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虱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具有怎樣的習性?為什麼座頭鯨、灰鯨等會長鯨虱和藤壺,而鯊魚的皮膚就是乾淨的呢?

看到了鯨虱的照片被噁心的夠嗆。但是又有那麼一絲絲好奇來知乎找大神提問。


謝邀!

這個提問簡直深得我心,你造嗎我對鯨虱一直很感興趣,有在追鯨類體表寄生物的研究。而且還有打算寫篇這方面內容的專欄文章。

1. 什麼是鯨虱?

鯨虱是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的海洋寄生動物,寄生在鯨類動物的表皮上,因此得名。雖然被叫作「鯨虱」,但它們卻不是真正的虱子。真正的虱子(虱目)是昆蟲綱的動物,而作為軟甲綱成員的鯨虱的分類單元只是一個科——鯨虱科 Cyamidae。

它們大致長這樣子:

↑ 圖源:維基百科。

鯨虱附肢末端呈鉤狀,便於附著在寄主的表皮之上;常寄生在寄主的皮膚傷口、皮膚褶皺(例如生殖器褶皺、鰭肢褶皺、眼瞼)、吻、鼻孔等地方。

鯨虱科下主要由這幾個屬組成——Cyamus屬、Isocyamus屬、Platycyamus屬、Syncyamus屬。除了Cyamus屬有個中文名,也就是鯨虱屬,其它屬未查得中文譯名。

不少鯨虱是有寄主特異性的,就是某個種只寄生在一種或若干種特定的鯨類身上。比如灰鯨身上最常見的三種鯨虱就是Cyamus scammoni、C. ceti、C. kessleri。

Cyamus屬下的鯨虱以及它們的特異性寄主(Margolis et al., 1997) 。

2. 鯨虱對寄主有害嗎?

基本沒有,或者說影響不大。大部分鯨虱的食物為浮游生物,有的也吃寄主身上壞掉的皮膚。鯨虱破壞寄主表面的皮膚,大多只是為了將自己固定在寄主皮膚上,這一小塊皮膚相對於寄主的體表面積來說相當小。有研究發現有些鯨和鯨虱之間甚至可能是互利共生的關係——鯨虱幫鯨啃掉壞掉的表皮,甚至還能由此幫忙去掉寄生在鯨身上的藤壺;鯨為鯨虱提供了生活場所(Samaras Durham, 1985)。

3. 鯨虱會轉換寄主嗎?

會。在東北太平洋灰鯨種群中,研究人員從很小的灰鯨幼崽身上就發現了鯨虱的蹤跡。鯨虱不會游泳,通過寄主的皮膚接觸進行傳播。因此,通過研究體表寄生物,研究人員可以發現特定鯨群之間的關係。

4. 為什麼我看到的鯨類體表寄生物跟圖上的鯨虱不太一樣?

那可能是藤壺或者寄生性橈足類,不是鯨虱。鯨類的體表寄生物種類不少,都挺有(e)趣(xin)的。

前方可能噁心,請做好心理準備。

這些是藤壺 ↓

這個是寄生性橈足類 ,魚類上身也有很多,不過種不同↓

圖源:dailyparasite.blogspot.sg

關於上圖有同學有疑問哈,我知道這跟大家平時見到的橈足類不太一樣,平時見到的是這樣的:

然而寄生性的橈足類就是比較奇葩。頭部有鉤狀結構直接鉤進寄主皮膚內,然後留下軀幹垂在外面。今年在洛杉磯舉行的國際橈足類會議就有人做了這方面的報告(來自老師訊息哈哈哈)。

這些才是鯨虱 ↓

==================================================================

關於題主最後的疑問,為什麼座頭鯨、灰鯨等會長鯨虱和藤壺,而鯊魚的皮膚就是乾淨的呢?因為挖了坑所以昨晚都沒睡安穩趕緊早起解答一下。

評論區里的各位提供了許多可能的思路,沒想到我只是找個理由拖稿(我不是我沒有.jpg)居然引發了那麼精彩的頭腦風暴……

這個疑問看似簡單其實複雜,特別是題主的問題不單只討論鯨目動物,還從鯨類跨越到了魚類身上進行對比,要仔細回答可以寫一篇paper了……

總而言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行動速度!

同樣是鯨目動物的大型鯨類與小型鯨類(以海豚為主)之間就有差異。我們很難在海豚身上看到藤壺、鯨虱的蹤影,而且體型較大的鯨類中也有差異,例如藍鯨,相較於大翅鯨和灰鯨,其游速較快,身上就難以見到大量的寄生物。這個時候考慮並非一個物種的最大游泳速度,因為鯨虱、藤壺是持續陪伴寄主的,寄主大部分時間的行動速度就是它們能否在寄主上生存、繁衍的關鍵。

舉個例子,藍鯨在衝刺的時候最高時速可達50 km/h,日常游速大約為20 km/h,只有在攝食的時候運動速度才降低至5 km/h;而大翅鯨的最高時速也才27 km/h,平時游速在3.4 km/h左右;野生瓶鼻海豚的最高時速為35 km/h,但日常游速在21 km/h左右(游速參見Speed of Animals)。同樣是體表寄生,在湍急的海水沒日沒夜的沖刷和溫柔的海水緩和度過的情況下,自然是後者更節省能量(「我們還要節省能量去生孩子呢!」)。

這是主要原因,當然也是最關鍵的原因。接下來我們討論評論區里的其它幾種可能:

1. 海豚科經常有躍出水面的行為,而大型鯨類沒有?

只有海豚會躍出水面嗎?Breaching之王大翅鯨表示不服。

而大翅鯨身上的寄生物依然……

其實關於大翅鯨頻繁躍身擊浪的原因,研究人員也有猜測是為了甩掉體表寄生物。

2. 體表的厚度和粗糙程度。

如果單指鯨虱的話,這個可以考慮為其中一個因素。我們回顧下,鯨虱多寄生在宿主的皮膚褶皺中,通過附肢末端的鉤狀結構卡在寄主體表。越粗糙、表皮越薄軟的動物越容易被附生。但是對於藤壺這種「不要臉」的東西,作為污損生物,連船體身上都會長……你看,害得人家都游不動了……

↑ 圖源:救助失去中型浮力的小海龜

所以只能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並非主要因素。但是寄生在寄主皮膚褶皺越多越粗糙的動物的確越不容易被甩掉啊~

3. 小體積動物的靈活性。

是的,要是身上被弄上什麼東西,就想辦法互相蹭掉,甩掉。身體越靈活越輕盈越好弄掉。鯨虱相對於藤壺來說也是好弄很多。其實,我們很少在小型鯨類身上看到這些寄生物,但也並非代表它們身上不曾寄生過東西。加灣鼠海豚身上就寄生過鯨虱 Isocyamus delphinii,其實從這個物種的種名我們就能猜到這種鯨虱比較常出現在小型齒鯨身上,這貨也出現在偽虎鯨、灰海豚的身上過。

還有些具體內容可以參考大家在評論區里的討論,我也一一作了回答。昨晚提出線索之後, @李念白 同學有很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去評論區看一下~


高票回答已經把鯨虱介紹得很詳細了,我就把為什麼鯊魚體表不容易長寄生物說下。

你們以為鯊魚的表皮和鯨一樣細膩光潔?圖樣圖森破。中國人造字從來是有深意的,鯊魚表皮有一層像沙一樣的魚鱗,學名叫盾鱗。看下下面那個顯微圖,無數這樣盾鱗組成的鯊魚表皮簡直跟砂皮一樣。

再看下某些以鯊魚為主食的虎鯨老年後的牙口。完全磨平了,連牙根管都外露了。

所以寄生鯨表皮和鯊魚表皮的難度根本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好不好。


謝邀。

可能與鯊魚遊動速度快有關。

據百度百科,鯨魚中遊動速度較快的鯨虱也較少,鯊魚遊動速度很快(時速可達43km,鯨魚則在30km左右)。也有可能是鯊魚的皮膚比較硬,它們扎不透,容易掉下來。

我也不知道,只能根據網路信息蒙。呵呵


不專業的猜一下,關於藤壺的寄生,除了速度,應該跟寄主身體表面積,單位表皮弧度和活動形變率有關。比如座頭鯨的頭部大平硬,幾乎沒有因為運動導致的表面變形是理想的附著場所。相比之下,小型鯨豚類和鯊魚體表弧度大,較軟,活動幅度大導致表皮變形大,較難附著。同理,船隻是硬的,整個船底幾乎都能長藤壺,但大型鯨魚活動大的部位卻不長,只在不怎麼能動的地方長。


推薦閱讀:

海豹、海豚、海牛等海洋哺乳動物在進化上有什麼關係?

TAG:哺乳綱動物 | 鯨目動物 | 海洋生物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