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言語境中成長、生活而學會了普通話的人,是用方言還是普通話來思考的呢?

歡迎說說自己的感受。


有一種理論叫做Language Personality,說的是人在說不同語言時,會表現出不同的個性。

有幾種原因:
1. 和不同的對象用不同的語言交流:比如和父母說地方方言,用普通話和同學朋友交流,外語作為工作語言等等。
2. 語言用途:從小從父母處學會地方方言,所說的內容也多和瑣碎家事有關,因此方言多用來表達瑣碎事物為內容的話題;和同學討論學習問題、和朋友交流想法和心事,這一類的話語多和書面文本更接近,而文本語言是以普通話為載體,所以做此類表達時更自然地會切換普通話模式。
3. 語言習得背景:如何學一種語言、在何地學、從誰那裡學、教這門語言的人的性格、說話方式、用片語句習慣都會影響到學習語言者對這門語言的使用。再者,在經過了語言學習的過程並進入到語言使用過程中時,對話者和對話歷史等都會成為影響人使用此語言方式的因素。

故由此回答本問題:「在方言語境中成長生活但是學會了普通話的人,你們是用方言還是普通話來思考的呢?」——看你說什麼內容,以及和誰說。用那種語言思考,最終表現為,你用哪種語言的語法和句式表達出來。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問題,大部分的方言是不會與寫在書上的字完全相同的,如果你真的想把用方言說的內容記載下來,會使用到很多不同於普通話的字詞。反過來說,(假設你方言和普通話都很流利)當你閱讀書上的內容時,如果直接把每個字都變成方言來讀肯定會覺得很彆扭,因此不得不用普通話讀,潛移默化中書本里的內容就以普通話的形式記在你腦子裡了,思考的時候也會用普通話想,有時用方言和人交談時,如果要說起這些內容也會有點在翻譯的感覺。
再極端一點的例子,比如你在國外念書,教科書都是英文寫的,你上課時不可能把每一句都先翻譯成中文再理解吧,於是這些知識全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存在你的腦中,要和中國人說起來的時候肯定也會覺得不那麼容易,要經過一個翻譯的過程才能說順。所以說並不是你的思維真的被普通話所佔據,而是大量的書籍鞏固了普通話的地位。


我始終改不掉的一個習慣就是數數只會用上海話數。大概因為學數數的時候是學齡前,只會說上海話。
總的來說你用什麼語言習得了什麼東西,在談論它的時候也就習慣用那種語言。所以請不要指責中英文混雜的海龜。


我是在內蒙古西部出生長大的,父母都是陝北人,雖然兩個地區都屬於晉語區,但屬不同的方言片,聽起來差別還是很大的。從小受父母影響,使我「有一口流利的陝北口音」,後來上初中自我感覺實在是太難聽了,學會了本地方言,在家還是講陝北話,到學校是本地方言。後來上高中我到了呼和浩特,在學校開始說呼和浩特味普通話,在家慢慢變成了鄂爾多斯方言。講了三年普通話後上大學來了廣東,正在努力學粵語。我現在思考基本上是鄂爾多斯方言,但讀文字時(包括讀書,看新聞、打字、寫文章、看招牌)都會下意識的用普通話默讀


用方言思考,並且聽到被普化的方言可能會造成理解有困難(但直接聽普通話不會,聽被方言化了的普通話也不會)


啊……哈爾濱人表示這個問題沒法回答,方言和普通話差距太小太小


說思考?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到底在思考的時候是用什麼語言思考呢?
我從小接觸的就是閩南方言,上小學之後開始學普通話,小學到初中上課均用方言,直到高中班裡出現客家人才用普通話教學。
個人認為這要看說話者的習慣了。在小學初中的時候,即使是上數學,老師也會用潮汕話編譯題目,換成自己熟悉的說法才念出來,英語老師不會(自然和他們學英語的時候用普通話學有關係),歷史老師上課絕對用方言,導致考試的時候也會用方言想,然後用普通話回答。(和北方方言不同,閩方言的文法和用詞和普通話基本不一致)。上大學的時候,遇到很多說粵語的同學,他們直到高中都用粵語教學,所以即便是上英語,他們也會粵語中夾雜英語。
在看書的時候,我們是被迫用普通話看書的,否則書中的語言對於方言來說根本就不通。看書的時候思考,就不會再轉換頻道了。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是不知道自己在思考的。比如說上學時候答題的時候,我們感受到自己思考的過程了嗎?日常交流的時候,我們是否真的在思考呢?
大概是我們隊很多東西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潛意識推動我們的思路不停往前走,但是卻不需要辨識語言,之時純粹思考。
個人看法。


一種情況是在對話時,如果需要跟對方說普通話,就用普通話思考,是聽得懂方言的人,就用方言思考。

第二種情況是下意識的思考,比如我自己在國外打工時,一邊數叉子一邊心裡用中文默念1234,客人進來了自然喊了聲「歡迎光臨~」,被老闆娘瞪→。→

更多情況下,思考是不需要組織語言的。


其實看發音吧,粵語和普通話可以說是兩種語言,但是說到底還是中國的語言
所以說思考的話差別不會很大,思考的時候形成的意群差別其實真的不大
如果我要跟一個說英語的人講話那就彆扭咯(我英語也很菜)
我又不敢說我粵語很熟練或者普通話很熟練,只能說我可能語言天賦比較好
但是有個很囧的地方就是,帶口音的粵語我聽不清楚= =別的同學明明都可以聽出來
同時很遺憾的是我們那裡鄉下的方言是客家話和附城話,但是這倆我都不會
也許多學一個會更好,沒辦法我一城裡長大的窮小子= =
思考的語言的差別只在某些辭彙出現的時候產生
例如有些詞語在普通話比較好講的,例如忽悠,我如果先想到「忽悠」這個詞,又要用白話講出來
那粵語對應的可能有「釣水魚」,「搵老襯」(大概是找個傻子來騙的意思)
我覺得我思考的時候還是普通話用的比較多一點點
但是綜合來看,我是兩種話學的比較平衡的,相對於我的同學來說
因為我聽著我爸的潢川話和我媽的粵語長大,然後我自己個人也比較注重語言發音的標準
這個問題的確很神奇的

注釋:潢川是信陽的一個縣,信陽是位於河南最南邊的地級市,也就是我爸的普通話其實是
信陽潢川口音的河南話
更多請點:
為什麼大家不喜歡中文夾英文的說話方式?


個人覺得,強行說思考是用某一種特定語言是不準確的。有一個被摺疊的答案 @張二 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另外不完全贊成高票的結論。。

特別注意到的是下面有同學說自己在某種特殊情景下是用家鄉話表達的,我就先試著用專業所學談下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吧。
以俄國人Vygotsky的SCT理論解釋的話,這可以被簡單粗暴地概括為,
我們在用精神和物質影響世界的同時,我們的學習過程也被外界環境所制約(regulation),
我們受到的制約大概分為三類,object-regulation, other-regulation和self-regulation。

  1. object-regulation:被物質制約,這是最初級階段,可以簡單區別為積極的和消極的,比如,我們小時候數數會藉助手指或者積木,就是積極的;父母讓我們去抓個筆,但我們會被顏色艷麗的發出聲響的玩具吸引開注意力,這就是消極的。
  2. other-regulation:被他人制約,這是中級階段。我們在學習知識時,會通過老師,父母或者層次更高的同齡人幫助、指導。
  3. self-regulation:被自己制約,這是高級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從外界的輸入,自己內化(internalization),處理,直至理解。

語言交流分對外(inter-plane)和對內(intra-plane)兩層
對外 就是你和別人說話,你的所有」輸出「,我們叫social speech;
對內 就是你將接收到的和你即將要說的語言 「內化」成一種inner speech,自己腦內進行的。
而這個內化的過程,我們稱之為internalization。

而在這內外兩層之間,存在一種「private speech」,簡單講就是我們做事情時的「自言自語」,這種語言的特點為「無交流屬性」 「語法不連貫」 但「發聲」,在我們小時候,經常會有private speech,比如說孩子看電視時候的喃喃自語,比如玩遊戲時的自說自話。但在長大以後我們這些都被internalization這個過程帶進內心了,但是這個過程本身是不穩定的,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當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時候,private speech會重現,外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rivate speech的重要性在於,我們思考的過程是很難被觀察到的,而我們和別人交流時的語言又被認為是思考後加工過的產物,也不能代表思考的過程,但是private speech這種utterance帶有明顯的原始特徵,可以被看成是外化的思考過程,所以值得研究。

很粗略的講,你的家鄉話就是在上述提到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另外繼續延伸下去,我們可以問,那是說思考過程就是家鄉話嘛?

目前看來,好像也不是這樣的,我們說語言其實不只是我們用來交流的工具,也不是我們思考後用於表達的符號文字語音系統。而是,我們是通過語言來實現思考的,這有很多研究佐證,暫不一一列舉,當成一個現成的小結論吧。

我再結合一點點SLA(二語習得)的理論,主要是UG(universal grammar)理論加上個人見解談談看法吧,我覺得這可以和之前Vygotsky的SCT理論糅雜在一起。

從小我們從家人得到家鄉話的輸入作為主要輸入,從新聞電視和其他人那裡得到普通話輸入作為次要輸入,這些通通都被我們的內化成了我們內心世界的一部分。語言作為社會經驗文化的載體,在我們內心描繪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我們內心也將某些「固定的概念」和相對應語言做出了對應。

但在我們思考的過程中,並不是純粹用語言在思考,而應該說是用那「固定的概念」在思考。在我們表達的時候,確實,是根據外界的情況和條件進行的有選擇輸出,所以我們會在不同場景說家鄉話或普通話,但請注意,這種選擇,是思考後的結果,而不涉及思考的過程。

而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比如,當我們疲勞,或者需要強行集中注意力的時候,不經意間我們會自己嘴裡「叨咕」。 而這時,也許是我們最真實接近內心inner speech的那一刻。大部分情況,會是我們的方言,他幫助我們梳理問題,整理思路。

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得出結論我們是用方言思考的。

大概就是這樣,思路還不太清晰,以後看看書試著再完善一下吧。
另外想指出的是,結尾部分是自己的想法,前大半部分是基於Vygotsky的SCT理論,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在這個領域裡沒啥對錯之分。
哈哈,這算是在知乎正經八百回答的第一個學術貼啦,學以致用有點開心~


我是在方言環境長大,但是現在說普通話。
至於思考,我好像不用語言思考。。。。。。。


方言環境長大。
讀書思考全部都是用普通話,在家交流都用閩南話。
我爸,方言環境長大
可能那時候普通話並未像現在普及,他看書思考是用閩南話。


廈門人,從小都說閩南話,到了小學才開始正經學普通話,所以普通話說得爛得離譜。

長大後,在家仍是只說閩南話,出門才說普通話。

你的問題,我只能說,如果你是用普通話問我,或者是我只看文字描述,那我就是普通話思考。
如果你是用閩南話直接問我,那我就是用閩南話思考。

因為普通話和閩南話這兩個語言對我來說都算是母語水平,雖說轉換起來不麻煩,但還是哪個直接方便就用哪個。

思考和表達的時候語言不一樣還是挺累的。

所以二者趨向於一致吧。


我高中之前幾乎很少說普通話,大部分思考都是使用方言。
大學後,基本都是使用普通話思考,
偶爾和父母聊天的時候,會用方言思考。。

感覺思考過程相當於和自己說話。


以前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我是用普通話思考的。但是同時我注意到,有些「詞語」,準確說是發音,和任何語言都沒有關係,他們是我在學會文字之前就背誦下來的東西。到現在也和我掌握的語言系統沒有聯繫,但是他們是有意義的。


一般是使用方言來思考。但是接觸普通話使用普通話越多,使用普通話來思考的比例就越大。
在博客上寫了一篇和方言有關的文章http://www.xxcss.com/?p=86


普通話思考較多,感覺是上學之前得到的知識會用本地話思考,上學後的東西是用正規書面漢語表達的,自然會用普通話思考。


很簡單:每次在心裡數數的時候(比如說點錢),你是用什麼話來數,就是用什麼來思維。
個人的經驗:以前我都是很自然地用方言來數數,但是在離家10年之後有所改變,偶爾會變成普通話。
以前遇到一個教英語的老外,她其實是法國人在英屬領地待了很久很久滴,英文說得幾乎沒有口音了,但一到給學生髮課本,還是:安、哆、拖垮……


我是四川人。
平時思考喜歡用普通話,但是在比較難以處理的事情上,四川話竟然能體現出優越性(難道是心理作用?)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阮次山說的,漢語之所以是最先進的語言,就是因為比其他語言多了音調這個部分。而對比廣東話,普通話更優越就在於其常用音節多於廣東話。令人惋惜的是,元代以後,漢語失去了「入」這一音,因此文化出現了倒退。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用四川話在思考。平時用的四川話雖然聲母少了三個,但是有更多的音變,可能常用音節比普通話多些吧(缺乏考證,純粹亂講)


我的香港朋友,和他談論用普通話時,他會需要轉化為白話,用英文就不用大腦轉換,我出生四川,生活學習工作都是外地,基本是普通話加英文的思考,卻不是地方方言。
大多數人還是會頭腦翻譯為地方方言,出生時有記憶的第一語言思考。


推薦閱讀:

舉例說明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人稱代詞上的差別?
文言文的判斷句式是不是體現了黏著語的特點?
人為什麼有口音?
"母語"的定義應該是什麼?

TAG:方言 | 調查類問題 | 語言學 |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