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20世紀藝術史上的巴黎是種怎樣的體驗?

lz最近準備講一期電影《午夜巴黎》,目前正在準備材料。
看到豆瓣上一篇很有參考價值的帖子《午夜巴黎》里的時代icon們,演員及原型人物對比圖,兼及八卦。請問藝術史上20世紀真實的巴黎文藝圈是怎樣的?
各個領域在巴黎有沒有標誌性的人物或變化(主要是文學、藝術方面),最好能牽扯點當時歐洲相關的政治、經濟、地理、思想、文明,那段瘋狂年代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
另外求推薦相關的書籍和資料介紹~!謝謝辣~


謝 @王Hugo邀
20世紀藝術史本身就是一個過於寬泛的題目
講起來八百年都講不完
本人水平不夠,講不了這麼多= =
我個人可以幫到題主的就是Belle époque末期這一段時間的法國藝術了
講到1900-1914年一戰爆發之前的巴黎藝術
肯定要講的就是1903年開始舉辦的年度秋季沙龍(Salon d"Automne)

這是第一屆秋季沙龍的海報,第一屆秋季沙龍在小皇宮舉辦,其後移師大皇宮
大皇宮第一年看不起這個沙龍不讓它在大皇宮舉辦
創辦秋季沙龍的初衷是為了對抗學院派法蘭西藝術院的巴黎沙龍(Salon de Paris)
專門放那些學院派不喜歡的畫作
也因為這個初衷,秋季沙龍成為了二十世紀幾個重要流派的亮相地點
屆於後印象派潮流末期舉行的第一屆秋季沙龍的參加者就包括了保羅·塞尚以及亨利·馬蒂斯
還舉辦了紀念當年早些時候逝世的保羅·高更的紀念展
I. 野獸派
此後在1905年的秋季沙龍上,藝術評論家Louis Vauxcelles第一次提出「野獸派」這一詞語
用來批評以馬蒂斯為代表的參展者如同野獸一樣沒有美感的作品

當年馬蒂斯展出的代表作《戴帽子的女人》
此後幾年野獸派依託秋季沙龍這一平台蓬勃發展
II. 幾何主義
此後在1910年的秋季沙龍上
Jean Metzinger展出了他的《壁爐旁的裸女》(名字是我自己翻譯的...)
被認為是幾何主義的先鋒作品之一

之後的幾年,幾何主義在秋季沙龍這個平台上蓬勃發展
1911年的秋季沙龍上正式提出了「幾何主義」這個名字
III. 一戰
然後就打仗了
戰爭期間秋季沙龍停止舉辦
一戰的爆發也意味著Belle époque的終結
法國歷史上最美好的時光也就此結束了
IV. 結語
感覺好像沒有怎麼幫到題主呢
因為《午夜巴黎》主要講的是二十年代的巴黎吧
不過我覺得我這個部分可以作為一個引子吧
一個離經叛道的布爾喬亞青年從第一屆秋季沙龍開始
年年都接受這種新的藝術思潮,體驗著藝術向著抽象主義發展
直到1914年被徵召上戰場
然後他死了
La Fin.


20世紀的藝術和之前的藝術最大的區別就是,20世紀的藝術家追求的不是美感而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交流。
19世紀末,藝術家如Vincent Van Gogh都在尋找另一種描繪世界的的方式。照片對於藝術也引起了很大變化。

因為那時的巴黎我還沒生出來(哈),所以是怎樣的體驗我不知到。我能幫到你的是20世紀有什麼藝術運動… 所以下面我就會講這些了… 不過巴黎這範圍有點小,所以我一般會提到法國藝術家。

1. Expressionnisme, 1905 ~ 1945(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法語:Expressionnisme)是20世紀初流行於法國、德國、奧地利、北歐和俄羅斯的文學和藝術流派。1901年法國畫家朱利安·奧古斯特·埃爾韋為表明自己繪畫有別於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詞。

不過在德國被納粹黨禁止了。

Steib, Le Conquérant, 1942

2. Fauvisme, 1905 - 1910(野獸派)

野獸派(法語:Les Fauves)是20世紀率先崛起的象徵主義畫派,畫風強烈、用色大膽鮮艷,將印象派的色彩理論與梵高、高更等後印象派的大膽塗色技法推向極致,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

Salon d"Automne 1905 (1905年秋季沙龍)
1905年標誌著沙龍走向現代主義傾斜。該委員會由Matisse(馬蒂斯),Desvallières,Rouault(魯奧),René Piot(勒內·皮奧特),Louis Vauxcelles(路易·沃克塞爾)和Roger Marx(羅傑·馬克思)。
也是在此沙龍,Henri Matisse(亨利·馬蒂斯)出名了。Louis Vauxcelles看到了Albert Marque的雕像,評價:「Donatello parmi les fauves」(「野獸中的多納泰羅」)。也是那時第一次出現了「野獸」這一詞。之後,藝術家便以「野獸派」來自稱自己的藝術風格了。

馬蒂斯的《戴帽子的女人》:

3. Cubisme 1907 - 1914(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是前衛藝術運動的一個流派,對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繪畫與雕塑帶來革命。

非洲面具的發現,深深地影響了將創造新風格的作品:《亞維農的少女》(畢加索,1907年)。

Fernand Léger, La partie de Carte, 1917:一戰時期最有名的藝術作品吧…

4. Futurisme, 1909 - 1920 (未來主義)
此藝術運動不在巴黎,而在義大利。與法西斯主義有密切關係:墨索里尼和此藝術運動的帶頭人馬里內蒂是朋友。不過後來墨索里尼脫離了未來主義。(此歷史階段很複雜,不過因為題目是關於巴黎的藝術運動,所以我就講到這裡了)

5. Dadaisme, 1916 - 1923 (達達主義)

達達主義(Dada或Dadaism)是一場興起於一戰時期的蘇黎世,涉及視覺藝術、文學(主要是詩歌)、戲劇和美術設計等領域的文藝運動。達達主義是20世紀西方文藝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顛覆、摧毀舊有歐洲社會和文化秩序的產物。達達主義作為一場文藝運動持續的時間並不長,波及範圍卻很廣,對20世紀的一切現代主義文藝流派都產生了影響。

Marcel Duchamp 《L.H.O.O.Q.》, 1919:

《L.H.O.O.Q.》(= Elle a chaud au cul(諧音)— 譯:她pp很熱),或譯帶鬍鬚的蒙娜麗莎,是杜象一系列依據《蒙娜麗莎》改造而成的作品,最早的一幅完成於1919年,屬於「現成品」(Readymades)藝術。最初杜象只是給達芬奇的這幅畫作上的人物用鉛筆加了兩撇小鬍子,然後重新命名為L.H.O.O.Q.而已。

下半世紀的藝術運動的作品就沒有什麼特別意思了… 冷戰時期的政治宣傳藝術品是美國和蘇聯這兩邊的。法國就沒啥了。
還有一些社會主義的崛起,法國殖民地的獨立,都影響了巴黎人的甚或習慣(特別是阿爾及利亞戰爭),所以藝術界肯定有影響吧。

Hope it helped you in some ways


更新說明:之前曾經扯了一大通戰後歐陸哲學重心如何從德國轉移到了法國,全部把刪掉了,因為我後來發現根本就沒有這回事。戰前法國哲學就因Bergson而非常興盛了,而戰後德國也有極具影響力的法蘭克福學派。

——————————————————————————————————————
謝邀,不過我對現代藝術史真心稱不上太熟悉,只是巴黎的文學界和知識界的情況還算有一點了解,題主說的電影我也沒看過,所以只講一點我知道的,希望能幫到題主。

首先要澄清的是,「20世紀的巴黎文藝圈」真心是一個太廣泛的詞了,這麼說有兩點原因:一來戰前的巴黎乃至法國乃至歐洲大陸的情況和戰後的情況都大不相同,比如說在藝術圈,戰前巴黎是世界藝術的中心,二戰時則絕大多數的居住在巴黎的頂尖藝術家跑到了美國(和當時眾多歐陸科學家、哲學家一樣),所以戰後至少一段時間內紐約市代替巴黎成為了世界藝術中心。二來,文藝圈這種把文學藝術放在一起統稱也是個太過廣泛的名詞,因為我對文學比較熟悉,所以對戰後法國的文學界還是有一點了解,然而在我的了解里文學界基本上是自成一體,主要還是內部互動比較多,和藝術界即使有交往也不算太多(不過和當時的法國哲學界倒是有所重合)。

關於我所了解的情況實際上在上面的澄清過程中已經說了一些了。接下來只主要講下我相對藝術界更熟悉的戰後巴黎文學界(順便帶點哲學界)的情況了。如果讀者是只對藝術界關心,下面就隨便掃幾眼就好。

首先講講法國文學界和哲學界的緊密的相互關係吧。在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在戰後法國出現的哲學界和文學界的大範圍重合和極強的相互作用是絕無僅有的現象,在其他的地區和其他的時代都沒有出現過,所以很值得一談。戰後法國的哲學家,相當多是搞文學的。作為典型例子的存在主義的幾個領軍人物基本上都是既搞文學也對哲學有影響,像是加繆。而薩特和波伏娃乾脆就同樣是哲學家了。另外,像是以德里達為代表的解構主義,也是興盛於文學評論界;當然他們用解構主義來分析的對象倒是遠遠不止是文學,實際上幾乎啥都能成為他們」解構「的對象……,要進一步深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獨特的重合現象,我認為可能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歐陸哲學的發展方向。(更常用的術語其實是大陸哲學,不過對不熟悉的人似乎會引起誤解)。歐陸哲學,在戰後呈現非常高的反理性傾向,這導致他們越來越不喜歡用清晰的理性分析而喜歡用具有渲染力的文學語言。當然這個傾向在戰前就有了,像海德格爾;但戰前歐陸同樣有維也納小組、弗雷格、維特根斯坦等等繼承理性傳統的人,而他們在戰後卻只存在英語界的繼承人(也難怪,他們基本都跑到英美去了么),歐陸則完全被對立的思潮所控制。其二是如下自然段所說,法國戰後文人都很左,那麼大多應該都會去讀馬克思主義之類的左派政治哲學(請不要和國內的馬克思主義教育混為一談,不過國內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部分我覺得講得還是不錯的),自然就會有一定的哲學熱情和哲學底子。

關於戰後巴黎文學界我能說的並且覺得比較有趣的第二個方面,即其政治上的活躍。熟悉法國政治的朋友們大概知道,這個國家在西歐國家中左得一塌糊塗(當然和北歐那種徹底的社會主義還是不能比)。這裡的左指的是相對於自由化資本主義的右來說的社會主義傾向。然後作為其左的特別突出的體現之一就是其智識界也左得一塌糊塗,這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戰後法國文學界。他們基本清一色的都是左派,而且活躍地參與到當時的輿論和各種學生、工人運動當中。法國自近代以來最不缺的就是民運,戰後的這類運動也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六月風暴,直接導致了戴高樂的下台。工人運動多的一個原因是歐陸在戰後為了重建引入了很多土耳其移民作為勞動力,而重建基本完成之後就開始嫌這些移民搶了本土人的飯碗,因此土耳其工人受到的待遇很不好(比如看過MONSTER的朋友們應該對德國的土耳其移民的待遇有印象)。薩特本人在快失明的時候好像還邁著顫顫巍巍的步伐去支持土耳其移民遊行。從陰暗面的角度來說,文學界相當多人(也以薩特為代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支持蘇聯,薩特對於蘇聯體制的犧牲者還美其名曰歷史進步所必要的犧牲云云。在這個氣氛下一個著名的事件就是同為左派的加繆以其作品《反抗者》作為第一槍,站出來在人道主義的角度上對此作出批判。要知道在大多數人都支持蘇聯的當時的法國智識界,這需要多少的勇氣。據說他的書出版之前拿給他以前一個老師看,他的老師就說」你這次要得罪一大幫人了「。其結果之一就是薩特和加繆也從此決裂。當然,在蘇聯體制的dehumanize(非人化)之處越來越多的流露到西方之後,薩特等人也悔過了之前的態度,不過那是很久以後了。


現在我們經常看到哪裡有個沙龍活動。或是講座,或是台上的人在談話,台下的人坐在那兒聽。

時光倒流到18世紀,從18世紀到19世紀,巴黎最有影響力的沙龍(Salon de Paris),其實是一年一度(後改成兩年一度)的巴黎美術學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舉辦的展覽。由國家資助,學院每年選出最好的藝術作品,展出給民眾。在作品展出的幾個星期之間,學院還會頒出獎項給優秀藝術家。

巴黎沙龍通常在盧浮宮舉辦。


每當開展的時刻,入選作品從地平線到天花板,擠滿了牆面。普通民眾,貴族收藏家,藝術評論者,媒體每天都在盧浮宮齊聚一堂,欣賞和評論藝術界最新的成果。

沒有自媒體,沒有網路,甚至還沒有成熟的畫廊體系的時代,藝術家只有擠進一年一度的沙龍,才能被大眾和貴族們認識,逐漸得到認可,事業騰飛。


所以巴黎美術學院在當時地位極高,極為權威。對於皇家來說,需要通過選出代表國家形象和皇室品位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對於貴族來說,需要緊跟美院的品位,資助皇家偏愛的藝術家和收藏他們的作品,以鞏固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對於藝術家來說,在藝術屬於皇家的時代,只有通過學院的道路取得認可和成功。對於大眾來說,一年一度的沙龍是文化盛事,得以一窺皇家氣派和高雅的藝術品位。

當時的巴黎沙龍就像是現在的電影節一樣。


電影節樹立自己的權威後,創作者通過電影節和電影節的獎項被大眾和財力雄厚的大公司認識,從而得到認可。投資人和大公司需要通過電影節發覺好的創作者和好的項目。普通大眾需要通過電影節的獎項認識什麼是好的作品。

巴黎沙龍不僅培養了無數技術高超的藝術家,還孕育了現代的藝術批評。


大眾對展覽的熱情導致報紙需要靠權威的藝術評論刷流量。媒體人不斷寫,不斷互相比拼藝術功底和寫作功底,最後逐漸形成了藝術批評。


這就好像現在的影評人一樣。大眾對於藝術的觀感不僅僅需要獎項,還需要有評論人從各個角度的點評。


如果那會兒有豆瓣,最火的一定是給繪畫和雕塑打分。

可惜權威是一把雙刃劍。巴黎美院權威了將近兩百年,逐漸忘記了除了地位,它承擔的更多的是責任。過分陶醉在自己「高雅」的品位中的美院沙龍迎來了自己的下坡路。


美院陶醉於藝術高超的技巧,卻忘記了藝術屬於時代。

工業革命到來,城市改建,大批底層工人在城裡的工廠工作。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構成城市最美的圖景。火車普及,藝術家深入鄉間,深入人民的生活,描繪出了權威之外,貴族生活之外的,變革時期的景象。

而這個時候,巴黎美院還陶醉在自己精緻的品位里。陶醉在那些花一整年才能畫出的,美麗高貴,毫無瑕疵的作品。


而印象派藝術家,拿著最新的管式顏料,坐著小火車,走到郊區,室外,刷刷刷的,趁著天光正好,一會兒就能畫出一幅美麗的印象繪畫。

這種「快餐文化」肯定不受學院派的待見。


巴黎沙龍先是排擠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後來迫於壓力接收以後就把印象派作品掛到最不起眼兒位置上。


從這時候開始,美院的權威就廣受質疑。後來迫於壓力,拿破崙三世還拼准成立了「被拒作品沙龍」(Salon des Refusés),專門展出被美院拒絕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印象派作品)。

可是,權威別彆扭扭的去湊合大眾的品位的時候,就標誌著權威被拋棄的開始。


印象派藝術家迅速就發現,他們不用依附任何沙龍,任何學院。他們自己就是最大的勢力。


屬於人民的時代,屬於「快餐文化」的時代到來了。皇室被推翻,代表皇家品位的學院派藝術也就就此退出歷史舞台,留在博物館裡,成為一個逝去的時代最後的痕迹。

被學院派嫌棄的「快餐文化」不僅沒有荼毒大眾的思想,反而成為了變革時代留下的最美的瑰寶。


巴黎美院沒落了,巴黎沙龍沒落了,而藝術本身沒有沒落。甚至巴黎沙龍的形式也沒有離開。


時代的藝術換了身馬甲,以影視的方式繼續佔據大眾的精神生活。權威換了身馬甲,以電影節的形式繼續影響大眾的品位。


也許有一天電影也會被淘汰,也許又一天電影節和影評也會失去權威。但是只要我們還有表達的需要,藝術就不會死。


怕啥,擁抱時代吧。

關注 石火藝術生活 微信公眾號,我們一起擁抱藝術,擁抱時代。


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給出了答案——起初你會覺得很爽,久而久之你會感慨遠不如19世紀


等死,等作品成為藝術。


街頭有著存放玫瑰花的玻璃櫃,上面貼著標語「如果你偶遇愛情,請打碎它」


最近正好看一本書叫《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

咦~
題主好像問的是20世紀………

看完書再來強答
總會有聯繫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設計狗,有哪些推薦的有質量的微博博主?
韓國的文學、美術、電影等藝術形式是否相對薄弱,為什麼?
為什麼藝術品都愛表現悲觀的負面情緒?
【藝術家大多是生前幾近無人問津,死後才漸漸獲得認同的】是不是偽命題?
英文藝術史論文中有哪些常用但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的辭彙?

TAG:電影 | 藝術 | 藝術家 | 巴黎Paris | 藝術史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