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菊次郎的夏天》不叫《正男的夏天》?

看到最後才明白誰是主角。。


整部電影最感人至深的地方:結尾處,正男問了一聲「叔叔你叫什麼?」「菊次郎啊他媽的,滾啦!」
頓時想飆淚。
這不僅僅是正男的夏天啊
這是菊次郎的夏天!

電影中不斷的走走停停玩玩鬧鬧,不只是正男的,更是菊次郎的,一個大老粗,「看到一個跟自己有著類似的童年的孩子時,他不想讓小孩變得像他自己一樣」,並「以小孩子為借口,幾個無聊的大人玩過了一個夏天。」
歸路中,大人與小孩,都找到了自己的夏天與童年。

(激動了,語無倫次)


分好幾天看完了這部幻燈片。
在《大象》之外,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鏡頭調度方式,導演簡直可以在自編自導自演之外,同時自己兼職攝像了呢,因為固定好不動就可以了嘛。

這部影片對我的首要影響就是,我似乎終於理解了那種流氓大叔的行為。
被社會拋棄,在激烈的競爭中失敗,成為邊緣人,或者失敗者。
這種人表面上從不低頭,用蠻橫的流氓行徑代替了自信。
這樣的人並不真的自信,他們只是脆弱到無法承認自己如此失敗。

搭便車時讓正男扮慘扮可愛,做釘子,自己先無理,卻去砸別人的車窗,裝盲人;在集市上近乎明搶地佔便宜,一起玩遊戲時各種蠻橫霸道,還有去搶天使之鈴。
這一切不講道理的行為,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同點:不「求」人。
一副「你本來就該給我的」姿態,這或許是這種中年失意的男人,聊以慰藉自尊的方式吧。
這樣的失敗者,不敢承認和面對自己的失敗,於是,我從不需求人,你怎說我是失敗者?

這不僅是正男的夏天,也是菊次郎的夏天,和好人歐吉桑,壯碩歐吉桑,光頭歐吉桑的夏天。

這部影片告訴觀眾,那些不講理的菊次郎,並不是真正反社會的人渣,他們只是可憐的,被拋棄的失敗者。
而這些人的童年,可能就是像正男那樣孤獨無助的。

所以,影片給我帶來的思考是:如何避免讓正男成長為菊次郎那樣的失敗者呢?


表面上是正男的夏天,其實實質還是菊次郎自我審視的夏天。


叫《菊次郎的夏天》的話,你從頭到尾都會在想菊次郎是誰,當劇情告訴你男孩叫正男時,這種疑惑會更加深,然後整部片子你都會被吊著胃口,最後才豁然開朗,當然有很多人也會在看到一半的時候猜到,而《正男的夏天》至少會損失掉這一個小小的趣味。


剛看完電影的時候我也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要在結尾處讓內向的正男問出這個看起來很生硬的問題,給人一種強行點題的感覺,相反正男什麼都不說,兩人分手後讓大叔的妻子說出類似「搞什麼啊菊次郎,怎麼這麼晚才回來」這樣的話不是看起來更自然嗎?

但是仔細想想,這句話其實必須由正男來問,在影片開始後不久就告訴觀眾正男的名字也是一個道理,如果從頭到尾都不提男孩的名字,在結尾處聽到大叔的回答不是更具衝擊嗎?但是現在,主角就兩個,已經知道了正男的名字,那菊次郎必定就是大叔了,觀眾是在默認知道大叔名字的前提下與正男同行的,在觀眾眼中他們兩個是有明確稱謂的個體,而他們對對方卻幾乎一無所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逐漸熟悉對方,了解對方,對對方產生了好感。但是這還不夠,在旅途過程中他們也遇到了像周遊全國的作家,看似粗魯實則善良的飛車族二人組這些溫柔的人,就像B站彈幕在他們分手時說的,「這種分別就是一輩子吧『,對正男來說與同樣不知道名字的他們的邂逅是短暫的,只是自己漫長人生中的匆匆過客,而大叔不一樣,問大叔的名字其實是一種儀式,一種約定,知道了名字,那就是朋友了吧,這是為了重逢所做的準備,相距不遠的正男和大叔在未來一定會一次又一次相遇的吧,這麼看來的話,結尾為了重逢的分別看起來充滿了希望不是嗎?


其實北野武的父親就叫北野菊次郎,再聯想一下北野武被父親忽視的童年,我覺得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是導演對於陪伴同行式父子關係的渴望和想像。


一開始看也有這樣的疑問。

故事的主線毫無疑問就是正男尋母的過程,但是在觀看的過程中,北野武在不斷的弱化這個概念。從剛出發的賭博和尋找結束後的遊戲,以及在我看來最重要的一幕---菊次郎去看望生母,無疑在觀感上表現的與這個主線無關。而這些內容,反而是這部電影的值得玩味的部分。這部充滿著小人物的電影中,更是有著很多非線性的表達,所以可以這樣說,電影中更多涉及的是菊次郎的所見與菊次郎的複雜性,而正男尋母的線索只是表達的依據而不是表達的重點。

以上。


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是比較囫圇吞棗看的,好多地方沒注意就略過了。後來又把電影看了幾遍,發現很多感動的點。如果這部電影就叫做正男的夏天,那麼你可能認為它只是一部兒童電影,一個小孩子在一個老不正經的混混鄰居帶領之下踏上尋母之路的故事,但電影名字叫菊次郎的夏天,說明這段路上真正尋找的是菊次郎這麼個帶著流氓氣息的中年男人內心溫情而善良的一面,所以他可以從一開始的不耐煩和暴躁到後來一點點被小男孩觸動,再到因為看到小男孩找不到母親而失落時的不忍,以至於騙來天使鈴鐺還編造了那麼美好的謊言。

這一路上遇到過變態流氓,帶遇到更多的是善良和美好的人,好心的旅店經理,有趣的青年情侶,四處遊行的小說家和看上去兇惡彪悍的摩的哥會選擇用最笨拙可愛的方式與正男一起玩耍逗他開心,他們拚命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正男的內心,而對菊次郎來說,也是慢慢尋找和喚起自己內心中溫情美好的那一面,所以他會去福利院遠遠地看看自己的母親,之後默默離開,會絞盡腦汁扮作各種蠢萌怪相逗樂小男孩,也會在自己被流氓猛錘一頓之後滿不在乎地對小男孩說只是摔了一跤,他們不想讓小男孩過早接觸到這世界的不友好。

對正男來說,這只是一個尋找母親未果而遇到許多有趣的人的夏天,但對菊次郎來說,這是一個尋找和守護自己純真內心一面的夏天。自然電影深層的意義更體現於後者。

另外我真的特別喜歡summer這首歌。久石讓的音樂賦予了電影太多的生命力。


這兩個角色其實是一個人。


發一篇我自己寫的影評,可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文章略長,有音樂會好看些。

Summer
久石譲 - Joe Hisaishi Meets Kitano Films

夏天來了,我們來聊一部夏天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導演北野武,配樂久石讓。這部影片在1999年上映,絕對是上一個世紀的電影。但好的電影就是可以穿越時間來圈粉。

提示,文章內容嚴重劇透,沒看過片子的同志慎讀。

提示,文章內容嚴重劇透,沒看過片子的同志慎

提示,文章內容嚴重劇透,沒看過片子的同志慎

告知義務已盡,以下為劇透時間。叮~!


這部頗為溫情的電影講述了北野武所飾演的老混混菊次郎帶著關口雄介(這個名字記不住沒關係,反正小朋友演完這個角色後就息影了)所飾演的小學生正男尋找媽媽的故事。

沒錯,片名中的「菊次郎」並不是那個天然呆小男孩,而是滿嘴「八格牙路」的老混混。

一直有人在討論為什麼影片要叫《菊次郎的夏天》而非《正男的夏天》。關於這一點我會在後面提到。現在我們先來聊聊這部影片的內容。


正男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與外婆生活在一起。從影片開頭菊次郎與老婆的對話,我們知道正男沒有父親(外婆說是出交通事故去世了,但老人家關於你身世的話,聽聽就好),媽媽去了別處生活。這種家庭背景導致正男成長為「陰沉的小孩」(菊次郎語)。

在這段對話中,我們還知道菊次郎媽媽跟別的男人跑了。這個信息很重要!

放暑假了,正男的好朋友跟爸媽去海邊玩,足球隊也放假了,還在工作的外婆也不能陪他玩耍,正男一個人很孤單。他萌生了去看媽媽的念頭。還沒出小鎮正男就碰到了高年級學生敲詐,也因此遇上了菊次郎夫婦。誤打誤撞下,菊次郎拿著老婆給的路費,(不情願地)領著正男踏上了尋母之路。

大叔表情略萌。

但一開始畫風就不對,菊次郎帶著正男直接走進了賭場並輸掉了大部分路費。輸慘了的他去喝小酒解悶,間接導致正男差點被老變態性侵。菊次郎打跑了老變態順帶著搶了變態的錢包(這以暴制暴給跪了)。

出於內心的愧疚,菊次郎答應正男去找他的媽媽。兩人拿著變態的錢住進了高檔酒店,菊次郎為炫耀泳技差點淹死。

花光了錢,他們幸運地搭上了一對情侶的便車。分別時女孩送了正男一個天使背包(「天使」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現)。正男在影片後面就一直像一個行走的天使。

在休息站的兩天里,兩人使出了渾身解數也未能搭上車,倒是鬧出了很多笑話(這一橋段的笑點太多,答應我一定記不要快進)。經過輾轉才到達了目的地。

在預設了遇見媽媽的各種幸福場景後,他們目睹了媽媽開門送丈夫和女兒去海邊遊玩的畫面。這一刻正男知道外婆在騙他。他的媽媽並沒有為了生計在外打工賺錢,媽媽是拋棄了他。正男傷心地哭了。

菊次郎耍無賴向路邊的飛車黨光頭男和胖子男(我總覺得他兩是GAY怎麼辦?)索要了天使風鈴(「天使」第二次出現)送給正男並溫柔地安慰他。兩人第一次親密無間地牽手。

到此,正男找媽媽的旅程結束了,他們啟程回家。

晚上遇到廟會(或集市),菊次郎為了讓正男開心用他一貫的無賴嘴臉惹惱了多個小販。驚動了當地的黑社會(目測是收保護費的)。臭脾氣的菊次郎繼續惡語相向,在避開正男後被揍得滿臉是血。菊次郎醒來已是半夜。他蹣跚著找到正男,說自己跌了一跤。兩人沉默無語。突然正男走開,跑到一處藥店,為菊次郎買葯。在凌晨無人的集市,正男為菊次郎擦血,菊次郎第一次開口說謝謝和對不起(之前一直是「八格牙路」)。

溫柔的內心被戳中。

受正男啟發的菊次郎決定去看附近敬老院的媽媽。之前提到過,菊次郎的母親與別的男人跑了,拋棄了他。根據正常推理,菊次郎一直都知道媽媽住在哪個敬老院,但很可能從來沒去看過。他隔著玻璃看著母親。在離開時他回望母親,眼神有說不出的深情。

露營正式開始,四個大男人打著逗樂小孩的名義,盡情釋放著愛玩的天性——他們一個一個都比正男玩得開心,明明就是自己想玩么——變魔術,COSPLAY雞泡魚、章魚,在半夜假扮外星人(結果被人遺忘也是心酸),光屁股學猿人泰山,壓斷樹枝掉進糞堆,等等等等。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最終分別的時候,正男問菊次郎:「大叔請問你叫什麼名字?」,菊次郎大聲說:「我叫菊次郎啊,他媽的,滾吧!」在天使鈴鐺聲中,屬於菊次郎和正男的夏天結束了。


劇透時間結束。叮~!


《菊次郎的夏天》並不是典型的北野武電影。看看他的第一步執導電影《凶暴的男人》(該片作為北野武自導自演的處女作囊括當年前日本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獎)就懂了——暴力美學,直接到沒朋友。

撕逼沒太多套路,一言不合就開打。打架沒有什麼起式,直接打要害,拳拳到肉。《凶暴的男人》中有個場景連續扇耳光23下,眼見著男演員左臉變紅變腫流血,也不知道算不算工傷。


放大傷口,讓你看到痛感(動圖可能引起嚴重不適我就不放了)。


台詞直接、短促,無廢話。能用身體語言(暴力)的絕不BB。

北野武本人在現實生活暴力事件也不少。砸報社差點進監獄,任性飆摩托車撞倒面癱,簡直大寫加粗的不羈BOY

但在《菊次郎的夏天》這部片子中卻沒有一個暴力鏡頭。全片出現暴力相關情節的一共有三處:第一處是高年級同學勒索。施暴失敗反被大人責罵且完全無反抗;

第二處是菊次郎教訓變態老頭。沒有出現打人畫面,只給了變態流血的鏡頭;

第三處是菊次郎在廟會被黑社會教訓。菊次郎特意說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轉移陣地後,也同樣沒有打鬥的畫面,只有菊次郎流血、菊次郎倒地兩個鏡頭。(這裡也是全片菊次郎唯一一次服軟——「我還帶著小孩,不要再打我了」)

導演刻意處理掉了打鬥的真實場景。所以相比北野武的其他片子,這部實在是溫情得不像話。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W-H-Y WHY?


不是因為天然呆的正男,而是因為他老爸菊次郎

是的,菊次郎是北野武的老爸。北野是北野武媽媽從上一任丈夫帶來的姓,他父親菊次郎是入贅了北野家。

電影里的菊次郎無疑帶著他父親的性格:固執、愛打架,滿嘴髒話。劇情里有很多橋段也是他父親在現實生活真實發生的,例如不會游泳差點被淹死、掉進水溝里等。

但電影也美化了他的父親。北野武曾經在文章中這樣描寫他的父親「完全的爛醉流氓模樣」,從事著低微的工作(他父親是個木匠),嗜酒,酒後對母親拳打腳踢,對外人則是膽小又害羞,不敢說話,是全家人都不喜歡的父親。但電影中的菊次郎雖然對人無禮,但勇敢是不缺的,面對這3、4個黑社會還會嗆說「敢動我一根頭髮你們就死定了」。在這部片子里,北野武還設實現了小時候父親一直無法兌現的海邊之行。

北野武塑造的可能是他所期望的父親和所期望的童年。

親情一直是人不可逃離的羈絆。

對影片中的正男是如此,對影片中的菊次郎是如此,對導演北野武也是如此。影片的明線是正男看媽媽,但最終看媽媽的還有菊次郎。很難說到底是什麼觸動了菊次郎,讓他突生了去養老院看媽媽的念頭。在養老院的場景中,菊次郎的媽媽冷傲地拒絕了主動向她示好的老太太,一個人徑自挑了無人的位子坐下,望向窗外。那脾氣與表情簡直與菊次郎如出一轍。這就是基因的力量。你拋棄了我,我們幾十年未見面,但是我的性格源自你,我的表情與你神似,我們誰也改變不了。這就是親情。

在北野家4個小孩中,北野武自述他是最像父親的那個。這一點也曾讓他母親深深擔憂,怕他有像父親一樣的失敗的人生。於是從小牢牢盯緊他讀書,壓制他的選擇。然而,讀到明治大學的北野武最終還是選擇了休學,跑去淺草做了他喜歡的喜劇演員。在這些選擇中,有多少是他父親基因的慫恿呢?

影片中,正男找到了媽媽,他以後也許再也不會問外婆媽媽為什麼不來看他;菊次郎見到了他的媽媽,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會去見,但心裡對媽媽的情感或者已有不同;北野武呢,或者用這種方式試著直面了他那「沒說過幾句話」的父親。

影片沒有炫耀什麼拍攝技巧,正如北野武所言,是一部有趣的公路片。久石讓為本片貢獻了《SUMMER》《THE RAIN》《MOTHER》等12段音樂。你也許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一定聽過裡面的音樂。

劇情上有不少彩蛋:菊次郎為正男買的賽車服、兩人在酒店的惡作劇、偷車又不懂拉手剎、正男為攔車的可憐妝、菊次郎裝逼掉水坑的那聲傳神的「咚」、露營時被半夜放鴿子的敬業「外星人」等等等等。真心想說,導演好愛玩,演員的內心可能是崩潰的。

所以雖然節奏真的不快,但還是建議不要打擾進度條,不然你會錯過很多笑點。

社會已如此浮躁,夏天也如此炎熱,不如捧個西瓜,靜靜欣賞佳作。清風徐來。

給喜歡北野武老爺爺的福利:

1、 B站有北野武作品合集(包括:凶暴的男人、3-4X10月、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奏鳴曲、大家一起來、壞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大佬、玩偶、座頭市、雙面北野武、導演萬歲、阿基里斯與龜),鏈接戳: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25342/

2、 喜歡自傳、喜歡寫書的北野武出了本《菊次郎與仲紀》,講述北野家的故事,可能可以幫助你理解這部影片。書寫得很幽默。幽默的人生真是讓人羨慕。


最後打個廣告。

個人公眾號:有趣的人,讀有趣的書,看有趣的電影。

http://weixin.qq.com/r/iju0rDLECG93rXbP926Y (二維碼自動識別)


創建於 16:11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本片初期的名字暫定為「正男尋母記」,後來改為「菊次郎的夏天」。
不得不說此舉非常成功,準確定位了故事的中心,片中順便還留了個懸念。

如果片名真定為「正男找媽媽」之類開門見山的題目,本片不會達到今天這樣的高度。片子起名也是有學問的。

另,本片雙主角,不存在前後之分。


正男是那個小孩子 而菊次郎也只是一個被年齡吹脹的大人 開頭他只是無所事事 一個被時光推著走的人 還沒等到他自願 已成定局 他的夏天既是陪正男 也是安撫自己 他看到他生命中不曾出現過的媽媽 第一次是被人需要的 那是他的夏天 夏天 不就是盡情奔跑 大汗淋淋 明媚熱烈 奔放忘我
影片結尾最後一句話 媽的 我就是菊次郎啊 感覺瞬間觸摸到了導演


像這樣快樂的夏天,正男還會有很多個,而作為成年人的菊次郎再也不會有了


看到了這個問題,專門提到了北野武,以及北野武代表作之一《菊次郎的夏天》,作為北野武的忠實粉絲,一時技癢,來答一下。

這部電影上映於1999年,也是北野武《花火》獲得金獅獎,並大獲成功的第二年,可以說,這部電影,是經過北野武人生起落之後,靜下心來對自己童年的一次總結,也影射了自己對父親的複雜感情。熟悉北野武的人都知道,他在1995年出過一次嚴重的摩托車交通事故,都不說對職業生涯的影響了,差一點把名搭進去,而在他康復之後,先是拍了《壞孩子的天空》(我最喜歡的一部),《花火》,然後就是這部《菊次郎的夏天》。

這部電影的名字給人的第一感覺,一定是這個小胖墩正太是菊次郎,恰好不是,反而是北野武演的這個中年大叔,在劇中叫做菊次郎,而這個小正太叫正男。

為了不劇透,我就簡單說說這部電影的背景和對北野武的意義吧。

北野武是東京人,但是他出生在東京的下町,也就是貧民窟,他的父親叫北野菊次郎,是個少言寡語的油漆工,就和這個世界上大部分LOSER一樣,北野武他爸也是在外面打麻將從沒贏過,在家打老婆從沒輸過的主(當然,日本人打的是柏青哥),並與黑道有染,一身刺青,搞老婆的閨蜜(因為北野武的父親吧他媽媽閨蜜名字SACHIKO紋在了身上被發現),十足的渣男,但是因為北野武在家是老小,他還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爸爸對他還算寵愛,北野武自述說過,他感覺他父親這一生就對他說了兩句話:一次是他父親帶他去江之島海灘看海,給他留下了特別美好的回憶;一次就是他父親1979年去世之前,感嘆與他交流太少。

長久以來北野武對自己的父親感情都十分的複雜,但就象那句話說的一樣:「不管年輕的時候再叛逆,男人終究會越來越象他的父親。」,從北野武的電影里也可以看出,大量出現東京下町,大海,黑幫,粗暴的男人這些元素……

說回這部電影,北野武其實是想拍出他和他父親這種微妙的感情,電影中菊次郎就是東京下町幫派的小混混,而正男是北野武童年的映射,雖然菊次郎受人之託暫時照看他,但一路上有歡笑有眼淚,最終,菊次郎改邪歸正,十足的暖心和HAPPYENDING。


最後,我居然找出兩三張老爹練字的紙,上面橫七豎八的寫著他的名字——北野菊次郎。他到死都寫不好自己的名字,所以他在偷偷練習。看著那幾張紙我都快哭了。唉,老爹果然因為不會寫自己的名字而感到自卑。
所以,老媽逼我們兄弟用功讀書,考好學校時,老爹總會火冒三丈。
「混蛋,工匠的孩子上什麼學!會刷油漆就行,不用那麼聰明!」「會寫字有屁用,刷牆又不用寫字!」這些話總讓老媽非常生氣。
現在回想起來,老爹自己也很想學會寫字吧。
——北野武《小北野武》


整部電影看似是菊次郎幫正男尋找母親,其實是菊次郎的一次尋找,尋找母親,尋找親情,尋找人情,尋找真正的生活。
菊次郎之前荒誕的生活,閑散,沒有他在乎的事情,也沒有他值得在乎的事情。但是和正男在一起的夏天,一整個在尋找的夏天,也是菊次郎尋找自己的夏天,這個夏天改變了菊次郎。


給大人看,就是菊次郎的夏天
給小孩看,就是正男的夏天


分享一個我在另一問題下的答案吧!有點啰嗦,但也沒偏題。
作者:西紅柿吵蛋炒飯
鏈接:如何評價電影《菊次郎的夏天》?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影片的主題就倆字——陪伴,極致溫情的,深情的陪伴!於我而言,是救贖。

三年級的正男迎來了暑假,但是和其他孩子不同,因為他自幼父親逝世,母親離異,暑假連足球隊也不訓練了,其他孩子與家人一起去玩,他只能隻身一人,令人心疼的一個細節是正男從家裡溜出去,喊著好友的名字「出來玩呀,出來玩呀」,卻無人應聲。後來偶遇一個老男人,且讓我叫他二流子吧,為什麼叫二流子呢,因為我實在找不到一個電影人物能和這個男人一樣符合路遙筆下二流子的形象了。兩個人一起在路上,陪著正男找媽媽,路途中發生了一系列溫情的故事,也遇見了不多的溫情的人,肥佬、光頭先生、黑幫打手、賓館客氣男,還有個流浪詩人,在正男發現媽媽已有新的家庭的事實後,是這些所謂的不成功人士,給與了正男溫暖與陪伴,伴隨著summer的伴奏,影片的諸多細節就不一一贅述,相信每個願意來看影評的觀眾都已被影片深深打動。

為什麼我如此強調陪伴?在我看來陪伴從來不是單方面的,就像兩個戀人一樣,如果想要很舒服的在一起,絕對不是某一方單方面的付出與堅持,一定是要兩個人互相需要,互相陪伴,互相扶持才能走到一起!影片中同樣是這樣,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二流子老男人,以及肥佬、光頭男、詩人幾個人陪伴著正男,度過一個並不快樂但很動人的夏天,其實並不然,我認為之所以叫陪伴,正因為對於這些人而言,正男也給予了他們陪伴,二流子老男人不務正業。影片開篇他妻子就教訓幾個抽煙的學生「你們不好好學習,就會變得和他一樣」,在後面的劇情發展中,二流子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先是佯裝要搶劫幾個年輕人的錢,接著帶著路費去賭錢,強迫基佬給他口,路人不給搭車砸玻璃,張口就是你媽的混蛋云云,名副其實的二流子,另外三位呢?肥佬、光頭男、詩人也全是天涯淪落人!可想而知,他們在社會上也不會太受歡迎。但是令人感動的是,雖然這些淪落人可能不是所謂社會精英,但全有一顆善良的心,願意像個小孩子扮八爪魚,紅燈綠燈停等遊戲讓正男開心,雖然在影片中有些不光彩的行為,偷玉米、扮瞎子但卻可以被人接受,至少能夠被我接受,我想到小學有篇文章結尾說: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何嘗不是呢?影片沒有過分的高潮,也沒有過分的低谷,全程是一段平淡的旅途,唯一讓我可能覺得有點高潮的劇情,可能就是最後二流子告別「菊次郎,他媽的,滾吧」。一開始可能很多觀眾認為正男就是菊次郎,沒想到這個二流子才叫菊次郎,細想一下,為什麼影片叫菊次郎的夏天而不叫正男的夏天呢?我想不僅僅是因為北野武吧!我更願意相信原因是:他們陪伴著正男,正男也在陪伴著他們,陪伴是相互的,從來都是,一直如此,未曾改變。

影片拍攝的年份有點早了,但依然繼承著日系小清新的優良傳統,全程都是在路上,路邊的荷塘,雨後的青蛙,毛毛蟲等,常常用墨鏡頭(自己定義的,就是不出聲的尷尬~)來表達著尷尬與歡樂,藝術層面且不評析,自己不專業免得貽笑大方。當然了,大家印象最深的一定是鋼琴曲summer嘍!這是本人超愛的一首曲子,我沒學過樂器,但當我每次聽到這首曲子,我都會萌發出一種強烈的學鋼琴的衝動!(雖然不小了,但已經著手實施,哈哈,謝謝各位關心!)

為什麼我稱主題為陪伴,於我而言是救贖呢?下面說說我的故事吧。我算是正男的翻版了,出生沒多久父親因病去世,母親也改嫁了,我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我特喜歡上學,因為在學校里,同學們(初中以前)還是平等的,在校園裡有小夥伴陪我歡樂的玩耍,回家了就只有爺爺奶奶,一有空閑我就會像正男一樣,到鄰居挨家挨戶的扣門「XXX出來玩呀,出來玩呀」,但夏天大多數都是他們的媽媽出來說,XXX和他爸爸出去玩了,我就會很孤單。爺爺奶奶不用說對我很好,但我也經常會想我媽媽,媽媽改嫁的地方離我不遠。但我很少去,一個直接的原因就是傳統家庭父親去世以後,爺爺奶奶對我媽偏見很大,一直不願意我跟我媽有來往,所以只能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去媽媽那裡住幾天,但是最多兩三天我奶奶就去把我找回來了,我正常都是邊走邊哭的,不知道是否有人有過和我類似的經歷,但我不得不承認在我小的時候我真的超級珍惜和我媽在一起的每一分鐘,以至於後來我會撒謊,跟爺爺奶奶說我去同學家睡,結果去了我媽那裡。

我應該是初中的時候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當時看得也不太懂,只是看到正男看見她母親有新的家庭,扭頭走開哭的時候,很心疼。順便說一下,初中時我已經懂事了,已經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也學會在奶奶面前配合著她說我媽的壞話。我清楚的記得,有次初一時去媽媽那裡過中秋節,而當我到達的時候發現他們已經出發去了姥姥家,並沒有等我的時候,我還是和正男一樣,在小樹林里哭了半天。

時至今日,我依然常常拿自己與正男比較,我和正男,似也不似,和正男相比,我是幸運的,媽媽並沒有拋棄我,她有新的家庭,依然很愛我;和正男相比,我更是不幸的,在我最需要媽媽陪伴的那段日子裡,可惜沒有碰到一個菊次郎,也不會有人送我天使之鈴,甚至我周圍的都是是反菊次郎的角色。我有段時間會恨我的奶奶包括所有我父親這邊的親戚,因為他們老是說我媽怎麼怎麼不好之類的,讓我小時候和媽媽分離的經歷如此痛苦。我常常會想,如果正男在看見媽媽的新家庭的時候,自己走到媽媽的面前,會是怎樣的結局?她的媽媽也會很愛他吧!我相信一定是這樣的,但是影片沒有如果,可能目的就是為了通過這種心疼以配合影片的主題。正男有了菊次郎,卻沒有媽媽,我有媽媽卻遇見過菊次郎,遺憾本身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這部影片讓我感到釋懷,人生本不完美。

現在,我長大了,我也不在會因為爺爺奶奶以前的做法感到生氣,或者不舒服之類的,畢竟爺爺奶奶很愛我,他們年紀也大了,我也不知道童年沒有媽媽的陪伴會不會有什麼缺失,至少我自己感覺不出來我現在和同齡人有什麼明顯區別,可能大概是有的吧。我還是會經常拿出這部電影看看,雖然更多的是想聽聽summer,想著從藝術層面去分析這部影片,但是每當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偏離主題,陷入遐想,就好像孩子回到了母體一樣,這種感覺,真好。


我以為我會看著看著哭起來,沒想到只是打了個哈欠。
暖暖的,不吵鬧,真好。


其實聯想北野武的家庭背景可以得出結論。
北野武他爸叫菊次郎,他自小跟他媽媽關係就不好。
從電影里正男尋母的故事也可以折射出或許這部電影是北野武為了治癒自己過去的悲傷所拍攝。
化身成自己的父親,從父親的角度撫平自己被母親遺棄的傷痛。
所以這部電影雖然說的是正男尋母主線,實際上說的是菊次郎,也就是北野武自己的故事。
這樣命名為菊次郎的夏天很符合電影主題。


推薦閱讀:

文革時期的電影美學有哪些特徵?
如何評價《銀翼殺手2049》2017年5月9日的最新預告片?
有哪些經典的口水歌?
千與千尋的結局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很多電影在視頻網站的評分普遍高於豆瓣和時光網等網站?

TAG:電影 | 日本電影 | 北野武 | 菊次郎的夏天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