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過分解讀的電影?


這個問題很狡猾,原因就在於過度,怎麼定義過度呢?是以那種評價視為過度呢?
有些電影是有深意的,我讀懂了你沒讀懂,你不願意接受我的,我就是過度了。這就是相對過度。

下面講講我是如何理解絕對過度的:有些電影整篇下來就為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也是導演拍的目的,如果你能領會出更多的,只能說你是在yy,不管同時有多少人都領會到了這點。
以最近的消失的愛人為例,這部電影就旨在將婚姻關係的實質展現在人們面前。天使的性就想告訴我們愛是不分性別的,都能使人幸福。
如果你非得強加一些內容,那是個人理解了,我就可以定義他是一種過度解讀,但是我沒有說這是不正確的解讀,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所謂過度根本不值得太深入的思考,自己的看法何必跟別人一樣呢?


《後會無期》
就是一作家,用一些段子,湊成一故事,拍了一部很一般的電影。
然後:一群人,從東極島的位置及象徵意義開始解讀……韓寒還活著,你們解讀個P啊,那麼多意義,他自己那麼愛說,不會自己說啊!


後會無期 友情附帶鏈接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462538/answer/28386321 一部「偶像電影」的點評過萬贊就是這麼來的


後會無期


《讓子彈飛》


V字仇殺隊


第一是《穆赫蘭道》沒跑。7.5是比較合理的分數,8分頂天

第二是《地心引力》。上個頒獎季看金球獎和奧斯卡看到拍桌。這個說過譽比較好,但是逛豆瓣的確看到逼er的深度解讀長評
第三是《大話西遊》。電影好看,可惜被一代代文青後現代肢解了。
第四是諾蘭以《盜夢空間》為首的一系列電影。諾蘭是個好導演,但他不是神。叫他神的快去多看點佳作,別一部電影你們看得似懂非懂了就覺得這導演特牛逼。
第五是《三傻大鬧寶萊塢》。本來對這部電影沒什麼惡意,一段時間內逢電影推薦必有這片,被生生刷得粉轉黑。在我看來也是「很好看,可惜你們談論這部電影的時候都在談論什麼東西」。
最後把姜文的電影單拎出來說。
我先看了《讓子彈飛》,又看了深度解析,看完之後覺得真強啊這些我都沒看出來我真是個傻x,之後平復心緒翻開語文練習冊,做到閱讀理解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剛才為什麼覺得不明覺厲。


EVA


那個誰說過,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個誰當初是寫了一千個哈姆雷特嗎?沒有吧,那怎麼tm出來的一千個?!這個是「過度」解讀么?好吧,這是純抬杠。

平復一下情緒,有話好好說,我不能就這麼醉了。

我一直不太贊同「過度」解讀這個叫法,一定要設立一個「度」嗎?我其實更願意給「過度」解讀起個別緻的名字叫:藝術再創造。高大上吧,哈哈哈。

我們看電影,讀小說,欣賞各類藝術作品。這個過程跟做數學計算題是不同的,所以沒必要苛求大家都得出一致的答案。話說我們是不是被應試教育的固定答案給洗了腦還不自知啊?(可能我對於洗腦這一點說的不對,但這個真值得反思一下。)

藝術作品往往是要面對大眾的,而既然大眾是欣賞者,必然各類人都有,不同經歷,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性別的人,對於同樣一個畫面,同樣一句話,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更有可能會由此展開完全不同的聯想。對於《讓子彈飛》,如果一個一點歷史知識都沒有的觀眾看,那就看個熱鬧,你想讓他「過度」解讀,他也「過度」不到G點上(請忽略英文字母)。

所以,對於同樣的藝術作品,我們是可以有自己的理解的,答案不應該是唯一的,因為這不是數學題(有些數學題也是有不確定解的)。這從某些方面也反應了我們的自由意志。

而且那些經常詬病別人「過度」解讀的傢伙,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認為的那種「過度」是一種普遍被大眾所接受的情況的話,是不是你自己反而成為了「過度」解讀者呢?

所以啊,我們幹嘛不能寬容點呢,就這麼一個事兒放這兒了,大家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吧,總比看完了無感,什麼都不想強啊。而且我甚至認為,有些藝術作品就應該具有這種激發人們想像的作用,同時作為欣賞者,也就應該進行一下自己的藝術再創作過程,這才能獲得更多樂趣和體驗嘛。畢竟我們做這事兒並不是為了生孩子,啊不是,並不是為了得到一個像1+1=2這樣一個結果。

那個誰說過,有一種藝術高境,是讓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我們幹嘛非要阻止別人得到他們自己的深或淺呢?我們要做的是包容,在堅持自己意志的情況下,給那些深深淺淺的不同見解給予足夠的尊重。
========================================

有時候,導演自己出來解釋了,說是「過度」解讀了,那純粹是。。。吃咸(閑)的飽了撐到蛋都疼啊,那麼愛管人,這東西一拿出來讓人看,你就掌控不了啦,你還能管的了別人怎麼想啊,蛋疼扯扯就好了。

本文中寫到「G點」,你「過度」解讀了么?我是本文導演,我說了算,我tm就是手抖多敲了個G然後又懶得刪啊,你可不能過度解讀啊!


大話西遊啊,導演都極力否認的粉絲非得裝逼。


有很多別的問題下排名第一的答案我點過反對,但都是因為立場不同,而不是水平。


這個問題下排名第一的答案說了什麼呢:

關鍵詞:尼瑪、噁心、扣一頂有內涵的帽子、致你mb啊、拚命打臉了、裝逼、呦呵看看多高深、low逼……我不相信這在樣的語境下,能夠真正寫出一個有幫助的答案。


但是答主用咆哮體不是偶然的,這和自稱「女漢子」的姑娘里的一部分是同樣心理:不想付出精緻所需要的高成本,所以用粗鄙的姿態給自己找存在價值——我是流氓我怕誰?


比較一下《一步之遙》開場和《教父》里的「馬龍白蘭地」(排名第一的答案原文如此)那段,不過用二十分鐘,綜合所有台詞、色調、氛圍、鏡頭調度……如果非要說這不是致敬,那隻能用一位知友的評論來解釋了:「不是致敬只能說是抄襲了……」


但這種「解讀」可以說是有確定含義的,大家常說的其實是「是不是有隱喻?」


想說一個電影是不是被過分解讀,大概要提兩個問題:作者是不是想隱喻?是不是其實構成了隱喻?


《讓子彈飛》里,馬拉列車肯定是話裡有話。直譯:用農業文明的動力拉動工業文明的載具。再稍微一翻譯,就是「用落後的體制去管理先進的文明」。類似的還有《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白蓮教燒西洋鋼琴、西洋斑點狗(盲目排外守舊),和火車飛快前行(時代飛速發展),構成了明顯的隱喻。


那怎麼算解讀過度呢?非要說「馬拉列車」是諷刺「馬列」就是胡扯,因為前一種解讀,有明確的意象,而後一種,」列車」完全可以換成「火車」,不過是玩文字遊戲罷了,我還可以說這是諷刺法國大革命的馬拉先生、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先生、車……額,韓國前球星車范根先生?


但還有另一種情況,作者自己說「沒有隱喻」,其實是「可以有隱喻」。


《大話西遊》:「他好像一條狗啊」。這不是周星馳劉鎮偉自己說沒有就算數的,作品一出來,就不是作者自己的了。既然已經那麼明確地描繪了「一個人看到自己錯過的幸福落寞地走開」,這樣一個意象,那麼解讀為此處有隱喻,是完全道有理有根據地。

作者說自己沒有「影射」「隱喻」的多了去了。


1989年,梁左寫出了相聲《特大新聞》,遭到圍攻後,他自稱「天安門要改農貿市場不過是個段子,何足道哉」,但僅僅三年後,原本「生人莫近」的天安門就以中國人10元、外國人30元的門票價格,開始對遊客開放。36個月之前,身為人民日報副總編兒子的真正精英梁左,肯定是看不出來商品大潮蠢蠢欲動的吧?


他還說《我愛我家》里的傅明老爺子「原型是我爸」 ,可我們看看這老頭:「愛掐腰,愛抽煙,愛留背頭,愛說語錄,愛吃紅燒肉,家住202房間,反攻倒算時罷免了四川小保姆的職務,我叫傅明。」

最後黑一下金庸老爺子。老金說「不是諷刺誰,只是想描寫普遍的政治現象」,聽聽也就罷了。一部《笑傲江湖》,就是在不停地拿「葵花向陽」說事。日月神教總部在黑木崖,黒木即扶桑木,傳說中太陽升起的地方。日月神教原名「朝陽神教」,絕學是《葵花寶典》、吸星大法。葵花有什麼特性?向陽;什麼能吸引星星?太陽。與葵花寶典同出一源的辟邪劍法藏在哪裡?向陽巷。神教的小孩會說:「一天不讀教主寶訓,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讀了教主寶訓,練武有長進,打仗有氣力。」


魯迅的門前有兩棵樹


完全弄不懂什麼叫做過分解讀?過分過在哪裡?有個恆定標準嗎?

對電影、文學、美術這樣藝術作品,每個人對其都有特殊的審美標準和接受程度,有些人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就能聯想其自身的經歷從而引發自我的情感宣洩,這樣就被某些人說成「屁大點事兒你至於這麼大驚小怪嗎?「,自覺定義成了過分解讀。還有人說看不懂就「人云亦云」,沒錯這是個問題,包括你們給第一票數的答案點贊真的是你們覺得他真的對么?

人們往往陷入「沉默的螺旋」之中,即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极參与進來,這類觀點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複,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很不幸,大多數人就是陷入在螺旋之中,盲目點贊盲目跟風。而人有各自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評判標準以及生活閱歷的不同,為何不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然後大膽的形成自己的觀點呢?無論樓上說的什麼影片被說成「過分解讀」,我都覺得只要是對影片的解讀都沒錯,何必像票數第一那個答案一樣深仇大恨各種撕逼的感覺?so我點了反對加沒有幫助


偏個題。。《推背圖》這種千古奇書才是讓我領略了什麼是過分解讀,過分的牽強附會。。。


看讓子彈飛的那些影評,就像再看皇帝的新裝


我其實不是來回答問題,我只是覺得某些東西需要共欣賞,特轉載一篇影評,至於是不是奇文,觀者決定。

「過度」不「過度」,還是觀者決定,但是我認為說到「解讀」 這篇影評實在是一流。

整體貼過來,但建議點擊鏈接完整觀看,有些評論也很棒,嘴炮就無視掉好了。

以下為轉載內容: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一篇影評:如果你也翻遍了豆瓣,卻找不到一篇乾貨影評,請戳這裡…… (布達佩斯大飯店 影評)

首先聲明,以下是轉載的影評。為什麼要轉載?因為我能看懂《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劇情,卻不明白導演想表達什麼?能猜出和納粹有關,可為何猶抱琵琶半遮面,卍字元還要換成兩個Z?那麼多大牌影星,為何願意加盟這部荒誕奇葩的作品?為什麼非得是布達佩斯的大飯店?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回答,憑什麼說這是一部好片?

  據說豆瓣上盛產文青,他們一定能夠解答我的疑惑吧。可是當我翻遍了全部126篇影評,我發現要麼是用文字把劇情再複述一遍(話說豆瓣上此類「影評」還真不少,是想表示我比你們先看過,或者是我比你們都看得仔細、記得牢?)要麼是在抒發悵古幽情,感慨昨日的世界,表明打五星是基於自己無法言說的情感共鳴;要麼就是膜拜亮瞎雙眼的卡司,讚歎導演的別具匠心,套娃般的敘事結構,還用不同的屏幕長寬比標記出來,好特別噢!

  無奈之下,只得去它處另覓高見,於是找到了這篇乾貨來解讀晦澀的《布達佩斯大飯店》。


  ----------------- 向XX們致敬 評《布達佩斯大飯店》-----------------

  (此處略去100多字,原作者在此罵街,有興趣圍觀的請戳【注1】的原文鏈接。)

  其實要看懂《布達佩斯大飯店》有點難,因為它確實太歐洲了。但是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就不要東說西說裝逼賣笑誤導群眾。扯犢子扯夠了,就該來點實用的。我知道自己先噴了人就難免被噴了,但是哪怕分享里遇到一個看得懂這些文字的朋友,也就算是朝聞道,死而無憾了。

  整部電影除了向大師致敬就是在隱喻。如果說簡單的把它歸類為喜劇、懸疑、冒險、劇情,就太膚淺了。其實這更像是紀錄片、文藝片。紀錄片記錄的是劉別謙、希區柯克、卓柏林等人留下的經典電影手法,文藝片文藝的是歐洲文明衰落這一精神內涵。

  要搞清楚它的文化背景,其實不得不提到兩個人—— 瓦爾特·本雅明、史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就不說了,原著作者,簡歷就太長了,挑幾個簡單而至關重要的特點來說:他是奧地利流亡作家、猶太人、歐洲傳統文化的捍衛者,受到納粹德國迫害,最後在巴西自殺身亡。《布達佩斯大飯店》其實講的是歐洲傳統文明的衰亡史,具體一點講,其實講的是猶太人的流亡史,更細化一點,講的是茨威格離開逐漸衰亡的精神家園,心碎而死的自傳。

  瓦爾特·本雅明,德國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評論家、「歐洲的最後一位文人」,流亡作家,受到納粹德國迫害,最後在西班牙自殺身亡。他為什麼重要我不知道,但是在歐洲文科學術界,反正總是把他奉為大神的。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隨想錄》中哀嘆傳統講故事技術的消亡。《布達佩斯大飯店》用了四層講述結構,始終呈現的是一個身臨其境的講故事的過程,一個故事離不開一個講故事的人和一個聽故事的人,還有他們同時所處的環境。這是在向本雅明的思想致敬。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隨著工業化深入、世界大戰、納粹崛起,凡是和人文關懷、人道關懷、實用關懷相關的東西迅速衰亡,理性、集權、現代化、快餐化的東西在崛起,歐洲這塊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被鐵蹄蹂躪、精神強姦,物質上發達進步了,但是傳統消亡和丟失,人性也在淡漠。人們習慣了人云亦云,不再用心品鑒文藝,就更談不上思考和探索了,這也就直接導致了一場華麗的演講就可以讓無數狂熱信徒走上戰場,也導致了那些有良知的作者們痛心疾首,本雅明和茨威格的自殺就是一種殉道。但是在戰爭年代,這些人都還想得到不斷寫東西,想得到哀嘆和自殺,這就很了不起了。有時候我們感嘆自己出不了有深度的東西,不能只怪作者和體制,而是整個土壤的養分和逼格就不夠,然後又不求甚解。就拿張馮二導來說,拍專業了你看不懂,沒票房,拍淺顯了你說人家低俗。不過噴歸噴,對姜文、陸川、寧浩三位大神的傑作,還是要膜拜的,人家已經學會了玩讓你一知半解的擦邊球。

  在有了小說、報紙、電話、電報、電視的時代,人和人的關係被媒體取代了,人們把自己藏在麥克風的後面,交流減少了。相比起神話、史詩、童話的傳播方式和環境,以前作者和聽眾聚在一起講故事的現實被改變,以前一個故事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口口相傳,這個過程需要融入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的共同經驗,而在現代化以後的世界,一個孤立的作家,在他與世隔絕的閣樓裡面沒有感情的量產作品來滿足一個群體的需要。實用關懷逐漸消失。隨著實用關懷的消失,歐洲文化的精神支柱也就倒塌了。

  《布》這個名字其實是誤導人的,讓人以為故事發生在匈牙利,雖然匈牙利酒店業是很發達,一萬福林就可以租一套別墅來住,可《布》和匈牙利實質上卻沒有一毛錢關係。電影取景是在德國,原著隱喻是在奧地利。奧地利,小巴黎,歐洲的文化藝術的心臟,歐洲精神和思想的搖籃,也是希特勒「水晶之夜」排猶殺猶焚書坑儒的地方。故事的場景就是小說作者茨威格本人的祖國。還有旁證可以說明:愛德華·諾頓飾演的警察穿的既不是匈牙利制服,也不是德國制服,但是槍套、背帶、胸略、肩章卻是德式的,衛兵使用的步槍是毛瑟98k,筒形帽是普魯士軍人的傳統,上面搞個狐狸就純粹是賣萌了。而後來戰爭爆發封鎖邊境時上車檢查的士兵是清一色的德軍黨衛軍裝備,山型雙扣帽,帽徽是個II,現實里這個II是綉在德國國防軍中下級軍官的領章上的。佔領飯店以後,掛巨幅國旗,帶袖章,只有納粹有這個習慣,電影上旗幟和袖章是ZZ圖案,納粹是SS,或者卐字,按照希特勒自己的解釋,SS、卐都是雙閃電,那麼ZZ,不就是更直接的隱喻雙閃電么?導演明明可以直接掛出卐字旗,卻不這樣做,明明可以寫《維也納大飯店》或《貝希斯特加登大飯店》,卻要轉移到布達佩斯去,這就是欲蓋彌彰。

  電影中的大堂經理,古斯塔夫,是個深色金髮,年長、敏感的顧客歡迎,用自己巧舌和身體去滿足他們的角色。古斯塔夫自己也說,他自己可能是個雙性戀,這也是在暗示他的工作是滿足所有人精神上的一種需求。而他滿足的對象,是這個社會的精英貴族階層。這其實就是茨威格的自畫像。二戰前,茨威格是深受奧地利民眾歡迎的作家,他的作品有深度的實用人道關懷,所謂關懷,簡單地說,就是和社會及傳統有很積極的互動。這種文化上的互動,在電影里被用一種能夠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的庸俗的方式反映出來,大俗大雅,這也是實用關懷和人道關懷最好的體現。

  《蘋果男孩》被定義為一副給古斯塔夫引來殺身之禍的價值連城的名畫。這幅畫是遺產,是歐洲貴族留給古斯塔夫的財富,是靠他細緻入微,體貼熱心的服務勞動所換來的。蘋果在聖經中是慾望之果,禁果,而在歐洲語言中,也有勞動回報的意思。這幅畫的隱喻是要表達整個猶太民族精打細算,左右逢源,從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漸繼承了歐洲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這是他們應得的。而此時此刻,死者的兒子,家人站出來了,一個只關心財富,整理遺產很多天,才發現畫已經丟失了的實用主義者,他暴虐、瘋狂、粗魯,無視法律和契約,修改遺囑,謀殺律師,追殺證人,但是對遺產卻又有著變態的依戀,這像不像希特勒呢?作為同一文化的繼承人,他想佔有祖先的所有遺產,但是卻完全沒有繼承到其精髓,同時撕毀停戰條約,窮兵黷武,屠殺猶太人......

  偷到這幅畫以後,在列車上,古斯塔夫曾對Zero說,我要死在這幅畫下面,你看得出來我和畫上那個男孩多像么?這不是玩笑,而是導演的暗示,暗示古斯塔夫自己就是猶太人,而蘋果就是他應該繼承的遺產和財富。然而分秒之後,他又說,我考慮把這幅畫賣掉,這就是猶太民族的真實寫照,從《出埃及記》到《辛德勒的名單》,都表現出猶太民族太過於精明富有而遭到全世界排擠的苦難現實,財富帶來的是妒忌和迫害,使他們沒有安全感,一直在逃亡。

  十字鑰匙結社一章十分有趣,古斯塔夫一個電話,全世界各地的酒店同業者就第一時間,不惜代價,義無反顧的來幫他。這不得不讓人想到薔薇十字結社、郇山隱修會等,都是秘密結社,都是分布甚廣,都是能力通天,都是內部成員之間有求必應。這是典型的猶太人結社。這一章即是描寫茨威格被納粹迫害逃難途中受到同胞接濟和幫助,也是描述猶太人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

  現實中,茨威格是在巴西自殺的。然而電影中,古斯塔夫是在火車上怒斥納粹,被槍斃在冰冷的荒原里,茨威格和納粹叫板了一生,何嘗不希望勇敢的站出來和他們抗爭到底。但是現實里他沒有勇氣這樣做。而電影里就不一樣了,有傳承人、見證人ZERO,古斯塔夫要把這個種子保護和延續下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許,這是經過藝術加工後,茨威格最最理想的結局。

  德米特里家的打手是個牛高馬大、少言寡語、出手殘忍、效忠主人的令人不寒而慄的男人,其戲劇形象就像弗蘭克斯坦(科學怪人),或者《007》裡面的鋼牙。他的戲就只有一個內容——追殺,殺人不見血。直到最後雪橇追車一幕,才讓人想起點什麼,他停好摩托車,豎起雪橇,以幾乎是軍姿的方式站在原地喝威士忌。皮衣、軍姿、殺人不眨眼、愚忠、恐怖、執行命令不動腦子,就是德國軍隊的寫照,尤其是黨衛軍或者蓋世太保的寫照。

  懸崖上垂死的古斯塔夫說到:「你這個可悲的怪胎」,「毛瑟槍咔塔上膛,軍官歡喜呼喊」 這就是在說德國軍人了,要不然他怎麼不說中正式、柯爾特或王八大蓋咔塔上膛?

  最後一章酒店裡的槍戰簡直就讓人忍俊不禁了,從每個人的出場順序,站位和手持的武器,就能看出隱喻。最開始是德米特里衝上樓,看見了古斯塔夫和Zero,然後給了個正面鏡頭,德米特里身穿黑色風衣,手腕上別著雙閃電袖章,以一個很囂張的姿態吼道:「蘋果男孩」在哪裡?這像不像希特勒一九三幾年時候的叫囂?然後古斯塔夫來了句:「管你屁事。"於是德米特里說我要把你打個稀巴爛。他從腳底掏出一支槍,此時對拔槍、上膛、舉槍、射擊四個動作給特寫,強調這是一把PPK。卡爾·瓦爾特兵工廠的PPK(卡爾·畢而瑟)是二戰時最著名最先進的手槍,納粹黨於1931年奪得政權後,由於該槍械輕、小,便於攜帶,性能傑出,此型手槍主要配發給高級將領、非作戰參謀人員、禮賓、蓋世太保等。

  接下來就是武器博覽會了,一個武器代表一個國家或者一個陣營。

  先是對面右1冒出來一個人,探頭觀望,此時他拿的槍看不清楚,但是他大吼一聲:「放下你的武器!」然後開槍掩護古斯塔夫。然後德米特里右邊出來一個人,手持毛瑟盒子炮,不由分說就站在他身後和他一起開槍。毛瑟盒子炮也稱為駁殼槍,一戰德國軍警制式裝備,後來被魯格P08取代,二戰時毛瑟主要出口給德國的盟國和僕從國,亦出口過給蔣中正以換取中國的稀有金屬。在西班牙內戰中也大量使用。這三個人之間的槍戰可以讓人聯想到二戰爆發前國際縱隊寡不敵眾對抗西班牙弗朗哥政權以及法西斯政權。他們的槍聲很快迎來了三個大傢伙——

  接下來的三個人都是特寫,很有意思,第一個人端著一把誇張的長彈夾波波沙,先出來的是槍,然後才是人,他並沒有開槍,而是站在那裡觀望。這明顯就是在影射老毛子或者波蘭人。如果一把槍不能證明他的身份,那麼注意他的鬍子,斯大林也留著這樣性感的鬍子。

  然後是拿著一把左輪手槍的眼睛哥,這把槍不是韋伯利就是恩菲爾德,二戰時只有英軍軍官使用左輪手槍。也出口給蘇聯和美國。二戰早期美軍的武器是英式的。美軍沒參戰以前使用的是英菲爾德,參戰以後研發了柯爾特M1911。還是看鬍子,給張西奧多·羅斯福的照片。

  最後出場的長得像羅伯特德尼羅的傢伙手握毛瑟1910或者毛瑟1934,該型號為毛瑟手槍袖珍版,主要在一戰被美國大量進口,但是作為跟班,義大利、西班牙也想有一杯羹。

  每個人拿著不同的槍在走廊里對射,導演肯定是別有用意的。

  該片的結構分析,也不是用簡單的線性結構或者亂入結構就可以概括的,和它的配樂一樣,這個結構具有極強的中、東歐洲風格,因為本雅明和茨威格都受到這種影響。

  本片是回字形,或者套娃結構。

  開篇出字幕,特別提示要用指定屏幕尺寸觀看,這是提醒觀眾,我們看到的是第一層——電影的敘事。信息發送者是導演,接收者是電影觀眾。屏幕尺寸盡量接近故事發生的年代,避免敘事脫節。

  然後影片開始,一個抱著書的女子走近作家的雕塑,電影結尾也以此收尾,這是套在第一層裡面的第二層,提醒我們,我們看到的是小說的敘事結構。信息發送者是寫書作者,接收者是讀者。

  然後作家開始講故事,講一個他親赴故事發生地點,和還活著的Zero交流的故事,最後以作家自述結尾,這是第三層,是作家親自口授自身經歷,信息的發送者是寫書的作者,也可以說是他的書或者自述、自傳,但是不同於第二個層次的第三人稱視角,這裡是第一人稱視角的。這一層也可以和上一層合併。

  然後是Zero和作家在酒店,向作家講述他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共同經歷,以Zero在酒店乘電梯離開回房間為結尾。這是比較核心的一層,是Zero和作家面對面,親自口述的自己和古斯塔夫經歷的敘事結構。信息的發送者是Zero,接收者是作者,但是作者也加入了自己對Zero的評價和內心語言,也算是參與到了故事的加工過程中。

  最核心的是Zero向作家敘述的內容,是他和古斯塔夫親自經歷,一同用生命書寫的故事。

  一層套一層,都給出了完整的開始和結尾,中間有穿插,但是原理不變。直到最後電影院亮燈,觀眾離席,這一層層敘事,才像洋蔥切面一樣完整再現,導演的講述才划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整部戲是大腕雲集的,演員陣容已經強大到了變態的地步。

  古斯塔夫扮演者,拉爾夫·費因斯,他是《英國病人》中憂鬱的德軍飛行員,是《漢尼拔紅龍》中變態內向的連環殺手,是《哈利波特》中邪惡的伏地魔,是《辛德勒的名單》中冷血無情的集中營司令,除此以外,還扮演過無數經典角色,兩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大反派德米特里扮演者,阿德里安·布勞迪,《鋼琴師》裡面失魂落魄的猶太人,《1942》裡面憂心忡忡的白修德.......僅憑他往哪裡一杵,那時而陽光、時而清朗、時而憂鬱的外表就可以贏得一片讚譽的奧斯卡史上最年輕得主。

  警官亨克爾斯扮演者,愛德華·諾頓,《面紗》里不善言辭的生物學家、綠巨人、搏擊俱樂部裡布拉德·皮特的影子......

  作家扮演著裘德·洛,《兵臨城下》里的瓦西里、《人工智慧》、《冷山》、《大偵探福爾摩斯》.......

  打手喬普林,扮演者威廉·達福,《蜘蛛俠里》情感豐富的大反派,還有《野戰排》、《生死時速》、《英國病人》.......

  管家瑟吉,飾演者馬修·阿馬立克,被某大導演稱為法國最會演戲的人。

  律師科瓦奇,扮演者傑夫·高布倫,由於他特別喜愛扮演稀奇古怪的角色,所以經過鬍子、眼鏡、皺紋的修飾,你絕對想不起來他就是當年《侏羅紀公園》里那個帥氣的歌星,然後還曾用《天煞》、《變蠅人》這些科幻恐怖片把觀眾嚇傻。

  監獄黑幫老大,哈維·凱特爾,經常就來點老大或者組織頭頭的角色,例如在《低俗小說》、《落水狗》這些劇裡面他就已經把有點點背的黑幫小頭頭這個角色演爛了。除此還有《壞中尉》、《計程車司機》、《漢尼拔紅龍》......數不勝數。

  女演員、還有新人暫且不提,僅憑這幫外貌協會、超級大腕、老戲骨,就已經超值了。他們每個人戲份都不多,但是都發揮出自己最佳的水平,比如說愛德華·諾頓的嚴肅公證的研究者仲裁者形象,拉爾夫·費因斯的紳士形象,阿德里安·布勞迪的神經質的形象,裘德·洛的真相調查者的形象,哈維·凱特爾的混子長老、黑幫前輩形象,威廉·達福殘忍狡詐的形象被發揮到極致.......

  其實就是一個逃亡的故事,為什麼還要再安排四層空間,無數大腕來演繹?這就是在向傳統講故事的技巧致敬了。廣播電視傳媒對傳統講故事的技術是一種極大的衝擊。在多快好省的年代,讀者能讀帖子就不看小說,能看視頻就不看電影,因為快節奏的生活已經無法讓我們再有那麼多時間去體驗完整美感的醞釀過程,反而習慣了感官上的無腦刺激。因此文藝創作人員們能把一個故事講簡潔明快了,就盡量不搞複雜,觀眾也沒那個耐心,據統計近半個世紀以來好萊塢電影中剪輯鏡頭的使用量已經超越長鏡頭使用量的上百倍,只有眼花繚亂高大上的音畫,才滿足得了觀眾的胃口了,而這就好比飲鴆止渴,閾值調高了,技術革新又跟不上,作品沒有了靈魂,只有靠技術來包裝,電影院就難以再坐得滿了。然而本劇導演卻不厭其煩的耗費那麼多膠片,使用那麼多演員來重複這個故事,這即是在勇敢地緬懷我們已經丟失的傳統和習慣。大家已經習慣了吃快餐,很難滿足於咖啡和下午茶,導演不得不用牛叉的卡司把大家的眼球震住,然後再坐下來好好講這個故事。不過大腕們參演哪怕是一分鐘也是值得的,只有大師才看得到這樣大師級著作的潛力,哪怕獎盃難分,只要為其獻身一刻,就是和逝去的大師對話,就足以留名青史。

  在作家的家裡,作家講自己的書;在酒店大堂里,門童對作家八卦Zero的傳說;在清真風格明顯的澡堂里,在酒店餐廳吃甜點的餐桌上,老Zero對作家講自己的傳奇;在逃亡路上,古斯塔夫對Zero講自己的經歷;在作家的紀念碑前,少女拿著小說緬懷......每一次講述,都脫離不開一個密切配合的環境,以及講故事、聽故事的人的親身參與,這,就是傳統講故事技巧的真諦。然而電影也表現出了講故事技巧的衰落,Zero和古斯塔夫是共同參與和經歷故事;作家是親臨酒店,從Zero口中繼承故事;女讀者只能通過書本腦補故事;而我們只有依賴電影驚鴻一瞥了。這就是現代性帶來的悲哀。導演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即使是用鏡頭語言,他也可以帶給我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懷舊快感,在今天,很多人除了秀事業線、秀高科技、秀呆萌,已經做不到這麼好了。

  我們見多識廣、有靈氣、有腦子的觀眾之所以會跨越時代和文化體驗到一種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美感,就是因為文化的本質和人性都是一樣的,只能用靈魂去感知。

  2014,此劇必火,至少在西方世界是這樣。小說、劇本、表演、場景、色調、音樂,無以倫比。一部融合了《天使艾米麗》、《東方快車謀殺案》、《偷自行車的人》、《羅馬不設防》、《嗨,我的元首》、《大都會》、《弗蘭克斯坦》、《大獨裁者》等無數經典氣質的不朽神作!

  (此處略去一段,原作者在結尾處依然怒氣不減、憤慨難消。)

  ------------------------------ 來源網路:曾鍇 ------------------------------

  轉載註:

  【注1】網路上的幾處原文鏈接,有影片截圖,便於對比細節。

  - 清華南都的傳送門保留了原作開頭結尾處的憤青罵街,大家有興趣可以領略一下:
http://chuansongme.com/n/494267

  - 樓下豆友提醒在人人網有原作,謝謝!我看了下,是修改稿,已經刪除了憤青罵街,斯文多了:
http://blog.renren.com/blog/249763106/929823394?bfrom=01020100200

  - 我在知乎上也看到作者的問答,有更多武器的照片,供軍事迷研究考證細節:
知乎 -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question/22619618/answer/27061477
知乎 -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question/23500363/answer/27188048

  作者在知乎上的自我介紹是:曾鍇,新聞通訊員/新聞學博士/自由撰稿人,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 新聞專業

  【注2】我轉載時更正了一些錯別字和標點符號。此文作者說影片基於茨威格的原著,似乎不對,僅僅是導演inspired by Stefan Zweig.

  【注3】這篇評論對影片解讀得很細緻,但我並不同意此文作者的一些觀點和態度。如「2014,此劇必火,至少在西方世界是這樣。不朽神作!」我覺得此片尚未到神作的地步,也不會必火,不會成為票房大片,畢竟不太符合現代大眾的審美、娛樂需求。而這種結果也不能完全歸因於現代文藝的衰落,其實每一代人都會輕易地感嘆過去的深刻質感,哀悼現在的膚淺快餐——現代的緬懷歐洲經典,17、18世紀的古典、新古典主義又膜拜文藝復興,而文藝復興時期想要復興的則是古希臘的文化藝術。然而,人類的文化文明文藝其實一直在革新進步,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玩法,懷念經典致敬大師何必一定要嘲弄今人不屑當代呢?

  【注4】本片票房數據(來自IMDb)
  Gross:
  $58,848,866 (USA) (11 July 2014)
  £4,115,618 (UK) (16 March 2014)
  €4,460,416 (Italy) (6 July 2014)


沉默了兩天,還是忍不住。

先上吐槽,再上自己看法,最後搬運個走題的東西。

吐槽版:
實在弄不明白,得票第一的答案為何會獲得如此多的認同感。
那個答案被修改過一次了,一開始滿篇的「致敬nmb」、「狗屁」,上來還拿《一步之遙》致敬《教父》說事,被大家指責沒看過《教父》之後,又祭出了姜文的採訪來證明「明明不是致敬」、「不能是抄襲么?」(見答主評論里的回復)。我就納悶了,致敬也好,抄襲也好,難道不能說明《一步之遙》的開頭和《教父》相似度極高么?您開頭拿這個作為過分解讀的例子有意思?人家姜文bigger高,不肯承認這是致敬,說不定暗地裡認為這是我們導演之間的跨時空靈魂交流,被您過分解讀成抄襲,估計姜文也是醉了。
還有「其實現實中很多人都是這樣,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思想,還非得裝bi」,抱歉,我看到一直是你引證眾導演的採訪稿或原話來抨擊別人的解讀,請問你這算不算人云亦云沒有思想還非得裝bi?

感想版:
那麼到底什麼叫過分解讀,劃分依據是什麼?抱歉,我覺得這個問題我給不了答案,只能給個人看法。
sparrow的意見是:跟導演意思不同,就是過分解讀,人家導演都發話了,你們就別解讀了。
完全不能贊同!
隨便挑一部開放性結局的電影,你去問導演,導演只會意味深長的對你笑:「我也不知道答案啊。」那麼得了大家散了,導演沒答案,我們也別想了就這麼著吧。否則就要被定義為過分解讀了。
有些時候,導演刻意埋下了暗線,由於種種理由,將想說的話暗藏其中。有些時候導演自己構局的時候,感到有想要表達的東西,但是過於龐大無法駕馭,只能留個引線在哪兒,期待觀眾這個群體中華彩的解讀。
更有些時候,電影這種東西,會具有自己生命力,導演編劇的無心插柳,被電影自己孕育出了導演一開始都沒想到的感性和理性。
這些都是留給觀眾去挖掘去再創造的,我不覺得這些種種是所謂的過分解讀。

想要理解一部作品,是必須要解讀的。關鍵在於解讀的是否合理。
我認為的過分解讀,完全是為了解讀而解讀,完全不理作品通篇的連貫,玩文字遊戲玩到發獃,找歷史典故找到自high。或者說,過分解讀在我看來,不是為了理解作品而解讀,而是為了顯示自己逼格高,或者為了純粹的搞笑吸引眼球等其他目的,去解讀一部作品。
@孔鯉我覺得孔老師舉得幾個例子就非常貼切。「我看到《後會無期》的解讀說「有人半路死了剩下的都是幻想」,我看到《情深深雨蒙蒙》的解讀說「何書桓是何應欽的兒子、陸振華是張作霖」等等,這些就全都是瞎編了」
而 @sparrow tian舉得「想起那天夕陽下的拉屎,那是我逝去的青春,那天我女朋友給我說分手,以至於我在看《智取威虎山》老八楊子榮拉屎的鏡頭,情不自禁,熱淚盈眶,觸目興嘆」在我看來就不是過分解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將自己的經歷帶入電影獲得新的觀影體驗,是一種正常的個人解讀而已,只不過sparrow的例子比較極端,超鏈接的有點嚇人。
故而,對一部電影的解讀是否過分,我的個人定義是,是否是以尊重和嘗試理解這部電影作為前提的。
不否認現在有大量的過分解讀在網上風靡,其實很正常,每個人都想做個bigger高的人,那麼就必須做少數人,當大家都對一部作品雲里霧裡,或者手到擒來完全熟知的時候,一個過分解讀往往能打破大家的慣性思維,賺足了目光。
然而由於過分解讀越來越多,不再是少數,bigger的體現也不夠犀利了,現在只有再次站到對立面上,猛烈的抨擊過分解讀,才能顯現bigger,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何那個答案有如此多的贊了。
所以過分不過分,我覺得每個人心裡是有桿秤的,觀眾這個群里合起來,就有了一桿大秤。電影是需要解讀的,不必為了嘩眾取寵而過分解讀,也不必為了反對解讀而不解讀。電影(乃至所有藝術)最大的魅力就是到了受眾這裡的再創造。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別人提出自己的意見時,是傾聽,分析,接納或者一笑了之,而不是跪舔或者一棒子打死。

最後,走題搬運個東西,不算是過分解讀,不過也體現了人們是多麼的能yy。
先說背景,某個人無聊,自己往豆瓣電影條目里杜撰了一部名字很高大上的電影,配上一海報,於是,裝逼犯們都出動了。

作者:碎葉無痕
豆瓣裝逼犯精華:電影《即使變成甲殼蟲卡夫卡還是進不去城堡》

@雪盲:去年某日夜班無聊,在豆瓣上添加了一部電影。片名叫《即使變成甲殼蟲卡夫卡還
是進不去城堡》。劇情信口胡謅,IMDB編號是我生日,演職員表是同事的英文名,插圖是
帕拉傑諾夫的[石榴的顏色]。當時完全自娛自樂,沒想到一年後這部片子有2457人想看…
更牛的是還有207人看過,並且煞有介事地寫下了簡評……

@畢蜂:現在已經有368人看過了,那些影評寫的真好 //@鸚鵡史航:我也去瀏覽了那二百零
七人的雄壯名單。非常存在主義的一個名單,隱隱地還帶著意識流的焦慮和結構主義的失
語。順便問一下,《盜夢空間》這個電影是真的存在吧,不是哪個跟雪盲這麼壞的傢伙虛
構的吧?

影評摘錄:

——豆瓣一群裝逼犯


【影評1】

Swalt·Snow對中國人來說是個不算熟悉的名字,但縱觀這個小眾電影導演的作品,特別是
卡夫卡系列,對於後現代風格的掌握是非常純熟的,表現意識流的鏡頭也極具個人風格。
算是法國導演中我比較喜歡的一位。

   我想說觀影前我從沒有對此片抱有太高的期待,是的,有我崇拜的Joseph K,但是,
故事會吸引到我嗎?怎麼定位?關於量子力學的家庭電影?愛情輕喜劇?抑或純粹帶有笑
料的勵志片? 於是當整部電影完整地呈現出來時,我出乎意料地發現,我竟如此享受影片
。即便是在這孤獨的情人節深夜,我在深夜中看完此片,拉開窗帘,吐出最後一口煙圈,
心底竟然湧上出一陣濕潤的感覺。很多事情已經漸漸偏離了我們所能掌控的軌跡,朝著我
們從未想像過的方向,越走越遠,直到再也看不見。不敢說《即使變成甲殼蟲卡夫卡還是
進不去城堡》是一部足以問鼎奧斯卡的電影,但它的確實實在在地感動了我,讓我在這個
下著雨的情人節晚上對著電腦哭得一塌糊塗。

   對某些電影導演而言,缺乏歷史感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先天疾病。在一個彈丸之地呆得
久了,除了可以以「城市文明」來聊以慰藉外,對於過去,對於現在,對於將來,他們缺
乏一種必要的敏感和認知,甚至於一無所知。 電影作為一件有文化屬性的商品,當然也能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攝製者在認知上的短長。

   討論一部電影,可以從很多個方面進行,這部電影可以進行的方向尤其多。關於其它
的方面我不太願意再多討論,太多的人做了太多的沒有答案的爭論。所以我只是要說一些
我想說的話而已。人類不是完美的,甚至很多人認為殘缺才是人類之所以為人類最重要的
特點。人類是一個非常美妙非常複雜的奇特而無與倫比的藝術品。但是到底什麼是人類?
準確的具體的哲學上文學上生物學上的定義?而,作為人類,為什麼又一定要擁有那些特
點才能被稱之為人類?

   Swalt·Snow拯救了電影。他再一次向觀眾證明了他從現代電影中顯示出的驚人的導
演天賦。我深信,他幾乎能牢牢掌控任何電影類型並且能讓自身的作品煥發出美麗,真實
,發自肺腑的驚人張力。每一個電影藝術家之所以流芳百世,往往在於他們有著鮮明的個
人特色以及從電影中流露出的驚人的藝術辨識度。 Swalt·Snow則通過自己獨具一格的視
覺設計以及對角色內心世界的逼真揣摩,慢慢朝著藝術大師的高度穩步駛去。

【影評2】

  我和張小北同學一樣,在評價一部國產電影的時候,標準是和外國電影、尤其是好萊
塢電影不同的。這是一個暫時沒有任何辦法的現實:如果將國產電影和好萊塢電影放在一
個平台上進行比較的話,絕大多數的國產電影根本就沒法看。 所以我對國產電影的標準明
顯是更寬鬆的。對於那些能表現出某種技巧上的、技術上的甚至只是態度上的進步的國產
電影,我一般都會給予鼓勵。到了這部電影,我不知道該以哪個標準評價了。這本來應該
只是一部內地投資、由一個初出茅廬的香港導演指導的小成本影片,Swalt Snow的參與卻
使其在內地電影的殼裡面裝了一個好萊塢的核。

  可能是因為寧浩瘋狂系列電影的成功,中國電影人開始更多的嘗試模仿好萊塢、歐洲
,特別是英國的黑色幽默,然而絕大多數影片的結局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直到這部《即
使變成甲殼蟲卡夫卡還是進不去城堡》的出現。我們一直在講,中國電影的出路是商業化
+類型化,可惜的是,中國電影能將這二者成功結合的影片確是少之又少,去年中國電影票
房成功突破100億,然而這100億裡面充斥著依靠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本著賺一票就走的
心態騙到觀眾鈔票的爛片,幾部不錯的影片也像《讓子彈飛》那樣完全是導演個人風格和
才華的體現,無法類型化。《即使變成甲殼蟲卡夫卡還是進不去城堡》本來能成為中國黑
色幽默電影在瘋狂系列之後更上一個台階的作品,可惜卻由於商業上的失敗未能成功公映

  雖然裡面有涉及了量子(好吧,肯定會有物理控說裡面對於杜尚與卡夫卡打鬥違反了
物理定律,但是這只是部電影,看個開心就好了,不要太較真)。這部電影嚴格算仍是一
部黑色幽默的後現代主義影片。我的感覺就是(蓋.瑞奇+大衛.芬奇+昆丁.塔倫蒂諾)除以
5。
  看這部影片的時候,腦海里想到的就是艾小柯對於《無恥混蛋》的評價:「誰能想到
,電影還可以這樣拍,故事還可以這麼講。荒誕裡面透著真實,正經下面全是爆笑,節奏
緊湊,高潮迭起,沒有一秒鐘不讓人心情沸騰,沒有一秒鐘不把人的情緒掌握於股掌左搓
右揉的。」

  缺陷也很明顯,所採取的這種多線敘事和非線性敘事手法顯然對於導演來說有些難於
駕馭,故事的最後稍顯凌亂,這也是Swalt Snow與那三位大師的差距吧。

「買了正版DVD」……

蛋疼媒體還報道了,還有磚家分析哦...

  「昨日下午,記者聯繫上了河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高燕。高燕表示,這反映了現在人的兩種矛盾的心態,一種是「求同」,一種則是「求不同」。
  「那麼多人看過了,還說很好看,如果我沒看過,會不會顯得我太落伍了?這種求同的心理,會給人造成一種壓力,迫使他們去追逐這些新奇的東西。」高燕說。
  「這部電影為什麼會吸引這麼多目光,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時尚的元素,與歌德、托爾斯泰這些耳熟能詳的文藝家不同,卡夫卡、加繆的受眾偏窄,但給人的感覺卻是很有格調、很能顯示自己獨特的品位。現在的社會,人們在求同的同時,又希望自己與眾不同,藉此引人注目。」高燕說。
  高岩認為,兩種原因促使了這部電影的走紅,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當代社會的浮躁:「大眾對看不到的或很少見到的東西,容易表現出一種狂熱的態度,而對身邊的事物缺少認識。」

2011-02-21 09:32:39: 碎葉無痕  

搬運完畢,吐槽結束,渾身舒坦。


《讓子彈飛》什麼馬拉列車是馬列,我看到都要噁心吐了好么,要不要這麼牽強,非得扣一頂有內涵的帽子!《一步之遙》什麼向教父馬龍白蘭度致敬,人姜文都說了,我這麼一狂妄的人,沒有致敬的習慣!《大話西遊》他好像一條狗啊,劉鎮偉也說過,沒太多的意思,不知道怎麼就解讀成了這樣!你們就別自己拚命打臉了好么!特別是有人說,十年後,再看這部電影,才看懂這句話..... 真是無語了。

其實現實中很多人都是這樣,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思想,還非得裝bi,我知道肯定會有人說,「電影就是讓不同的人感悟到不同的心境,個人肯定有不同的體會,你沒感受到只是你經歷太少罷了「,呦呵,看看,多高深,想起那天夕陽下的拉屎,那是我逝去的青春,那天我女朋友給我說分手,以至於我在看《智取威虎山》老八楊子榮拉屎的鏡頭,情不自禁,熱淚盈眶,觸目興嘆,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於呼哀哉,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你們不懂,只是因為你們是一幫沒經歷過的low逼罷了,再過十年,你們就會懂了!!!

*****************************************
評論里有人說我說放屁的還有人給點贊的,自己去看吧,沒錯我罵的就是你們,導演都說了,沒這意思,還非得一廂情願說是導演就是這麼想的,你要是沒這麼想你就是放屁!本來都不想回復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你愛怎麼想怎麼想我管不著你,我只是說導演沒這個意思而已,結果你說我放屁,現在給你找到鏈接了,你就這麼喜歡被打臉嗎?那個王尼瑪我艾特不出來,叫王尼瑪的太多了,不知道艾特哪個。還有,在這裡給你一句勸,以後罵別人的時候先查查資料,省的以後臉被打腫!
《全民電影》大師班劉鎮偉 《大話》被過分解讀

還有說我沒看過教父的,我承認開頭確實很像,但是姜文確確實實這麼說了,照你們的邏輯,只要是相似的就一定得是致敬嗎?真的沒聽說過有個詞叫抄襲嗎?你們的信仰真的這麼高嗎?既然姜文自己非得牛逼哄哄的不承認是致敬,而且情節又是如此的相似,那你們該作何解釋?
姜文否認新片向名導致敬:我這麼狂妄沒那個習慣

最後,我只是結合了導演的意思說了我對這幾部電影的看法而已,沒有胡亂猜測,沒有毫無邏輯的去扯什麼暗喻!我覺得這是我看一部電影最起碼的尊重,首先看導演想表達什麼意思,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僅此而已!
********************************************************************
知友 @nkdiudiu說我說話太流氓,抱歉確實有點衝動了,語言比較粗俗,因為長久以來周圍總有一些明明什麼隱喻都沒看出來,卻喜歡從網上查了一些別人所謂的『隱喻『,來到處裝逼(抱歉又粗俗了)的人,我相信每個人周圍都有很多這樣的人,自己水平不夠,卻喜歡吃別人吐出來的東西,自己也不動腦子思考,而且還堅信自己就是真理!評論里就有很多這樣的人,我只是對這些人有比較深的意見,如果真的對某些細節有比較深的見解,能說服我,能讓我覺得有道理,我心服口服,還請不吝賜教!


大話西遊,人家拍的時候根本沒你們想的那麼多


我來說一下過分解讀的根源吧。

中國人民特別擅長過度解讀文學和影視作品,這種能力是從小學語文就開始培養出來的。語文的閱讀總是問你「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理?」「文章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大約的確是死了體現出作者怎麼的感情?」…………據說以為作家的文章上了高考閱讀,他自己看了問題,發現回答不了問題,因為他寫的幾句話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可見語文課程對文章的過度解讀到了什麼地步。


推薦閱讀:

看完《七月與安生》,我想不顧一切只為自由自己活一次?
從客觀公正的角度討論《純潔心靈 逐夢演藝圈》得金馬獎的可能性?
為什麼叫《菊次郎的夏天》不叫《正男的夏天》?
文革時期的電影美學有哪些特徵?
如何評價《銀翼殺手2049》2017年5月9日的最新預告片?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影視評論 | 電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