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夫子有何缺點值得他人反思?其行為又可有借鑒之處?
中國有為賢者諱的傳統,而且寫王陽明的書籍基本都是讚揚,似乎他是完人一般。
王陽明夫子有何缺點值得他人反思?其行為又可有借鑒之處?主要想知道於龍場悟道後的時期。
王陽明的缺點就是他的優點。換言之,王陽明之所以成為自己的東西,註定了他不能成為別人。比方說,王陽明的狂,王陽明的反對鄉愿——以鄉愿的標準來看,這些全是缺點:目中無人、口出狂言、不懂得謙虛禮讓——但在我看來,這些全是優點。不是不懂得,是不屑為之。惟其如此,王陽明才成為王陽明。
當然,以朱熹的標準來看,王陽明也是有問題的。王學末流的弊端很清楚:空放高言,不讀書。——但這一點在王陽明的身上不存在。王陽明,以及他的弟子都是讀書的,只是到了再傳弟子的身上,這種毛病才開始顯見。
孔子說過一句話;過猶不及。弟子學老師,不是過,便是不及,總不能如老師一樣好。
拿書法來打比方。挑出王羲之一個字,比方說《蘭亭序》的」永「, 問這個字有沒有毛病——不能這麼問。你摘了一捺,放在顏真卿的字裡面,這一捺就有問題。但在王羲之的字里,這一捺是好的。同樣,王陽明的種種,摘了放在別人身上,就有問題。在他自身,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記住四個字:虛己服善。如果把一個人當老師(我不是說王陽明),真心想學一個人,那就去學他的方方面面,不要說他這點好,那點不好,我只學他好的地方,拋棄他不好的地方。那就好比,把顏真卿的一撇和王羲之的一捺組合在一起,四不像。
此外,更須記住四個字:取法乎上。王陽明學孔子,自己成了王陽明。如果王陽明學朱熹(和他同時代的人一樣),王陽明就成不了王陽明了。陽明弟子學陽明,則成就又在陽明之下。還拿書法打比方,王羲之、顏真卿,都可以學;啟功,不能學。啟功學王羲之,自己成為啟功。別人學啟功,則遠在啟功之下了。不過話說回來,其實學誰不學誰,多半不是自己決定的,而是天分決定的。
很多人不讀書,但讀了些空間文,微博文才來推崇陽明,這很不好。陽明先生開明博大,其學問也別開大道,這是有基礎,有天才的,常人不讀書不惺惺不悔省,卻學他的由心,其實他不由心,格己之私由理而已。
缺點已經說了,要求太高,對初學很不照顧,但在當時沒這個情況,讀陽明,須得先讀伊川,讀朱文,瞭然根本。否則內里空虛,不知所格,無從去格。近年來仰慕陽明卻不懂其學的人實在很多,前幾日有書如此,望給諸位同學一個參見。
陽明先生雖通達高遠,不甚體初學所難,定心誠意體之難者,行禮知書學之易為。今不從經典先聖求一個正本在,但苦思冥想要立清明,倩何根基?做甚功夫?心即將無又有,於大儒尚屬艱難,況初學之肆意者?修學之法,誠宜先自春秋取個氣象,詩經立個根骨,三禮做個功夫,從文公學個正義出來。根本穩在正處,陽明聖賢之門才看得豁然開朗。
每個人稟賦性情不同,加之後天習氣造成不同性格特質,處在不同情境下其性格特質可能造成或好或壞的後果,如果以此為標準去評定一個人的優劣,則不免於今日褒揚明日貶斥的境地,因為這種評判帶有功利色彩,因此也被儒家斥之為無恆。對於儒家來說,義利觀是最為基礎的評價標準,是區分君子小人的準繩,而文成公自然屬於君子,因而對於文成公的評判自然當按照儒家對於君子高下的判斷標準來進行。對於君子高下的評判我以為主要的是根據他能否達到中和之境,儒家認為每個人性格的缺點在於失之於偏,所以其核心目標是造就中正平和的君子,因而有「發乎情止乎禮」「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樣的句子。文成公早年失之狂疏,而經過數十年對聖賢之道的探索,歷經生死榮辱的動心忍性,加之他天賦特高,可以說達到了中和之境,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他在之後的平叛靖亂中,鎮定自若,妙計迭出,而在他前往江西任職之前,便有同僚說他「觸之不動」因而必能成功。所以從儒家的角度來說,文成公可謂完人。當然其學術不免失之高蹈,對於這個中材為主的世界來說,其學術造成後世心學弟子空談心性這一結果是必然的。
王陽明著作如烈酒、非志毅之人不能飲。當然、王陽明的後世傳人南懷瑾不是志毅之人。
就他本人而言,僅以流傳的記載來看,他就真是個完人……
學說的漏洞不能算成本人的缺點吧……
個人觀點,規避王守仁的缺點,對於我輩而言,現時意義不大;借鑒王守仁的行為,對於我輩而言,現時意義也不大。最主要的還是貫穿歷史、穿越時空的思維與理念吧。修身養性方面,王守仁的思維理念很有現時指導意義,我最近就在辯證探讀。
若後學未曾記錯,陽明一生值得訴說的問題大概在家庭上吧。似不如象山。
若記錯,還望指教。
不去探求優點,而去找細微之處的不足,這本身就不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心態,題主注意了。
王陽明的學問,是狂者之學,勇者之學。如果天性勇敢,不在乎別人說什麼,可學王陽明。反之呢,學朱熹。當然,現在不是古代的儒家社會,所以都不必學!
王陽明/朱熹,他們的共同目的,是「修身」,是提高道德水準(儒家的道德)的學問。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不是理學心學的範疇,朱熹仕途沉浮,王陽明是穩步提升,也只是南京兵部尚書。在歷史上,比他們功業強大的比比皆是,所以這兩門學問,對智力/權謀提升是沒有功效的。
朱熹的理學,是一門緩和的學問,主張以緩步熏陶的方式提高道德修養,要求不高。熏陶的方式,是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這些規範,還有長期的儒學經典記誦。朱學的方式,造就的弟子恪守小規範,「道貌岸然」,滿口仁義道德。即所謂道學家。道學家,我們也不用把他當成表裡不一的人,他們都是對「小節」把持的好的。但是對於「大節」,朱學的作用也有限。為什麼呢?」大節「這種事風險極大,輕的皮肉之苦,重的身家性命。誰肯為了修身,把自己腦袋修下來?
王陽明的心學,這方面比較急進。王陽明主張」致良知「,」格物致知「,王將」物「解釋為」事「,他認為格物致知,就是做事來體現良知。王陽明不重視經典,主張道德規範,本來存在於人心之中,學問求之於自身,直說了就是」你覺得對的,就去做,別猶豫,別怕」;「你想出的道理,和聖人不一樣,不見得你錯了」。
王陽明本人對儒家道德還是挺遵守的,到了弟子這裡,就把「天理存於本心」給發揚了,我想的就是對的,特么什麼聖人,狗屁啊「。王學弟子,敢於說奇談怪論,敢於行動。碰見大節,王學弟子比較敢於行動。另一方面,因為人和人的心是不一樣的,大家各存本心,就產生出多種的流派。
各朝代的官府,為了統一思想,都推崇朱學。朱學教育出來的,是格式化的人。王學教育出來的,是各自不同的人。朱學弟子隨大流,良莠並存。王學弟子,鋒芒畢露,但如才智不到,極易碰壁。
王陽明 是牛人,明朝那些官員 就他是善終。 靠的就是心學的 強大。
推薦閱讀:
※禮記大學裡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什麼不是先誠意後格物?學習前不是應該先擺明態度么?
※王守仁真的那麼厲害嗎?就是因為悟出了知行合一 嗎?這和自身的能力素質有一定的關係吧 ?
※王陽明心學的現代書籍有哪些值得推薦?
※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通俗的解釋是怎樣的?
※王陽明的心學精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