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劇很多演員都是配音,而美劇韓劇大多是演員原聲?
根據 @Rueben Marley 的回答,我查閱了有關ADR的知識,在音頻應用 - 音頻應用 - 網站上看到這個帖子,供大家參考:
原帖www.audiobar.net/viewthread.php?tid=139460等,作者 憧憧 )
ADR就是根據同期聲參考聲帶進行對白重置的技術。
由於一般拍片現場都有幾十db的底噪,為了獲得更高的動態,會在錄音棚重錄對白,但是會按照現場得到的聲音來重現,空間感和距離感都會做得很好。電影學院一個大三的弟弟來找我,問我,到底電影應該同期還是後期,到底Adr是什麼意思?我向他解釋了Adr的意思。我很驚異,科班出身怎麼會不講呢?所以我翻閱了他們的所有教科書,把有關教科書中提到Adr的地方逐一考證,發現全都講錯了,這令我感到震驚。
我最開始搞清楚這個意思是02年的時候,那是4年前的事情了。我希望真的多幾個錄音師真正了解adr的意思。千萬不能讓錯誤傳播開啊。
中國式的後期配音錯在三本教科書。很多人一說到同期錄音就對我說,現在外國都是後期配音,都是ADR我想向大家說明一個情況,是因為國內很少的人弄懂adr的真正意思。他們只是照搬的名詞和形式,沒有搞懂實際是什麼東西。
國內錄音學生主要用的三本電影錄音教科書都犯了同樣的錯誤。
ADR的原文是Automatic Dialog Replacement. 或者Automated Dialog Replacement.
而電影學院的孫欣老師,誤在教材中把他寫為automatic dialogue recording,(見《影視同期錄音》中國電影出版社 p24,最後一行),而翻印也直接翻譯成了「自動對白錄音」。
這個錯誤是非常致命的,直接導致了很多人不在同期錄音,到錄音棚裡面配音。因為這個翻譯省略掉了,replacemant的意思。其實我把ADR翻譯為自動對白重置,意思是根據現場的錄音進行對白的修正錄音工作。這個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彌補現場錄音的不足,而不是要省略掉同期錄音。
黃英俠老師在《5.1路立體聲影視錄音操作》中沒有更改這個錯誤,在第95頁沒有對adr進行任何解釋,一帶而過,忽視adr的意義等於誤導學生。
姚國強老師雖然在《電影電視聲音錄音技術與藝術創作》這本書中正確的寫出了ADR的全名,但是卻翻譯錯了,翻譯為---錄音棚錄音,其錯誤程度不言而喻。(見此書p102頁)
希望三位老師糾正這個錯誤,這個錯誤非常誤導您的學生。希望你們能採納我的翻譯建議。
現場錄的人聲為什麼不能用,是因為有環境噪音,而且這個環境噪音不是可控制的環境噪音。在錄音棚裡面,錄音師會把在現場錄的一段台詞反覆給給演員聽,演員按照當時的語氣,對上口形。混音師會根據現場聲音所在的環境,給這個聲音加上空間感,根絕當時遠近調整距離感,運動感。
adr不是適用所有的場景,同期仍然是最好的,adr不是國內破電視劇的後期配音,按照國內給的價格是做不了adr的,真正的adr是傳統錄音價錢的6倍左右。
adr聲帶,和最終語言聲帶要提供給國際髮型公司,配合國際聲帶做譯製片處理。
現場ir採樣的劇組在國內是沒有的。但是我做過,並不成功,因為成本太高,意義不大。
ir採樣是給後期提供一個可使用素材,但是說話的人是運動的,環境的運動的,ir是固定的,所以有時候ir也就是個參考文件。
如果你們要做ir現場,一個ir文件說明不了任何問題,最好還能有rta的數據記錄。這才是有意義的現場數據。
另外一個經驗是,這個數據得提醒場記或者錄音助理每天整理,不然他會搞混。
This might surprise you, but... the original actors in American TV/film are required to record their own lines in a studio, after the shooting phase has been completed! They are, in fact, dubbing over their own voices, and matching their own mouth movements. This process is called "ADR" and it"s a standard practice in most of the western world.
Any audio that was captured on the set is used as a reference by the actors who are dubbing, because they already know the lines and it"s much easier for them to listen and follow along with their own voices during the session.
Only audio produced in a studio environment can guarantee 100% creative and technical control. This is what ensures the highest possible level of quality when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released to audiences.一種是不能現場收音,其實情有可原,拍攝現場嘈雜,現場收音成本高,只好讓演員自己後期配,這在我國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再來就是讓配音演員配音的,基本上是這幾種:
一是港台口音齣戲,只能後期找人配音。比如鍾漢良,霍建華好點,但還是能聽出台灣腔。其實這應該不是理由,畢竟作為演員不要求演什麼地方人說什麼地方口音,把普通話練好還是很應該的。
二是聲音音質不合適,與角色本身不貼合。比如孫儷,甄嬛傳嘗試自己配最後還是被導演拒絕了,當然季冠霖配的很成功。但是這也應該不是理由,演戲一人千面很厲害,但聲音也是演技的一部分,我自己覺得是演員本身就應該去學習配音,不同角色能用不同聲音來演繹才是真的好演員,這點很多能用真聲演戲的演員也做不到。
最後就是根本沒法用真聲來演戲的,一大批小鮮肉小花能把台詞老老實實背下來就不錯了,就別說用真聲演戲了。比如唐嫣演《克拉戀人》的時候的真聲,天哪,真的比小學生念課文都不去如,毫無起伏毫無感情就算了,連口齒都不清楚,吞音含糊的我都要醉了。這種配音也無所謂,但是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配音演員來回配,女屌絲喬詩語白富美季冠霖,腹黑霸道男主邊江張傑,弄得一聽就知道是誰配的,完全齣戲。
最後國內能用真聲演戲的演員本來就少,能不同角色用不同聲音來演的演員就更少,低音炮雖然很多,但感覺每部戲都一樣,幾乎聽不出差別。我自己比較喜歡的就是胡歌和黃軒的聲音。胡歌的角色好像除了李逍遙之外全都是自己的聲音,很多古裝角色但是聲音差別也很大,完全能分辨出不同。黃軒的戲我比較少看,但是覺得他的聲音很有磁性,咬字也舒服,音色太好聽了。
除了單一封閉場景的肥皂劇。。。美劇很多也都是配音的哈。。後期工作量也很大。只是他們分工比較明確,很多都是演員本人自己配音了。。就省了不少事哈。。。並不是他們都是同期聲。。。而國產劇很多情景劇也都是同期聲哈,比如我愛我家,東北一家人什麼的都是
總之喜歡原聲,演員自己的聲,不太喜歡國產劇都是誰誰誰配的音,因為我知道演員本身的聲是什麼樣的,配音之後,感覺很怪,都不像一個人了……
因為我們很多演員的台詞功底,在美韓是根本出不了道的。
粉絲經濟導致台詞不過關的明星也能當演員了,悲哀
你看的美劇韓劇都是在攝影棚里的情景劇吧……
有些演員本人聲音不好聽或者跟戲裡面的角色不適合,就會選擇配音吧,例如周公子(粉絲請表噴我)
怎麼配?12341234么?
就拿我愛豆自己做的劇來舉例子吧。
《淑女之家》,用的是原因,但是觀看過程中能夠發現很明顯的後期由其他配音演員補配的情況。比如瑾戈初遇那場戲,周瑾有一句台詞,「密碼是八二零」,用的是配音,在韓老師的一大段原音里很是突兀。再比如周瑾和簡東平有約,遲到了,簡東平抱怨「你知不知道你已經遲到了兩個小時」,也是補配,同樣突兀。
為什麼會補配呢?因為拍攝環境和演員檔期。
電視劇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和蘇州拍攝,大多是實景拍攝,沒有用攝影棚。蘇州還好,上海那個基地劇組很多,大家一起拍,很雜很亂。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1001603707350061086258vid=2933091900extparam=from=wm=0ip=111.40.201.1
這是韓雪工作室在拍攝完成後寫給工作人員的感謝信,其中提到「感謝錄音組,我們知道車墩影視基地的收音條件有時並不那麼好。你們沒少和隔壁組響起的槍聲作鬥爭。「。
再說演員檔期。比如小外公馬天宇,拍《淑女之家》時還在拍《古劍奇譚》,基本不可能在後期製作時專門來配音。
這兩個能不能克服呢?在攝影棚拍,演員不要串戲,目前兩者不可能同時實現。這就是大環境。
當然了,我只是觀眾,這只是外行人的理解,也許有霧。
因為大部分活躍在銀幕上的演員的演技和台詞功力都比較low 只能靠配音拯救一下 不然那麼尷尬誰看呀
後期配音不是問題,粗製濫造到嘴型都懶的對,絲毫不管演員演繹的表情神態張開嘴的幅度,聲音與演員不搭太違和,環境音不真實,配的聲音彷彿來自外太空。
因為一些大牌演員就不用背台詞了
不知道你是從哪裡了解到的這個情況,據我所知,美劇也是後期配音,但是他們的後期製作相當專業,而且花費的時間也相對較多,也比較重視後期,這可能也是會有這麼多經典劇集的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
※為什麼美劇《24 小時》完結四年後,還會再度重拍?
※士兵突擊中有哪些讓你感動的情節和細節?
※橫店影視城一年真能殺 7 億鬼子?
※怎麼看待中國版《孤獨的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