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透納的《暴風雪中的汽船》這幅畫?
這幅畫標準名稱是《暴風雪—汽船駛離港口》(Snow Storm - Steam-Boat off a Harbour"s Mouth)1842年,帆布油畫,914 x 1219 mm。引用羅斯金的話來說:這幅畫是表現海洋運動、薄霧和光線最為宏大的作品之一,即使對透納來說,這也是從未有過的一幅傑作。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Turner)是英國最為著名,技藝最為精湛的藝術家之一。他出生在英國倫敦一個理髮匠的家庭里,從小他就夢想能成為一名畫家。所以,10歲那年,透納就被送到水彩風景畫家托馬斯·馬爾頓的家裡學習繪畫。由於受到馬爾頓的影響,他的繪畫水平一開始就到了簡單描繪自然-模仿自然的程度。1789 年,14 歲的他進入皇家美術學院學畫,第二年春天,他首次展出了自己的水彩作品。但由於其所畫的作品在色彩"畫感上都較死板,缺乏靈動性和自己的特點,他的作品一直未收到關注。直到1794 年,透納受到具有浪漫主義思想的風景畫家科普斯的影響,才算走上了具有獨特畫風的成熟之路。
他是非常熱愛大自然的人。在每次畫之前,他都要深入大自然中做嚴密細緻的觀察。他曾深入觀察和描繪大海景色,喜歡畫落日餘輝和傾盆大雨的磅礴氣勢及垂風雨中的驚濤駭浪。他搜長於在這些扣人心弦的景色中探索光和空氣的微妙變化。
《暴風雪—汽船駛離港口》的繪畫中,為了搞清楚海上的其實景象,已經67歲的透納不顧危險,請一位水手把他綁到桅杆上,以便體驗和觀察大海中的惡浪。船長發現後趕緊勸說他下來:"喂,老頭子你瘋了!為什麼要把自己綁到桅杆上去?快下來,危險呀。」
但透納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放心船長先生,只要綁緊一些就沒什麼問題了。」突然海洋上颳起了撰風雪,海面上掀起了萬丈巨浪,氣溫變得非常低,甲板上的水手亂作一團,人們議論紛紛:「上帝,他是個瘋子嗎?」「難以里信!」`.願主保佑你,透納先生。」可桅杆上的透納卻班無俱色,透納心想:「哈哈,我終於看到真正的大海啦!」
幾個月後,透納的傑作《暴風雪—汽船駛離港口》在英國展出,人們被深深地感動了。有人問道:「喂,水手,這些不會是他親眼所見吧?」「傻瓜!那還有假嗎?這可是透納先生用生命換來的傑作呀!」
透納也曾對一位看畫展的人說:我作畫並不是為了要被理解,但我想展示這種場景的樣子;我讓水手們把我綁在桅杆上觀察;我被綁了四個小時而不想下來,但我覺得如果有機會就要把它記錄下來。但並不要求每個人都一定得喜歡它。
《海上漁夫》(Fishermen at Sea) 1796年 帆布油畫 914 x 1222 mm
早期(1790~1819年)透納的首幅展出的油畫,油畫描繪了漁船在英國懷特島海域上的景象。畫面左側的白堊岩石是懷特島礁石群。
最前面的浪花偶爾也用到了畫刀,但是即便如此,此部分的顏料也並不厚,並沒有形成明顯的凹凸機理。浪花和漁夫甚至於岸邊的石頭都有很多的具體的細節表現,這些細節都畫的很細緻。顏料色層相對較薄,很多地方都是一遍完成,用了一定量的油。
據說這幅畫最早是被一個本來默默無聞的斯圖爾特將軍以10英鎊買走。
《暴風雪: 漢尼拔和他的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Snow Storm - Hannibal and his Army Crossing the Alps)1812年 帆布油畫 460 x 2375 mm
早期最具氣勢,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樣是暴風雪。源自於迦太基的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遠征義大利的故事。
Venice from Fusina 1821
《從梵蒂岡遠眺羅馬》(Rome from the Vatican 這幅畫的全名是:Rome, from the Vatican. Raffaelle, Accompanied by La Fornarina, Preparing his Pictures for the Decoration of the Loggia)1920年 帆布油畫 1772 x 3353 mm
中期(1819~1825年)這個時期到1829年,透納的畫稿充滿一種寧靜與祥和。從上面畫看出,這個時期海面不像剛才那些那麼洶湧,這個時間段他去了義大利旅行,並且在這個時期的名望也達到了巔峰。
《販奴船》(Slave Ship 這幅畫的全名是:Slavers Throwing Overboard the Dead and Dying, Typhoon Coming On)1840年 帆布油畫 908 x 1226 mm 橘紅、檸檬黃、玫紅和紫色交織成這幅畫的色彩交響,這幅畫的創作緣由是透納一位朋友給他讀一本關於販賣奴隸的書,描繪了當時英國殖民主義者對外掠奪販賣奴隸的黑幕。在暴風驟雨即將來襲的時候,海上巨浪洶湧,一艘販賣奴隸的船被浪花輕易的左右著,船上桅杆上的帆已經降下了,隨時有側翻的危險。為了減輕船上的負擔,奴隸販子把死去的和處於垂死狀態的奴隸丟入海中。
這幅畫運用了刷子闊大的筆觸,幾乎沒有用油,滿蘸顏料在畫布中縱橫馳聘。以厚重的顏層層疊加來表現畫面中豐富的層次。厚堆的顏料、濃郁的色彩和豐富的畫面層次使畫面形成了耀眼的光感。厚塗的顏料在畫面中形成了厚重的凹凸肌理。為了準確地畫出黃昏時分的太陽光線,透納不得不連續好幾天於同一時間段在海邊運用水彩來記錄顏色,努力地抓住光線的瞬間變化。往往一連畫好多張小稿,就是為了得到想要的那個光色瞬間。跟他早期比較,技法完善太多。
晚期(1825~1851年)和古典風景畫或者透納早期油畫作品相比較,《暴風雪—汽船駛離港口》這幅作品的處理方法是充滿生命的激情的,而承載這種激情的就是畫面中狂放的筆觸。透納早期的繪畫更注重描繪具體的客觀事物與細節,畫面細膩樸實。相對來講更注重畫面的寫實性與敘事性。晚期的作品中,海和天合為一體,構成一個巨大的風暴渦流,吞沒一切形體。這些作品似乎預示了現代抽象派繪畫的試驗,尤其是抽象表現派畫家傑克遜·波洛克的試驗。康斯特布爾曾把這種以旋風的形式表現風暴的手法稱為透納的「彩色蒸汽」(Tinted Steam)。《暴風雪—汽船駛離港口》是一例。從這個角度看,透納似乎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頭。
《暴風雪—汽船駛離港口》的繪法,相對於古典油畫的平塗,筆觸在這裡也成為了構成作品情感傳達的表現因素。其實在透納早期作品對於雲彩的處理就能看出這種激發的端倪。在晚年發展到這樣也是藝術規律的必然。這種筆觸在這張畫中產生了旋風的韻律感,使整個畫面似乎都在旋轉,使視覺產生一種向內的引力,雖然不像古典繪畫那樣華麗,但它帶來的實感別的技法很難達到。
這幅作品中構圖誇張而精妙,位置的安排獨具匠心。作者將整個畫面處理成一個向內的半圓形,駛出的海輪處在觀眾視覺的中心,但距離上處於最遠端,觀眾如同在一個大孔中目視正船的遠去,上層烏雲的處理如壓在人頭頂並向畫面外伸出來,下面的海也是如此。整個構圖加上瘋狂的像旋風一樣的筆觸,使海船在這之中顯得無力,但它卻又像畫的旗杆一樣倔強。這種衝突在這種效果下處理的到位而吸引人。
《暴風雪—汽船駛離港口》這幅創作於1842年,而從1800年開始,透納的風景畫藝術就起了某些變化。【光的問題】成為透納風景畫中的核心問題。義大利藝評家吉賽普·卡特在文章中寫到
「拉斯金記述了透納的發光學說指出,透納的色視覺恰好是倫勃朗的對立面。倫勃朗傾向於『遞降的』著色法。光是間接的使用的,以便加以捨棄和化入陰影之中。透納的著色法的『遞升的』——通過不同程度的光的漸進的純化,使它轉為包括一切光。因此這樣透納觀察研究的邏輯結果是指純粹的和絕對的光的問題當作抽象的主題提出來,不論如何精練,越是有效的加以系統的闡述,它就越超出自然主義常規限制。這種急切的對光的效果的探索,在形式上具有強有力的作用:輪廓逐漸變得不重要了,各種顏色趨向溶和。」
從文字中可認識到對透納這幅作品完美的闡述以及體會到他繪畫作品巨大的浪漫的旗幟。對於後來浪漫主義畫派乃至現代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法國浪漫主義的代表德拉克洛瓦在1858年的日記中寫到:透納是真正的革新者,他們越過了過去風景畫家走過的道路。我們的畫派,在這方面人才濟濟,從他們的榜樣中,我們得到了莫大的幫助。印象派畫家在給庫資·林賽的一封信中也提到他們的目的是「使藝術回到一種嚴格認真的精確的對於自然的觀察,使我們自己熱忱的在運動中用光的瞬間去描繪形狀。」接著還說「不能忘記偉大的英國繪畫大師、傑出的透納在這條道路所做出的先導。」
透納的藝術生涯都很順利,透納的一生從未受過經濟上的窘迫(梵高哭了,王爾德
哭了……),使他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愛的繪畫穿鑿中去,這也為他保持作品的高尚而純凈的品位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而到了晚年,他充滿浪漫主義的創新作品開始出現強烈的爭論。但無論爭論的結果如何,透納的藝術對於英國、整個歐洲甚至之後整個繪畫史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他的作品中自然影響和作者情感的表達之間的關係更加「現代」成為現代繪畫變化的一種啟迪。
19世紀以前,在英國水彩畫一直被認為是彩色的素描,被用作油畫的初稿。透納則希望水彩畫可以和傳統的油畫分庭抗禮,進而具有能夠超越古典主義繪畫的獨立品質。透納最終打破了這種對水彩畫的偏見,創作出更有個性的水彩畫。
為了達到水彩畫色調清晰的目的,透納發明了自己的色彩技法:透納利用紙的白色,先在一些部分塗上蠟,然後在其他部分施顏色,最後再把蠟去掉。
透納的另一技法是用一把蘸滿清水的大畫筆,稀釋顏色較淺部分已經幹了的筆觸。
為了獲得一種較暗而更具神秘色彩的透明色調,透納獨創了一種技法:在畫紙的背面也塗上顏色。
透納的畫法多變,他或用酣暢的筆觸覆蓋整個畫面,或使用一種更為細緻的手法,即用暖色——著名的橘紅色——勾出近景、船隻、建築物或人物的清晰輪廓。這一技巧既簡單,又很先進,因此它很自然地成為透納表達自己驚人想像力的一種方式。透納把油彩、水彩、顏料和紙這些材料,轉變成光、大氣和動感。
19世紀之前,英國的風景畫長期受荷蘭、法國以及義大利的風景畫影響,自庚斯博羅等藝術家將風景畫地位提升到可與肖像畫和歷史畫比肩後,透納和康斯泰布爾的畫史意義更加深遠,他們並稱「真正使英國風景畫擺脫荷蘭、法國或義大利繪畫影響而走向自己獨立道路的兩個人」。透納將風景畫與歷史題材相結合,使風景畫更容易被人們接受。他獨特風格的水彩畫,絢麗的色彩,朦朧的意境,宏大的場面,是作者對自然,對歷史獨特的理解和表達,是他使英國的水彩風景畫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參考資料
[1]維基提供的《暴風雪—汽船駛離港口》大圖 2510 × 1879 pixels 6.57 MB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0/Joseph_Mallord_William_Turner_-_Snow_Storm_-_Steam-Boat_off_a_Harbour%27s_Mouth_-_WGA23178.jpg
[2]維基提供的《奴隸船》大圖 2152 × 1616 pixels 454KB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6/Slave-ship.jpg
[3]維基提供的《海上漁夫》大圖 2258 × 1678pixels 1.08 MB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d/Joseph_Mallord_William_Turner_-_Fishermen_at_Sea_-_Google_Art_Project.jpg
[4]桅杆上的畫家 - 透納和暴風雪的故事 羅彥軍
[5]漫談透納的暴風雪 徐鴻鳴
推薦閱讀:
※有哪些藝術類科教片、紀錄片值得你推薦?
※透納和莫奈的風格和作畫手法有什麼異同?
※如何解讀亨利馬蒂斯的Memory of Oceania?
※有什麼經典的紀實攝影作品?
※如何理解Wolfgang Tillmans的攝影?
TAG:藝術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