇護,是否真能獨力展翅直衝雲霄?


也有另一種父母,純然是私心。我一個朋友的弟弟,學建築,畢業後留在上海當建築師,薪水很高,工作不久就和一個上海姑娘相戀結婚。這等年紀輕輕便立業成家的好事,居然有人不滿意——新郎的母親不開心自己兒子找上海媳婦,在這之前她安排了很多同一個鎮子的姑娘給兒子相親,她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好好的姑娘兒子都看不上偏就看上那個上海姑娘,她說兒子跑去上海紮根有什麼好,怎比得上和鎮上鄉親結親家,每周都能熱熱鬧鬧和親家聚一起嘮嗑,兒孫繞膝多好。這還是已經有一個兒子承歡膝前了,不知道如果沒有大兒子在身邊,她是不是會逼著小兒子回家?為了母親的不寂寞,竟想讓一個學建築的孩子放棄一線城市的建築事務所,退回到X省X縣X鎮那樣一個小地方……虧得母親拉來相親的鄉親里沒有成的,不然被婚姻拖回家鄉的話,簡直就是毀了這個孩子的前程。


每一個被「回不回父母身邊?」這問題困擾的孩子,請首先掂清楚自己的斤兩,看清楚自己所在行當的形勢和發展。不是所有漂在大城市的年輕人都能遇到機會,如果你在大城市拼搏一生也只能掙扎著生存,那麼不如回父母身邊,你省了房租,也可卸去好多生活的壓力。但也有些行當,你一旦入了,就只能努力朝著頂峰攀登,只要離開了那個環境,你就再無機會,這種情況,回家是不智之選。不要被「孝順」兩字捆住了手腳,你得了高薪、你拿了獎盃、你因為才華出眾上了報紙/電視,這些也都可以成為父母的幸福,雖然你不在身邊時他們可能落寞,但是你的出色你的拔群能讓他們為你驕傲。


網上流傳過一個帖子,英國老人和中國老人的對話:

中國老人:唉,我的孩子實在是太沒良心了。

英國老人:此話怎講?

中國老人:他竟然問我願不願去老人公寓!

英國老人:老人公寓很好啊,我現在就住在那裡。

中國老人:啊?那種地方你也去?

英國老人:為什麼不去?

中國老人:那種孤寡老人才去的地方,我要是去了,一定被親戚朋友笑話死,不是折我的壽嗎?

英國老人:不對吧?到了一定年紀,住進老人公寓是件很方便的事。怎麼會被人笑話?

中國老人:到了一定年紀,應該和孩子還有孫子住在一起,共享天倫。住進老人公寓,又孤單又寂寞,聽起來好可憐啊。

英國老人直擺手:和孩子住在一起?那不行,我和孩子住在一起超過兩周就會不舒服,受不了。

中國老人:和自己孩子住一起不知多高興,怎麼會不舒服?

英國老人:我孩子十八歲就自己出門獨立了,他回來小住幾天我很歡迎,可他要是在家裡長住,尤其還帶著太太和孩子,我的生活就太受影響了。

中國老人:我就不明白,為什麼你們這麼不講人情,早早就把孩子趕出家門,而且還讓他們貸款付學費!?難怪你們最後得住進老人公寓!

英國老人:孩子十八歲了,是成人了,就該自立。貸款付學費,是他自己的選擇。他要是願意在家裡住,我們也沒意見。

中國老人:「沒意見?」剛才你還說孩子在家裡長住你就受不了。

英國老人:我是說,如果他帶著一家人來長住,我的生活會受影響。

中國老人:那你就去他家裡長住,不就用不著去老人公寓了嗎?

英國老人斬釘截鐵地說:那不行!去幾天可以,超過兩周絕對不行。

中國老人:你這個英國人好奇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非要住到老人公寓才叫「行」?

英國老人:我有我的生活,我孩子有他自己的生活。我住在老人公寓,結識到許多新朋友,平時生活遇到麻煩,還有專業人員幫忙。我們分開住,很自由。

中國老人:你這話聽起來好瀟洒!你把孩子拉扯大,就算只到十八歲,他對你總該有些回報吧?

英國老人:回報?什麼回報?

中國老人:當然是——接你回家一起住,讓你安享晚年。不過反正你都住進了老人公寓,這福你是享不上了。你孩子給你錢嗎?

英國老人:給我錢?為什麼?

中國老人:表達孝心啊!

英國老人:不不不,我不需要孩子給我錢。他能把自己的貸款還清,有餘錢去渡假,我就很高興了。他不需要給我錢。

中國老人:我發現你的孩子好輕鬆啊,什麼責任也不需要承擔。

英國老人;責任?我孩子對我沒有什麼責任。

中國老人:沒責任?如果你沒有錢,你不需要孩子管你?

英國老人:我有退休金,而且我的房屋貸款早就還完了。我有足夠的余錢養老。

中國老人:如果你有了病,難道不需要孩子管你?

英國老人:我如果生了病,老人公寓自然會送我上醫院。

中國老人:如果你進了醫院,需要陪床,難道不是你孩子?

英國老人:我們英國沒有親人陪床這一說。我家孩子只要來探望我,我就很高興了。

中國老人:如果你付不起醫藥費,難道不需要你孩子管你?

英國老人:我們住院免費,不花錢。

中國老人:天啊!養兒防老對你這英國人看來完全不適用。

英國老人:養兒防老?這是什麼意思?我生孩子,是因為我愛孩子,我從來沒有指望我的孩子為我的晚年有過多的付出。他正是人生打拚的階段,有許多事情要做:需要努力工作,需要經營自己美滿的小家庭生活,需要享受生活。

中國老人:我也愛我的孩子,我也知道他在打拚的階段很辛苦。所以我才會幫他們把孩子帶大。沒想到,我為他付出這麼多,他竟然有讓我去老人公寓的想法!

英國老人:你還幫忙帶孩子!天啊,太不可思議了!

中國老人:為什麼?

英國老人:帶孩子是父母自己的事,和你有什麼關係?

中國老人;他們要去上班掙錢,我反正也退了休,沒事幹,幫一點是一點。

英國老人:為什麼不去度度假,喝喝咖啡,打打球,讀讀書,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

中國老人:帶孫子,很應該啊。

英國老人:那太沒自己的生活了。我們已經把孩子帶大,帶孫子不是我們的責任。

中國老人:我明白了——你早早把孩子趕出家門,你連孫子也不帶,你不講人情,你過於自私,難怪你只能住進老人公寓。

英國老人;我倒是糊塗了——你為孩子和孫子做了這麼多,好象沒過過自己的生活,這一切難道就是為了防老?

這就是我們的現實。我們這代人的父母大多是這段子中的中國老人那想法,無法扭轉,只能盡量理解、適度安撫。
但我們這一代中,還會持有這種觀念的人群,比重應該會小一些,再下一代估計會更少。
當我們在回答這樣的題目時,希望大家也不忘想想自己的晚年會如何?
如果受到過來自父母的壓力並因此痛苦過,請記得不要再把這種壓力加給自己的孩子。
但願在未來,每一對父母都能接受孩子不屬於父母,孩子的人生屬於他自己這觀點。

附上紀伯倫寫的詩,《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儘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先不說父母,
作為子女,最討厭二十齣頭,留在父母身邊,自己說:父母不易,不希望自己遠遊。
根骨上是背靠大樹好乘涼,父母就算再不濟,一輩子的城市總有些積累,讓子女舒舒服服的安逸穩定的混口飯吃,出門有爹媽買的車,回家有爹媽做的飯,一切都不用自己動手,掙點兒錢正好夠零花,不必積蓄,萬一有需要買大件,父母有的是積蓄。
然後他們到知乎上說,父母年紀大了需要照顧,好像他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日常生活是瑣碎的,二十齣頭舉這個牌子,能說誰自私?

倒是那些離家多年,四十多歲,已經在大城市落腳,自己的生活安排妥當,因為父母不願意改變生活環境,他便回家照顧雙親。
這個時候,這種人,這種選擇,是不會到處說:因為父母需要照顧,他便放棄遠遊。
他知道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照顧,時時處處都是利益衝突,每一個線頭冒出來都是一場直擊心靈的惡戰。
生活就是這樣殘酷,所以不勉強,至於父母是否自私,是否狹隘,這都不重要,剩下的,無論時間還是精力還是能力都少的可憐,沒有力氣再去爭執誰更高尚,誰在犧牲,就這樣,艱難前行。


這個話題對大部分中國人都是沉重的,包括我。上邊很多人都提到父母的不安全感和自私,那麼我就說說這不安全感和自私。

是,父母們隨著老邁,不再有安全感。從人性的角度看,這很正常,沒有人一輩子都強大到能完全擺脫安全感的綁架,年老了更是如此;從社會的角度講,父輩們生在落後的中國,生活不易,也沒什麼特別的個人愛好和朋友圈子,內心對子女和家庭有依賴也很正常。

我們家三個孩子,從初中離開家在外讀書,到現在都大學畢業工作,隨著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父母想得也越來越厲害。父母隨著年邁有自己的顧慮,我也非常理解。在農村,人老了,身邊沒個孩子誰都不重視你,你的生命在這個村子沒有了延續,很多人不願意再跟你打交道。而且,每逢身體不適,去縣裡醫院檢查,都是父母老胳膊老腿跑上跑下,很不方便,我們那邊更是有父母得了癌症孩子都回不來的事情,還有那些晚景凄涼的老人,病躺在床上身邊都沒個孩子端屎端尿鞍前馬後地照顧。這些事情發生在身邊,不得不讓人身臨其境思考自己的晚年會不會如此凄涼。比起那些身邊有人照顧的老人,父母的不安全感自然不可避免,這是人之常情,實在不應苛責。

因此,爸媽也想我們回家守著他們,也想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但他們一樣希望我們在外邊打拚自己的事業,不願意耽誤我們的前途。他們內心很矛盾,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們內心也很矛盾,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有時候想,如果我有很多很多的錢,請最好最負責任的保姆照顧父母,我就不會這麼兩難,但問題是我剛畢業出來混,沒那麼有錢,可是,就這麼回家也實在辜負了自己,又可是,如果我現在不回去將來在城市打下了自己事業的根基更捨不得回去,想來這個事情何止是兩難那麼簡單呢。

從社會角度說,父母那輩兒的人,尤其在農村,很多很多人都把養老送終當成生孩子的主要目的之一,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缺乏愛好,缺乏朋友圈,缺乏豐富的娛樂活動,對子女家庭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在現在的我們看來,他們有時候很可恨,但也很可憐。因為這不是個人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沒法讓單個父母在老年做出改變。這個問題我在「那些在北上廣深國外打拚的年輕人們,你們的父母怎麼辦?」中也有說明。

再說自私問題。父母們是自私么?是的,可以這麼說,但我不喜歡用這個詞來形容父母,因為這種希望子女在身邊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種老人的人之常情,實在不能用自私形容,何況他們內心也在顧及子女的前途,他們只是很無奈。如果說老人為了自己的晚年讓孩子回去是自私,我們為了自己在外邊的自由自在不回去豈不是也是一種自私了?所以事情真不能用自私來講。

我覺得父母養大我們是不容易的,子女是應該感恩的。知乎上很多死理性派認為父母生孩子養孩子的過程當中已經獲得了幸福感,所以我們不虧欠父母。對這種論調我總是不敢苟同,那我們幫助任何人是不是都無需圖任何回報了?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拉扯三個孩子實在不容易,供三個孩子讀完大學更是不容易,何況現在因為我還沒有經濟能力獨自買房,父母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婚姻大事也還在給我存買房娶媳婦的錢,儘管我說不用,但他們還是不放心以防萬一。這些苦心真的是應該報答的,怎麼能說沒有恩情呢?這簡直是在逃避責任啊,高談闊論誰都會,但生活遠比這些似是而非的理論要來得沉重和艱難。

上邊也有人提到這是個權威瓦解的時代,父母還在維繫自己的權威,所以觀念當中有自我衝突也有和孩子的衝突。其實我覺得有這個因素,但跟權威不權威的關係不大,因為人到了老年,實在沒有什麼權威了,只是想讓自己的晚年活得有點尊嚴不至於那麼凄慘罷了。我不覺得這是給孩子來軟的,而更像是一種無可奈何。

作為一個90後,我的心裡也很焦慮,目前也只能迴避這些問題不去想,走一步算一步,想了也沒什麼用,實在解決不了。問題的癥結在哪呢?很多,有個人觀念問題,有社會環境問題,各種各樣的癥結,但總要找到一個最簡單粗暴的癥結。到最後,只好把所有的矛盾都歸結在錢上。我在想,如果父母有很多錢,可能就沒這麼無奈,如果我有很多錢,可能也沒這麼無奈。然後只能逼自己去賺錢,希望這些錢即便不能在父母身上發揮效力,也要在下一輩孩子的身上發揮效力,我不想讓下一代還面臨這樣多難的處境。錢真是太TM重要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對題主也沒什麼幫助。但就是這樣,其實大部分人在這說來說去,事情真放在自己身上也不知道怎麼選擇。即便是某些人做出了選擇,也不能代替題主的選擇。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也許他的家鄉比你發達,也許他的野心沒你強大,也許他在北上廣深的事業沒你風生水起,也許他的老婆比你的通情達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也許他的家庭條件比你優越。實在是沒法一概而論。

世間萬事,悲觀離合,陰晴圓缺,自古難全。


獨生子女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更是一個群體,一個時代共同的問題。養老只是他帶來諸多問題中的一個。
每個人不只有工作,還有家庭,還有撫育孩子和撫養老人的義務,這是義務而不是權利。但是這種義務的強度和跨度有多寡。
從養老的角度來講,我們傳統的養老方式就是養兒防老,這個基本沒有多大的爭議。但是,過去是多子女養老與子女分散發展的風險與壓力分擔機制,對子女的壓力會起到分擔的作用,假如子女多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輪流供養等,都不會使得供養與子女發展產生如此尖銳的矛盾。但是我們的這個社會制度是扭曲的制度~一方面使用政策控制了子女的數量,破壞了壓力分擔機制。加之上一代晚婚晚育,使得年輕人初一長成就面臨養老危機。還有由於經濟形式以及社會結構的原因,加大了這一批獨生子女的生存壓力。更有高速的社會文化的變遷,父母一代的養兒防老還餘音未了,這邊青年人的自由思潮陡然興起等等因素,綜合產生了這一矛盾。意識上的衝突是表象,內在的矛盾則是養老與生存資料獲取與分配的衝突。
養老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生存與撫育後代的壓力也是客觀存在的,拜金時代的浮躁與慾望的迸發也是客觀存在的。諸多壓力之下的年輕人,想要任性一些。就只能進行取捨。對別人好一點,就對自己狠一點。
這是兩難,沒有辦法。
一個人打拚是飄著的氣球,父母老婆孩子是壓艙石,沒有石頭輕飄飄的自由,有了石頭才有自己的重心。
但背著這麼多石頭過日子,真心任性不起來。有時候感覺是在經受無期徒刑,也有時感覺自己就想拋下所有壓力換個地方隱姓埋名過日子。可回頭看看又舍不下孩子和老人。捨不得別人,就得對自己狠一點。
諸君,自己的路自己走,就看自己哪邊的秤砣重一些。日子有錢有有錢的過法,沒錢有沒錢的取捨。人的時間,精力都有限,怎麼分配看自己。
不匿了,就這樣吧。


我是獨女,我覺得父母想獨生子女呆在身邊很正常,你還想你男朋友、你老公你孩子天天陪著你呢。

就一個,年老生病卧床誰給他們端屎端尿、喂飯倒茶,誰陪他們看看電視說說話?

老人很沒有安全感就跟你小的時候一樣的,自理能力差經濟來源少身體機能退化遭身邊人嫌棄,可是你小時候還有爸媽罩著,做錯事也會說孩子嘛,但是他們呢,就會被說老不死的。他們處於身體、金錢、感情都退化的階段,你一二十青壯年身體出點毛病加上沒錢花都沒底氣的要死,出去買個東西都怕被人看出來兜里沒錢,被人欺負也不敢大聲嚷嚷,打不贏啊,何況老人?他們的不安,寂寞,空虛都是能理解的。

固然,父母的想法是有些自私,但比起子女的自私,父母的自私不算什麼。很多遠在他鄉的人事業也就那麼大,大多數人都是燕雀,成不了鴻鵠。在外假裝忙成狗指點江山參加不完的聚會,看似瀟洒極了。沒有感情的羈絆,可以說是瀟洒,也可以是自私。

當然,理解他們的情緒和想法並不等於完全順從。工作不止北上廣,父母只有那兩個,找個離家近點的城市,多回家看看,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努力經營親情、友情和愛情,沒什麼不好。

我父母從不限制我去哪兒,但是我作為子女,深知為人子女的責任和義務,這跟我要做好一份工作做好一個妻子做好一個母親的責任一樣。


父母和兒女之愛有一部分是本能原因。愛能否實現,可能要考慮條件因素。相濡以沫,不如相望與江湖。


可能答不對題。
你的父母是你的責任,為什麼看不到這點。總是想到老人空虛,沒安全感,自私,其實我們自己有這種想法就是自私的。
是的我們現在正年輕,外面花花世界看不夠,外面的待遇家鄉比不了,但是我們的父母並不年輕了。父母在規劃未來的時候會把我們考慮進去,但我們規劃未來的時候卻很少考慮到父母。
比如我三表姐,買了新房,沒花父母的錢,但我姑姑一點都不高興,嫌房子小了,一百多平,兩個卧室一個書房還有個大陽台可以打麻將,哪裡小了?我姑姑說:那將來我住哪裡?
我堂姐更甚,單位新分福利房,兩房兩廳,準備年初完婚,我姐說就準備這樣過著,不用買房了,買輛車就行了,我問她那你媽媽過來帶小孩怎麼辦?(堂姐懷孕了)她說:外婆帶小孩不應該跟小孩睡嗎?我再問她:那帶完小孩呢?帶完小孩就回家了呀。我們能把父母規划到帶小孩這一步之後就不用管了。
我父母從來沒有要求我回家發展,是我拚命往家趕。今年兩省之間來回跑了八趟,車費佔了我收入的十分之一,總算在年底有了些起色。本來準備買個小點兩房過日子,首付自己也快湊足了,但介於我姑姑的那一問,準備要兩個孩子的話至少要買個四室兩廳,發現還得繼續努力。
其實我現在工作還可以,某國企混日子,屬於閑成狗那一批人,如果繼續在這干不出意外兩年內可以提一級成為徹底玩的那批人,這邊房價不高,壓力不大,工作穩定,我完全可以在這混幾十年。當初選擇外省工作也曾考慮過父母,但年少輕狂,以為自己可以很快闖出一番事業,有著我在哪裡哪裡就是家的不要臉的想法。直到去年老爸得了場病,在家躺了半個月,才發現自己規劃錯了,爸媽真的老了。
在知乎上看到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就是你成長的速度必須大於父母老去的速度。你或許正年輕,父母也還沒有到需要照顧的地步,但是將來呢,帶父母去醫院的是你,給父母喂飯的是你,背父母上樓的是你,給父母端屎端尿的也必須是你。因為這是你的責任。
14年的幾條真實新聞:
外地打工男子打電話給母親,沒人接電話,趕回家後發現母親已經去世多日。(這樣的悲劇你願意發生在自己身上么,但世事無常,誰又知道你到了他那個年紀會是什麼情況)
某男子為方便年邁母親出行給老單元房裝電梯,引鄰里糾紛,買下整個單元。(好像新聞中母親已經八十多了,想來這孝子年紀也不小了,越是年紀大越能體會親情可貴罷)
某男子為回家陪母親,每天跨省上班,一年攢下一千多張火車票。(父母年紀大了重故土不想走動,那就只能我們動,不如趁著年輕早點動。)
父母在,不遠遊。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並不能要求都守在父母的身邊,但不管父母有沒有要求我們回家鄉發展,我們都應該意識到父母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把照顧父母規划到自己的未來。


還是覺得,這對於我來說,是一種以愛之名的捆綁。孩子工作了,父母應該鬆一口氣,去完成年輕因為家庭放棄的夢想,出去旅行,等等。我們也我有自己的追求,而不應該為了就近照顧父母,把他們捆綁在市裡,在身邊。父母偶爾的探望小住,兒女的經常回家看看,這種頻率,對於我來說才是最和諧的。


你參加過幾次親人的葬禮就會明白


父母在想,你丫的小時候就離不開我們,現在還是那麼的沒本事,要房子沒房子,要車子沒車子,娶不到媳婦生不了孫子給我們玩,看我不揍丫的屁股,趕快給我滾回來
我們在想~_~別逗了


子女回去也並沒卵用……

我奶奶和我家直線距離不到500M 和最遠的子女距離五六公里 然並卵 子女一年能回去幾次?過年都是她自己和保姆

除了出了大事兒子女回去快一點,其餘情況子女在不在本地差別不大(交通不便除外)


濱江那裡開了很好的養老院,入院要求第一條是有親人/兒女在本地,這樣有事情第一個可以聯繫和應急。

知道有很喜歡國外安逸生活的人,在看到保姆照顧的家裡油瓶下面臟髒的可是長輩的眼睛看不清後義無反顧決定回國的。

反哺是很重要的。

有種幸福來自承上啟下。


好吧,我要寫一些沒人性,大逆不道的話了。

我是贊成父母於子女無恩論的,因為帶一個小生命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父母單方面決定,孩子只是被動地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所以你養育他成人是天經地義,是應該的,是責任。至於孩子有沒有責任養育老人,當然了,那麼多年的親情相處下,也是應該的,但不是必然的(這個問題展開說很麻煩,先不討論)

總之一個孩子在這個世界上,當他成人之後,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處於任何理由,來干涉甚至決定他的人生走向(違法犯罪活動除外)。

有很多父母在子女成年以後還是把他當做自己的私有物,覺得自己有權決定他的人生大事。
我見過太多身邊的朋友,明明畢業之後可以去更好的城市有更好的發展,但是被父母以愛的名義和壓力,留在了身邊,做自己並不想做的工作。然後好不容易談一個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再被父母以各種原因阻止其自由婚戀(不滿意兒女自己談的朋友,施加阻力,間接或直接導致分手:我朋友裡面有,女方的父母說你要是嫁給他就斷絕關係,或者男方的父母以死相逼,就是不允許女孩子嫁進門),真是從辦公桌上管到了被窩裡。

結果就是這個成年人,他幹了一份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工作,找了一個自己不那麼愛的結婚對象,過了一份自己不想要的人生。

號稱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他的親人,以我是為了你好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親手毀了別人的人生。這不是自私是什麼?捫心自問,你真的那麼愛他嗎?你以他的快樂為出發點嗎?


想從另一個角度說說這個問題,也許父母是覺得孩子「(以你的水平在大城市裡闖也闖不出來),那就回來吧,陪陪父母,享享天倫之樂。」
我父母原來也覺得我一個女孩子家就該回到家鄉然後陪在父母身邊過小日子
然後我好死不死地學了IT~~
他們就變了「好好學,將來努力留在北京」,「你學的那個專業在咱家這塊就沒出路」,「你覺得深圳怎麼樣」,「我們會過去,你別回來了」
父母還是希望我們好的
也許他們只是覺得,我們在大城市可能只會一直忙碌下去而很難出頭,競爭太過於激烈了
所以回家是最保險的做法啊


有這種想法很正常,是人性。沒有哪個父母在為孩子付出那麼多之後,不想獲得一些回報,這種回報包括陪伴,照顧,心靈慰藉和對自己日益喪失的安全感的補償。

但是!!父母有沒有通過威逼利誘軟硬兼施來達成自己的目的讓孩子回到身邊,就是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和自私的父母的區別。

是的,一旦父母試圖通過一些方法來影響孩子的決定,就是自私。我就是這樣認為的!

許多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己的能力水平限制,已經漸漸與社會脫離。他們真的能夠準確判斷這個社會未來的走向么?他們幫孩子做的決定足夠理性客觀么? 長遠來看,真的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么?

我的表妹,大概五年前大學畢業,聽從父母的話留在老家,通過親戚找了份國企工作,應了「活少錢多離家近」的每一條。而那個時候我大學畢業一年正在北京打拚,跟別人合租一個冬天冷的要命房子,賺得跟她一樣多。當時我父母就有勸我回家的言辭,我當作沒有聽到。五年後,我表妹依然在那家國企,工資大概漲了1千塊錢或2千塊錢?而我從小公司到大公司,忙道了幾年,工資漲了1萬多。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上個月傳來噩耗,我表妹那個部門解散了,讓自己找出路。而她,在那裡混了幾年之後,已經沒有什麼競爭力了,她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父母還能再幫她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么? 而我,根本不用擔心這樣的問題,即便今天被老闆炒了,我也不用擔心明天沒有能力賺錢養自己。

這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父母與子女之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真正愛子女的父母會清楚的知道,子女不是自己的私產,而且一個獨立的個體,自己不能以「陪伴」為理由或打著其它的幌子來要求孩子放棄更廣大的世界。


農村 …父母老了…重活幹不了了…諾大的家,只有孤零零的兩個老人…
一年只能見上一兩面…老人家感到孤獨
————————————————————
只能工作以後,有錢了,再把他們接出來一起住吧!


我也來答一個吧。
樓主獨生女,大學離家兩千多公里,家在四線小縣城。
面臨畢業,準備考研,考上接著讀,考不上回家找工作。
之前樓主心裡真心想考的上然後留在外地的,畢竟大城市各個方面都要比縣城好得多。
父母也是極力勸說盡量考公務員,工資不高但起碼這輩子有保障了。
就算考研成功也希望我以後留在省會工作,起碼逢年過節的可以回家。

當時樓主一心想去大城市啊,而且男朋友也是外地的,所以各種反抗。
爸媽倒也沒說不同意,只是說男友家兩個兒子,如果我真的喜歡就讓男友過來,然後我倆一起在我家省會這邊發展。很多人該說我父母自私了,憑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得背井離鄉的過來陪你贍養父母。但是這世界上最沒辦法講道理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心。別人家的孩子委不委屈和自己的孩子委不委屈比起來當然是自己的孩子過的滋潤更重要。
樓主各種鬧說憑什麼這麼對我,總之各種混蛋話。
然後差不多一個月吧,我媽有一天趁我爸不在跟我聊知心話。大概就是說讓我好好準備考試我想在哪兒生活就在哪,大城市壓力是大但是發展好,他們得為我的未來好,不行等我正式畢業了她勸我爹。還說男朋友他也不反對當初就是怕我萬一腦袋一熱嫁過去了他們想我也一時半會來不了。萬一婆家再不好點給氣受了都沒有爸媽管,要是生孩子坐月子的怕口味不同照顧不好我之類的。然後說沒事,你等明年考完了想走就走吧,我們要想你了買個機票幾個小時也就到了,要是真認準yq這人了也行,我喜歡的他們都喜歡。

一句我喜歡的他們都喜歡直接戳我淚點,想想自己從初中處對象到現在好像父母都是覺得女兒長大了這都是正常的,還叫過高中時一個男朋友來家吃過飯,也是說的我喜歡的他們都喜歡,別影響學習就好,瞬間哭成狗。

之前寒假回家要做飯發現家裡冰箱是空的就開玩笑說我不在你倆都不吃飯啊,絕食減肥啦?我爸淡淡回道,你不在家我倆也不知道做點啥好,就乾脆不做飯了,我倆都是在單位吃過在回家要不就出去隨便買碗面吃,回家就睡覺。又一次心酸到不行~

所以樓主深深覺得什麼都不如陪在父母身邊好,事業你可以換個地方繼續打拚,愛情你可以再找一個喜歡的人重新開始,你還有幾十年去經營你的事業愛情和家庭,可是你已經是他們一生說我經營。
他讓你走真的是因為太愛你所以逞強說沒有你可以過的很好,可是他們體力減退、食慾減退、記憶力減退、所有的一切都開始走下坡路,又怎麼可能不需要孩子在身邊陪伴和照顧?畢竟他們再過幾年就算去超市買特價蔬菜之類的都搶不過年輕人啊。
so~樓主決定留下,就算家鄉有一萬個不好,可是只為父母在那裡這一個理由就已經夠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北方人都長得偏高,而南方人都長得偏矮小?
西班牙有哪些美食?
為什麼我認識的字寫得好的那些人普遍混得比較糟糕?
為什麼中國人很在乎漢字的筆畫順序呢?
成績差的同學都自己當了老闆,成績好的同學卻都還在苦逼讀書,努力讀書真能改變命運嗎?

TAG:生活 | 文化 | 計劃生育 | 獨生子女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