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中諮詢師一直對我表示同情讓我特別難受,是因為她不專業嗎?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諮詢師對來訪者的態度是不是應該「同情」。
題主提到了,諮詢的原則應該是 「中立/節制/匿名」的,沒錯,這是倫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價值中立/非評判確實是諮詢師培養項目所強調的一個重點,自我探索/個人體驗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諮詢師了解自己個人的道德標準(比如對同性戀對態度,比如美國基督教徒對流產對態度等等),了解自己默認的價值觀——然後避免將這些價值觀帶入到未來作為諮詢師的工作中。
在一些情況下,心理諮詢師將自己的態度帶入到工作中是很危險的。舉個真實的例子,我的一個老師曾經是學校諮詢師(school counselor),她曾經的一個實習生在給學生(也就是來訪者)做諮詢時得知對方長期和父母非常疏遠,很少交談。然後,這個實習生說,「家庭不應該是這樣的!你應該在你媽媽回家的時候擁抱她,親吻她,告訴她你愛她。」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拋開「諮詢師絕不輕易給出建議」的硬原則,這裡只討論「價值觀帶入」這件事。這個實習生來自一個溫暖的家庭,所以她本能地假設所有的家庭都應該是溫暖的,父母和孩子都應該是非常親密的——然而這只是她的假設,而她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實際上,如果那位來訪者真的去擁抱親吻自己的媽媽,很可能會再次體驗到忽視和拒絕。如果心理諮詢師能夠意識到自己做出了假設(assumption),並且意識到這個假設不一定適用於眼前的來訪者,她的處理方式一定會更加成熟。
另外,更進一步,心理諮詢師的重要職責之一是,在和來訪者的工作中呈現(reflect)出來訪者的感受/需求/價值觀。比如,來訪者說「我媽媽總是非常疏遠我,我和她說話她都不理我」,諮詢師可以說「聽起來你非常渴望和你媽媽更親近一些」。如果諮詢師不中立,她會帶入自己的評判,比如「你媽媽做得不夠好」,比如「你真的是太粘人了,應該更加獨立」……注意,如果諮詢師的反饋是「聽起來你媽媽沒有滿足你的情感需求,你看起來感到很失落,也有點生她的氣,在你看來,她做得不夠好」——這個反饋是「專業」的,因為諮詢師只是在呈現自己聽到的和看到的,沒有主觀評判。她既沒有評判來訪者的媽媽好不好,也沒有評判來訪者的需求對不對,還沒有表達在她看來好家長什麼樣或者孩子的那些需求是正當的。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當來訪者說「我媽媽總是非常疏遠我,我和她說話她都不理我」的時候,可能已經默認了「父母和孩子應該親近」這個假設,如果諮詢師同樣默認這件事情並且不意識,可能會說,「這真的太令人感到傷心了」——然後就忘記了去呈現來訪者對假設。也就是說,當來訪者的假設和諮詢師的假設相差很遠甚至完全相反時,諮詢師需要注意保持非評判,第一時間裡,表面上裝也得裝得儘力,之後找督導討論或者做個人體驗是另一件事了;然而,當來訪者的假設和心理諮詢師的假設非常想近甚至完全重合的時候,諮詢師一定要非常非常注意反思(reflect),不要不知不覺就漏過去了。美國的一些教科書上把諮詢師的價值觀叫「filter」,這個比喻在我看來非常有趣。
然而,在真實的實踐中,心理諮詢師真的可以完全拋開自己的價值觀么?目前來看,這是個非常不切實際的預期。而且,最近三五年,美國有個心理學大牛Corey發現,諮詢師和來訪者的價值觀越相似,心理諮詢對效果就越好。
另外,諮詢師工作中對自身價值觀對處理方式還受到理論流派對影響。「存在的方式」way of being,「理解的方式」way of understanding,以及「干預的方式」way of intervening構成了諮詢師的工作理論。存在的方式——諮詢師和來訪者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理解的方式——來訪者的痛苦和問題是什麼造成的/健康的人應該具備哪些特徵;干預的方式——哪些治療技術可以幫助解決來訪者的問題。舉例來說,認知行為流派的存在方式類似於「教練」,理解的方式主要是「非理性的認知與不當的行為造成個體感受層面的痛苦」,而干預的方式包括提供一些訓練和技巧聯繫;精神分析流派存在的方式則是「中立的白板」以及「權威」,理解的方式是「無意識驅力」,干預的方式則是讓來訪者自由聯想;人本主義存在的方式是充分共情,理解方式是個體追求自我實現,只要提供好的關係和好的環境,並且不看重干預方式,主要關注咨訪關係;後現代主義的存在方式是「來訪者是自己人生的專家」,女權主義心理諮詢師毫不避諱把自己「性別平權」的價值觀帶入諮詢……以上的例子是想要說明,不一樣的理論流派對心理諮詢師價值觀對處理方式不盡相同,理論流派的選擇一方面看諮詢師個人,另一方面也看機構(比如學校的諮詢師可能認知行為流派的更多,短平快嘛),「話很少,表情也很少」的諮詢師很可能是精神分析或者心理動力學流派的,認知行為流派的很可能像個老師或者教練,每次諮詢都留作業……題主所描述的諮詢師看上去是想要努力共情。
目前的主流理論對於共情和同情的區別還是非常強調的,並且要求諮詢師共情而不是同情。用我倫理課老師的話說,共情是「I"m here with you」而同情是「I"m here for you」。在實踐中其實真的很難把握,需要諮詢師不斷「拷問自己的靈魂」,不斷挑戰自己之前的想法。
其次,第二個問題是,題主的諮詢師對題主表達了「同情」,這個表達是否恰當。
這一點存疑。
因為我們沒有人知道心理諮詢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此處不懷疑題主的動機與真誠。但是我們每個人理解人際信號(尤其是非語言溝通信息)的方式都帶有個人特點,同一個諮詢師的做法,讓一個人看覺得是共情,讓另一個人看也許就覺得是同情。而且每個人發出人際信號(尤其是非語言溝通信息)的方式也帶有個人特點,整體來說女性比男性誇張,西方人比東方人誇張,但是具體到特定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言語的內容更容易量化和判斷,非言語信息真的不太容易做出倫理上的判斷。
題主在心理諮詢之後似乎體驗了比較劇烈的情緒波動,我相信諮詢過程中一定發生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只是目前我們沒有人知道這究竟是什麼——我們不知道,可能就連題主和諮詢師也不是非常清楚。此處提供我個人的一些不客觀不靠譜的猜想。有可能來訪者所描述對事件刺激了諮詢師,讓諮詢師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甚至是嚴重的創傷體驗),然後帶出了自己情緒和價值觀。有可能這個諮詢師壓根就不專業,連「表現得中立」的一般模式都不懂。有可能是諮詢師對待來訪者的方式(可能是恰當的共情)讓來訪者想到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然後產生了移情,體驗到了強烈的情緒。有可能是諮詢師確實表達了同情,但是程度尚且合理,而這個來訪者因為一些個人原因很難接受同情,所以情緒波動劇烈。有可能諮詢師做出了共情,同時表達了共情或者同情以為的情感,比如關懷(caring),這樣的情感刺激(trigger)了來訪者,而來訪者因為當下的情緒波動並沒有準確地識別出來……
總結來說,我個人的確相信這裡面發生了一些事情,可能是諮詢師的原因也可能是來訪者的原因,但究竟是什麼,知乎這個平台並不能給出定論。
第三,對於這個困惑,題主有哪些可以考慮的解決方式。
目前來看,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似乎是有一些問題的,但是就題主目前給出的信息,這個諮詢師在這個個案中目前出現的問題遠沒有嚴重到需要被目前國內的倫理委員會介入處理的程度。
由於國內倫理普及程度的缺失,此處提供一篇我認為可能有幫助的文章以防之後可能出現的更加嚴重的問題。懷疑自己被心理諮詢師虐待?這裡有一篇「心理諮詢中的虐待表現」速查表 - 知乎專欄 希望題主以及任何一位今後可能接受心理諮詢的人都可以認真閱讀!
這裡我還非常想提一個細節——
結束之後我們討論了這個問題,她說下次會和我用我喜歡的方式工作
對於「心理諮詢師是否應該總是用來訪者喜歡的方式工作」,我個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作為來訪者和心理諮詢對學習者,我越來越相信,有些時候,在心理諮詢中體驗到的不舒服甚至是痛苦才是心理諮詢對來訪者幫助最大對部分。當然,如果是長程的心理諮詢,「讓來訪者感到不那麼舒適」的頻率和強度需要咨訪雙方共同商討,比如對於學生階段的來訪者,假期可以「虐一虐」,但是考試周需要「緩一緩」。
在來訪者情緒波動劇烈,或者不舒適感超過承受範圍的時候,諮詢師確實需要調整工作的強度,幫助來訪者恢復到相對平穩的狀態。但是,如果心理諮詢師直接表示「我會盡我所能用你喜歡對方式和你工作」,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取悅」,真的很不「專業」。但是現階段國內的倫理委員會很難對這類/這種程度的不當的行為介入處理。當來訪者在第一次諮詢之後表示「你的同情讓我很不舒服」時,心理諮詢師能夠給出的「相對專業」的反饋可以是,「聽起來你從我的反饋里感覺到了我在同情你,並且因此感到不舒服,非常感謝你願意真誠地和我分享你的這個感受,我猜想這可能涉及到一些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事情。不過我們今天的時間就要到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下次諮詢開始的時候可以更詳細地討論一下,一起看一看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
至於給題主的具體建議,要不要繼續和這個諮詢師工作,我所知道的信息太少,沒有辦法給出具體回答。希望題主相信自己的直覺。
另外,如果題主以後還將接受心理諮詢(不管諮詢師是誰),都可以考慮和諮詢師討論一下這一段心理諮詢的經歷和體驗,尤其是心理動力或者精神分析流派的諮詢師,這會是關於和你工作的有價值的資料。
祝好!
更新(2017.7.6)
回應一下題主的補充內容:
首先,題主提到對諮詢師的專業背景不熟悉。當來訪者對諮詢師的專業背景有任何疑問時,都可以直接提出來。
如果只涉及諮詢師個人的培訓經歷,諮詢師有義務提供正式的書面材料,比如畢業證書或者培訓證書;如果涉及到諮詢師之前和其他來訪者的工作,諮詢師需要保護其他來訪者的隱私,不可以過多透露細節。但是個案時間,接受督導的時間和頻率,個人體驗時間都是應該如實回答的。
作為一個心理諮詢領域的受訓者,我個人的傾向是,如果未來有一天我的來訪者對我提出相關疑問,我會正面回答問題。同時也會關心來訪者為什麼會存在這些疑問並且進行必要的探索和討論。比如,「我接受培訓的經歷是……,證書是……,這些是否是你預期得到的回答呢?或者你有沒有其他問題?另外,我還很好奇是什麼讓你產生了這些疑問,當你聽到我的回答的時候,有什麼想法和感受呢?」
其次,題主提到了正式的心理諮詢開始前填表的內容有可能造成諮詢師的先入為主。
從心理諮詢的過程這個角度來看,理論上,心理諮詢最關注的是「此時此地」,用英語說叫做「be present」,具體來說,相比於來訪者所講述的內容,諮詢師更需要的是來訪者當下的狀態。比如,當來訪者講述曾經的成就的時候,諮詢師也許可以反饋,「你講述這件事情的時候看起來眉飛色舞,非常得意,我很好奇這個成就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或者,來訪者講述創傷的時候,諮詢師可以反饋,「你在剛才的講述中看起來很悲傷」。又或者,諮詢師有時候會說,「你剛才似乎在講一件讓你很生氣的事情,但是我看到你講著講著笑了,可不可以說說你笑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呢?」在這幾個例子中,諮詢師關注的都是來訪者在講述過程中(當下的)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和情緒。在一些情況下,諮詢師確實要和來訪者討論過往的經歷,曾經體驗過的情緒,在討論過後,話題依然需要回到「當下」,比如,來訪者現在對某些經歷又怎樣的想法和感受,有沒有新的理解,這些經歷對來訪者當下的情緒有怎樣的影響等等。
從心理諮詢的評估的角度來看,相較於填表的內容,諮詢師也應該更多地關注來訪者在諮詢中的狀態。舉例來說,一個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在一個知乎回答中提到過,「有的來訪者口口聲聲說著自己特別缺愛,但是表現出的很多特質都表明這個個體的需求被很好地滿足過」。也就是說,填表的信息很可能並非最可靠的評估依據。另外,在我開始長程的心理諮詢之前(目前已經進行了一年半,大約80個session),我的諮詢師和我用了四個session進行信息採集和評估,並討論了「主訴」和「主要目標」。因為我現在還處於受訓階段,所以並不清楚「教科書式的」評估過程應該是怎樣的,提到這一點僅供參考。
第三,題主提到使用的簡單心理平台,這個平台最近受到了一些質疑。
關於這場衝突,我保留個人意見。截至目前,我和這個平台毫無利益相關。關於網路心理諮詢的倫理和效果,我目前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只是希望題主能夠得到有效的幫助,不管是在簡單心理平台接受心理諮詢還是在知乎平台尋求幫助,至少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任何時候對心理諮詢中的隱私保護或者來訪者權益有疑問,都可以直接和諮詢師提出。「知情同意書」可以長期保留,有疑問的話也可以和諮詢師商量,然後進行必要的修改。
最後,我看到一些心理諮詢的來訪者表達了困惑和疑慮,重複一遍:希望題主以及任何一位今後可能接受心理諮詢但對這個領域不太熟悉的人都認真閱讀:
懷疑自己被心理諮詢師虐待?這裡有一篇「心理諮詢中的虐待表現」速查表 - 知乎專欄
謝邀。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下次諮詢挑戰一下,對她說:「其實我有個感覺,上次諮詢你對我很同情,這讓我很難受。」 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
作為諮詢師我最喜歡這種表達,真實為上,有什麼感覺就說什麼感覺。
謝邀。
不同諮詢師有不同風格,有的是以不變應萬變,有些是要去揣摩個案的需求,不要去重蹈個案童年的覆轍,導致再次的創傷,提供矯正性的情緒體驗。
但是無論是那種都需要建立關係,而詢問個案本身的需求可能對一部分人來說就是一個不同的經驗,尤其是那些曾經不被看重,不被尊重的案主來說十分重要。
但是對另一部分案主,例如案主本人不能忍受這種態度,或者因為案主本人的投射,或者是過去生活中這樣的人給案主帶來了傷痛,這個態度就會被鄙視和貶低。
所以在沒有充分的了解案例的經歷和狀態的時候,抱持克制也許更加明智一些。案主可能需要的不是一個拉拉隊長,他可能需要諮詢師做更多。
感謝邀請。
心理諮詢師是在簡單心理APP上找的,且性質是「視頻諮詢」。我記得從去年開始,簡單心理就不接受語音諮詢,只接面詢和視頻諮詢了。關於這個操作方式,我心裡一直是有想法的,就是「視頻諮詢」的有效性和建立關係的質量有待進一步研究。
王蔚,我剛剛認真仔細的看了你的敘述,有句話讓我比較在意:她很親切,讓我別緊張,然後隨便聊一聊。我確實不緊張了,說了好多我家裡的事兒啊,學校的事啊。然後她就一直用那種很同情的眼神看著我,對我說看得出你那時候是真的很痛苦。
我接過視頻諮詢,視頻諮詢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攝像頭的焦距問題。你看到的諮詢師的表情,有可能不是諮詢師的「真實樣子」哦。這個「同情」的眼神,是否真的就是他認為的同情呢?
幾個月前,知乎Y Wong老師就做了一次知乎LIVE,「關於線上諮詢,你做好準備了嗎?」我聽了他講的內容,其中他給我們展示了有關視頻諮詢攝像頭的問題。鑒於內容保密原則,在這裡我就不貼圖片上來了。
看了圖片以後,我就發現視頻諮詢一個不太好的缺陷:眼神的交流比較空洞,因要隨時調整攝像頭和身體姿勢的問題,會顯得很不自然,沒有現場諮詢的效果那麼好。
私底下我和Y Wong老師交流,說到這個問題,他也中肯地表達了視頻諮詢的態度,在網速、姿勢、姿體語言上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情感的接觸上並沒有面詢那麼好。因此在建立諮詢關係上面,會顯得比較慢。
除此之外,我還比較贊同付厚智老師說過的一句話,線上諮詢的諮詢師,僅憑一兩次的心理諮詢就給對方下結論,說這位諮詢師水平不夠,這樣的評價是有點不太合適的。有些諮詢師習慣了面詢的方式,剛開始接觸視頻的時候是會有不適應的地方,在這點問題上,作為求助者有義務和諮詢師進行進一步溝通,可以對「諮詢方式」進行一個調整。
線上諮詢並不是只有「視頻諮詢」,文字、語音以及電話的諮詢也可以作為線上諮詢的輔助方式。文字、語音可以記錄,這是視頻諮詢沒有的優勢。有時候做諮詢時,可以以視頻為主,適當的可以根據諮詢目標,加一些文字、語音之類的諮詢,達到線上諮詢的完整性。在這個方式上,王蔚你可以跟諮詢師溝通一下,看看這樣的諮詢方式是否有效果。
我心目中的諮詢是那種話很少,表情也很少,至少不對來訪者做價值判斷。這句話是這樣的,現實中諮詢師話會比較少,可是也並不是什麼話也不說,求助者說過的話會有一些內容反應的東西在裡面。像CBT的認知行為療法,中間會有大量和求助者針對核心觀念進行剖析的過程,這裡面會有互動。
還有app第一次諮詢的時候會讓填一張申請單,這個申請單我不太清楚是什麼,如果是正式諮詢的之前,諮詢師會讓求助者填一張心理諮詢的記錄表,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信息需要求助者進行填寫。可以匿名,也可以填真名,這個由雙方諮詢的時候協商而定。
然後就是流派的問題,現在國內諮詢師主要是三大流派,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主要的療法有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分析療法、人本主義療法等技術,隨著諮詢的深入,會根據情況再進行一些系統脫敏、沙盤、模仿、意象等心理諮詢技術的運用。有時候諮詢的時候,根據求助者的心理特點,很多技術都會頻繁運用到。
諮詢師問你喜歡哪種療法,並不是代表他不會,而是想要傾聽你的想法。如果你並不是很了解這些療法的特點,你也可以主動詢問諮詢師這些諮詢技術的特點,一般來說諮詢師都會耐心地給予回復的。
因為是第一次諮詢,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了解,這裡我就只根據你的情況做了一些分析。王蔚你可以對上面出現的問題跟諮詢師溝通一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心理諮詢過程當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困境是很普遍的,不要出現問題就逃避了,合理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對於心理諮詢來說會有很大幫助。
題主你好,我是簡單心理的諮詢助理簡小單。
謝謝你對於簡單心理的信任,將感受和體驗反饋給我們。也非常感謝其他答主的回答。
從你的提問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你對於諮詢過程和諮詢師的工作方式,和諮詢師的專業背景存在一些疑慮。
1.關於對諮詢師的教育及受訓背景
每一位諮詢師在申請入駐簡單心理時,都需要按照入駐流程提交專業背景相關證明材料,其中包括執業資格、專業培訓經歷、諮詢經驗、督導經歷等信息(請參考:簡單心理諮詢師入駐標準 - 簡單心理)。簡單心理在資料審核過程中,會細緻的逐條人工審核資料的真實性。材料審核完畢,並通過面試後,諮詢師提交的教育、受訓背景資料在簡單心理公示,接受大眾監督。如希望核實諮詢師資質,可直接向諮詢師提出要求,也可以與我們的諮詢助理進行聯繫。2.關於咨訪雙方的「匹配」
如其他答主提及的,諮詢過程中可能存在來訪者與諮詢師不匹配的問題。諮詢師和來訪者的匹配度會影響到諮詢關係的建立與諮詢的效果。可參考這篇文章:
如何判斷自己和心理諮詢師是否匹配? - 簡小單 - 簡單心理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3.簡單心理對諮詢質量的監督與管理
簡單心理設置了專業委員會(簡單心理專業委員會 - 簡單心理) 對諮詢質量進行和監督管理。如客服收到對諮詢師專業度及倫理的質疑,希望進行投訴,諮詢管理中心(簡單心理諮詢管理中心 - 簡單心理) 將安排諮詢助理與來訪者進行電話/郵件溝通,收集信息並獲得知情同意。諮詢助理將從專業委員會中匹配適合的評估委員,對諮詢師進行專業的第三方評估。專業委員會將保證自己的第三方價值中立與決策獨立性,以保障來訪者的權益。我們為來訪者提供有諮詢助理的服務,如有任何問題或疑慮,歡迎與諮詢助理聯繫:Tel: 400-650-1005 或者E-mail: zixunzhuli@jiandanxinli.com。
以上,祝好~
想知道題主為什麼來知乎上提問?
可以先想想再看看下一步怎麼做
如果和諮詢師聊這些感受會怎麼樣呢?
題主怎樣判定諮詢師的專業程度的呢?
題主怎樣理解同情的呢?
可以試著和諮詢師討論。
我想諮詢師是試圖和你建立諮詢聯盟。但是失敗了,你並不喜歡她這個方式。
要麼她換方式,要麼你換諮詢師。一個匹配的咨訪關係需要共同的努力,和開誠布公的態度。
我把你的求助理解為獲取更多的資源,去獲得力量去表達對權威的反抗。
另外一個可能,你的潛意識在鬥爭,認可她,打破原來的模式,是一個極度挑戰的過程。你在矛盾,如果有個人可以承接你的情緒那再好不過了。
你覺得她同情你,是你的主觀看法。
我們看到的事物被我們的認知桎梏著,沒有溝通的前提,你的主觀感受永遠只是你的個人看法,不是事實。
問問題之前,先想想看「有沒有」。先黑一下視頻諮詢,個人認為這確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有條件面詢建議盡量面詢。
上面 @在焉 的回答已經十分詳盡,我想就未提到的部分進行一些補充。
- 你感到了很深的「同情的眼神」。我相信一個經過專業訓練的諮詢師不會做出這樣的反應,這背後也許有多種原因,例如外部問題(如視頻諮詢的對焦問題),或者諮詢師問題(如不夠專業或那次的反應不恰當)、或者自己的感受(例如生活中時常感到來自對方的「同情」?此處不瞎分析,僅提出例子),無論是哪種可能性,建議在第二次當面諮詢中提出來和諮詢師討論。如果是諮詢師的問題那麼你也許可以考慮更換諮詢師,如果其實是自己經常的感受,這個提出也許會成為工作的一個入口。
- 你感到諮詢師表現了價值取向。題主提到諮詢師說了「看得出你那時候是真的很痛苦,或者一定是他們不夠好才會讓你怎樣「之類的話,如果是一個價值中立的諮詢師,TA的回應也許是「你感到XXX,這可能讓你認為他們XXX」。這個問題同樣建議你與諮詢師討論。如果你持續感到諮詢師的價值輸出而不是對你的鏡面反射,那麼也許TA確實做得不夠專業。
- 關於受訓背景和風格流派。在諮詢前,諮詢師一般會將自己的相關信息登記在所在平台,以便於來訪者選擇適合自己的諮詢師。在諮詢中,除非諮詢師認為強調自己的專業性或者受訓背景對來訪者有益處,一般不需要主動介紹。當然在你認為有必要再確認時,可以在諮詢中向TA詢問,這對於諮詢過程也是有意義的。另一方面,諮詢師和來訪者的風格在客觀上確實存在匹配性,但是這個匹配性是難以用類似「我適合與情感細膩的諮詢師工作」、「我適合接更喜歡認知的來訪者」之類的語言形容,需要在互動中自己感受。如果你始終都對一個諮詢師感到了「不適合」,更換你的諮詢師會是一個可能的選擇。
總結:
- 建議你和諮詢師討論一切真實感受(前提是你們的咨訪關係足夠安全),無論是彼時彼地的還是此時此地的。
- 諮詢師的工作第一要務是以來訪者的福祉為重,如果你感到諮詢師的工作是為了滿足其自身(例如自戀、自己未解決的問題等等),也許你應該參考上一條或者更換諮詢師。
祝你在諮詢中受益!
我曾經回答過心理諮詢什麼時候開始起作用,簡單來說就是關係開始建立的時候。諮詢師是否向你介紹她的個人背景,是否詢問你希望用什麼方式諮詢,在你述說了你的情況後怎麼回應你,都沒有對錯之分。區別在哪裡呢?區別在,這些方式,這些回應會引起你的什麼反應,這些反應和情緒我們管它叫移情。而分析你的對諮詢師的移情,就是諮詢開始的關鍵。而你對諮詢師有移情,就是前面說的對她諮詢方式的你的反應和情緒,就是你們關係的開始。關係有各種各樣,不是說好的關係才是關係,看上去不滿意的關係也是關係。通過諮詢師對你引起的反應的分析,就可以對你的困擾進行工作,去探究到底什麼造成了你今天走進諮詢室的。
所以,以上我大概翻了翻,不少人說,希望你把自己的這個感受告訴諮詢師。因為只有你告訴了對方,對方才能和你一起工作。當然,有些敏感的諮詢師能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這些情緒。通過你的言語,你無意間的某些表露,被諮詢師捕捉到。但一般來說,心理諮詢第一次諮詢師大部分都會和你做一些共情,就算看到你的阻抗也不一定會去揭露,只有一定段位的諮詢師,才能有膽量在第一次諮詢師直接揭露這部分。
——————————————————————————————————————————
公眾號:影心理
分答賬號名:心理諮詢師賈睿
預約心理諮詢,請聯繫助理,微信號:xinliwanka
加入我的「飯糰」,看到更多心理學相關資訊和知識分享,以及影視劇的心理學視角分析,並可以直接向我提問。想加入的小夥伴可以私信我,我發二維碼給大家,或者加助理微信(微信號:xinliwanka),她也會發給大家。
首先,題主感到諮詢師在「同情」,讓你覺得自己很可憐很沒用,這當然不好受。但諮詢師的表達和來訪者的體驗有時候並不一致,所以我只能說如果你的諮詢師在同情,而非共情;或者她無法恰當地傳遞出她的共情,那確是有失專業。
其次,就像每個來訪者都獨一無二,每個諮詢師也不盡相同。所以不管你的諮詢師是否需要以專業與否來定論,但至少你和不同的諮詢師工作所體驗到的絕對不會是一模一樣的感受。如果來訪者有這種感覺,那麼或許是將自己的固有體驗帶進了諮詢中。
第三,「中立、節制、匿名」的確是諮詢的原則,但主要是精神分析學派古典理論下對諮詢師的要求。而後現代的觀點,客體關係、自體心理學都不再強調諮詢師應當作為一面白板,有必要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參與到咨訪關係中。比如不再視反移情為干擾諮詢的洪水猛獸,反而成為深入理解來訪者的絕佳工具。
第四,題主的諮詢師和你想像得很不一樣,這種不一樣恐怕讓你頗有些失望和不滿。題主似乎不僅覺得你的諮詢師沒有做到「話很少,表情也很少」,更對你做了「價值判斷」。我想這點本身就是很值得和你的諮詢師討論的一個話題。(坦白講,個人暫未發現你的諮詢師已經對你做出價值判斷,所以建議討論,否則就可以直接換人啦。另一個作為諮詢師的分享是,對於我處在認真聆聽陷入思考並有時因來訪者的痛苦而沒法保持微笑,或是保持一個表情及姿勢有點累而笑肌鬆懈更換坐姿時,有的來訪者會認定我僅僅只是不耐煩,並指責我不專業。)
第五,通常前幾次諮詢都處在一個評估的過程,有賴咨訪雙方共同確定彼此是否適合繼續一同深入工作。除去諮詢師的專業性外,匹配度更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指標。並且來訪者一兩次找不到合適的諮詢師也挺正常,這點跟找對象差不多,一見定終生的少之又少,氣味相投是關鍵。但如果換了好幾個都不合適,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最後,要說是否有必要和自己的諮詢師一起工作,當事來訪者的感覺最重要,並且這個問題也只有來訪者本人有權利回答,因為沒有人能代替你來決定和生活。
祝好。
這種「被同情」的不適感可能來自幾種原因。
心理諮詢師
一種可能是諮詢師沒有做到「節制」和「價值中立」,她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你的感受,用她的個人情感替代了你的感受。這是一種「虛假共情」,這可能和她的個人專業性相關,如果是這樣,可以考慮換一位諮詢師。
第二種有可能來自你個人的「移情」,比如說你有一種「擔心別人同情你」的焦慮,並將這種焦慮投射到了諮詢師的身上,而諮詢師其實可能只是以一種「關愛」的眼神看著你。我自己在做個人體驗時,有一位諮詢師,我第一次看到她時就受不了她的眼神,我覺得那是一種「期待的眼神」,我和她在一起工作兩年多,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討論她看我的眼神,後來我逐漸發現那個眼神特別向我媽媽看我的眼神,我把曾經自己感受過的不好的感覺透射到了諮詢師身上。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是一把雙刃劍,因為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會影響到和諮詢師關係的建立,所以有時諮詢進程會受阻,但是如果這個主題得到修通,也會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朵拉
你說的對,諮詢師應該是中立且節制的,但是適當的情感表達也是必要的。如果她的表達讓你感覺困擾甚至不舒服,那麼和她探討這種不舒服,也許是有助於咨訪關係深入的一個最好的途徑。咨訪關係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這種特殊性很大程度就體現在:在這個關係中發生的任何事、任何情感體驗,都是可以拿出來討論的。討論的過程中,你可以觀察她的反應,看看她是否能容納你的消極情感,這種容納是否能讓你感覺安全。如果她做到了,那麼恭喜你,你們這一關共同走過了;如果她沒做到,再離開她也不遲。
在這個過程中你是來訪者,你是付費方,你有充分的選擇權利;但是一般情況下本著尊重自己投入的情感、時間、金錢的考慮,我們會建議再給彼此一次機會,用來討論諮詢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即使最終仍然要選擇離開,這樣一次討論往往也會帶出比較深入的內容,它會是有價值的。你的諮詢師資質可能是真的,但似乎能力欠缺。
看上去她是完全按照訓練內容來的,而沒有根據每一個來訪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你說的她的「同情」的表情,可能是她所習得的「共情」方式。
「共情」(empathy),指的是站在來訪者的角度體會情緒。
但很明顯,你的情緒並不是哀傷,即使你有被壓抑的痛苦或恐懼,她的表情與你當時的情緒也沒有聯結。
但這樣的「共情」方式,是很多諮詢師常用的,因為它「one size fits all」,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合適。但心理諮詢是一個個性化的體驗,用「工業標準」的「共情大法」並不能真切地共情每一個來訪者。顯然,你是拒絕這樣的大眾方案,而她卻沒有能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而後面你提到這樣不舒服,她又讓你提出怎樣讓自己舒服的方案,也是一種cookie cutter式的回應。
「來訪者中心」的治療思想,確實有賦權給來訪者,旨在讓諮詢師能給來訪者一個獨特而個人的療愈。
但是,賦權並不是當甩手掌柜,對於有的來訪者可能由他自己提出最好,有的可能諮詢師指導性地合作選擇合適的方式,有的可能需要諮詢師trial and error地選擇。
把選擇權全部推給來訪者,諮詢師是很安全了,但這並不是來訪者中心,這是諮詢師自己智識上的懦弱。
事實上,這樣的諮詢師,你即使給了她「舒服的方式」,她可能也沒辦法這樣做。因為她可能確實只有一種方式。
我個人認為,心理諮詢是一種天賦。天賦之上加以訓練,才能成為有效的心理諮詢師。如果缺乏天賦,只靠訓練,大概只能生產出可以被人工智慧替代的標準產品。
其實這類問題不大好問答,諮詢互動中的種種細節局外人看不到,只能退一步談些稍大些的話題,給樓主帶來些確定感。
1 咨訪雙方的匹配性
有著不同成長經歷和人格特點的來訪者對諮詢師的行為有著不同的解讀,對A來說馬馬虎虎過得去的行為,對B來說,或許會引起他/她內心的不適。就像諮詢師的同情目光、親切表現在樓主看來有些削弱了自己的自主性和自尊感,引發了諮詢師是同情的給予者,來訪者只能接受的地位不平等感。第一次諮詢中,由於還未建立信任的咨訪關係,這種不匹配帶來的不適感往往會被放大,引發更大的迷惑或不確定。最好的方法是向諮詢師反饋,樓主確實是這麼做了,只是不清楚樓主的諮詢中這個具體的討論過程是怎樣的,一般好的討論過程是來訪者把內心的衝突言語化,諮詢師理解再反饋,來訪者也感受到諮詢師確實理解到了自己,從而變得比較放鬆和踏實。但似乎討論結果並不能讓樓主釋懷,我想或許是因為上述的討論的好處並沒有達到,即雙方還沒有達到一個相互理解的同頻狀態。
2 關於價值判斷
「一定是他們不夠好才會讓你怎樣」,這句話聽上去像是對樓主當事人之外的其他人的價值判斷,諮詢師這麼做我想是為了和來訪者站同一戰線來獲取信任感吧,是有些用力了些。
3 是否要繼續工作下去
當我們內心充滿不確感時,選擇就特別困難。簡單心理似乎就有給來訪者科普一些第一次諮詢結束後的注意事項,一般是鼓勵來訪者先和諮詢師討論不適應的感受。就像每個人對疼痛的忍耐程度不一樣,每個來訪者對風格不匹配引發的不適感的忍耐程度也不一樣,過度忍耐的過程中如果不能把感受言語化且感受不到被諮詢師理解,這種錯位過程也是容易引發二次創傷的。來訪者最清楚自己的感受,所以能保護自己、做出選擇的也是自己。在能夠忍受的時候可再進一步看看有無轉機,在覺得不能再忍受的時候做出換個諮詢師的決定也是對自己的保護和負責。
別人對你報以同情,你也覺得難受,更證明你需要心理干預。覺得這個和你對話的不對盤可以換一個,一般以你的個性,如果開始懷疑對話者,以後很難有信任。
好的諮詢師應該把共情做到位,而不是同情,在共情的同時讓來訪者自己敞開心扉,放鬆的描述現狀並引導來訪者挖掘自身的潛力意識到潛意識的東西,慢慢覺察,自省
你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困惑,還是為了幫助諮詢師更專業呢?為了解決自己的困惑就朝這方面去行動。為了幫助諮詢師更專業你可以去教導他。1、強烈推薦在下一次諮詢中,你可以明確表達你的感受和你的質疑,帶入諮詢中進行討論。也許這是很有價值的,比如說1)關於你對他人的信任;2)關於你為什麼從她這些行為中感到「被同情」和「比慘大會」;3)為什麼「被同情」會讓你感到不舒服;4)為什麼別人的行為不符合你的想像和預期,不符合你的「你應該」會讓你感到不適。比如你覺得她一定要先給你介紹自己的背景和流派。
2、如果你實在不能信任她,或者單純的眼緣不好,那就換一個諮詢師,否則是很難建立關係並很好的工作下去的,就像談戀愛一樣。
樓主,你求助的一個潛在的原因也許來自於你性格中的這樣的矛盾性:渴望尋求他人幫助,與他人建立關係,又同時對他人不夠信任。腦海中理智的部分偏多,比較傾向於從自我角度做理智的分析,因而對於細節會反覆追究,同時希望表現出自己的客觀智慧和冷靜的姿態。
不知道你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是否有以前的傾向。
另外,你標題中主要強調了對諮詢師表達同情的不舒服感。
(純屬個人推斷)
以下有幾種猜測:
1,她表達共情過度了。
2,你在現實中被他人理解的機會太少了。
3,在情緒方面,你也許是採取抑制的處理模式較多。
4,你的超我人格部分偏多。
以上4點有且可能不唯一。
推薦閱讀:
※如何面對和與諮詢師發生咨訪關係以外的私交(諮詢師為主動方)?
※作為心理學從業/研究者,你會通過哪些方式去判斷你的同行專業水準如何?
※我的精神分析師說如果條件允許會有勇氣追求我,這麼說符合精神分析的規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