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藝術品都愛表現悲觀的負面情緒?

藝術創作里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藝術家都愛描述悲觀,消極的情緒,無論是自己的還是看到的。難道積極的,陽光的東西不能表現對生命的同情和對生活的拷問嗎?或者是覺得越悲慘越有張力?那這些不斷加工悲傷的藝術家本身,會不會覺得辛苦?


藝術有安慰的作用

當一個人看見更悲慘的人會瞬間感覺到一種優越,而止痛---很多文學、藝術提供悲憫形象

好比女孩子喜歡養貓,貓的面孔其實是幼態與孤單的,女生喜歡貓是從貓的孤獨無助中獲得一絲安慰

安慰,還有一種變種。。。就是捉弄

年輕人習慣通過捉弄別人獲得成功體驗,得到歡笑。。例如Gif圖片大部分是別人失誤、挨打的

人們通過看到別人的失敗得到一種成功體驗,產生歡笑

本質上,這種通過別人挫敗而得到成功體驗的東西與文學、藝術提供的安慰效應是相似的

但這種「東北人嘲笑瘸腿人」似的娛樂是低格調與低道德的,因為,一個人能通過一個瘸子產生優越感,其自身也「優」不到哪去


整體上,通過藝術、文學、音樂獲得高尚,獲得安慰的方式是道德的----因為不傷害任何人,不以任何人的真實痛苦為代價。。因為藝術中的悲憫往往是藝術家虛構的

這種觀點可以解釋中國人為什麼不藉助文學藝術中的悲憫獲得安慰(可解釋藝術不是現在中國人的消費品)

因為中國人擅長通過低級娛樂的方式獲得成功體驗,中國人擅長通過與同類-----實打實的鬥嘴、諷刺、無良吐槽獲得成功體驗的娛樂

看透藝術的安慰效應可以看懂社會的很多本質。。。。因為藝術是某種本質


會的。那麼多得抑鬱症的藝術家。
個人認為能給人帶來愉悅和美的體驗才是好的藝術。悲觀給人帶來反思固然是優點,但它也像科學的發展會給環境帶來一定的污染一樣,是副產品。


推薦閱讀:

【藝術家大多是生前幾近無人問津,死後才漸漸獲得認同的】是不是偽命題?
英文藝術史論文中有哪些常用但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的辭彙?
世界上有哪些跨界藝術家先驅?
你的領域有哪些經典的歷史著作?
如果有機會,你最想問藝術家什麼問題?

TAG:藝術 | 藝術家 | 藝術史論 |