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國演義》中楔子里對諸葛亮的這段評價是否有依據?為什麼?

先說明一下(? ??_??)? 非丞相黑,反三楔子里對丞相有一段評價,想知道是否在理。 第一次發問不知道這種問題能夠邀請誰回答……


謝邀!讀《反三國》要知道他的寫作背景。
這本書和四大名著續寫改寫系列最大不同之處在於,這本書是和清末北洋民國那段民不聊生天下崩壞的歷史是緊緊聯合到一起的。
作者周大荒其人是清末北洋時代一批知識分子的寫照。作為新式學人,他知道當時清朝封建的制度絕對不可行,可是面對天下大大小小的軍閥,在過過供人幕府,替人謀劃的日子更加明白,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的爛泥。
我請各位試著想一下,一個有救國心的青年,吶喊過,嘶吼過,行動過,可是對於他自己的理想,那種平天下興盛世的理想卻沒有一絲一毫的裨益的,終其一生都是這樣。你說他心裡該有多麼悲哀,多麼絕望?
周大荒就是這樣的一個青年,這樣的一個知識分子。天下傾頹不能挽,真的是無可奈何啊無可奈何!所以他,這個沒能力的文人啊,只有拿起手裡的筆,把心裡想的,對當世的痛斥,對戡平戰亂的嚮往寫出來。他把目光投向了漢代三國,他要一反三國在歷史上蜀國黯然收場的史實,在這個荒誕不羈的夢裡,把他的理想寫出來,把他的憤怒寫出來——然而,只能這麼寫,不是很悲哀么?
回到題目上來,周大荒說

他為什麼說——強烈的用世之心。
1924年,當時的北洋政府,出了馮玉祥的政變,隨後不久溥儀驅逐出皇宮,隨後又不久,曹錕在北京改眾議院的選令,孫文在廣州主持授勛儀式。我請問,這天下,是民眾的天下嗎?這紛紛云云的天下,民眾的生活又是怎麼樣的呢?
然而在周大荒的眼裡,正紛紛紜紜的天下,正是孫文當時對於袁世凱的妥協,正像反三國演義中論述的那樣諸葛亮偏安一隅,師心自用。造成了北洋的混亂。這是周大荒借古諷今。
我請諸君可以再看看楔子里的這段話:

「說來說去,無非是想做英雄。」大清完了之後,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黎元洪,徐世昌誰不想做個平亂世定天下,解民眾水火之苦,去乾坤倒懸之危的英雄。可是誰做到了?這民國,依舊不是民眾的民國。
在周大荒的眼裡更要進一步,你孫文做了國父,天時地利人和都有,為什麼要拱手把革命的成果讓給袁世凱,你這不是愚不可及嗎?!
所以,我有一句話請諸君記住,周大荒寫了反三國,乃是寫的北洋,寫的民國;寫的諸葛亮,乃是寫的孫文,甚至書里那些人物,無不是民國時候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物改進來的。
周大荒的反三國,乃是他所窺見的民國和他內心一腔憂世之心所構造的別樣的產物。要讀懂《反三國》,需要拉低自己身段,在北洋民國那個紛紜複雜的世界裡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上體驗所謂的英雄的威武雄壯,下體驗民眾的饑寒交迫,苦難無依,而後才能看清周大荒想說的,想寫的,是誰,是什麼。如若不能做到此,反三國一書無非也就茶餘飯後的笑資而已,與其把此當笑資,不如把最近某事又打臉某政府當笑資痛快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xODIyNDky.html?f=17714699


反三國演義是基於三國演義來說的,所以沒說錯。只要是蜀漢赤壁以後任何失利,把鍋子統統甩給諸葛都沒跑。

你看諸葛赤壁能借風,上邽能馭神,魚腹浦擺陣,五丈原續命,陰平道顯靈。
那是人么?很明顯不是啊,那就是神,神應該是想滅誰就滅誰的。

諸葛就是war3里打了whosyourdaddy的英雄,就應該直接衝到銅雀台把曹老闆擺出十八個花樣羞辱一番。諸葛不這麼做,就是因為不想做,而不是做不到。難不成你要說你開了無敵秘籍打不過正常玩家?哄鬼呢。

從歷史來說,那就只能嘿嘿嘿…
要是拿這當歷史評論聽,還真的不如去聽小哥的嘿嘿嘿…


先吐槽兩句襲許。我一向覺得襲許這種話真的只是說說罷了,在許都城內的叛亂沒有一次成功過,雖然說荊州離許都並不算遠,但可行度依然值得懷疑,劉表並不是沒有北上打過,他建安六年曾遣萬人北上,但反正是沒啥收穫。
首先隆中對的目的不是偏安,不是偏安,不是偏安。第二,曹操不可爭鋒這話真的是假的嗎。在當時撼動其根本的確很難。千說萬說,當時曹操大本營已經漸移鄴城,你就算把皇帝搶過來了,沒有本錢用好還是沒有半點用處,張揚還修過楊安殿呢。這可跟袁紹想搶皇帝完全不一樣。
第三,隆中對不說別的,為劉備奠定了一個開創基業的目標。不說最終統一的可能性有多大,但是劉某人生命的前四十幾年都在幹什麼?在每個地方倒都基本上得到厚遇,但是論起自己的東西?很少。如果沒有隆中對,他可以繼續去孫家混了。
反三國演義看過一遍印象最深的是曹睿逃亡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推薦閱讀: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否是個笑話?陳勝吳廣是否擔得起在課本上的英雄形象(從各方面來說)?
你見過哪些精彩的人物評價?
請問應該如何理解余秋雨老師寫的《黃州突圍》?
如何評價《火鳳燎原》里的趙雲?

TAG:諸葛亮 | 中國古典小說 | 歷史人物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