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只有中國人才過端午節嗎?
端午和屈平原本沒什麼關係的,早在有屈原以前就有端午了。
端午最早是重午之節,重的是時令。端午最是潮濕酷熱,所以在這天喝雄黃酒防瘟疫驅五毒。至今,仍有很多地方過端午是與屈原無關的,例如我的家鄉,端午是有祭祀活動的,會摘柚葉和一些草藥熬水洗澡,以驅五毒,保身體健康,至於屈原……管他呢~歷來中國人注重合時節調理身體,順應天時。重時令,不止是端午節,其他時節也有,但其他與時令有關的節日今天都不太重視了(如夏至等)。
屈原不過是恰巧與端午重合了罷,其他對方還有紀念伍子胥和孝女曹娥,但明顯我們的政府更喜歡「愛國詩人」這個形象而不待見伍員這個這個具有反抗精神的人(我們需要穩定),所以逐漸地,紀念屈原被推廣開了。
過端午的還有其他地方,例如苗族地區、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至於韓國就端午申遺有沒有道理,那就另說了~
至於粽子。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裡面提到的端午過節食品就有粽子,但卻沒有提及屈原。鄧誠之注的《東京夢華錄注》有注,提到有兩種傳說,一說是楚人哀屈原,每年端午做粽子吃,投粽葉於汨羅江以免游魚食屈原的屍身,更明確說是屈原姐姐做的!還有一個說法,說是端午祭祀的食品,回歸到端午最早的本質上了。
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看我這篇專欄
屈原過不過端午節? - 美麗閱讀 - 知乎專欄
為什麼吃粽子啊!不覺得粽子很噁心嗎?粽子出來了,還得拿黑驢蹄子對付他呢!要是遇上血粽子就
更不好對付了。端午為什麼要吃粽子?粽子一詞最早誕生於盜墓界,意指沒腐爛但已屍變的屍體,又細分為肉粽子、血粽子等等,這些在《鬼吹燈》《盜墓筆記》中均有記載。傳說汨羅江底有一春秋時期的大墓,戰國時楚地有位倒斗宗師屈原對此墓覬覦已久,經他反覆研究發現糯米是治屍最佳之物,其中,以黑糯米為最。黑糯米可以降殭屍,白糯米可以治屍毒。屈原用菰葉包裹糯米,下斗既可作為食物又能降屍,一舉兩得,這一天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世盜墓者為了紀念盜墓宗師屈原,每年端午在盜墓界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後來這一習俗傳播開來。翠綠的菰葉融合了香黏的糯米,一根細線守護了倒斗者的靈魂,啊,那是屈原的饋贈。
粽子是個好東西,是一門對人體非常非常好的葯,每年必須吃,而且吃一個療程,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一個人的消化系統從胃開始一直到肛門,這個距離很長,在體里是九九八十一拐,形成非常多的皺褶,平時吃了一年的東西,這些皺褶裡面藏污納垢,比如宿便之類的,一年到頭積聚太多對人體有害的東西,而且容易滋生細菌,如果無法排出,將禍害我們的省體,我們現代人通過清腸的方法,但也無法達到理想效果,用什麼辦法呢?最好能吃後不傷身體,通過大便的排泄一起排出,我們的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終於找到了糯米這非常粘稠的食物,在隨自己胃裡不斷的蠕動的過程中,將胃皺褶裡面的常年不易出來的東西給粘到一起,沿腸道將腸道裡面的東西也粘在一起,由於糯米不易消化,作用就是粘裡面各種藏污納垢之物,並最後成便便排泄出來。
為什麼要在農曆五月呢?
因為這個季節粽葉出來了,有了包粽子的包裝物,這種葉子不易腐爛,可以開水煮,沒有毒等副作用,南方天氣還不太熱,過去沒有冰箱,煮一次粽子可以放一個星期甚至十來天不壞,而且越放越粘,所以選到這個季節。
為什麼要連續吃一個星期到十來天,要將體內消化系統藏污納垢完全粘出來,基本上反覆吃十來天的時間方達到理想效果,當把家裡一次做出來的粽子十來天左右吃完,也基本上將腸胃清理乾淨,身體的所謂濕氣也就消除殆凈。
為什麼以傳統節日相結合?
這正是我們古人的智慧只所在,要讓人們一代一代每年堅持不懈的吃下去,行之有效的辦法是以傳統節日的形式予以固定下來,就可以傳萬代,人們一邊在歡度佳節,一邊清潔腸胃,保持安康。
大家一定要吃那種完全糯米做得,不加其他的東西,吃的時候放紅糖,可以增加粘稠效果。
最後祝大家省體健康,節日快樂!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大家幾乎都忘記端午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和改革家屈原。楚懷王的好基友。
三更起床看《楚國八百年》 。
當年中原貴族國家視楚為蠻夷誰都瞧不起,孔子寫春秋只稱楚王為「楚人」,頂多是「楚子」。後經幾代君主的努力楚國一躍進入五霸之列,完爆那些貴族諸侯幾條街。
甚至一度成為全球第一大國——在同時期的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解散之後。
太史公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犀利、狠、遠、大。
楚人牛逼。
以至於千年後的一師校歌里都唱道:惜才自比誇熊封,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
一師是主席的母校。這裡的熊封指的就是歷代楚王。
所以我一直覺得精神和家風很重要。
跑題太久,言歸正傳:
找不到粽子,吃了口平潭麵餅,悼念屈原。開窗看天,果然找不到那顆被命名為「屈原」的小行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端午去讀一讀悲愴的《楚辭》吧!!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粽子禮盒定製
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中益氣。
吃粽子有很多好處喲。
不過,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熱量高,升糖指數高,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老人、小孩等消化能力弱的人也不宜多吃。
如果在粽子中添加了五花肉、蛋黃等食材,脂肪、蛋白等含量較高,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病人,心血管疾病病人,胃腸道疾病病人等亦應少食。
端午節這一天是祭祀的日子,說祝福的話也只能用「祥瑞和安康的字句。」此外,關於端午節一共有十個說法,可對於吃粽子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是粽子有稜角,它的稜角就像是一把刀子,可以將病魔、災害剷除。
說到端午節,無疑想到龍舟,粽子。
為什麼會賽龍舟,吃粽子呢?
粽子都知道是仍在水裡,給水裡的某些生物所吃,這裡的生物在古代是蛟龍。
那麼為什麼會是蛟龍呢?
賽龍舟的本是春秋戰國時,吳越一代的土風。
古代吳越人「斷髮文身」,是我們熟知的事實,這個習俗的意義,據當時一位越國人解釋:處海垂之際,……而蛟龍又與我爭焉,是以翦發文身,爛然成章,以像龍子者,將以避水神也(《說苑·奉使篇》)。所謂水神就是蛟龍。吳越都曾經自認為是蛟龍的兒子,在那個大前提下,他們想,蛟龍是害人的東西,但絕不會殺自己的骨肉。他們相信,假若人們樣子也長的和蛟龍一樣,讓蛟龍一眼就認識是自己的族類。這樣的認知的結果,他們把頭髮剪短了,渾身刺著花紋,盡量使自己像一個龍子,這樣一來他們心理便踏實了,覺得安全真有保障。
所以誰都會想到一個結論:端午本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而賽龍舟便是這祭儀中半宗教,半社會性的娛樂節目。至於講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給蛟龍享受,讓它安靜點,希望年年風調雨順,大家和和諧諧的過生活。
總之,端午是個龍的節日,它的起源遠在屈原以前—-不知道多遠!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端午節故事
唐玄宗在端午拿粽子宴群臣,並念了兩句詩:「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沒想到你這樣的屈原
聞一多教授都說屈原是GAY,難道帥哥們都喜歡出軌?
屈原投河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國破,而是……
為了愛情,屈原竟然也是這麼世俗的!
《思美人》的屈原原來是同性戀
殺阡陌馬克你不要因為拍了思美人,而被扳彎啊
殺姐姐你是小骨的,不是楚懷王的!
翻出屈原的老梗了,我震驚了!
還原真相,連《琅琊榜》的麒麟才子胡歌都震驚了
屈原投江是因為愛情?
端午馬上要到了,你們除了知道吃粽子以外,還會不會想到屈原呢?作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屈原,我覺得他做得最大貢獻,並不是因為他是浪漫主義的創始人,而是他在死了之後還這麼恩澤後人的?即帶給了我們美味的粽子,還給了我們3天假?
為了慶祝這3天假,我翻出屈原老梗來……結果我震驚了~,話說近代史的聞一多教授閑著沒事去查了古代史的屈原,結果對屈原的性取向產生了興趣。他老兄研究再三,竟然判定大詩人屈原是個GAY!
也許這個時候,你們會和我一樣,趕緊跑到廁所里去,摸著小心臟說,冷靜冷靜,先用萌牙電動牙刷刷個牙,壓壓驚,嚇壞本寶寶了!
連TFBOY易烊千璽都嚇壞了,我才剛扮演了屈原呢?你們鬧哪樣呢?殺姐姐說我才不要和楚懷王在一起呢?
為什麼說屈原是GAY呢?因為屈原是浪漫主義流派的開創者,李白應該是屈原忠實粉絲了,而且屈原在戰國的時候是美男子,那個時候的戰國是男色盛行,而且屈原的詩里有諸多斷臂的意思。。。。。甚至有對楚亡「親愛的」的話。最後楚亡,屈原也自殺了——那個時候對國家的榮譽沒這麼重,其死的原因是他喜歡的人掛了,你們懂得!
但不管屈原到底是不是gay, 作為公認的端午節代言人,還是要感謝他帶來的這三天小長假~ 為了不辜負這位美男子投江,答應我,一定要好好過端午節,好么~吃完粽子,記得用萌牙電動牙刷刷個牙哦~
為嘛小時候過端午我們這兒小孩脖子上要掛個網狀小兜裝個鹹鴨蛋,看見現在的小孩都木有的說。。。。
歷史的積澱!各種巧合!文化
端午,其實是端五,端者,開始,開端,合起來意思的每月開頭的第五天。因而每個月都有端五。後來出了屈原、伍子胥、曹娥那幾檔子事情,就合二為一,成節了。
推薦閱讀:
※外國人在中國是否享受超國民待遇?以及原因。
※我和我女朋友在一起兩年了,不過她家人強烈反對,說姐妹不能嫁同村,這樣迷信的說法有什麼起源嗎?
※煙花爆竹該不該禁?
※「外公外婆」這個稱呼是否有性別歧視的成分?孩子是否可以叫母親的父母「爺爺奶奶」?這麼做是否矯枉過正?
※白素貞和許仙跨種交配,為什麼能成功生個正常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