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後對與佛和道兩家是什麼態度?
看到一句話,說是他老人家在頓悟之後感嘆
嘆聖人之道坦如大路,
而視之儒者妄開竇逕,蹈荊棘,墮坑塹,究其為說,反出二氏之下。宜乎世之高明之士厭此而趨彼也!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中對於儒釋道三家持什麼態度?
傳習錄中有一段,弟子問王陽明對佛道的看法。王陽明回答說:"我在佛道上浪費了近三十年時間,你今天不居然還問我這些錯誤的,卻不問正確的。"王陽明認為佛道為了追求自己個人的精神完善,卻拋棄家人,這本身是違背良知的,人慾也是天理。人不能拋棄情感,拋棄世俗,變成死灰槁木一樣。人不能不動情,不悲傷,父母死了,心生悲傷是良知的體現。致良知就是要去除多餘的私慾,讓良知完全發散出來。顯然佛道去過了頭。在者,佛道是脫離了世俗去修鍊內心,但是,充滿誘惑世俗才是幫助內心修鍊最好的試煉場。精兵是戰場打出來的而不是校場練出來的。聖人不光是成就自己,更重要的是要以天下為己任。
大意是說儒家聖人的道路坦蕩寬闊,但後續的儒者非但不能沿著道路前進,反而畫蛇添足重新開闢一些崎嶇艱難的道路;所以後世儒者的學說,卻在佛道的見地之下了。怪不得世上高明的人士要厭惡儒家的繁複而投入佛道的學術了!
這裡的見解可以參考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儒家繁複,道家難知;我們可以說後世的佛家虛無,每個學派都有自己的見解但都有不足。
但歸根到底,其理一,其教殊途而同歸,因為世界的本源是唯一,我們的哲學都源於這個一。
個人見解是王陽明真正認識到了這個一的存在,從而對儒家學術的根本有了根本的領悟,所以見解到萬法歸真的境界。
態度這個詞是很微妙的!!有他自己說出來的態度——「只明明德,而不親民,便是佛」,也有他自己潛意識的「態度」,最重要的是還有別人認為他所有的態度。
陽明排佛嗎?好像沒有明確說明,他認可佛嗎,好像不可能。他懂佛嗎?和他的前輩們一樣,絕對懂。
他是否有取於佛呢?必然有,整個宋明理學就是吸收佛教來的。陸九淵的學問被朱熹稱為「頓悟之禪宗」,陽明那「你未看此話時,此花於汝心同歸於寂」與慧能那句「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是如此接近乃至相似。他的好友湛若水都認為他留於禪學。那陽明到底是什麼態度?
其實我這樣說,只是覺得,有些問題,由於多方面原因,本身並不是能搞清楚的。總體來說,陽明和他的前輩一樣,都有取於佛,但並不完全認同佛,屬援佛入儒型的哲學家。但是,似乎陽明對佛老的批判,並沒有北宋五子,包括朱熹在內的前人那麼強烈!
這個問題說起來很簡單,卻比較難以起頭。
姑且從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說起。既然「知行合一」的其中一個理論是「有知便有行」即「不行為不知」;同時,從陽明先生一生的行為來看,他的「知行合一」是必須要實現於現世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兩家中哪一家的學說,如果不僅限於今生的話,都可以從更長遠的角度來實現「知行合一」。但陽明先生一生拯救百姓於水火,所以他的哲學核心如果從讀書人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書生有用」。
書生為什麼一直被冠以無用的頭銜?諸葛亮無用嗎?現代航天難道不是靠讀書人來做的嗎?
其實人們常說的「書生無用」就是那些腐儒,只知道讀書,讀了書不用,不如不讀。這就是心學的衍生之一。為什麼?學了不用,就是不行,不行是因為不知,讀了不知,讀它幹嘛?
那又如何有用?從普世價值來看,有用就是限於今生。
所以說陽明先生怎麼看佛與道?就與我們看過去的經歷一樣,是一個經歷,是一個經過吸收的理論,卻是一個過去的狀態,不是現在需要的,也不是現在要尊崇的。
——————————————————————————————————————————
下面再來看嘆聖人之道坦如大路, 而視之儒者妄開竇逕,蹈荊棘,墮坑塹,究其為說,反出二氏之下。宜乎世之高明之士厭此而趨彼也!
這裡面說的「聖人」就是孔子。
陽明先生是尊崇孔子的儒道的,這與後世的儒道又有很大的不同。
就拿《傳習錄》為例,其中說「子曰:不逆詐」,就是人不要事先就假設別人是壞人。這就有問題了。後人認為,不防人不是要被害?尤其現代社會這麼亂。
錯。
是要不逆詐,但是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就是說,如果對方使壞,我們能防的住。
但是後人讀不懂,有的說這就是教你詐,所以這種學問不能學。
是嗎?菜刀能殺人我們就不用菜刀了?
一個事情好壞就在一念之間,保護自己和先欺騙對方是完全不同的。這就是心學的精華,萬物由心出發。清明節你祭祖,心中沒有祖,不一定是孝。你不祭祖,你有工作走不開,就不孝了嗎?
可是很多讀書人不這麼認為,為什麼?因為懶。
沒錯,就是懶。
讀書人只想宅著,所以孔子說禮,讀書人就說腐朽,因為費勁嘛。但是孔子的禮可不是隨便做個樣子,而是讓你先有禮的心,所以才有禮的行。而禮行的多了,也就知了。
所以孔子焚書,就是告訴讀書人,天下的道理就這一個,不要想太多,讀了就要去做。
至於孔子焚書合理與否,可以再另開一個討論。
謝謝邀請。陽明心學和禪宗,毫釐千里。《答顧東橋書》:區區格致誠正之說,是就學者本心、日用事為間體就踐履,實地用功,是多少次弟、多少積累在,正與空虛頓悟之說相反。
看《傳習錄》,陽明強調心學的功夫格致誠正是何等綿密,與觀空看話頭的禪宗截然不同。
《傳習錄》和《近思錄》的功夫倒是很像,都是儒家的修本心法門。多讀北宋四子(周,大程,小程,張)的語錄,心學功夫就容易理解和上手。
陽明很強調立聖賢之志,志向堅定則功夫不脫節。
儒門功夫至簡易而盡精微。
「只說明明德而不說親民,便似佛老」
這是王陽明的原話,明明德,即是得悟。所以我覺得王陽明開悟後,是有使命感的,就是親民,也就是治國平天下。
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這個「修身」是三教共有的。修身而成道。求道之路同,行道之路不同。
儒家講究入世,自身修好後依然堅決的要為人民服務。
道家講究逍遙自在,多隱者,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出山入世的,道家的人物,往往是亂到極點後出來撥亂反正的。
佛教得道後講究普度眾生,我理解的大概是讓大家都離苦得樂,從心靈上拯救大眾。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中庸》
儒家的道簡單、樸實,任何人都能上手。
佛家和中庸思想是矛盾的,中庸的道是"率性之謂道",也就是說,根據自身的良好本性去行事,比如根據自己的惻隱之心去行事,甚至不要忽略自身的煩惱,因為任何一種情緒都有它的功能,煩惱是可以幫助人們發現問題,推動人們解決問題的。佛家則追求"滅苦",追求"心無所住",如果煩惱過來了,就不管它,而不是分析這個煩惱是怎麼來的,實際上是個逃避的態度。
道和佛總是過多的側重於行為層面的約束,甚至於是束縛。行為的禁止服務於內心的澄明,一味的強調行,而忽略了知。而且道和佛很多在行為上的束縛是極不人道也反人性的,人的悟性是大不相同的,而你只約束他的行為,他的知未必能約束的住,那麼這樣就會造成許多愚昧之人,也會造就一批偽宗教信徒。
道和佛信仰的的目的性太強,也容易使人走火入魔,是很多信徒在信仰里夾雜過於多的私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